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审计办法
风险管理专项审计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和金融风险的不断加剧,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提升金融机构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特制定本风险管理专项审计方案。
二、审计范围与对象1. 审计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应对和报告等环节。
2. 审计对象:本次审计对象为XX银行,包括总行各部门、分支机构及下属子公司。
三、审计内容1.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评估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否完善,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是否合理,各级风险管理人员职责是否明确。
2. 风险管理制度:审查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制度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制度执行是否到位。
3. 风险识别与评估:评估金融机构风险识别和评估流程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重点关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4. 风险应对与监控:审查金融机构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监控机制是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是否有效运行。
5. 风险报告与信息披露:评估金融机构风险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及时。
四、审计方法1. 文件审查:查阅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相关制度、流程、报告等文件,评估其合规性和有效性。
2. 面谈与访谈: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等进行面谈,了解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评估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
4. 内部控制测试: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内部控制测试,验证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
五、审计时间与进度1. 审计时间:本次审计预计耗时2个月。
2. 审计进度安排:- 第1个月:完成审计方案制定、审计对象确定、资料收集等工作。
- 第2个月:开展现场审计、案例分析、内部控制测试等工作。
六、审计结果与应用1. 审计结果: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形成审计报告,提出整改建议。
2. 应用:金融机构应根据审计结果,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制度、流程,加强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提升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措施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审计风险。
为了防范风险,加强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应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等方面的制度。
其中,风险识别是对会计师事务所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解和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前提。
风险评估则是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判断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以便于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就是对已经评估的风险进行控制,防范风险的发生。
风险监测是对已经部署的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风险应对是预测到的风险,进行相应处理。
二、增强内部控制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内部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在日常审计工作中,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内部监督、风险管理等控制措施,确保审计质量符合规范和准则的一种管理方法。
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包括:审计人员的职责明确、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严格、业务分工合理等方面,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审计质量。
三、加强专业培训与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专业培训与管理。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增强自身的业务专业能力,提高审计质量。
对于新人应该建立健全的带教计划,以提高他们的快速入门能力。
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建立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审计人员的绩效进行考核,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四、加强客户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客户管理。
建立规范的客户准入制度,加强对客户的背景调查,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信誉状况等,排除那些潜在的影响审计质量的客户,同时对于审计风险高的客户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加强审计程序、增加审计人员的工作密度等。
总之,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根据市场现实情况,加强风险管理措施,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培训与管理,加强客户管理,提高审计质量,保障客户的利益。
审计师如何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估
审计师如何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是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和降低未来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审计师,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估是我们职责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审计方法和评估步骤,帮助审计师了解如何有效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
一、风险评估方法1.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和运营的关键环节,对风险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审计师可以通过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了解企业是否能够恰当地应对各类风险。
常用的内部控制审计方法包括风险评估、流程审计和数据测试等。
2. 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关注企业的绩效目标和目标实现情况。
通过评估企业是否达到风险管理方面的目标,审计师可以揭示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企业提供改进建议。
3. 文件审计: 文件审计主要关注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和相关文件的合规性。
审计师将检查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政策文件以及风险报告等,以确保企业的风险管理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二、评估步骤1. 了解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审计师首先需要了解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管理层的风险管理理念、政策和程序等。
只有全面了解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才能更准确地评估其有效性。
2. 识别潜在风险: 审计师需要详细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包括市场竞争环境、财务状况、经营策略等。
通过调查和分析,审计师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法。
3. 评估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对已识别风险的应对措施。
这包括了解企业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应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以及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性等。
审计师可以通过访谈、文件审查和数据分析等方式,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应对措施进行评估。
4. 提出改进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审计师需要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其风险管理体系。
