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解析:博士生返乡笔记引发网络热议网友建议要站在全局看农村

合集下载

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

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

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作者:王磊来源:《畅谈》2015年第05期“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

”我很庆幸我有故乡,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

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在那里。

我家所在的那个村子,是一个东西两座大山夹住的狭长谷地。

一个村子由十来个“垮子”组成,一个垮子有几十户人家,我家那里叫王家垮。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群,群里90%的同学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

经过十七八年的積累,很多同学在城市里有房有车,有的还有了自己的事业。

平时在群里,他们交流得最多的是工作问题、车子问题等,言谈中总少不了炫耀。

但有一次,有个同学忽然在群里说,他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另一个同学紧跟着说,他五年没回家了,接着很多人说起回家的情况。

有一个说:不管怎么样,今年过年一定要回一次家!回家过年,其实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一件事。

套用贾平凹的话来说:家乡对我们的影响,就像乌鸡的鸟,那是鸟到了骨头里面。

回家的交通十多年前我上本科的时候,从大西北到武汉,坐的是那种编码没有字母只有四个数字的绿皮火车,22小时,通常要晚点两三个小时。

西北往武汉的路线,不是人流最多的,但春运那个挤啊,大大超出了今天90后的想象。

好在那个时候,学生一般都可以提前集体订票,买得到座位。

而站着回家的,几乎全都是农民工。

每次上车的时候,无论有票的还是没票的,都一窝蜂往车上挤。

我对过年回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我背着一个包,提着一个包,与同学一起,从第一节车厢狂奔到第十几节车厢,然后被后面的人推着挤上了车。

上车后一分钟,车就开动了。

我记得火车广播里号召大家发扬风格,让站着的乘客挤一挤。

大家真的很友好,四个人的座位,挤了五六个。

火车过道里人贴着人,想蹲下来都没有办法,连厕所里也挤着好几个人。

过年回家那种路途的遥远、时间的漫长、竞争的激烈、拥塞以及不安全感,让我对“男儿有志在四方”的观念产生了极大厌倦。

所以,本科毕业时,我找工作坚决要回到湖北。

如何看待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返乡知乎

如何看待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返乡知乎

如何看待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返乡知乎北大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返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在知乎等网络平台上的讨论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对于这一现象,人们的看法多种多样。

本文将从社会责任、个人选择以及就业形势等方面探讨如何看待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返乡知乎。

首先,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返乡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通过知乎等互联网平台,他们将所学所思积极分享,为返乡地区的知识普及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知乎作为知识问答社区,是许多人寻找答案和分享经验的平台,北大硕士研究生的参与能够提供更多专业性的知识和观点,推动当地居民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提升。

其次,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返乡也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追求,返乡也许是他们根植家乡的情感纽带或是重回亲人身边的渴望。

这种选择并不仅仅是局限在北大硕士研究生身上,许多人在求学或工作之后都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毕竟家乡有着亲切的人情味和熟悉的环境。

对于北大硕士研究生而言,毕业后返乡也可以为家乡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推动当地的发展和创新。

此外,就业形势也是影响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返乡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线城市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人选择回到二三线城市或乡村发展。

北大作为中国顶级学府,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但是高端人才的集中也导致了一线城市就业的竞争更为激烈,就业压力增大。

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和乡村更加需要拥有高层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北大硕士研究生的返乡正是满足了这种需求。

然而,我们也不能一味将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返乡视作理所当然的现象。

对于北大这样的顶尖高校而言,我们期望他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解决农村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有所作为,不仅仅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发表观点或提供咨询,更应该积极参与到基层建设和社会服务中去。

只有这样,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返乡才能真正实现价值最大化。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返乡知乎这一现象。

还乡笔记里的乡愁共鸣

还乡笔记里的乡愁共鸣

农村·农业·农民2014.11A 农村·农业·农民2015.3A 《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朋友圈热转的这篇还乡笔记,作者博士生王磊光,文中描述了自己返乡通没有那么拥挤了,但人与人之间远,农村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挤压无力感变得强烈……许多网友在转加上“感同身受”的评价。

与这些还乡笔记一样,从去年春节到春节,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生撰写的“回乡观察”,也以个人化乡土中国向着现代中国切换的进程传统习俗、情感伦理、留守空巢、婚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文字、饱含时考,切中了一个时代共同的心灵课题当代中国社会,从何处来,又往哪里去?这是一个远比笔记里所见所闻更题。

即便有1000篇还乡笔记,也难以完全个在现代化之路上一往无前的中国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不同的乡村样异的体悟和结论。

让人欣慰的是,还乡笔所思所想,竟能在“红包雨”“摇一摇引来如此广泛的共鸣,正说明很多.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大学生村官考试时政热点时政热点:“返乡日”不如“挣钱顾家两不误”

