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误区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动 的教学 过程可 以激 活学生 的发散 性 思维 。 因此教学 方法和 策略 单一 ,语 文课 堂 出现 “ 多练少读 ”甚 至 “ 只 练 不读 ”的 情况 ,同样不 能呈现 语文 的 精 彩 ,不 能充 分地激 发学生 的学 习热 情 。如此 ,深 刻的教 学 内容也很 难高 效率地得 到渗透 。 _ 二 、提 高语文 课堂教 学有效 性的 对策和 方法
1 . 把 握 新 课 程 理 念 ,抓 住 语 文 教
、
学 的核 心 ,激 活学生 学 习兴趣 。我们 深 知 ,兴 趣是 最好 的老师 。兴趣 是一 个 人对未 知领 域探 索的驱 动力 。 “ 知 之 者 不 如好 之 者 ,好 之 者 不 如 乐 之 者 。 ”孔 子这 句话 为我们 揭示兴 趣和 热 爱在学 习中的重 要意义 。所 以说兴 趣 是成功 的前 提 ,兴趣是激 活语 文课 堂的催 化剂 。所 以教师在 教学 过程 中 深 入研 究教材 ,设 置最核 心的教 学 内 容 ,并 通过对 知识 的拓展 、延 伸来激 发学 生探知 的兴趣 ,用灵 活生 动的形 式让学 生积极 参 与进来 ,避免 教师 的 言 堂 、满 堂灌 ,创设 出更适 应学 生 特征 的教学 情境 ,这样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参 与兴趣 提升 了 ,热情也 就会 并 发出来 ,这样 就保 证 了有 效课 堂教 学 的J l  ̄f l ] 实施 。
一
生心 上 。 3 . 构 建和谐教 学氛 围,打造 民主
教 学情 境 ,发展 多元 评价体 系。语 文 教学 实践 证明 ,教学 过程 中最活跃 的 因素是师 生之 间的关 系 。师生关 系意
பைடு நூலகம்
味着对 话和 参与 ,尊重 学生人格 ,热 爱每一 个学 生意味 着上课 不仅是 传授 知识 ,同样是 分享 思想情 感 ,体验 生 命 的价 值和 自我实 现的过程 。在 高 中 语文课 堂教 学 中 ,教师 要善于 把握课 堂 、驾驭课 堂 ,积极主 动地 构建和 谐 的 教 学 氛 围 ,凝 聚学 生 的 人气 。 要 尊重每 一个 学生学 习的权力 ,因材 施 教 ,因 人 育 才 ,能够 通 过 民 主 的 方 式 ,使每 一个学 生都能 积极 地加入 到 教学 研 讨 、小组 交流之 中 ,在每一 个 教学 环节 ,教师 都要充 分地 给予学 生 展 示 自我 的机会 ,把教 学过程 创设 成 有 利于学 生一心 进取 ,个性 飞扬 的过 程 。如此 ,语文教 学就 会灵 活起来 , 丰 富起 来 ,学生在 自主 中得 到多元 化 的 发展 ,个 性特 质也会 得到 最大化 的 培 育。 同时 ,语 文教师 要尊 重科学 ,深 入 学 习新 课程 理念 ,对 语文 学 习和语 文 教学形 成 自己的科 学 的多元 的评 价 体 系 ,要 尊重 每一 位学 生 ,给所 有 同 学 展示 自我 的机会 ,而不 以好 恶论 , 不 以成 绩论 。要把学 生高 中学段 的学 习纳入 其人 生成 长的过程 , 放眼未来 , 培 养其 终身学 习的 能力和 创造 性。不 因一 时 ,不 因一事 ,不 因一课 ,不 因 题妄 自否 认学生 的创 见 ,能够 从容 而深 刻地处理课堂预设 与生成 的关系 , 对 学生 有强烈 个性 特征 的问题抱 有宽 容之 心 ,积极 引导 ,循 循善诱 。教师 能够掌 握并 完善多 元化 的评价 体系 , 无 疑会 促进师 生之 间 、生 生之 间交流 的流 畅性和 有效 性 ,建立 高效 的语 文 课 堂也就有 了重要的保障 。 高水 平的教 师 向课 堂要质 量 ,注 重教方 法 ,注重整 体建 构 。这 种 认识 符合新 课程理 念 的教学 特性 ,也是 对 传统 的教学 思维 的一种 挑战 。因此 , 有作 为的 高中教 师必须 深入分 析 自我 教学 的沉疴 ,从 整体性 的角度 提升 教 学 的有效性 ,精 心打造 高效课 堂 ;要 正确处 理教 学 内容和教 学方 式之 间的 关 系 ,摆 正 主 次 矛 盾 ,做 到 内 容 恰 当、形 式 多样 ,不沉 溺 ,不 浮躁 ,教 给学 生知识 的 同时注重 方法 的培养 , 站 在 更 高 的 层 次 认 识 语 文 教 学 的 真 谛 ,以 自我 的 实践 为语 文教学 有效 性 的探索铺 陈新路 。
浅谈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浅谈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高效课堂教学是在新课改新课程新目标下提出、并加以实施的。
高效课堂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变传统模式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状,倡导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实施中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误区一:课堂容量大就是高效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突出课堂容量大,认为课堂容量大就是高效课堂。
一节课只是让学生快速的读、教师快速的说出探究讨论的结果,学生既没有探究,也没有讨论,更没有思考。
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同时,学习是一个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这样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根本无法去思考,甚至有的内容学生还没有读完、意思尚未明确的情况下结果已展示出来,这怎能让学生能知道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呢。
误区二:课堂练习多就是高效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课堂突出练,一堂课练习占到将近40分钟。
同一个类型的题目反反复复的做、反反复复地练,在练习过程中不指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不点拨答题技巧,只是机械重复。
这是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吗?这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吗?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这个过程还是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没有体现自主探究、乐于学习的基本要求。
