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通用,含流程图等)-最新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防范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差错和舞弊,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子公司参照执行。
第二章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第三条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包括价值管理、实物管理和使用保管管理。
第四条公司金融财务部是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部门,其主要管理职责:(一)固定资产的价格审核、财务入账、折旧计提等会计核算;(二)对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程序及审批手续实行财务监督;(三)负责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预算项目的资金筹措,并按财务预算报批程序办理。
第五条公司办公室是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管理部门,设专职管理人员,其主要管理职责:(一)固定资产年度购置、更新、改造预算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二)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调拨、修理、处置及经营;(三)建立固定资产的档案资料,真实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保证账、物相符;(四)设立固定资产登记簿,及时办理各项增减、变动手续;(五)对固定资产年度预算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书面报告公司预算主管部门。
第六条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实物保管部门,应落实责任人,其管理职责:(一)固定资产的申请、参与采购、验收、领用、保养、检修等日常管理,确保安全使用;(二)按价值管理部门和实物管理部门的要求,配合主管部门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
第三章固定资产的范围及分类第七条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劳动资料属固定资产:(一)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土地、机器、设备、器具、运输工具等资产;(二)不属于经营主要设备,但单位价值在3000元以上,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物品。
第八条固定资产按实物形态进行分类,具体为以下六类:(一)房屋类:是指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办公用房、生产经营用房等;(二)一般设备类:是指办公和日常使用的通用性设备,包括电脑设备、办公家具等;(三)运输设备类:是指轿车、货车、电瓶车等;(四)通讯类:是指电话、手机、卫星地面接收装置等设备;(五)办公类:空调、复印机、电脑设备、传真机、打印机、点钞机、考机、保险箱等设备;(六)其他设备类:是指不包括上述各项的设施、设备。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使用和合理配置,根据《固定资产管理条例》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包括本单位所有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处置等各个环节,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原则是依法、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合理、高效的原则,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购置管理第四条固定资产的购置应按照本单位的需求和选型标准进行,必要时可以进行招标采购或委托代理采购。
第五条购置固定资产应经过申请、审批、编制采购计划、招标、评标、签订合同等一系列程序,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采购过程的透明可控。
第六条购置固定资产应建立详细的购置台账,记录购置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金额等信息,并按照规定进行编号和财务核算。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七条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应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资产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使用登记制度,记录资产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
第九条对于需要调拨、借用、报废、捐赠等处理的固定资产,应按照相应的程序和流程进行,确保资产移交过程的透明可控。
第四章维护管理第十条维护管理部门应制定维护计划和维护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资产的正常使用寿命。
第十一条维护管理部门应建立维护记录,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形成完整的维护档案。
第五章报废处置第十二条固定资产报废应经过审批程序,报废资产应做好清理工作,包括整理、编目、交付等。
第十三条如果报废资产还有一定的价值,可以进行拍卖、变卖或处置等方式进行处理,确保资产的最大化回收。
第十四条固定资产处置应建立相关的台账和档案,记录处置的方式、金额、受益方等信息,并及时做好财务核算。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十五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一、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和原则:1.目标: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合理配置和准确计量,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和价值。
2.原则: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包括合法合规、规范管理、科学决策、依法记录、维护保养、动态监控等。
二、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和程序:1.固定资产申购:制定明确的申购流程,包括申购申请、审批流程、采购招标和合同签订等环节。
2.固定资产登记: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登记制度,包括资产信息的录入、标识编码和账务登记等。
3.固定资产验收:确保固定资产验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包括验收标准的制定、验收程序的安排和验收报告的编制等。
4.固定资产折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会计准则,制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方法,并及时计提折旧。
5.固定资产变动:规定固定资产变动的程序和要求,包括资产转移、报废、捐赠等环节的处理。
6.固定资产盘点: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发现差异及时调查处理。
7.固定资产处置:制定固定资产处置的程序和要求,包括资产处置申请、评估、审批和合同签订等环节。
8.固定资产保管: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保管,包括编制资产存放清单、定期检查和防火防盗措施等。
9.固定资产维护: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制度,包括定期检修、维修记录和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等。
10.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推动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包括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三、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和监督:1.责任分工: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各级责任,包括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员和各部门或单位的责任。
