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剂
阻燃剂
阻燃剂阻燃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的化学物质,其主要功能是减缓和阻止火焰蔓延的能力。
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阻燃剂的定义、分类、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阻燃剂是指能够延缓或阻止火焰的蔓延的一类化学物质。
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化学反应发生,形成难以燃烧的物质,阻止火焰的进一步蔓延;二是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燃烧温度,使其处于不燃或难以燃烧的状态。
阻燃剂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几类:物理阻燃剂、气相阻燃剂和增强剂等。
物理阻燃剂主要依靠物理隔离和热稳定性等特性来阻止火焰的传播。
其常见的应用包括阻燃布料、阻燃车内装饰材料等。
气相阻燃剂是一种能够降低燃烧物质的火焰传播速度和燃烧热量的化学物质,如溴化物和氯化物等。
这些化合物能够与火焰中的自由基发生反应,并抑制其传播,从而起到阻止火焰蔓延的作用。
增强剂则是在其它材料中加入一定的阻燃剂,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改善材料的阻燃性能,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阻燃剂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中,阻燃剂常被用于制造防火门、防火墙、防火涂料等防火设施。
这些设施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遏制火势蔓延,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电子和电气设备领域中,阻燃剂被广泛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和电子元件等产品。
这些产品经过阻燃处理后,即使在发生火灾时也能够减少火灾的蔓延速度,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此外,在交通运输领域中,阻燃剂常用于汽车内饰、船舶的建造以及飞机材料的选择等,以提高交通工具的阻燃性能,确保乘客的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阻燃剂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更加高效、环保和安全的阻燃剂。
一些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为阻燃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尽管阻燃剂在火灾控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阻燃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和使用阻燃剂,确保其符合环保和健康安全的要求。
阻燃剂国标
阻燃剂国标阻燃剂,作为一种能够赋予易燃材料难燃性、自熄性或消烟性的功能性助剂,在多个领域如建筑、交通、电子、纺织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阻燃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来规范其生产和使用。
一、阻燃剂国标概述阻燃剂国标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机构制定并发布的,关于阻燃剂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阻燃剂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规定。
国标的制定旨在确保阻燃剂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环保性,同时促进阻燃剂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阻燃剂国标的主要内容1. 分类与命名:国标首先对阻燃剂进行了分类,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化学成分,将阻燃剂分为多个类别。
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国标还对阻燃剂进行了统一的命名规则。
2. 技术要求:这部分是国标的核心内容,详细规定了阻燃剂应满足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外观、密度、熔点、闪点、热稳定性、阻燃性能等。
这些指标是评价阻燃剂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生产厂家必须达到的标准。
3. 试验方法:国标提供了用于测定阻燃剂性能指标的试验方法,包括试样的制备、试验条件、试验步骤以及结果判定等。
这些试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能够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规则:国标规定了阻燃剂的检验规则,包括检验分类、检验项目、抽样方法、判定规则等。
这些规则为阻燃剂的质量监督提供了依据,有助于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阻燃剂产品符合国标要求。
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国标对阻燃剂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也做了详细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阻燃剂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因不当操作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
三、阻燃剂国标的重要性1. 保障人身财产安全: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易燃材料中,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这些材料的阻燃性能。
如果阻燃剂质量不达标,将会导致易燃材料的阻燃性能下降,从而增加火灾发生的风险。
因此,阻燃剂国标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阻燃剂-
