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长考研经历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李克桐——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李克桐本科: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跨考: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总分:420辅导班型:100天秋季集训非保过朝着人生的理想与目标奋进既然选择了考研,就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我本科学的是材料,考研的时候选择了区域经济学,关于专业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只有真正认同这个专业,决定把这个专业当成自己一生的理想去追求,才有可能在考研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
总体来说,考研既要考察大量的知识点,也是考察我们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例如考察自我认知的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心理承受能力、忍受孤单寂寞的程度……这是一场考验考生惰性和信心的耐力战。
特别是对于我这种跨地区、跨院校、跨专业的“三跨”生而言,所有的难度都徒然增大了,要比别人吃更多的苦,我从一开始准备考研,就做了充分的准备。
从复习规划、到时间安排、再到心理调节。
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当中,还是要比我想象中困难了许多。
所以到了9月,我决定报一个辅导班。
所有的一切,就是为了要让我的人生理想真正实现。
一切的节约都是时间的节约对于考研需不需要报辅导班,一直都存在很多争议。
特别是我所选择的魔鬼集训营,价格不菲,或许会有人认为不太值得。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辅导班确实只是一种方法,并不能决定你是否能够考上。
只有认清自身,辅导班才能真正助你一臂之力。
对我来说,辅导班最大的吸引在于他有许多经验很丰富的老师,以专家的专业、经验优势,让你在短时间内吃透教材、掌握考试技巧,从而省下时间。
对于距离考研只有短短100多天的我来说,时间胜于一切,一切的节约都是时间的节约。
有人说,考研是一个人孤军奋战的况味。
我身边有很多考研人因为耐不住考研的各种煎熬而由最初的自信满满,到迟疑,到无奈,以至于最后不得不放弃。
而在辅导班中,有许多并肩作战的同行人,一样年轻的面孔,一样的理想,一样的心境,一样的憧憬,这种不可或缺的群体归属感,往往更容易使我们坚持下来,让我们拥有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的自信心。
暨南大学经济学803考研资料历年真题笔记解析及考研经验心得

考研经验心得:本人考803经济学,前后总共花了将近四个月时间,中间也有间断的时候,马马虎虎打了115分,分数不高,但个人觉得性价比也还将就,再次就稍谈考803经济学的感受吧。
第一道大题是选择题,15个小题每个三分,题目都较基础,但考察面比较广,大概宏微观各一半。
复习方法其实就把高鸿业教材看透了,再做做配套高鸿业教材的习题解答上面的选择题。
想拿全分的同学做尹伯成的绿皮书上的选择题就行,但此书有的选择题偏难,把会做的做懂就好。
第二道大题是计算题,3个大题大概40分得样子,这个就不能局限在教材了,第一个大题比较基础和教材上的差不多,后面两个好像考了双头模型和新古典经济学里面的计算,教材上没有,复习的时候做做尹伯成的绿皮书上的计算题,或者别的学校的考研真题,后面两个计算题的内容我一个考厦大的同学就系统地复习过。
第三道大题是论述题,两道题四十分左右,第一个考的是正常,低档和吉芬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二个考了工资和名义粘性的部分,我记得是在宏观经济学教材最后论述新宏观经济学的部分,这个部分比较难懂,我当时以为不会考,没有理解透书上的东西,结果吃了大亏。
第四道大题算是案例题吧,二十分,给了一则材料,大概就是某教育局长想在本省实行学生减负,但效果不佳,不过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题目让用博弈论知识进行分析。
我当时看到就懵了,博弈论也就考前随便看了看,结果我大概是建了个模,把学生和教育体制当成博弈双方,用了条件策略和混合策略模型来分析。
其实综合而言,803经济学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考前的复习一定要非常全面,没有死角,不要自己觉得有的地方不会考。
首先要把教材先看三——五遍,看的过程中配合使用教材习题解答,把教材上的题做透了,再做做教材习题解答上补充的一些题。
这是基础阶段。
