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考文学概论x试卷(精选)

合集下载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问答题】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谈谈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有哪些。

2.【单选题】提出“熟悉的陌生人”的是()A.雨果B.别林斯基C.歌德D.康德3.【单选题】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B.蕴藉C.假设D.模仿4.【单选题】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A.朦胧性B.独创性C.感染性D.历史性5.【单选题】“白雪公主”中的人物形象属于()A.扁平人物B.圆形人物C.表意型人物D.典型人物6.7.【单选题】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 、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A.表情性B.表象性C.涉义性D.意识性8.【问答题】结合任一文学作品,谈谈你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的理解。

9.【单选题】在西方典型理论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A.情节B.语言C.人物D.细节10.【问答题】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文学接受的主客体分别需要什么条件。

11.【单选题】“召唤结构”的提出者是()A.伊萨尔B.姚斯C.英加登D.加缪12.【单选题】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此观点出自中国古代的()A.刘勰B.杜甫C.韩愈D.曹丕13.【单选题】英加登所说的“未定点”是指()A.作家打算写的东西B.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东西C.作家没有写完的东西D.读者未读懂的东西14.【单选题】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是()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多样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15.【单选题】朱光潜认为,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开()A.气韵B.韵律C.声调D.声音节奏16.【单选题】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q试卷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q试卷

文学概论(一)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说这句话的思想家是()(1分)A:亚理士多德B:毕达哥拉斯C:赫拉克利特D:德谟克利特2、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这里运用的批评方法为()(1分)A:印象式批评B:诠释式批评C:评点式批评D:抽象式批评3、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的批评方法是()(1分)A:英美新批评B:结构主义批评C:神话原型批评D:接受美学批评4、认为对待艺术品的最恰当的态度是“纯感觉鉴赏的完全无欲望状态”,提出这一“静观说”的是()(1分)A:尼采B:叔本华C:康德D:黑格尔5、文学创作是一种()(1分)A:精神生产B:物质生产C:思想生产D:知识生产6、在西方美学史上,以“直觉”概念为核心创立了美学体系的美学家是()(1分)A:柏拉图B:黑格尔C:叔本华D:克罗齐7、文学的客体是指()(1分)A:复杂的时代背景B:整体的社会生活C:完整的故事情节D:真实的人物原型8、提出艺术创作是“抽象的再现”的理论家是()(1分)A:黑格尔B:克罗齐C:别林斯基D:阿恩海姆9、提出“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的是()(1分) A:陆机B:刘勰C:钟嵘D:叶燮10、在西方,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作品是()(1分)A:《神曲》B:《交感》C:《失乐园》D:《浮士德》11、首次对“审美情感”概念做出阐释的是()(1分)A:黑格尔B:康德C:克莱夫·贝尔D:苏珊·朗格12、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我”属于()(1分)A:隐含作者B:叙述者C:真实作者D:虚构作者13、下列人物形象属于“扁平”人物的是()(1分)A:《金瓶梅》中的西门庆B:《水浒传》中的鲁智深C:《红楼梦》中的贾宝玉D:《三国演义》中的张飞14、唐代司空图提出的有关意境结构的命题是()(1分)A:景中生情,情中含景B:韵外之致,味外之旨C:境生于象外D:缘境不尽曰情15、下面诗句中偏向于“有我之境”的是()(1分)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16、季羡林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1分)A:品质阅读B:认知阅读C:审美阅读D:价值阅读17、“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白居易《秋蝶》)。

全国文学概论试题 电子版

全国文学概论试题 电子版

1310-全国-文学概论(一)总分:100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20分)1、在西方,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人是〔)(1分)A:卢克莱修B:西塞罗C:贺拉斯D:朗吉弩斯2、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就会损失故事的〔)(1分)A:完整性B:连续性C:思想性D:生动性3、与故事时间前后顺序不同的表达次序统称为〔)(1分)A:顺时序B:逆时序C:倒叙D:插叙4、“一个伟大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模糊的感情具有确定的形态〃,说这句话的人是〔)(1分)A:布洛克B:克罗齐C:卡西尔D:科林伍德5、福斯特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区分为〔)(1分)A:典型人物与类型人物B: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C:表意人物与象征人物D:悲剧人物与喜剧人物6、刘勰“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的说法强调的是文体的〔)(1分)A:通变B:风格C:风骨D:体性7、威克纳格认为史诗和戏剧诗人的风格属于〔)(1分)A:想象的风格B:智力的风格心;〔3〕艺术感情与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形成。

文学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经过作家再度体验的感情显现为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形象的过程。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乃是作家内在的生命体验和感情所构成的感性形象。

艺术形象的真实与否,动人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是否充分、精确地表达了作家的艺术感情。

36、【考点】情景交融答案:(1)景中藏情式,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来表达。

如杜甫绝句《漫兴》: “修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这首诗,全是写景,春色如画:杨花撒满小径,荷叶点缀小溪,竹笋暗生,小水鸭傍母而眠。

