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甲亢的经验总结针灸和中药的效果如何
![中医治疗甲亢的经验总结针灸和中药的效果如何](https://img.taocdn.com/s3/m/6d3a253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c.png)
中医治疗甲亢的经验总结针灸和中药的效果如何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甲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针灸和中药疗法。
本文将对中医治疗甲亢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探讨针灸和中药在治疗甲亢中的效果。
一、针灸治疗甲亢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治疗甲亢方面有独特的效果。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包括涌泉穴、太冲穴、合谷穴等。
针灸治疗甲亢的优点在于疗效明确,作用迅速。
许多甲亢患者在针灸治疗后可以感到明显的减轻症状,如心悸、口干、烦躁等。
此外,针灸疗法无需服用药物,避免了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然而,针灸治疗甲亢仍然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针灸治疗需要寻找合适的针灸师进行操作,而且针灸师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其次,针灸疗程较长,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因此,针灸治疗甲亢并不适合急性发作的患者,或者对针刺治疗方法抗拒的患者。
二、中药治疗甲亢中药治疗甲亢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主要方式之一。
根据中医的理论,甲亢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引起的,中药可以通过调理阴阳平衡来治疗甲亢。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贝、黄芪、半夏等。
中药治疗甲亢的优点在于疗效持久、副作用小。
相比于西药治疗,中药不仅可以缓解甲亢的症状,还可以调节全身的各个系统,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此外,中药药性温和,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长期使用。
然而,中药治疗甲亢需要个体化的配方,并且剂量和煎煮过程需要严格控制。
不同的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证候类型,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配。
此外,中药疗程较长,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三、综合治疗策略针灸和中药在治疗甲亢中的优势互补,可以综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一方面,针灸可以缓解患者急性发作时的症状,迅速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另一方面,中药则可以持续调理整体体质,保持甲状腺的功能平衡。
综合治疗策略的具体操作包括:针灸治疗和中药的配合应用,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身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甲亢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甲亢中医针灸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c9203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f.png)
一、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为特征,表现为高代谢综合征。
中医学中将甲亢归属于“瘿病”、“心悸”、“消渴”等范畴。
中医针灸治疗甲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
二、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甲亢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1. 情志失调:长期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情志因素,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进而影响甲状腺功能。
2.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3. 肾阴亏损:肾阴不足,水火不济,阴虚火旺,热盛耗气,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4. 气血瘀滞: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影响甲状腺功能。
三、中医针灸治疗方案1. 治疗原则(1)调和阴阳,调整气血。
(2)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3)补肾填精,滋阴降火。
2. 针灸取穴(1)主穴① 百会: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具有调和阴阳、镇静安神的作用。
② 太冲: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
③ 内关: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具有调和气血、安神宁心的作用。
④ 气海:位于腹部,脐下1.5寸。
具有温中补气、调和脾胃的作用。
⑤ 神门:位于腕部,掌侧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具有安神宁心、调和气血的作用。
⑥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具有滋阴降火、调和肾气的作用。
(2)配穴① 肝郁气滞:加肝俞(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期门(位于胸部,锁骨中线第四肋间隙)。
② 脾胃虚弱:加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脾俞(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③ 肾阴亏损:加肾俞(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髁后缘)。
3. 针灸方法(1)采用1.5寸毫针,快速刺入穴位,深度约为0.5~1寸。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诊疗方案(2024年版)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诊疗方案(2024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8969e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9.png)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诊疗方案(2024年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诊疗方案(2024年版)一、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新陈代谢加快、神经兴奋性增强等症状。
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瘿病”、“肝火旺盛”、“心悸”等范畴。
中医治疗甲亢注重辨证施治,整体调理,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
二、病因病机甲亢病因复杂,主要有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体质因素等。
病机关键在于肝郁化火、心肾不交、阴阳失衡。
三、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存在甲状腺肿大、心悸、手颤、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TT3、TT4、FT3、FT4)升高,TSH降低。
3. 影像学检查: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肿大,可伴有甲状腺结节。
四、辨证分型1. 肝火旺盛型:表现为情绪激动、易怒、胁肋胀痛、目赤肿痛、口苦咽干等。
