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课江南地区开发

合集下载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移在 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 北方少数民族及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融合和江南经济的 开发
前秦的强大
4世纪后期,氐族 世纪后期, 世纪后期 人建立前秦政权。 人建立前秦政权。
前秦王苻坚重 前秦王苻坚重 苻坚 王猛, 用王猛,励精 图治, 图治,统一了 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
时间: 383年 时间: 383年 前秦─ 前秦 交战双方: 交战双方: ─东晋 特点: 以少胜多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特点: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 结果: 结果: 东晋大败前秦 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 影响: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 影响: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使江
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 经济的发展创 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 造了条件。 造了条件。
一、东晋(317~420)
朝代
西晋 东晋
建立者
司马炎 司马睿
时间
266年 年 317年 年
都城
洛阳
建康
二、南朝(420~589) 朝(439 ~ 581) 宋 ~ ( ) 北 齐 ↓ 南 建康 梁 朝 东 ( ~ ) ( ~ 朝 ↓ 陈
( ~ ) ( ~
三、江南经济的开发
北方人民南迁的 同时,会给南方 带去什么?
课堂练习
1.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D ) .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A.司马懿 B.司马师 . . C.司马昭 D.司马炎 . . 2.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 . 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 B.南方自然条件好 .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北方农民南迁,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 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泰安市东平县州城街道第二中学 刘书涛
曹丕死后,司马懿控制了魏国的大权。
公元263年,魏国灭掉了蜀国。公元266年, 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 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 国。西晋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混战十几 年,耗竭了西晋国力。史称“八王之乱”。
316年,匈奴 灭西晋 统一黄河流域 317年, 司马睿建 立东晋, 定都建康, 史称东晋
420年,东 晋灭亡, 刘裕称帝 建立宋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 战争相似?这些战争双方所取得的经 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 义?为什么?
8万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结果:东晋胜利,前秦失败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
这究竟是为什么?
1、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 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建立前秦的氐族的统治,希 望前秦战败。前秦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 胜仗。 2、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3、从东晋方面看,广大战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 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2、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 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3、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统治者重视经济建设。 江南得到开发的重要意义?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移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
魏灭蜀汉 魏的大臣司马懿控制魏 政权,266年,司马炎 夺魏政权,建立晋朝, 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北方混乱,出 现十六国局面 280年, 西晋灭 吴,实 现统一 4世纪后 期,氐族 人苻坚建 立前秦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了解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及现状;3.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开发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1.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分析;2.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3.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4.江南地区的开发成果;5.江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讲解(30分钟)1.分析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2.分析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及现状;3.介绍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4.介绍江南地区的开发成果;5.探讨江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三步:讨论(20分钟)让学生就江南地区的开发、环保等课题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第四步:展示(10分钟)每组报告本组讨论总结的结果,并展示相关图片或图表等。

第五步:总结(10分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教师总结江南地区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

四、教学重点1.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分析;2.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和成果。

五、教学难点1.江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2.江南地区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3.展示法。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讨论和展示);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八、板书设计教学目标讲解内容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成果和发展方向。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个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2、让学生综合理解头绪纷繁的历史过程。

3、让学生初步理解我国历史上存有的主要经济区域,并培养学生使用这种理解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水平。

4、通过对淝水之战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

5、通过关于江南开发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解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内容所含时段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也较多。

所以要先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

本课的内容能够分为两个部分:1.从3世纪中叶到6世纪后期三百多年历史的简要脉络。

2.各个时期内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

简要脉络大约由三个时期构成:1.西晋兴亡,讲述的主要事件是司马氏代魏和西晋的皇族纷争,连带简述了少数民族的内迁。

2.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在简略说明朝代的兴替之外,对十六国政权仅仅涉及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而着重讲述淝水之战。

3.南朝,突出了江南经济的开发问题。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淝水之战”的教学,应突出趣味性,尽可能使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领会战争指挥者的斗智斗勇,还能够充分利用地图协助学生建立关于战役的空间概念。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领会东晋将士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形势下,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精神;并注意引导学生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理解到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因素。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应引导学生充分加以学习掌握。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搞清楚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长远影响等问题。

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学

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学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重点难点【重点】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学法指导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众多政权分立对峙,朝代繁多,是容易搞混的历史内容。

图示法可以帮助同学明析政权并立阶段的朝代更迭与民族融合的历史。

尝试用图示法去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

2.本课头绪很多,但着重掌握的重点问题要明确,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四、知识链接1.三国末年到南北朝的大致朝代更替:2.何处是“江南:”“江南”是一个地域名称。

广义指长江以南。

这里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魏晋以来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

五、自主预习(自读课本,发现知识)(一)基础知识导读(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

)1.______年______建立西晋,定都______,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

