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习题 吴麒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6-7-8章习题及详解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6-7-8章习题及详解

第6章习题及详解6-1 试求图6-93所示电路的频率特性表达式,并指出哪些电路的低频段增益大于高频段增益。

(a ) (b )R R(c ) (d )图6-93 习题6-1图解:(a )1112121212++++ωωCj R R R R Cj R R R R ;(b )()11212+++ωωCj R R Cj R ;(c )1155434314368++⎪⎪⎭⎫ ⎝⎛+++ωωCj R Cj R R R R R R R R R R ;(d ) 117767647613++++ωωCj R Cj R R R R R R R R R ;(a )和(c )低频段增益小于高频段增益;(b )和(d )低频段增益大于高频段增益。

6-2 若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t t e e t g 35.0)(--+=,试确定系统的频率特性。

解:315.011)(+++=s s s G ,故315.011)(+++=ωωωj j j G 6-3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1)(+=s s G 试根据式(6-11)频率特性的定义求闭环系统在输入信号()sin(30)2cos(545)r t t t =+︒--︒作用下的稳态输出。

解:先求得闭环传递函数21)(+=s s T 。

(1)1=ω,447.055211)1(==+=j j T ,︒-=-=∠56.2621arctan )1(j T 。

(2)5=ω,186.02929251)5(==+=j j T ,︒-=-=∠20.6825arctan )5(j T 。

故)2.1135cos(372.0)44.3sin(447.0)(︒--︒+=∞→t t t y t 。

6-4 某对象传递函数为s e Ts s G τ-+=11)( 试求:(1)?该对象在输入()sin()u t t ω=作用下输出的表达式,并指出哪部分是瞬态分量; (2)?分析T 和τ增大对瞬态分量和稳态分量的影响;(3)?很多化工过程对象的T 和τ都很大,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对象的频率特性需要很长时间,试解释其原因。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答精选全文完整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答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习题及解答2-1 已知质量-弹簧系统如题2-1图所示,图中标明了质量和弹簧的弹性系数。

当外力F (t )作用时,系统产生运动,如果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以质量m 2的位移y (t )为输出,外力F (t )为输入,试列写系统的运动方程。

解: 设 质量m 1的位移量为x (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y k y x k dt yd m 21222-)(−= ①)(1221y x k F dtxd m −−= ②①式可以写作y k k x k dtyd m )(211222+−= ③由①式也可以得到y k dtyd m y x k 22221)(+=− ④③式两端同时求二阶导数,可得2221221442)(dty d k k dt x d k dt yd m +−= ⑤将②、③式代入⑤式中,整理可得F m k y m k k dty d m k m k m m dt y d m 1112122122121442)(=−++++ 2-2 求题2-2图中由质量-弹簧-阻尼器组成的机械系统,建立系统的运动方程。

其中,x (t )为基底相对于惯性空间的位移,y (t )为质量相对于惯性空间的位移。

z (t )= y (t )- x (t )为基底和质量之间的相对位移,z (t )由记录得到, x (t )和z (t )分别为输入量和输出量。

解: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dtt dz f kz dt y d m )(22−−= 将z (t )= y (t )- x (t )代入上式,整理可得2222dtx d m kz dt dz f dt z d m −=++题2-2图题2-1图解:(a )引入中间变量u c (t)表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o c c u R u R dt du C2111=+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o i c u u u −=联立消去中间变量,可得描述输入量u i (t )和输出量u o (t )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为i i o o u R dt du C u R R R R dt du C121211+=++ (b )引入回路电流i (t )和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 c (t)作为中间变量,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i o u u i R =+1 另有电容元件的元件约束关系方程dtdu Ci c =和i R u u o c 2−=联立求解,消去中间变量可得i i o o u R dt du C u R R R R dt du C121211+=++(c )设电容器C 2两端的电压为u c 2(t),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dtduC u u R dt u u d C c o i o i 2211)(1)(=−+− ①求导可得22221221)(1)(dtu d C dt u u d R dt u u d C c o i o i =−+− ② 另有输出支路电压方程o c c u u dtdu C R =+2222 等式两边求导有dtdu dt du dt u d C R oc c =+222222 ③将①、②代入③式,整理可得i ii ooo u C R dt du C R C R C R dt u d C R u C R dt du C R C R C R C R dt u d C R 2121221121221212122112121122+++=++++2-4 试求题2-4图所示有源RC 电路的微分方程,其中u i (t )为输入量,u o (t )为输出量。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 1932年,Nyquist提出了一种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 响应(对稳态正弦输入) 。
• 20世纪40年代,Evans提出并完善了根轨迹法。
• 20世纪50年代末,最优控制系统设计。
• 20世纪50年代末,基于时域分析的现代控制理 论。
• 60年代~80年代:最优控制、随机系统的最优控 制、复杂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和学习控制得到了研 究。
5. 干扰量(Disturbance):引起被控量偏离预定运 行规律的量。除给定值之外,凡能引起被控量变 化的因素,都是干扰。干扰又称扰动
6.反馈(Feedback):将系统输出量引回输入端,并 与参考输入进行比较的过程。
7.前向通路 (Forward Channel):从给定量到被控 量的通道。
缺点: 闭环控制系统的参数如果匹配得不好,会造成被控量的 较大摆动,甚至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例: 飞机自动驾驶控制
被控对象: 飞机
被控量: 飞机的俯仰角 θ
控制任务:系统在任何扰动作用下,保持飞机俯仰角不变。
仰俯角控制系统方块图
IV 复合控制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实质上,它是在 闭环控制回路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个输入信号或扰动作用 的顺馈通路,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
an
d
n n
c(t
)
dt n
+
an-1
d n-1n-1c(t ) dt n-1
+"+
a1
dc(t) dt
+
a0c(t )
=
bm
d m m r (t ) dt m
+ bm-1
d m-1m-1r (t ) dt m-1
+" + b1