改进建议应该具体、明确,并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三、评估结果报告审计师的评估结果需要以报告的形式向企业管理层呈现。
评估结果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评估目的和范围: 告知管理层本次评估的目的和范围,以便管理层理解评估的重点和意义。
审计风险管理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
审计风险管理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审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通过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各种可能对审计过程或审计结果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以保障审计活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审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重要的措施来防范审计风险,并提供实施这些措施的具体方法。
一、制定完善的审计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审计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以明确各个部门在审计风险管理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这些政策和流程应该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等关键步骤,并要求各个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执行。
此外,还要确保这些政策和流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调整。
具体实施方法:首先,建立跨部门的审计风险管理小组,由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制定和修订审计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其次,每个部门要成立自己的审计风险管理团队,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最后,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和培训,确保员工对审计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的理解和落实。
二、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和经营业绩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关内部控制程序和方法的规定和措施。
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防范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措施。
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可以减少错误和违规行为的发生,并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降低审计风险的概率。
具体实施方法:首先,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范围,确保内部控制的覆盖面全面;其次,通过设立授权和职责清晰的岗位职责,确保各个职能部门和员工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责任落实;最后,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对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产生风险。
企业应该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措施会计师事务所是负责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专业机构,其审计风险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审计风险管理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减少审计风险并确保审计质量,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方法。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审计风险管理是保证其审计工作能够准确、完整地反映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的关键。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控制机制来保护公司资产、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以及合法性等。
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定期的审计,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改进。
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二、确保审计程序的独立性审计程序的独立性是审计风险管理的关键,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审计程序,保证其独立性。
要遵守审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得接受与审计对象有利益关系的其他工作以及报酬。
要建立起内部审计委员会,对审计程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还需要建立起独立的审计管理层,确保审计过程中没有任何干扰。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为了更好地控制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要对审计对象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加以重点关注。
要对审计程序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还需要建立起一套风险应对机制,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管理审计人员是审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管理,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对审计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培训,确保其具备专业的审计能力和道德素质。
要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还需要建立起一套激励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五、建立健全的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内部控制、审计程序、风险评估、审计人员管理和审计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规划。
如何开展风险管理审计
部 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审计 的必然要求 ,增加计算
机辅 助 审计 ,开 展非 现 场 审 计 成 为 内部 审计 有 效
参 与风险管理 的不二之选 。计算机辅 助审计 的概
念 与 内涵人 们 已经 比较 熟悉 , 此 不再 赘 述 。非 现 在 场 审计 是 审 计人 员 通 过 连 续 地 收集 、整 理 被 审 计 对 象业 务 经 营 管理 的数 据 和 资料 ,运 用 适 当 的方 法 和 流程 进 行分 析 的远 程 审计 程 序 ,是 现 代 信 息 处 理 和传 递 方式 下 迅 速 发展 起 来 的一 种 审 计 监督 方式 , 内部 审 计 而 言 , 一般 应 用 于 分 支 机 构较 就 它 多 的组织 如银 行 等 。需 要说 明 的是 , 现 场 审计 和 非 计算机 辅 助审计 不 是两 项完 全 独立 的技术 , 们是 它 互相渗 透 的 。非 现 场 审计 中包 括计 算 机辅 助 审计 ,
定 补救 措施 。
△使基 于 案例 的 系统 合理 化 :建立 合 理 的治 理 和 风 险管理 架 构 , 助 适 当 的制约 与 平衡 , 立 借 建 尽 职 调 查 流程 与 结 果 问 责 机 制 , 行 分 析 、 进 分类 、 优 先选 择 。 △实施 全 球化 架构 : 通过 取 消在 控 制更 新 、 报 告 和 测试 中的重 叠环 节 , 来调 整 风 险管 理架 构 , 使 其 适 应一个 通 用 的流 程架 构 ,并 将 风 险管 理整 合 到 战略计 划 和决策 流程 中 。 △提 高风 险保 证 :在 企业 申明确 各 自的角 色 和责 任 、 相互 依存 关 系 、 内部 对 接流 程 、 骤 、 法 步 方
施 补 救 的过程 进 行监 控及 汇 报 ,同时 内部 审计 员
风险管理审计实施方案
风险管理审计实施方案一、引言。
风险管理审计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风险管理审计的实施方案,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二、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性。
风险管理审计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各种内部和外部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并通过评估和监控这些风险,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风险管理审计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内控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防范和减少各种经营风险的发生。
三、风险管理审计实施方案。
1. 确立风险管理审计的组织架构和责任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风险管理审计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审计管理机制。
2. 制定风险管理审计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审计工作有章可循,科学高效。
