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me a t ss eh d S xy f e p t n sd a n s d w t r a t a c rw r h c e o f d o t h e t r so e a i a  ̄ t sa i. t o s M it - v a i t ig o e i b e s n e e e c e k d t n u e f au e f h x l E i e h c i t t l lmp u i g t e CDF . wo d me so a l a o n su e o o s r e t e sz y h, sn h I T - i n i n lu t s u d wa s d t b e v h i r e,s a e,sr c u e a d i tr a c o so hp tu t r n ne n l h e f e a i a y lmp .C 1 a s d t b e v h i ain o e b o d f w. s l S x y f e p t n s h d t ero e a in xl r l y h DF w s u e o o s re te st t ft l o l u o h o Re u t s it - v a i t a h i p r t i e o te t n ,3 ft e h d t e l mp o e me a t sswhl h t e 6 p t n s h d e n p o e f rt e p t o o ia r ame t 9 o m a h h y h n d t sa i i t e oh r2 a i t a n tb e r v d a t ah l gc l e e e h e a n t n o h y h wo- i n in l u r s n g a h s o d t a o h n e o k p a e i h s a e n x mi ai f t e lmp .T o d me so a h a o a r p y h we h t s me c a g s t o l c n t e h p a d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l)的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腋窝淋巴结检查,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腋窝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结构,再采用高频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观察淋巴结的血流情况。

结果转移淋巴结大小为5mm-370mm,95%以上的长短径比(l/s)≤2,淋巴结皮质不均匀增厚或消失,内部回声主要为不均匀的低回声,淋巴门偏心或消失,边界模糊居多,血流分布主要为周边型和混合型,ri值较高,为0.70。

部分可见腋静脉受压。

结论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的二维及cdfl超声检查图像有较为特征性的表现,淋巴结的超声图像在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结构、血流分布、血流动力学及淋巴结包膜外转移等方面均有较为特征性的表现,能较准确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有助于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价值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最常见、最早的转移途径为淋巴结转移,术前准确预测腋窝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而腋窝淋巴结状态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一个独立而重要的因素[1],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早期更准确地检出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在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和预后分析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观察了确诊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情况,分析总结了60例转移性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资料齐全的乳腺癌患者共60例,均为女性,其中单发38例,多发22例,年龄29-78岁,平均(53.1±7.2)岁。

单发淋巴结20例,多发40例,乳腺癌肿块直径最小为12mm,最大直径76mm,平均直径(48.1±5.1)mm。

术前可触及腋窝肿大淋巴结38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者22例。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一、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约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15%。

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组织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临床研究表明,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与预后呈正相关。

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对于指导治疗决策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原理及优势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手段,通过对声波的反射和回声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人体组织的结构和血流信息。

相比于传统B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组织结构和血流情况,对于浅表器官的检查效果尤为突出。

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以下优势:1. 高分辨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分辨率较高,可以清晰地显示淋巴结的形态和内部结构,有助于发现微小的转移灶。

2. 血流信息: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淋巴结和其周围血流的情况,有助于评估淋巴结的血液供应情况,进一步判断其性质和功能状态。

3. 无创检查:相比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MRI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检查手段,无辐射、无创伤,适合于乳腺癌患者的长期监测和随访。

1. 早期筛查:乳腺癌患者常规接受腋窝淋巴结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对于术前筛查和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2. 随访监测:对于已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定期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术后复发和转移,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引导穿刺活检:对于怀疑转移的淋巴结,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直观地显示其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有助于引导穿刺活检,提高活检的准确率。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潜在应用前景。

需要指出的是,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也存在局限性,如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设备的质量等因素会影响其诊断准确性。

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腋窝淋巴结状态是评估乳腺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也是确定正确治疗计划的必要条件[1]。

传统上,腋窝淋巴结状态用于通过腋窝淋巴结清除术的组织学结果来确定。

由于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可引起一些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如腋窝肿胀、神经损伤和感染等,前哨淋巴结活检近年来逐渐取代了腋窝淋巴结清除术[2]。