误区三:课件内容多就是高效课堂教学在现代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今天,多媒体广泛应用,它能直观而形象地展现一些抽象的问题,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学习理解难度。
但在实际应用当中,有的课件中的幻灯片设计多达三十多个,课堂忙于完成教学任务,课件展示速度非常快,有的课件听课教师都未读完已换片了,可想学生又能领会了多少。
课堂教学的功利性偏离,不是让学生学到什么,而是通过展示多少幻灯片来显示教师的教学才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效课堂的十大误区
高效课堂的十大误区高效课堂不仅是老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要包括学生与老师共同努力的成果。
有时候,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误区,导致教育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成长。
本篇文章将介绍高效课堂的十大误区,旨在帮助老师和家长了解这些误区,避免在教育过程中犯错。
误区一: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一些老师为了追求课程进度,可能会导致课堂质量不高,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不深刻,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安排好进度,同时注重课堂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误区二: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需要被爱和关注,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积极鼓励和表扬。
这样会让学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和进步。
误区三:课堂单一化一些老师可能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一个方面,比如只强调知识点的理解,而忽略了实践应用。
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的视野狭窄,对实际应用能力不足。
因此,老师应该注重多方面的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全面的知识。
误区四:重视考试成绩,忽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考试成绩不应该是课堂教育的全部,仅仅注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只会在短期内提高成绩,但在长期学习过程中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教育者要注重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误区五:课堂教育无趣一些老师可能认为严肃的课堂教学才是最有效的。
但这种方法往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老师应该创造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误区六: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学习方式,老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学习。
误区七:上课不规范一些老师可能会上课散漫,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和规范的教学流程。
这种方式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所适从,不知道老师将要教什么内容。
因此,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规范化教学,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老师将要教授的内容。
误区八:单方面的教育,忽视互动课堂教学应该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而不是老师单方面的传递知识。
浅谈高效课堂的几个误区
浅谈高效课堂的几个误区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目标要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家都在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每所课改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但模式是总体教学流程,不要亦步亦趋,按部就班。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学情做灵活的调整,比如思想品德、历史、生物、地理等课程,有的课时就可以当堂预习、当堂展示、当堂巩固。
二、导学案要依托教材,为教材服务,千万不可抛开教材,不要认为导学案就是一切,它只是帮助学生系统地完成预习任务。
真正展示的时候教师要有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展示的预设,尽量减少无效展示和无效环节。
三、达标检测的题量要少而精,不要追求面面俱到,甚至放到课后完成也未尝不可。
但是,教师一定不要把检测当做走过场,要做好批改,掌握第一手信息,以便做好分层辅导,及时纠错。
四、教师要备课,不要以为有了导学案就可以不备课了。
尤其是展示课,教师必须要对课堂各环节进行预设,必须明确重难点,必须了解学情,必须有课堂生成,必须要有明确的课堂环节。
五、学习小组的培训要持之以恒。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学生敢说、会说、能说,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在解放自己的思想的同时也要解放学生的思想。
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和蔼亲切一些,幽默风趣一些,面带微笑、充满激情、多激励少压制、多鼓励少批评,积极构建新的师生关系和教与学的关系。
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安全感,放下一切包袱,大胆的说,开心的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课才生动。
六、小组评价不要太复杂,关键是要有结果。
