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教案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相邻的数朋友》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相邻的数朋友》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相邻的数朋友》一、教学目标1.知道10以内的数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之间相差1的关系。

2.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10以内数的相邻关系。

3.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10以内数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之间相差1的关系。

难点: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数的相邻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黑板、画笔。

2.学具:数字卡片、连线。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找出10以内的数字。

2.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数字卡片,发现数字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1.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找出每个数字的相邻数。

2.老师引导幼儿用数学语言描述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3.老师通过举例,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相差1的关系。

4.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找到的相邻数。

(三)实践1.老师将数字卡片随机放在地上,请幼儿按照相邻数的关系,将数字卡片连成一条线。

2.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正确连线。

3.老师邀请几名幼儿展示自己的连线成果,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1.老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优点:1.教学设计新颖,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培养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语言亲切自然,与幼儿互动良好。

不足:1.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幼儿可能因为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准确描述相邻数之间的关系,需要老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

2.在实践环节,部分幼儿可能因为操作不熟练,导致连线错误,需要老师及时纠正和指导。

改进措施:1.在小组讨论环节,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2.在实践环节,老师可以增加一些提示,引导幼儿正确操作。

通过本次公开课,我深刻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解决两数中间间隔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解决两数中间间隔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解决两数中间间隔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两数中间间隔的概念,能够找出两数之间的间隔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两数之间间隔关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两数中间间隔的概念和定义。

2. 找出两数之间间隔数的方法和步骤。

3. 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两数中间间隔的概念和定义,找出两数之间间隔数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如何运用两数中间间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例如数数、比较大小等。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数数和比较大小,那么你们知道两数之间有没有间隔呢?这个间隔又是什么呢?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讲解两数中间间隔的概念:两个数之间隔了几个数,我们就说这两个数之间有一个间隔。

2. 举例说明:比如,数字1和数字3之间隔了数字2,我们就说1和3之间有一个间隔。

三、找出两数之间间隔数的方法和步骤(10分钟)1. 讲解方法:要找出两数之间的间隔数,我们可以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然后再减去1。

2. 举例说明:比如,我们要找出数字4和数字7之间的间隔数,我们可以用7减去4,得到3,然后再减去1,得到2。

所以,数字4和数字7之间有两个间隔。

四、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10分钟)1. 出示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8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华之间有几个间隔?2. 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找出小明和小华之间的间隔数。

3. 解答:我们可以用8减去5,得到3,然后再减去1,得到2。

所以,小明和小华之间有两个间隔。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两数中间间隔的概念和找出间隔数的方法。

2. 强调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关于两数中间间隔的题目。

2024年小学一年级《解决问题》教案_1

2024年小学一年级《解决问题》教案_1

2024年小学一年级《解决问题》教案2024年小学一年级《解决问题》教案1设计说明本节课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同时,让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的重要手段,数数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

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积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本着对教学教材的思考,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如下:1.把握好学生学习的起点。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一年级学生几乎都会数数,甚至有的已经会读写两数之间的数。

为此,本节课对教学的重点也进行了重新的定位,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设计各种数数活动,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的学习过程。

2.注重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数数方法(策略)来数数,如有的学生采用扳指头、有的学生采用从某一个起始数开始数数,还有的学生画圆圈,我注重了尊重不同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水平,同时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展开教学。

如对“之间”一词的理解,让明白意思的学生讲述,既锻炼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又培养了合作精神;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圆形小纸片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从1数到20。

(学生自由数数)2.按要求数数。

师:你们真棒!现在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再来数一数吧!(1)从8数到16。

(2)从12数到19。

(全体学生数数,课件演示答案)设计意图:复习数数,对于解决本节课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设计不同的数法,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

⊙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6。

(1)引出例6。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下面老师带领大家去动物园看大熊猫。

你们看这些小朋友正井然有序地排着队看大熊猫呢,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在去动物园买票时也要排队。

(2)引导学生观察题目,找到相关的数学信息和所求问题。

预设生1:小丽排第10。

生2:小宇排第15。

生3: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3)讨论交流“之间”的意思。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8和9(22)-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8和9(22)-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8和9(2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8和9的数,理解8和9的数量关系。

