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教学设计说明
幼儿园大班阅读《大熊猫》课程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阅读《大熊猫》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059c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e.png)
知识文章:幼儿园大班阅读《大熊猫》课程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幼儿园大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阅读,孩子们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增加知识,还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情感态度。
而《大熊猫》作为一本优秀的儿童读物,既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又能够激发孩子对自然界动植物的兴趣。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大熊猫》这本书,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以期激发幼儿对阅读的热爱。
二、课程内容1. 课程名称:探索熊猫的奇妙世界2. 课程目标:- 通过故事内容,引发幼儿对熊猫的好奇心,激发对动物保护的关注。
- 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品味。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1. 情境营造- 利用教室环境布置,打造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小角落,摆放大熊猫的图片、模型等,让孩子感受大熊猫的神奇魅力。
2. 导入活动- 讲解大熊猫的基本情况,激发幼儿对大熊猫的兴趣。
-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让孩子们对大熊猫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 阅读活动-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大熊猫》故事情节,让孩子们进入故事情境,引发对故事的关注和思考。
- 请幼儿围绕故事内容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发表对故事的看法和感受。
4. 创造活动- 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手工制作材料,引导他们制作大熊猫的手工,以巩固对故事的理解。
5. 游戏活动- 设计大熊猫相关的游戏,如模拟大熊猫觅食、爬树等情节的角色扮演游戏,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
6. 结语-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幼儿多多阅读,多多探索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对动物的爱护意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以上的课程安排,我们将能够真正地引发幼儿对大熊猫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品味。
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还能够激发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将注重对幼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促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总结本文针对幼儿园大班阅读《大熊猫》的课程教学设计,通过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详细的教学步骤,为教师们提供了一种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思路。
大熊猫教学设计方案
![大熊猫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b0546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c.png)
大熊猫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分布区域和饲养情况。
2.了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
3.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强化对大熊猫的保护意识。
4.通过观察和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大熊猫的基本介绍;2.大熊猫的生活习性;3.大熊猫的分布区域;4.大熊猫的饲养情况;5.大熊猫的保护现状;6.大熊猫的保护措施。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的理解;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以问题形式引入课题:“你知道大熊猫吗?它是我国的国宝动物之一,你了解它们吗?”2.讲解大熊猫的基本介绍(10分钟)讲解大熊猫的体型特征、进食习性、繁殖情况等。
3.观看视频(10分钟)播放有关大熊猫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视频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4.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准备汇报。
问题可以包括:大熊猫为什么只吃竹子?大熊猫为什么是濒危动物?等。
每个小组汇报后,其他小组提问和讨论。
5.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和饲养情况(10分钟)讲解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和饲养情况,并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
6.观察调查(1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调查本地区是否有大熊猫的展览馆或保护基地,以及了解当地大熊猫的饲养情况。
7.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15分钟)讲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国家采取的保护措施,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8.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重新分组,讨论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和自己的保护想法,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
9.激励教育(10分钟)讲解大熊猫的保护故事,激发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的情感。
10.总结(5分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并重点强调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课堂小组活动时,观察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评价学生是否已经对大熊猫有初步了解。
2.观察调查结果反馈,评价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大熊猫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483d6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6.png)