然后就要开始做笔记,把两本教材上的内容做成体系,每个知识点进行学习记录,再记下做习题过程中的一些疑惑和解答,这个阶段花的时间最长,因为高鸿业的东西太多太杂,梳理起来很烦躁(本人大概做完这个阶段就直接去考试了,自己的笔记用处非常大,而且最后看到满满的笔记本会很有成就感,因为那都是自己的东西)最后就是练计算题,做金圣才,尹伯成都行,不用全做完,太多了,每个知识点挑几道就行,做个提纲,看看每个知识点有哪些计算的题型,而且不能只做一遍,要做到自己拿到题就有思路了为止(往年真题在考研论坛上都有回忆版,但内容不是非常全面,很多计算题没有详细数据,所以我最后也就随便做了做,不过建议时间宽裕的同学还是仔细研究一下,能弄到完整版真题的就更好了)。
2005年广东暨南大学产业经济专业考研真题

2005年广东暨南大学产业经济专业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
2.理性预期
3.公共物品
4.逆向选择
5.消费者剩余
6.充分就业
二、简答
1、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区别与联系
2、为什么说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有效的
3、正确理解外部性
4、引起需求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5、试答政府失灵的原因
6、总支出的构成有哪些
三、计算
1、如果Q=200-P,试求,价格P从60到40时的点弹性和弧弹性
2、在垄断竞争市场中,P=9400-4Q,TC=4000+3000Q,求均衡产量Q,价格,利润
3、如果政府支出增加80亿,那么总产量增加200亿,求,政府支出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4、在X商品市场上,有100个相同的消费者,每人的需求曲线为d=12-2p,同时有10个生产者,s=20p,求市场均衡P,Q
四、论述
1、关于通胀及其治理
2、张伯伦的四种市场结构。
2019暨南大学经济学考研,最走心的经验贴

2019暨南大学经济学考研,最走心的经验贴2019考研的小伙伴已经开始准备考研了,经济学作为热门专业之一成为很多考研儿的目标专业,但是刚开始都不知道去哪里查询院校的相关信息,感到很迷茫,接下来跨考考研老师将重点讲解2019暨南大学经济学考研相关的信息。
考研儿可以作为备考的参考。
暨南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目前全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是国家“211 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
暨南大学经济学实力强大,在华南地区仅次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对外招生人数太少,考研难度大),且在南方特别是深圳就业情况非常不错。
1.暨南大学经济学考研辅导班目前市面上经济学考研辅导班的有很多机构,但从近三年的通过成绩来看,跨考教育以郑炳带头辅导效果最好。
一方面在全国唯一按照院校进行定校辅导的教学体系,其教材教义也是行业独家——《经济学考研名校真题大全解》,尤其最后考前最后三套卷更是受学生追捧。
目前清华北大人民东财央财等经济学名校50%都是郑炳弟子。
2.复旦大学经济学初试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3微观经济学3.专业课参考书目参照暨南大学“803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指定参考书目为:(1)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关于参考用书,说明几点:第一,2014 年及之前,暨南大学“803 西方经济学”指定参考书为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从 2015 年以来暨南大学“803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来看,部分考题仍然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中的考点。
因此,强烈建议考生先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第二,教材复习顺序:先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再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接下来看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和曼昆《宏观经济学》。
考生不要觉得参考书太多,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学好了,后期看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和曼昆《宏观经济学》就要轻松得多。
13年考上暨南大学金融学硕士经验分享