Br Br
Br
Br Br
O
Br
Br
Br Br
Br
四溴双酚A
(TEBA或TBBPA),又叫4,4-异亚丙基双(2,6-二溴苯酚)。四 溴双酚A是多种用途的阻燃剂,可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又可 作为反应型阻燃剂。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可用于抗冲击聚苯 乙烯、ABS树脂、AS树脂及酚醛树脂等。
Br
Br
CH3
HO
常见高聚物燃烧后的烟雾组成
二、部分抑烟剂的抑烟和消烟原理 塑料消烟的基本原理为加入无机消烟剂,改变塑料的
降解方式,抑制炭微粒的形成,使之形成焦炭,并吸收 有毒气体。 抑烟剂概念:能有效减少发烟量和烟密度的一种添加剂。 1、PVC中HCl脱除后,多烯碳骨架的裂解阶段才有热和 烟释放。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都不同程度地起到了促进 HCl脱除和抑制碳骨架裂解的双重作用。抑制碳骨架裂 解会减少烃类挥发物的生成量,进而减少作为燃料不完 全燃烧产物的烟的产量,从而起到阻燃和抑烟的双重作 用。 2、氢氧化铝受热脱水生成的Al2O3有较大的表面积,能 吸附烟核和烟颗粒,起到消烟作用。
SSSbbb22O2OO333
++ +
222HHHXXX
22SbOX 2SbOX
++ +
HH2H2OO2O
22SSbbOOXX++ 22HHXX 2SbOX + 2HX
5SbOX
5SbOX
270-275℃
5SbOX
Sb4O5X2
Sb4O5X2 405-475℃
Sb4O5X2
11Sb2O3X2
11Sb2O3X2
缩合过程中作为一个组分参加反应,并以化学键的形式
阻燃剂基础知识介绍
(二)微细化、抑烟性和耐热性是无机阻燃剂发 展方向。
(三)阻燃剂的开发向复合增效体系发展。
理想阻燃剂应具备如下性质:
阻燃效率高,添加量少, 无毒无烟,环境友好, 热稳定性好,便于加工,使用方便, 使用面广,对被阻燃物性能影响小, 便于回收,价格便宜。
影响聚合物燃烧的主要因素
1、 聚合物的热分解特性 2、 燃烧温度和着火温度 3、 燃烧热 4、 氧气浓度
截断燃烧的5个阶段的任一阶段都能达到阻燃 的目的,但最好使燃烧在萌芽状态就被制止,即 截断某一阶段来源或中断连锁反应,停止游离基 的产生。
阻燃机理有多种,分述如下:
1、 保护膜机理 2、 不燃性气体机理 3、 冷却机理 4、 终止链锁反应机理 5、 协同作用机理
阻燃剂具备的基本条件:
1、阻燃剂不损害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即阻燃剂加入后,不降低热变形温度、机械强度 和电气特性。 2、具有耐候性和持久性,进行阻燃加工的塑料 制品都是准备长期使用的物品,因此阻燃效果不 能在制品使用 中消失。 3、无毒或低毒。 4、价格低廉,阻燃剂在制品中的添加量有增多 的倾向,所以价格要求低廉。
阻燃剂基础知识介绍
阻燃剂的概念
塑料、橡胶、纤维都是有机化合物,均 具有可燃性,极易在一定条件下燃烧。
阻燃剂是一种能防止材料被引燃或抑制 火焰传播的助剂。
在 全 球 的 火 灾 死 亡 事 故 中 有 80 % 左 右是由于有毒气体或烟的窒息造成的。
因此在阻燃剂的研究开发领域中, “阻燃”和“抑烟”是相辅相成的。也就 是说,“阻燃”的含义包括抑烟。
(2)隔热焦炭层
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可使材料表面脱水炭化,形成一 层多孔性隔热焦炭层,从而阻止热的传导,起立即分解出不燃性气体, 稀释可燃性气体和冲淡燃烧区氧的浓度,阻止燃烧 发生。
新型阻燃剂种类
新型阻燃剂种类
新型阻燃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种类:
1.硅酸盐类阻燃剂:硅酸盐类阻燃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
类阻燃剂,常见的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磷酸铵铝、氧化镁等。
它们通过在高温下分解释放出多水,吸收热量,稀释燃烧
气体,阻碍火焰蔓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
2.溴系阻燃剂:溴系阻燃剂主要包括溴化物和溴代磷酸酯两
大类。
溴化物类阻燃剂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但由于其对环境
的潜在危害,逐渐受到限制。
而溴代磷酸酯类阻燃剂具有良好
的阻燃效果和较低的毒性,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类阻燃剂。
3.氮磷系阻燃剂:氮磷系阻燃剂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和阻燃
性能,可溶于有机溶剂中,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等材料阻燃。
常见的氮磷系阻燃剂有磷酸铵盐、磷氮包合物等。
4.无机填料类阻燃剂:无机填料类阻燃剂主要包括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氢氧化铝等。
它们具有高温稳定性和
优异的防火性能,能够有效降低材料的燃烧速度和火焰蔓延。
5.有机阻燃剂:有机阻燃剂主要包括含磷阻燃剂、含氮阻燃剂、含硅阻燃剂等。
这些阻燃剂通过阻碍燃烧链反应,减缓材
料的燃烧速度,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阻燃剂的分类
阻燃剂的分类阻燃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或阻止材料燃烧的物质。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机制的不同,阻燃剂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分类。
1. 水合物阻燃剂水合物阻燃剂是指在材料中引入一定量的水合物,通过吸热蒸发的方式来抑制燃烧。
水合物阻燃剂主要包括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
这些水合物在高温下分解释放出水分,从而吸收大量热量,降低材料的燃烧温度,延缓火势蔓延。
2. 氮磷阻燃剂氮磷阻燃剂是指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合物,通过生成惰性气体和形成炭化层来抑制燃烧。
氮磷阻燃剂可以分为有机氮磷阻燃剂和无机氮磷阻燃剂两大类。
有机氮磷阻燃剂主要包括氰酸酯、三聚氰胺磷酸盐等,而无机氮磷阻燃剂主要包括氮磷酸铵、氮磷酸铵铵盐等。
这些阻燃剂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惰性气体,形成炭化层覆盖在材料表面,从而隔绝氧气,防止燃烧的继续进行。
3. 溴系阻燃剂溴系阻燃剂是指含有溴元素的化合物,通过阻止自由基链反应来抑制燃烧。
溴系阻燃剂主要包括溴化物、溴代聚苯醚等。
