第七章 本科生的学术能力及其培养2013
学术能力培养与实践

学术能力培养与实践
学术能力是评价一个学术人才的重要指标,它包含了多方面的能力,既包括学习、研究能力,也包括学术交流、组织能力等方面。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则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习和研究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和运用。
首先,实践是学科知识的检验和升华。
我们常说“纸上谈兵”,但这种纯理论的学习方法不能真正让我们掌握学科知识,只有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当中,才能真正掌握该领域所需要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编程时,我们往往需要参与实际的编写及调试过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编程能力。
其次,实践是学术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运用以往所学,还要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这种探索的过程则是锻炼我们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好机会。
比如,在参与一次科学研究中,我们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科技设备和研究技能,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性思维。
最后,实践也是学术交流和组织能力的展示和提升。
学术交流和组织能力往往是评价一个学者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能力的展示和提升。
比如,在组织一次学术会议时,我们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学术会议的各项规则和程序,还需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
总之,学术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实践作为基础,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才能真正达到提高的效果。
而对于每一个学者来说,不仅需要不断地从事学术实践,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反思中找到自己不足之处,进而在下一次的实践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学生学术能力培养方案

学生学术能力培养方案在当今社会中,学术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个学生都非常重要。
学术能力不仅涉及到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学术能力,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学生学术能力培养方案。
一、了解学生需要首先,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
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术能力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根据学生的反馈,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学术能力。
二、制定学习计划学校应该制定每个学期的学习计划,并通过半期和期末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评估。
学习计划需要包括每门课程的学习目标、重点知识点和学习方法等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三、提供学习资源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馆、电子图书、学习网站等。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资源获取更多的学术知识,并进行深入学习。
同时,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活动等,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四、注重学术写作能力学术写作是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学校应该开设学术写作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准确、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术写作比赛,鼓励学生进行学术写作实践,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五、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学术能力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
通过讨论、辩论、论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之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六、促进团队合作学术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团队项目,通过合作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团队报告等形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七、开设学术研究课程学术研究是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校可以开设学术研究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学术研究。
学生可以通过选题、调查、实验等环节,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加国际学术交 流活动,了解国 际学术前沿动态
学习外语,提高 跨文化沟通能力
参与国际合作项 目,拓展学术合 作渠道
关注国际学术组 织,了解国际学 术规范和标准
学术道德与规范
引用他人观点时需注明出处,避免抄袭和剽窃 实验数据应真实可靠,不得伪造或篡改数据 在学术论文发表时,应遵守学术规范和伦理标准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专利和著作权
学术论文是提高学术能力的重要途 径
学术论文发表的过程需要严谨的学 术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基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术论文发表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 新意识
学术论文发表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学 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发展规划
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 制定学术计划和时间表 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和项目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确定学术目标:明确个人在学术领域的长期和短期目标 制定学术计划: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学术发展计划,包括课程学习、科研项目、学术交流等方面 定期评估与调整:定期评估学术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计划以确保学术目标的实现 学术导师指导:寻求学术导师的指导,获得个性化的学术发展建议和帮助
学术能力: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发表论文 创新意识: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勇于尝试新的学术方向和研究领域 实践能力:通过实践项目和实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与同学、老师合作,发挥团队优势,共同完成学术任务和项目
培养创新意识:学科竞赛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参加学科竞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创造力。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学科竞赛通常需要团队协作完成,参加学科竞赛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团队协作 和沟通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往往涉及实际问题的解决,参加学科竞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提高学术能力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关注和努力的目标。
通过系统学习和不断实践,在大学期间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学习任务,还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从定期复习,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与导师和同学互动等方面阐述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一、定期复习定期复习是提高学术能力的基础。
大学生要养成每天复习课程内容的习惯,合理规划时间,将精力集中到更有价值的学习上。
首先,可以建立一个个人学习计划,明确每周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其次,要注重课堂笔记的整理和归纳,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后期的复习和巩固。
另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补充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十分有帮助。
二、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参与学术活动是提高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术交流平台,例如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学术竞赛等,都是锻炼和展示自己学术能力的机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参与相应的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与同学和教师们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提高对于学术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三、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术能力的关键。
为了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大学生应该坚持每天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期刊和书籍,积累学术词汇和专业知识并培养对文献的理解能力。
同时,要学会提取和总结文献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写作课程、写作工作坊和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进行锻炼。