从景物中一般融融春意扑面而来,诗人那种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和闲适自得之意亦自画里流出,足以让人能分享他的幸福和喜悦。

景色和画面中无一处涉及情字,但情藏景中,处处都在抒情。

(2)情中见景式,往往直抒胸臆,有时全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大假设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假设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篇一」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C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 佛学B.诗学C.文学D. 神学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咐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B )。

A. 反映论B.文化论C. 意志论D.信息论3. 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D )。

A. 表志B.表象C.表情D.表意4. 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D )文本。

A. 象征型B.创意型C.再现型D.表现型5. 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 )A. 历史性B.独创性C.感染性D.朦胧性6. 文学典型是一种以怪异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B )。

A. 指意性B.独创性C.随意性D.特殊性7. 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 D )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 席勒B.培根C. 歌德D.蒙田8. 唐代出现了( A )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 传奇B.话本C. 志人志怪小说D. 章回体小说9. 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C )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 拟念读者B. 意识形态氛围C.个体体验D.创作过程10. 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 D )模式。

A. 心理分析批评B. 语言批评C.社会历史批评D.文化批评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表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BCDE )。

文学概论试题库_题目+答案__完整版

文学概论试题库_题目+答案__完整版

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 )A哲理性 B荒诞性 C象征性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CD )A抒情动作 B抒情内容 C声音组织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BCD )A 象征性 B主观性 C评价性 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A )A表现功能 B通讯功能 C意义功能 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 )A倒装与歧义 B夸张与对比 C借代与用典 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D )A亚里士多德 B钱钟书 C王夫之 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 ABCD )A创作个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 ABC )A独创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 A )A《文心雕龙》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 )A认识属性 B 审美属性 C文化属性 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 ABC )A阐释者 B审美者 C认识者 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B )A黑格尔 B姚斯 C刘勰 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D )A莱蒙托夫 B姚斯 C布封 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 ABCD )A净化 B共鸣 C领悟 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 ACD )A新批评 B自然主义批评 C俄国形式主义 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 B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ACD )A真实性 B革命性 C情感性 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 ACD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B进步的倾向性 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 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CBD )A批评风格 B最高标准 C批评方法论 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原型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 B )效果。

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2019

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2019

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2019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基本特征是()A. 历史性B. 思想性C. 艺术性D. 科学性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方法?()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象征主义D. 经验主义答案:D3.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A. 反传统B. 反理性C. 强调形式D. 重视内容答案:D4. 以下哪位作家不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波德莱尔B. 叶芝C. 艾略特D. 狄更斯答案:D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悲惨世界》B. 《安娜·卡列尼娜》C. 《百年孤独》D. 《老人与海》答案:C6.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批评的功能?()A. 指导创作B. 影响读者C. 娱乐消遣D. 促进交流答案:C7. 以下哪位学者不是文学理论的重要贡献者?()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马克思D. 牛顿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接受的过程?()A. 阅读B. 解读C. 评价D. 创作答案:D9. 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不属于魔幻现实主义?()A. 加西亚·马尔克斯B. 胡安·鲁尔福C. 莫言D. 雨果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语言的特点?()A. 形象性B. 抽象性C. 情感性D. 音乐性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包括()A. 人物B. 情节C. 环境D. 主题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文学流派?()A. 古典主义B. 现代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浪漫主义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文学批评的方法?()A. 历史批评B. 社会批评C. 心理批评D. 文化批评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技巧?()A. 叙述B. 描写C. 议论D. 抒情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文学接受的心理过程?()A. 感知B. 理解C. 情感D. 评价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文学概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四要素之一?A. 作者B. 作品C. 世界D. 读者答案:D2. 以下哪位作家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普希金B. 果戈里C. 托尔斯泰D. 高尔基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文学的风格?A. 语言风格B. 艺术风格C. 思想风格D. 地域风格答案:D4. 以下哪个文学流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揭露和批判?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唯美主义D. 象征主义答案:A5. 以下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呐喊》D. 《彷徨》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文学四要素包括:世界、作者、作品、________。

答案:读者7.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________、雪莱。

答案:济慈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初唐四杰”之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________。

答案:骆宾王9. 以下哪个朝代的文学被称为“唐宋八大家”:唐代、宋代、明代、________。

答案:清代10. 以下哪个作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________、《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艾玛》。

答案:《傲慢与偏见》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 现实主义文学答案: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揭露社会矛盾,关注人性、道德、伦理等问题。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客观、全面地描绘生活,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12. 浪漫主义文学答案: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文学流派,起源于18世纪末,强调个性、情感、想象力和自由。

浪漫主义文学追求独特、夸张、梦幻的艺术效果,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3. 唯美主义文学答案:唯美主义文学是一种文学流派,强调艺术的形式美和审美价值,追求艺术的独立性和纯粹性。