2016大学生村官考试时政热点时政热点:“返乡日”不如“挣钱顾家两不误”
2016大学生村官考试时政热点时政热点:“返乡日”不如“挣钱顾家两不误”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金宏近日接受采访时提出,建议国家在夏日芒种或其他时间设立“返乡日”,倡导农民工回老家,看望农村留守老人,将“返乡日”作为对乡愁的惦记。他呼吁社会为进城务工人员返乡提供便利条件,比如用工单位为他们提供假期。(3月7日《北京晨报》)
与“返乡日”相比,“挣钱顾家两不误”更加贴合实际,更有操作性。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容纳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引发与会代表、网友们的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让农民工既能实现家庭的经济功能也能兼顾家庭的养老功能;只有这样,留守老人的生存困境才能得到根本的破解。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城,许多农民为了更好地实现家庭的经济功能,远离故土亲人,来到城市打工挣钱。然而,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让乡村空心化、儿童留守化、老人空巢化,让农村留守老人得不到足够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
许多农村老人不仅要承担种田种菜、养殖等劳作,也要肩负着“隔代寄养”的重任。他们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痛苦,还承受着精神上的痛苦。在“老有所养”尚未得到切实保障的格局下,农村老人又如何去实现“老有所乐”?设置“返乡日”的初衷,就在于给予农村留守老人更多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让他们悲苦的人生多一些光亮和温暖。
和“常回家看看”一样,“返乡日”难免会陷入“看上去很美好”的俗套。究其原因,一个好的社会规范,应该是道德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有机结合。“返乡日”虽然颇具道德价值,却缺乏使用价值——遵守规范的美德如果没有遵守规范的利益的支持,这种规范的道德价值是脆弱的,在执行的过程中就可能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
对于农民工来说,“返乡日”固然可以增强亲情互动、纾解乡愁,却难免会陷入“有心无力”的尴尬之中。一方面,农民工大都从事建筑、制造等体力劳动,企业为他们提供“返乡假”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农民工返乡需要不少的交通费、人情往来等支出,让一些农民工不堪重负,甚梦想照进现实。

一位博士后的回乡观感:哪是故乡哪是异乡

一位博士后的回乡观感:哪是故乡哪是异乡

一位博士后的回乡观感:哪是故乡哪是异乡最近网上很热的上海大学王磊光博士的《一位博士生的春节返乡笔记:看沧海桑田,看人情冷暖》,描述出了当前部分地域农村生活的一些情境和问题。

读过之后,感觉和我的家乡(鲁西南)有些地方近似,但是也有不同。

文章有些地方很有启发,但是读来还觉不过瘾,所以我也试着写写我的回乡观感。

这是一篇我一直想写但一直没写的文章,原因在于,从大学起离乡读书,算起来已有十二年,回家早已是走马观花、不够深入。

而且,也觉得自己对农村问题的历史和当前政策把握得不全面,这可能造成对问题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

但是,既然有人写了,我也先试着描述下问题,至于具体的分析,以后再说吧。

不过,这篇文章绝对不是写给村里人看的,而是写给城里人和住在城里的村里人看的。

因为真正的村里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而被无视的大多数。

我家在鲁西南华北平原的一个村子里。

我八岁前在农村生活,也干农活,之后随父母进城做生意,记得进城时学的课文是《小猴子下山》。

在县城待了七年后,又搬回村里务农两年,暑期劳作起五更打黄昏,很是辛苦,也知道了庄子所谓的天人合一的感觉。

两年后父母又去镇上做生意,11年后,父母又搬回村里居住,我则从高中读到了博士,目前处于博士之后的阶段。

我在村里、县里、滨海小城、北京、美国读过书,都有过至少一年的生活体验,可以说,各种规模的居住经验也都算有吧,但是是否深入,却很难说。

因为,个人感觉,八岁离乡后,个人的生命体验就是一种漂泊和无根感,用吉登斯的术语说就是脱域(disembeding)了,也就是从与个人的情感和生命密切相关的关系和环境中脱离出来,成为原子化的个人,社会生活中的漂浮者。

这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无论对于他乡还是故乡,个人感觉都是一个他者,不再有止泊感。

对于他乡,你想融入,但是它的疏离感却总是让你觉得隔一层。

对于故乡,因为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也不再有那种亲密感。

这个问题,从鲁迅开始就一直是个很重要的写作主题。

高考政治每日时事2024年11月26日国内外时事新闻素材

高考政治每日时事2024年11月26日国内外时事新闻素材

每日时事:2024年11月26日国内外时事新闻一、国内热点新闻虽然九价HPV疫苗在北京遍地难寻,可是电商平台上却正在火热销售。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应当是九价HPV疫苗网上被黄牛了。

他们的操作手法和号贩子类似:提前在社区接种门诊预约排队获得名额,然后再在网上翻倍加价,把接种资格转手卖给真正有接种需求的人群。

深圳市11月26日即将起先推出摇号接种九价宫颈癌(HPV)疫苗,使得该疫苗“一针难求”的状况引发网络热议。

北京青年报记者随后调查了北京十几家社区免疫预防接种门诊,尽然没有找到一针九价HPV疫苗,接种工作人员异口同声回答“没苗”。

在北京市疾病预防限制中心官网,很多网友在线追问“九价HPV疫苗何时到货”,对此市疾控中心回应:“因疫苗生产企业产能有限,导致全球性供货惊慌。

目前我们正在主动协调生产企业,组织货源。

”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有黄牛在电商平台高价销售九价HPV疫苗接种名额,在京东商城,三针套餐总价6600元,并声称接种地点为公立社区医院,但是售价却比疾控中心官方价格高出2631元。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据了解在将来两年,我国选购HPV疫苗数量将大幅度增加,选购金额分别是以前的7.4倍和11.2倍。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当天,远在吉林的中国中铁双洮高速马路项目一工区经理谭深贵难掩兴奋与激烈:“这个超级工程创下多项世界记录,充分体现出祖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大发展、大跨越!”今年50多岁的谭深贵建了大半辈子路与桥,只要提起这个话题,他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出一幅速写图——不同年头路和桥的快速延展与交织叠加,瞬间让人产生剧烈的穿越感。

