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三总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用学案

高三总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用学案

年级:高三学科:物理班级:学生姓名:制作人:不知名编号:2023-032.1 重力弹力摩擦力学习目标:1.认识重力、弹力与摩擦力。

2.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3.知道滑动摩擦和静摩擦力,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预学案一、什么是重力和重心1.重力产生的原因: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3.重心的确定:二、弹力是如何产生的,其遵循什么规律?1. 弹力方向的确定2.弹力大小的计算(1)根据胡克定律计算。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计算。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

探究案探究案一:总复习大本18 页角度1 角度2探究案二:总复习大本19 页角度1 角度2探究案三:总复习大本19 页典例1,典例20页多为训练1.2.3检测案1.(多选)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 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 的小球。

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 F 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车静止时,F=mgsinθ ,方向沿杆向上B.小车静止时,F=mgcosθ ,方向垂直于杆向上C.小车向右做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D.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可能沿杆向上2.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上端放一质量为m1 的小球,平衡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 1 所示。

现把该轻弹簧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质量为m2 的小球,平衡时长度为l2,如图 2 所示。

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3.(2022·深圳模拟)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一木块受到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F的作用, 当力F逐渐增大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 和力F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

若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图中f1、f2 、F1 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的质量可表示为B.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tanαC.F小于F1 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与斜面底边垂直且沿斜面向上D.F大于F1 后木块做曲线运动4.(2022· 淄博模拟)如图所示,将一横截面为扇形的物体B放在水平面上,一小滑块A放在物体B上, 除了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之外,其余接触面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第一章:重力1.1 重力的概念解释重力的定义,即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强调重力的作用是使物体朝向地心运动。

1.2 重力的大小介绍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地心的距离成反比。

解释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指出其值约为9.8 m/s²。

1.3 重力的方向强调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即垂直向下。

讨论重力对物体的影响,如物体在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

第二章:弹力2.1 弹力的概念解释弹力是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

强调弹力的作用是使物体恢复原状。

2.2 弹力的大小介绍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遵循胡克定律。

解释弹簧常数的概念,并指出其与弹力的大小成正比。

2.3 弹力的方向强调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讨论弹力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弹簧和弹性体。

第三章:摩擦力3.1 摩擦力的概念解释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时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强调摩擦力的作用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

3.2 摩擦力的大小介绍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解释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概念,并指出其与摩擦力的大小有关。

3.3 摩擦力的方向强调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讨论摩擦力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汽车刹车和摩擦材料。

第四章: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相互作用4.1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合成解释在实际问题中,物体可能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强调需要根据物体的状态和受力情况进行合成分析。

4.2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平衡介绍平衡状态的概念,即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强调在平衡状态下,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相互抵消。

4.3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应用讨论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结构设计和物体运动。

强调需要综合考虑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复习题和练习5.1 复习题设计一系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复习题,以巩固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提供答案和解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错误!力和重力1.力(1)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共存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

2.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沿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

(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注意:①物体的质量不会变;②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注意:竖直向下是和水平面垂直,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也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错误!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体积的变化.2.弹性形变:撤去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形变大小(伸长或缩短的量)成正比。

(2)表达式:F=kx。

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国际单位是牛顿每米,用符号N/m表示;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错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1.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名称项目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定义两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两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大小0〈F f≤F fm F f=μF N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2。

动摩擦因数(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比值。

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02章学案01 重力、弹力、摩擦力[导学案]TK

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02章学案01 重力、弹力、摩擦力[导学案]TK

第二章相互作用高考导航学案01 重力、弹力、摩擦力基础体系知识点一:重力1.产生:由于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在竖直向下方向上的一个分力。

2.大小:G=,可用测量。

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质量;重力G的变化是由于在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g随高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随纬度的增大而,即在南北两极处重力最大,在赤道上重力最小。

3.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是与垂直,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在两极和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其他位置并不指向地心。

4.作用点:重心。

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分布和有关。

重心在物体上。

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知识点二:形变、弹性、胡克定律1.形变: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形状和体积的变化称之为形变。

2.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的形变。

弹性形变有一个限度,叫做。

3.弹力:(1)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2) 产生条件:相互且发生。

(3) 方向: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弹力(施力物体)总是与物体自身形变的方向。