《大熊猫》教学设计本课是一篇说明文,重要介绍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及进食特点,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对动物都比较感兴趣,也有机会接触和理解一些动物,但因为地理位置位置的原因,我们这里的学生很少能亲眼见到大熊猫,对大熊猫充满了好奇心,这就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个特点,本课的教学安排将学生课前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理解相关大熊猫的知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但使学生初步学习了一些记字方法和阅读方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动手和自主学习的水平。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理解更多相关大熊猫的知识,感受大熊猫的可爱,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模仿课文简单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
教学重、难点: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大熊猫饰品教学流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一种动物,它“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边镜子,爱吃嫩绿竹子。
”猜猜它是谁?出示大熊猫(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形式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导入:大熊猫是我国众多珍奇动物中的一种,非常可爱,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学习课文《大熊猫》。
(板书课题)1、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2、引入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更好地理解一下大熊猫吧。
(1)师范读课文。
(孩子们,听完了课文,你们是不是更喜欢大熊猫了?那么下面你们就带着喜爱的感情认真地读读课文吧。
)(2)生自由读课文。
阅读要求: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深入理解课文:1、学习第一段:读完后,你们知道了什么?2、师简单介绍:在这么多动物当中,最可爱的要数大熊猫了,不但我们喜欢大熊猫,而且它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呢,所以大熊猫也常常作为“和平大使”出使各国。
如我国曾先后9次分别向美国,英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赠送大熊猫,这些大熊猫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受到极大的待遇,住在为它们专门修建的熊猫馆。
《大熊猫》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4
![《大熊猫》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4](https://img.taocdn.com/s3/m/0933ae8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1.png)
《大熊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促进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关于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准备一些与大熊猫相关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准备一些环保主题的讨论问题。
三、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10分钟)
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貌和特点。
知识讲解(20分钟)
向学生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熊猫的生态环境。
绘画活动(30分钟)
让学生利用绘画工具和材料,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大熊猫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讨论和反思(4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环保主题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大熊猫和其他动物。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展示和评价(10分钟)
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绘画作品中的大熊猫。
四、延伸活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和保护大熊猫,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大熊猫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大熊猫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658d4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6.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掌握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3)学会观察、记录和分享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地观察、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大熊猫的保护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挥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1)准备大熊猫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2)设计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流程和分工。
(3)准备观察记录表、讨论记录表等。
2. 学生:(1)提前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知识。
(2)准备观察工具,如望远镜、记录本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大熊猫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 学生互动:分享自己了解的大熊猫知识。
3.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三)实践活动1. 观察与记录:(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观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填写观察记录表。
2. 小组讨论:(1)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大熊猫保护的意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熊猫面临的威胁,探讨保护措施。
3. 角色扮演:(1)学生扮演大熊猫、保护工作者、游客等角色,模拟大熊猫保护场景。
(2)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熊猫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熊猫](https://img.taocdn.com/s3/m/b271a36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4.png)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熊猫
一. 教学内容:
《大熊猫》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 能够能准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对大熊猫和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 教学重难点
1. 生词:竹林、唯一、珍稀。