教师可以设计尽可能规范的评价表,采取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得出比较公平的结果就行了。
每周末汇总一次,由班主任在周五下午交到教导处,在下周一表彰。
可以适当扩大表彰范围,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优秀的行列。
然后进行月表彰、学期表彰,这样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七、高效课堂的实质就是教师要“抓两头、促中间”。
高效课堂的教学误区及对策
关于高效课堂的一些冷思考三年来,伴随着新课程在我省的强力推行,对于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实践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
构建高效课堂对于纠正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有着重要意义。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人对于高效课堂的认识和实践矫枉过正,甚至是走向了极端。
为此,我们有必要澄清对高效课堂的一些模糊认识,纠正实践当中的一些偏失做法。
一、正确认识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强调研究性学习,但不否定接受式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即学习内容基本是以定论的形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自主学习更强调研究性学习,即具体知识、原理、规律等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其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胜于关心学习结果。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但强调研究性学习不等于要否定接受式学习。
一提到接受式学习,很多教师会将它和机械被动学习联系起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如果学生有进行学习的意愿,学习材料对学生有潜在的意义,并可以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相联系,而且传授者的教授方法灵活行得当,那么这种接受式学习就是积极主动的学习。
所以,接受学习是机械被动的还是积极主动的,与授受双方的意愿和条件密切关联。
研究性学习现在有被过分渲染的倾向,俨然成为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
实际上,各种学习方式都有优势与缺陷,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情况的最优方式。
我们应该避免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局面,应该实现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融合。
教师应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认知类型等实际情况有机整合各类学习方式。
总之,研究性学习、接受式学习,都是自主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二者相辅相成。
接受学习是探究学习的基础,探究学习是接受学习的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接受式学习中,我们倡导的是有意义的主动的接受学习。
2、自主学习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但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发表论文docx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李胜龙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已进入在我区全面铺开,课程实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兴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几个误区。
一、语文课轻视了“语”。
由于语文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论争尘埃落定,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当同时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
不恰当的认为要弱化知识教育,反对知识本位,加之教材无论是课前的“预习提示”还是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便不大重视文本的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重视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作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到的“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
这是偏重于人文性,弱化了工具性的表现。
如上所述,一个人终身发展中必须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是不能忽视的。
语文轻视了“语”,轻视了文本的解读,轻视了必要的双基,又是一种极端。
语文要工具和人文并重,不能由“头轻脚重”又走到“头重脚轻”。
不然小学和初中近十年语文下来,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那必然是语文教学的另一种悲哀。
二、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
在课改实验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复存在,遗憾的是,取而代之却是另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