4.胡克定律:(1) 内容:弹簧发生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

(2) 表达式:F=。

①k是弹簧的,单位:N/m,由弹簧决定。

②x是,但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知识点三: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1.静摩擦力F f:(1)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当它们具有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的力。

(2) 产生条件:①接触面、②接触处有、③两物体有。

(3) 大小范围:。

(4) 方向:沿(或面),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5) 理解:①静摩擦力为力,其大小方向有性,其大小与正压力。

只能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计算。

②最大静摩擦力f max滑动摩擦力。

通常取f max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 max=μF N。

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和接触面材料、粗糙程度。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第一章:重力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作用。

让学生掌握重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重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2 教学内容重力的概念:介绍重力的定义,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重力的作用:解释重力对物体的作用,如悬挂物体、地球上的物体等。

重力的计算:介绍重力的计算方法,公式为F = mg,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

重力在生活中:举例说明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抛物线运动、天平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重力的存在和作用。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重力的作用。

计算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运用重力公式进行计算。

生活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重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弹力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弹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弹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2 教学内容弹力的概念:介绍弹力的定义,物体因形变产生的力。

弹力的产生:解释弹力的产生原因,如弹性形变、弹簧等。

弹力的作用:介绍弹力的作用,如弹跳、弹性碰撞等。

弹力的计算:介绍弹力的计算方法,公式为F = kx,其中k 为弹簧常数,x 为形变量。

弹力在生活中:举例说明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床垫、弹力球等。

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弹力的存在和作用。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弹力的作用。

计算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运用弹力公式进行计算。

生活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摩擦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摩擦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2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概念:介绍摩擦力的定义,物体表面间的阻碍力。

摩擦力的产生:解释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如接触面粗糙度、物体间的相互摩擦等。

摩擦力的作用:介绍摩擦力的作用,如行走、开车等。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

2. 加深对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效果的理解。

3. 提高学生运用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2. 弹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3.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4.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相互关系5. 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重力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重力的作用效果。

2. 讲解弹力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展示弹力的作用效果。

3. 介绍摩擦力的概念,解释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4. 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它们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5. 让学生举例说明重力、弹力、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这三个力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2. 运用实例分析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实际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物体运动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重力、弹力、摩擦力概念及其作用效果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相互关系及其应用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通过举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 进行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对这三个力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第一章:重力1.1 重力的概念解释重力的定义,即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强调重力的作用是使物体朝向地球的中心运动。

1.2 重力的计算介绍重力的计算公式:F = mg,其中F是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约9.8 m/s²)。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

1.3 重力的方向强调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即垂直向下。

解释重力对物体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影响。

第二章:弹力2.1 弹力的概念解释弹力是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

强调弹力的作用是使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

2.2 弹力的计算介绍弹力的计算公式:F = kx,其中F是弹力,k是弹簧常数,x是形变量。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弹簧产生的弹力。

2.3 弹力的方向强调弹力的方向总是与形变方向相反。

解释弹力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弹簧秤、弹簧座椅等。

第三章:摩擦力3.1 摩擦力的概念解释摩擦力是物体表面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强调摩擦力的作用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

3.2 摩擦力的计算介绍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 = μN,其中F是摩擦力,μ是摩擦系数,N是物体受到的正压力。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3 摩擦力的方向强调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释摩擦力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鞋底摩擦、汽车刹车等。

第四章:重力、弹力与摩擦力的相互作用4.1 重力、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解释重力、弹力与摩擦力在不同情境下的相互作用。

强调这些力的合成与分解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4.2 实例分析提供实例,分析重力、弹力与摩擦力在实际情境中的相互作用。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3 综合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重力、弹力与摩擦力的知识解决问题。

强调理解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5.1 复习重点内容回顾本章所学的重要概念、公式和原理。

