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北大)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北大)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案例分析
牛顿力学的创立与发展
总结词
牛顿力学是物理学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数学语言描述了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为科学研 究和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建了完整的 经典力学体系。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力学现象,还为后来的物理学、工 程学和天文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牛顿力学在微观和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 多的便利和效益。
生物科技与医学
生物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将有助于解决许多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同时,生物科技的发展也 将对农业、环保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05
CHAPTER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北大)
目录
CONTENTS
•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概念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实践应用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哲学思考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案例分析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挑战与展望
01
CHAPTER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定义与特点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定义
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01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强大
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生物技术的突破
02
随着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的进步,生物领域将迎来更
多突破性成果。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03
面对全球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
护,推动绿色科技的发展。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5、由“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 中的具体”


从抽象到具体:“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 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把握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中介 把握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终点。
要求:
逻辑起点是形成理论的起点, 它必须是:①对事物最简 单和最一般的本质规定;②能构成所研究对象的基本 单位;③包含事物整个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胚 芽”。逻辑起点既是高度抽象,又是合理抽象。 逻辑中介是联结起点和终点之间由一系列的概念、范 畴所组成的中间环节,有如下特点:①在从抽象到具 体的上升运动中,每一逻辑中介所表现的抽象或具体 都有相对的性质,因为先行的概念、范畴总比后继的 要抽象;②它起着沟通、联结的作用,能把最抽象的 逻辑起点和作为思维具体的逻辑终点联结起来,构成 一环扣一环的逻辑整体;③它必须以事物之间的内在 联系为依据,不能任意跳跃。



2、演绎: 演绎法与归纳法相反,是从一般原 理推演出个别结论,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 段论 ,它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大前提:所有的M都是P, 小前提:所有的S都是M, 结论:所以,所有的S都是P
1.大前提 2. 小前提 3.结论 狗都是哺乳动物 哈巴是狗 所以哈巴是哺乳动物
3、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

客观事物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 列宁说:“自然界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 现象又是本质,既是瞬间又是关系。”


正是这种统一构成了人类认识的基础。整个人类 认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从具体到抽象的运动阶 段和从抽象到具体的运动阶段。
4、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 定”

波普尔: 从逻辑上看归纳推理是不合理的,具体表现 在:
——全称命题不能从单称命题的堆积中推出;

第五讲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二)(提要)