1978年11月25日,我国最大的马路、油管两用桥——江苏省淮河大桥建成通车。

次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东风吹遍神州大地。

改革开放带来了如火如荼的基建热潮,五湖四海日新月异的路与桥,让年轻的谭深贵震撼又痴迷。

1987年1月1日,他正式参与工作,如愿成为万千路桥建设大军中的一员。

博士生返乡笔记爆红“知识的无力感”引争论

博士生返乡笔记爆红“知识的无力感”引争论

博士生返乡笔记爆红“知识的无力感”引争论作者: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5年第04期羊年春节期间,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所写的《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一文,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

截至2015年2月24日晚9点,该文在微信公众号“市政厅”上的阅读量已超过4.6万次。

王磊光的家乡在湖北的大别山区,在这篇返乡笔记中,他描述了自己返乡的见闻:交通没有以前那么拥挤,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农村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的压迫,知识的无力感也十分强烈。

此文收获了诸多回应,有肯定的声音,也有争议之声。

随后,一篇署名为“古鱼”的、题为《又一篇博士生返乡笔记:从一而终的稳定生活更可怕》的文章也在网上发布。

“古鱼”认为:“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读书都不会无用。

读过大学的人相对而言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以后贡献越大,拿钱也就越多。

而不是一毕业就能兑现很多钱,或一毕业就能进入体制内获得某种‘人上人’的身份优越感。

”认同无门才是返乡笔记的内在逻辑实际上,王博士所感叹的外出打工者常年不回家、农村人情日渐淡薄等都是农村和农民主动适应现代化的正常举措,是农村发展的必然。

在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获取财富的过程中,知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和途径,拥有技术、生意头脑等等都是有效手段,甚至是比知识更为便捷的方式,从而使得很多人对知识本身产生了怀疑和无力感。

从农村通过读书来到大城市的年轻知识分子,在面对急速变化的时代时,发现仅凭自己的知识短时间内无法在城市立足,自己所熟悉的熟人社会网络在城市毫无用处,产生了对自己和知识的怀疑,进而将美好的理想寄托到了农村。

然而,当他们回到故乡时,他们发现故乡已然被城市同化,想象中的熟人网络也不复存在,农民似乎也变得和城市人一样追求自身利益,他们理想中的精神家园瞬间崩塌了,从而对农村感到了迷茫,对知识的作用产生了疑虑。

尤其是当他们发现幼时那些学习比自己差、知识比自己少的同龄人,通过打工和做生意,生活得甚至比有知识的自己更滋润时,这种知识的无力感就更加突出。

2024年中考政 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

2024年中考政 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

2024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2024 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中考政治一直紧密联系时事热点,通过对时事的分析考查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 2024 年中考可能涉及的一些政治时事热点以及相关知识点。

一、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关知识点:1、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乡村振兴中得到体现,如发展特色农业体现创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体现协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现绿色。

3、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

二、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如 5G 技术的广泛应用、量子通信的研究进展、人工智能的发展等。

相关知识点:1、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3、综合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国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相关知识点:1、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3、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四、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知识点: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

《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

《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第一篇:《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编者按:中国大地上一年之间城乡之间互动最深刻的几天,无疑就是春节。

对许多人而言,过年是对家乡的一次检视,故乡人的变化,两地之间的差距,总是让人生发感喟。

这就是中国城镇化的现实状况。

(摘)“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

”我很庆幸我有故乡,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

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在那里。

我的家乡在湖北的大别山区,L县。

我导师王晓明教授在2004年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L县见闻》,写的就是这个地方。

王老师以我家乡为对象,揭示了当时农村的破产状况,人的精神的颓败,以及乡村文明的没落。

我家所在的那个村子,是一个东西两座大山夹住的狭长谷地。

一个村子由十来个“塆子”组成,一个塆子有几十户人家,我家那里叫王家塆。

直到现在,我每到一个地方,凡是碰见两山相夹或两排高大的建筑物相夹,我的第一意识就是,这两座山或两排建筑物,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所以我在外面经常迷路,尤其在城市里。

上海7号线有两个靠得比较近的站:“长寿路”和“常熟路”。

我好几次下错站,以致现在每到这两个站就紧张,怕弄错了。

为什么呢?因为在我家乡的方言里,“长寿”和“常熟”是完全一样的读法。

人要靠语言来思维,这个事情让我意识到:对有家乡的人来说,是用方言来思维的。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群,群里90%的同学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

经过十七八年的积累,很多同学在城市里有房有车,有的还有了自己的事业。

平时在群里,他们交流的最多的是工作问题,车子问题等,言谈中总少不了炫耀。

但有一次,有个同学忽然在群里说,他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另一个同学紧跟着说,他五年没回家了,接着很多人说起回家的情况。

有一个说:不管怎么样,今年过年一定要回一次家!另一个说:如果能在家乡找一个两千块钱的工作,就回去算了。

高考作文万能素材——博士返乡笔记中的乡愁

高考作文万能素材——博士返乡笔记中的乡愁

高考作文万能素材——博士返乡笔记中的
乡愁
2015年春节长假期间,上海大学王磊光博士的《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