3. 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各项风险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风险事件。
4. 加强风险管理审计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5. 定期对风险管理审计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风险管理审计实施方案的效果评估。
风险管理审计实施方案的效果评估是评价方案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方案实施后的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发现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对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五、总结。
风险管理审计对于企业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审计体系,才能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因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审计实施方案,确保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审计方案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审计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依据境内外有关监管指引、本行《章程》,并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经验做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风险,是指对木行实现既定目标可能产生影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
本办法主要关注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
(-一)信用风险。
是指区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从而使本行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二)市场风险。
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本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报失的风. 险、(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身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普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是指因本行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筹朱到客户和交易对手当前和未米所需资金而对本行经营所户生的风险。
除上述风险外,本行还关注外部监管部门或本行董事会要求关注的其他风险。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本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有效控制涵盖全行各个业务层次的全部风险,进而为本行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第四条本行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收益与风险匹配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和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必须考虑承担的风险是在本行的风险容忍度以内,并有预期的收益覆盖风险,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能够满足股东的最低要求或符合本行的经营目标。
(二)内部制衡与效率兼顾本行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部门、各级机构和各层级风险管理人员的具体权责,实行前中后台职能相对分离的管理机制。
各部门、境内外分支机构和全体员工之问要有效沟通与协调,优化管理流程,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三)风险分散本行实现信用风险敞口在国家、地区、行业、产品、期限和币种等维度.上的适度分散,防范集中风险。
严格遵循监管标准,审慎核定单一客户和关联客户授信额度,有效控制客户信用风险集中度。
审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审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活动的增加,审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审计风险管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探讨审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审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1. 风险导向原则:审计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风险导向。
审计人员应该从企业的风险角度思考,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2. 独立性原则:审计人员应该独立于被审计实体,保持中立和客观的立场。
他们不应受到任何外界干扰,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3. 责任原则:审计人员应承担起审计工作的责任,包括对审计程序和方法的选择、对风险的评估、对审计结果的表达等。
他们应确保自己的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
4. 客户需求原则:审计人员应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根据需求提供相应的审计服务。
他们应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确保达到客户期望的结果。
二、审计风险管理的方法1. 风险识别与评估:审计人员需要通过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识别潜在的风险。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如风险矩阵、风险地图等,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 风险控制与处理:在识别和评估风险后,审计人员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和处理方案。
他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如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减轻等,以降低或消除潜在风险的影响。
3. 监控和追踪:审计人员需要对已实施的风险控制和处理方案进行监控和追踪。
他们应及时收集和分析与风险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评估控制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4. 沟通和报告:审计人员应及时向相关利益相关者沟通和报告风险管理的情况。
他们可以通过编制风险管理报告、开展会议和培训等方式,与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分享风险管理的结果和经验。
三、总结审计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遵循风险导向原则,始终保持独立性,承担起责任,并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风险管理是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识别、评估和应对的风险。
风险管理审计的目的是确定组织是否能够合理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管理和应对风险。
在进行风险管理审计时,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分析组织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并评估其与业务目标的一致性。
他们还应该评估组织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并确定是否存在重大风险未能被适当地识别和评估的情况。
内部审计人员还应该评估组织的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以确定是否存在风险监测不准确或报告不及时的问题。
他们还应该评估组织的风险响应策略和应急计划,并评估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风险管理审计还包括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以确定其对风险管理的支持程度。
内部审计人员应该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并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提出改进建议。
在进行风险管理审计时,内部审计人员还应该与组织内部的风险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合作。
他们应该了解风险管理人员的责任和职责,并与他们讨论并确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总之,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对组织的风险管理活动进行评估,并提供改进建议。
这有助于组织更好地识别和应对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风险管理审计流程
风险管理审计流程1.确定审计目的和范围:首先,审计团队需要与相关方讨论并了解审计的目的和范围。
这可以包括确定要审计的业务单位、风险管理框架和政策、相关文件和记录等。
2.评估风险管理框架:审计团队将评估组织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监控等方面。
他们会检查组织是否有明确定义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评估其有效性和适宜性。