第五讲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二)(提要)
例1、主持研究绿色材料课题的负责人,不仅要考用材料的研制,而只 要考用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而材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不能不涉及人的行为, 这样一来,社会过程也不得不纳入客体的视野。 例2、任何课题都要查阅历史资料,有时还不得不重复前人的实验,或 者研究前人工作的来龙去脉,这样一来,精神客体也就成为课题的对象。 还要看到历史的趋势,科技工作者已经不可能只要在研究大楼里作工 作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时代已经到来,科学认识已经不能只 局限在自然对象上了。 请注意:客体问题在研究工作中就是研究对象问题,在具体研究工作 中,研究者所关心的客体受提出的问题所限制,关键是问题的答案是否已 经落入问题的应答域中,也就是答案是否已经是您的研究客体。这是科研 工作能否较快取得结果的关键。
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有广泛的背景知识,能对某些客观事件作出价仅判断和可 行性判断;
善与人处。
这里所提出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科技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当然研究人 才、工程技术人才、科技教育人才、科技管理人才在要求上有 所不同。这是人才学讨论的问题。
客体——首先指自然客体(从实在论的观点看,天然实在、对象性实 在和科学实在都是自然客体,只是社会建构性因素不同)。但是由于当代 科学整体化的趋势,相当多的研究课题不得不涉及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所谓社会客体指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精神客体指人类的各种精神现象和 精神产品,至于一些大科学课题,带有综合性,大多包括三类客体。这一 点要引起注意。
二是问题的分解和递进。问题的分解不是指解决问题要 分为若干步骤(前后关系),而是指分为若干子问题(平行 关系),这里经验和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所谓递进是指解决一个问题过程中,又产生新的问题 (前后中的新旧关系),新的问题如不解决,原来的问题也 无法解决。 三是问题的转移。指解决一个问题中,出现了新的有意 义的问题,是沿着原来的问题做下去,还是做新的问题,如 果做新的问题,则问题发生了转移。 可以看到,在科研工作中,问题不仅是工作的起点,而 且在整个科研工作的每一步都起着引导作用,直到问题的解 决。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出的观察或某 种假说等新发现之间的冲突。”
图尔敏:“问题就是解释的理想与目前能力的差距。”
科学问题=解释的理想—目前的能力
❖ 岩崎允胤、宫原将平:“问题是基于一定科学问题的完成、积累, 为解决某种未知而提出的任务。”
他们认为问题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
1)问题是与智能活动过程相联系的一个概念。自然界或自然物本身 并不存在问题,只有当人以认识自然、改造世界为目标,进行智能活 动,才会造成和产生问题。
➢ 3、科学技术方法的地位、作用
(1)科学技术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科学认识的工具+旧理论走向新理论的桥梁。
(2)科学技术方法是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的动力之一: 可以促进科学发现和发明。 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 促进科学技术方法的创新。
➢ 关于方法重要性的名人谈话
➢ 巴甫罗夫:“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 方法。”
————上面第2点解析
问题的分类(划分)
1)真实问题、虚假问题 2)正确问题、错误问题 3)待解决问题、无知问题 4)科学问题、非科学问题
糖为什么甜?有多羟基就甜吗?多羟基是甜的必要条件, 还是充分条件?
自然科学问题同数学不同
一、科学问题
➢ 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研究主体在当时的 背景(科学的、社会的)下提出的,关 于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 未解决的疑难和矛盾。
➢ 拉普拉斯:“认识一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 学的进步… …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
➢ 爱因斯坦: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 4、科学方法论的体系***
(1)科研选题 (2)获取科学事实 (3)进行理性思维加工 (4)提出假说、验证假说 (5)建构理论体系
调查考察 ?
一个十分业余的例子: • 长寿追求(为什么会死?前科学——科学问题) • 转换:端粒长短与寿命正相关(假说) • 演绎:选一种寿命短的生物(四膜虫、果蝇,客体主体化) • 猜想:人工做长端粒,寿命会变长? • 对照实验+重复验证 • 推及其他物种(类比推理) • 归纳结论 • 为什么?因果、机理探究(析因实验) • 定量实验,定量关系及数学表达 • 建立理论体系; • 向技术物化......

2012科学技术方法论5

2012科学技术方法论5

理论的评价
理论评价中的经验论与整体论 经验论以经验事实为科学理论评价 的出发点,把经验的证实或证伪作为科 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和理论评价的基 本准则。 整体论主张评价理论时,除了要有 恰当的观察证据外,还应考虑理论的其 他性质,如保守性、温和性、简单性、 普遍性、精确性等,主张从实用的标准, 从理论在说明现象和预测未来的有效性 方面评价理论。
科学假说的检验与发展 逻辑分析 实践检验 证实与证伪 判决性实验


科学假说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 要环节和思维形式,又是科学研究 的一种重要方法。假说经过实践检 验可以上升为理论。理论随着实践 科学的发展,又将接受新的事实和 新假说的挑战。假说与理论之间是 相互转化和促进,有力地推动着自 然科学向前发展 。
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
1、公理化方法。 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公设出发,运 用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 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 一个严格的公理化体系需满足下列条件: 第一,无矛盾性。 第二,完备性。 第三,独立性。
2、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人类对它的 认识过程。逻辑则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发展规 律的概括反映,亦即历史的东西在理性思维中的 再现。 历史是第一性的,是逻辑的客观基础; 逻辑是第二性的,是对历史的理论概括。 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所建立起来的科 学理论体系,可以有两种类型: 一是按逻辑发展程序和自然事物的历史发展 进程相一致的原则建立的理论体系。 二是按逻辑发展程序和人类认识自然历史的 进程相一致的原则来建立理论体系。
关于判决性实验 判决性实验由于对两个相互对立的 假说能够起到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的 裁决作用的实验.因此历来为科学家和哲学家所重视。 关于判决性实验的争论。 关于判决性实验的争论告诉我们: 观察、实验对假说的检验有确定的一面, 也有不确定的一面。观察和实验是科学 的最高法庭,但不要把已有的实验检验 绝对化。检验假说是一个历史过程,常 常不是一次实验所能完成的。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名词解释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名词解释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名词解释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一门研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哲学学科,旨在研究科学和技术的认识论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以及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在实践中应用科学和技术方法,进行推理和探索的基础,同时也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支持。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概念是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法。