(2)使学生能够用8和9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3)培养学生运用8和9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8和9的数量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8和9的认识2. 8和9的加减运算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8和9的认识,8和9的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8和9的数量关系,运用8和9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复习1-7的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学生感受8和9的数量。

2. 新课讲解(1)教师出示8和9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

(2)教师讲解8和9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理解8比7多1,9比8多1。

(3)教师示范8和9的加减运算,让学生跟随操作。

3. 活动环节(1)小组活动:分发8和9的数字卡片,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加减运算练习。

(2)游戏活动:设置8和9的加减运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8和9的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8和9的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

6. 课后作业(1)布置8和9的加减运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一道运用8和9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8和9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年级上册数学2024公开课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2024公开课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2024公开课教案《认识数字5和6》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数字5和6,能够正确书写。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数字5和6的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难点:1.数字5和6的书写方法。

2.学生对数字5和6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说出数字1到4。

2.教师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数字,你们猜猜是哪两个数字呢?”二、自主学习1.教师发放数字卡片,让学生找出数字5和6。

2.学生自主观察数字5和6的特点,尝试书写。

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数字5和6的书写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2.教师演示数字5和6的书写过程,让学生跟随书写。

3.学生独立书写数字5和6,教师巡回指导。

四、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数字5和6表示物品的数量。

2.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将物品按数量分成两组,并用数字5和6表示。

3.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点评。

五、游戏巩固1.游戏一:数字接龙。

学生按顺序说出数字1到6,再从6到1,以此类推。

2.游戏二:找朋友。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找出与数字5和6相加等于10的数字。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数字5和6的书写方法。

七、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数字5和6写一篇数学日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字5和6。

2.课堂作业: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数字5和6,巩固所学。

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数字5和6的书写方法:数字5的半圆形开口朝右,数字6的圆形开口朝左,这两个数字在书写时容易混淆,特别是半圆形和圆形的方向。

学生对数字5和6的理解:不仅要会写,还要理解它们代表的数量概念,能够将数字与实际物品数量对应起来。

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说出数字1到4。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20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20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20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1我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结合起来,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同行请教。

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反思总结如下:一、备课方面认真备课,我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馈,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

二、教学方面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在教学中如有疑虑,我能虚心请教老教师及其他老师。

我经常在办公室里与其他老师互相探讨教学上的各种教法,遇到的疑难杂症。

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作业批改方面在布置作业时争取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

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XX学校:XXX一、准备课 1、数一数教学反思“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

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我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数数活动,吸引刚刚走入课堂的学生和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数了生动活泼的主题图中的事物,再抽象出数,然后再回到数数活动中进展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发现许多学生没入学前就会数数情境图中的数数难不住这些学生们。

但也有出现个别学生数错的情况。

一、准备课 2、比多少教学反思在教学本课时要重点利用教材情境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与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展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比拟物体的多少,重点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进展比拟。

在教学中有令人欣喜的地方如在学习“同样多〞是学生的观察能力真令人佩服,课上学生除了说“小兔和萝卜同样多,小猪和苹果同样多。

〞还观察到“桥和房子同样多〞。

二、位置1、上、下、前、后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设置了三个任务1、认识上、下、前、后的根本含义。

2、学会用上下前后完整地表达事物的位置关系。

3、体会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而体会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整堂课很流畅,但是总感觉这堂课还是欠缺火候,孩子们的积极性虽然高,却表现得有些浮躁。

首先谈一谈这节课我的两点做法一、游戏为主强化主题。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情景在教学上下的时候设置了指一指游戏问学生鼻子的上面是什么让学生指一指在教学前后的时候又让学生排队激情引趣烘托气氛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手、动口又动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真正表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理念。

二、来源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植根于现实〞。

一年级数学加法公开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加法公开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加法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的含义: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将两个数写成加法算式,从个位数开始相加,满十进一。

3. 加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总数、人数的统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加法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满十进一的原则。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加法算式卡片、实物模型、计数器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加法的含义和基本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加法的计算过程。

3. 示范:教师示例,进行加法计算,强调满十进一的原则。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加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知识,计算物品的总数、人数的统计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加法概念的理解、加法运算的熟练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观察、练习、问答、小组讨论等。

3. 评价标准:能够准确理解加法的含义,熟练进行加法计算,能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的含义。