13年考上暨南大学金融学硕士经验分享我今年有幸考上了暨南大学的金融,初试400+,虽然侥幸的成分比较大,但想想以前在文成暨大考研论坛上看了那么多信息,个人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一是回报论坛,二是希望能对论坛上的学弟妹有些帮助。
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毕业一所国内比较知名的百年大学的金融本科,因为我是广东人,所以想留在广州工作,我大四上学期的十一月(12年)就基本开始上班了。
由于感觉工作很无聊(在国企),有点浪费青春的意思,所以决定向公司辞职。
搬出公司,找到房子安顿下来,买好书,都已经九月了多。
所以我的初试备战时常是4个月。
我的英语不错(六级接近600),经济学的底子还在(毕竟是本专业),数学基本要从头学起(大二后就撂下了,又在外工作了一年),政治大家都一样。
我先说说我这次初试让我很不满意的英语,我的英语才67分,让我最后大跌眼睛,因为我平时做往年的试卷,阅读和完形扣个六七分已经很多了,我作文也不错,翻译更不用说。
我最后思来想去,我觉得我的英语能力没有问题(毕竟,自己的英语能力自己还是很好评估的),关键的问题是考研的英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第一篇阅读全错,阅读总共错六个),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出题风格和不可控因素的干扰下可能有十几分的差距(毕竟选择题多),特别是要拿到80分以上(你看题刚出来时,那些辅导班的老师查着字典用着电脑做阅读还不要错几个?)既然英语成绩这么不稳定,那么对于英语你就要放松心态,争取拿到70分就行,不要想一定到拿到80多,因为一方面你为增加多拿这10分的可能性,你要付出很多的时间,但另一方面,你最后能不能如愿是很不确定的。
权衡利弊,如果你的其他科还有明显弱点的话,不要在英语上太过执着。
当然,以上的话是对英语的底子比较好的同学说的,对于英语底子很差的同学,主要的问题还是能不能确定过线。
我认识很多英语很差的同学,我总结他们英语差的原因一般有两点:一、懒;二、不知道怎么学。
考研调剂成功案例经验分享

考研调剂成功案例经验分享考研调剂成功案例经验分享考研调剂是我们的最后机会,我们要好好把握,可以参考一些成功案例经验。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调剂成功案例经验分享,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调剂案例经验:找对适合自己的调剂方法这里有两个案例:一个是调剂成功的案例,一个是调剂失败的案例,希望可以从中挖掘出一些对你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案例一小曹: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研二学生初次考研报考院校:北京大学小曹本科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就读,来自湖南益阳的他高中时是理科生,高考时被调剂到人大哲学院。
数理能力强悍的他除了将数理逻辑玩得很溜之外,还在数学系修读了数学的第二学位。
他报考的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世界经济学专业,初试405分,排名非常靠前。
由于北大经院的复试考察范围很广,同时需要修读哲学、数学、经济学三个专业的小曹精力实在有限,除了复习初试需要考察的宏观、微观、政经之外,对于复试需要考察的货币银行学、产业经济学等课程,他基本上一点儿也没有涉猎。
他的出局在在意料之外,也情理之中。
被北大拒之门外之后,小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通过各种方式调剂信息。
他先后向中央财经大学、农科院、暨南大学三所院校发出了经济类专业的调剂申请,最终获得暨大的机会并成功得到offer。
尽管高考和研究生考试都没有走出调剂的宿命,一向自信的他依然积极乐观,并在全力准备重新回到北京攻读博士学位。
案例二小萱: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一学生初次考研报考院校:厦门大学小萱属于典型的湘西女生,性格泼辣,风风火火,敢做敢当,但是有时候也有些过于单纯,对自己想要做考虑得并不周全。
第一次考研时她的初试成绩并不理想,离报考学校的复试线还有5分的差距。
面对这个成绩,沮丧失望的她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工作嫌没劲,调剂又说是鸡肋。
犹犹豫豫了半个月后,才开始寻找调剂信息,最终并没有等来面试机会。
第二次考研时,她选择了谨慎,在销声匿迹大约半年之后,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这所“千年学府”。
关于暨大专硕考研的经验总结

关于暨大专硕考研的经验总结如果你也是跨专业, 也想初试复习100天取得390+的分数, 首先得对自己的自控力有足够的信心。
起码在那100天里。
说一下LZ情况。
本科已毕业。
跨专业。
初试390+复试410+。
虽然不是什么出类拔萃的成绩, 不过我的目标就是“考上就行”。