科学方法是指科学家根据先验知识和观察数据,运用逻辑推理和实证验证的过程,以发现并解释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方法。

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包括可观察性、可验证性、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科学家通常通过观察、实验、建立假设和理论模型等方法,来推理和验证科学研究的结论。

这些方法在科学界通常被视为一种客观、可靠的理论剖析工具,有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技术方法是指技术专家在实践中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通过规划、设计、制造、运营等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和满足人类需求的方法。

技术方法的特点是实证、应用和工程化。

技术专家通过分析问题、确定需求、制定方案、实施操作和评估效果等步骤,来解决技术实践中的各种挑战。

技术方法是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旨在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科学技术方法论也研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科学技术方法论致力于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变革、创新动力和未来发展趋势。

例如,科学技术方法论关注科学理论和技术应用的相互关系,研究科学理论如何驱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及技术实践如何促进科学理论的修正和发展。

另外,科学技术方法论也关注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影响和伦理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还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科学技术方法论研究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化过程、道德价值和风险评估等问题,以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方法论是研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门哲学学科,包括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法的研究,以及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北大)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北大)
性质; –怎么样——研究并回答对象的运动状态及运动转
化过程。 9 精选课件
6.科研选题
(1)科研选题:
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所需要研究的一个或一组科 学问题。 作为科研启始步骤——万事开头难,关系到科研方 向、目标和内容,影响科研途径、方法,决定成果 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
(学研究的基础。
–事实Ⅰ: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如观测仪器上记录 和显示的数据、图象等。与客体性质有关,也与人所设的 认识条件有关。同一客体事件在不同仪器上的显示可以不同 。
–事实Ⅱ,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与客体性质 有关,又与人用以描述事实的概念系统有关。同一事件在不 同概念系统中可能有不同描述。
3.正确提出问题对于科研有重要意义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 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 度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 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
海森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但是,科学问题的提出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7 精选课件
2 精选课件
2.科学认识系统
科学认识活动中各种要素的结合:主体、客体, 中介。
–主体:具知识经验、方法技能、价值标准和科 学实践的特殊性的人。认识中处于主动地位, 具有能动性。
–客体: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客观存在,认识受客体制约。现实认识系统关 系中,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而存在,
–中介:物质性中介——科研中所用仪器和工 具等;精神性中介——包括科研的一般程序, 推理规则、语言和符号的运用等。
–哲学层次上的方法,具有4普遍适用性:如 精选课件
二、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1.科学问题

科学技术方法论1

科学技术方法论1
题的价值;注意近期需要和长远需要的结合;要正确 处理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关系。
2、科学性原则 指在选题时必须以一定的科 学事实或科学理论作为根据。为此要尊重已有的
科学理论;尊重已有的科学事实。
16
3、创造性原则 指所选课题应是别人没有 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 生创造性的科技成果。要求在选题时避免重复; 尽量选超前课题等; 4、可行性原则 指所选课题应与自己的主、 客观条件相适应。为此要充分考虑主体自身的 科研素质;正确评价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28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原则,首先要 对研究对象做多角度、持续的观察。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原则,其次要 注意搜寻每一个细节和一些意外细节。
29
坚持观察的典型性原则,
首先要选择典型的观察对象。
坚持观察的典型性原则,
其次要选择典型的观察条件。
30
第三节 科学实验方法
一、科学实验及其特点
二、科学实验的作用
三、科学实验的类型
5
第五章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教学要点:了解科学问题的特征、来源及其在科学认 识中的地位、作用,明确科研选题的意义,掌握科研选题 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科学问题 第二节 科研选题
6
第一节 科学问题
一、科学问题及其分类
·
二、科学问题的来源
三、科学问题的地位
·
7
一、科学问题及其分类
科学问题 是科学认识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中遇到的或提 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
··
39
机遇是指在观察、实验中有可能
导致科学新发现的意外现象
1、特点 : 意外性
2、类型
3、作用
40