强调学生对重力、弹力与摩擦力的理解。

5.2 复习练习提供复习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重力、弹力与摩擦力的掌握。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
2、强调分析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意识;
2、本节课注重学生对问题情景的思考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考物理问题的习惯;
3、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促使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物理课。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方向、大小的分析、判断是重点;
课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课)
执教人:海盐元济高级中学赵卫东
教材:人教版《物理》(必修Ⅰ)第三章相互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2、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方向、大小的判断和计算。
3、有关弹力、摩擦力的综合问题分析
方法与过程
1、通过相关案例的实际和运算体验促使学生更深的理解物理知识;
3、弹力
⑴.产生
⑵.方向
⑶.弹簧的弹力
胡克定律:f=kx
思考与讨论1:
一根劲度系数为103N/m的弹簧,两端均受500N的压力作用时,长度为33cm,当不受外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
4、摩擦力
⑴.产生
⑵.种类
⑶.实例分析
(两种传送带,图片,简化物理模型,分析摩擦力)
思考与讨论2:
思考与讨论3:
思考与讨论4:
一:重力
1、产生、大小、方向。
2、作用点:重心;
二:弹力
1、产生
2、方向
3、弹簧的弹力
三:摩擦力
1、产生
2、种类
3、摩擦力的相关实例
副板书:
(问题的分析与演算)
七、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结合课本尽量回忆相关知识。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分类和测量方法。

2. 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 掌握重力、摩擦力、浮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4. 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2. 力的分类和测量3. 牛顿三定律4. 重力、摩擦力、浮力5. 力学应用实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复习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分类和测量(10分钟)1. 复习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2. 复习力的测量: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牛顿三定律(15分钟)1. 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

2. 复习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 复习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四、常见力(10分钟)1. 复习重力:G=mg,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 复习摩擦力: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 复习浮力:F浮=G排,浮力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相等。

五、力学应用实例(10分钟)1.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力学知识解决问题。

2. 举例说明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巩固力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力学知识的习题,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

3. 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力的概念、分类、测量、牛顿三定律、常见力和力学应用实例,使学生对力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练习指导,提高学生的力学知识水平。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导学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导学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导学案【基础知识整理】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用符号表示,它的施力物体是。

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成正比,计算公式:。

g取9.8N/Kg,其物理意义是。

重力的方向是的,重力的作用点叫做。

3、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发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的物体之间。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内,弹簧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前,要先看清它的,弄清它的,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若没有则需要。

最好轻轻拉动几次它的,避免弹簧被卡住。

使用时,拉力方向应与弹簧轴线方向。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

5、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或有时,在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方向或方向相反,但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6、摩擦力包括摩擦力、摩擦力、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和有关,与和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7、应用: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增大接触面。

⑵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使接触面变、变为(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加润滑油)。

【典型例题】例1、关于“g=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A. 1kg等于9.8N B.9.8kg等于1NC.质量为9.8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 D.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例2、弹簧拉力器是由三根相同的弹簧并联组成,如果将一根弹簧拉长5cm,要用15N的力,若将三根这样的弹簧同时拉长10cm,所需的拉力是()A. 30N B.90N C.45N D.50N例3、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长方体。

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长方体静止不动,此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 N;拉力增大至6N时,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N;若拉力增大至8N时,长方体所受的摩擦力 N。

【课堂练习】1、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1N的是()A.一块普通香皂B.一张学生课桌C.一枚普通别针D.一辆小汽车2、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则他们的体重之比是,若甲同学的体重是490N,则乙同学的体重为 N。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计算方法,以及重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产生原因,掌握弹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以及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弹力、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用。

3. 运用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内容1. 重力(1)重力的概念(2)重力的计算方法:G=mg(3)重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抛物线运动、重力势能等。

2. 弹力(1)弹力的产生原因:弹性形变(2)弹力的计算方法:F=kx(其中k为弹簧常数,x为形变量)(3)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弹力球等。

五、教学安排1. 课时:5课时2. 教学过程:(1)第1课时:讲解重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2)第2课时:讲解弹力的产生原因、计算方法及应用。

(3)第3课时:讲解摩擦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4)第4课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5)第5课时:进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掌握情况。

2.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重力、弹力、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实例。

3. 布置综合性练习题,检验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学教程2. 实验器材:弹簧、摩擦片、小球等3. 多媒体课件: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动画演示4. 网络资源:相关科普文章、视频等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力、弹力、重力二力平衡、摩擦力、惯性复习导学案

力、弹力、重力二力平衡、摩擦力、惯性复习导学案

力、弹力、重力二力平衡、摩擦力、惯性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力、重力、弹力的概念,了解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平衡状态、平衡力及二力平衡的概念,能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4.理解惯性,知道惯性现象,知道惯性定律的内容,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因素。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二力合成的情况;二力平衡的条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应用。