笔记中描述的乡村生活见闻,触动了一大批读者,不少人评价感同身受。

返乡笔记之所以走红,原因在于作者通过实实在在的文字描绘了当下农村文明的衰败以及农村人生活的迷惘。

农村文明的衰败,一方面是情感的衰败。

农村中的亲朋好友,幼年时的发小,也仅仅可以在新年的几天里聚一聚。

走亲戚像完成任务,原本意义上的宗法、血缘和地缘关系变得淡漠。

二是文化的衰败。

来到农村,却找不到祠堂,春节拜年只是和父老乡亲寒暄一下,农村的文化只剩下了形式化的习俗。

根据最新的数据,2014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77%。

这意味着,城市文明在数字或指标上已经全面超越了农村文明,并且,这个数字会一直增长下去。

【名师解读】由于城乡发展的差异,使得农民外出寻求更好的生活方式。

背井离乡已成常态,唯有春节、祭祀、葬礼才能让彼此相聚。

当下农村正走向凋敝和颓败,很多人念兹在兹的乡愁,都有无处安放之虞。

如何保存我们的农村文明,值得我们思考。

【适用话题】农村文明留住乡愁反思。

一位博士生村官的驻村日记

一位博士生村官的驻村日记

一位博士生村官的驻村日记作者:郑景顺郭海燕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第27期在福建省派驻村干部中,有一位随身携带笔记本的书记。

他叫黄安,在读博士研究生,是由福建省外经贸厅选派到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中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我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随手记下村民的所需、所想、所急、所盼,记下我的所思、所悟、所作、所为,已成为一个习惯。

”黄安说,“记笔记,能时时提醒我,该做什么、怎么做,怎样做更好。

”两年多来,记工作笔记已成为黄安的工作“法宝”,成了黄安“自我扬鞭”的动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一份来自调研笔记的帮扶工作规划“中坪村百废待兴,工作千头万绪,我该从哪里入手?”带着问号,黄安拿着笔记本,开始走家串户搞调研。

中坪村位于西芹镇西南郊,与三明沙县青州交界,全村辖有11个自然村,点多、面广、线长,人口3000余人。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薄弱,村财收入少、历年负债多,201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3500余元。

刚到村里时,黄安听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村庄主干道的安全隐患问题。

该村主干道与205国道相连,车多、弯急,给村民出行带来很大的安全威胁,且村口段路面狭窄、道旁水沟杂草丛生、垃圾淤堵、臭气熏天,也是群众抱怨最多的问题。

保障农民群众生命安全是保障民生之首。

基于此,黄安组织干部群众首先从整改主干道村口段入手。

清理路沟,拓宽路面,加盖水泥与钢筋浇铸板,使其与路面持平,在村主干道上设置15条减速带,约70米,设置多处醒目的安全标识,给主干道安上了“保险”。

同时新建村口门亭、候车亭,设置健身路径、高音喇叭,新建垃圾池、沼气池,安装户外垃圾桶等,美化、净化村容村貌。

为方便村民夜晚行路安全和生产生活需要,还斥资实施“亮灯工程”,装上70盏路灯,让村庄的夜晚从此亮了起来。

办了一件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事,让黄安很快走近了农民群众。

黄安在日记里写道:以换位思考寻求思路突破。

作为下派书记,要想做好驻村工作,先要有“村民”的情结,把自己作为这个村的一份子、一个普通村民,从村民的角度来观察思考村民,这样才能内心里体味村民,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

人民网热点评:高考作文预测考点——说乡愁

人民网热点评:高考作文预测考点——说乡愁

人民网热点评:高考作文预测考点——说乡愁说乡愁1.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一个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记得住乡愁,比如:小时候爱吃的东西。

比如:贵阳的牛肉粉。

3.这里的院落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4.每个地方都有让大家留念的东西,不要小看这种幸福感,因为这种幸福感能留得住人。

01中华文化的根在农耕文化文/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先民,恐怕和其他地区的许多民族一样有着大略相同的发展路径,先是采集狩猎,再是游牧和畜牧,然后过渡到畜牧和农耕,并且萌芽了手工业。

说到根,中华文化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

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时代很长。

这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

也正是在农耕时代,人类开始有了些闲暇和冥想,在主观思维发展和客观环境变化的刺激下,深思自己身与心的关系,也即灵与肉的关系。

农耕社会特别是原始农耕社会,一个人是种不了地的,需要多人合作,甚至需要整个部落一起上,这就培育了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

俗语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质是对现实与未来之间关系的揭示,中国人秉承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由此来。

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农耕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人类的发展历史都证明,人很难成为“完全自主的个体”。

无论从佛教的因缘说还是从我国的儒家学说都可以看出,人总是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的交界点上。

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不够发达(或者说丢失得比较早,后世缺少记录),因此有些中外学术前辈说中华文化是一个“早熟”的文化。