然而,前哨淋巴结活检仍然是一种侵入性方法,并且无法避免假阴性结果。

另一方面,由前哨淋巴结活检引起的腋窝区域和手臂的水肿仍然是临床医师广泛关注的术后并发症。

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合格患者再经术前腋窝淋巴结超声评估被认为具有诊断价值[3]。

但是普通的灰阶超声对于检测淋巴结的形态特征的准确性仍然是适中的,有研究表明,灰阶超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和73%,特异度较差[4]。

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成像技术,它利用长期建立的临床概念,即恶性病变比正常组织生物力学特征更为明显。

但是这种特征不能反映在灰阶超声图上,可以通过超声弹性成像来估计[5]。

超声弹性成像已被用于诊断多种超级组织的病理变化,如乳腺、甲状腺、肌肉、腮腺、颈淋巴结和皮肤,但有关使用超声弹性成像评估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的文献相对较少。

本研究通过对超声弹性成像和灰阶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准确性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1—12月陕西省肿瘤医院共9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72岁,平均(49.2±9.6)岁。

患者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参与了乳腺肿块超声检查,疑似腋窝淋巴结受累的乳腺癌患者。

排除标准:(1)新辅助治疗史;(2)原位导管癌;(3)良性乳房病变;(4)怀疑腋窝淋巴结位于主腋窝附近,存在进行活组织检查风险的患者。

最终,87例患者的87个淋巴结被纳入分析。

1.2方法由2位在传统超声检查方面有十五年经验并拥有多年实时弹性成像经验的放射科医师[作者简介]袁权(1977-12~),男,陕西镇安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诊断、肿瘤的研究。

术前超声对于临床体检腋窝阴性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评估价值初步探讨

术前超声对于临床体检腋窝阴性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评估价值初步探讨

术前超声对于临床体检腋窝阴性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评估价值初步探讨第一部分术前专项超声对于-早期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诊断价值初步探讨目的:探讨术前专项超声对于临床体检腋窝阴性乳腺癌前哨淋巴转移状态的诊断效能,以及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术前专项超声对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预测能力。

方法:对于乳腺原发病灶粗针穿刺活检确诊为浸润性癌的病例,于术前一名高年制医师对其腋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扫查。

超声诊断腋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包括回声低、形态不规则或饱满、边界不清、淋巴门结构不清、皮质不均质增厚。

所有淋巴结所有超声征象均符合良性则诊断为腋下淋巴结无转移,反之则诊断为腋下淋巴结有转移。

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术前专项超声与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符合率,以及术前专项超声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符合率。

结果:入组共96例病例,病理证实前哨淋巴结有转移17例,前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17.7%。

术前专项超声诊断为腋下淋巴结有转移17例,其中真阳性8例。

术前专项超声诊断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47.1%,特异度88.6%,阳性预测值47.1%,阴性预测值88.6%,准确度81.3%。

前哨淋巴结阳性的病例中,超声诊断为腋下淋巴结有转移8例,其中非前哨淋巴结有转移5例,无转移3例;超声诊断腋下淋巴结无转移病例9例,其中非前哨淋巴结有转移5例,无转移4例。

对于前哨淋巴结阳性的病例,术前专项超声诊断腋下淋巴结有转移和无转移两组间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术前专项常规超声对于临床体检腋窝阴性的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术前腋下专项超声不能预测非前哨淋巴结的转移状态。

第二部分前后两次超声、磁共振、钼靶对早期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评估价值比较目的:比较前后两次超声(浸润性乳腺癌确诊前腋下常规超声和浸润性乳腺癌确诊后术前腋下专项超声)、磁共振(MR)、钼靶(MG)之间对临床体检腋窝阴性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评估价值。