2. 心血不足型:表现为心悸失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爪甲不荣等。
3. 阴虚火旺型:表现为五心烦热、盗汗、遗精早泄、月经不调等。
4. 气阴两虚型: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
五、治疗原则1. 肝火旺盛型: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2. 心血不足型:养血安神,调和阴阳。
3. 阴虚火旺型:滋阴降火,清热解毒。
4. 气阴两虚型:益气养阴,调和脾胃。
六、治疗方案1. 肝火旺盛型中药治疗:-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物组成: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川楝子、丹皮、赤芍、生地黄等。
针灸治疗:- 主穴:肝俞、胆俞、太冲、阳陵泉、行间等。
- 配穴:情绪激动加神门、内关;胁肋胀痛加期门、支沟。
2. 心血不足型中药治疗:-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酸枣仁汤加减- 药物组成:人参、黄芪、当归、白芍、熟地黄、酸枣仁、远志、茯神、五味子等。
针灸治疗:- 主穴:心俞、脾俞、肾俞、神门、内关、郄门等。
- 配穴:心悸加巨阙、足三里;失眠加照海、申脉。
3. 阴虚火旺型中药治疗:- 代表方:知柏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 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生地黄、山茱萸、丹皮、栀子、柴胡、白芍等。
甲亢的治疗方法探索草药和自然疗法对甲亢的治疗效果如何
![甲亢的治疗方法探索草药和自然疗法对甲亢的治疗效果如何](https://img.taocdn.com/s3/m/e4c7864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e.png)
甲亢的治疗方法探索草药和自然疗法对甲亢的治疗效果如何甲亢的治疗方法探索:草药和自然疗法的效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由甲状腺素过度分泌引起。
虽然西医药物治疗是甲亢的主要方法,但草药和自然疗法也被许多患者尝试并声称对甲亢的治疗效果不错。
本文将探索草药和自然疗法在甲亢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估其治疗效果。
一、传统中草药的应用1. 降火清毒类草药:如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草药。
例如菊花、连翘、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草药,可以缓解甲亢引起的炎症症状,减轻病情。
2. 调节气血草药:通过调和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而起到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作用。
例如党参、当归、黄芪等草药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系统,有助于缓解甲亢的症状。
3. 祛瘀活血类草药:适用于甲亢引起的心悸、气短以及产生的心肌纤维化等症状。
如丹参、川芎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甲亢引起的心脏相关症状。
4. 养阴清热类草药:适用于甲亢引起的口干、咽干、多汗等症状。
例如知母、麦冬等能够为体内提供水分,缓解因甲亢过度代谢带来的症状。
草药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二、自然疗法的应用1. 饮食调理:甲亢患者应遵循低碘、低脂、低热量的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例如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应避免食用。
2. 放松心态: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甲亢的症状,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压力过大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 适度锻炼: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缓解甲亢的症状。
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产生不适。
4. 中医养生:利用针灸、推拿、气功等传统中医疗法,通过调整气血运行状况,促进身体自愈。
然而,这些方法需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草药和自然疗法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减轻甲亢症状,提高身体免疫力,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西医药物治疗。
在选择草药和自然疗法时,需遵循合理用药、科学饮食和个人体质的原则,并与主治医生相互配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甲亢中医治疗最好方法
![甲亢中医治疗最好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60ef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6.png)
甲亢中医治疗最好方法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也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它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一种疾病。
甲亢患者常常出现心悸、多汗、体重减轻、焦虑不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认为,甲亢是由于肝火上升、肾阴不足、气血不和等因素导致的,因此治疗甲亢,中医疗法有其独特的优势。
中医治疗甲亢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中药汤剂治疗等。
首先,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甲亢的主要方法之一。
中医药物治疗甲亢主要采用清热解毒、平肝潜阳、滋阴降火的方法,常用的药物有地黄、生地、知母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调节甲状腺功能,缓解甲亢症状。
其次,针灸治疗也是中医治疗甲亢的重要方法之一。
针灸治疗甲亢主要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改善身体的整体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
针灸治疗甲亢的常用穴位有足三里、关元、太冲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甲状腺功能,缓解甲亢症状。
最后,中药汤剂治疗也是中医治疗甲亢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药汤剂治疗甲亢主要通过配伍中药,制成适合患者体质的药物,通过口服调理患者的内分泌系统,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汤剂有逍遥散、龙胆泻肝汤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潜阳、滋阴降火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甲亢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甲亢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中药汤剂治疗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甲亢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盲目使用中药或进行针灸操作。
希望患者能够及时就医,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有效地控制甲亢症状,恢复健康。
治疗甲亢的中药方_中医如何治疗甲亢
![治疗甲亢的中药方_中医如何治疗甲亢](https://img.taocdn.com/s3/m/d6b08b0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d.png)
治疗甲亢的中药方_中医如何治疗甲亢中医治疗甲亢有非常良好的效果,使用中医治疗甲亢是有什么方法的呢?中医是如何治疗甲亢?治疗甲亢的中药方由店铺来为大家介绍! 治疗甲亢的中药方剂甲亢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多系统的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以及高兴奋症状和眼部症状。