2.监督检查: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包括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审计和资产审查等。
3.违规处理:规定违反固定资产管理规定的违规行为的处理程序和纪律处理措施。
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改进:1.完善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及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持与时俱进。
2.改进措施:根据实际管理中的问题和反馈,不断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细则一、引言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投资之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为了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有效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综合效益,制定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建筑物、设备、机械等。
三、管理责任1.公司领导层负有全面管理固定资产的责任。
要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制定固定资产管理战略、合理分配资产使用权,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2.各部门经理负有具体管理固定资产的责任,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自职责,政府内部监督和控制。
同时要进行固定资产台账的管理,保证资产的准确记录和更新。
3.员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要负有相应的责任,要加强资产的保护和维护,保证资产的完好无损。
四、固定资产采购管理1.需要采购固定资产的部门应提出采购申请,并按照公司规定的采购流程进行采购。
采购过程中应严格把关,确保资金的使用合理和固定资产的质量。
2.采购固定资产前,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签订采购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固定资产的规格、数量、质量要求等关键信息。
3.对采购来的固定资产需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账,并及时进行资产登记和财务凭证的录入。
五、固定资产的使用与保护1.使用部门负责制定资产使用计划和维护保养计划,确保固定资产的合理、科学使用。
需经过领导层批准后方可执行。
2.员工在使用固定资产过程中要加强保护意识,不得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私自处置或擅自改变资产用途。
同时要保持资产的清洁和维护,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检查,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报修和维护。
3.公司要加强固定资产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安保制度和系统。
加强资产监控、防火、防盗等工作,确保资产的安全。
六、固定资产盘点和报废1.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确保资产台账和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盘点工作由专人负责,务必认真细致,确保资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完整版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完整版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保护国有资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凡是由单位、部门购置的固定资产,均适用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1. 合理性原则: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应按照合理、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
2. 完整性原则: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安全性原则: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使用,做好资产保险与维修工作。
4. 规范性原则: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第三章:固定资产的登记管理第十条单位、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档案,对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准确登记,包括资产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重要技术参数等信息。
第十一条固定资产应统一编号,并在资产贴标上进行标识,确保每一项资产都有唯一的编号。
第十二条固定资产的登记管理要注重记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固定资产档案的实时更新。
第四章: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第二十条固定资产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使用规定进行,不得私自将固定资产用于其他用途。
第二十一条单位、部门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核对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第二十二条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养由专门的维修人员负责,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
第五章:固定资产的处置管理第三十条对于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资产处置手续,根据相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固定资产的处置应当有明确的程序和流程,不得违规处置固定资产。
第三十二条固定资产处置后的处置收入应当按照规定进行使用或上缴。
第六章:附则第四十条违反本管理办法的单位、部门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本管理办法解释权归单位、部门领导机构所有,如有需要修改,应经过合适的程序审批后执行。
以上为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完整版,自年月日起执行。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长期使用、生产商品、提供服务而购置的具有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可量化的生产资料。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为了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保护和增值企业资产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包括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修理、报废、出售、折旧等。
一、固定资产购置1.根据企业的经营需求和发展规划,制定固定资产购置计划。
2.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投资预算,制定固定资产购置预算。
3.对待购固定资产进行市场调研,选择满足企业需求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签订购销合同。