在这种“满堂问”式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文,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举手,仓促的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做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本质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原因及对策
误区一:对新课程标准未能落实
新课程标准作为在语文教学中引导性和路标性的重要文件,其实现以及落实非常关键
要害。
但是在许多教师的实践中,还是存在某些差距:一方面,有的教师没有适当的了解
新课程标准,并将其作为指导性文件进行实施;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并不是“一讲到底”,对新课程标准把握不够加以落实、指导性差。
由此,存在某些教学效果低、学习成效不见
起色等问题。
原因:
(1)教师缺乏相关信息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性和路标性的新课程标准,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特别研究制定,考虑运用某一层次的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语文特点,提高实践教学的层次。
但是,许多教师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缺少深入地了解知识,无法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不能很
好的掌握新课程的方法。
(2)教师教学经验与技能水平有限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能够实现从“讲评”到“探究式”教学,从教师“偏重传统
教学”到“双向交流”教学,要求教师能够主动把握教学空间,深化设计,发现学生活动
中的知识理论,能够把重点放在开放式教学中来实现,并有效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由于教师技能水平和教学经验有限,无法把这样的教学内容充分的同新课程标准结合,以实现全面的语文教学。
对策:
(1)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应当做到
教师要熟悉新课程标准相关内容,老师需要系统学习、熟悉新课程标准要求,特别是
理论知识方面,使之变成自身的知识资源,并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切实使新课程标
准在语文教学中落实。
(2)加强教学技能的提升
教师应注重把握中外语文思想和方法,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巧,加强教学技能
的综合性。
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标签: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误区;解决对策高三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关系着学生高考的成败,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通过对我县几所农村高中教学情况的调研,我发现部分语文教师在高三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上陷入了误区。
误区一:高三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坐享其成”更高效。
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关注讲授内容任务的完成,而较少关注教学对象的表现和反映。
体现在:一是缺少对学生活动的设计,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
二是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严重不足。
三是对生成性資源缺少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利用意识淡薄。
误区二:高三重在复习旧知识,应在做题上下工夫。
笔者听课时段正值我县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本应足以本为本抓纲务本的关键时期,然而学生桌面上仅有参考资料,没有课本,教学中教师也很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有的只是知识的罗列堆砌和练习题的宣讲解读,语文的生命活力和情趣性被淡化。
误区三:高三语文课堂教学应追求“大容量、快节奏”。
部分教师误认为只有“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才能“高效率、高质量”,课堂上一味贪多、求全、求难,致使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过多堆砌,内容杂乱无序。
甚至出现诸如课堂教学无明确目标、无内容设定等现象。
笔者认为,高三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只有走出误区,采用恰当的对策,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策一:重视基础,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笔者认为,语文基础应包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语文素养。
因此,夯实基础应是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对基础矢¨识、基本技能、基本语文素养的应用掌握上。
只有“三基”真正落实,扎实过关,才能算得上夯实基础。
因此,无论是在第一轮的“过教材”即系统整理知识、转化知识结构阶段,还是在第二轮的专题深化提高阶段,以及第三轮的套题模拟训练阶段,教师都要始终坚持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对策二:挖掘和利用好生成性资源。
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有思想的,课堂和学生都会给教师提供大量的宝贵信息,这些信息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巨大资源,要充分利用好。
对高效率语文教学的再认识——走出追求高效课堂的误区
种 形 式 的 语 文课 堂 教学 才 是 高 效 率 呢 ? 别 教 师在 认 在 学 生 交 流 资 料 或 汇报 读 书 收获 时 . 师 始 终 不 置 可 个 教 识 上 存 在 片 面 的理 解 : 否 , 不加 以 引 导 , 成 学 生 漫 无 边 际地 交 流 . 山雾 也 造 云