2.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班数学公开课《生活中的数字》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公开课《生活中的数字》教案反思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通过数字的认识与书写,使学生理解数字在数学表达中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物操作和情境创设,让学生掌握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字的广泛应用,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协作。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3)生活中的数字应用: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计数和描述。
举例:创设购物、乘车等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数字进行描述,如“我有3个苹果”、“这辆公交车上有10个人”。
2.教学难点
(1)数字0的理解: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数字0的概念,认为0代表没有,但实际上0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举例:通过讲解数字0在数轴上的位置、在计数中的作用等,帮助学生理解0的概念。
(2)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学生可能会混淆数字和数量,难以将具体的物品数量与抽象的数字建立联系。
举例:设计丰富的实物操作活动,如让学生将相同数的积木放在一起,然后指出对应的数字,以加深理解。
(3)数字的应用: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数字进行描述。
举例:教师可以提供示例,如“我有5个铅笔”,然后引导学生模仿,用数字描述自己身边的物品。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中班数学公开课《生活中的数字》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知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数字,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数字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可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数字概念的解释和引导。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几和第几教学反思(含试卷)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几和第几教学反思(含试卷)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几和第几教学反思“认识几和第几”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这个知识点孩子很容易混淆。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实际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的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表现的,而手头又缺乏这幅教学情境图,因此我把教材上的主题图重新作了调整,变为让小猴子和小兔子聚餐的教学情境。

当我将小猴子、小兔子、桃子和萝卜的图片凌乱的贴在黑板上时,孩子们立刻瞪大眼睛,露出好奇的神情,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

2、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隐藏在主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在动态的参与中学会“几”和“第几”,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些有层次、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中自然地训练了思维,并掌握所学知识。

如观察黑板上排列好的几只小兔和小猴,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①一共有几只小动物?②排在左边第2的是谁?③排在右边第2个的又是谁?④为什么同样是排在第2,小动物却不一样呢?⑤左数4个动物都有哪些?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生在不断的辨析比较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六(1)班共有48名学生,期末评选一名学习标兵,选举结果如下表,下面()图能表示出这个结果。

姓名小红小刚小芳小军票数24 12 4 8A.B.C.D.2.由5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下列立体图形不符合的是( )。

A.B.C.D.3.甲、乙两车间原有人数的比为4:3,甲车间调12人到乙车间后,甲、乙两车间的人数变为2:3,甲车间原有人数是()。

A.18人B.35人C.40人D.144人4.在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4cm表示实际距离16k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6.5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丨苏教版 (10)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6.5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丨苏教版 (10)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6.5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丨苏教版 (10)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需要进位的方法;
2.能够熟练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3.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进位的概念和方法;
2.组合数学中的两位数相加。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1. 导入(5分钟)
1.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的两位数加法;
2.引入进位的概念,提问学生在以前的计算中是否有遇到过进位的情况。

2. 授课(35分钟)
1.讲解进位的方法,如何进行进位计算;
2.让学生从简单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开始练习;
3.课堂练习,与学生一起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3. 巩固(10分钟)
1.设置巩固性练习题;
2.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检测(10分钟)
1.随机出题,让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2.对学生作业的整体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
1.进位的概念的确是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多次重复说明和操作,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
2.课堂练习设计较难,需要严密的思维和精妙的布置,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检测题设计应注意难易程度和题型的多样性,以检验学生所学的程度和掌握的技巧。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教案和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这节课,让学生理解之间的含义,能够用不同方法解出之间有几个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用画图,数数等不同方法解决之间有几个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我们在学习心的知识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星期天自己出去玩,回来能找到自己的家吗?(提前把做好的教具数字房子和小狗小鹿放到黑板上)可是小鹿和小狗迷路了,但是小鹿知道他的家在12号,小狗的家在15号。

你们愿意帮他们回家吗?他们的房子可以移动,谁先来把他们的房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再把他们送回家。

(指名排一排。

)他们回到了家很开心,你们开心吗?你能用他们的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启发:小鹿和小狗之间有几个家?(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1、求小鹿和小狗之间有几个家?之间是什么意思呢?让同学回答,之间就是他们中间。