4.在购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固定资产的性能、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并与供应商进行严格的验收。
5.购置的固定资产应按照企业的会计政策进行入账,并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和档案管理。
二、固定资产使用1.固定资产应按照其设计用途和要求进行正确的使用和操作,避免超负荷使用和人为损坏。
2.对于需要特殊保养和维护的固定资产,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维护,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
3.各部门和岗位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防止误用和事故发生。
4.使用过程中发现固定资产的故障、老化和损坏等情况,要立即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维修,确保及时修复,避免延误和损失。
三、固定资产报废1.对于无法修复或经济效益低下的固定资产,应按照相关政策和程序进行报废处理。
2.报废固定资产要进行定期清点和整理,并编制资产报废清单和报废台帐。
3.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和剩余价值,确定合理的报废价值和清算金额,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4.对于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的固定资产,要按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进行环境保护处理,确保环境安全。
四、固定资产处置1.对于企业不再需要或失效的固定资产,可以进行处置或出售。
处置固定资产要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包括评估、拍卖等。
2.进行固定资产处置时,要编制固定资产处置方案,并经过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3.对于处置资产的收入和费用要进行核算和处理,确保合法、公正、透明。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公司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为企业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同时该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有形资产。
第三条:固定资产管理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物尽其用,效益优先的原则。
第四条:本办法主要规范了固定资产范围、分类与计价,固定资产增加、使用、维护、处置、清查盘点等管理内容。
第五条: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摸清财产状况,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管理责任;合理配置固定资产;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下属各部门。
第二章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七条:根据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原则,生产用固定资产由工程设备部负责管理,办公用固定资产由公司综合部负责管理。
第八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职责:1、拟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2、组织固定资产的购置,主持或参与固定资产项目的评估论证、招标和验收等H作;3、固定资产管理应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固定资产编码及台账,登记固定资产的名称、编码(编号卜配置、使用状况、保管人等信息;4、制作并粘贴固定资产标签,保证各项固定资产实物与台账核对相符;5、定期与财务部门核对台账,保证台账与固定资产明细帐核对相符;6、监督、检查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使用状况,合理调配固定资产;7、审核办理固定资产的增加、转移、维修、改良、借用及报废等事宜;8、每年会同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清查盘点工作。
第三章固定资产范围、分类和计价第九条:固定资产范围:包括购置、建造的固定资产,以及通过投资投入、交换、盘盈等形式取得(形成)的固定资产。
第十条:固定资产分类根据固定资产经济用途,固定资产分为以下几类:房屋及建筑物、机械(工程)设备、运输设备、电子设备、工具及办公设备等。
财政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财政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财政部的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结合财政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财政部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
固定资产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状况,统筹规划固定资产的购置和配置,避免重复购置和浪费。
(二)规范管理,责任明确。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三)保障安全,提高效益。
加强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养,保障其安全完整,提高使用效益。
(四)勤俭节约,物尽其用。
倡导勤俭节约,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防止闲置浪费。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与计价(一)固定资产的分类财政部固定资产分为以下几类:1、房屋及建筑物,包括办公用房、业务用房、职工宿舍等及其附属设施。
2、专用设备,指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如办公设备、通信设备、科研设备等。
3、通用设备,指一般办公和事务用的通用性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
4、文物和陈列品,如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和陈列品。
5、图书、档案,包括各类图书、期刊、资料和档案等。
6、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二)固定资产的计价1、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3、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照改建、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4、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据确定的价值加上相关税费计价。
5、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三、固定资产的购置(一)购置计划各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资产配置标准,编制年度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经审核批准后执行。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效益和资产价值的保护。
为了有效管理固定资产,各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的内容。
一、固定资产登记与管理1.登记准备工作:企业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登记台账,明确资产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使用部门、使用状态等信息,并对资产进行编码,并编制资产目录。
2.资产验收管理:企业在购置或接收固定资产时,要进行验收,验收要求详细,并将验收结果写入固定资产登记台账。
验收人员要进行培训,熟悉验收流程,确保验收结果准确。
3.资产分配及使用管理:企业要建立资产分配和使用的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的使用部门、责任人和使用期限,并制定相应的使用管理流程。