写作是思考的重要方式,通过反复练习写作,可以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加批判性思考和创新能力。
四、与导师和同学互动与导师和同学的互动是提高学术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导师具有丰富的学术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高等教育的学术能力培养与学术素质

高等教育的学术能力培养与学术素质高等教育在培养学术能力和提高学术素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术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研究和创新方面所需的核心能力,而学术素质则体现了个体对学术道德、知识体系和学术规范的认知与遵守。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的学术能力培养和学术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学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术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它是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首先,学术能力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培养学术能力,学生可以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出贡献。
其次,学术能力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只有具备扎实的学术能力,才能在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
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学术素质提高的重要策略学术素质是指个体在学术活动中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具备学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
提高学术素质的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应加强学术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白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习惯。
其次,学校应注重学术道德的实践,例如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原创性,并且不允许抄袭和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此外,学校还应提供学术规范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学术出版、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规则和要求,以提升学术素质。
三、培养学术能力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高等教育应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学校应优化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其次,学校应加强学术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培养计划。
通过与导师的深入交流和指导,学生的学术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最后,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学术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评价学术能力的培养效果,高等教育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与学术素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与学术素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是当今社会对于学生的重要要求之一。
学生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业水平,更能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与学术素养,并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
一、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是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所需的基本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供科学研究机会学校可以设置科研项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研竞赛,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
2. 培养科研思维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培养科研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科技创新课程、研讨会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水平。
3. 提供实践环境和设施支持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实验室设施和科研环境,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科研设备,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培养学术素养学术素养是学生在学术领域中所需的基本素质,包括学术研究方法、学术道德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方法:1. 学习学术规范学校应引导学生了解学术界的规范和要求,培养他们遵守学术道德,严谨论证、准确引用和参考文献的习惯。
可以通过开设学术写作和论文撰写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学术写作技巧。
2. 与导师合作可以鼓励学生与导师合作进行学术研究。
通过与导师合作,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学术知识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同时,导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术研究任务。
3. 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学校应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
可以举办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己的学术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需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大学生成才的综合素质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成才的综合素质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要想在未来的职场中取得成功,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成才的综合素质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实践等方面。
一、培养目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
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大学应该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
具体来说,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维,提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培养他们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3. 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培养方法为了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大学教育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培养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培养方法:1. 课内教学:大学可以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中。
例如,开设专门的学术研究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等。
2. 实践项目:大学可以组织各类实践项目,如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等,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3. 导师制度:大学可以建立完善的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计划,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并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
4. 学术讲座与研讨会:大学可以定期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给学生进行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
三、培养实践为了有效地培养大学生成才的综合素质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大学需要积极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实践活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培养实践方式:1. 实验室实践:大学可以设立开放的实验室,让学生参与科研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大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培养与实践研究

大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培养与实践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具备学术科研能力的大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还能够在学术界和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大学生缺乏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机会。
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践研究,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培养与实践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培养方法和实践措施。