2. 如何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关注和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四. 教学方法
1. 图片观察法
2. 朗读法
3. 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1. 先展示一张大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大熊猫,询问学生是否见过大熊猫,知道大熊猫是什么动物,学生回答后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朗读整篇文章,让学生听一遍,感受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3. 分段朗读,并引导学生模仿,并快速板书新生词:竹林、唯一、珍稀。
4. 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如果有生词,可以组内互相解释举例子,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发音、语调等,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
5. 让学生描述大熊猫的生活和习性,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关注和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也可使用图片展示大熊猫的生活。
6. 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大熊猫、保护其他珍稀动物。
7.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要保护动物。
8. 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后,让学生画一幅大熊猫和自己宠物动物在一起的图片,展示自己对于宠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态度。
六.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珍惜大自然,宠爱动物,加强他们对保护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对于环保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c1bdb8a45177232e60a2b9.png)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national treasure - Giant Panda"《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2、篇章2: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章3: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技能目标: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3、关注大熊猫中的特殊群体,给这些熊猫更多关怀。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课前学习: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舒畅地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教我如何不想它》字词学习导入: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动物,但凡见过这个动物,你就会对它一见钟情,时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教我如何不想它”。
它出生在人烟稀少、海拔三千的秦岭(nán lù),拒做“酒肉和尚”。
它隐逸在云雾缭绕、烟波(浩瀚、浩繁)的山林间,成了“竹林隐士”。
它喜爱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栖息、居住)场所。
它喜爱独来独往,养成它是计划生育的标兵,一般每胎(fen miǎn)一仔。
它是世上最负盛名的(bīn weī)物种。
它是一颗(cuǐ càn )的东方明珠。
啊!教我如何不想它!“它”是谁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叶永烈先生,与大熊猫来一次秋天里的约会。
请同学们看到课文《国宝——大熊猫》。
二、鉴宝问题情境:作者叶永烈把大熊猫称为“国宝”,他有什么依据吗?就请我们同学做一次民间鉴宝人,走进《鉴宝》系列节目之“魅力熊猫”,来共辨真伪,判断价值。
2023年《大熊猫》教案_1
![2023年《大熊猫》教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8f1a451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b.png)
2023年《大熊猫》教案2023年《大熊猫》教案1设计意图: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家所重视的,但是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却仍然不多见。
在一次兴趣组活动中,和大班小朋友聊天的时候,问起:如果碰到坏人你该怎么办?孩子们的回答很出乎我的预料:孙悟空、奥特曼等动画明星成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兼救星,这让我感到了身上的重担。
偶然的机会,和他们又聊起《幼儿画报》里的故事,有个孩子介绍了"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并且很认真地补充说:红袋鼠碰到坏人很勇敢的!于是就萌生了将此活动设计成一个安全教育活动的念头。
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安静地倾听、获得启发。
2、通过看VCD、讨论等活动,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知道在单独情况下遇到一些陌生人时应该具有的警惕性行为。
3、在扮演等活动中感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危险时能够想办法应对的勇敢精神。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张,并设法解决。
活动准备:《幼儿画报》图书若干册、配套赠送的VCD故事、幻灯T课件、随机图片(如一个人在家、遇到过分热心的人等)若干活动过程:一、引入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了陌生人,怎么办?(幼儿都知道要警惕,不给陌生人开门等,给幼儿心理上作好的铺垫)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引申出:如果你和陌生人是在外面(如走廊上、草地上、公园里、电梯里等)遇到的,而你又是一个人,那会有什么危险?你会怎么办?(出现问题情境)二、欣赏与理解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1、导语:有一只红袋鼠,他一个人乘坐电梯时,在电梯里碰到了一个陌生人,他会怎么办呢?2、欣赏动画片3、理解故事(1)红袋鼠碰到了谁?(一只大熊,有着尖尖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2)红袋鼠心里是怎么想的?(害怕大熊会绑架自己、或是吃掉自己、或是拐卖自己)(3)他是怎么做的?(想办法救自己:让电梯每层都停下来,如果看到人就大声呼救)(4)假如你也在场,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将问题从动画片抛向幼儿自己)(5)熊奶奶对红袋鼠说什么?(肯定自救的积极行为)(6)你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三、观看幻灯、讨论1、出示几种场合:一人在家、陌生人给你吃东西等等,请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办?将一些正确、合理的方法用简单的动画表示出来。
《大熊猫》教学设计 4篇_教案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4篇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3e63a5647d27284a735145.png)
《大熊猫》教学设计 4篇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特点;是我国特有的、最可爱的珍奇动物。