这些阻燃剂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溴自由基,通过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反应,抑制燃烧链反应的进行,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
4. 磷氮阻燃剂磷氮阻燃剂是指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合物,通过生成磷氮炭层来抑制燃烧。
磷氮阻燃剂主要包括磷氮酸酯、磷氮酸铵等。
这些阻燃剂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磷氮炭层,覆盖在材料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止燃烧的进行。
5. 硅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是指含有硅元素的化合物,通过形成硅化层来抑制燃烧。
硅系阻燃剂主要包括硅酸盐、硅酸铝等。
这些阻燃剂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硅化层,覆盖在材料表面,起到隔热和隔氧的作用,从而减缓燃烧速度。
6. 氯系阻燃剂氯系阻燃剂是指含有氯元素的化合物,通过生成惰性气体和减慢燃烧速度来抑制燃烧。
氯系阻燃剂主要包括氯化铝、氯化锌等。
这些阻燃剂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氯化氢等惰性气体,从而稀释燃烧气体,减缓燃烧速度。
7. 碳氮阻燃剂碳氮阻燃剂是指含有碳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合物,通过生成炭化层和惰性气体来抑制燃烧。
粉末阻燃剂原料
粉末阻燃剂是一种用于增强材料阻燃性能的添加剂,常用于塑料、橡胶、纤维等材料中。
常见的粉末阻燃剂原料包括:
1. 氢氧化铝(ATH):是一种无机阻燃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有效降低材料的燃烧温度和烟雾密度。
2. 三氧化二锑(Sb2O3):是一种无机阻燃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效果,但容易引起材料脆化和变色。
3. 硼酸盐:是一种有机阻燃剂,常用的有硼酸锌、硼酸钙等,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效果,且对材料性能影响较小。
4. 硅酸盐:是一种无机阻燃剂,常用的有硅酸钠、硅酸钾等,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和阻燃效果,但易吸潮结块。
5. 磷酸盐:是一种有机阻燃剂,常用的有磷酸铵、磷酸钙等,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效果,但易分解失效。
以上仅是常见的几种粉末阻燃剂原料,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粉末阻燃剂原料,具体选用何种原料要根据所需材料的特性和要求来确定。
阻燃剂介绍
(1)溴系阻燃剂 含溴阻燃剂包括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及芳香-脂肪族的含溴化合物,这类阻燃剂阻燃效率高,其阻燃效果是氯第阻燃剂的两倍,相对用量少,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并能显著降低燃气中卤化氢的含量,而且该类阻燃剂与基体树脂互容性好,即使再苛刻的条件下也无喷出现象。
(2)氯系阻燃剂 氯系阻燃剂由于其人格便宜,目前仍是大量使用的阻燃剂。氯含量最高的氯化石蜡是工业上重要的阻燃剂,由于热稳定性差,仅适用于加工温度低于200℃的复合材料,氯化脂环烃和四氯邻苯二甲酸酐热稳定性较高,常用作不饱和树脂的阻燃剂。
(3)磷系阻燃剂、有机磷化物是添加型阻燃剂 该类阻燃剂燃烧时生成的偏磷酸可形成稳定的多聚体,覆盖于复合材料表面隔绝氧和可燃物,起到阻燃作用,其阻燃效果优于溴化物,要达到同样的阻燃效果,溴化物用量为磷化物的4~7倍。该类阻燃剂主要有磷(膦)酸酯和含卤磷酸酯及卤化磷等,广泛地用于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酯、聚碳酸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ABS等。
用于复合材料的阻燃剂应具备以下性能:①阻燃效率高,能赋予复合材料良好的自熄性或难燃性;②具有良好的互容性,能与复合材料很好的相容且易分散;③具有适宜的分解温度,即在复合材料的加工温度下不分解,但是在复合材料受热分解时又能急速分解以发挥阻燃的效果;④无毒或低毒、无臭、不污染,在阻燃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气体;⑤与复合材料并用时,不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耐候性及热变形温度等;⑥耐久性好,能长期保留在复合材料的制品中,发挥其阻燃作用;⑦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op阻燃剂成分
op阻燃剂成分
OP阻燃剂,也被称为OP550,是一种新型的反应型无卤阻燃剂。
其主要成分包括无卤乙基磷酸酯齐聚物二元醇。
这种二元醇具有低粘度、低色度、低迁移性以及高磷含量的特点,因此OP阻燃剂具有优秀的阻燃性能和稳定性。
OP阻燃剂的物理特性使其在塑料和其他高分子材料中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和相容性,这有助于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同时,OP阻燃剂在高温下不易分解,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延缓材料在火灾情况下的燃烧速度,并降低火势的扩大。
OP阻燃剂的化学结构使其能够与高分子材料中的羟基或其他活性官能团反应,形成具有阻燃效果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能够有效地减缓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热量传递和链式反应,从而抑制火焰的蔓延。
除了主要的无卤乙基磷酸酯齐聚物二元醇成分外,OP阻燃剂还可能包含其他辅助添加剂,如增塑剂、填料以及抗氧剂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进一步改善阻燃剂的性能,提高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总的来说,OP阻燃剂是一种高效、环保的阻燃剂,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稳定性。
它的成分使其能够在各种不同的高分子材料中发挥出色的阻燃效果,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安全标准的日益严格,OP阻燃剂在未来可能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阻燃剂