首先,培养大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对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在大学期间,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学术科研,学生可以从实践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增强问题解决的能力。
此外,学术科研能力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等智力素质,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大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和提供实践机会。
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视,建立健全相关的培养机制和课程设置。
例如,可以开设科研方法论等相关课程,导师制度可以引入,提供学生和导师开展科研合作的机会。
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组织学术交流和科研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科研成果和锻炼学术交流能力的平台。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团队和实验室的工作,接触和参与真实的科研项目,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经验。
另外,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
大学教师应该扮演起导师和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运用和实践成果的呈现。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导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定期指导和讨论,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学校和导师还可以与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环境。
培养大学生的学术阅读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学术阅读能力学术阅读是大学生在学术研究、学科学习以及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基本功夫。
良好的学术阅读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术文献、掌握专业知识、培养扎实的学科素养,并为将来的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学术阅读能力,旨在为大学教育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培养阅读兴趣学术阅读需要耐心与细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是枯燥乏味的。
在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阅读与该领域相关的学术文献,从而增加他们的阅读动力。
此外,课堂上可以结合彩图、案例分析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学术理论更真实、更具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和耐心,下面介绍几种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首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逐渐提高阅读难度。
其次,学生要学会合理利用辅助工具,如语境推测、词根词缀分析、上下文理解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术文献。
再次,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提高对学术文献的处理能力和理解力。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学术阅读不仅需要理解作者的观点,还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大学生应该始终保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主动思考作者的论证过程,发现其中的逻辑漏洞和说服力不足之处。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观点,鼓励学生自己形成独立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辩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学术辨析能力。
四、加强写作练习学术阅读与学术写作密切相关,写作是对阅读的巩固与应用。
通过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术文献,并且提高自己的学术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布置学术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对所阅读的学术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
此外,可以组织学术论文写作培训班,让学生系统学习学术写作的基本技巧和规范。
五、提供资源支持学校图书馆是培养大学生学术阅读能力的重要资源,学校应该加大对图书馆的建设和经费投入,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和读者服务。
大学生如何提高学术能力

大学生如何提高学术能力大学生是一个从学术角度来说非常重要的群体,因为他们是未来的学术领袖,需要具备丰富的学术知识和专业技能。
然而,大学生往往会面临学术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会导致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受到限制。
那么,大学生如何提高学术能力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加强自己的学科知识大学生要想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必须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
因此,大学生应该在专业知识领域中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进行跟踪和关注。
同时,他们应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
2.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运用学术知识的机会。
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有关领域的科研活动,例如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参与学术研讨会等。
这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应用自己的学术知识,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者的交流互动,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并获得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
3.培养批判性思维作为未来的学术领袖,大学生应该能够独立思考,人云亦云是不可取的。
因此,他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别人提出的观点进行审慎评估和分析,不盲从、不受迷惑。
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学术研究中更加自信,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4.加强沟通能力沟通是大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学术研究中,需要和同行、专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因此,大学生应该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学会与人合作,保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5.提高学术写作能力在学术研究中,写作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流程记录方式。
因此,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学术写作能力,学会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等学术文献。
需要注意及时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掌握学术写作的基本原则,正确引用和参考他人观点,构建自己的学术思路和体系。
总之,充分发挥大学生学术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学术领域中成为一名优秀的领袖。
艺术类本科生学术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

培养体 系等一 系列建议 。
[ 关键词 ] 艺术类本科 生; 学术能力培养 ; 过程 管理机制
【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4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1 0 6 X( 2 0 1 3 ) 0 1 — 0 0 6 1 — 4 0
Cu l iv t a i t n g Ac a d e mi c Th e o r y Re s e a r c h Ca p a b i l i i t e s o f Ar t s Un d e r g r a d u a t e s
PENG Ta o
( C o l l e g e o f A r t &D e s i g n i n g ,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i n a n c e& E c o n o mi c s , N a n j i n g 2 1 0 0 4 6 , C h i n a )
d r a w s o n e x p e ie r n c e s f r o m s u c c e s s f u l mo d e s a n d me t h o d o l o g i e s o f a c a d e mi c r e s e a r c h o f he t i n t e r n a i t o n a l c o u n t e r p a r t s S O l f , 8 t o
大学生成才的科学研究与学术能力

大学生成才的科学研究与学术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学术能力,还必须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
这是因为大学生要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追求个人的成功和卓越。
科学研究与学术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成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科学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科学研究是指基于科学方法,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对具有某个主题的问题进行有组织、系统的调查、观察、实验和研究,以解决问题或发现新知识的学术活动。