2.产生喜爱大熊猫的情感,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3.认字15个,写字8个。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学会评价别人;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了解大熊猫,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教具准备:大熊猫录相、大熊猫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一种动物,它“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边镜子,爱吃嫩绿竹子。
”猜猜它是谁?出示大熊猫照片:点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形式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导入:大熊猫是我国众多珍奇动物中的一种,非常可爱,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大熊猫》。
(一)朗读课文1.听录音,指读课文。
2.范读,学生听读并进行评价。
3.学生初步试读课文,提出要求:(1)画出不认识的字,(2)在认字表、写字表中找出来读一读。
点评:让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能说出优点缺点和不足。
并在初读课文时就能根据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有的放矢的投入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1.同桌互读、互评;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声音宏亮。
师: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谁想当小老师教教大家?2.小老师教生字。
3.交流识字好方法:用拼音识字、利用查字表识字、编顺口溜识字、利用熟字学习生字等。
4.小组验读,互相检验正误。
5.小组朗读竞赛。
提出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6.朗读汇报:咱们比一比谁是“朗读冠军”,指名朗读,学生听后进行评价,选出优胜者。
点评:小组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有实效性,这样由两个人的合作逐步到四个人的合作,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每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合作要求,使合作环节紧凑而有效。
同时也会逐步训练孩子们的合作能力。
(三)理解课文1.关于大熊猫你都知道什么?可以介绍课文中的,还可以把你从网上、书上、电视上收集的小知识介绍给大家。
《大熊猫》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40670250e2524de4187e32.png)
《大熊猫》教学设计教授教化要求:1,教授教化生认读15个生字.2,精确流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有次序地,细心地不雅察事物的才能.4,经由过程进修本课使学生明白得大年夜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适应,建立爱护动物的意识.教授教化重点:1,教授教化生认读15个生字.2,让学生明白得大年夜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适应.教授教化难点:有次序地说出大年夜熊猫的外形特点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经由过程进修课文,一方面可明白得有关大年夜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适应,另一方面可感触感染动物是天然界弗成缺乏的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同伙,从而建立爱护动物的意识.同时课文中又安排了15个要求能认的字和8个要求会写的字.在教授教化时,师长教师能够把课文的进修和学生的课外进修融合到一路,使学生更多的明白得大年夜熊猫的适应,操纵大年夜熊猫的特点.教具预备:1,动物园的熊猫馆录像2,生字卡片.3,熊猫白描图.4,水彩笔.教授教化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小同伙们今无邪有精力,今天师长教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玩儿,好吗?动物园里有专门多动物,现在咱们就去看一种珍异的动物吧!1,( 放动物园的熊猫馆录像)2,小同伙们快看,是谁来迎接我们啦?(板书课题大年夜熊猫)让我们大年夜声地跟它打声呼吁吧.(齐读课题)二,朗读课文,熟悉生字: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刚才看了大年夜熊猫的录像,你们认为大年夜熊猫可爱吗?下面,请小同伙们打开教材的29页,读一读《大年夜熊猫》,假如碰到不熟悉的字,你该如何办呢?生:请拼音同伙协助.请师长教师,小同伙协助.在生字表中找一找.猜一猜等方法.师:这些差不多上解决困难的好方法,请小同伙本身读一读.(1)本身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天然段,并用本身爱好的方法学会不熟悉的字.师:刚才我听有的小同伙读得又精确又嘹亮,棒极了!让我们听听你的同桌如何读?假如他读得好能够夸夸他,假如他碰到困难,你应当赞助他.(2)同桌互相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里写了大年夜熊猫什么?(3)小同伙你认为哪一段或者整篇课文读得好,能够站起来读给大年夜家听一听.师:小同伙读得既流畅又有情感,我也想试一试,读给你们听,行吗?(4)师长教师范读课文.师:大年夜熊猫这么可爱,你能精确说出他的外形特点吗?(5)指明读翌日然段,其他同窗边听边思虑问题,然后交换.师:大年夜熊猫不仅模样逗人,同时生活适应也专门有意思,赶忙再读课文第三天然段,看看是如何说的?(6)本身读第三天然段,然后交换.师:大年夜熊猫说:”既然小同伙们对我的外形特点和生活适应明白得的这么清晰,我还想给你们介绍几个生字同伙,好吗?2,熟悉生字(1)拿出本身的字卡,四人一组进修生字,看看哪一组学字的方法多,记字的方法好.师:刚才有的组的小同伙识字的方法不仅多,同时还专门奇异.谁情愿做一个杰出的小师长教师来领着大年夜家读一读.(2)小师长教师领读生字.师:大年夜熊猫认为你们的生字读得不错,它建议我们班举办一场伐鼓传花的识字竞赛,小同伙有信念吗?游戏规矩:我请一逻辑学生背对大年夜家敲鼓,当鼓声一响的时刻,前面的小同伙灵敏地向后传小花,鼓声一停,小花的主人就读出我指的生字.读对的,就能够把小花装在本身的成长袋里!(3)游戏:伐鼓传花识字.三,小组合作,拓展思维1,大年夜熊猫这么可爱,你还明白得到它什么常识了?师长教师课前请小同伙收集一些有关大年夜熊猫的材料(照片,书上或网高低载的有关常识),都带来了吗?2,请大年夜家四人一组互相评论辩论,交换一下.3,小组代表介绍交换成果.你们真是爱进修的好小孩,经由过程本身的尽力,学到了那么多课外常识,师长教师真为你们快乐!四,着手操作,加深印象.大年夜熊猫是我们国度的”国宝”,它那么可爱,小同伙们应当如何做呢?(爱护它,不损害它.)最后请拿出你的水彩笔,画一画,描一描大年夜熊猫的模样吧!板书设计: 大年夜熊猫(外形特点)胖乎短黑圈熊物最(生活适应) 候爬爪抱睁(食物特点)喷鼻。
教科版第二册《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科版第二册《大熊猫》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e9cfb2be1e650e53ea99db.png)
教科版第二册《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科版第二册《大熊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会认识几个认读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了解大熊猫的习性和特点,懂得爱护大熊猫及其他动物,增强保护珍惜动物意识.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1.教学生认读_个生字.
2.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有顺序地说出大熊猫的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
1,动物园的熊猫馆录像
2,生字卡片.
3,熊猫白描图.
4,水彩笔.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真有精神,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玩儿,好吗?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现在咱们就去看一种珍奇的动物吧! 小朋友们快看,是谁来迎接我们啦?(板书课题大熊猫)让我们大声地跟它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不认识的字.