《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 习题答案(附带例题课件)

《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 习题答案(附带例题课件)

二、本课程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采用 MATLAB 软件上机进行实验,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以数字仿真技术为核 心,实现对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验证以及控制系统设计。 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在 MATLAB 软件的基本使用、编程调试、仿真实验数订人:杨志超 大纲审定人:李先允 制订日期:2005 年 6 月
5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实验通过上机使用 MATLAB 软件, 使学生初步掌握 MATLAB 软件在控制理论中的 基本应用,学会利用 MATLAB 软件分析控制系统,从而加深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认识,帮助理解经典自动控 制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上机实验, 要求学生对 MATLAB 软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掌握 MATLAB 软件中基本数组和矩阵的表示方法,掌握 MATLAB 软件的基本绘图功能,学会 MATLAB 软件中自动控制理论 常用函数的使用,学会在 MATLAB 软件工作窗口进行交互式仿真和使用 M_File 格式的基本编程方法,初步 掌握利用 MATLAB 软件进行控制系统设计,让学生得到撰写报告的基本训练。
4.频率法反馈校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讲)
(七)非线性控制系统 了解非线性系统与线性系统的区别,了解非线性特性和非线性系统的主要特征,学会非线性系统的描 述函数分析方法,了解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法(选讲) 。
3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
1. 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 2. 典型非线性特性、非线性系统的主要特征 3. 描述函数定义、应用条件和求取方法 4. 应用描述函数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5. 非线性系统自激振荡分析和计算 6. 介绍非线性系统相平面分析法(选讲)

《自动控制原理》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G S S S =
+
1(
10000(6
.311
2e +=
S S S G
1001.0(11.0(1(1.0(d +++=
S S S S S G 61
.054
.0154.0,
11(2
2
=+==+=
K K
A ω
ωω010
s
900.257.3180 2.16rad
tg ωωω----∙︒=-=,(
(
5
.1,
(5
(6 (7
5.12
K增大和T减少
((1(1(1m K
K s s Ts Ts K
s T s K
Φ=

+++++
K
T m 21=
ζ ,不变(稳定裕度不变
2
22
(12(121b n ωωξξ=-+
-+
5.13
11=+=
p
ssr K e 35
.01
12
416==
=
v
ssr K e %
8.4%100%2
1=⨯=--ξ
πξ
σe 05
.006.13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εξ
ω,S t n s s
rad n n c 8.2707.0707.02=∙=ωωω=0
63
=γdB K g s rad g ∞=∞=ω0,1==r r M ωs
rad n b 4==ωω0
1
1
11006
.787.53.841001.01001.0180180=-=∙-=-+-=----tg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X.2- 2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在不计重力时,可得/;(x.-x0)-/2x0=rnx整理得"等十⑺S字" d\将上式拉氏变换,并注意到运动由静止开始,即初始条件全部为零,可得[亦+(人+/2)$]血0)=人迟⑸于是传递函数为疋($)恥 + /; +/2②其上半部弹簧与阻尼器之间,取辅助点A,并设A点位移为无,方向朝下; 而在其下半部工。

引出点处取为辅助点B。

则由弹簧力与阻尼力平衡的原则,从A和B两点可以分别列出如下原始方程:K](兀-x) = /(x-x c)消去中间变量X,可得系统微分方程佔+心)牛+ K心0 = 牛at at对上式取拉氏变换,并计及初始条件为零,得系统传递函数为K ⑸一/(&+£)$+&瓦③以引出点作为辅助点,根据力的平衡原则,可列出如下原始方程: 蜀(兀-X)+ /(乙-对)=丘%移项整理得系统微分方程/贽+ (陌+ 0)心=令+瓦兀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并注意到运动由静止开始,即X r(。