关于甲亢的治疗一般以药物为主,再加上手术治疗。
当然还有其特别的治疗方法,就是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甲亢有非常良好的效果,治疗甲亢的中药方剂如下:1、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用法用量:生石膏先煎好备用,取知母,甘草,生地,山药,太子参,萸肉,麦冬,生牡蛎,五味子,玄参,香附,丹皮。
加水进行煎服,每天使用一剂。
功效主治:对于甲亢患者有滋阴泻火,软坚散结的功效。
适宜人群:比较适用于阴虚头旺,症见面红,心悸,汗出,急躁多怒,纳亢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的甲亢患者。
2、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用法用量: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枸杞子,生地,山药,萸肉,白芍,香附,制首乌,生牡蛎,甘草。
用水煎服,每天1剂。
功效主治:这具有益气养阴,平肝潜阳的功效。
适宜人群:一般适用于患者表现出心悸怔忡,怕热多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者等气阴两虚的甲亢患者。
3、复方甲亢膏用法用量:黄芪、党参、麦冬、白芍、夏枯草各15克,生地、丹参、生牡蛎各30克,苏子、五味子、制香附各10克,白芥子6克。
上方制成膏剂,每次10克,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数疗程。
功效主治:本方可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直接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
适宜人群:轻度或中度甲亢患者;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不能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缓解后的巩固治疗。
甲亢患者的自身调节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致病因素与内伤七情关系密切,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戒暴怒,除烦恼,避忧思,乐观豁达,情志舒畅,气血平和,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调摄的第一要诀。
甲亢的草药治疗方法哪些草药可以辅助治疗甲亢
![甲亢的草药治疗方法哪些草药可以辅助治疗甲亢](https://img.taocdn.com/s3/m/c1b7632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4.png)
甲亢的草药治疗方法哪些草药可以辅助治疗甲亢甲亢的草药治疗方法甲亢是一种由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多汗、体重减轻等。
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一些草药被认为可以辅助治疗甲亢。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草药治疗方法,供参考。
1. 麻黄麻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痉挛。
在甲亢的治疗中,麻黄可以通过其温阳发汗的作用,帮助调整体内的阳气,减轻患者的症状。
不过,使用麻黄需注意用量,避免过度使用引发其他问题。
2. 白术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在甲亢患者中,脾胃功能常常受到影响,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
白术可以帮助调整脾胃功能,促进食欲,改善消化问题。
不过,白术在使用时要遵循医师的建议,避免剂量过大引发不良反应。
3. 黄连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甲亢患者常伴有烦躁易怒、口渴多饮等症状,而黄连可以帮助清热解毒,减轻症状。
然而,黄连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使用。
4. 复方地黄丸复方地黄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由黄芪、生地、山药等草药组成。
在甲亢的治疗中,复方地黄丸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肝脏等作用,可辅助缓解甲亢引起的一些症状。
不过,使用复方地黄丸时需注意遵循医师的建议,不宜自行调整剂量。
5. 三七三七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在甲亢的治疗中,三七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甲亢引起的一些症状,如心悸、气短等。
然而,三七不宜长期使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使用。
尽管这些草药在辅助治疗甲亢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替代常规药物治疗。
甲亢是一种严重的内分泌疾病,任何草药使用都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与常规药物治疗结合使用。
总结在甲亢的草药治疗中,麻黄、白术、黄连、复方地黄丸和三七等草药被认为可以辅助缓解症状和调整身体状况。
然而,不同的患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草药的使用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草药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并不能替代常规药物治疗。
余江毅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经验
![余江毅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f5b5de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9.png)
余江毅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经验甲亢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方面,余江毅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中医方面,余江毅教授注重辨证施治。
根据甲亢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他会应用中医的辩证治疗方法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如果患者属于阳盛阴虚体质,他会在治疗中重点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通过使用补益的中药来调理患者的体质。
他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如用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如黄芪、黄精等,来降低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在西医方面,余江毅教授运用先进的检查技术和药物治疗。
他会通过采用血液检测和甲状腺超声等现代医学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甲状腺功能的情况,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药物治疗方面,他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谨选择药物,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外,如果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他也会在手术方面给予合理指导。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中,余江毅教授强调患者的整体管理。
他认为甲亢治疗不仅仅是病理性的治疗,更是要通过整体管理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他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和运动建议,同时也会倡导患者适度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促进治疗的效果。
余江毅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注重辨证施治,在中医方面运用中药等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在西医方面采用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治疗,综合运用中西医方法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他也强调患者的整体管理,通过营养指导、运动建议和心态调整等促进治疗效果。