《自然辩证法》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 主体的认识要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7
自然辩证法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中介系统
工具系统:
• 物质化的工具、仪器(身体的延伸)
精神性中介
• 已有的理论规则 • 科技方法
– 包括科研的一般程序,推理规则、语言符号的运用等。
8
自然辩证法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与境(context)。
抽象地看,有了科学认识主体、客体和对象,就可以 展开科学认识活动。实际上,科学认识过程仍然受到 许多非逻辑的、文化的、社会的环境的影响,以及科 学认识主体本身的背景制约。我们把所有这种背景性 和环境性的影响称为与境影响。与境是科学认识活动 作为系统的环境。更大场景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组织 影响通过比较直接的科学认知与境作用于科学认识系 统。科学认识活动就是在这种与境中通过科学认识主 体、客体和中介之间展开的一种认识上的矛盾运动。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导言 & 第一章
需要把握的总体线索:
1、科学认识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的过程, 不存在唯一的、万能的研究方法。
2、科学认识是客观求实的过程。
3、科学研究是一个批判创新的创造过程,这一创造 性过程具有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需要运用不同的 研究方法。
4、运用科学方法目的在于高效、可靠地获得科学知 识并增进人类知识总量,科学知识的增长机制问题 是科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问题。
数% 14.0 18.1 17.8 20.2 8.2 15.5
资料来源:梁立明.科学出版社.1995
34
自然辩证法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我们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其合作比例:
年份 1981 1991
合作比例 22% 14%

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一、简介科学技术方法论是指科学家根据客观实际,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是科学家处理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技术研究的基本原理。

它在分析和解释客观实际现象,利用客观实际求解目标,构建实际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实施解决方案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方法论原理1、观察原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客观实际。

采用实验观察,抽离实际,分析准确的客观情况,形成相应的理论模型或概念模型,从而指导实际发展。

2、理论原理:采用合理的方法,以理论指导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创新理论,建立工程模型,为实际的解决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3、应用原理: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实践,根据理论模型开发应用软件,并利用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确定实际的解决方法。

三、方法论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方法论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工程技术、医疗技术、工业技术等。

1、工程技术:采用科学技术方法论可以更加准确、有效地解决工程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实现质量和经济目标。

2、医疗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方法论的作用,可以提高医疗技术实施的精确度和有效性,改善病人的得到更好的护理,也可以降低医疗的成本。

3、工业技术:科学技术方法论在工业技术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生产力,实现节能减排,减少生产中的过程浪费,降低生产的成本。

四、结论从以上可以得出:科学技术方法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实现理论上的指导,更可以提高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使科研实践得以有效开展,也可以帮助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在研究、开发、设计和应用时,加强对科学技术方法论的使用,这有助于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研究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和学说,通常被理解为科学认识的方法论也就是关于科学认识的活动的体系、形式和方法的学说。

科学认识:反应人同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发展的理论体系。

研究对象:一定研究过程中所要认识的客体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特点、本质、结构、规律对图认识主体而言是再在之物。