那算不算小鹿和小狗呢?学生讨论汇报数一数能不能用图形画一画。

板书画圈圈。

小结:让同学来说说解决之间有几个数的方法。

2、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小小警察是不是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呢?(1)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张文博排第10,宋闫雨排第15.(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他们之间有几个人?怎么解决。

能不能画图来表示。

(3)讨论:(4)展示同学们画的图形。

(5)汇报方法:a、数一数从10数到15,之间有4人。

板书:10、11、12、13、14、15b、画一画,用圆圈或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画,指名板演。

3、你们真能干。

不但帮小动物门找到了家,还提出并解决了这么多问题,科室小动物们回到家一看天气预报:星期二有雨,喜欢的运动会推迟3天再开,你能帮他推迟后是星期几开吗?指名回答。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呢?指名回答。

四巩固练习当堂测。

教学反思: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教学反思这节课新教师亮相的公开课,虽然我已经从事教学活动多年,也为这节课做了精心的准备,但对于我来说还是有很多缺憾。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单双数》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单双数》

《有趣的单双数》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单数和双数的概念,能够区分和判断单数和双数。

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单数和双数的概念,能够区分和判断单数和双数。

2.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单双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棒、图片等。

2.环境准备:布置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字。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数字是单数,哪些数字是双数吗?2.基本概念讲解(1)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单数和双数的概念,如:单数是只有1个的数字,双数是成双成对的数字。

(2)教师举例说明,如:1、3、5是单数,2、4、6是双数。

3.活动一:找单双数(1)教师将数字卡片随机摆放在地上,让幼儿找出单数和双数。

(2)教师引导幼儿用小棒摆出单数和双数。

4.活动二:单双数游戏(1)教师设计一个游戏,如:单数跳、双数蹲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单双数的概念。

(2)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5.活动三: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单双数呢?(2)幼儿举例说明,如:排队、分水果等。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单双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优点(1)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幼儿参与度高。

(2)教师讲解清晰,幼儿易于理解。

(3)活动设计有趣,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不足(1)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单双数的概念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活动未能充分展开。

3.改进措施(1)针对幼儿掌握不够牢固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更多有趣的练习题,加强巩固。

(2)调整课堂时间安排,确保每个活动都能充分展开,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

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法教案

本篇文章将着重探讨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指导和教授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2. 能熟练掌握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借位减法。

3. 培养学生对减法的兴趣和自信,提高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控制减法的计算步骤,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 熟练掌握借位减法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在教授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法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的加法知识,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和算式的结构形式。

下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若两个数字相减,结果是什么,它的应用和意义是什么。

2. 教学方法(1)整体教学法:先通过图片等教具和实物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法的概念和方法,复习前面掌握的加法知识和计算步骤,帮助学生建立减法的直观认识。

(2)归纳法:在教授完数学概念后,通过实例分析和解题示范来总结计算方法、规律和技巧,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和归纳。

(3)交互教学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内外交换思路和实例讨论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学设计(1)练习前: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园等班级团队构建,检测学生对于减法理解的深度。

(2)练习中:教师可以通过乘法口诀、游戏练习等手段,增强学生计算的乐趣和兴趣,让计算成为一项愉快而轻松的学习体验。

例如,手指加减法、拼图减法、枚举法等。

(3)练习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分析和总结学生的练习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计算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更好地掌握两位数减法知识。

四、教材分析中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体系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主要指导方案,其中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涵盖数字认识和基础加减法计算。

在数学教材中,涉及到两位数减法的部分内容会在一年级下册进行,教材中提供了相应的例题和练习,但教材中的设计和练习难度相对较低,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充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在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知识的掌握。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这节课主要利用了做游戏和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得数是6、7的加减法,学生在一种活泼、开放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设计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在课一开始,创设情境引入游戏,学生都觉得非常有趣,气氛相当活跃,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可以集中起来,进行下面的游戏。

同时我还体会到不仅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还要设法保持住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课时的题目就有两道题都是开放性的,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能够做出合理的说明,就应肯定并且鼓励学生作出不同的答案。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放手给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放飞思维的舞台。

不足之处:内容比较多,有游戏、有故事、有习题,所以在处理各部分时间的问题上把握得不是很好,有的部分用的时间应该再长一些,而有的就应该短一些,所以在处理课堂用时方面还要多花心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这节课后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但与生活又有本质的区别,数学是对生活现象的理性思考和提升。