(完整版)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概念题(10分,每小题2 分)1.文学:2.艺术真实:3.文学性:4.叙述频率:5.文学消费: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 分)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2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 __ 、___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 _ 、___ 、__ 、___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 ___ 、 ______ 、___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 __ 、____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 ____ 、____ 、__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 ____ 、____ 、__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 __ 、___ 、__ 、_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 ____ 、____ 、__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 ___ 、___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 ____ 、______ 、_____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 __ 、_____ 、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 __ 、_____ 、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 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9.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有:①文学性②陌生化③本体论④细读法⑤主体论10.作者中心论强调的主要方面是:①主体心灵②作家经历③个性气质④读者反应⑤艺术天才四、简答题(30 分,每小题10分)1.简述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具体制约关系。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文学概论》考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文学与科学、伦理学的区别:文学面向人们的情感世界,求美;科学面向人们的理性世界,求真;伦理学面向人们的道德世,求善。

刘勰把具体作品的风格归纳为“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致,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糜。

二、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8分)⑴人性:人性即人这一物种的本质特性。

人性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由人的这个群体环境养成的。

这一养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与文化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把“动物的人”转化为“思想的人,道德的人,组织的人,说话的人和计划的人”,人性于是而能日趋完善,并按照“物种尺度”和“内在需要的尺度”进行自由自觉的创造,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

⑵文学学: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发展史三门学科的总称。

文学学是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的一门理论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广泛多样的文学现象。

或者有称之为文艺学(文学学与艺术学的合称)的。

⑶蒙太奇:蒙太奇,原意为构成、装配。

作为电影术语,蒙太奇就是影片镜头的剪辑与组合,又可叫做“镜头组接”。

⑷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因偶然机遇而茅塞顿开,思路贯通,创造获得意外成功的一种心理现象。

⑸形象思维:是文学创造中认识和掌握世界、选取材料以及塑造形象等过程中一种具有整体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

⑹主题:指作品描绘的全部生活现象即作品整个形象体系所显示的中心思想。

⑺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三、什么是典型化?它与个性化、概括化的关系怎样?(13分)典型化是指作家对生活的素材按照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予以选择、集中、加工、创造,使之成为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的过程。

它包括个性化和概括化这两个不可分割和同时进行的方面。

个性化和概括化同时进行,是典型化的基本原则,其中个性化是典型化的出发点,只有个性化,才能是典型人物以自己的思想、性格面貌呈现出来。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文学与历史相比更注重【】A.事实B.认知C.理智D.虚构正确答案:D2.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是【】A.作品、作家、世界、读者B.作品、作家、生产者、读者C.作品、作家、现实、历史D.作品、作家、消费者、受众正确答案:A3.“圣人立象以尽意”,这一观点出自【】A.《周易·系辞》B.《庄子·齐物论》C.《荀子·乐论》D.《礼记·乐记》正确答案:A解析:《周易·系辞》:“子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

”4.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A.题材B.主题C.美D.真正确答案:C解析:林语堂注意到中国文学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汉语的单音节性”。

这种极端的单音节性造就了极为凝练的风格,造就了中国文学的美。

5.将典型性格视为十分独特的“这一个”的德国古典美学家是【】A.康德B.席勒C.黑格尔D.胡塞尔正确答案:C解析:黑格尔认为:“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

”像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薛宝钗的世故圆滑,王熙凤的心狠手辣等都是这些典型的总特征,使人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成为一个鲜活的富有魅力的生命。

6.下列作品中,完全属于象征意象范畴的一组是【】A.《阿Q正传》《祝福》《故乡》B.《边城》《围城》《城堡》C.《荷塘月色》《雨巷》《日出》D.《天狗》《死水》《老马》正确答案:D7.虚构出来的、只存在于作品世界中的时间关系是【】A.文本时间B.叙述时间C.故事时间D.阅读时间正确答案:C解析: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持续的长短和前后顺序,是虚构出来的、只存在于作品世界中的时间关系。

8.隐在叙述者进行叙述的最典型文学体裁是【】A.戏剧文学B.民间故事C.报告文学D.纪实小说正确答案:A解析:隐在叙述者指读者在叙事文本中难以发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最典型的例子是戏剧文学,即剧本。

国开期末考试2848《文学概论》机考试题及答案(第12套)

国开期末考试2848《文学概论》机考试题及答案(第12套)

国开期末考试《文学概论》机考试题及答案(第12套) (试卷代号:2848,整套相同,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客观题一、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高雅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商业化的创作行为。

(X)2、蒙太奇不仅作为叙事手段,而且作为思维方式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

(√)3、文学文本始终要在特定社会境遇中开放其意义空间,从而呈现出不确定特征。

(√)4、小说与戏剧这两种艺术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二者的表现手段和审美效果的不同。