具体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模拟法4.类比法5.分析法6.综合法7.演绎法8.归纳法9.假说发发展历史:1.古代2.近代前期(重观察和重实验、收集资料)3.近代后期(整理资料)4.现在(综合资料)现代的发展趋势:1.自认科学从分化为主阶段进入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以综合为主的新阶段2.自然科学各部门各学科相互渗透,出现了一系列边缘学科和横断学科3.自认科学研究从个人研究为主转为集体研究为主科学方法论的学科性质:(论述题)1.是一门趋向于独立的学科:①现代科学深刻揭示了物质世界统一性,提供了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彼此渗透、移结合并达到一体化的依据②在现代科技中日益强烈的一体化趋势提出了建议统一的科学方法论的要求③数学方法是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趋向统一2.是一门思维学科:①因为科学方法论研究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大脑在科学研究中如何思维的问题②科学方法论的研究问题有一部分是属于如何使用物质手段变革对象的问题,属于人们在科学研究中进行感性物质活动的问题③就认识功能而言不同层次的科学方法是解决思维方式的途径或道路问题3.是一门认识工程学:①理论和工程技术存在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②整体研究过程是选择、决策、组织的动态过程科学实验步骤(简答题)1.确定研究课题2.获取和积累科学事实3.进行科学抽象提出科学假说4.检验假说(成立则回到第2步)5.建立理论体系第二章:研究选课一.研究什么问题?1.问题:是一种“获得性遗传”知道,是人类知识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表现为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的连结点。

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系统科学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其应用原则和步骤是什么?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试述技术评估的特点、标准和基本步骤。
什么是负反馈控制方法?什么是正反馈控制方法?用图示表示出反馈控制方法的基本过程。
试述系统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
预测是根据事物过去和现在的发展和状态,寻求事物发展所遵循的规律性,并借此预先推测事物未来发展和状态的一种科学认识活动。
2
基本原则
类推原则。
概率推断原则。
惯性原则。
相关原则。
理论基础
01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事物是否存在
02
随机性和约束性的关系是预测中的
工程设计方法
设计是为了制造某种新东西,事先为它创造一种模式、模型或观念结构的活动。 工程设计就是为工业生产或工程建设进行的设计。
设计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仅需要运用知识和规则,而且需要发挥创造性思维。
设计在技术开发中的作用 在科学与生产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增加了对生产建设的预见性。 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组织生产的重要依据。
主要内容
技术创造活动的一般程序。 与这个一般程序相对应的就是技术一般方法的系列: 关于科学原理的物化方法; 关于物化过程的思维方法; 关于物化的设计、研制、检验方法。 关于物化的组织管理、市场营销方法。 关于工程技术发展战略。
基本原则
必须将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恰当地综合考虑。
添加标题
要善于将技术、经济上的可能性发展成为商业化的现实性。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202X
技术方法
工程设计方法

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方法和原则的总结和归纳。

它主要包括科学哲学、科学逻辑、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内容。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研究旨在提高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科学技术方法论首先强调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目标和意义。

科学研究的目标是揭示客观规律,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用科学的理论解释和指导实践。

技术发展的目标是改变和控制客观事物,利用科学原理开展生产活动,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科学技术方法论认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正确把握和处理目标与手段、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个体与社会等之间的关系。

其次,科学技术方法论强调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科学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理性”。

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以理性思维为指导,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假设、实验验证、归纳总结、理论构建等环节。

技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模型建立、实施过程、验证和改进等环节。

科学技术方法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实践,要注重观察和实验,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再次,科学技术方法论强调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创新和合作。

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要不断创新,采用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解决新的问题。

科学技术方法论还提倡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间的合作和交流,利用各自的专长和资源,共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方法论认为,创新和合作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最后,科学技术方法论强调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伦理和社会责任。