4.资产报废回收管理:企业要建立固定资产报废回收制度,明确报废条件和程序。
报废固定资产要完成相关手续,并由专人进行处置或回收。
二、资产使用与维护管理1.资产使用管理:企业要制定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的使用规定和注意事项,确保资产得到合理的使用和保护。
2.资产保养与维护:企业要制定资产保养与维护计划,按时进行资产的保养维护工作,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3.资产检修与更新:企业要进行定期的资产检修,对使用寿命较长或存在故障的固定资产进行检修或更新,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三、盘点与清查管理1.资产盘点计划:企业要制定资产盘点计划,明确盘点的时间、责任人和范围,并将计划提前通知相关人员。
2.实施盘点工作:企业要组织专人进行资产盘点工作,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点,确保台账与实物的一致性。
3.盘点结果处理:企业要及时处理盘点结果,对盘点结存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进行核实和调整,确保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固定资产台账管理1.定期检查与更新:企业要定期对固定资产台账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台账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台账保存与备份:企业要做好固定资产台账的保存和备份工作,确保台账的安全可靠,防止丢失或损坏。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有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处置等全过程管理。
第三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合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执行。
2. 效益优先: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3. 责任明确: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4. 动态管理: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资产管理策略。
第二章固定资产范围及分类第四条固定资产是指公司为生产、经营、科研、教学等目的,持有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有形资产。
第五条固定资产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1. 房屋及建筑物:包括公司自用或出租的房屋、建筑物等。
2. 机械设备:包括各种生产设备、实验设备、办公设备等。
3. 电子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通讯设备等。
4. 运输设备:包括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
5. 工具、器具:包括各种工具、仪器、仪表等。
6. 管理用具:包括文件柜、办公桌、椅子等。
第三章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第六条固定资产购置应遵循以下程序:1. 需求分析:各部门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提出固定资产购置申请,并附上购置理由、用途、数量、预算等信息。
2. 预算编制:财务部门根据各部门申请,编制年度固定资产购置预算,并提交公司领导审批。
3. 采购实施:采购部门根据审批通过的预算,组织采购工作,确保采购质量、价格和进度。
4. 验收登记:购置的固定资产到货后,由使用部门进行验收,财务部门进行登记入账。
第七条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管理:1. 预算编制:各部门应根据实际需求,编制年度固定资产购置预算,并报财务部门审核。
2. 预算执行:财务部门根据预算,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预算执行到位。
3. 预算调整: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时,应经公司领导批准。
第四章固定资产使用管理第八条固定资产使用管理:1. 使用责任: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应明确使用责任人,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和维护。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最新)资产管理办法(2024两篇)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最新)资产管理办法(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最新)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二、管理范围1. 本办法适用于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不动产、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各类固定资产。
2. 对于租赁的固定资产,企业应按照租赁合同规定进行管理。
三、资产登记1. 新购固定资产的登记1.1 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册,详细记录每一项新购固定资产的名称、编号、规格、型号、购置日期、供应商、价格、负责人等信息。
1.2 对于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需要进行资产验收,并录入固定资产登记册。
1.3 固定资产登记信息的正确性和及时更新是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有效的基础,负责人应严格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和更新。
2. 存量资产的登记2.1 对于已有的固定资产,企业应进行全面的资产清查,确保资产登记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2.2 已购固定资产的登记信息应与实际资产进行核对,如有出入应及时修改和更新登记信息。
四、资产使用与维护1. 资产使用1.1 固定资产应按照其设计和规格进行正确使用,不得超负荷或滥用。
1.2 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资产的正常运行。
1.3 固定资产的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接受必要的培训,确保正确操作和使用资产。
2. 资产维护2.1 企业应建立定期保养和维修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在需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2 资产保养和维修的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保养日期、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信息。
五、报废与处置1. 资产报废1.1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的使用年限或发生故障无法继续使用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
1.2 负责人应编制资产报废申请,并提交报废审批程序,经批准后将资产进行标识和封存。
2. 资产处置2.1 被报废的固定资产应按照一定程序和方式进行处置,包括转让、捐赠、报废处理等。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最新)-资产管理办法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最新)-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最新)-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与基本原则
1.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合理利用,制定本办法。
2. 本办法适用于单位内所有固定资产的管理与使用。
第二条管理范围
1. 固定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土地、房屋、设备、交通工具等所有单位内所拥有的物资。