再说一下LZ短线复习的原因。
LZ不喜欢记东西、好不容易记了还忘得快, 所以对于LZ来说复习一年半载的简直凄凉。
短期节奏比较紧凑, 容易燃斗志, 也相对比较容易坚持。
长线的话, 温水煮青蛙, 一旦前期复不下, 到了后期觉得时间不够, 就直接兵荒马乱了, 而且要承受很大压力。
长线如果能坚持那还是很不错的, 说到底就是看个人。
有的人适合长线, 有的人适合短线。
(看到已经有16考研的来发帖了, LZ一震……这个100天是有理有据、四平八稳的100天, 不管从心理还是行为上讲都是。
此策略请酌情参考、仅供参考。
自己到底适合怎样的复习策略, 还请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
(尤其是现在才四月)(一)复习安排因为正式复习前一直在上班, 所以也只是背背百词斩、看看公开课讲座的视频之类的。
前期需要做到了解新闻传播, 了解传媒业最近的动向, 多看新闻。
而之所以复习了100天, 是因为我觉得整数比较好倒数计时(在网上买了一张100天的倒数日历, 挺好用的), 所以你也可以直接理解为基于详细计划的、应试的、“短时投机”的复习方法_(:з」∠)_专业课:传播学、新闻学自己看书整理笔记, 《新闻传播学辞典》和传播小王子的《2022新闻传播学考研核心热点专题80讲》(这本书在考前一个月出)。
英语:何凯文的阅读课, 《考研真相》(里面是英语一,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考研英语讲解, 利用这本书在阅读里背单词), 历年英语二真题(做了几遍)。
政治:买了QH的网课, 石磊的方法真心不错, 适合跟我一样基本背不进政治的童鞋。
资料也全是QH那边快递来的, 全部都按着老师布置的做, 相信老师。
2015年暨南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经验

今天是我的幸运日,如愿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复试阶段。
我报考的是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初试成绩是:政治73分、英语58分、数三120分、技术经济及管理综合135分,总分386。
虽然分数不高,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大学期间挂科无数的学生已经很满足了。
欣喜之余,我回顾了过去一年复习准备暨南大学考研的过程,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参考与帮助。
一、准备考研这个期间我们要开始了解研究生考试,并且去了解自己的目标学校的情况及专业课考试内容。
现在研究生考试包括:政治、英语、数学或专业课一、专业课二。
专业课一般由学校自主命题,除了一部分联考科目,例如,法硕,金融,计算机,医学,历史,教育等。
但现在国家联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联考就是由国家统一命题,一般国家联考后都会难度增加。
公共课中,最值得考生注意的就是英语,因为每年因英语单科不过线的考生几乎占到了将近40%多,其实不乏很多总分非常高的考生。
正因为如此,考研有句俗话就是考研就是考英语,这句话一点不为过。
相对于英语,其他一些公共课好办多了,尤其政治,每年几乎很少很少不过线的,因为老师改卷的时候一般都不会为难学生,但是也绝对不能忽略,毕竟政治55和65还是有10分差距的。
数学其实也卡住不少人,但是对于数学基础很差的考生可以去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例如:行政管理专业。
了解之后就要开始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了,例如有些人喜欢白天看书,有些人喜欢晚上看,刚开始复习时候不需要量太大,只要循序渐进就行了,慢慢的进入考研的高强度复习状态。
复习期间也不一定真的要每天都猛看书,适当可以看看电影,尤其喜剧之类的,这样可以放松下神经。
还有战线不宜拉的太长,考外校的7-8个月即可,本校的话5-6月完全足够了,否则到后期12月份的时候,后劲很可能不足,甚至会生病。
二、开始复习政治:这门课,说容易的确容易,但是真的想拿很高的分也难,大多数都是57-58分,过线的问题不大,但是复习的时候量很大,所以大家最好去上个暨南大学公共课考研辅导班,尤其对于理科生来说,辅导班可以让你很快了解政治,尤其对于今年的考生,听说今年政治将大改,法律基础,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变动都挺大相当于重学。
暨南大学金融学考研复习经验

暨南大学金融学考研复习经验一、计划部分:1、政治今年我对我政治的发挥是满意的,我预定目标是70分,考了71,超额完成了任务。
这就牵扯到第一个问题(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我是理科生出身,初高中的时候,政治都是各种不及格,大学时期毛邓还重修,所以我能订70分的目标,你们也完全可以达到的。
但是不要异想天开的订九十分。
被这样一个目标压着的话,其他科目肿么办?我觉着合理的目标就是70到80之间,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度量吧。