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时,应该秉持真实、客观、诚信、负责的科研精神和道德规范,不作虚假宣传和伪造数据,不追求短期利益和个人名誉,而是要关注社会公益,关注人类福祉,为社会和人类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讲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四讲  科学技术方法论
大前提:所有的M都是P 小前提:所有的S都是M,
结论:所以,所有的S都是P
1.大前提 人皆会死 (m) (p)
2. 小前提 张三是人 (s) (m)
3.结论 所以张三会死 (s) (p)
大前提:所有的M都是P, 小前提:所有的S都是M, 结论:所以,所有的S都是P
1.大前提 人皆方法
(一)
(二)
比较与分类
归纳和演绎
(三)
分析和综合
(一) 比较与分类
1.比较法
► ► ►
比较法,就是确定认识对象之间相异点或相同点的思维方法。 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是比较法的客观基础。 比较,有多种方法—— 如数量比较、质量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形式比较、 内容比较、结构比较、功能比较、理论与事实比较等等。
(3)理论与事实比较法: 就是把某种理论观点与客观事实进行比较的方法。这个比较过 程,实质上就是用客观事实检验理论的过程。
2.分类法
► 什么是分类法?
就是根据认识对象的相异点或相同点将认识对象区
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方法。

分类的三个基本要素: 即分类的母项、子项和分类的根据。
比如,人可分为男人和女人,其中“人”是分类 的
所以,情况A与所研究的现象a之间有因果联系
iii)同求联合法(契合差异并用法)
将求同法与求异发合并起来使用,以判明情况A 与所研究的现象a之间的因果联系。
场合 正面场合 不同情况 不同现象
a ,b, c, a ,d, e,
{
{
A ,B, C, A ,D, E,
B ,F, G,
b ,f, g, d ,o, p,
场合 不同情况 不同现象 (1) A,B,C a, b, c (2) A, B, D a, b, d (3) A, C, E a, c, e 所以,情况A与所研究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科学技术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的方法论是指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开展科研和技术开发时所采用的一套方法和原则。

其核心是以科学原理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并获取新知识和技术的过程。

科学技术的方法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和实验: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通常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开始。

观察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问题和现象,并形成假设。

然后,科学家会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或推翻假设。

2. 归纳和演绎: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通常涉及归纳和演绎两种逻辑推理方式。

归纳是从特定事实中得出普遍规律或理论的过程,而演绎是从一般理论中推断特殊事实的过程。

3. 可重复性和验证性:科学技术的结果必须具有可重复性和验证性。

这意味着其他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应该能够重复相同的实验或研究,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系统性和严谨性: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应该具有系统性和严谨性。

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研究,确保研究过程的全面性和逻辑性。

5. 科学方法的使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通常使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如系统观察法、随机对照试验法、模型构建法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科学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总之,科学技术的方法论是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在开展科研和技术开发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它们有助于确保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科学、严谨、可靠,并最终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摘要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的研究是技术哲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诉求。

对以往技术哲学自身发展进行批判性反思,是当代技术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所凸现的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研究向度和“经验转向”,昭示了当代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趋向。

本文着眼于科学技术的认识与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两大趋势讨论了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的经验转向,从现代哲学日益从理论取向转到实践取向的分析出发,从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的经验转向是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应有之义到它与分析哲学研究纲领之间的相适性,再到研究方法上的比对,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技术哲学发展以及经验转向之于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研究的大背景同时从古代、近现代再到当代,对技术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历史照疏理了马克思主义技术实践观、现象学技术实践观以及实用主义的技术实践观,在把握技术实践的哲学渊源与技术哲学的实践导向两条脉络的前提下,指出技术是实践性的知识体系。

分别讨论了技术的技能观、手段观、知识观、应用观、实践观等内容,分析了技术产生与发展过程的认知特点、指明了技术知识的二重性、阐释了技术知识的特点、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比较、技术知识的分类与整合、技术知识与标准化、技术知识的价值等问题。

在对科学与技术、工程与技术之间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认识的本质,并对技术主体、技术客体、技术中介、技术问题、技术设计、技术发明、技术功效、技术解释、技术预测、技术评价、技术进化、技术理论等该领域内的特有范畴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杜威的“五步思维”模式、米切姆的技术认识过程模式、。