这些经验对于甲亢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甲亢眼睛肿中医治疗方案
![甲亢眼睛肿中医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a89f5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d.png)
一、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甲亢眼睛肿是甲亢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睑水肿等症状。
中医认为,甲亢眼睛肿属于“瘿病”、“眼突”范畴,病因病机复杂,治疗原则以疏肝解郁、健脾利湿、活血化瘀为主。
以下是一篇关于甲亢眼睛肿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病因病机1. 肝郁气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脉络不通,导致眼周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眼肿。
2. 脾虚湿盛:脾气虚弱,运化水湿无力,水湿内停,溢于眼周,致眼睑水肿。
3. 瘀血内阻:气滞血瘀,瘀血内阻,脉络不通,导致眼周气血运行不畅,眼睑水肿。
4. 肾阴虚火旺: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火邪上炎,灼伤津液,致眼睑水肿。
三、诊断要点1. 眼球突出,眼睑水肿。
2. 伴有甲亢的其他症状,如易怒、心悸、多汗、手颤等。
3. 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
四、中医治疗方案1. 治疗原则(1)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2)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3)滋阴降火,调养肝肾。
2. 中药治疗(1)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方:柴胡10g,白芍15g,当归10g,川芎10g,香附10g,丹参15g,红花10g,牛膝10g。
(2)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方: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泽泻10g,薏苡仁15g,黄柏10g,栀子10g。
(3)滋阴降火,调养肝肾方: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山药15g,山茱萸10g,枸杞子15g,菊花10g,甘草6g。
3. 针灸治疗(1)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取穴:肝俞、胆俞、太冲、足三里、血海、三阴交。
操作:每次选3-5穴,用毫针刺入,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2)健脾利湿,清热解毒:取穴:脾俞、胃俞、中脘、水分、足三里、阴陵泉。
操作:每次选3-5穴,用毫针刺入,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3)滋阴降火,调养肝肾:取穴: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太冲。
操作:每次选3-5穴,用毫针刺入,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4. 饮食调养(1)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
中医辨证施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良方
![中医辨证施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良方](https://img.taocdn.com/s3/m/87a8d6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2.png)
中医辨证施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良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为甲亢,是指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
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中医认为甲亢是由于肝火上炎、热毒积聚而导致的。
中医辨证施治甲亢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清热解毒药物治疗:首先要清热解毒,可以使用中药材黄连、黄柏、蒲公英等进行治疗。
黄连、黄柏可以清除体内的肝火,蒲公英具有清热解
毒的作用。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清肝火、降低甲状腺的分泌功能,从而控制甲亢的症状。
2.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甲亢病人常伴有瘀血症状,如心慌、心痛、颈
部静脉怒张等。
可以使用中药材丹参、当归、桃仁等进行治疗,这些药物
可以活血化瘀,改善瘀血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快康复。
3.肝肾养护药物治疗:甲亢病人常伴有肝虚肾亏的症状,如头晕、腰
酸等。
可以使用中药材黄精、淮山、山药等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以养护
肝肾,增强肝肾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轻甲亢的症状。
4.饮食调理:甲亢病人应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此外,病人还
应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海产品、蛋类、牛
奶等,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5.心理调适:甲亢病人常伴有情绪波动、焦虑不安的症状,因此在治
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可以通过听音乐、进行瑜伽、打坐等方法进
行心理调适,改善情绪,缓解焦虑,促进身心健康。
甲亢的草药疗法中草药如何帮助治疗甲亢
![甲亢的草药疗法中草药如何帮助治疗甲亢](https://img.taocdn.com/s3/m/e395e2d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5.png)
甲亢的草药疗法中草药如何帮助治疗甲亢甲亢的草药疗法:中草药如何帮助治疗甲亢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也被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心悸、出汗、焦虑等。
虽然西医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而中医草药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甲亢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甲亢的草药疗法,探讨中草药如何帮助治疗甲亢。
1. 中草药的治疗原理中医认为,甲亢属于“虚实夹杂”病症,其中的“实”主要表现为肝气郁结,湿热蕴结,痰火内盛等病因;而“虚”则是指肾阴亏损,脾胃虚弱等情况。
中草药治疗甲亢的原理主要包括升阳消温、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理气养血等。
中草药能够通过药性对病因病机产生影响,调节体内平衡,达到治疗甲亢的效果。
2. 常用的中草药2.1 黄芪:黄芪为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具有益气养阴、固表抗邪的功效。
在甲亢的治疗中,黄芪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力,抑制甲状腺功能的亢进。
2.2 红参:红参也是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具有滋阴补肾、益气生津的作用。
甲亢患者多伴有阴虚火旺的情况,服用红参可以补益阴液,减少火热症状。
2.3 土茯苓:土茯苓有清热利水、除痰安神的功效,对甲亢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4 紫苏叶:紫苏叶具有散风解表、止咳平喘的作用,可以缓解甲亢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2.5 地黄:地黄可以滋阴养血,对于甲亢引起的贫血、心悸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 中草药疗法的应用中草药疗法可通过单味草药或复方草药的形式使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师会针对症状选用不同的中草药组合。