阻燃剂阻燃剂是一种具有降低燃烧性能的化学物质,可以在材料着火时起到减缓燃烧过程的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建筑材料、电子产品、汽车等,以提高材料的防火性能。
阻燃剂的研发和应用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影响。
阻燃剂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一是物理作用,通过吸热、冷却、稀释等方式减缓燃烧速度,降低火焰蔓延能力;二是化学作用,通过中和、反应、闭合等方式抑制燃烧反应,降低火势。
阻燃剂的作用机制复杂多样,常使用的阻燃剂包括溴化物、磷化物、氮化物等,它们可以通过与材料表面或是材料本身产生化学反应来抑制燃烧。
阻燃剂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建筑行业对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较高,阻燃剂能够提高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有效延缓火灾蔓延速度,给人们逃生和扑救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例如,阻燃剂常常被添加到木材中,以降低木材的易燃性,提高抗火性能。
此外,阻燃剂还广泛应用于墙板、保温材料、屋顶等建筑材料中,增强建筑物对火灾的抵抗能力。
电子产品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些产品中常含有大量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阻燃剂在电子产品制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子产品中的阻燃剂可以提高电路板和电子元件的耐热性,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
此外,阻燃材料还可以降低电子产品在高温运行时的燃烧风险,确保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
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安全性对于汽车至关重要。
汽车内部的材料往往暴露在开放的火源附近,因此阻燃剂在汽车制造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阻燃剂可以应用在汽车座椅、地板、内饰等部分,提高汽车内部材料的防火性能,减少火灾的风险,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阻燃剂的研发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火灾防控技术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阻燃剂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不断开展创新研究。
当前,绿色环保的阻燃剂成为了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相比于传统的阻燃剂,绿色环保的阻燃剂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和副产物,同时具有更高的阻燃效果。
阻燃剂的使用方法
阻燃剂是一种用于阻止或减缓物体燃烧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中,如塑料、橡胶、纺织品、建筑材料等。
阻燃剂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阻燃剂:根据所需阻燃的材料类型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阻燃剂。
市场上有多种类型的阻燃剂,如溴系、磷系、氮系、硅系等,它们在阻燃效果、环保性、成本等方面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阻燃剂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达到最佳的阻燃效果。
2.阻燃剂的添加量:阻燃剂的添加量直接影响到材料的阻燃性能。
一般来说,阻燃剂的添加量越多,阻燃效果越好。
但是,过多的阻燃剂可能会影响材料的其他性能,如机械性能、电性能等。
因此,在确定阻燃剂的添加量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材料的其他性能要求进行权衡。
3.阻燃剂的分散:为了使阻燃剂在材料中均匀分布,通常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方法包括研磨、搅拌、溶解等。
预处理后的阻燃剂可以更好地与材料混合,从而提高阻燃效果。
4.混合和成型:将阻燃剂与待阻燃材料混合均匀后,可以通过不同的成型方法(如挤出、注塑、压延等)制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压力,以保证材料的成型质量和阻燃性能。
5.后处理:为了提高阻燃材料的耐候性和使用寿命,通常需要进行一定的后处理。
后处理方法包括热处理、涂层处理等。
通过后处理,可以提高阻燃材料的抗老化性能、耐磨性能等,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6.检测和评价:对阻燃材料进行性能检测和评价,以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燃烧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电性能测试等。
通过检测和评价,可以了解阻燃材料的阻燃效果、耐久性等性能,为进一步优化配方和生产工艺提供依据。
总之,阻燃剂的使用方法涉及多个环节,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材料特性进行综合考虑。
在使用阻燃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阻燃剂、控制添加量、保证分散均匀、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和后处理方法,并通过检测和评价确保阻燃材料的性能满足要求。
阻燃剂
阻燃剂化工0809 13 许庭斐阻燃剂概述:阻燃剂:能够防止材料被引燃或抑制火焰传播的一类助剂。
阻燃剂的特点:大多数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ⅦA和ⅢA族元素中的化合物。
阻燃剂目前主要有有机和无机,卤素和非卤。
有机是以溴系、磷氮系、氮系和红磷及化合物为代表的一些阻燃剂,无机主要是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硅系等阻燃体系。