设计的“情境模式”、皮特的“模式”、,克罗斯的结构一功能认识模式等技术认识模式进行了论述,基本揭示出技术认识的演化发展过程。

在此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这一当代技术发展的新形式,从认识论角度,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本质、发展过程、语义、类别、特征、研究现状,特别是其之于认识过程中主客体及中介的意义进行了系统性论述,对实在与虚拟实在进行了本质分析,分析了虚拟实践与技术实践的关系,并进一步论述了虚拟认识的思想渊源、基本原理、基本过程,分析指明了虚拟认识的本质、模式,探讨了认识的虚拟性、虚拟认识以及虚拟实在的认识论意义。

最后,从范式、内容、方法、发展方向等方面纲要性地探究了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未来的发展趋向,也通过对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研究重要性及有限性的双向思考,指明了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在技术哲学研究中的应有地对于方法论的定义,黑格尔曾在《逻辑学》中有论述,他认为:“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种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方法就是关于自己内容的内部自己运动的形式的觉识。

”[1]可见,方法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的系统物。

而这里所谈及的方法是指认识方法,强调认识内容与认识方法的一致,强调从内容本身产生并由内容来决定方法。

认识方法是为解决认识的问题而有意识地选择认识方式手段的过程。

认识方法是有层次的,按起作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哲学认识方法、一般科学认识方法和具体科学认识方法。

以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论述认识方法的理论学说,我们称为认识方法论。

这里,笔者试图在哲学层面上,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分析说明科学技术认识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而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方法去探索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奥秘,获得关于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并用以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活动。

科学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人类对世界的规律性把握,也就是实现“思维和存在”在规律层次上的统一Science:源于拉丁文scintia,意指“知识”,其中scient是scire的词干,意指“求知”和“知道”,表示一个人对某些具体事务和隐含原理的认知状态。

在英语中,广义的“科学”包括任何一个领域的系统知识。

从狭义的角度看,“科学”就是人们通常默认的自然科学。

在国外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与技术哲学的发展始终是相伴的。

技术哲学不断从更多关注技术的社会价值、伦理及批判等方面的研究,转向对技术自身认识论问题的重视,进而转向“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研究。

美国技术哲学学会年起每年一卷的《哲学与技术》论文集,基本收录了早期对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相关问题的研究。

其中在第卷中此类文章占了相当比例。

这些文章提出技术哲学应关注对技术的认识论状况的分析,是技术哲学研究向认识论领域迈出的很重要的一步。

其中第卷《西班牙语国家的技术哲学》比较详细地提供了墨西哥等国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的研究状况,还有第卷《技术哲学的新方向》也对技术进步、技术的新结构特征、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电子刊物第卷第期、第卷第期也都是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专辑,尤其是年第卷的第期,就针对皮特年出版的《关于技术的考》一书进行了讨论主要有技术的演化发展动力问题、技术评估的问题以及对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争论等内容[2]。

〔先行的探索者们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入手,明确宣称技术不是应用科学,技术知识是有别于科学知识的独立知识类型,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应该是技术哲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列宁在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哲学史演讲录》等著作的基础上,提出对于认识方法的研究是不能离开认识途径的,应该把认识的途径与认识的方法统一起来看待的观点。

或者说,把辩证的认识途径和认识的辩证方法统一起来看待。

列宁曾把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的途径创造性地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生动的直观”,即感性具体,是思维逻辑行程的起点。

人通过感觉和知觉把握这种具体,形成对其的整体印象,从而认识其多种多样的表象。

但这种认识并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联系,因此还要依靠思维的抽象作用,借助分析的方法,从感性具体中抽象出事物本质某些方面的规定性。

这是思维逻辑行程的中间环节———抽象规定。

用黑格尔的话说就叫做“抽象概念”。

但这种概念只是对认识对象某些方面的本质的认识,只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抽象的规定,还不是对事物真正的全面的认识。

因此要真正达到对事物的全面具体的认识,必须运用思维的抽象作用,借助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的认识,即把各个抽象的规定联结起来,形成关于事物统一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中具体地再现出来。

这也是思维逻辑行程的终点———思维具体。

黑格尔把它表述为“具体概念”。

一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在认识科学技术本质规定与内在联系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与思维形式,遵循认识的逻辑机制所内在具有的规律。