课 ” 不 管 什 么 内 容 的课 , 统 都 用 课 件 上 , 有 课 件 学 生 读 书 、 言 的 情 况 如 何 , 师 总 是 赞 不 绝 E :棒 . 统 没 发 教 l“
就 没 法 上课
极 了 ! ‘ 了不 起 ! 教 师 不 能 正确 把 握 自己 的角 色 地 …真 ”
我最 近听 了一 节 《 言 的 演 变 》 多媒 体教 学课 。 位 . 得 课 堂 上 该 引 导 的 得 不 到 适 时 引 导 , 深 化 的 语 的 使 该
这节 课 教 师用 了相 当大 的精 力来 制作 课 件 , 用 四十 共 得 不 到 及 时 深 化 . 训 练 的 得 不 到 有效 训 练 。 该 二 、 区形 成 的 原 因分 析 误 产生上述误区的原因主要是对 《 文课程标准》 语
对高效率语文教学的再认识
— —
走 出追求高效课 堂的误 区
■ 南 京 市财 经 学校 马 原
摘 要 : 当今 的语 文 教 学 在提 高课 堂 效 率 方 面 出现 了一 些 误 区 。通 过 分 析 这 些现 象 ,
探 究 原委 , 出追 求 高效 课 堂 的切 实 方 法 。 提 关键 词 : 堂 高效 率 课 误区 探 究
课 后 反 馈 . 到 6 % 的 知 识 掌 握 率 表 明这 是一 节 “ 不 0 高
负担 低 效 率 ” 的课 堂
对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误区和对策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误区和对策的几点思考“有效教学”这个概念由来已久,它是美国教育家加涅最早提出来的,时下又成为重新研究的热点。
说到语文的有效教学,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语文味”这个词。
课改实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
但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还存在着几点思考:一、语文课堂存在的误区1.内容泛化,贪多等于有效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成为教师的指南针,许多教师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标这一精神,就在每一节课都要实施这三个目标,再分解成小的目标,就变成了一节课有好几个目标,这样,目标太多,导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或无所适从,或面面俱到,显得杂乱无章,教学过程看起来内容丰富,容量很大,但却造成了一堂课的内容泛化,目标众多,无法保证教学的有效度。
2.追求时髦,花哨等于有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学形式一味地求新求异,结果使语文成了大杂烩。
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两个现象:一是关于语文活动的开展,有的教师为了活动而活动,有时候一节课教师设计对唱、画图、演戏、说故事等环节,花了教学的很多时间,整个课堂气氛十分热闹,学生也能做到非常积极地参与,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既不会背诵,也不会写,对文章的理解也很肤浅,谈不上深刻的情感体验。
二是在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中,我们有时会过分依赖多媒体,出现:情况一是表面好看实无内容的多媒体教学,导致教师重视图片,而忽略了语言;情况二是东拼西凑式的多媒体教学,导致教师不再把心思花在钻研教材、深入文本上。
二、对误区的对策思考1.目标指向明确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
而有效的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准确和明确。
语文教学目标的指向明确是指目标要求不要过于宽泛,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需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应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
关于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解析word资料4页
关于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解析一、关于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一些概念理解高效课堂主要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1]语文高效课堂也就是提高课堂的高效率,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使教学情境要协调灵活、教学模式要互动独特、教学活动要高效集约,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高效课堂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目标或创新意识。
这里的高效,主要是指高质量、高效率。
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和效益,不仅仅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即教师的事,它还涉及国家、社会、家庭、学生等各个方面。
因此,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堂效率低,语文学习的效果比较差,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等等不良的教学结果所涉及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下面我们将影响当下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问题因素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二、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堂效率低,语文学习的效果比较差,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等等不良的教学结果所涉及的问题当然也是多方面的。
如今,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高考升学压力不仅束缚着教师也束缚着学生、家长、和社会上的人们。
这些都是高中高效课堂中问题出现的前提的大的社会背景。