(√)5、语言敏感是一个优秀文学写作者必备的主体素质之一。

(√)6、文学媒介总是要使自身成为作者与读者相联系的中介环节。

(X)7、高雅文本就是一味追求超凡脱俗。

(X)8、文学语言是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富有文采的一种情感化语言。

(√)9、西方典型理论是在认识论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

(√)10、毛笔的出现为文学写作带来了速度,其直接的后果或者是多卷本、大部头文学作品得以批量“生产”出来。

(X)主观题二、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作品分析题: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具体要求如下:1、必须运用文学理论知识,结合作品展开分析与评价;2、要准确、恰当地使用不低于2限次的学科专业术语;3、问题回答要划分出层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4、避免出现照搬材料内容,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的表述。

1、诗歌评析《背影》汪国真背影,总是很简单简单,是一种风景背影,总是很年轻年轻,是一种清明背影,总是很含蓄含蓄,是一种魅力背影,总是很孤零孤零,更让人记得清2、散文评析《感谢遗憾》王文曾听过一位哲人讲的故事。

一个旅人在路旁看到许多盛开的鲜花,他一边走一边采。

文学概论试题往届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往届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往届试题一、单选题1. 文学官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西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D观众)。

2.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B蕴藉)、阅读期待、开放。

3.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D细节)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4.支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俄国(A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5. (C悲剧)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B意识形态氛围)、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7女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D个体创造)与机构制作特点。

8--: 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A共鸣)。

9. 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C媒体宣传)。

10.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D文化批评)模式。

二、多选题1. 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BCD).A. 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

2女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体验论的文学观念认为(ABCD).A. 文学主要不是对世界的摹仿B. 文学主要不是对情感的表现C. 文学主要不是对读者的道德感化的产物D. 文学是个体的特殊的生命体验的结晶E. 文学重视作者在作品中的表现活动3吹学文本层面中的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第一层面,它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ABCD)A. 语音B. 文法C.辞格D. 语体E.衍意4.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ABC)余意层、行意层。

A.语言层B. 形象层C·意蕴层5. 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AB DE)。

文学概论测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测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西游记》C. 《聊斋志异》D. 《儒林外史》答案:A2. 文学中的象征手法主要用来表达什么?A. 直接的现实描绘B. 抽象的哲学思考C. 人物的心理活动D. 深层的情感和主题答案:D3.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非线性叙事B. 反传统C. 现实主义D. 强调内心体验答案:C4. 以下哪位作家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A. 拜伦B. 雪莱C. 雨果D. 狄更斯答案:D5. 以下哪部作品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A. 《百年孤独》B. 《悲惨世界》C. 《安娜·卡列尼娜》D. 《战争与和平》答案:A6. 文学中的“陌生化”技巧是由哪位理论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布莱希特C. 什克洛夫斯基D. 卢卡奇答案:C7. 以下哪部作品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尤利西斯》B. 《追忆似水年华》C. 《荒原》D. 《等待戈多》答案:D8. 以下哪位作家是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弗吉尼亚·伍尔夫B. 乔治·奥威尔C. 詹姆斯·乔伊斯D. 威廉·福克纳答案:A9. 以下哪部作品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局外人》B. 《老人与海》C. 《百年孤独》D. 《了不起的盖茨比》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A. 比较文学B. 心理学批评C. 历史批评D. 数学分析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文学的四大体裁?A. 诗歌B. 小说C. 戏剧D. 散文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文学理论的主要流派?A. 结构主义B. 形式主义C. 后结构主义D. 实用主义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是文学创作过程中可能采用的技巧?A. 隐喻B. 拟人C. 讽刺D. 夸张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文学接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心理活动?A. 共鸣B. 联想C. 认同D. 批判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文本分析B. 历史研究C. 比较研究D. 社会文化研究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2023年全国1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资料

2023年全国1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资料

全国2023年1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 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题1分, 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提出“童心”说旳明代学者是( A )1-90A. 李贽B. 袁宏道C. 金圣叹D. 叶燮2.提出“言者因此在意, 得意而忘言”旳是( D )2-95A. 老子B. 孔子C. 王弼D. 庄子3. “距离说”旳提出者是( B )8-415A. 姚斯B. 爱德华·布洛C. 英加登D. 伊瑟尔4. 提出“气盛言宜”旳是( D )7-351A. 杜甫B. 柳宗元C. 孟子D. 韩愈5. 戏剧来源于( B )9-480A. 史诗B. 宗教C. 神话D. 巫术6.索绪尔把语言辨别为语言构造和言语。