一般来讲有机阻燃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在塑料中,溴系阻燃剂在有机阻燃体系中占据绝对优势,虽然在环保问题上“非议”多端但一直难以有其他阻燃剂体系取代。
在非卤素阻燃剂中红磷是一种较好的阻燃剂,具有添加量少、阻燃效率高、低烟、低毒、用途广泛等优点;红磷与氢氧化铝、膨胀性石墨等无机阻燃剂复配使用,制成复合型磷/镁;磷/铝;磷/石墨等非卤阻燃剂,可使用阻燃剂量大幅降低,从而改善塑料制品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
但普通红磷在空气中易氧化、吸湿,容易引起粉尘爆炸,运输困难,与高分子材料相溶性差等缺陷,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为弥补这方面不足,以扩大红磷应用范围,我们采用了国外先进的微胶囊包覆工艺,使之成为微胶囊化红磷。
微胶囊化红磷除克服了红磷固有的弊端外,并具有高效,低烟,在加工中不产生有毒气体,其分散性、物理、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均有提高和改善。
阻燃剂的阻燃机理: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发挥其阻燃作用的,如吸热作用、覆盖作用、抑制链反应、不燃气体的窒息作用等。
多数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共同作用达到阻燃目的。
1、吸热作用任何燃烧在较短的时间所放出的热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吸收火源所放出的一部分热量,那么火焰温度就会降低,辐射到燃烧表面和作用于将已经气化的可燃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反应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在高温条件下,阻燃剂发生了强烈的吸热反应,吸收燃烧放出的部分热量,降低可燃物表面的温度,有效地抑制可燃性气体的生成,阻止燃烧的蔓延。
Al(OH)3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就是通过提高聚合物的热容,使其在达到热分解温度前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其阻燃性能。
阻燃剂
阻燃高分子材料常用的阻燃剂多数是含磷,溴,氮,锑,铝的化合物。
阻燃剂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如含卤素化合物的阻燃剂,一般都和锑或锌的氧化物配合使用,使其燃烧时生成卤化锑或卤化锌,以达到最佳阻燃效果。
阻燃剂的分类:添加型阻燃剂:磷酸酯类,卤代类,氧化锑,氧化锌,氢氧化铝等。
使用时将它们参混与树脂之中,只是物理混合,所以分散剂在聚合物中分散越好,阻燃效果也就越好。
为了提高阻燃剂的分散性和相容性,一要求细度越细越好,二要对其表面通过活性处理,使它和树脂结合力提高。
反应型阻燃剂:指其参与了聚合物的反应,阻燃阻燃剂已经成为树脂中的一部分。
包括卤代酸酐和含磷多元醇等。
阻燃机理:1.凝聚相阻燃机理:高温下阻燃剂在聚合物表面形成凝聚相,隔绝空气,阻止热传递,降低可燃性气体释放量,从而达到阻燃。
形成凝聚相隔离膜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分解成不挥发的玻璃状物质包裹在聚合物表面。
二是利用阻燃剂的热降解产物促进聚合物表面迅速脱水碳化,形成碳化层,利用单质碳不产生火焰的蒸发燃烧和分解燃烧,达到阻燃的目的。
2.自由基阻燃机理:在聚合物燃烧的过程中,大量生成的自由基促进气相燃烧反应,如能设法捕获并消灭这些游离基,切断自由基连锁反应,即可控制燃烧,进而达到阻燃目的。
3.冷却机理:阻燃剂反生吸热脱水,相变,分解或其它吸热反应,降低聚合物表面和燃烧区域的温度,防止热降解,进而减少了可燃性气体的挥发量,破坏聚合物的燃烧条件达到阻燃目的。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及硼类无极阻燃剂颇具代表。
4.协同作用机理:将现有的阻燃剂进行复配,使各种作用机理共同发生作用,达到降低阻燃剂用量并起到更好的阻燃效果。
如将氧化锑与有机卤化物阻燃剂协同使用,可构成一种非常有效的阻燃体系,作用于燃烧的可燃物时,使有机卤化物放出氢卤酸或卤素,再与氧化锑反应生成三卤化锑,这些锑化物具有阻燃作用。
SbX3阻燃作用很大,能够形成一种惰性气体,使炭层覆盖生成;高温下SbX3挥发进入火焰中,分解成各种锑化物和卤素游离素,它们改变了火焰的化学性质,消耗了火焰能量,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塑料阻燃剂成分
塑料阻燃剂成分
塑料阻燃剂的成分可以有多种,常见的阻燃剂成分包括以下几种:
1. 溴系阻燃剂:包括溴化物化合物,如三溴化磷(PBr3)、
四溴化磷(PBr4)、溴氯化石蜡(DBDPO)等。
溴系阻燃剂
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2. 磷系阻燃剂:包括磷酸盐化合物,如三聚磷酸铵(TPP)、
三聚磷酸酯(TPP)、聚合磷酸铵(APP)等。
磷系阻燃剂可
以通过释放磷酸、磷酸酯或磷酸酰氯来抑制燃烧。
3. 氮系阻燃剂:包括氮磷化合物,如聚合氮磷酰胺(P-N)等。
氮系阻燃剂可以通过产生氮气和氮气化合物来阻止燃烧。
4. 铝系阻燃剂:包括铝氢氧化物(ATH)和氢氧化铝磷酸铵(AP-ATH)等。
铝系阻燃剂具有高分解温度和吸热性能。
5. 碳系阻燃剂:包括纳米碳黑(CB)和芳烃树脂等。
碳系阻
燃剂可以通过形成碳层来阻止燃烧。
除了以上常见的阻燃剂成分,还有一些其他杂化阻燃剂,如氧化镁(MgO)、酚醛树脂(PF)等,它们也可以起到阻燃的
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阻燃剂成分适用于不同的塑料材料和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阻燃剂成分对于塑料制品的阻燃效果至关重要。
阻燃剂简介演示
有机阻燃剂
多溴联苯
阻燃原理:多溴联苯在火焰的高温下会脱去溴化氢,产生 自由基,从而阻止火焰的传播。
特点:阻燃效率高,但多溴联苯有毒,且燃烧产物有二恶 英产生。
十溴联苯醚
阻燃原理:十溴联苯醚在火焰的高温下会脱去溴化氢,产 生自由基,从而阻止火焰的传播。
特点:阻燃效率高,但十溴联苯醚价格较高。
复合阻燃剂
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干法
将阻燃剂与其他原料混合,加热 至一定温度,制得阻燃剂。
湿法
将阻燃剂与水或其他溶剂混合, 搅拌均匀,制得阻燃剂。
气相法
将阻燃剂在气态下与其他原料混 合,冷却凝结,制得阻燃剂。
阻燃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将阻燃剂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需 要阻燃的材料中,搅拌均匀,进 行加工成型。