) = X0(。

)= °则系统传递函数为X。

(£)_ fz K\ 兀G) 一冷+ (K]+0)2-3r 並'C 2s=1 (&C°s 十 1)一 1 {T.S + 1)・・・——(T.s + 1)所以.5(s)_ S _ C“ -_⑺s + l)®s + l)'5(s) Z 1 + Z 2 尽 |1(匚「J 尽C Q S + ^S + I)込s + 1)T 、s +1 C 2s 2(b) 以幻和fl 之间取辅助点A,并设A 点位移为方向朝下;根据力的平 衡原则,可列出如下原始方程:解:(a):利用运算阻抗法得:Z] =R 』R.——1 _ C\s泾尽+丄R 】 RiGs +1+1K2(X.-X0)+ f2(x. - x0) = /;(x0 -x) (1)A:1x = /;(x(> -x) (2)所以K2(x i-X0)4-/2(X,--X0)=K x x (3)対(3)式两边取微分得恳2(乙—攵。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k (x x ) f ( dx1 dy )
(1)
1
1
dt dt
对B点有
f ( dx1 dy ) k y dt dt 2
(2)
联立式(1)、(2)可得:
dy k1k2 y k1 dx dt f (k1 k2 ) k1 k2 dt
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热电偶的输出电压u f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ur 。 此时, ue ur u f 0 ,故u1 ua 0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 个合适的位置上,使uc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
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习题及答案
1-1 根据题 1-15 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完成: (1) 将 a,b 与 c,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 a d , b c ;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 1-1 所示。
1-2 题 1-16 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 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图 1-16 仓库大门自动开闭控制系统
1
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 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 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 启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 开闭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解 1-2 所示。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篇一:《自动控制原理》黄坚课后习题答案】ss=txt>uo-u+o(a)解:i1=i-i2u1=ui-uouuu-ui=i1==211dud(u-u)i2=c=c(b)解:(u-u)i=i1+i2i=udui1=i2=c2duu1-uo=21u-uud(u-u)-c=12dudur2(ui-uo )=r1u0-cr1r2(-)duducr1r2+r1uo+r2u0=cr1r2+r2uidud2uuuduu--21112=2+cud2udu+(c+=12+(1+2)uo12duu+c2duo+22-2 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变换。

(1) f(t)=sin4t+cos4t(2) f(t)=t3+e4t434t解:l[t+e](3) f(t)=tneat解:l[tneat]=(4) f(t)=(t-1)2e2t解:l[(t-1)2e2t]=e-(s-2)2-3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反变换。

(1) f(s)=aa解:a1=(s+2)=-1a2=2 -f(t)=2e-3t-e-2t(2) f(s)=aaa解:a1=(s+1)=-1a2[=2a3s=-2=-2f(t)=-2e-2t-te-t+2e-t(3) f(s)=2as+aa解:f(s)(s2=a1s+a2j=a1s+aj-2-5j+1=ja1+a2-5j-1=-a1+ja2a1=1a2=-5a3=f(s)s=1++f(t)=1+cost-5sint(4) f(s)=解:=a+a+a+aa1a3a4a2ad[2]s=-1f(t)=e-t-e-t++e-3t(2-4)求解下列微分方程。

a2=5 a3=-4y(t)=1+5e-2t-4e-3t并求传递函数。

2-5试画题图所示电路的动态结构图,c+sc)r2r+rrscu(s)==c1+(+sc)r212121(2)cl1=-r2 /lsl2=-/lcs2l3=-1/scr1l1l3=r2/lcr1s2c112122-8 设有一个初始条件为零的系统,系统的输入、输出曲线如图,求g(s)。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吴麒习题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吴麒习题

第二章1、(本题共15分)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解:)()]()([)()()]()([)()]()([)()()]()([)()(022020*********s F s X s X k s X Ms t f t x t x k t xM s X s X k s X k s DsX t x t x k t x k t xD i a a i a a a a =-+⇒=-+-=+⇒-=+()()21222132k k Ds k s k k m mDs k s G ++++=2、(本题共15分)系统方框图如下,求其传递函数())(s R s C 。

解:2431324321543211)()(H G G H G G G G G G G G G G G s R s C +++= 3、(本题共15分)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解:F i (t )2121)()()(k k k k k t F t y k t y m i +⋅='='+()2122121)()()(k k ms k k k k s F s Y s G i ⋅+++==4. (本题20分) .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解:)()()()()()()()(021202100s F s Y k k Ds ms t F t y k k t y D t ym i i =+++=+++2121)(k k Ds ms s G +++=5. (本题20分)解:⎪⎪⎪⎩⎪⎪⎪⎨⎧+==+=+=⎰⎰dt t i C R t i t u t i t i t i R t i dt t i C R t i t u t u i )(1)()()()()()()(1)()()(220211121110 ⎪⎪⎪⎩⎪⎪⎪⎨⎧+==+=+=)(1)()()()()()()(1)()()(220211121110s I s C R s I s U s I s I s I R s I s I sC R s I s U s U i ()()11)(11222122121221122121+++++++=s C R C R C R s C C R R s C R C R s C C R R s G y 0(t )6、(本题共20分)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偶的传热过程可用如下的方程组来描述,12222q q dt dT C m -= 1111q dt dTC m = 222R T T q -= 1121R T T q -=选定T 作为输入1T ,作为输出,完成以下要求。