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

与其说中华文化是“早熟”的文化,不如说西方文化是“晚熟”的文化。

因为我们生长的这块土地、我们的农耕文化,决定了我们及时地进入了“唯物”的阶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证明。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评:女博士的悲哀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评:女博士的悲哀
但是,埋头读书多年后,一次下乡调研的经历,却让其抒发出如此的“收获感言”,可能让许多人没想到和震惊。笔者在此大胆推断,目前持这名女博士想法的人其实大有人在,只是更多的人发泄渠道与其不同,而未被曝光而已。这件事是这名女博士的悲哀,但这真是她一个人的错吗?笔者以为,归根到底,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急功近利,只“教”不“育””成了不二法门,对于学生的思想、人生观、健全人格的培育,却往往被忽视。此事的出现,一定给该校带来不小的压力,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界当头一棒,他们应该借此认真反思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不然的话,今后说不定哪里的学生还会有更出格的“惊人之举”。(常工)
此事引来网上热议,指责声占多数。平心而论,作为中国“宝塔尖”上的学子,能读到博士属“凤毛麟角”,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中国社会,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渴望,并不过分,尤其是这名女博士所读的学校,地处我国沿海省市中的小康城市,国家为其读博提供了优厚的补贴,目地就是希望她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安心读书,将来学成后报效祖国。
“政和县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能想到这是一名在读女博士发出的微博吗?这条微博8日被媒体发布后,可能成为当天刘翔伦敦奥运会摔倒退赛新闻之后,网上点击率次高的新闻。
这名女博士是参加了该校组织的名为“海西春雨行动”博士团下乡活动,前往闽北山区贫困县调研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后,有感而发。

王磊光-一个博士生的返乡日记:迷惘的乡村

王磊光-一个博士生的返乡日记:迷惘的乡村

王磊光-一个博士生的返乡日记:迷惘的乡村2015年02月25日10:33 手机看新闻原标题:【推荐】一个博士生的返乡日记:迷惘的乡村【侠客岛按】今天推荐在这里的是最近发表在澎湃新闻上的两篇讨论中国农村现状的文章,引发很多争议。

对于从农耕社会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中国,农村永远是我们心中遥远的乡愁。

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农村的破坏也是巨大的。

有人说,农村现在面临空心化的困境。

岛叔觉得“空心化”三字很是确切,但对于发展极不均衡的中国农村来说,从某个地区的乡村出发,来涵盖整个中国,还是有点片面。

比如,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可能更多面临城镇化的问题,农民早已不种土地了,洗脚上楼,但住进社区以后,就业是大问题。

记得八十年代的时候,全国遍地都是乡镇企业,大大小小,容纳了很多农村劳动力,但现在,这些地方的农民洗脚上楼后,除了剩余的拆迁款,怎样在城镇中就业,是个大的问题。

岛叔所在的东部农村,不少农民因为没法及时完成从农民到技术工人的转变,就变成吃拆迁款过日子。

可以说,这些地方,面临的是“产业空心化”问题。

而在不少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空心化”更为突出。

年轻人出外打工,留下一村的老弱,就是过年回趟家,也是匆匆的几天。

如果有了积蓄,更多选择在县城安家。

这也是另一种城镇化。

但农村就因为极度老龄化,出现了很多治安问题,比如最近几年不断爆出的侮辱留守儿童、老人的恶性事件。

今天推荐的两篇文章,岛叔觉得都有偏颇,但都是观察中国农村的一个样本。

无论如何,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小农经济时代生长出来的农村也需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完成新的规划和升级。

我们不必要过度沉溺于“鸡犬相闻”的时代,忘记了时代的进步。

来源:识局作者:王磊光(作者系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本文系作者在2月“我们的城市”论坛上的分享)“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

”我很庆幸我有故乡,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

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在那里。

半月谈时事评论之女博士发微博死都不下基层

半月谈时事评论之女博士发微博死都不下基层

半月谈时事评论之女博士发微博死都不下基层公务员考试,不仅仅需要我们熟悉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还需要我们对国内外的要事大事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公务员频道(www./gongwuyuan)为大家整理了各种与公务员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话题,帮您时刻掌握国情民情,更好的应对考试!“政和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

”厦门大学一位女博士去福建政和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料被县里的生活所吓到,于是以一串排比句写微博,吐槽内心的不屑和不满。

“女博士吐槽”至少有三大看点:一是城乡差距之仍然巨大。

女博士称“死都不下基层”,肯定是夸张了,但应该并非全是矫情,政和县城与厦门市之间有着巨大的经济与生活差距。

不知这位研究经济学的女博士在抱怨之余,有没有仔细研究差距该如何消除?二是大学之浮华,或许还有学术风气之浮躁。

住在招待所,吃着招待饭,依然叫苦不迭,令人猜测这名博士一定是“公主”出身。

但据悉,这名女博士其实来自湖北农村,在校还拿过助学金,看来其家庭条件是一般般。

问题来了:一所大学,把一个平常人家的孩子培养成这个样子,应该做何评价?而研究经济的博士如果接不了“地气”,能有靠谱的学术研究吗?三是公费招待之滥。

这名女博士所参加的,不过是厦门大学组织的一次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然而一篇题为《厦大女博士,您到底骄傲了谁?羞辱了谁呢?》的帖子披露:为了支持厦大高材生的调研,县委县政府给学生们的住宿是“最高规格的宾馆”,餐饮也是“最高配”。

贫困县尚且如此,难怪“三公”数字会持久不下。

延伸阅读: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与级别的对应关系:(一) 巡视员:八级至十三级;(相当于正厅局级)(二) 副巡视员:十级至十五级;(三) 调研员:十二级至十八级;(相当于正县处级)(四) 副调研员:十四级至二十级;(五) 主任科员:十六级至二十二级;(相当于正乡科级)(六) 副主任科员:十七级至二十四级;(七) 科员:十八级至二十六级;(本科生大专生)(八) 办事员:十九级至二十七级。