在治疗甲亢时,中草药可以与西药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中草药疗法治疗,遵循医嘱,按时服用药物。
4. 注意事项4.1 甲亢患者在使用中草药前应首先就诊于专业的中医师,进行全面的中医辨证施治,确立确诊。
4.2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中草药需谨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甲亢的草药疗法中药有哪些对甲亢有治疗效果的
![甲亢的草药疗法中药有哪些对甲亢有治疗效果的](https://img.taocdn.com/s3/m/79b1f1f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5.png)
甲亢的草药疗法中药有哪些对甲亢有治疗效果的甲亢,也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传统中医草药疗法在治疗甲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对甲亢有治疗效果的中药,供读者参考。
1. 天仙藤天仙藤,属于天仙藤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潜阳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甲亢属于肝阳上亢的范畴,因此使用天仙藤可以帮助降低肝阳的升发,从而缓解甲亢症状。
天仙藤可以单独泡水喝,也可以与其他草药配合使用。
2.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调经活血、滋养血液的功效。
在甲亢患者中,常常会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使用当归可以帮助调节女性激素水平,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并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3. 白术白术,是一种具有健脾益气、温中止泻作用的中药材。
在治疗甲亢时,常常会出现消化系统问题,如食欲不振、腹泻等,使用白术可以调节脾胃功能,缓解这些症状。
4.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固表、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在甲亢患者中,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受感染。
使用黄芪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5. 天麻天麻具有镇静安神、祛痰止咳的作用。
在甲亢患者中,常常会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使用天麻可以帮助镇静安神,改善这些症状。
总之,中草药疗法在甲亢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草药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在使用草药疗法时应该遵循个体化的原则,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草药疗法主要是辅助治疗,不能替代传统医学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症状或合并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标准的治疗。
希望上述内容对甲亢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余江毅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经验
![余江毅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ef393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5.png)
余江毅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经验甲亢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多的一种疾病。
西医学认为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甲状腺或放射性碘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单纯的西医治疗不能完全改善病情,有时会存在药物抗性或术后并发症等问题。
余江毅教授是国内知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在治疗甲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可以综合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西医的手段,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余教授强调了甲亢的中医病机。
中医认为甲亢是由于肝火旺盛、肾气亏虚或心火亢盛等导致的。
在治疗中要以调理肝、肾、心三脏为重点。
余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针对甲亢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采用中药调理肝肾心脏,达到平肝潜阳、补肾益气、清心降火的效果。
结合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增强患者的自愈能力。
余教授提倡个体化的西医治疗方案。
他指出,由于甲亢的病因多样,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对于轻度的甲亢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
对于药物抗性较强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甲状腺或放射性碘治疗。
余教授也强调了手术治疗和放射性碘治疗的风险和副作用。
他建议患者在接受这些治疗之前要充分了解并权衡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余教授提倡饮食调养和心理调节。
他指出,饮食对甲亢的影响非常重要。
甲亢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海带、红枣、蜂蜜等,有助于调理甲状腺功能。
余教授还强调了心理调节的重要性。
甲亢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情绪不仅会加重病情,还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治疗过程中,他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
余江毅教授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为甲亢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他的治疗方法既能调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又能有效控制甲亢病情,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甲亢的中医治疗方法
![甲亢的中医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8187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5.png)
甲亢的中医治疗方法甲亢,又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特征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代谢率增快、心率加快、体重减轻等症状。
中医认为甲亢属于“内分泌失调”、“气血失和”范畴,因此在治疗上采用中医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甲亢的中医治疗方法,希望对患有甲亢的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中医治疗甲亢的关键是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甲亢是由于肝郁气滞、肾阴不足、脾胃虚弱等原因导致的,因此治疗的首要任务是调理肝郁气滞,滋补肾阴,健脾和胃。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芍、人参、黄芪等,可以通过煎煮或者煎服的方式进行治疗。