自动控制原理 参考文献

自动控制原理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孙虎章.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2]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3]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第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 吴麒. 自动控制原理(上册).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6] 吴麒. 自动控制原理(上册).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7] 谭得健等. 自动控制原理辅导与习题. 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8] 绪方胜彦. 现代控制工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9] 李友善. 自动控制原理(上册).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11] 戴忠达.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12] 田玉平,蒋珉,李世华.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3] 孙亮,杨鹏.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4] 王划一.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15] 薛安克,彭冬亮,陈雪亭. 自动控制原理.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6] 魏新亮,王云亮,陈志敏,高强. MATLAB语言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7] 魏新亮,王云亮,陈志敏. MATLAB语言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8] 薛定宇. 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MATLAB语言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9] 薛定宇. 控制系统仿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0] 姚俊,马松辉. Simulink建模与仿真.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1] 赵文峰. 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2] 顾树生,王建辉.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23] 梅晓榕,王彤,柏桂珍,王述一,麻亮.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4] 刘明俊,于明祁,杨泉林. 自动控制原理.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5] 史忠科,卢京潮. 自动控制原理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26] 欧阳黎明. MATLAB控制系统设计-工程师工具软件应用系列.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27] 刘坤,刘翠响,李妍. MATLAB自动控制原理习题精解.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28] 李友善.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29] 蒋大明,戴胜华.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30] 谢克明.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1] 邹伯敏.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2] 黄家英. 自动控制原理. 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33] 陈玉宏,向凤红. 自动控制原理.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34] 张彬.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二章精选全文完整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二章精选全文完整版

x kx ,简记为
y kx 。
若非线性函数有两个自变量,如 z f (x, y) ,则在
平衡点处可展成(忽略高次项)
f
f
z xv
|( x0 , y0 )
x y |(x0 , y0 )
y
经过上述线性化后,就把非线性关系变成了线性 关系,从而使问题大大简化。但对于如图(d)所示的 强非线性,只能采用第七章的非线性理论来分析。对于 线性系统,可采用叠加原理来分析系统。
Eb (s) Kbsm (s)
Js2 m(s) Mm fsm(s)
c
(s)
1
i
m
(s)
45
系统各元部件的动态结构图
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建立的,因此,它只 是系统的零状态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有现 实意义,而且容易实现。
26
三、典型元器件的传递函数
1. 电位器
1 2
max
E
Θs
U s
K
U
K E
max
27
2. 电位器电桥
1
2
E
K1p1
K1 p 2
U
Θ 1
s
Θ
K1 p
Θ 2
s
U s
28
3.齿轮
传动比 i N2 N1
G2(s)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框,具有同一个输入信号,并 以各方框输出信号的代数和作为输出信号,这种形
式的连接称为并联连接。
41
3. 反馈连接
R(s)

C(s) G(s)
H(s)
一个方框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另一个方框后,得 到的输出再返回到这个方框的输入端,构成输 入信号的一部分。这种连接形式称为反馈连接。

自动控制原理(吴麒)

自动控制原理(吴麒)

自动控制原理(吴麒)自动化学科有着光荣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就十分重视自动化学科的发展和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五十多年来,自动化科学技术在众多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如航空、航天等,“两弹一星”的伟大工程就包含了许多自动化科学技术的成果。

自动化科学技术也改变了我国工业整体的面貌,不论是石油化工、电力、钢铁,还是轻工、建材、医药等领域都要用到自动化手段,在国防工业中自动化的作用更是巨大的。

现在,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活跃的领域都离不开自动化技术,比如机器人、月球车等。

另外,自动化学科对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网络控制、量子控制、流媒体控制、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学科就是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影响下得到不断的发展。

在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中国要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还很重,或者说我们正处在后工业化的阶段。

因此,国家提出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科学发展观,这对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机遇难得,人才更难得。

要发展自动化学科,人才是基础、是关键。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或者说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

作为高等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始终要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具体对自动化系或自动化学院的领导和教师来说,要时刻想着为国家关键行业和战线培养和输送优秀的自动化技术人才。

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很多,涉及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拓宽专业口径、优化教学计划、增强教学柔性、强化通识教育、提高知识起点、降低专业重心、加强基础知识、强调专业实践等,其中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编写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材尤为重要。

