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地土地资源自然特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韶关地土地资源自然特征分析

1.1.1气候分析

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南麓,属中亚热带湿润性的季风气候。全年气候资源丰富,四季宜耕,春末夏初多雨,秋多干旱,冬多寒霜,气象灾害较多。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气流,夏季盛行偏南的暖湿气流。年太阳总辐射为99~113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420~1740小时,年平均气温19.6~20.4℃,年积温7000~7600℃•日,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3~11.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4~28.7℃,年极端最高气温38.3~41.0℃,年极端最低气温-6.0~-4.0℃,无霜期300~315天,年降水量1500~1900毫米,全年≥0.1毫米降水日数160~180天.

韶关山区地型复杂,山区立体气候资源十分丰富,同一山系中从山脚到了山顶具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等各种气候带的气候特点。韶关丰富的气候资源非常适宜双季稻和各种经济作物(如花生、甘蔗、果树、黄烟、蚕桑、蔬菜等)种植,同时,十分有利多种经营和多样化商品生产。但是,韶关的气象灾害也比较多,低温阴雨、龙舟水、洪涝、干旱、寒露风、低温霜冻、冰雹、大风等农业气象灾害比较频繁出现,限制了韶关市丰富气候资源的利用。

韶关具有冬短戛长,春秋过渡快,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春季(3~4月):特点是冷暖交替频繁,多低温阴雨。三月份升温明显,月平均气温南部由12.5℃升到16.2℃,北部由11.0℃升到15.2℃。3~4月北方冷空气开始减弱,南来的暖湿气流逐渐加强北进,冷暖气团势力常交绥于南岭地区,形成华南静止锋,造成韶关春季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多年平均降水日数37~40天,约占全年的23%左右;平均雨量350~430毫米,约占全年的21~26%。给春播春种春收带来不利影响。3~4月是全年日照最少季节,全市平均日照时数110~150小时,约占全年的7~9%。本季极易发雷雨大风、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夏季(5~9月):特点是气温高降水多且集中,强度大,雨热丰富,洪涝灾害较多。

(1)初夏(5~6月):气温明显升高,各地5月、6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4℃左右和27℃左右,总降水量440~650毫米,约占全年的30~34%,是全年降水量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年际变化最大的时期,各月最多的年份可达500~600毫米,最少仅20~80毫米。降水量分布是自北向南增多。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止时期。

(2)盛夏(7~9月):特点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这时期的主要降水过程是受台风和热带低压及其环流影响所至,且午后多雷雨天气。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4~28.7℃,极端最高气温38.3~41.0℃,最高气温≥35℃的天数主要出现在7~8月。由于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常出现干旱。

秋季(10~11月):特点是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冷空气活动逐渐加强,南下影响我市日趋频繁。秋旱和森林火灾是止时期的主要灾害。本季白天气温较高,夜间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可达9~11℃,对秋收作物灌浆结实和干物质各界十分有利。本季降水量较少,仅占全年的7~9%。有的年份由于秋季台风、冷空气或两者共同影响,出现低温和阴雨天气,

对晚稻抽穗、扬花、灌浆不利。本季由于降水少,常出现干旱,秋旱出现的机率可达十年七遇。同时,秋高气爽,空气干燥,高火险指数天数较多,易发生森林火灾。

冬季(12~次年2月):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每年均有霜冻出现,冷的年代有降雪、雨淞出现。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3~11.0℃,极端最低气温-6.0~-4.0℃。降水量较少,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10%左右。常出现干旱和森林火灾。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在1~2月份也时有发生。

1.1.2地学分析

地处南岭山脉南部,全境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夏活化陆台的湘粤褶皱带。地质构造复杂,火成岩分布极广,地层发育基本齐全,岩溶地貌广布、种类多样,岩类以红色砂砾岩、砂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为主。在地质历史上属间歇上升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造成峡谷众多、山地陡峻以及发育成各级夷平面,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自北向南三列弧形山系排列成向南突出的弧形构成粤北地貌的基本格局:北列为蔚岭、大庾岭山地,长140公里;中列为大东山、瑶岭山地,长250公里;南列为起微山、青云山山地,长270公里。其间分布两行河谷盆地,包括南雄盆地、仁化董塘盆地、坪石盆地、乐昌盆地、韶关盆地和翁源盆地。红色岩系构成的丘陵、台地分布较广,特征显著。仁化丹霞山一带以独特的红岩地貌闻名于世,2010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所在地和命名地,面积约280平方公里,山群呈峰林结构,有各种奇峰异石600多座。南雄、坪石等盆地属红岩类型,南雄盆地幅员较广,岩层有十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全市境内山峦起伏,高峰耸立,中低山广布。北部地势为全省最高,位于乳源、阳山、湖南省交界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为广东第一高峰。市区南部地势较低,市区海拨在最低35米。

1.1.3水文及地球化学分析

境内河流主要属珠江水系北江流域。浈江为北江干流,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大小支流密布,呈羽状汇入北江。主要支流有墨江、锦江、武江、南水。新丰县部分属东江流域。由于雨量充沛,河流众多,落差大,水量、水力资源丰富。全市有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2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条。多年平均年径流深945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约为176亿立方米,过境水量28.5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74.49万千瓦,其中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有169.92万千瓦,已开发装机容量146.6万千瓦。

1.1.4土壤要素分析

地形属丘陵地区,村庄及农田散布于两侧山峰的低地,主要土类为红壤,红壤的主要成土母质有花岗岩,砂页岩,红色砂页岩和石灰石的风化物及其坡物。红壤面积20482152.3亩,占地面积45.09%占自然土地面积53.60%。

1.1.5生物要素分析

韶关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广东省最大的再生能源基地和天然生物基因库,森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韶关是我国重点林区,是我省重要的用材林、水源林、天然林基地及重点毛竹基地,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生态屏障,森林资源居省内首位。区域内植物种类起源古老、成份复杂,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高等植物有271科,1031属,2686种,其中苔藓植物206种,蕨类植物186种,裸子植物30种,被子植物2262种;脊椎动物有34目,99科,263属,443种,其中兽类86种,鸟类217种,爬行动物74种,两栖类33种,鱼类33种;非脊椎动物有3000种以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华南虎、云豹、黄腹角雉、黑鹿和瑶山鳄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猕猴等5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水松、红豆杉、广东松等36种。林副产品有木材、毛竹、松香、松节油、茶油、桐油、木耳、冬菇、茶叶、白果、杜仲、竹笋、板栗等。

耕地20.3万公顷,园地2.99万公顷,林地143万公顷,牧草地0.028万公顷。年末林业用地面积142.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1.5%,林木绿化率74.2%,活立木总蓄积量6928万立方米。建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7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3.76万公顷。韶关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643公顷,绿化覆盖率4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75平方米。

1.2土地资源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1.2.1土地所有制

土地公有制

1.2.2区位特性及经济生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