其次,中医治疗甲亢还可以采用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施加针刺或者灸烧的方式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甲亢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潜阳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如太冲、足三里、合谷等。
此外,中医还可以采用中药熏洗疗法来治疗甲亢。
中药熏洗疗法是一种通过中药的熏蒸作用来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甲亢患者,可以选择一些清热解毒、平肝潜阳的中药材,如黄芩、黄连、阿胶等,进行熏洗疗法,可以有效缓解甲亢的症状。
最后,中医治疗甲亢还可以结合适当的饮食疗法。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认为食物也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对于甲亢患者,可以选择一些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绿豆、芝麻、海带等,来帮助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甲亢的症状。
总之,中医治疗甲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甲亢的症状。
但是,在进行中医治疗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或者中医医生进行治疗,避免因为误诊或者误治导致病情加重。
希望广大甲亢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中医治甲亢的方法
![中医治甲亢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c37c1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c.png)
中医治甲亢的方法甲亢,也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疾病。
甲亢患者常常出现代谢率加快、心率加快、怕热、多汗、体重减少等一系列症状。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甲亢主要与肝火炽盛、阴虚火旺、有痰内结等因素相关。
下面是一些中医治疗甲亢的方法。
1. 中药调理:中医认为甲亢主要是由于肝火炽盛,所以调理肝火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
可以采用苦寒清肝的中药,比如黄连、黄芩、黄连等药物,来清热降火、疏肝理气。
另外,补益肝肾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用人参、黄精、当归等滋补药材来调养肝肾功能。
2.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甲亢患者多属于肝胃阴虚、津伤肺热的证候,所以饮食调理可以选择滋阴清热的食物。
可以适量摄入牛奶、豆浆、百合、石斛、莲子等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同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2、B12及矿物质的食物。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甲亢的常用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针刺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神门等经络穴位,来调整体内的气血流通,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
此外,中医还常使用火针、艾灸等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4. 推拿按摩:中医推拿按摩可以通过刺激和调理相关穴位、经络,来调整患者的体内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甲亢的效果。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拇指揉、推拿捏、三焦滑脉法等。
5. 民间偏方:中医还有许多民间偏方能够辅助治疗甲亢。
比如,可以使用红景天、泽泻、黄芩等草药煮水饮用,具有清热降火、滋阴润燥的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食疗方法,如可以使用鲨鱼鳞煮水饮用、多吃海带等食物来辅助治疗。
上述方法仅供参考,甲亢的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最好在中医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中医治疗甲亢需要坚持长期治疗,并配合规范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甲亢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甲亢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bfa623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7.png)
甲亢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中医辨证论治在其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将甲亢归为“内有阳亢”、“积阳发热”的范畴,主要表现为心悸、多汗、眼球突出等症状。
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主要包括调整气血阴阳平衡、清除热毒以及活血化淤。
一、中医辨证1. 辨证分类根据临床特征和不同程度的病变,可将甲亢分为虚火上扰型、肝胆郁结型、实火壅盛型和外感风寒啮蚀型等类型。
其中,虚火上扰型表现为舌质偏红少津;肝胆郁结型表现为口苦咽干、胁肋胀满;实火壅盛型表现为高热多汗;外感风寒啮蚀型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及四肢均有骨节不适。
2. 辩证要点甲亢辨证主要依据舌苔、脉象和症状进行辨别。
首先观察舌质,甲亢多见红绛或淡红色的舌质。
其次,观察舌苔,虚火上扰型舌苔偏黄,肝胆郁结型舌苔厚腻,实火壅盛型舌苔黄而干燥,外感风寒啮蚀型舌苔白而厚重。
最后,辩证时注意观察脉象,常见的是弦滑数。
二、中医施治原则1. 调整气血阴阳平衡中医认为甲亢是由于阳亢内动所致,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调整气血阴阳平衡。
对于虚火上扰型患者可采用益气养阴的方法进行治疗,例如使用沙参麦冬汤等药物;对于肝胆郁结型患者可以采用理气利胆的方法进行治疗,如使用柴胡加墨河尾汤等药物;对于实火壅盛型患者可以采用清凉解毒的方法进行治疗,例如使用龙胆泻肝汤等药物;对于外感风寒啮蚀型患者可以采用祛风散寒的方法进行治疗,如使用防风通圣丸等药物。
2. 清除热毒甲亢患者体内多有热毒积聚,因此需要清除热毒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医常用的清火解毒药物有穿心莲、金银花、板蓝根等,可通过冲剂、口服液等方式使用,以促进排尿和解毒。
3. 活血化淤部分甲亢患者在长期暴发发作时可出现血瘀现象,中医则重点应用活血化淤方法。
常见的一些中药如桃仁、当归、川芎等具有活血化淤功效,可通过米汤服用或外敷局部进行治疗。
三、综合治疗方案1. 中药汤剂根据甲亢辨证分类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余江毅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经验
![余江毅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ae75c41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1.png)
余江毅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经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
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出汗、疲惫、体重减轻、多食、口干等。
中医认为甲亢是由肝火上炎、肝肾阴虚等原因引起的,中西医结合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治疗甲亢,下面分享我在甲亢治疗
上的经验。
一、辨证论治,治疗纠偏
甲亢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证候,制定不同的方案。
一般来说,甲
亢后期阳盛阴亏,治疗的重点是平肝泻火,滋阴降逆。
治疗方案要结合个人体质特点,避
免不当的用药造成不良反应。
二、调理情志,稳定情绪
甲亢具有情绪波动明显的特点,如不安、焦虑、易怒等。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甲