清华大学吴澄院士领导的《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根据自动化学科对自动化技术人才素质与能力的需求,充分吸取国外自动化教材的优势与特点,在全国范围内,以招标方式,组织编写了这套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这对推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1年整理)北理+自动控制理论讲义——教材《自动控制原理》吴麒主编[1]

(2021年整理)北理+自动控制理论讲义——教材《自动控制原理》吴麒主编[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理+自动控制理论讲义——教材《自动控制原理》吴麒主编[1](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理+自动控制理论讲义——教材《自动控制原理》吴麒主编[1](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北理+自动控制理论讲义-—教材《自动控制原理》吴麒主编[1](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理+自动控制理论讲义——教材《自动控制原理》吴麒主编[1](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自动控制理论一.介绍课程基本情况学时 64 还要适当减少教材:《自动控制原理》上下册吴麒主编参考书:现代控制工程绪方胜彦自动控制理论基础戴忠达自动控制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李友善 Matlab讲义及有关该软件的工具书实验:模拟实验(控制理论实验室) Matlab(自己做)实验后一周交报告作业:每章交一次教员:辅导:期中考试待定, 17—18周期末考试(笔试)二.本课程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1.信息学院的五大平台课之一,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控制论基础2.课程改革情况3。

学习方法应用数学工具分析解决工程问题思维方法抽象综合4.学术活动IFAC—中国自动化学会-专业委员会IFAC’99 北京CDC, ACC, ECC, CCC三.介绍我国的自动化学科发展的历史。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自动控制的定义: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 制装置(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 的某一工作状态或参数(被控量)自动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 被控对象:控制系统要进行控制的受控客体 ◆ 被控量:控制对象要实现的物理量 如冰箱温度、电机的转速、飞机姿态 角、船的航 迹 、电网的电压 、生产过程中的压力、流量 、温度 、 湿度等。
闭环控制系统框图
干扰量
输入量 输出量 被控量
控制器
控制对象
反馈回路
测量元件
21
给定装置
- +
Hale Waihona Puke 给定电压放大器 电机M
减速器
e
- +
热电偶 电阻丝
热电偶 输出电压
调压器 220~
给定电压
e
-
放 大 器
电 动 机
减 速 器
调 压 器
恒 温 炉
期望炉温
热电偶
22
工作原理:
当炉内实际温度与给定电位计表征的希望高度 一致时,热电偶输出电压与给定电压相等,电 动机不转动,系统相对平衡。当炉温因扰动出 现偏差时(如炉温低于希望值),偏差电压经 放大后驱动电动机转动,将调压器电刷向上移 动,使电阻丝两端电压增大,从而使炉温升高, 趋于希望值。
9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系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由一些对象相互作用,相互制
约,组成一个具有一 定运动规律的整体。 控制系统:指能够对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 统,由被控对象和控制器构成的整体。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中的控制器 为了产生控制作用而必须接收的信息,这个信息有两个可能 的来源: 1)来自系统外部,即由系统输入端输入的参考输入信号。 2)来自被控对象的输出端,即反映被控对象的行为或状态 的信息。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完全版_第二版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完全版_第二版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被控量:水箱的实际水位 h c执行元件:通过电机控制进水阀门开度,控制进水流量。

比较计算元件:电位器。

h 「。

给定值为希望水位 h r (与电位器设定cr电压u r 相对应,此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当h c h r 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电动机不工作。

一但h c h r 时,浮子位置相应升高(或CIc I降低),通过杠杆作用使电位器电刷从中点位置下移(或上移) ,从而给电动机提供一定的工作电压,驱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使阀门的开度减小(或增大),以使水箱水位达到希望值 h r 。

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职能方框图受控量:门的位置 测量比较元件:电位计工作原理:系统的被控对象为大门。

被控量为大门的实际位置。

输入量为希望的大门位置。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桥式电位器测量电路产生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使大门向上提起。

同时,与大门连在一起的电位器电刷上移,直到桥式电位器达到平衡,电动机停转,开 门开关自动断开。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反转,使大门关闭。