4.淝水之战之后, ______年,大将______称帝,国号“______”,东晋结束,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称“______”。

5.江南地区的开:原因:①北方人口南下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 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是关于江南地区丰富的历 史遗产的课程。本课件将带你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开发、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和交通,以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江南地处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起伏,水系发达,气候温暖湿润。这里有三大盆地:苏北盆地、 沪深盆地和江南盆地。
江南地区的城市和交通
江南地区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系统,同时也有华丽的城市群体。著名的运河 和港口是江南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地区的成就和贡献
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江南地区的影响也扩展到了世界各地。它为世 界文明的发南地区就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夏、商、周时期,这 里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经历了不断的变迁。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宋代是江南的经济繁荣时期。
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
江南地区以水稻种植闻名,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粮仓制度。此外,丝绸 和棉纺织业也在江南地区繁荣发展。瓷器制作和商业贸易也是江南的重要特 色。

江南地区的开发ppt15 人教版

江南地区的开发ppt15 人教版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 主要原因是 A.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 技术 B. 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 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108-109) 谈谈你对西晋印象最深刻的历史事件
北方战乱
三国鼎立局面是如何结束的?
263年,魏国灭蜀汉
266年,司马炎废魏帝, 自称皇帝,建立西晋。
西晋 280 年,晋卑、羯、氐、羌
五胡内迁
西晋统治者是怎样对待内迁的少数民族?
淝水之战的影响
北乱南稳
南方的和平稳定,为江南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淝水之战
安定的环境

劳动力 技术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表
魏 蜀 西晋 吴 南: 东晋 十六国(前秦) 北: 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




2、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 陆续内迁的主要有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匈奴、鲜卑、羯、氐、羌 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3、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 二组添一个适当的词: ①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②草木皆兵— A. 官渡之战 B. 长平之战 C. 淝水之战 D. 赤壁之战
苻坚
历史独白剧
谢安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开发教案【情境导入】:在画面《忆江南》的背景下播放歌曲《梦忆江南》,导入本课主题——《江南地区的开发》【自学导航大家来】东汉以来内迁的各族主要有: 。

称为“五胡内迁”。

江南地区开发在课本上找出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区域、影响,并做好标记。

【合作探究求共赢 】学生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作标记。

1、动脑筋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 2、《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课堂练习来反馈】 <夯实基础>1、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A 司马昭、司马炎B 司马炎、 司马睿C 司马懿、司马炎D 司马昭、 司马睿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性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A 北魏 B 西晋 C 东晋 D 前秦3、淝水之战的双方是A 前秦和西晋B 东晋和宋C 前秦和东晋D 宋和前秦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出来江水绿如蓝”。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 ②种植水稻用绿肥 ③牛耕粪肥得推广 ④小麦种植得推广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5、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是A 曹操统一北方B 孙权在江南建国C 东晋定都在南方D 江南地区的开发 <能力提升>6、材料1江淮以南,地广人稀,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稔:丰收。

)则数郡忘。

覆衣天下。

(覆衣天下:这里指江南地区出产的丝绵布帛可) ——《宋书》1)材料2中《宋书》描写的江南地区与材料1《史记》相比发生了什么(2)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设计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设计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掌握江南地区的经济、农业、文化等开发情况;3.分析江南地区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情况;3.江南地区的农业开发情况;4.江南地区的文化开发情况;5.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经济、农业、文化等开发情况;2.教学难点: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1.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地调研;2.学时安排:本课共安排2学时。

第一学时讲授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经济开发情况;第二学时讲授江南地区的农业、文化开发情况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安排小组讨论和实地调研活动。

五、教学过程与内容安排第一学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你们知道江南地区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听完学生的回答,教师进一步介绍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讲授经济开发情况(30分钟)教师讲授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情况,包括江南地区的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发展情况。

带领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经济腾飞的原因,并展示相关数据和案例。

3. 讨论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和困难? -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当地人民生活有何影响?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带领学生思考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二学时:1. 讲授农业、文化开发情况(30分钟)教师讲授江南地区的农业和文化开发情况。

带领学生了解江南地区丰富的水产资源以及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实地调研活动(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江南地区的县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当地的农业和文化开发情况。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这个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水平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理解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水平有所提升,使学生初步理解我国历史上存有的主要经济区域,并培养学生使用这种理解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水平。

思想方面: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解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西晋兴亡以及原因,少数民族的内迁,前秦与淝水之战及其失败原因和教训,江南地区开发等。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长远影响等。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提问、讨论等方法,辅以板书或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