B 型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探析

B 型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探析
巴结 转 移 是 影 响 乳 腺 癌 临 床 手 术 治 疗 方 式 、 手 术 范 旧及 患 者 预 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 及时发现并 切除淋 巴结转移 , 对 提 高 乳 腺 癌临床治疗效果 、 改 善 患 者 预后 具 有 要 的 意 义 。。超 声 检 查 作 为 一 种 辅 助 医疗 检 查 手 段 , 近年来 以其创伤性 小 、 诊 断 率 高 以及 操 作 简 便 的优 点 广 泛 应 用 于 临床 多 种 疾 病 的 诊断 中 , 同 时 也 在 鉴 别 诊 断 腋 下 淋 巴结 是 否 有 转 移 中取 得 了 良好 的 应 用 价 值 。本 文 以本 院 2 0 1 1年 1月 至 2 0 1 3年 1 2月 收 治 的 7 2例 乳 腺 癌 患 者 为研 究 对 象 , 采 用 B型 超 声 ( B超 ) 诊 断 患 者 腋 窝 有 无 淋 巴结 转 移 取 得 了较 好 的效 果 , 现报道如下 。
王绍 东( 北京 市海淀 区花 园路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 1 0 0 0 8 9 )
【 摘要】 目的 探 析 B型超 声 ( B超 ) 诊 断乳 腺 癌 腋 窝淋 巴结 转 移 的 价 值 。方 法 以北 京 市 海 淀 区花 园路 社 区
卫 生服 务 中心 2 0 1 1 年 1月 2 0 1 3年 1 2月 收 治 的 7 2例 乳 腺 癌 患 者 为 研 究 对 象 , 所 有 患者 均 行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检 查 。
分 析, 讣 量 检 测 数 据 以 ±s 表示 , 计 数 检 测 数 据 以 率 的 形 式 表 示 , 组 问 比较 用 t 检 验, 计 数 资 料 比较 肘 Y 检 验 。 以 P< 0 .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超声对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超声对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检 查 方 法
随着高频多普勒 超声 的应 用 ,可 获得淋巴结 高分 辨力 、 高清晰度的图像 ,提供 了淋 巴结 的大小 、形状和轮廓 。以及 淋巴结 结构的改 变;彩色 多普勒 和能量 多普勒提高 了低速血 流信号的检测 。易 于显示 淋 巴结转 移癌 导致 血管 分布 的改 变。因此 ,当超声诊断提示乳腺癌可能时 ,并非所见的腋下
或 混 合 型
3 .讨 论
吉林 市北 华大 学 附属 医院超 声科 ( 3 0 1 12 1 )
[ 摘 要] 目的:探讨高 频彩色 多普勒 超声对 乳腺癌
腋 下 淋 巴结 转 侈 诊 断 的 价 值 。 方 法 : 回 顾 性 分 析 了 7 2例 经 超 声检 查 并 手 术病 理 证 实 的乳 腺 癌 患 者 的腋 下淋 巴结 ,观 察 乳 腺癌 患 者双 侧 腋 下 淋 巴结 的 大小 形 态 、数 目 、 内部 回声 ( 质 、淋 巴 门 ) 内部 血 流 信 号。 结 果 :7 例 乳 腺 癌 中, 皮 、 2 手术 病 理 证 实 有 淋 巴结 转 移 者 3 1例 , 无 淋 巴结 转 移 者 4 1 例 。 良性 淋 巴结 的超 声表 现 长 径 、短 径 大 干 15 . ,最 大 皮 质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2 0 . 0 5年 6月 一 20 0 6年 6月 我 院 手 术 治 疗的7 2例乳 腺 癌 患 者 。年 龄 最 大 7 8岁 ,最 小 3 0岁 ,平 均 5 6岁 。全 部 行 彩 超 检 查 并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 12 仪 器 :德 国 S ME SS O I EOmi 0 0超 声 . I N ON L N n 20 a
可靠标准。转移性淋 巴结受肿 瘤细胞 的浸润 。使髓 质致 密。