1-5 解:系统的输岀量:电炉炉温 给定输入量:加热器电压 被控对象:电炉1-1 (略) 1-2(略)1-3 解: 受控对象:水箱液面 测量元件:浮子,杠杆。

放大元件:放大器。

工作原理:系统的被控对象为水箱。

被控量为水箱的实际水位1-4 解:受控对象:门。

执行元件:电动机,绞盘。

放大 元件:放大器。

开闭门门实际仓库大门自动控制开(闭)的职能方框图放大元件: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减速器比较元件:电位计测量元件:热电偶职能方框图:KK3 2 Ts (T 1)s s K1K 3电位器电压放大炉温热电偶第二章习题2-1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X,(s) R(s) C(s) N,(s)X 2 (s) Q X/s)X 3 (s) X2 (s) X5(s TsX4 (s) X 3 (s)X5 (s) X4 (s) K2 N2(s k 3 X5 (s) s2C (s) sC(s) C(s) / R(s) 功率放大加热器'电机电炉R(s)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图如下图所示:C(s) / N i (s) C(s) / R(s),K 2K 3TSTs 3~~T 1)s 2s K 1K 32-2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X i (s) K[R(s) C (s)] X 2 (s)sR(s)(s 1) X 3(s) X i (s) X 2 (s) (Ts 1)X 4 (s)X 3 (s) X 5 (s)C(s) X 4 (s) N (s) X 5 (s) (Ts 1) N(s)(b) C (s)字红R(s) 1 G 1G 3 G G 4 G 2 G 3 G 2G 4X3(s) 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如下图:将方块图连接得出系统的动态结构图:..R(s)1(s 1):Ts 1)C(s)N (s) 02-3解:(过程略)K____________C(s) (s 1)<Js 1) (s 1XTs 1) K ____________ Ts 2(T s1)s (K 1)C(s) / N 2 (s)R(s) ms fs K(c)誤 R(s) G 2 G 1G 2 1 G-i G 2G-I (d 普 R(s)G 1 G 2 1 G 2G 3(e)R^ R(s)G 1G 2G 3G 4 1 G<|G 2 G 2G 3 G 3G 4 G 1G 2G 3G 4 2-4 解:(1)求 C/R ,令 N=0 KK K 3s(Ts 1) C (s) / R(s) G(s)1 G(s) 求C/N ,令R=0,向后移动单位反馈的比较点 K C(s) / N (s) (K n G n K 1 0 ) — J s 1 亠 K 1G(s)K 1K 2 K 3 Ts 2K i K 2 K 3K n K 3s K 1K 2 K 3G K 2 n2 一Ts 2s K 1K 2 K 3 Ts 1 s (2)要消除干扰对系统的影响C(s) / N (s) K n K3s K1K2 K3GnTs 2 s K 1K 2 K 3G n (s) KnsK 1K 22-5 解:(a ) (1 )系统的反馈回路有三个,所以有3L a L 1 L 2 L 3 a 1G 1G 2G 5 G 2G 3G 4 G 4G 2G 5三个回路两两接触,可得 1 L a 1 GG 2G 5 G 2G 3G 4 G 4G 2G 5(2) 有两条前向通道,且与两条回路均有接触,所以P P 2 G 1G 2G 3,11, 2 1(3) 闭环传递函数C/R 为GGG 3 11 G 1G 2G 5 G 2G 3G 4 G 4G 2G 5(b)(1) 系统的反馈回路有三个,所以有3L aa 1L 1L 3 G 1G 2 G 1 G 1三个回路均接触,可得 1 L a 1 G-i G 2 2G-)(2 )有四条前向通道,且与三条回路均有接触,所以R G 1G 2 , 11P 2G, 21PG2,3 1P 4G 1,41(3)闭环传递函数C/R 为C G 1G 2 G 1 G 2 GG-i G 2 G 2 R 1 G 1G 22G 1 1 G-|G 2 2G.2-6解:用梅逊公式求,有两个回路,且接触,可得1L a 1 GG 2G 3 G 2,可得第三章习题采用K 0 , K H 负反馈方法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OK o要使过渡时间减小到原来的 0.1倍,要保证总的放大系数不变,则:(原放大系数为10,时间常数为0.2)3-2解:系统为欠阻尼二阶系统(书上改为“单位负反馈……”,“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e / 1 $100%100% 1C(s) G-|G 2G 3 G 2G 3 R(s) 1 G 1G 2G 3 G 2 C (s)(1 G 2 )G 3N 2 (s) 1 GG 2G 3 G 2 E(s) 1 G 2 G 2G 3 R(s) 1 G-|G 2G :3 G 2 E(s) C(s) (1 G 2 G N 2 (s)N 2 (s)1 G 1G 2G 3 G 2C (s) NQC(s) / R(s)C(s) 1 (1 GG 2G 3 G 2 ) 1N 3 (s) 1 G 1G 2G 3 G 2 E(s) C(s) G 2G 3 G 1G 2G 3 N 1 (s) N 1(s) 1 G 1G 2G 3 G 2E(s)C(s) 1N 3 (s)N 3 (s)3-1解:(原书改为G(s) 100.2s 1)(s)C(s) K G(s) R(s) 01 G(S )K H1 10K H 0.2s1 10K10K 。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完全版-第二版(孟庆明)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完全版-第二版(孟庆明)

位器设定
3电解刷:位于当中hc点位h置r 时)。 ,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放位大置器,。电动机不工作。一
但hc ≠ hr 时,浮子位置相应升高(或
降电低动)机,通通过过杠减杆速作器用使使阀电门位的器开电度刷减从小中(或点增位大置),下移(或上移),从
以使水箱水位达到希望值hr 。
而给电动机提供h 一电定的工作放电压,电驱动 减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习题答案