下面我们将影响当下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问题因素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教师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虽然教育界许多人士已经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传统的教育观念依然束缚着教育工作者。
在升学压力的高中阶段,教师不得不以高考为目标,重视分数和录取率。
一般在高二阶段,教师就开始要求学生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全部放在高考上。
这样就使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变成了教师单一向学生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
长此以往,语文教学慢慢的偏离了最初的教育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下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热情都大大的降低,进而也就降低了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误区及应对策略
一
起到引导作用 , 但更重要的是学生 的积极参与。只有
将 学 生 学 习 自主 性 充 分 的调 动 起 来 ,教 学 目标 才 可 以顺利的达成。 而 要 做 到这 一点 , 需要 教 师在 课 堂 中
实 现最 基 本 的 民 主 , 让 学生 课 堂 自主 发 言 。例在 课 堂
但 是 其 成 功 的 关 键 就 是 怎 么 使 课 堂教 学 内 容 与 学 生
( 五) 有 效 验 收 。课 堂 是 学 生进 行 知 识 点 掌 握 的
值 的 问 题 充 斥 课 堂 ,相 反 大 大 降 低 了课 堂 的 完 整 性
和 高 效性 。
三 是 认 为 得 分 点 掌握 就 是 高 效 。应 试 教 育 所 存 留 的 问 题 就 是 成 绩 论 英 雄 , 目前 语 文 教 师 思 想 观 念 中 还 存 在 抓 高 分 教 育 思 想 ,课 堂 时 间 大部 分都 在 进 行 考 试答 题 技 巧 方 面的 教 学 ,这 种 情 况 所 导 致 的 直 接后 果 就 是 语 文 课 堂 失 去 其 原 本 的文 化 色 彩 ,变 得 逐渐单一 、 枯燥。 二、 语 文 课 堂 高效 性认 识 误 区 的 出路 ( 一) 对 教 学 目标 进 行 明确 。教 学 目标 明 确 是 进 行教学备课 、 实 施 教 学 的基 础 。 拥 有 一 个 明确 的 目标 才 可 以 进 一 步 的开 展 教 学 活 动 ,最 终 对 教 学效 果 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误区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误区主要有:过分追求课堂热闹和表面的浮华和氛围、老师以自讲为主、过分强调师生互动而课堂缺乏必要的训练、过分强调学生的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等,必须努力予以纠正。
标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误区
在每一轮课改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会有所改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等较为科学合理的学习手段已经广泛的运用到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也逐渐活跃起来。
然而,在深入的调查中发现,还是有很多的“新课堂”存在教师“表演”的痕迹,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是问题。
有些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设计上下很大功夫,创设新颖生动的教学情景,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效或高效。
但是,在具体操作实践中,有些教学却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反倒干扰了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对作品的审美鉴赏。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听课评课的感受粗浅归纳,大概有如下几个误区:
一、追求课堂热闹,笑声掌声不断
为了课堂热闹,教师努力煽情,教学过程充斥着笑声掌声,学生异常兴奋,有的甚至喧闹纷杂;在老师幽默地引导和学生调皮的答语中,哈哈一笑而过,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文本。
上完一节课,师生互动好,老师有亲和力,课堂气氛好,学生只是感到热闹,看起来满目繁花,流光溢彩,至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大脑一片空白,如同欣赏一场歌星演唱会一样。
课堂价值取向不明晰,教学目标模糊,缺乏“语文味”,这几乎成了一些语文课的通病。
语文是什么?《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是交际工具,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品味学习语文运用的妙处;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浸润于文本所描述的美妙意境之中。
这就是语文的学科特性,也就是语文味。
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儒雅、含蓄、纯正,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常常灵气勃发,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课堂操作上独辟蹊径,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
总之,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是大有嚼头的语文课。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光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