阻燃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结合
01
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优势,开发高效、环保、低成本的阻燃
剂。
智能化阻燃
02
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阻燃剂的精准投放和高效利用,提高阻燃
效果和材料性能。
拓展应用领域
03
开拓阻燃剂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扩大市场需求
。
05
阻燃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Chapter
氢氧化铝 阻燃原理:受热分解时吸热,带走大量热量,降低可燃物表面温度。
特点:无毒、无腐蚀性、不挥发、价格低廉。
无机阻燃剂
氢氧化镁 阻燃原理:受热分解时吸热,带走大量热量,降低可燃物表面温度。
特点:无毒、无腐蚀性、不挥发、价格低廉。
无机阻燃剂
蒙脱石 阻燃原理:受热分解时吸热,带走大量热量,降低可燃物表面温度。 特点:无毒、无腐蚀性、不挥发、价格低廉。
阻燃剂
• 我国的阻燃行业处在一个生产结构重组和 转型时期,一部分阻燃剂会退出历史舞台; 另一部分替代品将问世。溴系阻燃剂仍将 在十数年内大规模使用,但随着环保压力 增大,新型绿色环保阻燃剂必将成为今后 研究开发的热点,并且随着下游市场需求 的增加。我国阻燃剂行业将会迎来一个繁 荣发展的时期。
• 1,按所含阻燃元素分 , • 按所含阻燃元素可将阻燃剂分为卤系阻燃剂、磷系阻 燃剂、氮系阻燃剂、磷-卤系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等 几类。卤系阻燃剂在热解过程中,分解出捕获传递燃烧自 由基的X?及HX,HX能稀释可燃物裂解时产生的可燃气体, 隔断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接触。磷系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产 生了磷酸酐或磷酸,促使可燃物脱水炭化,阻止或减少可 燃气体产生。磷酸酐在热解时还形成了类似玻璃状的熔融 物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促使其氧化生成二氧化碳,起到阻 燃作用。在氮系阻燃剂中,氮的化合物和可燃物作用,促 进交链成炭,降低可燃物的分解温度,产生的不燃气体, 起到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磷-卤系阻燃剂、磷-氮系阻 燃剂主要是通过磷-卤、磷-氮协同效应作用达到阻燃目 的,具有磷-卤、磷-氮的双重效应,阻燃效果比较好。
• 通过对很多火灾事故实例的研究表明:一 半以上火险死亡事故是烟雾而不是热和燃 烧引起的。聚氯乙烯是属于产生烟雾危害 的许多物种中的一种。软聚氯乙烯中所用 的大多数普通阻燃剂在控制有焰燃烧上虽 属有效,但却会增加烟量,甚至本身阻燃 的硬聚氯乙烯也会产生显著的烟量。 • 当聚氯乙烯燃烧时,在材料的内部和远离 火焰端,聚合物的裂解和交联激烈地发生 竞争,然后发生二次反应,碳氢化合物和 其它可燃性产物通过炭化层散发出来,并 与表面的氧接触,这样有可能就燃烧。因 此,使用聚氯乙烯的抑烟剂有可能以两种 途径来控制这些竞争反应的平衡,而且都 将导致空气中飞扬的烟灰明显地减少。
阻燃剂名词解释
阻燃剂名词解释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阻燃剂呀!阻燃剂呢,就好比是火灾的小克星。
你想想看,火灾就像个张牙舞爪的大怪兽,一旦发作起来那可不得了,能瞬间把好多东西都给吞掉。
而阻燃剂呢,就是那个能站出来和大怪兽对抗一下的小英雄。
它呀,能够让那些本来容易着火的东西变得不那么容易燃烧起来。
就好像给那些材料穿上了一层特殊的“防火衣”。
比如说塑料吧,如果没有阻燃剂,那可能一点小火苗就能让它呼呼地烧起来。
但是有了阻燃剂的加入,它就会变得老实很多,不会那么轻易地被点着啦。
阻燃剂的种类那也是不少呢!有的就像是温柔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材料;有的则像是勇猛的战士,面对火灾毫不退缩。
它们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用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阻燃剂可发挥了大作用呢!你看那些电线呀,要是没有阻燃剂,万一有点电火花啥的,那不就危险啦?还有那些家具,要是着火了可不得了,有了阻燃剂,就能多争取一些时间,让我们能赶紧去灭火呀。
再想想那些高楼大厦,里面那么多的材料,要是都容易着火,那可真是让人头疼。
但是有了阻燃剂,就能大大降低火灾的风险,让我们住在里面也能安心不少呢,对吧?阻燃剂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好帮手吗?它虽然不显眼,但是却在默默地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呢!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它呀!它就像是一个低调的英雄,不需要太多的赞美和关注,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你说要是没有阻燃剂,我们的生活得变得多危险呀?火灾可能会更容易发生,而且一旦发生了,后果也会更加严重。
所以呀,我们真得感谢那些研究和生产阻燃剂的人,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全。
总之呢,阻燃剂虽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但它的重要性可绝对不容小觑!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隐形守护者,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着。
让我们一起好好珍惜这个小英雄吧!。
阻燃剂的性质及应用
阻燃剂的性质及应用阻燃剂主要是一种可以阻止材料燃烧或减缓燃烧速度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作用方式不同,阻燃剂可以分为物理阻燃剂和化学阻燃剂。
物理阻燃剂通过在材料中形成保护膜、隔热层或抑制火焰传播的方式来减缓燃烧速度。
化学阻燃剂则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中的吸热、生成惰性气体、形成焦炭等方式来抑制燃烧。
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电器、纺织、塑料等行业,旨在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阻燃剂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情况。
1. 建筑行业:建筑材料的阻燃要求较高,以确保建筑物在火灾中具备一定的燃烧延时。