先读懂农村,再写“返乡笔记”

先读懂农村,再写“返乡笔记”

先读懂农村,再写“返乡笔记”
刘秀平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6(0)9
【摘要】最近几年,春节写"返乡笔记"似乎成为一种"媒体年俗"。

万家团聚之时,记者也要返乡,可媒体仍然需要大量的内容,"返乡笔记"既应景又能救场,因此大行其道。

但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春节,一些网络媒体热转的"返乡笔记"赚足了眼球。

总结一下,最让人大跌眼镜的大概是"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最有争议的是被证实为假新闻的"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最沉重的是"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或"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总页数】1页(P37)
【作者】刘秀平
【作者单位】农村大众报总编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返乡笔记勾勒的农村现状亟待正视 [J], ;
2.衰落抑或复兴:农村发展现状之思——从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谈起 [J], 曹世红
3.先平分再写数 [J], 吴国和
4.返乡笔记勾勒的农村现状亟待正视 [J], 严元
5.先做后说再写——谈低年级作文起步训练 [J], 杨一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时政热点:“博士返乡”不是知识无力感而是现实很骨感

时政热点:“博士返乡”不是知识无力感而是现实很骨感

201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资料时政热点:“博士返乡”不是知识无力感而是现实很骨感来源江门中公教育春节期间,一个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截至昨晚9点,该文在微信公众号“市政厅”上阅读量已超过4 .6万多次。

近似“疯狂”的转发量让作者王磊光感到不安和不理解,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媒体事件,自己不过是“不小心卷入了其中”。

2015年2月25日《南方都市报》此文热议的背后是争论,是作者“知识的无力感”的观点引发的论争。

当然,此文虽然关注的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但在文章里似乎流露出的是知识的无力,也是乡情的减少,因此,一篇署名为“古鱼”的《又一篇博士生返乡笔记:从一而终的稳定生活更可怕》在澎湃新闻发布,以另一位来自乡村的文科博士生视角看乡村。

可在古鱼看来读大学的观念应该改一改:“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读书不会无用,因为知识是有用的,读过大学的人相对而言会有更高的成长空间,以后贡献越大,拿钱也就越多,而不是一毕业就能兑现很多钱或一毕业就加入体制内获得某种‘人上人’的身份优越感。

”到底是知识无用,还是知识无力,这些争论都是些多余,知识的力量不一定就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来,也不一定就能从一篇文章,或者一篇返乡笔记里表现出来,即便是乡村的生活,乡村有乡村人的活法,那些农村人都不是大学生,更不是博士,但有些人的生活知识生活经验阅历胜过博士,不比博士差,其难道是没有知识的表现吗?知识是一个综合因素,衡量知识的不是文凭,不是你身上的标签,是什么博士,是什么研究生,或者说是经济学生,文化学者,往往知识就在生活中,也在现实中,更是在幸福中,有知识与没知识不一样,有文化与没有文化不一样,但是知识也不是简单的一篇文章,也不一种生活,而是多样的,更是全面的,这样的知识也是知识。

至于博士的返乡笔记里反映的农村现象,或者说是情怯,或者说是乡愁,都是知识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距离和差距,并非是知识的无力,而是现实的多样和差别,不是知识的无力感,而是现实很骨感。

一位返乡教授眼中的农民网友

一位返乡教授眼中的农民网友

一位返乡教授眼中的农民网友作者:夏柱智夏日来源:《记者观察》2022年第05期编者按: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网络空前繁荣的时代。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人数已超过十亿,而农民网民的规模为2.97亿,已经接近网民整体的三成。

本文系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夏柱智及其研究生夏日在乡村调研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深入农村生活的肌理,我们会看到更多具体的现实——村民们如何用手机排遣时间、学习新知,如何在网上购物,甚至有些人已經开始了互联网创业。

但同时,人们也在面临一些考验,比如孩子们要克服诱惑,年轻人要与消费主义作战,而创业的道路,也并非看起来那么美。

乡村是我们社会中相对薄弱的部分,也是人们生活的缩影。

我们观察在乡村中人们如何与互联网共处,看到其中的改变与希望,也看到隐忧,并以此为鉴,希求更好的生活。

被改变的生活:在抖音学广场舞,在微信群构建公共交流“没人串门时,坐在火炉边,拿起手机刷短视频。

有人串门时,放下手机拉家常。

”在鄂东南农村地区,漫长冬日里,这是村民们的典型生活一景。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活正在发生巨变——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劳作时间下降了,空闲增多了,人们说着这样的口头禅:“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六个月休闲”。

如何打发劳作之余的时间,恰逢其时,互联网进入了村民的生活。

在湖北农村,我们遇到了50岁的村民红梅,她讲述了自己被手机改变的生活——她的爱好,从打麻将变成了刷抖音。

现在,早饭后,她没事就会打开手机刷一会抖音,“生活中的抖音.,抖音中的生活”已经成为红梅闲暇生活的常态。

除了刷抖音,她也会经常拍抖音。

她在抖音上传了60多个广场舞的视频,平时自己练习广场舞时,由丈夫帮忙拍摄,“主要是拍着玩,找点乐趣”。

与红梅一样,农村留守青年使用视频类APP,主要也是为了休闲娱乐,只是关注的内容差异性大。

返乡笔记爆红折射一种“社会乡愁”