1-
一章 题
1(略) 1受- 控对象:
被控量:水箱 c
2水执(略箱行)液元面件。:通过电机控制进水阀门开
的实际测水量位元件h :
度,控制进水流量。
浮子,杠杆。
1比工- 较作计原算理元:系件统:电的位被器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c放为大水元箱件的:
r(与电
实际电水压位uhr。相给对定应值,为此希时望电水位位器h
(s) 绘s制C(上s)式各子方程的方块
图如R下图所示+: X
(s)
1-(s)
NC1(s)
X 1(s)
1
KX 2(s) N
X 2(s)
X 3- (s) X
(s)
2(sK)
5(s)
X
1X
X X2 - X
K
3(s)
4(s) T
4(s)
5(s)Biblioteka 将方块图连接起来,得出系统
5(s) 3
N
1C (s) s
的动态结s构图:
R绘制上式各子方K 程的X R
s
(s)
- 1(s) (s)
方块如下图: C
(Xs)
X 5(s)
1X
N X (s) — C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李晓秀(习题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李晓秀(习题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李晓秀第 1章习题答案1-3 题系统的控制任务是保持发电机端电压U 不变。

当负载恒定发电机的端电压U 等于设定值U0时,U0 ,电动机不动,电位器滑臂不动,励磁电流 I f恒定;当负载改变,发电机的端电压U 不等于设定值U 0时,U 0,U 经放大器放大后控制电动机转动,电位器滑臂移动动,使得励磁电流I f改变,调整发电机的端电压U ,直到U U 0。

系统框图为:负载U 0U电动机电位器I f U放大器发电机1-4 题(1)在炉温控制系统中,输出量为电炉内温度,设为T c;输入量为给定毫伏信号,设为 u r;扰动输入为电炉的环境温度和自耦调压器输入电压的波动等;被控对象为电炉;控制装置有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可逆电动机、减速器、调压器等。

系统框图为:扰动u r u电压、功率可逆减速器调压器T c 电炉放大电动机u f热电耦( 2)炉温控制系统的任务是使炉内温度值保持不变。

当炉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相等时,u r等于u f,即u0 ,可逆电动机电枢电压为0,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滑臂不动,炉温温度不改变。

若实际温度小于给定温度,u u r u f0 ,经放大后控制可逆电动机转动使调压器滑臂上移,使加热器电压增大,调高炉温;若实际温度大于给定温度,u u r u f0 ,经放大后控制可逆电动机转动使调压器滑臂下移,使加热器电压减小,降低炉温。

使得 u f和 u r之间的偏差减小甚至消除,实现了温度的自动控制。

1-5 题(1)在水位控制系统中,输出量为水位高度H ;输入量为给定电压u g;扰动输入为出水量等。

系统原理框图为:出水u g放大器电动机减速器进水阀H 水箱u f浮球( 2)当实际水位高度H为设定高度时,与受浮球控制的电位器滑臂位置对应的u f与给定电压 u g相等,电动机不转动,进水阀门维持不变。

若水位下降,电位器滑臂上移,u f增大,偏差u u g u f 0 ,经放大后控制电动机逆转调大进水阀门,加大进水量使水位升高;若水位升高降,电位器滑臂下移,u f减小,偏差u u g u f0 ,经放大后控制电动机正转调小进水阀门,减小进水量使水位下降,实现了水位的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1 (a)()()1121211212212122112+++⋅+=+++=CS R R R R CS R R R R R R CS R R R CS R R s U s U (b)()()1)(12221112212121++++=s C R C R C R s C C R R s U s U 2-2 (a)()()RCs RCs s U s U 112+=(b) ()()141112+⋅-=Cs R R R s U s U (c)()()⎪⎭⎫⎝⎛+-=141112Cs R R R s U s U 2-3 设激磁磁通f f i K =φ恒定()()()⎥⎦⎤⎢⎣⎡++++=Θφφπφm e a a a a m a C C f R s J R f L Js L s C s U s 2602 2-4()()()φφφπφm A m e a a a a m A C K s C C f R i s J R f L i Js iL C K s R s C +⎪⎭⎫⎝⎛++++=260232-5 ()2.0084.01019.23-=⨯--d d u i 2-8 (a)()()()()3113211G H G G G G s R s C +++=(b)()()()()()31243212143211H G H G G G H G G G G G G s R s C +++++=2-9 框图化简中间结果如图A-2-1所示。

图A-2-1 题2-9框图化简中间结果()()()()52.042.018.17.09.042.07.023++++++=s k s k s s s R s C 2-10()()4232121123211G H G G H G G H G G G G s R s C ++-+=2-11 系统信号流程图如图A-2-2所示。