阻燃剂可以添加在各种建筑材料中,如砌体、木材、油漆、胶黏剂等,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减少火灾发生后的蔓延速度。
2. 交通行业:阻燃剂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的汽车、火车、飞机等。
例如,汽车内部的座椅、地毯、内饰件等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阻燃性能,以减少车辆燃烧事故后的人员伤亡。
3. 电子电器行业:由于电子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高温,火灾事故的风险较高。
阻燃剂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塑料外壳、电路板等电子电器部件中,以提高其耐火性能,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4. 纺织行业:阻燃剂可以添加在纺织品中,提高其阻燃性能。
这在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尤为重要,以保护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安全。
5. 塑料行业:阻燃剂是塑料制品中常用的添加剂,以提高其阻燃性能。
特别是在电器用塑料、建筑用塑料等方面,阻燃剂的应用尤为广泛。
总结来说,阻燃剂的主要性质为减缓或抑制材料燃烧,这些剂可分为物理阻燃剂和化学阻燃剂两大类。
在实际应用中,阻燃剂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电器、纺织、塑料等行业,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阻燃剂的研究和发展也将继续推进,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阻燃剂种类
阻燃剂种类阻燃剂是一种可以降低火焰的温度并减少燃烧速度的化学物质,可以用来阻止火灾,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污染和危害。
阻燃剂可以分为有机阻燃剂和无机阻燃剂两大类。
1、有机阻燃剂有机阻燃剂是一类含氮的化学物质,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它们可以通过与火焰中的氧气反应而降低火焰的温度,从而限制燃烧的速度和火势。
常用的有机阻燃剂有磷酸盐阻燃剂、氯化酸盐阻燃剂、硝酸盐阻燃剂、氟磷酸盐阻燃剂和吡啶阻燃剂等。
2、无机阻燃剂无机阻燃剂是一类不含氮的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阻燃性能。
它们通常是碳酸盐,例如氧化铝、氧化铝镁钙、氧化锌、硅酸盐、氯化铝等,都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3、磷酸酯阻燃剂磷酸酯阻燃剂是一类以磷酸酯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阻燃剂,其包括烷基磷酸酯阻燃剂、芳基磷酸酯阻燃剂和烯基磷酸酯阻燃剂等。
它们主要通过形成熔融物质,抑制火焰中的氧气反应而起到阻燃作用。
4、醚醚类阻燃剂醚醚类阻燃剂是一类有机物,通常是以醚醚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其性能优于其他有机阻燃剂。
它们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有效抑制火焰中的氧化反应,从而达到阻燃作用。
5、聚氨酯复合阻燃剂聚氨酯复合阻燃剂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它由聚氨酯和有机阻燃剂组成,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材料。
它不仅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够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起到阻燃作用。
6、聚硅氧烷阻燃剂聚硅氧烷阻燃剂是一类以聚硅氧烷作为基体,在其中添加碳酸钠、硅酸钠、钛酸钠等有机阻燃剂而成的阻燃剂。
它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火焰的温度,从而限制燃烧的速度和火势。
7、氯磷酸盐阻燃剂氯磷酸盐阻燃剂是一类以氯磷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阻燃剂,其中包括钠氯磷酸盐阻燃剂、铵氯磷酸盐阻燃剂、钙氯磷酸盐阻燃剂等。
它们可以通过与火焰中的氧气反应而起到阻燃作用,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8、吡啶阻燃剂吡啶阻燃剂是一类以吡啶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阻燃剂,常用的有吡啶酮阻燃剂、吡啶羧酸阻燃剂和吡啶胺阻燃剂等。
阻燃剂构成
阻燃剂的构成因种类和用途而异,但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阻燃剂粉体:这是阻燃剂的固体颗粒,是阻燃剂最基本的形态。
2. 载体:载体主要是硅酮粉、钛白粉、高岭土等,起到填充、稳定和功效增强作用。
3. 交联剂:交联剂在阻燃体系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架桥作用将单一的有机阻燃剂凝聚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增强体系的阻燃效果。
4. 稀释剂:稀释剂主要是一些溶剂,如丙酮、二甲苯等。
加入这些可以使阻燃剂颜色发生变化,同时也能在制备时提高流动性,便于均匀涂布于纤维上。
5. 其他成分:根据具体需求,阻燃剂可能会添加一些助剂、含卤素物质(如溴系阻燃剂、氯系阻燃剂)等,用于增强阻燃效果。
在制备阻燃剂时,通常需要将阻燃剂粉体与硅酮粉、交联剂、稀释剂等混合均匀。
然后,根据需要将一定量的稀释剂加入到混合物中,搅拌至均匀。
接着,将配制好的阻燃剂涂布于纤维上,通过加热固化,形成具有一定阻燃性能的涂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阻燃剂具有潜在危害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关注其环保性。
另外,对于不同的阻燃剂,其添加量也不同,过多或过少的添加量都会影响阻燃效果。
因此,在添加阻燃剂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验,确定最佳添加量。
以上就是阻燃剂的主要构成成分及制备过程,供您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概述