【讲授新课】(时长:45分钟)导入新课:(时长:3分钟)借用典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提问)典故的由来以及含义?学生回答出准确答案后,再进一步提问:司马昭何许人也?借而引入曹魏,然后由教师进一步引导,三国鼎立的是哪三国,是何时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众所周知,曹魏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但是仍然没有能够实现统一大业,那么历史的发展又将何去何从呢?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继三国鼎立之后的历史发展情况。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时长:15分钟)1、司马氏代魏与三国局面的结束司马懿(yì)字仲达,今河南温县人。

生于179年,卒于251年。

曹操当政时开始为官。

曹丕当政以后,深得曹丕的信任和重用,官至尚书右仆射(yè)、抚军大将军。

曹丕死后,司马懿受诏辅佐魏明帝曹叡(ruì)。

【学案】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案】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目标】1、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2、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分析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3、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学习重点:本课的重点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

【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曹丕死后,大臣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最先灭掉了国。

266年,他的孙子建立晋朝,定都,史称西晋。

年,西晋灭掉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但是此后发生的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17年,重建晋朝,定都,史称东晋。

2、4世纪后期,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王是他任用汉族人为相。

383年,在东晋大败前秦。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称为。

3、思考:六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发展的表现主要有哪些?4、思考:“动脑筋”一、二、三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教师指名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师讲解少数民族内迁的方向、内迁民族等情况及带来的影响;3、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第二子目:淝水之战1、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第三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1、小组代表说一说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都有哪些?发展的表现又有哪些?老师归纳总结。

2、师引导讨论解决“动脑筋”三。

活动与探究(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一、选择题1、西晋完成南北统一的时间是()A.263年 B.265年 C.280年 D.317年2、以下有关淝水之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B.发生在公元3世纪C.苻坚南征受到上下支持D.发生在前秦与东晋之间3、下列的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4、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④南方各地陆续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二、简答题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分裂战乱状态,许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北方农民大批南迁。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案例《黄河流域乱如麻赵钱孙李要搬家》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案例《黄河流域乱如麻赵钱孙李要搬家》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案例《黄河流域乱如麻赵钱孙李要搬家》活动目的:1.学问方面: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开展的也许脉络,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的自然缘由和社会缘由及其深远影响等问题。

2.实力方面: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缘由,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开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方面:①学生在编演历史剧过程中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缘由,激发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热忱,通过历史事实获得和平安定、民族团结的社会环境才能开展经济的情感相识。

②大家共演一台戏,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活动打算及活动步骤: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搞清晰教学目标,学生分组〔主持人、剧本创作组、表演组、无规定任务组〕。

根本的活动形式:小组询问、个别辅导、方案沟通。

同学们依据自己小组确定的主题,起先有选择地阅读资料,积累资料,进展思索和创作。

老师的辅导活动:以小组和个别辅导为主,分析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供应解决问题所需的背景资料,协助学生修订方案。

留意检查剧本和讲解词撰写过程中的标准,关于“傻瓜皇帝”和“淝水之战”的剧情处理,应当突出学问性和趣味性。

参考网站:历史天地上下五千年中国文艺活动过程:同学们,今日这节活动课的主题是“黄河流域乱如麻、赵钱孙李要搬家”。

a:东晋十六国时期有个赵钱孙李,他诞生在一个世世代代在黄河边务农的家庭,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的家世:赵钱孙李的家世太祖父,曾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先是在官渡之战夜袭乌巢中立下战功,后在赤壁之战中幸运逃命,返回家乡务农。