图A-2-2 题2-11系统信号流程图()()()()2154214212654212215421421321111H H G G G G G G G H G G G G G s R s C H H G G G G G G G G G G s R s C -++=-++=2-12 (a)()()()adgi abcdi agdef abcdef cdhs R s C +++-=11(b)()()()1221211222112++++=s C R C R C R s C R C R R s R s C 2-13 由选加原理,可得()()()()()()[]s D H G G s D G s D G s R G G G H G H s C 3121221221221111--+++=第三章3-1 分三种情况讨论 (a) 当1>ζ时()()()()()⎥⎥⎦⎤⎢⎢⎣⎡-+----+-=-+-=---=⎪⎭⎫ ⎝⎛-+-⎪⎭⎫ ⎝⎛---221221222211112121,122ζζζζωζωζωζζωζζωζζωζζt t n n nn n n e e t t c s s (b) 当10<<ζ时()()()⎪⎪⎭⎫⎝⎛-----+-=---+---=-+-=---=---22222222222121121sin 1121sin 1211cos 221,1ζζζωζωζωζωζωζζωζωζωζωζζωζζζωζωζωarctg t et t e t et t c j s j s n tnnn t nn tnnn n n n n(c) 当1=ζ时设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有()()()()()2222nn n r s s s s R s c s R s E ωζωζω+++=-= 系统对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为 ()nn n n s sr s s s s s s im e ωζωζωζω22212220=+++⋅⋅=→ 3-2 (1) 0,0,50===a v p K K K (2) 0,,==∞=a v p K K K K(3) 10,,K K K K a v p =∞=∞= (4) 0,200,==∞=a v p K KK K 3-3 首先求系统的给定误差传递函数()⎪⎭⎫ ⎝⎛++-=-=-t e t t c s n t n n nn 21222,1ωωωωω()101.0)11.0()(11)()(2+++=+==Φs s s s s G s R s E s e 误差系数可求得如下()()()0)101.0()12.0(20)101.0(2lim lim 1.0)101.0()12.0(10lim lim 0101.0)11.0(lim lim 32220220222001200=+++-++=Φ==+++=Φ==+++=Φ=→→→→→→s s s s s s ds d C s s s s ds d C s s s s s C s e s s e s s e s(1) 0)(R t r =,此时有0)()(,)(0===t r t r R t r s s s ,于是稳态误差级数为()0)(0==t r C t e s sr ,0≥t(2) t R R t r 10)(+=,此时有0)(,)(,)(110==+=t r R t r t R R t r s s s ,于是稳态误差级数为()1101.0)()(R t rC t r C t e s s sr =+= ,0≥t (3) 221021)(t R t R R t r ++=,此时有t R R t rt R t R R t r s s 212210)(,21)(+=++= ,2)(R t r s = ,于是稳态误差级数为())(1.0)(!2)()(21210t R R t r C t rC t r C t e s s s sr +=++= ,0≥t 3-4 首先求系统的给定误差传递函数()5001.0)11.0()(11)()(2+++=+==Φs s s s s G s R s E s e 误差系数可求得如下()()()232220220222001200050098)5001.0()12.0(1000)5001.0(100lim lim 5001)5001.0()12.0(500lim lim 05001.0)11.0(lim lim =+++-++=Φ==+++=Φ==+++=Φ=→→→→→→s s s s s s ds d C s s s s ds d C s s s s s C s e s s es s e stt r t t rt t r s s s 5sin 25)(5cos 5)(5sin )(-===稳态误差级数为()[][][]tt tC t C C t e sr 5cos 1015sin 109.45cos 55sin 25224120 -⨯++⨯=-⨯+⎥⎦⎤⎢⎣⎡+⨯-=- 3-5 按技术条件(1)~(4)确定的二阶系统极点在s 平面上的区域如图A-3-1 (a) ~ (d)的阴影区域。

自动控制原理_第二版_薛安克_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_第二版_薛安克_课后答案

课后答案网,用心为你服务!
最全最多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尽在课后答案网()!
Khdaw团队一直秉承用心为大家服务的宗旨,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出发点,
爱校园() 课后答案网() 淘答案()

ww
w.
kh
da


w.
案 网
旨在为广大学生朋友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
co
m
大学答案 --- 中学答案 --- 考研答案 --- 考试答案
ww w
课 后
.k h da w
案 网 答
.c o
m
ww w
课 后
.k h da w
案 网 答
.c o
m
ww w
课 后
.k h da w
案 网 答
案 网 答
.c o
m
ww w
课 后
.k h da w
案 网 答
.c o
m
ww w
课 后
.k h da w
案 网 答
.c o
m
ww w
课 后
.k h da w
案 网 答
.c o
m
ww w
课 后
.k h da w
案 网 答
.c o
m
ww w
课 后
.k h da w
案 网 答
.c o
m
ww w
课 后
.k h da w
案 网 答
.c o
m
ww w
课 后
.k h da w
案 网 答
.c o
m
ww w
课 后
.k h da w
案 网 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