2. 管理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二章资产管理流程
第三条资产登记与标识
1. 新购入的固定资产应在登记册上做好相应记录,并贴上统一的资产标识。
2. 资产标识应清晰可辨,防止丢失或错位。
第四条资产领用与归还
1. 职工需要使用固定资产时,需向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待批准后方可领用。
2. 使用完毕或无需再用时,职工应及时归还,并进行验收。
第五条资产盘点与清查
1. 定期进行资产盘点与清查,确保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与登记信息一致。
2. 盘点结果及时上报,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第三章监督与责任
第六条监督机构
1. 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资产管理流程的监督与指导。
2. 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定期审计。
第七条责任与处罚
1. 资产管理人员应严格履行职责,如违反管理办法,将依法追究责任。
2. 职工如有固定资产丢失或损坏的情况,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赔偿损失。
以上为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部分内容,详细内容请参阅正式的资产管理办法文件。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对其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各个环节。
第三条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登记管理、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固定资产验收管理、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固定资产清理管理等。
第四条遵循规范、公正、合理、科学的原则,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第五条固定资产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
第二章固定资产登记管理第六条固定资产登记是指对企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明确和记录,便于管理和监督。
第七条固定资产登记应在固定资产建设、购置、转移、报废等环节进行。
第八条固定资产登记应包括资产名称、资产类别、规格型号、数量、使用部门、原值、启用日期等信息。
第九条固定资产登记应进行定期盘点,确保登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条固定资产登记应有相应的登记表格和登记系统,方便管理和查询。
第三章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第十一条固定资产购置是指对固定资产进行采购和验收的过程。
第十二条固定资产购置应按照采购流程和程序进行。
第十三条固定资产购置应具备合法合规的采购合同和发票,确保购置行为的合法性。
第十四条固定资产的验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购置资产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第四章固定资产使用管理第十五条固定资产使用管理是指对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和维护进行管理。
第十六条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应按照规定的使用程序和标准进行。
第十七条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应加强对资产的维护和保养,保持资产的正常运转。
第十八条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应加强对资产的保险和保障,防止资产的损失和损坏。
第五章固定资产清理管理第十九条固定资产清理是指对报废和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和清理的过程。
第二十条固定资产清理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
第二十一条固定资产清理应制定相应的清理方案,确保清理过程的合法合规。
第二十二条固定资产清理应做好处置和记录,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2篇)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资产管理,促进资产的有效使用,防止资产流失,严格控制成本,合理调配物资,更好地为公司规范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根据固定资产管理“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个人资产卡》(附件1)。
实行“一人一卡”责任制,每个人负责其资产的验收、使用、保管、保养、维修、调拨、移交、维修、报废、损坏或遗失赔偿的实施。
第三条每项资产落实使用人,部门内公共使用资产的使用人为该部门负责人。
公共办公区域资产的管理,原则上以存放地点远近、使用率高低划归到部门管理(资产调入时由公司资产管理部门指定接收部门的除外)。
公司任何部门、任何人员不得随意移交、挪用、搬迁、借用公司资产。
因工作需要的,须办理相应手续。
第四条固定资产申购流程及要点1、固定资产申请流程。
需求部门填写《固定资产申购单》(附件2)需求部门负责人审批____行政经理签署意见____行政人力总监签署意见____总经理审批一董事长审批。
2、采购人员以《固定资产申购单》批准的内容为依据进行采购,以实际采购清况为依据填写《固定资产采购、验收、领用明细单》(附件3)中的相应内容。
3、申购办公设备等资产时,资产管理部门须严格审核,杜绝随意申购资产造成浪费的行为。
第五条固定资产验收流程及要点1、验收流程。
购置部门____联系资产管理员、采购人员和使用部门指定人员共同验收、依据资产购置审批表、送货单、明细及保修卡核对实物、公司资产管理员填写《固定资产采购、验收、领用明细单》并粘贴资产实物卡及登记台账____入库。
2、一切购进的物资材料,均须根据《固定资产采购、验收、领用明细单》检查购进物品的型号、规格、质量、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3、物资验收后资产管理员应及时将使用说明书、保修卡、图纸等相关资料存档,以备日后保养、维修使用。
第六条固定资产的出入库流程1、新购固定资产入库。
库管员根据《固定资产采购、验收、领用明细单》填写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方案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固定资产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固定资产成为了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资产利用率,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1. 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2. 确保固定资产的完好性和安全性;3.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4. 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三、实施步骤1. 建立固定资产档案对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登记,建立档案,包括资产的名称、型号、数量、购置日期、原值、使用部门等信息,并定期更新档案内容。
2. 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操作流程,确保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3. 引入固定资产管理软件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实现固定资产的自动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4. 加强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养制定固定资产的定期检查和保养计划,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
5. 建立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资产的流失和损坏。