(2)同桌互相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里写了大熊猫什么?。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4e0817482fb4daa58d4b4d.png)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注·提”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十二课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情分析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他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支持。
并且学生通过玩具、电视、书籍、图片等对大熊猫有些了解。
另外,学生对学习注音课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为学习课文内容提供了保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贯彻了课改理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新知有较强的期待。
2、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的可爱和它的生活习性。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
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
并且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孩子身边的一景一物,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三、教学目标1、会认读“耳、爪、竹、找、活、园”等九个字。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运用“珍贵”、“喜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巧设闯三关,合作感悟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4、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的认知能力,拓展延伸,讲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在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合作练说、登台赛讲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喜爱之情和保护之意。
四、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设计利用图片、录像、玩具、资料等激发学生情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亢奋之中。
并且充分利用学校选聘小解说员这一课程资源,以课文内容为载体,结合搜集的信息,以过关活动贯穿始终,旨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参与意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
2023年《大熊猫》教案
![2023年《大熊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fc52f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c.png)
2023年《大熊猫》教案2023年《大熊猫》教案1【教学目标】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看大熊猫,激趣导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大熊猫。
2.教师介绍大熊猫。
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以及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还有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看到可爱的大熊猫,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3.出示教材中的问题。
4.这次习作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二、捕捉信息,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表现大熊猫生活习性的画面。
2.出示课本中的图表。
3.明确要求。
(1)这次习作要围绕课本中提出的三个问题或其他问题介绍大熊猫。
(2)写作时可参考教材图表中提供的材料,也可以再查找其他资料。
(3)写完后注意修改,同学之间可以互评。
三、教师点拨,指导习作。
1.明确要求,拓展思路。
认真阅读需要解答的问题,明确习作的内容,抓住大熊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描写。
2.搜集资料,选择材料。
描写大熊猫的外形特点,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
描写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要抓住它怎样吃食、怎样游戏、怎样睡觉等来写。
3.突出重点,表达心情。
描写大熊猫的样子要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它的活动情况,要侧重于动态描写。
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就能把习作写得清楚、细致、感人。
在描写大熊猫的时候,也要表达自己的感情。
4.细致描写,条理清晰。
描写大熊猫时,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
特别是在描写它的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它的活动情景。
在描写时一定要想好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__怎样组合。
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__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小学劳动课教学设计:大熊猫
![小学劳动课教学设计:大熊猫](https://img.taocdn.com/s3/m/8020903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e.png)
大熊猫适用年级:一年级一、主题说明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尤其是大熊猫在吃竹子的时候非常得可爱,而在行走的时候更能够凸显出其憨态可掬的模样。
本节课围绕“大熊猫”展开,首先利用猜谜语引导孩子们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引导学生认识大熊猫,了解用纸黏土做大熊猫需要的材料工具,以及大熊猫的结构组成和制作流程,学会纸黏土制作的方法技巧;然后开始制作大熊猫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制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热爱劳动制作、热爱大熊猫的意识。
二、主题目标1.学会用纸黏土压片和搓水滴形状,能按照步骤图完成大熊猫的制作,提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
2.能抓住大熊猫的特征进行立体塑形。
3.在制作过程中感受比例对作品的影响,提高制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主题结构(一)准备阶段(二)实施阶段(三)总结阶段四、实施条件1.教师准备:范作,黑、白、绿三种颜色的纸黏土,工具刀,水彩笔。
2.学生准备:黑、白、绿三种颜色的纸黏土,工具刀,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活动任务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学习用纸黏土的压圆片和搓水滴技巧。
2.活动准备场所:教室材料:范作,黑、白、绿三种颜色的纸黏土,工具刀,水彩笔3.活动过程导入新课(1)教学课件出示谜面叫猫不抓鼠,每天爱吃竹。
戴着黑眼镜,变身大国宝。
这是说的什么动物?(大熊猫)学生活动: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
(2)出示范作同学们真聪明!今天老师把大熊猫请到咱们教室里来了。
瞧!你对大熊猫有什么了解呢?学生活动:观察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范作的欣赏,激发探究欲望,促进思考,初步了解大熊猫。
(3)教学课件出示小结小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哺乳动物,颜色是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也有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我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学生活动:认识大熊猫。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大熊猫。
大熊猫教案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f818b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7.png)