亢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要采取措施稳定情绪,如听音乐、读书、散步、打坐等,
有助于缓解病情。
三、饮食调理,禁忌刺激性食品
甲亢患者要遵循清淡干净、饮食宜少而多餐的原则。
禁忌烟、酒、咖啡、茶等刺激性
食品,减少对体内的刺激。
同时,食用一些具有清热、滋阴、降火等作用的食品,如芝麻、黑豆、黑木耳、蜂蜜等,有助于改善病情。
四、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
甲亢的药物治疗以西药为主,包括抗甲状腺药、β受体阻滞剂、碘剂等,具有迅速控制病情的效果。
但药物也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反应,如过敏、皮肤瘙痒、疼痛、呕吐等。
因此,中医治疗可以辅助西药治疗,减轻不良反应,如补肝、滋阴、清热等中药调理。
四种甲亢的偏方治疗方案
![四种甲亢的偏方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9840b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c.png)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身体代谢加快,出现心悸、手颤、体重减轻等症状。
中医认为,甲亢属于“瘿病”范畴,治疗上注重调整阴阳平衡,以下介绍四种甲亢的偏方治疗方案:一、甲亢偏方治疗方案一:逍遥散加减方逍遥散是中医治疗甲亢的经典方剂,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功效。
以下是逍遥散加减方的具体用法:【组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甘草、生姜、大枣。
【用法】每日一剂,煎煮取汁,分早晚两次温服。
【加减】1. 若患者伴有心悸、失眠,可加炒酸枣仁、夜交藤;2. 若患者伴有乏力、气短,可加党参、黄芪;3. 若患者伴有胸闷、咳嗽,可加瓜蒌皮、白芥子。
二、甲亢偏方治疗方案二:二陈汤加减方二陈汤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适用于甲亢患者痰湿内阻、胸闷不适等症状。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用法】每日一剂,煎煮取汁,分早晚两次温服。
【加减】1. 若患者伴有心悸、失眠,可加炒酸枣仁、夜交藤;2. 若患者伴有乏力、气短,可加党参、黄芪;3. 若患者伴有胸闷、咳嗽,可加瓜蒌皮、白芥子。
三、甲亢偏方治疗方案三:海藻玉壶汤加减方海藻玉壶汤具有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甲亢患者甲状腺肿大、结节等症状。
【组成】海藻、昆布、海带、夏枯草、白芍、贝母、川芎、当归、甘草。
【用法】每日一剂,煎煮取汁,分早晚两次温服。
【加减】1. 若患者伴有心悸、失眠,可加炒酸枣仁、夜交藤;2. 若患者伴有乏力、气短,可加党参、黄芪;3. 若患者伴有胸闷、咳嗽,可加瓜蒌皮、白芥子。
四、甲亢偏方治疗方案四:六味地黄丸加减方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养血润燥的功效,适用于甲亢患者阴虚火旺、五心烦热等症状。
【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
【用法】每日一丸,分早晚两次温服。
【加减】1. 若患者伴有心悸、失眠,可加炒酸枣仁、夜交藤;2. 若患者伴有乏力、气短,可加党参、黄芪;3. 若患者伴有胸闷、咳嗽,可加瓜蒌皮、白芥子。
甲亢的草药治疗尝试草药治疗甲亢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甲亢的草药治疗尝试草药治疗甲亢的效果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6c834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2.png)
甲亢的草药治疗尝试草药治疗甲亢的效果和注意事项甲亢的草药治疗尝试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由于甲状腺过度活跃引起的内分泌疾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这些方法对于控制甲亢症状和恢复甲状腺功能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然而,一些患者可能对传统疗法存在耐药性或副作用,因此寻求替代疗法成为他们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一些人尝试使用草药治疗甲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草药治疗甲亢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一、草药治疗甲亢的效果1. 中药方剂中医草药在治疗甲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些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如牛黄解毒片、五味子饮片和龙胆泻肝丸等。
这些方剂中的成分具有抗炎、抑制甲状腺功能和调整免疫系统等作用,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治疗效果。
2. 单味草药除了中药方剂,一些单味草药也被用于甲亢的治疗。
例如,白术、黄芪、三七和枸杞等草药被认为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改善甲状腺功能和缓解症状的作用。
然而,这些草药的使用需要谨慎,最好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使用。
二、草药治疗甲亢的注意事项1. 寻求专业指导在尝试草药治疗甲亢之前,患者应该首先寻求中医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专业的医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监督疗效和副作用的发生。
2. 遵循剂量和疗程无论是中药方剂还是单味草药,都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量和疗程的控制。
超量使用或长期使用草药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甚至适得其反。
3. 注意药物配伍草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一些草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干扰其疗效,甚至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患者在用草药治疗甲亢时应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避免不当的配伍使用。
4. 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患者都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这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治疗的效果和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注意监测副作用草药治疗甲亢虽然相对安全,但仍潜在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
例如,草药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消化不良、头晕等不适症状。
中医辨证治甲亢
![中医辨证治甲亢](https://img.taocdn.com/s3/m/64f332120740be1e640e9a07.png)
传统医学·用药之道式,如散步、打太极、乒乓球、室内羽毛球等。
时间上,最好选择进餐后1小时运动。
因为此时是血糖较高的时候,锻炼降糖的效果会事半功倍,但如果选择在早晨锻炼,则一定要在锻炼前进食,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
其次,一定要控制好运动强度,不要出太多汗。
因为秋冬季节属于阳消阴长阶段,如果出汗太多,就容易伤阳,而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输布运行,一旦阳气耗损,就会导致体内湿邪过重。
以走路为例,每次30~60分钟,一般慢速走以每分钟60~70步为宜,中速行走每分钟80~90步,快速行走为每分钟110~120步,走的速度按个人体力而定。
体力较好的患者,行走时还可加一些负荷,但不要刻意追求运动时间。
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寒冷,人体难以很快适应外面的温度,所以,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准备,从运动量小的动作开始,逐步加大运动量。
运动结束时,也应再做些放松调整活动,如慢走几步、揉揉腿,做几下深呼吸等,逐渐让人适应从锻炼的兴奋状态回到静息状态。