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引导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

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引导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

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引导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穿刺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超声诊断为转移性淋巴结的107例乳腺癌患者在术前对腋窝肿大淋巴结行穿刺。

结果病理证实96例为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100.0%,诊断指数为?92.7%,Kappa?值为?0.764。

结论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穿刺,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前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超声穿刺;病理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占中国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乳腺癌易发生淋巴道转移,其淋巴液主要流入腋窝淋巴结,腋窝淋巴结为乳腺癌转移的第一站,术前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的评估对临床有重要意义,其关系到肿瘤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选择、术前化疗与否及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1]。

术前准确判断乳腺癌患者患侧腋窝淋巴结有无癌细胞转移,可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盲目性?。

本文应用高频超声仪引导对超声诊断为腋窝转移性肿大淋巴结进行穿刺活检,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超声引导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2017?年我院确诊为乳腺癌并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7?例,均为女性,年龄?36~73岁,平均?50.2?岁,分别为浸润性导管癌74?例,浸润性小叶癌?13例,导管内癌12例,髓样癌8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可疑的转移性淋巴结行穿刺及组织学检查。

二、仪器与方法1.仪器:使用?Philips iU 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12 MHz,TSK?一次性半自动活检针(规格:18 G,90 mm),活检槽长度?9.5 mm。

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充分显示双侧乳房及腋窝,必要时肩背部垫薄枕适当侧位,探头套无菌橡胶保护套,扫查腋窝肿大淋巴结。

通过十字定位法行穿刺,穿刺过程无菌操作,手指轻压皮肤固定淋巴结,将穿刺引导针刺入皮下不同深度,活检针沿引导针进入肿大淋巴结表面时触动扳机,拔针后将组织条取出,不同方向取材?3?次,10%甲醛固定后送病理检查。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经验交流93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李文静,赵娜 (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南苑医院>,北京 100076)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淋巴转移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

对照组为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研究组为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影像学特征、皮质形态、血流信号特征和血流阻力。

结果 观察组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微小钙化、纵横径比<1.5,与对照组超声影像学特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偏心增厚型皮质形态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狭窄型皮质形态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无淋巴门型和向心增厚型皮质形态数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的周边型血流信号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门型血流信号分布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分散型和混合型血流信号占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观察组2级血流信号分布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级血流信号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0~1级血流信号分布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血流阻力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优势,可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和影像学特征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腋窝淋巴结转移,为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较为准确、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该病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7%~10%[1~2]。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技术逐渐进步与完善,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80.0%,而早期乳腺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生存率更高。

经皮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癌及乳腺炎引起的腋窝淋巴结增大的价值

经皮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癌及乳腺炎引起的腋窝淋巴结增大的价值

总之 ,经皮 淋 巴系 C E U S检 查可 以为临床 上无创
性 地鉴 别炎性 和肿瘤 转移性 淋 巴结 提供依据 ,如果 经
过 大 样本 分 析后 , 以及 此后 超 声造 影剂 的 更新 发展 ,
其有望成 为一种 常用的 S L N检测及判 定方法 。
参考 文献
[ 1 ] Ao k i T ,Mo r i y a s u F , Ya ma mo t o K,e t a 1 . I ma g e o f t u mo r
Me d , 2 0 1 0 , 2 9 ( 1 2 ) : 1 6 9 9 — 1 7 0 4 . [ 3 ] S e v e r A R , Mi l l s P , J o n e s S E , e t a 1 . S e n t i n e l n o d e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3 ( 1 2 ) : 2 9 8 — 3 0 5 .
[ 2 ] S e v e r A, B r o i l l e t A, S c h n e i d e r M, e t a 1 . Dy n a mi c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
of l ym ph a t i c c ha nnel s a nd s en t i ne l l ym ph nod es us i ng
i n t r a d e r ma l mi c r o b u b b 1 e s a n d c o n t r a s t — e n h a n c e d u l t r a s o u n d
i n a s wi n e mo de l a n d p a t i e n t s wi t h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J Ul t r a s ou n d