他认为语言构造是一种代码, 而言语则是( A )2-103A. 信息B. 系统C. 知识D. 口语7.刘勰说旳“才有庸俊, 气有刚柔, 学有深浅, 习有雅郑”指旳是( C )6-331A. 文学风格旳独创性B. 文学风格旳稳定性C. 文学风格旳多样性D. 文学风格旳审美性8. 宣称作者之死是现代文学阅读活动起点旳是( C )9-499A. 约翰·巴思B. 科勒C. 罗兰·巴尔特D. 詹姆逊9.“野蛮人旳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旳人格化旳神灵旳任性作用”, 这种“万物有灵论”旳观念出自( A )9-454A. 泰勒《原始文化》B. 弗雷泽《金枝》C.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D. 维柯《新科学》10. 以诠解词句、阐释原意为主旳批评方式是( B )8-444A. 印象式批评B. 诠释式批评C. 评点式批评D. 随意式批评11. 文学作品指旳是( C )2-94A. 文学文本B. 未经读者阅读旳文学文本C. 读者已经阅读旳文学文本D. 文学语言12. 主张和倡导“陌生化”观点旳是( B )9-506A. 接受美学批评B.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C. 构造主义批评D. 社会批评13.按照福斯特旳分类, 具有多反复杂性格特性旳人物属于( C )4-221A. 扁平人物B. 表意型人物C. 圆形人物D. 经典人物14.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体现旳真正中心”, 对于性格在叙事文学中旳重要性进行高度评价旳哲学家是( C )4-224A. 康德B. 费尔巴哈C. 黑格尔D. 谢林15. “移情说”旳提出者是( B )1-81A. 苏珊·朗格B. 立普斯C. 克莱夫·贝尔D. 布洛16. 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长度互相对照形成旳时间关系被称为( B )4-201A. 时差B. 时距C. 时滞D. 时段17. 西方对文艺理论旳奉献是( C )4-223(教材中无法找到原则答案)A. 意象B. 意境C. 经典D. 性格18.马克思说: “对于没有音乐感旳耳朵说来, 最美旳音乐也毫无意义。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n试卷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n试卷

文学概论(一)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文学风格的灵魂是()(1分)A:创作个性B:创作原则C:创作冲动D:创作动机2、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理论纲领和自觉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1分)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3、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1分)A:一种语言艺术B:审美意识形态C:作家体验的凝结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4、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1分)A:丰厚的积累B:合理的想象C:卓越的技巧D:真实的情感5、提出典型人物“特征”概念的理论家是()(1分)A:黑格尔B:歌德C:席勒D:希尔特6、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时,“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1分)A:史诗类、悲剧类、喜剧类B:小说类、诗歌类、散文类C: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D:现实类、浪漫类、象征类7、“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这说明艺术起源于()(1分)A:模仿B:巫术C:游戏D:劳动8、通常被誉为作家徽记或指纹的是()(1分)A:题材B:主题C:结构D:风格9、《民间故事形态学》的作者是()(1分)A:贺拉斯B:普洛普C:托多罗夫D:列维-斯特劳斯1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本诗表达的是()(1分)A:生命瞬间获得的欢欣B:“百年孤独”的悲叹C:“物我两忘”的和谐D:乡村生活特有的情趣11、最先提出“召唤结构”的是()(1分)A:海德格尔B:加达默尔C:胡塞尔D:伊瑟尔12、鲁迅认为中国文学史上“文学的自觉时代”是()(1分)A:先秦B:魏晋C:隋唐D:明清13、作家的独特素质之一是()(1分)A:高尚的道德人格B:深厚的理论基础C:敏锐的观察能力D:丰富的知识储备14、提出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的是()(1分)A:柏拉图B:布封C:斯威夫特D:福楼拜15、艺术变形的根本意义在于能够()(1分)A:使艺术形象变得生动B:准确地反映生活本质C:加强作品的教育意义D:形成作家的独特风格16、与历史文化相比,文学更重于()(1分)A:情感B:真实C:事实D:理智17、“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1分)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C:作品与读者的关系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18、从本质上看,创作冲动是一种()(1分)A:情感活动B:想象活动C:思想活动D:认知活动19、与科学想象相比,艺术想象是一种()(1分)A:纯粹的认知活动B:严谨的思维活动C:审美的创造活动D:主观的模仿活动20、从文学形象的类型来看,苏轼的《题西林寺壁》所表现的是()(1分) A:抒情性文学形象B:表意性文学形象C:叙事性文学形象D:写实性文学形象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文学意境的“生命律动”主要表现在()(2分)A:表诚挚之情B:绘物色之美C:状飞动之趣D:示宇宙之理E:传万物之灵趣22、关于抒情的本质,主要的理论包括()(2分)A:表现论B:再现论C:模仿论D:传达论E:投射论23、艺术直觉的特征是()(2分)A:创造性B:主观性C:科学性D:直接性E:间接性24、文学的规范语体可以区分为()(2分)A:戏剧语体B:抒情语体C:叙述语体D:自由语体E:对话语体25、对于作家的创作而言,重要的动机因素包括()(2分) A:童年经验B:理论思考C:道德修养D:精神创伤E:阅历见闻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陌生化(3分)27、名词解释:艺术灵感(3分)28、名词解释:原型意象与抒情母题(4分)29、作家应有怎样的文化修养?(5分)30、如何理解文学观念中的再现说?(5分)31、文学形象有哪些总体特征。