中医辨证治甲亢□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曹元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常见症状有心悸、出汗、体重减少、进食和排便次数增多等,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出现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
目前甲亢的治疗以西医为主,不过,祖国传统医学对甲亢也颇有研究,治疗上也可作为西医的重要补充。
病因病机中医将甲亢称为瘿气,认为其多因情志和体质两方面因素引起。
1.情志失调。
由于长期忧思恼怒,致使肝郁气滞,疏泄失常,则津液失于输布而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于颈前而形成瘿气,其消长常与情志变化有关。
2.体质因素。
妇女由于经、带、胎、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密切相关,如遇有情志不畅等因素,常可致气滞痰结,肝郁化火,故女性易患本病。
总之,瘿气的内因是体质因素,情志失调则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气郁化火,耗气伤阴。
分证论治中医将甲亢分为以下4种证型——1.气滞痰凝证证候:颈前肿胀,烦躁易怒,胸闷,两胁胀满,善太息(编者注:指长舒气而有声,相当于叹息),失眠,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脉弦或弦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亢中医治疗
1、气郁痰结证
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痰邪内生结聚于颈前所致。
临床表现为颈前结块肿大,弥漫对称,肿块光滑、柔软,性急易怒,胸闷胁痛,怕热汗出,颈部憋胀,吞咽不爽,喉间有痰;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或弦数有力。
治当理气舒郁、化痰散结。
方选四海舒郁丸加减,药用:青木香10克,海蛤粉10克,陈皮10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乌贼骨30克,黄药子5~10克,香附15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
胸闷、发憋较甚者加厚朴10克,瓜蒌仁10~15克;瘿肿疼痛者加山慈菇5~10克,红芽大戟1.5~3克(散剂每次1克);便溏者加山药3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咽喉不适、声音嘶哑者加桔梗10克,牛蒡子10克,射干10克。
2、气阴两虚证
多因郁火耗伤气阴所致。
临床表现为颈前轻度肿大或不肿大,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气促多汗,心悸少寐,面色萎黄,腰膝酸软,便溏纳差,下肢浮肿,指舌颤动;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而无力。
治当益气养阴、涤痰散结。
以牡蛎散合生脉饮加减,药用:黄芪30克,人参(太子参)5克,白术10克,生地20克,白芍15克,首乌30克,麦冬10克,柏子仁10克,桑椹20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10克,瓜蒌仁12克,川芎10克,玄参30克,黄药子5~10克。
便溏纳差者加山药30克,扁豆30克,砂仁10克;汗多者加浮小麦30克,麻黄根10克;指舌颤动明显者加生石决明30克、钩藤10克;眼球突出、视物不清者加青葙子10 克,草决明30克。
3、阳亢风动证
多因肝肾阴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所致。
临床表现为心悸而烦,发热多汗,性急易怒,口干不欲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头晕目眩,指舌颤动,颈前肿大,目突如脱;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而有力。
治当滋阴潜阳,熄风豁痰。
方选珍珠丸加减,药用:珍珠母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熟地黄24克,白芍30克,天冬10克,怀牛膝12克,水牛角15克,夏枯草10克,丹皮10克,知母10克,海浮石15克,茯苓3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30克,沉香末15克(冲服),草决明30克,海藻30克,黄药子5~10克,莪术10克,陈皮10克。
指舌颤动较甚者加僵蚕12克,全蝎10克;阴虚甚者加阿胶10克,麦冬15克;心烦不寐者加黄连9克,柏子仁10克。
4、肝胃火旺证
多因暴怒伤肝,肝郁化火,火邪及胃,炼津生痰所致。
临床表现为颈前肿大而柔软光滑,面红目赤,心悸失眠,性急易怒,口苦咽干,多食善饥,畏热汗出,口渴喜冷饮,头晕目眩,指舌颤动,形体消瘦;舌质红,苔黄燥,脉沉弦数有力。
治当清肝泻胃、育阴散结。
方选龙胆泻肝汤合清胃散加减,药用:龙胆草10~15克,知母10克,山栀子10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生石膏30克,升麻10克,丹皮10克,连翘24克,玉竹10克,海藻30克,黄连10克,生龙牡各30克,钩藤15克,白蒺藜12克。
大便干结者加大黄10克,厚朴15克;眼球酸胀者加白芷10克,石菖蒲10克;心悸较甚者加柏子仁10克,酸枣仁24克。
5、阴虚火旺证
多因火郁伤阴,虚火外浮所致。
临床表现为颈前肿块或大或小,形体消瘦,目干睛突,面部烘热,咽干不欲饮,多食易饥,烦躁易怒,心悸汗出,头晕失眠,手指颤动,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
治当滋阴降火,涤痰散结。
方选知柏地黄丸合消瘰丸加减,药用: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30克,山药30克,山茱萸10克,夏枯草10克,黄药子5~10克,旱莲草30克,贝母12克,茯苓24克,玄参15克,鳖甲10克,牡蛎30克。
心火盛者加黄连10克;大便溏薄、下肢浮肿者加山药30克,苡仁30克;胃火盛者加生石膏30克;气短乏力者加黄芪30克,白术10克,太子参30克;虚火重者加丹皮10克,地骨皮
30克,青蒿10克;大便干结者加大黄10克。
6、肝郁脾虚证
多因郁怒伤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脾所致。
其临床表现为:急躁易怒,善太息,胸闷胁痛,脘腹胀满,纳食不佳,便稀或溏,颈前肿块或大或小,或见恶心,呕吐,倦怠乏力,心悸汗出;脉象弦滑,苔白或厚腻。
治当疏肝健脾,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10~15克,香附15克,白芍30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炒麦芽20克,白术12克,党参15克,厚朴10克,山药30克。
肝郁化火兼见口苦口干者加栀子10克,黄连10克,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气郁较甚兼有血瘀表现者加川楝子10克,青皮12克,乌药10克,丹参30克,莪术10克;脾虚较甚者加黄芪30克,白扁豆30克,苡仁15克,藿香10克。
7、痰结血瘀证
患者病程多较长,缘由气滞痰凝、血脉瘀阻而发病。
临床表现为:颈前肿块经久不消,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胸闷憋气,眼球突出,心烦善怒,喉间有痰,吞咽不爽,食少便溏;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厚腻,脉沉弦或沉涩。
治当理气化痰、活血消瘿。
方选海藻玉壶汤加减:海藻30克,海带30克,昆布30克,陈皮12克,青皮10克,半夏10克,贝母10克,连翘30克,穿山甲10克,莪术10克,土鳖虫10克,牡蛎30克,黄药子5~10克,甘草1 0克,砂仁10克。
如见面色不华、身倦乏力等气血两虚症状加黄芪30克,当归12克,党参2 4克,熟地15克;胸闷憋气较甚者加郁金15克,枳壳10克,瓜蒌仁15克;肿块坚硬,移动性小或不可移者加山慈菇5~10克,丹参30克,天葵子15克,半枝莲30克。
8、心肝阴虚证
多因痰气壅结、化火伤阴所致。
临床表现为:颈前轻中度肿大,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心悸汗出,心烦少寐,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形体消瘦;舌红,苔少,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治当滋阴益精,宁心柔肝。
方选天王补心丹合一贯煎加减:人参5克,玄参15克,生地24克,麦门冬12克,天门冬12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柏子仁30克,五味子10克,辰砂0 5克(冲),茯苓30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10克,钩藤15克。
腹泻者加山药15克,白术10克,苡仁30克,麦芽20克;腰膝酸软者加龟板10克,桑寄生30克,菟丝子30克,川牛膝12克;气血两虚者加黄芪30克,阿胶10克;心悸较甚者加酸枣仁30克,煅龙骨30克,远志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