返乡笔记爆红折射一种“社会乡愁”

返乡笔记爆红折射一种“社会乡愁”作者:郭文婧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5年第3期正是这样的“社会乡愁”,见证了我们的社会向着现代化的目标一路奔驰。

郭文婧春节期间,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在社交媒体疯传。

在这篇笔记中,他描述了自己返乡的见闻:交通没有以前那么拥挤,但家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渐渐疏远,而农村里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的压迫,知识的无力感也十分强烈。

许多网友都用“感同身受”四字评价,但也有不少人提出批评和质疑。

著名法国哲学家彭塔力斯有个概念叫“社会乡愁”,它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思乡”,认为乡愁“是生活的一种隐喻”,“是对现实转过身去,对正在死亡的现实转过身去”。

乡愁的本质不仅是对已逝时光的怀念,更是对身处的现实感伤。

当我们有乡愁时,表达的正是一种存在感、现实感。

社会剧烈转型中,人们的“乡愁感”之所以格外强烈,就是因为转型前的一代人生活在当下,却容易对时代和空间滋生一种陌生感,一种异乡感。

博士的返乡笔记爆红,有人“感同身受”,有人批评质疑,呈现的正是社会剧烈转型中两种不同的存在感、现实感。

回家旅途中“乱糟糟”的绿皮火车,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的拜年,基于乡土的朴素婚姻,这些是传统身份社会司空见惯的,也正是基于身份形成了一个个社会共同体,对在转型前出生成长起来的人来说,既是对已逝时光的怀念,更是对现实原子化社会的感伤。

但著名英国法学家梅因认为,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从身份到契约”,再“从契约到身份”回归,也就是如今的陌生人社会。

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的新一代人,不像前一代人,他们经历的正是“从契约到身份”。

前一代人基于传统身份“走亲戚”,新一代人基于契约基础“混圈子”。

虽然都强调“身份”,都强调“关系”,但“身份”和“关系”的意义却全然不同。

因此,有人“感同身受”,有人“批评质疑”,也就很正常了。

至于“知识的无力感”,我们得感谢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的进步,因为正是它们加速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弥补了社会鸿沟。

2015广西公务员面试热点:博士返乡笔记

2015广西公务员面试热点:博士返乡笔记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5广西公务员面试热点:博士返乡笔记【热点背景】春节期间,一位博士生写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各社交媒体上疯转。

这位博士生眼里看似普通的乡村生活见闻,触动了一大批读者,在春节返乡之际引发了人们对乡土文明的思考。

[返乡笔记经典段落]“你会发现,普通火车与动车的氛围完全不同。

在动车上,相对比较安静,大家不是玩电子产品就是睡觉,相互间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车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热烈地交流,还有打牌、吃东西的,做什么的都有,也有用劣质手机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担心打扰到别人,也没有人认为别人的做法对自己是一种干扰。

慢车上的风格是粗犷的,是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

”“我觉得,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

在老一辈那里,这种关系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时空里,但对年青一代来说,大家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了……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

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

”“这些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一直都在经受教育收费的最高峰,没有哪一坎能够躲过。

并且,二十多年来,农村税费多如牛毛,家里一年的收入,不够交税。

大人内外应付,心力交瘁。

最要命的是,作为满载家庭希望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勉强找到一份饿不死的工作时,又面临结婚、买房等种种压力。

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农村的80后大学生,都是以牺牲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读大学的。

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倒是让年迈的父母继续陷入困顿。

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热点预测】对于在春节期间火爆微信朋友圈的“博士返乡笔记”,其中有关乡村社会人情的冷落与知识的无力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说博士返乡笔记折射出农村转型之痛,对此,你怎么看?【中公解析】该博士的返乡笔记,聚焦于农村转型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做出了深入的剖析和思考,着实发人深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政热点解析:博士生返乡笔记引发网络热议网友建议要站在全局看农村【热点】
过年回家,成为不少人近距离观察故乡变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于那些从大城市千里迢迢回到乡村的人们而言,春节返乡向来多感慨。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引爆网络,其中强调了“知识的无力感”。

有网友认为,对于故乡,这篇文章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随后,不少博士、研究生等也发表了自己的返乡笔记,加入到这场互联网隔空讨论中。

大多数网友认为,农村现状都无法用几句话、几篇文章来概括,对某个山村的认知、评判更不能代表全国所有农村,总体来看,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强大,“只要你阳光,农村就不凋敝”。

博士生返乡笔记:大学生因不能衣锦还乡而情怯
“返乡的交通不再那么拥挤,故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有失落;相比春节,丧葬是村民共同体呈现力量的难得时刻;青年打工者的婚姻受到物质的压迫;知识在乡村显得无力。

”这是王磊光文章中的几个观点,2月21日,有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该文章。

在他看来,高铁、动车等新兴交通工具,极大便利了人们返乡,打工者们从此不再受挤硬座、站车厢之苦。

但他回乡后的感受让人失望:“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

”妻子、房子、车子是乡村的“春节三部曲”,县城里的房子、打工开回老家的车子,成了“混得好”、“有身份”的证明。

王磊光说,不少农村“80后”大学毕业生的童年小伙伴如今都衣锦还乡,大学生却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没有人信任他们的知识。