文学概论课程考试试卷(含答案)

文学概论课程考试试卷(含答案)

⼀、单选题(本⼀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作家的独特素质之⼀是()A.⼀尚的道德⼀格B.深厚的理论基础C.敏锐的观察能⼀D.丰富的知识储备2.从社会结构的⻆度看,文学是()A.—种语⼀艺术B.审美意识形态C.作家体验的凝结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3.自觉地分析文学文本层⼀构造的,是()A.王弼B.刘大櫆和姚鼐C.庄⼀D.王国维4.在对文学作品进⼀分类时,“三分法”把⼀学作品分为()A.史诗类、恶剧类、喜剧类B.⼀说类、诗歌类、散⼀类C.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D.现实类、浪漫类、象征类5.巫术说的提倡者是英国⼀爱德华?泰勒和()A.弗雷泽B.斯宾塞C.罗素D.萧伯纳6.抒情作品的本位是()A.⼀为B.叙事C.情感D.故事7.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A.⼀说B.戏剧C.电影⼀学D.电视⼀学8.“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式不同。

”对文学作品三分法作出这⼀论断的⼀论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D.雨果9.柏拉图把诗⼀的艺术灵感的勃发状态称作()A.升华B.欣悦C.净化D.迷狂10.“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C.作品与读者的关系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11.文学基本语体中⼀乐性具有突出地位的语体是()A.规范语体B.自由语体C.抒情语体D.叙事语体12.“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学会了造房⼀,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这说明艺术起源于()A.模仿B.巫术C.游戏D.劳动13.⼀学接受者的主体条件包括()A.内在素质和社会实践B.内在素质和接受⼀境C.知识结构和伦理意D.知识结构和道德修养14.法国诗⼀马拉美说“诗永远应当是⼀个谜”,这句话体现了⼀学象征意象的()A.⼀解性B.求解性C.可解性D.荒诞性15.在叙事学中,对故事时间线索中整段时间不加叙述就跳过去,称为()A.概略B.省略C.减缓D.停顿⼀、多选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6.文学⼀格的特征有()A.单⼀性B.变动性C.独创性D.稳定性E.多样性17.三国时期思想家王弼,在继承庄⼀“承意”说的基础上,进⼀步提出了⼀学⼀本构成的三个层⼀说是()A.声B.形C.⼀D.象E.意18.作为作家,除了具备⼀般的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些独特素质,如()A.创作激情B.敏锐的观察⼀C.对语⼀超常的敏感D.坚定的政治信念E.对⼀学的特殊爱好19.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有()A.突发性B.迷狂C.创造性D.概括性E.集中性20.⼀⼀提倡文学作品三分法的理论有()A.瓦莱里B.亚里⼀多德C.⼀格尔D.布瓦洛E.⼀果21.⼀⼀现代叙事学研究的著名⼀论家是()A.普洛普B.列维施特劳斯C.格雷马斯D.布雷蒙德E.托多罗夫22.法国叙事学研究者热奈特认为,叙事学中的“叙述”⼀词,包括的三个不同的概念是()A.讲述故事的内容B.讲述故事的语言组织C.讲述故事的视⻆D.讲述故事的结构E.叙述⼀为23.文学文本两层⼀说的代表⼀物有()A.但丁B.英伽登C.⼀格尔D.布洛E.恩格斯24.与⼀的知、情、意的审美需要相适应,为文学形成的三种审美类型是()A.写实性形象B.⼀般形象C.⼀级形象D.抒情性形象E.表意性形象25.抒情诗主要包括()。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x试卷(推荐)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x试卷(推荐)

文学概论(一)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提出“童心”说的明代学者是()(1分)A:李贽B:袁宏道C:金圣叹D:叶燮2、宣称作者之死是现代文学阅读活动起点的是()(1分)A:约翰·巴思B:科勒C:罗兰·巴尔特D:詹姆逊3、“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出自()(1分)A:泰勒《原始文化》B:弗雷泽《金枝》C: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D:维柯《新科学》4、以诠解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方式是()(1分)A:印象式批评B:诠释式批评C:评点式批评D:随意式批评5、刘勰说的“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指的是()(1分)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多样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6、主张和提倡“陌生化”观点的是()(1分)A:接受美学批评B:俄国形式主义批评C:结构主义批评D:社会批评7、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1分)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8、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对于性格在叙事文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高度评价的哲学家是()(1分)A:康德B:费尔巴哈C:黑格尔D:谢林9、“移情说”的提出者是()(1分)A:苏珊·朗格B:里普斯C:克莱夫·贝尔D:布洛10、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长度相互对照形成的时间关系被称为()(1分)A:时差B:时距C:时滞D:时段11、索绪尔把语言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