6.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和考核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执行进行定期考核,激励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四、实施效果1. 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2. 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和维修成本;3. 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4.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五、总结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实施方案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引入先进的管理软件、加强资产的维护和盘点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
5.建立固定资产日常巡检、保养和维修制度,确保资产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6.制定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核实固定资产的实物和账面数量是否一致。
7.建立定资产保险制度,确保固定资产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2.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考评对象的重要依据。
七、结语
本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适用于各类企业,在一些特殊行业或企业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合作和努力。只有通过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企业才能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设定明确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3.优化固定资产配置,提高利用率。
4.提高固定资产价值的持续增长。
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制定固定资产台账,明确固定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用途、购买日期、原值等信息,并及时更新台账。
2.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3.制定固定资产使用申请流程,明确使用固定资产的责任人和使用期限,并建立相应审批机制。
四、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1.购置流程:
a.提出购置申请,阐明购置理由和金额,并进行相关论证。
b.制定购置计划,明确购置的固定资产种类、数量和预算。
c.进行供应商选择和报价比较,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d.编制购置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和交货时间。
e.进行验收和入账,核实实物与购置合同的要求是否一致,并将购置资产入账到固定资产台账。
e.在固定资产台账中记录报废和处置的情况。
五、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固定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以下简称“质监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履行职能,促进质监事业发展,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湖北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鄂财行资发[2009]1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质监系统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质监系统固定资产,是指由质监系统内各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单位价值在500元(含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
第三条全省质监系统计划财务部门是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对各单位固定资产实行综合管理。
第二章资产配置管理第四条各单位固定资产配置内容包括:(一)土地、房屋和建筑物。
包括办公用房,检定、检验检测用房、公共服务用房(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文印室、资料室、收发室、计算机房、储藏室、卫生间、公勤人员用房等),设备用房(变配电室、电梯、通信机房等),罚没物品和暂扣物品存放用房,附属用房(食堂、车库、消防设施等);(二)一般设备。
包括交通运输工具、办公设备、被服装备等;(三)专用设备。
包括专用车辆、各种检定检验检测设备、机械设备、文体设备等;(四)其他固定资产。
第五条对有统一配置标准的房屋、土地和车辆,以及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设备,参照相关标准执行:(一)行政单位1、房屋建设及办公使用面积参照省发改委或当地政府制定的标准;2、土地使用参照省有关部门或当地政府制定的标准;3、公务用车配备参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或当地政府制定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二)稽查和各事业单位主要参照国家总局制定的有关标准执行,或比照行政单位有关标准执行。
第三章资产使用及有偿使用收入管理第六条固定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共用和出租、出借等方式。
第七条各行政单位不得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担保。
第八条各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必须经计财部门审核同意并报上一级计财部门审核批准。
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投资、出租、出借。
(共用设备的使用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办理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审批手续,应提交以下文件、证件和资料:(一)资产对外投资、出借、出租申请报告;(二)可行性论证报告;(三)章程;(四)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的合同、意向书或草签的协议;(五)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房屋建筑物的土地来源证明、固定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建设用地批准书等;(六)《固定资产产权登记证》;(七)其他需要提交的资料。
第九条各单位出租、出借的固定资产,其所有权性质不变,仍归国家所有;所形成的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进财政专户,支出列部门预算。
第十条各单位资产占用费的缴纳按《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的决定》(省政府第233号令)及省财政厅相关文件执行。
第十一条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上缴财政专户后,统筹安排用于单位津补贴的规范化发放和事业的发展。
第四章资产处置及处置收入管理第十二条固定资产处置(以下简称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转让、使用权转移或者核销产权等行为。
第十三条资产处置范围和方式一、资产处置的具体范围:(一)闲置的资产;(二)因技术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三)因单位分立、撤消、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的资产;(四)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五)已超过使用年限且无法使用的资产;(六)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
二、处置资产的权属必须清晰,权属关系不明确或者存在权属纠纷的资产不得处置。