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静心默读、动情诵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记录”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选录的杜甫、白居易、李清照等人比较感伤
的古典诗词及一些悲凉的散文,如《陈情表》、《小狗包弟》、《故都的秋》等,就容不得笑声的亵渎,不管什么样的笑声或掌声,都有可能破坏文本如泣如诉的情感基调,失去特有的“语文味”。
二、浑身解数创设情景,追求表面的浮华和氛围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创设情景,但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重难点问题应该创设情景,以利于学生对课文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可是,有的老师课前制作课件,只在一些细枝末叶的问题上使出浑身解数创设情景,追求课堂上表面的浮华和氛围,而对牵一发动全身的核心问题却等闲视之。
如执教《兰亭集序》一文,依赖多媒体声响色彩效果,《兰亭序帖卷》的点缀,把课文的导入环节渲染得无比华美,等到对文本情感脉络的梳理时,却仅仅停留在“乐——痛——悲”的粗浅概括上,而对“痛起源于乐,悲升华于痛”的自然流畅性引导不够,学生更体验不到,因而师生无法鉴赏痛悲之叹背后的人生意义和审美价值!“乐——痛——悲”的情感梳理和体验,是学习本文前提性和关键性的问题。
一言以蔽之,学生学完了文本,依然不明白作者为何由“乐”到“痛”,从“痛”到“悲”。
高效课堂自然谈不上。
形式和方法层出不穷,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空间,但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还必须有度。
如: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常见的学习形式已被广泛地引入课堂,一度成为新课程高效课堂的标志。
有位老师在上《动物游戏之谜》一课时,提出三个问题,请分小组讨论。
这三个问题是:1.围绕着动物游戏的秘密,文章是如何展开思路的?2.文章列举了各种假说。
那就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一,找出四种假说的根据和结论;3.根据你的观察或理解,你赞同哪一种或哪几种假说?如果都不赞同,也可以自立门户,创立自己的学说。
要求: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尽量学习、模仿文中的语言特点,描写你所观察到的动物游戏的情景,来论证你的观点。
教室顿时热闹起来,这时候的教师显得清闲很多,学生小组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常常缺乏正确、有效引导就会失去造成漫无目的的闲聊;有的小组则是等优等生发言,其他的组员都来当听众;而有的小组则是敷衍了事,再加上教师模棱两可的评价,整个看似活跃的课堂,其实质就会变成散乱的活跃。
毋庸置疑,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打破了过去师生交流的二维模式,构建了一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三维模式,但千篇一律采用一种形式就显得单一或做作。
其实,讨论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而且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思考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方式的优点,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45分钟课堂时间,老师以自讲为主
诚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农村学生惰性思想严重,厌学之风抬头,课前不预习,上课不主动回答问题,更谈不上自己质疑问难或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有限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有些老师基本上是自己讲完了45分钟或者其中的大部分时间。
但话说回来,学生还是要老师多引导,“逼”着他们上“梁山”,训练次数多了,“讲堂”才会变为真正的“学堂”。
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是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学校,是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他们的课堂是“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点拨引导,学生用
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
四、过分强调师生互动,课堂缺乏必要的训练
传统的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师满堂灌,学生一直在听讲。
现在流行的教学强调师生互动,教师少讲,学生多说。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在流行的教学都缺少一个必要的环节:课堂的训练。
部分教师喜欢在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致使学生课余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大量的作业中,教师课余的大量时间也消耗在作业的批阅上,精神疲惫。
学生和教师就在这样恶性的循环中失去了学与教的兴趣。
孰不知,课堂是最佳的训练时间。
每节语文课应当在读读、议议、练练中完成,这一定是高效课堂的必要环节。
五、过分强调学生的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
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全是溢美之词,即使觉得有问题,也没有委婉地否定,这样就过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课堂上应该辩证地看待学生的发言,该肯定就肯定,该否定就否定。
学生有问题才是好事,老师可以顺势就此问题给其他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这样大部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也能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