第二个问题(做一个详细的计划):我大概是从九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的,计划包括第一遍的全面复习,第二遍的分开复习,第三遍的重点读背:第一遍巩固阶段大概是一个半月时间(九月+十月的上半个月),每天会给约两个小时时间,(都是闲散时间,由于我晚上回在我们学校旁边租住的公寓需要将近一个小时,以及每天吃过午饭和晚饭后的各半个小时,前者的一个小时是把任汝芬的辅导班2011年的音频资料系统的听一遍,后者的一个小时是看序列一)。
第二遍继续巩固阶段大概是两个月时间(十月下半月+十一月+十二月上半月),我将主观题与客观题分开来看,客观题用了一个叫蒋中挺的客观题应试宝典的书,主观题用的是肖秀荣的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再次声明:这只是我看着比较习惯而且价格比较便宜罢了,市面上类似的小册子很多,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版面设计买回来看就可以),两个进度可以不同,但这两个月很关键,你要用心把这上面的东西都吃透才行。
第三遍冲刺阶段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十二月中旬到考前),这时候你会看到极其多的预测题、预测卷,也会看到很多人去买,不要慌乱,前面两个月如果积累得成体系的话,买一些主流的试卷(我当时买的是,肖秀荣四套题,启航二十天二十题,任汝芬最后四套题),如果前面三个半月的准备足够好的话,现在再去背这些东西就比较随意了,因为很多都是背过的内容,或者是相关的内容,根据这些资料揣摩一下今年的热点,然后跟朋友们互相交流得到更多的热点以及高频考点,最终你会发现有些你们自己押到的东西真的会出的!2、英语我英语是差到不能再差的那种,不介意告诉你一个秘密,就是我四级都木有过!目标就只有60分,所以我对我考了63分也还是比较满意的,下面说说我的计划吧!决定考研那一刻,我就开始复习英语了,那时候只是一点点皮毛吧!真正开始复习大概是五月十号的样子,这个算是预热阶段吧!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把新东方英语基础班阅读和单词的视频看了一遍(没有这个也没关系,找一些阅读理解背些单词然后翻译些句子也行,但是不能空着)。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送给要考研的你

复旦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给你不一样的考研体验经济学作为热门专业之一成为很多考研儿的目标专业,但是刚开始都不知道正确的复习方法如何打开,感到很迷茫,接下来跨考教育老师将重点讲解暨南大学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2019考研的小伙伴们可以作为备考指导。
1.柳同学暨南大学经济学考研复习经验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的本科院校是一所普通的财经大学,一战考研成功,总分384,在考研复习后期,我报了跨考教育冲刺阶段的经济学辅导班,同时使用了跨考教育郑炳老师编著的《最后三套卷》,在这篇文章里我主要说下我的专业课复习经验和复试经验。
专业课复习建议总体而言暨大的专业课不难,题型也比较应手,17相比于以前选择题数量增加了,增加了判断题,别的没有变化,考察的内容都是指定书上的内容,不会太偏(官网上有考试大纲),给分比较宽松,多下点功夫120+不是问题,今年我们专业第一的男生考了146分,他本科学生物,他说自己下的功夫比较深,我是133分。
暨大往年指定的参考书是高鸿业的宏微观两本书,现在改成了平狄克的微观和曼昆的宏观。
有必要强调一下,高鸿业的微观是以平狄克的微观为蓝本而写的,所以说微观看高鸿业的就可以平狄克的可以不看(节省时间),因为平狄克的书很厚废话也不少,案例也很多而且没用,把高鸿业的微观好好看透,平狄克的书上有些内容如寡头市场模型等后期可以有选择性的看看。
宏观是曼昆的书,我本科没有学过这本书,所以复习的时候看了一遍,体系挺不错的,你要看看这本书,然后就是高鸿业的宏观也要看,这两本书在有些地方不一样,比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如果遇到这种题你最好用曼昆书上的方法来作答(按照指定教材作答),高鸿业的答法采用的国际经济学一些方法你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我看暨大换指定书以后都是采用的曼昆书的答法,总之这两本宏观书要结合起来看,答题的时候哪种书上的方法好用就用哪种。
总之教材高鸿业宏微观,曼昆宏观,(平狄克的书为节省时间可以不看,部分做题的时候或者后期翻一下)。
2019金融考研:暨南大学初试备考经验

2019金融考研:暨南大学初试备考经验一、暨大金融招生项目(简章)介绍二、暨南大学初试备考经验分享英语二:一笑而过单词书黄皮书英语二真题王江涛的英语二作文书老蒋英语模拟题凯程集训营英语讲义3—6月背词汇,同时听凯程安排的阅读课6—9月全力做真题阅读9—11月做整体整套试卷11—12月做模拟卷和真题作文不用担心,凯程在11月安排作文讲解和作文批改,效果突出数学三:高数线代概率课本和课后习题李永乐的复习全书+660题凯程历年真题(有近20多年的)凯程8套卷及数学讲义和训练题。