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引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对于病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检查方法包括CT、MRI、B超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而高频彩超却成为了一种新的诊断工具。

本文将就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高频彩超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高频彩超是一种利用高频的声波进行成像的诊断工具。

它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组织结构,而且具有无创伤、无辐射、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高频彩超可以清晰地显示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等特征,通过观察淋巴结内部的回声、形态、边缘等特点,可以判断淋巴结的增生、肿大、转移等情况。

高频彩超还可以结合彩色血流显像,观察淋巴结周围的血流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

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检查方法,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高频彩超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可以清晰地显示淋巴结的微小结构,对于早期的转移灶能够进行及时的发现。

高频彩超具有无创伤的特点,对于患者来说更加舒适和安全。

高频彩超还能够提供实时的动态观察,对于淋巴结的形态、血流、回声等特征能够进行全面的分析,有助于准确诊断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高频彩超的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应用,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筛查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准确的淋巴结转移诊断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早期的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高频彩超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定位和评估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为手术治疗、放疗等干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对于一些难以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高频彩超可以进行腋窝淋巴结的穿刺活检,为病理学的确诊提供可靠依据。

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摘要】本文章旨在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介绍了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然后,详细阐述了高频彩超在此领域的应用,包括其技术优势和临床效果评价。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潜在作用,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高频彩超在提高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准确率和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高频彩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技术优势、临床效果评价、潜在作用、未来发展方向、彩色超声、乳腺癌诊断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和预后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是其病情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早期诊断对于指导后续治疗和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目前有关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研究尚不充分,技术优势和临床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对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作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进行综合研究,找出高频彩超在乳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快速的诊断手段,提高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减少误诊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也将探讨高频彩超技术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高频彩超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最终实现更好地服务患者的目的。

2. 正文2.1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每年有数十万女性被确诊患有乳腺癌。

超声与钼靶及二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超声与钼靶及二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超声与钼靶及二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超声与钼靶及二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不同。

超声检查是乳腺癌诊断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它能够直观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能够发现较小的病变如微小乳腺癌,对于无症状患者进行筛查也非常有价值。

对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超声检查能够帮助评估淋巴结的形态、大小、数量、质地等特征,同时对淋巴结内部的回声、边缘、形态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提示意义。

钼靶检查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分期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形态、位置、大小、边缘等特征,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但是钼靶检查只能显示病变的轮廓,对于淋巴结内部的性质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并不够全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超声与钼靶联合检查能够充分展现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内部结构等多方面信息,有着相对较高的准确性。

联合检查能够互补上述两种方法的缺点,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上常常采用超声引导钼靶检查的方式来实现联合检查,通过超声引导针头进入淋巴结局部取材,减小了误差。

综上所述,超声与钼靶及二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
诊断价值不同。

超声检查能够直观地显示淋巴结的形态和质地,而钼靶检查能够对病变的位置、大小等方面提供更为详尽的信息,联合检查则可以充分展示病变的多方面信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项或联合检查,以达到更为准确可靠的诊断结果。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面 破 溃 , 部 血 栓形 成 和脱 落 , 可 能 是 导 致 脑 梗死 发生 的 局 这
r tv s a c o p N g e a i e Re e r h Gr u . En l M d,l 9 J 9 9,3 0: 4 2 . 4 1 — 2
5 Ca J oJ .Th c a hC,M a oi n l TA,e 1 o ta.C—e cie p oen ,c — r atv r ti a
ss i .Sto ,1 9 ,2 1 8 1 8 . r ke 9 5 6: 7 卜 7 6 2 Ca r l A. Ca o i s n g a h . d o o y, 1 91 7 rol B r td o o r p y Ra i l g 9 ,1 8:3 3 0 —
3 3 1 .
3 Poa F. S e n k I, 0 Ie r DH , e a. H y o c oc lk J h ma s i ay t 1 p e h i
p a u tUS f t e c r i a t r lq ea o h a ot d r e y:a n e e d n ik f c o n i d p n e t rs a t r f ri c d n t o e i d t g d 6 e r rol r Ca dr a — o n i e t s r k n a ulsa e 5 y a s o de . r ov s c l r He l h St d . Ra i l g ua at u y d o o y,1 9 9 8,2 08( ) :6 9 6 4. 3 4 ~5
块( 括溃疡性斑块及斑块内出血) 包 。分 别 与超 卢 表 现 低 回 声 、 回声 、 回声 及混 合 回声 相 对 应 。斑 块 的组 织 成 分 与 等 强