做老师的必须引导学生明确这一点,并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今天我主要教学例8。

例8有两个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有两种情况用到减法:一是求找回的钱就是用付出的钱减去花掉的钱,二是比较两种价钱贵和便宜也用减法。

计算人民币减法也和加法一样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计算。

我本想例8无非就是把加法变成减法,学生应该也是迎刃而解。

可是真正教学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高估了学生,自己又一次犯了自以为是的错。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 西师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 西师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西师大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和操作,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正确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实践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巩固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家长监督孩子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课堂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但在个别学生的计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进位不准确、计算顺序混乱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参考资料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西师大出版社。

2.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中的“探究新知”步骤。

这是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要是在这个环节中完成的。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探究新知1. 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精选4篇)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捕捉图中的信息,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并借助摆小棒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能区别两种算式在算法上的区别。

在观察主题图时,学生对于第一个小朋友提出的“还剩多少元?”的问题感到很容易理解,很快列出算式35—2=,但对于第二个小朋友提出的“我有20元钱买一个娃娃还差多少钱?”的问题,一小部分学生觉得有一定的难。

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1)“还差多少元”说明什么钱比什么钱多?学生很快领悟:买东西需要的钱比身上带的钱多,(2)要求还差多少钱就是求什么?就是求35比20多多少。

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35—20=。

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我直接把两道算式呈现在现实面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摆完后自己说说怎样算,再把自己的算法与同桌交流。

在反馈时,我要求学生结合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说得也很到位:算35减2等于几,先从5根里面去掉2根,再把剩下的3根和3捆合并起来,也就是先算5减2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算35减20等于几,先从3捆里去掉2捆,在把剩下的一捆和5根合并起来,也就是先算30减20等于10,再算10加5等于15。

你瞧,说的多好!会这样说的学生很多,这得益于我们在前面做计算练习时要求学生除了会算,还要把自己的算法与家长交流。

学生对两种算式的计算方法了解如此透彻,接下来将两种算式的算法进行比较就水到渠成了,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归纳出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从个位上减,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从十位上减。

除此之外,我还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在老师的的引导下,学生的语言逐步规范,概括出两位是加减一位数都是从个位上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是从十位上算。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5篇)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5篇)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5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1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

其整个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

为体现课改精神,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上完这节试讲后,我有如下反思:一、将生活引入课堂“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学用的归宿。

任何数的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只要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就能发现到处都是数学。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你在生活中见过用字母表示的符号吗?(如:SOS、P、M、CCTV……)电脑演示。

2、它们都有什么特点?(简洁明了,容易明白)3、由儿歌引入课题,抓住学生好奇心。

通过这样地教学,学生会惊讶地发现“数学就在我生活中”,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无疑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给学生创设情境,体会意义(一)猜年龄。

1、让学生猜猜老师的年龄。

2、提示:老师比xx大24岁。

3、让学生推算在不同年龄阶段时,老师的岁数是多少岁?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例如:1+24=25(岁)2+24=26(岁)3+24=27(岁)……11+24=35(岁)(二)数数猜猜,发现规律。

1、动手操作,摆出一个三角形。

2、提出问题:摆1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3根)那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摆10个呢?请算一算。

摆a个呢?让学生经历操作和思考,表达和交流等过程,运用学生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及反思(校内公开课)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及反思(校内公开课)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及反思(校内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数数和识数,理解数的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识数能力,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的数如零、十、百的读写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和识数100以内,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和识数100以内,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一些特殊的数如零、十、百的读写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数的概念。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数数和识数100以内,注意引导学生对特殊数的理解和掌握。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教案和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这节课,让学生理解之间的含义,能够用不同方法解出之间有几个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用画图,数数等不同方法解决之间有几个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我们在学习心的知识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星期天自己出去玩,回来能找到自己的家吗?(提前把做好的教具数字房子和小狗小鹿放到黑板上)可是小鹿和小狗迷路了,但是小鹿知道他的家在12号,小狗的家在15号。

你们愿意帮他们回家吗?他们的房子可以移动,谁先来把他们的房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再把他们送回家。