他认为语言结构是一种代码,而言语则是()(1分) A:信息B:系统C:知识D:口语12、西方对文艺理论的贡献是()(1分)A:意象B:意境C:典型D:性格13、戏剧起源于()(1分)A:史诗B:宗教C:神话D:巫术14、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1分)A:没有音乐感就不能听音乐B:审美主体审美能力的重要性C:要加强音乐教育D:音乐美并不客观存在15、提出“气盛言宜”的是()(1分)A:杜甫B:柳宗元C:孟子D:韩愈16、提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是()(1分)A:老子B:孔子C:王弼D:庄子17、“距离说”的提出者是()(1分)A:姚斯B:爱德华·布洛C:英加登D:伊瑟尔18、“韵味说”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认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的是()(1分) A:王国维B:陆时雍C:王昌龄D:司空图19、文学作品指的是()(1分)A:文学文本B: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文本C:读者已经阅读的文学文本D:文学语言20、英加登认为“形而上特质”只有某些文本才会具有,而这些文本指的是()(1分) A:“恐怖的文学”B:“荒诞的文学”C:“伟大的文学”D:“经典的文学”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在叙事性文学文本中,故事中的典型行动序列有()(2分)A:首尾接续式B:前后接应式C:左右并联式D:中间包含式E:中间埋伏式22、郑板桥认为艺术创作的过程是()(2分)A:纸上之竹B:自然之竹C:手中之竹D:眼中之竹E:胸中之竹23、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认为,“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是指()(2分) A:审美的方法B:哲学的方法C:实际的方法D:科学的方法E:理论的方法24、审美心理结构的应对方式是()(2分)A:接续B:同化C:顺应D:违逆E:接受25、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有()(2分)A:内指性B:陌生化C:音乐性D:熟悉性E:规律性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文学风格(3分)27、名词解释:文本(3分)28、名词解释:概略(3分)29、名词解释:艺术变形(3分)30、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5分)31、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是什么?(5分)32、结合具体的文学文本,说明文学文本的三个基本层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一)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提出“童心”说的明代学者是()(1分)A:李贽B:袁宏道C:金圣叹D:叶燮2、宣称作者之死是现代文学阅读活动起点的是()(1分)A:约翰·巴思B:科勒C:罗兰·巴尔特D:詹姆逊3、“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出自()(1分)A:泰勒《原始文化》B:弗雷泽《金枝》C: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D:维柯《新科学》4、以诠解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方式是()(1分)A:印象式批评B:诠释式批评C:评点式批评D:随意式批评5、刘勰说的“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指的是()(1分)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多样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6、主张和提倡“陌生化”观点的是()(1分)A:接受美学批评B:俄国形式主义批评C:结构主义批评D:社会批评7、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1分)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8、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对于性格在叙事文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高度评价的哲学家是()(1分)A:康德B:费尔巴哈C:黑格尔D:谢林9、“移情说”的提出者是()(1分)A:苏珊·朗格B:里普斯C:克莱夫·贝尔D:布洛10、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长度相互对照形成的时间关系被称为()(1分)A:时差B:时距C:时滞D:时段11、索绪尔把语言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

他认为语言结构是一种代码,而言语则是()(1分) A:信息B:系统C:知识D:口语12、西方对文艺理论的贡献是()(1分)A:意象B:意境C:典型D:性格13、戏剧起源于()(1分)A:史诗B:宗教C:神话D:巫术14、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1分)A:没有音乐感就不能听音乐B:审美主体审美能力的重要性C:要加强音乐教育D:音乐美并不客观存在15、提出“气盛言宜”的是()(1分)A:杜甫B:柳宗元C:孟子D:韩愈16、提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是()(1分)A:老子B:孔子C:王弼D:庄子17、“距离说”的提出者是()(1分)A:姚斯B:爱德华·布洛C:英加登D:伊瑟尔18、“韵味说”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认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的是()(1分) A:王国维B:陆时雍C:王昌龄D:司空图19、文学作品指的是()(1分)A:文学文本B: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文本C:读者已经阅读的文学文本D:文学语言20、英加登认为“形而上特质”只有某些文本才会具有,而这些文本指的是()(1分) A:“恐怖的文学”B:“荒诞的文学”C:“伟大的文学”D:“经典的文学”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在叙事性文学文本中,故事中的典型行动序列有()(2分)A:首尾接续式B:前后接应式C:左右并联式D:中间包含式E:中间埋伏式22、郑板桥认为艺术创作的过程是()(2分)A:纸上之竹B:自然之竹C:手中之竹D:眼中之竹E:胸中之竹23、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认为,“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是指()(2分) A:审美的方法B:哲学的方法C:实际的方法D:科学的方法E:理论的方法24、审美心理结构的应对方式是()(2分)A:接续B:同化C:顺应D:违逆E:接受25、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有()(2分)A:内指性B:陌生化C:音乐性D:熟悉性E:规律性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文学风格(3分)27、名词解释:文本(3分)28、名词解释:概略(3分)29、名词解释:艺术变形(3分)30、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5分)31、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是什么?(5分)32、结合具体的文学文本,说明文学文本的三个基本层次。