被设置为担保物的资产处置,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
三、资产处置的具体方式包括:(一)调剂。
调剂固定资产是指将固定资产以无偿转让方式变更占有、使用权的资产处置。
(二)出售。
出售固定资产是指将固定资产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变更所有权,并按有关规定收取相应收益的资产处置。
其方式可采用公开竞价、拍卖等方式进行。
(三)置换。
置换固定资产是指以非货币性交易的方式变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的资产处置。
(四)报废。
报废固定资产是指经有关部门科学鉴定或按有关规定,对已经不能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
(五)报损。
报损固定资产是指对发生的坏账损失、非正常损失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
(六)捐赠。
捐赠固定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自愿无偿将其有权处置的合法财产赠与给合法的受赠人用于公益事业的资产处置。
包括实物资产捐赠、无形资产捐赠和货币性资产捐赠等。
第十四条资产处置审批权限一、处置房屋建筑物、土地等资产,由单位提出申请,报省局审查核实后,报省财政厅按程序审批。
二、处置车辆、仪器、设备及其他资产等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原值在20万元以上的(含20万元),报省局审核后报财政厅审批;2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的(含10万元),由省局审批,报财政厅备案;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含5万元),由市(州)局审批、处置、监管,报省局备案;5万元以下的,由县级局审批、处置、监管,报市(州)局备案。
三、省局直属事业单位审批权限与市(州)局同权。
四、市(州)局直属事业单位审批权限与县级局同权。
第十五条资产处置程序一、处置规定限额原值在10万元以上的(含10万元)固定资产,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单位申请。
(二)逐级报送。
由市、州局对所属县级局及直属单位情况审核同意后,分类上报。
(三)省局审核。
省局对各单位提交的申报处置材料进行审核后,分类批复;原值在20万元以上的(含20万元),省局提出审核意见,报省财政厅审批后,省局分项批复各单位。
(三)资产评估(鉴定)。
各单位收到省局批复后,对确需进行评估的资产,应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对确需进行鉴定的资产,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资产鉴定。
(四)公开交易。
凡涉及产权变更的资产处置,必须按照《湖北省固定资产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240号)的规定,到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以协议转让、电子竞价、拍卖、招投标等方式实施交易。
(五)变更登记。
资产处置完毕后,各单位凭省局下达的批复文件,调整相关会计账目,办理产权过户和资产(电子)台账变更登记等手续。
二、原值10万元以下资产处置,按管理权限,由各市(州)、县(市、区)局制定相应程序办理。
第十六条上报资产处置材料。
一、资产处置书面申请。
书面申请必须以正式文件报送,内容包括:1、房屋及土地。
应写明购建时间、地点、原值、占用面积、建筑面积和处置原因及证明材料等基本要素。
并单独行文,单项申报。
2、车辆。
应写明购置时间、原值、大修次数、使用年限、行驶里程和处置原因及证明材料等基本要素。
3、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
应写明购置时间、原值、设计使用年限、实际使用年限、维修次数和处置原因及证明材料等基本要素。
凡申报未用或基本未用的设备处置时,应附纪检监察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和购入时单位负责人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意见。
4、申请处置原因必须恰当、合理、合法,并附相关佐证材料。
二、资产处置申请表。
三、能够证明资产价值的有效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复印件、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证复印件、固定资产卡片、车辆行车证、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证等;四、具有合法资质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五、非正常损失责任的认定及处理文件;六、单位资产处置公示材料;七、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的情况下处置固定资产的,须提供有权做出决定的机构批文;八、单位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产权登记证》;九、其他按要求需要提交的资料。
第十七条处置收入的使用与管理一、处置收入是指在出售、出让、报废报损固定资产过程中获得的收入,包括资产出售、出让收入、报废报损资产残值变价收入、报损资产赔偿收入、置换差价收入等。
二、各单位所取得的资产处置收入,在扣缴国家税金及允许列支的有关处置费用后,应于合同约定的缴款期限10个工作日内,由执收单位或购买人直接将款项缴入省局固定资产收益汇缴户,再由省局统一缴入“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收益财政专户”。
三、各单位资产处置收入,主要用于单位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事业的发展。
第五章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第十八条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一)各单位取得的没有原始价格凭证的资产;(二)拍卖、有偿转让、置换固定资产;(三)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四)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五)合并、分立、清算;(六)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固定单位;(七)确定涉讼资产价值;(八)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一)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本级政府实际工作需要组织的资产清查;(二)进行重大改革或者整体、部分改制为企业的;(三)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固定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五)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六)同级计财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条各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溢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
清查具体办法按国家财政部和省财政厅清产核资办法组织实施。
第六章资产信息化管理与产权登记第二十一条各单位应将本单位管理的各类固定资产的信息(包括资产数量、结构、原值、现值、实物图片)等资料,在购入时,凭发票或上级集中采购固定资产调拨单,先录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打印相应的固定资产卡片,再交财务支付款项(无偿调拨资产不支付款项),并凭卡片记录相应的支出,保证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与相应账务一致。
第二十二条各单位应当按有关规定和程序申报办理产权登记,并取得由财政部门核发《固定资产产权登记证》。
第七章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第二十三条各单位固定资产监督应当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第二十四条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上缴、管理固定资产收益,或者拨付、使用财政资金时,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适用于湖北省质监系统内各级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