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的探究与实验(实验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1. 1用一般锌和纯锌做负极的实验比较
实验装置采用市售的原电池装置容积为6 ×3 ×8cm (下同) ,硫酸浓度为20% (体积比)、溶液温度10℃,两电极间距离3 cm,外接灵敏电流计, (量程为0 -3A,内电阻为01025Ω)。纯锌电极采用分析纯锌片(纯度为99199%) ; 铜电极为分析纯铜片(纯度为99199%) ,两电极面积均为(5 ×215) cm2。见表1。
表1不同纯度的锌电极实验比较
从实验结果可看出,采用纯度较高的锌片做电极(负极) ,锌电极上的气泡,确实大大减少,但仍有少量气泡。反应前后测定硫酸溶液温度变化不大,说明原电池反应热效应不明显。
1. 2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比较
用纯铜片和纯锌片做电极,电极面积为( 5 ×215) cm2 ,两电极间距离为3 cm,硫酸溶液的温度为10℃。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浓度的硫酸实验比较
从实验结果可看出,随着硫酸溶液浓度的增加,两电极上反应加剧,对外供给的电流增大。但在Zn负极上始终有气泡产生,而且也随硫酸浓度增大而增多。当硫酸浓度达60%时,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而使Zn表面产生致密氧化层,两极反应停止。
1. 3电极面积对实验的影响
用纯铜片和纯锌片做电极,两电极间距离3 cm,硫酸溶液浓度为20% ,温度10℃,改变两电极面积做实验。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电极面积实验比较
从实验结果看出,随着电极面积的减小,原电池对外供电能力减弱。
1. 4电极间距离对实验的影响
用纯铜片和纯锌片做电极,电极面积(5 ×215)cm,硫酸溶液浓度20%,温度10℃,改变两电极间距离实验。实验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电极间距离实验比较
从实验结果可看出,随着两电极间距离减小,电极反应加快,对外供电能力加大,两电极上气泡增多。
1. 5硫酸溶液的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用纯铜片,纯锌片做电极,两电极间距离3 cm,硫酸溶液浓度为20% ,电极面积5 ×215 cm,改变硫酸溶液温度做实验。实验结果见表5。
表5 硫酸溶液不同温度实验比较
从实验结果可看出,随着硫酸溶液温度增加,H+离子迁移速度加快,两电极上反应明显加剧,特别是锌电极上尤为突出。原电池对外供电能力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