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拓宽知识的边界,提高人们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创新,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答问题、推动学科发展、为社会提供创新和改进的方案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进行科学研究,大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和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并通过实践和实验积累经验和技巧,提高科学素养和学术水平。
二、学术能力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学术能力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具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学术交流和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学术能力对于大学生成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大学生进一步深造、学术交流和职业发展的基础。
首先,学术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和学术思考,大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学术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仅仅掌握一项技能远远不够,大学生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
学术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思维水平,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学术能力能够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在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拥有良好的学术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在求职和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学术能力标志着一个人对于某一领域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职场中将更容易获得更好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大学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与支持体系构建

大学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与支持体系构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学术创新能力的重任。
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学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培养与支持体系也还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构建一个符合现代需求、能够全面培养与支持大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起符合现代需求的课程体系。
创新思维是学术创新的基础,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够为他们将来的学术创新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学校应该在课程安排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引入创新思维课程、开设跨学科的创新实践课程等。
此外,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学术活动来实现。
例如学术报告会、学术竞赛、学术论文发表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术界的前沿动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与各类研究机构、企业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真实的学术研究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建立导师制度和辅导体系大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课程体系的建立,还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来进行指导和辅导。
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导师制度和辅导体系。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导师的选拔和培训。
导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术素养,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指导能力和教育经验。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导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术辅导体系。
这包括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辅导服务,例如安排专门的辅导员负责学术辅导工作,为学生提供学术问题咨询和解答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学术讨论会等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导师进行交流。
三、搭建学术资源共享平台一个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离不开学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因此,学校应该搭建学术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和交流机会。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注重学术和非学术能力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注重学术和非学术能力现代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仅仅是传授学术知识给学生,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
学术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术方面的才能,包括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等;非学术能力是指个人的社交、动手能力、情商等方面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注重学术能力又注重非学术能力,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术能力的方法和培养非学术能力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培养学生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的结合被广泛认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途径。
学术能力是学生继续深造和面对社会竞争的基础,它是学生获取更多知识、发展个人能力的根本。
而非学术能力则让学生具备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包括与人沟通、解决问题、合作协作等。
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的结合,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培养学术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探索。
首先,学校应建立良好的学术环境,提供丰富的学科资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其次,教师应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问题导向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和发现。
此外,学术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家长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社会可以提供各种培训和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培养非学术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非学术能力同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培养学生非学术能力,学校可以开设多种课外活动,例如学生社团、义工活动、体育锻炼等。
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此外,学校也可以与社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学术能力与实践经验

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学术能力与实践经验大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经验是其成才的关键大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经验对于其成才至关重要。
学术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等方面,而实践经验则是指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能。
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在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一、学术能力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1. 学习能力:大学生是在求知阶段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对于吸收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学习能力包括快速阅读、信息筛选和整理、归纳总结等,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
2. 创新能力: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挖掘和培养创新的潜力,为社会和自己的发展做出贡献。
3. 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思维是指在对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能够客观、全面、深入地思考和分析。
大学生应该具备批判思维能力,能够辨别和分析信息的可信度、合理性和有效性,不盲目从众,有独立的见解和判断能力。