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s e s ,l u mi n a l B t y p e b r e a s t c a r c i n o ma a x i l l a r y l y mp h n o d e me t a s t a s i s r a t e i s t h e h i g h e s t ( 7 0 . 8 ) wi t h c o n t r a s t — e n — h a n c e d u l t r a s o u n d,HER 2 t y p e b r e a s t c a r c i n o ma t a k e s e c o n d p l a c e ( 5 2 . 4 ) ,t h e n ,t r i p l e n e g a t i v e b r e a s t c a r c i n o ma ( 4 3 . 5 ) ,l u mi n a l A t y p e b r e a s t c a r c i n o ma a x i l l a r y l y mp h n o d e me t a s t a s i s r a t e i s t h e l o we s t ( 2 9 . 6 ) .T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i n Axi l l a r y Ly m ph No d e Me t a s t a s i s o f Br e a s t Ca nc e r Pa t i e n t s
Wa n g Ya n j u a n ,M i Ch e n g r o n g ,W a n g We n
95 wom e n wi t h br e a s t c a nc e r a nd t he i r r e s u l t s o f t he mol e c ul a r s ubt y pe s we r e c o m pa r e d a n a l y s z e d.Re s ul t s I n 9 5 c a —

超声造影在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在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单位:317600玉环,浙江省玉环市妇幼保健院(王春平,董金凤);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金轶)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手术治疗在乳腺癌治疗进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浸润性乳腺癌常伴有腋窝淋巴转移,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 )创伤较大,研究证实示踪剂应用于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 )活检术可替代ALND 且创伤小[1,2]。

在SLN 活检术前如果能够较好的对区域淋巴结转移进行准确评估对于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肢体活动障碍、指导术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采用乳腺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 ⁃sonography ,CEUS )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探讨CEUS 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行乳腺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EUS 影像学资料。

入组标准: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针吸细胞学检查或组织活检);TNM 分期:cT 1-3N 0M 0;临床体格检查未触及腋窝肿大淋巴结;肿瘤均为单发病灶;无术前放化疗史;术前评估无远处转移;既往无病侧乳腺手术史。

本组病人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45.26±13.22)岁,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评估无造影禁忌,最终入组64例。

1.2检查方法:病人仰卧位,患侧肩部垫高、上肢外展,对腋窝区域淋巴结先行常规超声检查。

0.9%NaCl 5ml 充分稀释声诺维(SonoVue ),在乳晕周围缓慢注射并按摩注射部位。

注射开始时同时计时,采用超声造影模式从注射点依次向外周直至腋窝方向逐步检查淋巴管走形、回流径路中可疑淋巴结并标记,其中第一个增强的淋巴结为SLN 。

记录所检出的淋巴结位置、大小、纵横比、皮髓质情况、增强方式、个数等资料,造影过程中全程录像。

探讨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探讨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 A b s t r a c t l 0b j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B u l t r a s o u n d d i a g n o s i s 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a n d a x i l l a r y l y mp h n o d e me t a s t a s i s v a l u e . Me t h o d s
Z HE NGMi n g j u n
Ul t r a s o un d d e p a r t me n t o f Pe o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 S ha ng q i u c i t y , He n a n 4 7 6 00 0, Ch i na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i f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 , t h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r e s u l t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t o v e r i f y . Re s u l t s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e x a mi n a t i o n o f r a t e i s r e l a t i v e l y hi gh, t he r e i s s i g ni ic f a n t di f f e r e nc e, P< 0. 05 ,wi t h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n i ic f a nc e ; t he di f f e r e nc e s we r e o f