(5分)33、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有哪些?(5分)34、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文学接受形成的主客体条件。

(12分)35、运用有关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关系的理论来分析阿Q的人物性格。

(12分)36、结合具体作品来阐述文学形象所唤起的美感形式的具体表现。

(14分)1101-全国-文学概论(一)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答案:A解析:明代学者李贽曾提出“童心”说,强调诗人应该用“赤子之心”去感受世界。

2、【考点】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答案:C解析:罗兰·巴尔特宣称作者之死是现代文学阅读活动起点。

3、【考点】巫术说答案:A解析:泰勒在《原始文化》第四章中认为:“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这是原始人思维中的“万物有灵论”和巫术信仰。

4、【考点】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答案:B解析:诠释式批评:以诠解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方式5、【考点】文学风格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刘勰说的“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指的是文学风格的多样性6、【考点】文学流派的产生答案:B解析: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批评主张和提倡“陌生化”观点7、【考点】“圆形”人物答案:C解析:“圆形”人物是指具有多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

8、【考点】“性格”人物答案:C解析: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

”在现代叙事文学理论中,性格问题是一个中心问题。

9、【考点】体验与文学答案:B解析:里普斯是“移情”论的创立者。

10、【考点】次序和频率答案:B解析:时距: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长度相互对照形成的时间关系11、【考点】语言在文学中的具体存在方式——言语答案:A解析:索绪尔把语言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

他认为语言结构是一种代码,而言语则是信息。

12、【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答案:C解析:西方对文艺理论的贡献是典型13、【考点】剧本的形成答案:B解析:戏剧起源于宗教的祭祀仪式。

14、【考点】文学活动答案:B解析: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句话说的是审美主体审美能力的重要性15、【考点】文化素养答案:D解析:韩愈曾提出“气盛言宜”的观点。

16、【考点】中国古代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答案:D解析:《庄子▪外物》明确地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17、【考点】接受者的审美心态答案:B解析:爱德华·布洛在20世纪初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距离说”18、【考点】韵味无穷答案:B解析:明人陆时雍认为,“韵”是意境的生命,“有韵则生,无韵则死”。

19、【考点】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答案:C解析:文学作品指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20、【考点】西方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答案:C解析:英加登认为“形而上特质”并不属于文学文本必有的层面构造,而仅仅在“伟大的文学”中出现。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考点】叙述逻辑研究答案:ACD解析:在叙事性文学文本中,故事中的典型行动序列有首尾接续式、左右并联式和中间包含式22、【考点】艺术传达答案:CDE解析:清代著名画家、诗人郑板桥曾描述过自己作画的经验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虽是讲绘画创作,但与一切艺术创作,包括文学创作是一个道理。

23、【考点】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答案:ACE解析: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认为,“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

”24、【考点】审美心理结构的应对方式——同化与顺应答案:BC解析:审美心理结构的应对方式是同化和顺应25、【考点】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答案:ABC解析: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有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

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考点】风格的定义答案: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27、【考点】文本与文学文本答案:文本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有待于读者阅读。

28、【考点】次序和频率答案:概略是指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粗略叙述。

29、【考点】艺术构思答案:艺术变形是指作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的、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30、【考点】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影响答案:①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家对创作手法和技巧的选择;②创作动机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内容;③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的风格。

31、【主考点】哲理性【副考点1】象征性【副考点2】荒诞性答案:①哲理性;②象征性;③荒诞性;④求解性。

32、【考点】文学文本层面答案:文学文本由三个层面组成:(1)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直接和基本的存在方式。

没有这种存在方式,就不可能有文学。

作家的写作创造出文学语言组织,而读者的阅读则首先必须借助这种语言组织。

因此,文学语言组织构成了文学文本的基本现实。

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面。

(2)文学形象系统是文学语言组织所显现的感性生活画面。

文学形象系统是沟通文学语言组织和文学意蕴世界的中介,处在核心层面。

这一层面既离不开文学语言组织,又规定着文学意蕴世界。

(3)文学意蕴世界是文学语言组织及其显现的感性生活画面所可能展现的深层体验空间,文学意蕴世界是文学文本的最深层面。

这一层面依存于文学形象系统和文学语言组织。

33、【考点】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答案:①从性质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②从主体特征看,是认识又是情感;③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的。

34、【主考点】接受者的语言文字能力【副考点1】接受者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副考点2】接受者的审美能力答案:文学接受形成的主体条件:(1)文学接受者的素质:接受者的语言文字能力、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以及接受者的审美能力等。

(2)接受者的接受心境:接受者的兴趣、审美心态以及对话愿望等。

文学接受形成的客体条件:(1)满足接受者的阅读需求。

(2)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3)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35、【考点】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答案: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科学地揭示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

首先,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方面,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

这是因为典型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

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和针对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