Ø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阻燃剂经历了70年代到80年代初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的蓬勃发展时期,90年代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Ø1997年阻燃剂的销售额超过22亿美元,其中溴系阻燃剂占39%,有机磷系占23%,无机类占22%,氯系占10%,三聚氰胺类占6%。
1998年全球阻燃剂总耗量约1100kt
1998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阻燃剂消耗量/kt
阻燃剂美国西欧日本其他国家或地区总计溴系68.351.547.897264.4
有机磷系57.1712619173.1
氯系18.52437 2.12065.3
氢氧化铝259160429470
氧化锑28.023.015.52086.5
其他42.729.810.583
总计473.6360143.91651142.5
4Ø理想的阻燃剂
v阻燃效率高,添加量少;
v无毒,无烟,对环境友好;
v热稳定性好,便于加工;
v对被阻燃物各项性能影响小,不渗出,便于回收;
v使用方便,使用面广,还要价格便宜。
v同时具有上面这些要求的阻燃剂几乎是不存在的,只能是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取得最佳的综合平衡。
6Ø自1986年以来,德国等欧洲国家与美国就多溴二苯醚等卤系阻燃剂的毒性与环境问题展开争论,
Ø在缺乏溴系阻燃剂合适代用品的前提下,溴类阻燃剂在世界范围内还会被用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还会有一定的增长率。
但从长远看阻燃剂的无卤化是人们最终目标。
Ø超过80%的含卤阻燃剂用于电子、办公设备及建筑工业,主要品种是热塑性通用塑料(苯乙烯及其共聚物等)、热塑性工程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如)环氧树脂。
8
Ø1.无机磷阻燃剂
v 磷酸铵
ü在1820年左右,盖.吕萨克对纺织品的阻燃问题系统地进行了研究,他利用磷酸铵、氯化铵、硼砂等无机化合物配置成适用于纤维素的阻燃剂
v 磷酸二氢胺和磷酸氢二胺
ü磷酸二氢胺和磷酸氢二胺,或低分子量聚磷酸胺与硼酸铵、硫酸铵、氨基磺酸铵和溴化铵的共混物,是尼龙类的有效阻燃剂。
v 红磷
ü对红磷的表面处理、稳定化处理及包覆处理使红磷的吸湿性、自燃温度、释放磷化氢量、粉尘爆炸浓度、落高自燃及与高聚物的相容等性能得到极大改善。
采用Al(OH)3、Mg (OH )2、Zn(OH)2等进行无机包覆,再采用蜜胺-甲醛原位聚合或其他热固性树脂再进行有机包覆。
最近有人提出用水合钛-钴氢氧化物包覆红磷,磷化氢发生量可降到0.05mg ·g -1以下。
10
Ø3.缩合磷酸芳基酯
v 磷酸三甲苯酯
ü最早工业化的有磷酸三甲苯酯,最初被用作硝酸纤维素的增塑剂和阻燃剂,然后被用作醋酸纤维素和乙烯基类的增塑剂和阻燃剂
v 磷酸异丙基苯基酯和磷酸叔丁基苯二基
ü1970年,这些磷酸酯就被磷酸异丙基苯基酯和磷酸叔丁基苯二基酯所取代。
v 双磷酸四芳基亚芳基酯
ü最近几年,对热塑性工程塑料的需要,通常使用的磷酸三苯酯和磷酸烷基苯基酯,在加工温度下出现挥发性问题,因而则提出了双磷酸四芳基亚芳基酯系列新产品以满足需求
Ø(1)氢氧化铝(ATH, aluminum tri-hydroxidate)v氢氧化铝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阻燃剂
v性质:
ü氢氧化铝是一种无毒、白色至浅白色的粉末,相对密度2.42,莫氏硬度为
3.0,当温度加热到高于320℃时ATH因失水而损失其质量的3
4.6%。
v用途:
ü对于加工温度低于氢氧化铝分解温度(190~230℃)的聚合物来讲,氢氧化铝是一种优良的阻燃材料,关于颗粒直径的大小对于热稳定的影响
也是值得注意的。
ü氢氧化铝作为阻燃材料,用于弹性体、热固性树脂及热塑性塑料等,也大量用于生产阻燃地毯的苯乙烯-丁二烯胶乳中,用于生产阻燃绝缘橡胶
电缆、保温泡沫塑料、传送皮带、屋顶天棚及软管中。
12
14
Ø(2)氢氧化镁
v 氢氧化镁Mg(OH)2是世界销售量占第二的无机氢氧化物阻燃剂。
v 性质:
ü氢氧化镁是一种白色至浅白色晶状体粉末,相对密度2.4,莫氏硬度3.0。
ü加热至450℃以上时,因失去水而减轻其质量的30.9%ü氢氧化镁热稳定性比ATH 要好,降解温度接近330℃。
v 要求:
ü其纯度要求相当高,至少含98.5%的Mg(OH)2 。
许多情况下要求其含量高于99.5%。
ü颗粒直径范围从0.5~5μm 不等。
因颗粒直径大小及形状的差异,表面积为7~15m 2·g -1。
ü大多数作为阻燃剂的氢氧化镁经表面处理,用以提高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和分布。
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一样需以较高的添加量使用,一般为50%~70%。
由于高纯度要求和表面处理要求,使得氢氧化镁比较昂贵。
v 应用:
ü其最大用途应用于工程热塑性塑料。
ü由于氢氧化镁较高的分解温度,使得它一般用于加工温度在200~225℃的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树脂。
ü氢氧化镁还可同氢氧化铝一起使用,以满足不同使用要求。
16
氮系阻燃剂
Ø氮系阻燃剂种类:
v主要有双氰胺、联二脲、胍盐、三聚氰胺及其盐。
Ø阻燃机理:
v这类阻燃剂主要通过分解吸热及生成不燃性气体以稀释可燃物而发挥作用。
Ø优点:
v无色、无卤、低毒、低烟,不产生腐蚀性气体。
v含氮化合物阻燃剂由于它对环境的污染作用较小。
v含氮阻燃剂燃烧时释放HCN、NO、NO
2
等毒性较大的气体,但经测
定含量极少。
释放出来的主要成分是NH
3。
v还具有价廉,抗紫外线等优点。
18
Ø三聚氰胺及其盐
v 1.三聚氰胺又称蜜胺
ü简称MA ,含氮量为66.7%,密度1.57g ·cm -3,熔点354℃,ü加热升华,在250~450℃间分解吸收大量的热,并放出氨同时形成多种缩聚物,还可促进高聚物炭化。
20v2.胶体五氧化二锑
ü其组成为Sb
2
O
5
·n H2O加热至700℃脱水成白色粉末。
其平均粒径为
0.015~0.04μm,主要用于纤维和处理织物
v3.锑酸钠
ü锑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264.84,理论锑含量46.0%。
锑酸钠实际上是一种络合物,分子式为NaSb(OH)6。
锑酸钠为白色晶体,加热至
178.6℃时失去部分结构水,在250℃加热2h可失去大部分结构水,在
900℃恒温2h可失去全部结构水。
22Ø锡系阻燃剂
v对含卤阻燃剂有协效作用,可作为Sb
2
O
3
的替代品。
它比氧化锑生烟量少,无毒。
Ø钼化合物
v钼化合物的凝聚相增加炭化作用已被试验有力的证明。
v氧化钼与含卤阻燃剂并用提高了氧指数,特别是在消烟上有特别效果。
v高效钼系抑烟剂有氧化钼(MoO
3
)和八钼酸铵(AOM),其次有钼酸钙及钼酸锌。
Ø铁化合物
v二茂铁作为硬质PVC的抑烟剂
v尼龙66试样中,加入1.5%硫化锌与1.5%三氧化二铁,与12%得克隆复配物可达UL94 V-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