他现身说法:“对于我这样漂在外的农村大学生,回家过年既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也是一件情怯的事情。


这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广泛传播,阅读量迅速成为“100000+”,并引来一些网友共鸣。

2月25日,又一篇《女研究生春节回乡记》现身网络,标题直接点出她的迷惘:《中学老师抛来一句“现在我都不和学生说读书有用了”》。

家乡越来越富,春节成了乡民们的“赛富”节,婚丧嫁娶礼金特别重,为的是“体面”。

老师“现在都不和学生说读书有用了”,依据是以前被他说过不读书没有出息的学生,现在家乡致富、生活顺风顺水。

外出知识分子与故乡人在“知识有没有力量”问题上的分歧,在上述博士、研究生的文章中都有提及。

有网友评论说,能深刻感受到文中弥漫的迷惘。

王磊光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该文是他2月1日参加一个论坛的演讲稿,初衷是希望城市人了解乡村现状,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媒体事件,自己“从未说过读书无用,只是强调知识的无力感”。

网友反驳“知识无力”:只有全面扎实调研才有发言权
读书有没有用?
2月23日,《又一篇博士生返乡笔记:从一而终的稳定生活更可怕》在网上发布,文章作者、来自乡村的文科博士生网友“古鱼”对“近年情更怯”的现象表示不认同。

在他看来,读大学的观念应改一改:“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读书不会无用,因为知识是有用的,读过大学的人相对而言会有更高的成长空间,以后贡献越大,拿钱也就越多,而不是一毕业就能兑现很多钱或一毕业就获得…人上人‟的身份优越感。


同为文科博士,“古鱼”自我剖析:文人对逝去的东西容易有一种感伤和怀旧,但实际上,有些美好田园生活的幻想,可能是记忆的自我美化功能造成的错觉。

2月25日,站在更多角度思考的文章开始在网上出现,分析“博士返乡手记到底哪里错了”。

不少文章指出,迷茫是目前不少人精神生活的普遍特征,博士对乡村感到迷茫,归根到底是对自身身份认同的迷茫。

新华网文章指出,博士手记中的“部分农村的破败”,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很大关系——城市化浪潮不可阻挡,工业化、城市化促进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子弟大学毕业后定居城市,这是他们自由选择的必然结果,应积极看待。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学历还是阅历,不管是知识还是实践,只要肯学苦干,都有机会成功,
人人都有成功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很多人用阅历、磨难弥补了知识的不足。

“失落也有巨大的奋起,不能就农村而谈农村,而应站在全局、全国甚至全球看农村,历史、全面、辩证地看农村。

”“对农村的未来,我们不应该迷茫,要一起直面问题,共同努力解决。

只要你阳光,农村就不会凋敝。

人人如此,未来必将明晰而灿烂。


一名“90后”网友谈自己的返乡感触:机械化大生产解放劳动力,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完成收播任务就一刻也不耽搁地返城务工,农民回乡收种成了“候鸟”。

而无论有没有知识,知识总是要转化成世事洞明和人情才干,才能获得价值。

广州大学副研究员、人文地理学博士姚华松今年回乡过年后也写了一篇笔记,发表于南方网南方论坛等处。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落笔前,他走访了老家、湖北省浠水县某村的18户人家,从村里人的角度出发,描述他们的打工、生活体验,形成大量对比数据。

姚华松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以博士视角还是农民视角,农村现状都无法用几句话、几篇文章来概括,对某个山村的认知、评判更不能代表全国所有农村。

“我们能做的就是客观描述。

从我和身边人的经历看,知识不是无力的,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热点分类】
经济——农村发展
【命题引导】
乡愁总是远行者心中的软肋,但故乡已不是记忆中的故乡了。

经过现代化洗礼,乡村必然发生改变,这未必是坏事,我们在迷茫、担忧,是因为旧的传统被破坏,而新的并未重建。

当前的乡村问题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不是用一个“发展”或者一个“破落”所能概述。

其实,农村问题就是中国问题。

只要我们一起直面问题,共同努力解决,你阳光,农村就不凋敝。

农村如此,中国也是如此。

【热点分析】
现状:
⑴知识结构的供需不对应,农村大学生就业面临窘境;
⑵传统伦理生活逐渐瓦解,人与人之间交流越发疏远,包括养老问题及传统习俗的崩解问题:
⑶攀比心理严重,物欲化评价标准成为常态。

原因:
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让很多乡村还无法从改革成果中分到足够的红利;
⑵工业化城市化促使大量农民进城工作,加速了农村的衰败;
⑶农业社会转型形成新的社会关系模式,需要时间和过程,矛盾甚至焦虑心态不可避免。

【问题对策】
⑴现代化不是可逆的进城,政府要加速统筹规划城乡发展,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让农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尊重市场力量和农民主体地位;
⑵要更好地保留、传承和发扬知书达理、崇文尚义、尊老爱幼等中国传统乡村文明的精华,更有乡愁;
⑶知识分子要考虑到农村的历史和现实,可以利用自己积累的“人脉资本”和“文化资本”,脚踏
实地的为村民做实事,如此“无力感”也会减轻很多。

【理论补充】
深化农村改革
@《人民日报》:新一轮农村改革,着力破除的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