大熊猫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及保护现状。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濒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及保护现状。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濒危动物的保护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场地: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大熊猫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大熊猫了解多少?请大家谈谈对大熊猫的印象。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及保护现状。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
(三)课堂讨论(1)大熊猫为什么会成为濒危动物?(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熊猫?(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组大熊猫保护工作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保护工作的现状及成效。
(五)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二)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大熊猫保护方案。
2.各小组展示方案,教师评价。
(三)实践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内的大熊猫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环境。
(四)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2.向家人、朋友宣传大熊猫的保护知识。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大熊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
3.实践环节,学生观察细致,报告质量较高。
4.不足之处:课堂时间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发言。
5.改进措施:增加课堂讨论时间,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大熊猫保护方案。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
每组需要考虑大熊猫的栖息地保护、繁育计划以及如何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等方面。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7adde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8.png)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国宝——大熊猫》篇1一、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介绍国宝--大熊猫的说明文,作者从大熊猫温驯的性格、名字的来历、生活习性、繁殖能力等方面对大熊猫进行介绍。
运用了引资料、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用生动、准确、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我们的国宝。
学习本课的目的1.引导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2.锻炼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3.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在教学中宜采用参观引趣法、板书引趣法、电教引趣法、导读启发式、讨论式等手段。
二、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可视条件播放有关大熊猫的资料片或展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先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并谈谈自己了解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设计说明】此环节作为导入部分,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提示学生注重知识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
学生发言后,教师可总结导入本课:同学们刚才描述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也谈了不少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我国著名的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是怎样介绍大熊猫的样子的?他在文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二)学生阅读课文,探讨问题1.学生找出文中关于大熊猫外形特征的描写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文中的描写和《辞海》中的相关文字,以及学生自己的发言相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结合"探究•练习"第二和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进一步品味文中形象生动的语言。
【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思考题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文中介绍了有关大熊猫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可采用小组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4.小组互动,探究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大熊猫的有关知识,文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它的作用。
5.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国宝"?文中介绍了大熊猫"天天"和"宝宝"到德国的情景,"兰兰"在日本的情况,还有"绍绍"在西班牙受到的礼遇。
《国宝大熊猫》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4852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6.png)
《国宝大熊猫》教案课程名称:《国宝大熊猫》课程时间:3课时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保护意识和爱护动物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大熊猫的基本信息介绍。
2.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情况。
3.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如何保护大熊猫。
三、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资料。
2.大熊猫模型或玩具。
3.课件或PPT。
4.教学板书。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了解大熊猫1.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大熊猫的好奇心。
2.展示大熊猫模型或玩具,让学生观察、摸索,以启发他们对大熊猫外貌的认识。
3.介绍大熊猫的基本信息,包括外貌特征、体型大小、食性等。
并请学生在课本上记录或画出大熊猫的形象。
第二课时:探索大熊猫的生活习性1.复习前一堂课学过的内容,让学生逐渐熟悉大熊猫的基本特征。
2.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包括栖息地、活动范围、食物等方面。
并让学生通过图片或视频了解大熊猫的生活情况。
3.通过讨论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和威胁,从而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意识。
第三课时:保护大熊猫1.回顾前两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大熊猫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介绍大熊猫目前面临的保护现状,包括野外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大熊猫的威胁。
3.讨论如何保护大熊猫,提倡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比如不买大熊猫制品、支持动物保护组织等。
4.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或绘画,表达对大熊猫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大熊猫的基本信息和生活习性,还培养了他们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通过观察、讨论和思考,学生能够认识到大熊猫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明白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大熊猫及其它动物的生存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心和爱护动物,从而培养出一个热爱自然和珍惜生命的良好态度。