3—7月看高数、现代、概率书、做课后习题7—10月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660题10—11月做真题试卷11—12月看复习全书+真题试卷金融学综合:暨大的金专考察微观,宏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含微观金融),和2010金融联考大纲差不多,可以把暨大431大纲打印出来,建议好好对照大纲复习。
高鸿业的宏微观,课后习题国际金融(姜波克)投资学(刘少波)货币银行学(胡庆康)厦大出版社的2010金融联考复习指南凯程暨南大学金融硕士讲义3—7月看课本、做习题(打基础)7—10月看金融学10—11月做真题试卷(真题凯程会给大家发)11—12月看课本+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冲刺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12月参加2次凯程集训营大规模的模考金融学综合试卷:1、90分选择题,出题范围比较广,需要全面复习书本上概念,注重理解。
2、60分计算题,一般宏微观至少各出一题,货币银行学一题、国际金融一题、投资学一题。
3、解答题长出宏微观理论、投资学理论(CAPM模型)、国际金融学理论,注意理论联系实践。
政治:凯程集训营张鑫政治课风中劲草大纲解析肖秀荣四套+肖秀荣1000题9—10月看肖秀荣考纲讲解10—11月做1000题11—12月背风中劲草、背肖四肖八。
2021经济学考研:暨南大学超实用初试建议

2021经济学考研:暨南大学超实用初试建议本文献给那些想通过考研向自己的理想迈进一步的学子,若您不是,请随意,因为阅读此文可能会浪费您的时间。
全文分前、中、下三篇,各位研友可以通读全文,也可择己需选读。
另外,本文只是尽量客观、完整地把我的考研过程记录下来,仅供各位研友参考。
前篇:抉择之前考研,我第一次感受到它的脉搏是在大三春季学期的时候。
当时一位好友选了一所道路领域的名校,每天早出晚归,挑灯夜战,他还力劝我考研,不过我不为所动,反过去劝说他不要考,和他说念大学的目的是培养完整人格,探寻真理,寻索兴趣,塑造强健的体魄。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那时可爱万分——要是有人在我考研的时候劝我不要考了,恐怕我早一脚飞出去了!阿考研,总要有一个支撑自己的理由。
有的人说,我想做一个科学家;有的人说,我为了圆我的名不尽校梦;还有的人说,我要去找我的男(女)朋友。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的目的相同,但是一定要有一个,且这个原因来得越纯粹越好。
看一看,多少人考上之后无聊发呆,入学之后更显迷茫?虽然我大二的时候就被杨先生的故事深深打动,对经济学产生了一点兴趣,但我还是从事了本专业的工作。
这次复试的时候,老师问我为什么转专业,我说,家庭对我的影响很重要,亲人经常和我聊一些涉及经济的问题,没人会听我说房子的柱、梁和板(忆起上大学时家人送我到机场北上,当时心里想自己要做一名出色的工程师时的情景,真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还有,虽然可能比较可笑,但是杨先生的确对我产生了影响,不过我大学的时候不太确定,毕业就工作了,工作几年,我还是觉得自己对经济感兴趣,就参加了今年的考试。
2021年4月18日,我决定考研;第二天,我发了一句微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中篇风雨兼程一、瞄准暨大,挑选课本除了广州,我只想去北京。
花了几晚上功夫,我在网上把京穗两地自己感兴趣且风险可控的几所高校的详细信息都过了一遍,包括学校的类型(综合或财经或师范,985或211)、综合排名、专业排名、导师(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影响力、初试(复试)科目等等,综合考虑,最后剩下了中大和暨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次考研考了404,政77,英79,数137,专业111。
复试过后,终于知道自己进入了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的拟录名单,整整一年的考研过程也暂时告一段落。
回首这一年艰苦的历程,享受着现在无以言表的愉悦心情,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此我想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段非同寻常的经历,以激励后人。
【立志】大家以为,考研最首要的是什么?我觉得是立志。
关于立志的重要性,在此不想多言。
这里我想要强调的是,立志是要有修饰的,那就是理性的立志。
这就是说,你要下决定考研了:自己是否可以承担得了考研,包括心理生理经济上;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自己的能力定位是什么;考研的目的是什么,是拿文凭还是提升自己;以后自己想就业的方向比较如何等等。