二、实践经验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1. 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指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通过实习、实验、课外活动等实践机会,能够锻炼实践能力,增加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2. 团队合作能力:在实践中,大学生常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团队合作能力是指适应团队环境,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通过实践,大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 实际操作能力: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熟悉专业知识的应用,增加实际操作技能。
这些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学术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互补关系学术能力和实践经验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大学生的成才。
1. 学术能力为实践经验提供理论支持。
大学生科研能力与学术素养的培养

大学生科研能力与学术素养的培养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科研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学术素养的培养,而学术素养的培养也有助于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大学生科研能力与学术素养的培养。
一、提高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大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
要提高科研能力,大学生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能力:1.文献查阅能力大学生应该学会运用图书馆、期刊数据库等资源进行文献查找,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累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2.实践操作能力大学生应该参与科研项目并亲自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实践能力。
3.数据处理和统计能力科研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大学生应该学会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4.科研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科研团队,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和分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二、培养学术素养学术素养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术道德、学术礼仪、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
要培养学术素养,大学生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遵循学术道德大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应该遵循学术道德规范,对他人的研究成果应持尊重和尊重的态度,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2.学会学术交流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报告等活动,与他人展开学术交流,倾听他人的观点和建议,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3.规范学术论文写作大学生在写作学术论文时,应该遵守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包括格式、引用、参考文献等方面,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4.培养批判思维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分析、评判和思考,形成独立、批判性的学术思维。
三、科研能力与学术素养的相互促进科研能力与学术素养是相互促进的,科研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学术素养的培养。
通过科研活动,大学生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在科研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这也有助于学术素养的培养。
如何在大学中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如何在大学中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一、认识学术能力的重要性学术能力是指在研究、学习和实践中运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在大学中,具备较强的学术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必备条件之一。
因此,在大学中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二、重视基础知识学习作为大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因为只有掌握了基础,才能更好地应对后续的学习和研究。
因此,在大学中,要认真对待基础课程的学习,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平时要做好笔记、复习、总结等工作,既巩固所学知识,也有助于提升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发掘学科特长每个人在大学时期都有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兴趣爱好,这些对于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至关重要。
在大学中,可以参加各种学科相关的竞赛和比赛,既能够了解各种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也能够提高对学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此外,还可以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杂志,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研究的前沿成果。
四、加强实践经验大学生活不仅仅是上课和考试,更要注重实践体验。
在大学中,可以选择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科研项目、实习和社会调查等,这些都是提升学术能力的好机会。
通过实践体验,可以加深对学科的理解和认识,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主动参与课外活动大学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提升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参加学生会、社会团体、志愿者等组织,既能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的行业动态和社会现状,这对于将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在大学中,要积极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老师是学习和研究的指导者,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和互动,可以了解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方法,同时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学是彼此之间最好的学习伙伴,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可以相互学习、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七、总结智慧谋略总之,在大学中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
学术科研能力培养方案

学术科研能力培养方案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从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科研素养、加强学术交流等方面,探讨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实践能力学术科研需要实践经验的支撑,因此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的科研项目,让他们亲身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实践课程、实践实习等形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积累科研经验。
二、提升科研素养学术科研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技巧。
因此,学生应该在学术科研中注重培养自己的科研素养。
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经典学术论文和科研专著,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同时,了解科研方法和技巧,如如何设计科学实验、如何分析实验数据等,也可以通过与导师和同学交流,不断学习和提高。
三、加强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学术科研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术科研能力的关键。
学生应该主动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在交流中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提高学习和交流能力。
同时,也应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术交流,如发表个人博客、参与学术论坛等,增加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四、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学术科研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能够发现和解决科研中的问题。
因此,学生在培养学术科研能力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可以通过独立完成学术课题、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向。
五、多角度调研分析学术科研需要多角度的调研分析,因此学生在培养学术科研能力时,应注重多角度调研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广泛阅读文献、调研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多角度调研分析的能力。
六、团队合作精神学术科研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团队,让他们在团队中学习和成长,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出色的学术能力

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出色的学术能力在当今高度竞争的教育环境下,学术能力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