2023年《大熊猫》教学设计_1
![2023年《大熊猫》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ec42f6a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9.png)
2023年《大熊猫》教学设计2023年《大熊猫》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大熊猫》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贴大熊猫、画大熊猫,了解大熊猫的外部特征。
2、用描写大熊猫外部特征的句子仿照说话,写话。
教学重点:通过贴大熊猫、画大熊猫,了解大熊猫的外部特征。
教学难点:用描写大熊猫外部特征的句子仿照说话,写话。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朗读、词语卡片、题卡、奖励贴画。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谜语:身穿黑白袍子,脚蹬黑色靴子,戴副黑色镜子,爱吃嫩绿竹子。
猜一种动物,它是?(大熊猫)。
2、板书课题: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大熊猫,板书课题《大熊猫》,学生起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1、听录音、看录相。
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等会老师要提问。
学生听完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2、学生读课文。
三、拼图游戏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小组内认读词语,再把词语卡片翻过来,看一看,它是熊猫的那一部分,然后,贴到纸上。
2、在小组内读词语比赛,看那组最快。
3、说一说大熊猫长的什么样?四、分析课文第二自然段1、学生起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提问:说一说大熊猫长的什么样?五、画大熊猫1、指导学生画大熊猫。
先描大熊猫的轮廓,再给大熊猫涂色。
2、指导学生画画。
六、模仿说话1、小兔子教师指导学生模仿句子说出小兔子的样子。
小兔子的身子毛茸茸的,尾巴很短,皮毛很光滑,全身都是白色,它头上长着一对长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红眼睛,它最爱吃萝卜,我真喜欢小兔子呀!指导学生说一遍。
2、小猫教师指导学生模仿句子说出小猫的样子。
小猫的身子毛茸茸的,尾巴很短,皮毛很光滑,全身都是黑色,它头上长着一对尖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睛,它最爱吃小鱼,我真喜欢小猫呀!指导学生说一遍。
2023年《大熊猫》教学设计2我教完《大熊猫》一课后,反思如下:一、猜谜导入。
在导入时,我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
科学大熊猫教学设计
![科学大熊猫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4aed8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2.png)
科学大熊猫教学设计引言: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它们迷人的外表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使其成为学校教育中广受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增强他们对大熊猫和其生态系统的理解,本文将介绍一种科学大熊猫教学设计。
一、背景知识介绍:在教学开始之前,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
这包括大熊猫的基本信息,如外貌特征、喜食竹子的习性、栖息地等。
同时,也可以展示一些大熊猫的照片或视频,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大熊猫。
二、熊猫科学实验之食物习性研究: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模拟大熊猫在不同季节中寻找不同食物的行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代表大熊猫食物的小人和竹子的模型。
学生需要将这些模型放置在一个箱子中,然后试图用他们的“爪子”(即手)将食物从箱子中取出。
通过进行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大熊猫的食物习性,并思考为什么它们主要以竹子为食。
三、大熊猫的栖息地保护:大熊猫是中国珍稀的保护动物,其栖息地严重遭受人类活动和环境影响。
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小组讨论活动。
每个小组将被分配一个特定的栖息地,学生需要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例如书籍、互联网等)来了解该栖息地的特点和受威胁因素。
然后,学生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一些保护措施,以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
四、探索大熊猫的形态适应:大熊猫在演化过程中适应了其特殊的竹子食物习性和栖息地。
为了让学生了解熊猫的形态适应,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小组研究项目。
每个小组将选择一个大熊猫的特定形态特征(如熊猫的营养系统、消化道、骨骼结构等),然后使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来研究该特征的功能和适应性。
最后,学生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发现,并讨论大熊猫的形态特征是如何帮助它们在其特殊环境中生存的。
五、大熊猫保护项目:在课堂结束之前,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当前正在进行的大熊猫保护项目。
学生可以研究这些项目,并思考自己在保护大熊猫方面可以做些什么。
这个项目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的可爱和它的生活习性。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
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涵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
并且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孩子身边的一景一物,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和情感的升华。
学情分析:
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他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支持。
并且学生通过玩具、电视、书籍、图片等对大熊猫有些了解。
另外,学生对学习注音课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为学习课文容提供了保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贯彻了课改理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新知有较强的期待。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特点;是我国特有的、最可爱的珍奇动物。
2.产生喜爱大熊猫的情感,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3.认字15个,写字8个。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学会评价别人;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
2.了解大熊猫,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大熊猫录相、大熊猫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大熊猫》是北师大版第二册教材中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中,我以谜语引入,为全文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乐学氛围。
在谜语中,突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在进一步了解大熊猫时,我播放录像,让学生知道大熊猫的珍贵,唤起他们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课标强调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识字教学环节,我采用小老师教读、同桌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自主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指导学生书写环节,我采用写字“五部曲”,学生经过看、想、仿、描、评,及时了解到自己写的字好在哪儿,哪儿还需要改进。
能及时查漏补缺,做到真正会写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