(指名排一排。

)他们回到了家很开心,你们开心吗?你能用他们的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启发:小鹿和小狗之间有几个家?(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1、求小鹿和小狗之间有几个家?之间是什么意思呢?让同学回答,之间就是他们中间。

那算不算小鹿和小狗呢?学生讨论汇报数一数能不能用图形画一画。

板书画圈圈。

小结:让同学来说说解决之间有几个数的方法。

2、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小小警察是不是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呢?(1)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张文博排第10,宋闫雨排第15.(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他们之间有几个人?怎么解决。

能不能画图来表示。

(3)讨论:(4)展示同学们画的图形。

(5)汇报方法:a、数一数从10数到15,之间有4人。

板书:10、11、12、13、14、15b、画一画,用圆圈或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画,指名板演。

3、你们真能干。

不但帮小动物门找到了家,还提出并解决了这么多问题,科室小动物们回到家一看天气预报:星期二有雨,喜欢的运动会推迟3天再开,你能帮他推迟后是星期几开吗?指名回答。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呢?指名回答。

四巩固练习当堂测。

教学反思: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教学反思这节课新教师亮相的公开课,虽然我已经从事教学活动多年,也为这节课做了精心的准备,但对于我来说还是有很多缺憾。

下面我对我的准备以及缺憾一一分析。

首先,来说说这节课和教案。

这节课对于我来说比较陌生,因为再此之前我从事的是北师大版的教学,里面没有这节课的内容,另外网上也没有搜到与这节课的相关内容,就我们的教参上也是只字片语,并且我认为复习的也与本节课内容没有关系。

所以虽然临摹了两节课,但每次教学中都觉的很不好,和我的想像有太大的出入。

后来临摹修改再临摹再修改,经过临摹前后的修改,终于完成了这节课的教案。

第二,根据低年级小朋友爱动、喜欢小动物、爱玩又乐于助人的特点以及争强好胜的心理,我设计了兴趣导入的环节。

把原来教案中复习的上节课的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都大胆的删除,换成了谈话式的导入。

通过教学活动,这次的谈话导入很快进入正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在这么成功的导入之后,我却犯了从事多年教学以来的第一个错误。

导入的目的就是激发兴趣,提高注意力后切入正题。

谈话后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正题。

我却没有直接进行,而是又让学生提了一些问题。

也许是比想像的太顺利了,怕时间剩余,也许当时是想多锻炼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但不管什么愿因,这都不应该出现的在我的教学当中。

之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的。

第三,说说教授新知这个环节。

在以前的教学当中都是直接把新知识灌输给学生。

但在听完上次的引领课后我发现,新课改后的教师都是让学生自主去发现探究解决新知识。

但也有老师认为这中探讨式的学习方法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我认为这需要从低到高有个过程,并且,这种学生自主讨论的方法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所以在教学设计这个环节我也大胆的给一年级的学生设计了自己想想后学生汇报解决问题。

让学生来总结解题方法,并加以补充。

通过做题反馈,学生对于解决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都掌握的不错。

只是个别同学画图来解决时做不到举一反三。

需要加强练习。

第四,上课时间的把握。

上课时间没有把握好的原因有几点:一个是上以为老师拖课。

一个是我听完课去教室组织学生,几个学生不在教室导致进大教室晚,我的失误是没有看时间几时几分开始上课,中间环节自己做题探索小结时间用了10分钟,展示台与平时用的不一样打开用的时间较长。

在会议室上课没有听到下课铃声。

种种原因造成了不该有的拖课现象。

总之。

这节课的导入部分自认为还是不错的。

至于这节课的教学当中犯的错误在以后的教学当中不能再次出现。

这样的错误是第一次,也希望他是最后一次。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4x+8错写成4(x + 8),结果比原来( )A.多4 B.少4 C.多242.等边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3.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A.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B.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C.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宽和周长D.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4.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的面积相等,那么周长最长的是()A.长方形B.正方形C.圆5.一种商品按原价的八五折出售,降价后的价格()A.比原价降低了85% B.是原价的85% C.是原价的15% D.无法确定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射线长50米 B.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C.:和4:3能组成比例7.一个自然数(零除外)除以,这个数就( )。