思维方法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观的一种认识工具系统。

哲学上的思维方法仅指理论思维方法,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正确进行理性认识的方法[3]。

思维方法是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和核心。

这里,着重分析四种辩证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一致。

(一)归纳和演绎科学技术在被认识过程中,首先要对观察或实验得来的感性经验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分类等,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然后才能进行演绎、推理。

这是由个别到特殊向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向个别的运动。

没有归纳,演绎就没有依据,就无从开始。

因此,归纳是认识的基础,是演绎的前提。

同时,归纳本身也不能离开演绎,人们观察客观对象,搜集材料,必须以已知的一般原理作指导。

这种一般的原理便有了演绎推理,它规定着归纳活动的目的和方向。

演绎方法的作用是从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知识,但这不是推出知识的唯一方法,还须运用其他认识方法。

演绎可以说明认识对象的发展变化以及此事物与彼事物的个性的联系和演化,但它本身只能揭示个性和共性的对立,不能从共性出发揭示个性的多样特性。

因此,要揭示事物多种多样的特性,又必须进行归纳和分析。

而且,演绎推出的新知识,还必须再经过归纳来证实和不断丰富。

所以,演绎也离不开归纳。

(二)分析和综合黑格尔把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看作是个别和一般、抽象和具体的辩证统一,特别是把分析与综合同对立统一规律联系起来的做法,是对方法论的突出贡献。

事实上,科学技术的分析和综合都是从认识开始的。

就认识一个具体对象来说,总得先对这个具体对象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综合方法所由以出发的定义,所以还是分析方法在先。

一般说来,认识过程的最初往往是分析,接着即进行综合。

分析不仅仅是把具体对象分解为若干部分,求出其普遍性的规定,再把各部分组合为一个整体。

这是形式逻辑思维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带有孤立性、机械性。

辩证思维的分析和综合,不能停留在把具体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而要在分析具体[3]对象的各种矛盾及其各方面的多样性基础上进一步把抽象的规定性当作定义,进行推演和证明,即进行综合,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认识对象。

认识的这种过程,是以已知的综合认识作指导,以分析为主,为综合而分析;同时,也以综合为主,对分析出的各种反映本质特性的规定进行综合。

因此,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的统一的。

分析是综合的前提或基础,反之,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和归宿。

(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将科学技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在上面已经提到,就不再重复了。

但有一点要补充的是,思维的抽象作用是与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思维逻辑行程紧密结合,贯穿始终的。

即“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列宁特别强调“科学的抽象”,即“正确的、郑重的”抽象,而“不是荒唐的”抽象。

(四)逻辑与历史相一致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指逻辑的发展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科学认识的发展历史相一致;二是指逻辑的发展与客观实在发展的历史相一致。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的进程必须在总体上符合并反映历史的进程,逻辑行程归根结底是由历史行程所决定的。

但是,逻辑对历史的反映不是无条件、直接的,而是经过修正有条件的。

逻辑行程并不是历史行程的简单再现,而是摆脱了历史偶然性干扰的抽象形式。

只有按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过的理论形式,才能以典型的形式再现对象的发展的客观逻辑。

认识的发展过程除了与思维方法密切相关,还遵循着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的运动发展规律。

概念是反映事物及其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凝聚着以往人类的认识成果,是人类思维史的结晶和总结形式,是认识的新起点,其内在矛盾中包含着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演化的一切萌芽。

人类的思维反映和把握客观世界是通过概念体系来进行的。

概念体系是人类的思维之网,各个概念是这张思维之网上的各个“纽结”。

从概念到概念体系,是概念本身内在矛盾通过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体系等思维形式不断展开的过程。

二不同于科学知识的科学技术形式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文森蒂、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皮特等人的富有启发性的研究,技术知识还有下述三个重要特征一科学知识的目的在于解释,技术知识的目的是生产人工制品。

“科学的目的应该是帮助我们去理解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方式,并且它通过求助于并不是直接显而易见的世界的面貌特征来构建和检验理论去实现这一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