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高频彩超具有良好的可视化效果,可以清晰显示腋窝淋巴结的形态结构和内部血流情况。

这一点对于早期诊断非常关键,因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一般开始时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的肿大或其他临床症状,仅依靠体检或者常规B超很难发现。

而高频彩超能够直观地显示淋巴结的形态特征,包括大小、形状、边界清晰度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显示其内部的血流情况,因此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淋巴结是否存在异常。

这样就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淋巴结的异常变化,提前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高频彩超具有非侵入性和无辐射的特点,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相对安全和舒适的检查方法。

传统的淋巴结检查一般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或者淋巴结CT检查,这些检查都需要刺穿患者的皮肤或者暴露于辐射源中,对患者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适。

相比之下,高频彩超检查不需要刺穿患者的皮肤,也不产生辐射,操作简单,无创伤,不受年龄、身体状况等限制,即使是老年人或者体弱者也可以接受这种检查。

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更适用于广大患者,尤其是那些对手术和放射治疗产生顾虑的患者。

高频彩超具有较低的成本,可以为医院和患者节约更多的费用。

传统的淋巴结检查一般需要进行活检或者CT检查,这些检查都需要较高的成本,同时还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设备来进行,所以费用较高。

相比之下,高频彩超检查设备相对较为简便,成本也较低,而且不需要特别复杂的专业技术,一般的医院都可以提供这种检查。

通过采用高频彩超进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不仅能够让更多的患者接受到更加精准的检查,而且还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对于整个医疗体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其诊断准确性和灵敏性还是有待提高的。

因为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一般稀少且分散,有可能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尤其是在淋巴结较小或者淋巴管内转移情况下。

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

而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常发生淋巴转移的部位之一,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对其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比较高频彩超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劣势,分析其在准确性方面的表现,同时也探讨高频彩超在这一领域的局限性。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讨论,旨在揭示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敏感的诊断手段。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通过深入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临床表现及诊断困难等方面,为后续高频彩超应用提供背景和基础。

2. 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通过对高频彩超技术的原理、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明确其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具体作用和价值。

3. 比较分析高频彩超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与其他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如MRI、CT等)的对比,评估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优势和劣势。

5. 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局限性:深入探讨高频彩超检查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为进一步完善技术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25%的患者会存在腋窝淋巴结的转移。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的首选转移部位之一,其转移情况直接相关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

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早期诊断具有关键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灶,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的方案选择。

《2024年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多模态超声特征对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的研究》范文

《2024年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多模态超声特征对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的研究》范文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多模态超声特征对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的研究》篇一摘要:本研究利用多模态超声技术,针对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这些特征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通过综合分析形态、边界、回声等超声参数,结合临床数据,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作为乳腺癌的主要类型,其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多模态超声技术因其无创、便捷、可重复性等优点,在乳腺癌的诊断及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通过分析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探讨其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经病理证实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收集其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

2. 超声检查采用多模态超声技术,包括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三维超声等,对患者的乳腺及腋窝进行全面检查。

3. 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回声等超声参数,结合病理结果,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三、结果1. 超声特征分析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特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等。

其中,肿瘤内部血流丰富、存在微钙化等特征与恶性程度较高相关。

2. 腋窝淋巴结转移分析通过对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等超声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其中,肿瘤大小及形态异常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

3. 预测价值评估结合临床数据,通过对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多模态超声技术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较高。