用马克思似的话来说,理性的立志是以上因素的统一。
插一句,毅力是很重要的,我自己还可以,因为以前练长跑,很多时候都要咬着牙上。
我周围就有很多人途放弃了,到最后考下来大概就是报考人的一半吧。
也有人是很有斗志的,我认识的一个以前在中南大学读本科的女生,大二认识她,当时我们还在龙洞,直到我们大四搬到大学城,她才考上广工的建筑。
考了三考,考研专业户,没有周六日的概念,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外,基本就在啃书(三年),相比自己不到一年就考上了,真幸运,非常佩服!拿我自己来说,我是一个双跨考生,不同学校,工跨文(个人觉得,经济学应该属理科),加之以往虽对经济问题感兴趣,但没系统学过。
所以如果我考的话,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我们工科的学生也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我们有比较好的工科理科的底子,这对我们学习新的学科或者我们的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帮助。
我之所以考经济,是因为经济学可以很好地锻炼人的思维,提高人的能力。
在此我特声明一点,并不是说我鼓励你们个个都跨学科,这些是要和个人不同情况,不同经历有关的,在这问题上,请大家要仔细考虑,切勿迷失自我!如果大家在选专业或学校问题上有什么疑惑,可以找有经验的兄长请教请教。
我相信,一个好的志向在你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给你无比巨大的动力,而这是像考研这种长征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辅助】这里我主要是想讲下学习的环境问题。
现在大多是应届生的情况,大家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那么你们的考研就不止是你一个人的事了,这包括了你们宿舍,你们班,你们家等等情况。
如果要想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效果,这些因素都得处理好。
首先,你要考研,家里要知道吧?要支持你的吧?如果这个没有处理好,会有后顾之忧。
其次,更重要的是你现在的学习环境。
这里比较推荐的是如果同一个宿舍都是考研的最好,大家可以相互鼓励,相互督促,共渡难关,共同进步。
而如果你们宿舍个个都玩,那就要求你要有很强的自制力,也就是说你的考研成本相对较大。
在这点上,我是比较有感触的。
我们大三时还在东风东校区,那时六人一宿舍。
我们宿舍有三人要考,都是考外样的,一个考华工,一个考中科院沈阳自动化考研所,所以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那时我们宿舍三人出了名的早出晚归,一般是大家六点九就会醒来,不用叫,三人很有默契。
当时东风东图书馆七点开门,基本是我们三人第一批进去的;晚上也是最后一批走的,因为那时图书馆得关门了,我们基本天天如此,那时是我们考研的初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让我们很快地回忆起以前学过学科知识,热身过程也很重要。
说到这里,我想谈谈自修地点的问题。
我比较推荐你们选一个固定的地方,最好可以发挥聚集效应的。
我们一般会选图书馆自修室的考研一角,或者是专门的考研教室。
那里会很有气氛,有什么资料可以相互交流,大家平时可以互补互助,在这样的集体中相信也能效果理好。
我们那时就是把书都放在图书馆的专门座位,天天都在那里自习,那时东风东图书馆里比较精彩,有本校生,外校生,社会人员,他们中有考研,考博,自考,司法,注会,出国等等,可谓热火朝天,叹为观止。
大家也都热识,平时交流起来也很带劲。
这里要声明一点个人的关于图书馆占位的意见,这上问题我觉得要一分为二地看,我们谴责那些霸着位置不有的情况,而对于认真学习常来自修的占座是值得鼓励的。
当时我是每天基本时时都在,所以我觉得并不会对他人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实战】讲了那么多周边的东西,现在工切入主题了,考研的核心篇是如何复习,各科如何备考。
这里我按学科具体讲讲。
其中有些比较好的参考书,希望到时大家可以记记,选书时可以参考一下。
数学:想必大家都听过,“得数学者得天下”吧?高考时这样,考研时也这样,甚至可以说,人生也是这样。
对于我们要考数学的考生来说,高数是你最能拉开距离的手段了。
之后学科的分析你会知道,想要通过政治或英语来拉分,谈何容易啊。
所以相对来说,数学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一科了。
那么这个对于想考好分数,想考好专业的考生来说,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然而纵观我们学校的考研数学成绩,很难乐观。
但是我认为,事在人为,过去的不代表将来,他们不代表你们,你们万不可妄自菲薄。
即便是以往的数学底子不太好,这并不致命,更重要地是考研这段时间你可以把考研数学复习好,这一点大家要明确。