拥有出色的学术能力可以为学生争得更多机会,提高学业成就,甚至决定未来的职业发展。
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出色的学术能力,成为了许多学生和家长所关注的话题。
一、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学术能力的基础。
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或学术论文,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基础支持。
因此,学生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阅读各种学术资料,并选择阅读材料。
此外,学生还应该学会阅读技巧,比如有目的地阅读,有重点地阅读等。
二、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学术能力的另一项关键素质。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更好地向他人传递信息。
因此,学生应该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写作和口语能力的培养。
三、进行持续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学术能力的核心内容。
学生应该培养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并进行持续的学术研究。
例如,在做课业作业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学术期刊、书籍和网站等资料,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入探究;在选题做毕业论文时,学生应该学会开展自主研究探究并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发扬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学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术研究成果,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包括带着问题阅读,主动提问,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等。
五、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学术能力的培养需要合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学生应该注意收集各种学术资源,并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学术期刊以及开源学习网站等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
此外,学生还应该加入学术交流论坛,有机会与其他学生一起交流探讨问题,并为自己的学术能力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总的来说,培养学术能力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传承经验。
学生需要通过持续阅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持续学术研究、批判性思维的发扬以及合理利用学习资源等方式来培养自己出色的学术能力。
大学生学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大学生学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学术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在学术研究、职业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学术能力培养的策略,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大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首先,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念,了解学术规范和伦理道德,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他们应该明确学术研究的目标与意义,并树立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态度。
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应该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他们应该学会阅读、分析和评估学术文献,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其次,大学生应该注重积累学科知识,并加强对领域知识的深入研究。
他们应该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并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大学生还应该通过参与学科研究项目、实验室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对学科知识的实践运用与掌握。
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还应该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积极探索学科的交叉点和边界。
第三,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写作能力。
他们应该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设计、实施和分析,并能够将研究结果进行有效地整理与呈现。
在科学写作方面,大学生应该注重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的方法,提高文献综述和文献引用的能力。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学术论文的写作与修改,掌握规范的学术写作格式,培养清晰、简洁、准确表达的能力。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培养策略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学术会议、学术竞赛和学术活动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通过与其他学生和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大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并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写作学术论文、发表学术文章和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积累学术经验和学术声誉。
然而,在大学生学术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障碍。
首先,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和时间管理的困扰。
他们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兼顾学术研究与其他学习任务的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实践的启示 ★义务教育学校校车是否免费与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政 府的财政能力密切相关。 ★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免费需要优 先保证特殊地区和特殊群体学生 乘坐校车完全免费。 ★在实行校车免费的过程中,对 没有合理理由而跨地区就学的学 生乘坐校车不应该免费。
3、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免费的现状与问题
2、国外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免费的实践与启示
(1)国外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免
费的实践 ★完全免费 德国、加拿大、新西兰、瑞典、 瑞士、芬兰和美国、法国的绝大 部分地区 ★部分免费 澳大利亚、美国和法国部分地区 ★不免费 萨尔瓦多共和国 多哥、尼泊尔、塞黑、土耳其和 菲律宾
(2)国外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免
初步调查的事故原因是
,园长周春娥驾驶严重 超员的车辆,在途经事 发地时遇上有施工人员 用沙石填补坑洼的路面 ,因为急于通行赶回学 校,其驾车强行驶入村 道左侧沙石路面,导致 车辆后轮入沙石中,随 后由于操作不当,加油 门过猛,车辆驶出沙石 路面冲入水塘。
关于我国校车状况的几组数据
1、“实际上,近来各类接送学生车辆安全事故频 发,农村儿童上学交通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 重大问题。根据公安部统计,我国每年死于道路交通 事故的人数平均在10万以上,伤残达50万。2008年, 12岁以下儿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死亡总人 数的5%,车内死亡人数占所有儿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的16%。” 2、“袁桂林和他的博士后孙艳霞收集了近5年部 分国内媒体披露的74宗学生上学车辆安全事故数据, 通过分析发现,各年事故数量基本持平。在死亡人数 中有74%是农村学生;伤残的农村学生占40%;49% 的校车事故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50%在幼儿园。”
(2)应然层面
★从历史演变来看,大学的主要功能是探究学问、生产知识(学术自
由)。
★从当前的社会背景来看,本科生具备学术能力,在创新能力时代显
得尤为必要,是国家和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 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本科生应该具有学术能力。 ★从比较的视角而言,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培养本科生的学术能力。Βιβλιοθήκη 二、本科生应该具备学术能力吗?
1、部分本科生应该具有学术能力 (1)现行规定
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规定: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 士学位: (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2)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免费是保障受教育权的必然 要求
免费制度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在义
务教育阶段实现的基本手段。以国 际法的规定为例,《经济、社会、 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三条不但 规定“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而 且规定“为了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起 见:(甲)初等教育应属义务性质 并一律免费”;《儿童权利公约》 第二十八条也规定,“缔约国确认 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在机会均 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此项权利,缔 约国尤应:(A)实现全面的免费义 务小学教育”。
学术能力最核心的内容是创新能力,是体现创新能力
的一个重要场域。
一、学术能力是什么
(一)学术是什么?
学术指系统的、比较专门的学问。 学问指系统的知识。
(二)学术能力是什么?