其中,结合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等特征,可有效提高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准确性。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对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通过综合分析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等超声参数,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5-06-25T14:00:35.10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高晶1 陈亚荣2
[导读] 作为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致死率正在逐年增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

高晶1 陈亚荣2
1.陕西省延川县人民医院陕西延安 717200;
2.陕西省安塞县人民医院陕西延安 717400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病理相关性探讨。

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106例(110侧)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超声诊断(观察组55侧),对双号组患者进行术前触诊(对照组55侧),最后将其与110侧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8%、78.6%及85.5%,对照组患者的以上数据分别为68.3%、50.0%及63.6%,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8.11%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6.79%,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不仅检出灵敏度及诊断的符合率均明显高于术前触诊,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术前触诊;检出灵敏度;诊断符合率
【中图分类号】R33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077-01
作为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致死率正在逐年增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

在影响乳腺癌预后、手术方式及手术范围的众多因素中,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如果可以及时发现并切除淋巴结转移,则可以有效降低致死率。

本文就我院诊治的106例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术前触诊及超声诊断的不同价值,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106例(110侧)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单号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分布于23-77岁,平均年龄(48.17±5.63)岁;包括51例行单侧淋巴结清扫,2例行双侧淋巴结清扫,共55侧。

双号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分布于21-78岁,平均年龄(47.26±5.02)岁;包括51例行单侧淋巴结清扫,2例行双侧淋巴结清扫,共55侧。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前触诊,在术前7天内由专业的资深医师进行检查,具体如下:根据患者腋窝淋巴结的位置、大小、硬度、活动度,在参考其病情及病史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同样在术前7天内由专业的资深医师进行检查,具体如下[1-2]:采用ACU SON 128XP /10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或左(右)侧位,双手上抬,充分暴露腋窝,对腋窝、锁骨上下区进行多切面扫查。

对受检的淋巴结进行仔细观察,了解其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分布和分级及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并测量淋巴结的大小、淋巴结的纵径、横径比值(L/T),测定淋巴结内及周边动脉的阻力指(RI)。

1.3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标准
1)淋巴结横径> 7 mm;2)淋巴结的纵径、横径比值(L /T)< 2.0;3)声像图显示淋巴结包膜不光滑,内有点状钙化或液化坏死区;4)结周及结内血流丰富,阻力指数RI> 0.6。

2、结果
表1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对比
组别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
观察组 56 14 14 26
对照组 72 22 6 10
1)本文研究中,共有110侧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经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82侧,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8%、78.6%及85.5%,对照组患者的以上数据分别为68.3%、50.0%及63.6%,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观察组53例患者在调查问卷中对于诊断效果有41例表示非常满意,占77.36%,有11例表示满意,占20.75%,有1例不满意患者,占1.89%,总体患者满意度为98.11%;对照组患者有22例非常满意,占41.51%,有24例满意患者,占45.28%,有7例不满意患者,占13.21%,总体满意度为86.79%,由此可见,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对比 [n(%)]
组别患者总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 53 41(77.36) 11(20.75) 1(1.89) 52(98.11)
对照组 53 22(41.51) 24(45.28) 7(13.21) 46(86.79)
P值<0.05
3、讨论
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而言,过去传统的方法为术前触诊,其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检查浅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在于诊断的准确率往往受检查者自身资历及经验、转移淋巴结的大小、部位、皮肤与淋巴结之间的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厚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3]。

近年来,随着高频超声及彩色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超声诊断作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方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就我院诊治的106例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8%、78.6%及85.5%,对照组患者的以上数据分别为68.3%、50.0%及63.6%,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8.11%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6.79%,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不仅检出灵敏度及诊断的符合率均明显高于术前触诊,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盈,薛恩生,林礼务.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9,06(01):59-63.
[2]王绍东.B型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探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6(05):425-428.
[3]段润卿,薛建秀,黄颖颖,等.临床触诊、钼靶与B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05):62-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