一、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知识回顾】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________有力,相互有力的作用的物体间并不一定________。

2.力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________;二是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就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个因素中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将________。

5.力的示意图:是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的一条带_______的线段。

6. ________仪器叫做测力计。

常用的是测力计是________________。

它的原理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范围内,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在测量前,要了解其________和分度值的大小,使用时,并较正___________。

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________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线________。

7.物体发生________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有关,形变越________,弹力越大。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特点。

2. 让学生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力的概念、大小、方向及计算。

2. 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计算及应用。

3. 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计算及应用。

4. 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特点。

2.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3. 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特点、计算方法及应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重力的概念、大小、方向及计算。

2. 第二课时:讲解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计算及应用。

3. 第三课时:讲解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计算及应用。

4. 第四课时: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第五课时:总结本章内容,进行测试。

六、教学活动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特点、计算方法及应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并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环节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精神等。

八、教学拓展1. 科普知识:介绍重力、弹力、摩擦力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天、工程建筑等。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及特性。

2. 加深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2. 弹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3.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4.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相关的习题讲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及特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互动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采用习题讲解法,帮助学生巩固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回顾重力的概念及其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回顾弹力的概念及其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回顾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分析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综合应用案例。

5. 讲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相关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习题练习:批改学生完成的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需求。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悬挂一个物体观察其下落的规律,引出重力的概念。

2.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限度,引导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手触摸不同材质的表面,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4.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板运动中的摩擦力、弹簧门的弹力等,让学生理解这些力的实际应用。

5. 习题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1.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自然界中的力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和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第二章:重力2.1 教学内容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单位:牛顿(N)。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重力的概念、作用点和单位。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

2.3 教学活动讲解重力的概念、作用点和单位。

进行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重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弹力3.1 教学内容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弹力的单位:牛顿(N)。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单位。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弹力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讲解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单位。

进行实验,观察弹力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摩擦力4.1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有相对运动或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单位:牛顿(N)。

4.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单位。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摩擦力的作用。

4.3 教学活动讲解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单位。

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的作用。

重力 弹力 摩擦力复习导学案

重力 弹力 摩擦力复习导学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导学案目标感知1、知道什么是弹力,能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2、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明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3、明确摩擦力的决定因素。

能根据实际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

重点、难点预设重点:弹力的概念、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重力的三要素。

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测量原理的理解。

问题导学认真回顾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有关要点,准确回答完成以下问题!一、弹力1.弹力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弹力产生的条件:①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物体产生弹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发生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2.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____的工具。

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了吗?请说出应注哪些问题?典例题型一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例1如图,一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静止,其示数为N,拉力F1为N;F2为____N.某同学用这一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重为10N的物体重力大小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物体静止时,测力计的读数会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N。

【小贴士】弹簧测力计示数总应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力。

典例题型二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应用例2现有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小华要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他首先测出弹簧的自然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的下端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量△l(△l=l-l0),测量的数据如下表:(1)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量△l的关系是:_;(2)小华继续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达到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就改变了。

因此,弹簧测力计的范围只能达到N。

二、重力1.思考: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重力的大小?说出具体应该怎样做?2.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你知道有何实际应用?3.你能列举说明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什么有关吗?。

初中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

初中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

4、弹性限度: 发生弹性形变的最大形变量
到想Biblioteka 了一弹 力生 活







到想
了一
弹 力
生 活







到想
了一
弹 力
生 活







思考:
(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弹力的方向又是指向什么方向?
(3)弹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例子
提出 问题
书放在桌面上
书对桌面: 压力
桌面对书: 支持力
地球上几个地方的苹 果都可以向“下”落,但 从地球外面看,几个苹果 下落的方向显然不同。那 么,我们所说的“下”指 的是什么方向
每个苹果的重力方向均指向地心
4. 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1)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
它的圆心、球心、几何中心。
G
G
G
G G
(2)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重心:
改变方法
控制不变的 量
结论
A、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
A
B、C
B、压力的大小 B
A、C
C、接触面面积
的大小
C
A、B
如果改变接触面的摩擦方式,把滑动 变为滚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实 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接__触__面__的__粗__糙__程__度__和
__压_力_的_大_小_有关,与__接_触_面_面_积_的_大_小无关.
猜 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接触面间压力的大小