学术能力就是研究某一系统的、专门学问的相关素质。 从研究过程来看,学术能力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的能
力、文献搜集并分析的能力、界定概念的能力、运用 研究方法的能力、提出命题的能力、建构理论的能力。 简单而言,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进行研究设计——以校车免费为例
(一)义务教育公立学校校车免费问题 校车是否免费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虽然提供校
车服务是学生乘坐校车的前提,但正是校车是否免费 决定着学生家长是否有能力让学生乘坐校车。 1、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应该免费 (1)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免费有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 在义务教育的普及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实现 偏远地区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而且偏 远地区儿童的家庭一般比较贫困。在偏远地区,学生 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一般比较远,学生单独行走上下学 不现实,在这些地区开通校车有必要性。在实行义务 教育学校校车免费的早期,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免费主 要适用于偏远地区。
(3)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免费顺应义务教育免费范围 不断扩大的趋势
在实行义务教育的初期,绝大部分国家实行义务教 育并不是免费的,适龄儿童在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 最初义务教育免费的范围主要限于学费,即学生 应该承担的发放教师工资、建筑校舍和购买设备等发 展义务教育必不可少的费用。 义务教育免费范围的扩大首先从教科书免费开始, 逐渐扩展到学生的伙食费(一般指午餐费)、住宿费 、校车费、校服费、医疗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中的一项 或者几项。
第七章 本科生的学术能力及 其培养
郑州大学教育系 2013年11月
问题的缘起
(一)本科生关于学术能力的两个疑问 1、作学术研究是本科生的分内之事吗? “学术研究离我们很遥远。”---比较普遍的反应 “忙着准备考研,没时间参加学术活动。”---一位大
三学生的心声 2、本科生不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 “对老师布置的作研究的任务感到无从下手。”---一 位大三学生
大学 :
(1)古代高等学府。 (2)(university)高等学校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教
学、科学研究力量和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招 生规模5000人以上。 (3)泛指各种高等学校。在口语中或无需对各类高校 作严格区别时使用。
大学生:对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的统称。通常
特指专科生和本科生,有时亦包括研究生。
本科生:已获中等教育毕业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力,在
高等学校进行可获得学士学位(或第一级专业学位或 其他同等学历证书)学习的大学生。
学术能力的具体内容
1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
2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 3概念的生成与厘定的能力
4做出学术命题的能力
5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 6对学术前沿的敏感
《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
现象与问题:甘肃正宁校车事故
2011年11月16日早上9时 许,甘肃省正宁县榆林 子镇一所幼儿园校车与 一辆卡车相撞。据初步 估计,事故造成17名幼 儿、1名司机和1名陪护 老师死亡。据介绍,发 生事故车辆核载9人, 实载64人。
现象与问题:江西贵溪校车事故
2012年12月24日,江西省 贵溪市发生一起面包车落 水侧翻事故,导致3名幼 儿当场死亡、8名幼儿经 抢救无效死亡,4名幼儿 受伤。 涉事幼儿园是一家未经 审批的农村“黑”幼儿园 ,出事的面包车属于经过 了改装的“黑”校车,核 载7人的车辆事发时实载17 人,其中幼儿15人,事发 时驾驶面包车的司机就是 这家幼儿园的业主。
4、改进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免费的对策 (作出命题)
(1)优先保证特殊地区学生和具有特殊条件学生乘坐
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完全免费 有学者统计近5年媒体报道的74起校车安全事故数据后 发现,在死亡人数中有74%是农村学生。 (2)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免费,免费对象需要排除择 校生 (3)收取义务教育学校校车费用的地区,需要明确规 定校车费用占校车运行成本的比例 (4)制定位阶较高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免费的行 政法规或者法律,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校车免费
2、本科生学术能力的具体标准 (1)现行规定的解读
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 第四条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 (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五条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 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 予硕士学位: (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六条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 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 予博士学位: (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表明本科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
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八条“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
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十三条“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
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小结: ★本科生学术能力的标准
确定依据:学位论文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新的见解,要求本科生具备部
分学术能力,并能将各项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不应该具有建构理论 的能力。 非独立完成:各项学术能力的程度较低。
本科生的学术能力标准:提出具有一定新颖度问题的能力、将概念界
“也想作学术研究,但是郑大的环境与自己期望的学
术条件差距很远。”---一位大三学生 (二)本科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1、从郑州大学的现有规定来看 2、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
专门讨论学术能力培养的文章《学术指导制度对大学
生学术能力培养作用探析》《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 养》《谈潘懋元教授的博士生培养之道》《饮食文化 与学术能力培养——基于哈佛大学课外研讨活动的观 察》《多元学术能力:美国博士生教育目标新内涵》 ★在形式上,文章数量有限,而专门讨论本科生学术 能力培养的文章仅1篇 ★在内容上,讨论本科生学术能力培养的文章仅从学 术指导制度方面讨论了如何培养本科生的学术能力, 且没有区分本科生与研究生学术能力要求的差别;讨 论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文章的内容对培养本科生学术 能力的作用有局限性。 (三)学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紧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