A.缩小到原来的B.扩大3倍C.减小3倍D.增加3倍8.从红、黄、蓝、紫四种颜色各2枝的花中,至少取出( )枝花才能保证必有两枝花是同色的。

A.4B.6C.59.7个点可以连()条线段.A.7 B.21 C.14 D.7010.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

A.3倍 B.6倍 C.9倍二、填空题11.一杯240克的盐水含盐15克,盐水的含盐率是________;要使含盐率为10%,在240克盐水中加入盐________克。

12.甲、乙两数的和是40,甲、乙两数的差是6,它们中较大的一个是(___).13.一个长方体所有棱长之和为192厘米,长、宽、高的比是7:5:4。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厘米14.……(1)照以上样子,连着摆4个三角形要____根小棒。

(2)若要摆成2017个这样连着的正三角形需要____根小棒。

15.10名同学进行羽毛球单打比赛,每两个同学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打________场。

16.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8cm,4cm,4cm,把它分成两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总表面积比原来_____(填“增加”或“减少”)了_____cm2.17.有三个自然数,它们相加或相乘都得到相同的结果,这三个自然数中最大的是_____.18.因为3÷6=0.5,所以3能被6________.19.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长9厘米,三角形的底长_______厘米。

20.长江流域面积是一百八十万七千平方千米,写作(_____)平方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平方千米.三、判断题2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dm,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______)22.计算3.5×(42+3)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

(______)23.甲数比乙数少25%,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4._____.24.把面积是3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按1:2缩小后面积是18平方厘米。

(_____)25.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____)四、作图题26.下图是以县政府为观测点画出的一张平面图。

(1)双语学校在县政府( )方向( )千米处。

(2)县一中在县政府( )偏( )( )°的方向,离县政府( )千米。

(3)红星小学在县政府南偏西15°方向8千米处的位置。

请你把它标出来。

五、解答题27.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需用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用多少块?(用比例解)28.笑笑家6月份共缴纳水费、电费136元,水费和电费的比是4:13,她家这个月缴纳的水费和电费各是多少元?29.超市运来一批土豆,第一天卖出总数的31%,第二天卖出总数的35%,剩下的按3:2运往甲、乙两所学校,甲学校得到510千克.这批土豆一共有多少千克?30.化工车间有男工人56名,女工人42名,这个车间的工人总数正好是全厂工人总数的,全厂共有多少名工人?31.商店里有一批货,第一天运走了总数的25,第二天运走的比总数的14多4吨,这时还剩17吨,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32.学校有白皮球28个,花皮球比白皮球少13个,花皮球有多少个?33.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段公路,甲先单独施工4天,完成这段公路的13,后来乙加入,两队合修3天,完成这段路的修筑任务,问乙单独修需多少天?六、计算题34.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5.09-(0.09+1.23)(2)7.21+5.6+4.4+2.1935.直接写出得数:1÷0.125= 98.763×100%= 10×÷10×= 0,5厘米:2毫米= 179÷2.5÷4= 1﹣9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D A B C B C B C二、填空题11.25% 1012.2313.378014.403515.4516.增加 3217.318.除尽19.1820.180.7万三、判断题21.错误22.√23.正确24.×25.√四、作图题26.(1)正北,6;(2)西,南,30,4;(3)略五、解答题27.3125块28.水费32元,电费104元29.2500千克30.343人31.60吨32.15个33.2天六、计算题34.(1)3.77(2)2035.8;98.763;0.09 2.5;17.9;0.05;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水三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2.①用同样方砖铺一间教室,方砖的边长和块数是(_________)②如果2y=x,那么x和y是(_________)③如果ab-5=8那么a与b是(_________)。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关于“图形的运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图形做平移运动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B.一个图形做旋转运动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C.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D.一个图形的对称轴两边,形状和大小相同4.把一个体积为9.42立方分米的圆锥放入底面半径为4分米的圆柱形装水容器中(水浸没且无溢出),水面上升了多少分米,列式正确的是()A.9.42÷3÷(3.14×4×4)B.9.42÷(3.14×4×4)C.9.42×3÷(3.14×4×4)D.9.42×9÷(3.14×4×4)5.一件商品先涨价5%,后又降价5%,则( )A.现价比原价低 B.现价比原价高 C.现价和原价一样6.31÷7=4……3,如果被除数、除数都扩大10倍,那么它的结果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