3、接触面面积的大小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弹力、重力和摩擦力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弹力、重力和摩擦力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弹力、重力和摩擦力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幼儿园课程,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和体验弹力、重力和摩擦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互动式学习和实践体验,通过孩子们的亲身体验和观察,让他们了解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理解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和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气球、的重物、滑轮、摩擦块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色纸等。

五、活动过程:1.引入活动:向孩子们介绍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孩子们感受它们的存在。

2.实践活动:(1)弹力:给每个孩子一个气球,让他们用手挤压气球,观察气球的弹力。

然后将气球固定在墙上,用弹簧测量气球受到的弹力。

(2)重力:给每个孩子一个重物,让他们将其悬挂在滑轮上,观察重力的作用。

然后改变重物的位置,观察重力的变化。

(3)摩擦力:给每个孩子一个摩擦块,让他们在不同的表面上推动摩擦块,观察摩擦力的作用。

然后改变摩擦块的压力,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3.观察记录:让孩子们用画笔和彩色纸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理解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和影响。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这节课中,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了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并且在实践中体验了它们的作用和影响。

他们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培养了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在小组分享中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索其他力的概念,如磁力和浮力,并通过实践活动来体验和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学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
§3.1
【学习目标】
知道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及重心的概念。

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的判断,及弹簧的弹力的大小计算。

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的判断,及摩擦的大小计算。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理解和完善下列知识要点
一、力的概念
.力是。

.力的物质性是指。

.力的相互性是,施力物体必然是受力物体,力总是成对的。

.力的矢量性是指,形象描述力用。

.力的作用效果是或。

.力可以按其和分类。

举例说明:
二、重力
.概念:
.产生条件:
.大小:G=g/1,Δx2=G2/2,
加拉力F时Δx1/=G2/1,Δx2/=/2,
而Δh1=Δx1+Δx1/,Δh2=+
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ΔEp=G1Δh1+G2Δh2
整理后可得:
【例4】如图所示,用跟水平方向成α角的推力F推重量为G的木块沿天花板向右运动,木块和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解析:由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可得FN=Fsinα-G,因此有:f=μ
【例5】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同木块,A、B间最大静摩擦力F=5N,水平面光滑。

拉力F至少多大,A、B才会相对滑动?
解析:A、B间刚好发生相对滑动时,A、B间的相对运动状态处于一个临界状态,既可以认为发生了相对滑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5N,也可以认为还没有发生相对滑动,因此A、B的加速度仍然相等。

分别以A和整体为对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拉力大小至少为F=10N
点评:研究物理问题经常会遇到临界状态。

物体处于临界状态时,可以认为同时具有两个状态下的所有性质。

【例6】小车向右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恰好沿车后壁匀速下滑。

试分析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速度方向的关系。

解析: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始终和小车的后壁平行,方向竖直向上,而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所以摩擦力方向和运动方向间的夹角可能取90°和180°间的任意值。

点评: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无明显形变的弹力和静摩擦力都是被动力。

就是说:弹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无法由公式直接计算得出,而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的。

【针对训练】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一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D.悬挂在天花板上的轻质弹簧在挂上重2N的物体后伸长2c静止,那么这根弹簧伸长1c后静止时,它的两端各受到1N的拉力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物体A和B,A
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拉力F拉A,但A、B仍保持静止,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物体A与地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零
c.物体A与B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D.物体A与B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零
.关于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成正比
c.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D.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
.如上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A.随F的增大而增大B.随F的减少而减少
c.等于重力的大小D.可能大于重力
.用手握着一个玻璃杯,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将手握得更紧,手对玻璃杯的静摩擦力将,如果手的握力不变,而向杯中倒入一些水,手对杯的静摩擦力将。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两个拉力作用,拉力的大小如图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只撤去10N的拉力,则物体能否保持静止状态?;若只撤去2N的力,
物体能否保持静止状态?。

.如图所示,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0g的物体以一定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还有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于物体上,其大小为10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方向为_______.
.如图所示,重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方向为。

【学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BD
.AD
.A
.c
.不变;变大
.最大静摩擦力f≥8N,若只撤去10N的拉力,则物体能保持静止;若只撤去2N的力,物体可能保持静止也可能产生滑动。

.20N,水平向左.2N,水平向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