这里大致说说考研数学,考研考试定位为选拔考试,想必大家都知道的。
和4、6级不同,考研是要保证只有那么多的学生上,而不是达到分数的都可以过的水平考试。
所以考研试题中的难度和区分度两指标由此而来。
那么考研数学来说,并不是那么恐怖。
据统计,75%的分数——也就是112.5的分数是很基础的知识,有些题甚至时某一定理的小小改动,你们想想,如果你们虽然做难题不擅长,但基础分你拿到了,也比我们学校历届的平均分高出很多了吧?所以我们要先打好基础关,再争取往上发展。
下面说说时间安排,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案,我说我认为比较好的,可以分为三轮进行:第一轮应该以课本为主,我们绿色同济第4版高数据说是最经典的考研教材,线代可用同济第三版,如果要考概率统计的话,则推荐高教出版社浙江大学盛骤等人的。
这些书都非常经典,我建议你们考数几就拿着数几的考纲对着一节节看(考纲虽然六月份出,但数学考纲每年基本不怎么变),在看的同时要做笔记,笔记不能全抄书,最好可以自己把定理领悟了之后以自己的语言记下来;一些经典定理或例题的推导或证明方法自己可以跟着做一到两次。
然后就是书后的习题,你们要要求自己相关的习题一道都不能漏,这很重要,中后期时你就会发现前期打好基础的好处。
这轮时间不应过长,可以高数->线代->概率这样下来。
如是现在(四月)开始,最好在暑假开始就完成;若是暑假开始准备那最好暑假内完成。
这一阶段不推荐你看考研的参考书,只是课本,最多加课本的参考教材。
这里说说,数学部分,数一数二高数部分分值占70%左右,而且难题一般出于高数部分。
这并不是说线代可以放松,因为你复习时会为发现,如果要把线代搞得比较明白,你第一轮看那本薄薄的线代,用的时间竟然和复上下两册高数用的时间差不多。
这是因为线代很多概念,概念间的联系比较复杂,如果要理清这些关系网络是要付出不少时间的。
第一轮把书弄熟搞透后,第二轮主要是考研各点的加强了,这一轮要研究考研的各考点,它们的题型和方法,可以加入各种考研专题的书了。
高数和概率部分这里比较推荐的是陈文灯的<数学复习指南>,这也是全国大多数人采用的考研辅导书。
这本书是很好,方法很经典,但这本书要求你有比较好的基础,所以第一轮的准备必不可少,不然很多题你很难看懂。
这书看第一次时,你可以没几题会做的,不用怕,这很正常,考研数学就是这样,很多题的思路会让人吐血。
书第一次你可以跟着它走,每种题你要找他的考点是什么,结合你自己之前的复习和笔记,每种题可以试着做,你思考过了做不出不要紧,看看它是如何解的,抓它的思路,看完后你再做一次,每节后面的习题如果你可以做就按相关思路做,如果太难可以暂时放一放。
第一遍就这样。
你可能会发现很痛苦,进度很慢,你第一遍可能会花差不多两个月,不过没关系,当时我和很多人也这样,这很正常。
其他地像李永乐的<复习大全>听说也不错,更注重基础,但我没有用过,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
线代则强烈推荐李永乐出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本书真是写得非常好,叹为观止。
第一轮你们的线代课本其实有点乱,李的这本书则按每一大块集中起来讲,可以很好地帮你理清思路。
线代就是概念多,关系比较复杂,其难度其实并不太大,所以一本思路清晰的书可以事半功倍。
这里要注意,当你每过一遍时,你的笔记要比上一轮再提练浓缩一次,这一做法应该伴随你的整个数学复习过程,直到最后冲刺阶段时你就会发现这一做法的好处。
第一遍完成后应该差不多开学了,或者是差不多十月份了(暑假开始的),这时你可以准备过第二遍。
有些人这时会开始做文灯指南配套的那本习题集。
这个我当时也做了,这里我建议,如果你时间比较足,你第二遍做完指南的一章后,可以做习题集的相应那章。
其实习题集是加强你的练习,题型和思路什么的和指南上是一样的,如果时间紧的话,可以不用全部习题集都做了,而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典型的题型上。
同时你会发现,虽然有些题的做法你还是记不住,或思路抓不住,但相比第一遍的话,已经是好很多了。
这时你要特别注意你还是没有做出来的题目所用的思路,因为这对你来说是难点。
而且从现在做题开始你要注意了,那就是公式的问题,我希望你们做题时不要对着公式书来做,而要把公式内化,不然到时一个公式忘记了就整题做不了,要养成很好的公式修养,可以配合自己特殊的方法把公式记住。
公式的问题到了最后你们做真题套题时更加突出,这里只是提前让你们养成好习惯。
这里每做一遍指南,你要注意高数,线代,概率的复习周期,每一遍复习都要缩短周期,不然你做了线代高数就有些忘记了,注意尽量不要让战线拉得过长。
第二轮到了后期阶段后,因为你的政治,专业等科也要加强,所以数学的时间相应要减少,但是不能断,这很关键,每天都要有数学,而已量不宜过少。
第二轮左不多持续到差不多十二月,这一轮应该指南过了两到三遍,辅以大量的习题加强,并且有望拔高的同学希望可以对各种解题技巧的积累,甚至可以培养数学解题的“第六感”,而成绩一般的同学更要注重各考点的基础部分。
而这些都是为了你之后的实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你做到这时候的笔记应该是已经非常浓缩的了,我当时就是十来页(包括概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