他为人精明,擅长持家,精通农活,渐渐发家致富,成为当地小有声望的殷实人家。

曾祖父,在西晋八王之乱中被抓去当兵,不知所终。

祖父,在与新迁人本地的氏族人的冲突中被杀,赵钱孙李家道中落,日益穷困。

父亲,被前秦王苻坚毅征入伍去攻打东晋,淝水之战后不知下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晋· 德清窑黑釉鸡头壶
•江南地区开发 • 有何深远的影响?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 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 础。
感悟历史
江南的开发给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社会安定是人心所向,是经 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勇闯三关
• 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 是 • A.曹魏 • B.东晋 • C.西晋 • D.前秦
完成统一
西晋兴亡
266年~316年
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
历史课本剧:傻瓜皇帝
司马炎:司马衷,你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这样下 去,将来怎么守住祖宗创业的基业啊?过来,我出几个问题考 考你,拿回去做,三天之内答复我。 (战战兢兢接过考题,傻了眼似的把考题翻过来倒过去看了一 通,灰头丧气地退下)
大臣:启奏陛下,近几年闹灾荒,各地都报告说老百姓没饭吃, 到处都有饿死的人„„ 司马衷: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西晋兴亡
266年~316年
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
统治腐朽皇帝弱智 --《资治通鉴》 八王之乱 西晋灭亡
内迁的少数民 族起兵反晋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主要民族:匈奴、鲜 卑、羯、氐、羌等
1.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2.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 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3.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三 江南地区的开发
经济发展的原因 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雨雾
雨雾
雨雾
农业发展
施肥图
吴· 青瓷楼阁飞鸟坛罐
东晋· 青釉褐斑羊头壶
联系现实
我们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通 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否为西部大开发 提些建议。
惠帝,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
司马衷:好喽,我老爸可死了。终于轮到我当皇帝了,各位大 臣,朕今天心情好,走,出去玩一玩。
(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到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惠帝 觉得很奇怪。) 司马衷:这些咕咕乱叫的东西是官家的东西还是私家的东西?
随从(感到皇帝的话很搞笑,但又不敢不回答)这些东西嘛, 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东西,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家的东西
贾南风(见司马衷唉声叹气,说道)你真是没用,这又何难, 你贵为太子,叫人帮你答题不就可以了,交给我去办。
(贾南风很快就叫人把答案做出来了,司马衷乐不可支地去见 司马炎。) 司马炎:(边看边点头)谁说你傻呀,思维还是挺清楚的吗? 这下我死了也就可以瞑目了。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
383年 时间: 前秦──东晋 交战双方: 投鞭断流、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结果: 影响: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状态,南 方取得暂时的稳定,为经济的发 展创造了条件。
史料导航
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 河,只能隔岸对峙。谢玄用激将法让前秦的军 队后退,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苻坚认为可以 将计就计,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 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于是指挥秦军后撤。但 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 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 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 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竟 相奔逃。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 塞大河。
曾祖父,在西晋八王之乱中被抓住当兵,不知所终。 祖父,在与新迁入本地的氐族人的冲突中被杀,家道中 落,日益贫困
父亲,被前秦王苻坚强征入伍去攻打东晋,淝水之战后 下落不明
时局纷扰,兵荒马乱,赵钱孙李觉得实在没有办法在老 家呆下去了,他想到了搬家,可是自己又舍不得这块自己生 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毕竟故土难离啊。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回顾
1.“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定都在 哪里?建立者分别是谁?各是哪一年建 立的?
国号 魏 蜀(汉) 吴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建立年代 220年 221年 222年
知识回顾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 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看: 1.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 2.前秦军队劳师远征,指挥不当; 3.苻坚的骄傲轻敌。 从东晋方面看: 4.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 激励下,士气高昂; 5.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拓展:淝水之战同在此以 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战争相 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生因骄 傲自大后悔莫及的事
二.淝水之战
东晋的建立 前秦的建立和发展
淝水之战
南朝的建立
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西晋 东晋

南 朝
齐 梁 陈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年—420年 —479年 刘裕 420年 萧道成 479年—502年 建康
• 2、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 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 •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 B.匈奴、鲜卑、羯、氐、羌 • 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 3、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 组添一个适当的词: • ①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②草木皆兵— • A. 官渡之战 • B. 长平之战 • C. 淝水之战 • D. 赤壁之战
• 相同:地域辽阔(自然条件) • 不同:人烟稀少到民户繁育(劳动 《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 力增加) 描述的江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 江南由落后到富饶(经济水平提高)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 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 会有这些不同?
三 江南地区的开发
经济发展原因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 到开发?
萧衍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陈霸先
这段历史的总体印象 ——北方战乱、政权更 替频繁,南北分裂。
黄河流域乱如麻
赵钱孙李的家世 赵钱孙李要搬家
太祖父,曾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先是在官渡之战夜袭乌 巢中立下战功,后在赤壁之战中侥幸逃生,返回家乡务农, 他为人精明,善于持家,精通农活,逐渐发家致富。
1.“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定都在 哪里?建立者分别是谁?各是哪一年建立 的?
2.“三国”中,哪一国实力最强? 哪一国实力最弱?
3.魏国的大权逐渐被谁所控制?
看图说故事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266年,司 马炎篡夺了 皇位,建立 了西晋,定 都洛阳。
司马炎

280年
263年 266年

西晋

这家到底是搬还是不搬呢?请大家给赵钱孙李出出主意。
远观 远察 多地 南 图 于北 方 、 南方 地 思 方人 广 考 ,口 人 : 说稠 稀 北 明密 、 方 了、 经 的 什经 济 郡 么济 落 的 问繁 后 数 题荣 ?目
秦 朝 时 设 立 的 四 十 七 郡 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1:“楚越之地,地广人希,…或火耕而 水耨nòu, …不待贾gǔ而足, …无积聚而 多贫。” ——司马迁《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 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宋书》
二.淝水之战
317年, 司马睿 建立东 晋,都 城在建 康。
东晋与十六国
二.淝水之战
东晋的建立 前秦的建立和发展
氐族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苻坚重 用汉人 王猛, 统一了 黄河流 域
二.淝水之战
东晋的建立 前秦的建立和发展
淝水之战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 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