3.进行风险评估:审计团队会对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已识别的风险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
他们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分析工具等。
4.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审计团队将评估组织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定它们的有效性和适当性。
他们会检查控制措施的合规性、完整性和可行性,并评估其对降低风险的效果。
5.评估风险监控和报告:审计团队会评估组织对风险监控和报告的能力和实践。
他们会检查组织是否有适当的监控机制来跟踪风险的演变,并评估风险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6.提供审计结果和建议:审计团队将向组织提供审计结果和建议。
他们会详细说明他们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和措施,以帮助组织改进其风险管理实践。
7.跟踪整改进展:一旦审计结果和建议提供给组织,审计团队还可以跟踪整改进展。
他们可以要求组织提供整改计划,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后续审计,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
总体而言,风险管理审计的流程包括确定审计目的和范围、评估风险管理框架、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风险控制措施、评估风险监控和报告、提供审计结果和建议以及跟踪整改进展。
这个流程有助于确保组织在风险管理方面采取了适当的措施,并能够及时应对和管理风险。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该准则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2.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审计部门应与企业管理层合作,共同确定并
评估企业面临的风险,包括战略、运营、合规等多个方面。
审计人员需要
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来识别和评估风险,并确保该过程是全面、客观和
独立的。
此外,审计人员还应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是否适应变化,并
提出改进建议。
3.风险管理控制:内部审计部门需要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包括风险避免、减少、转移和接受的策略。
审计人员需要验证这些控制措
施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此外,内部审计人员还应确保企业的风险
管理流程与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相符。
4.风险管理报告:内部审计部门应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关于风险管理的
审计结果报告。
这些报告应准确、全面地反映审计发现,并提供适当的建
议和改进建议。
审计人员还应确保这些报告受到适当地保护和共享,以便
管理层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对内部审计部门
在风险管理领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
该准则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
能够有效地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创造。
内部审计人员需要熟悉相关的风险管理理念、框架和标准,并确保审计工
作符合该准则的要求,以提供及时、准确、有用的审计报告和建议。
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还应积极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并与企业管理层保持密
切合作,以提升风险管理的效果和价值。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措施【摘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是保障审计质量和客户利益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审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审计风险应对措施、审计风险监控机制和审计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探讨。
审计风险管理需要遵循谨慎性原则,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来识别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监控。
持续改进是审计风险管理的关键,会计师事务所应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和审计质量。
通过有效的审计风险管理措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基本原则、评估方法、应对措施、监控机制、持续改进、有效性。
1. 引言1.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措施的重要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审计质量、维护审计独立性、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有效结果。
审计风险是指在进行审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不完整、不准确或存在欺诈,管理层可能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等。
若不加以有效管理和控制,审计风险可能导致审计工作不完整、审计结论不准确,严重时甚至可能损害审计师和事务所的声誉,引发法律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应重视审计风险管理措施的建立和完善,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并在适当的范围内获得可靠的审计证据。
只有通过规范的风险管理措施,会计师事务所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审计环境中保持审计质量和独立性,提高审计效率,为客户和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审计服务。
2. 正文2.1 审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审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原则。
这些基本原则是确保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并能够有效管理审计风险的重要依据。
下面介绍几个审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1. 独立性和客观性:审计师事务所必须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受任何外部或内部的影响,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真实性。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程序及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程序及方法企业风险管理是指组织在日常运作中通过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风险,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风险管理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的一部分,旨在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介绍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程序及方法。
一、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程序1.明确审计目标:在进行风险管理审计之前,审计人员需要与企业管理层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
审计目标包括评估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提供改进建议,确保风险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制定审计计划: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包括确定审计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确定所需的审计资源和工具,以及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法。
4.评估风险管理体系:审计人员需要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评估内容包括风险识别和评估的过程、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实施情况、风险报告和监控的机制,以及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等。
5.发现和报告问题:审计人员在评估风险管理体系时可能会发现问题和不合规情况。
发现问题后,审计人员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和评级,将重要问题及时报告给企业管理层,并提供改进建议和建议措施。
6.跟踪和监督改进:审计人员需要跟踪和监督企业管理层对审计问题的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
审计人员可以进行后续审计,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改进。
二、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方法1.文件审计: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企业的文件和记录,了解企业风险管理的规范和程序是否被充分执行,是否存在合规性问题和缺陷。
2.访谈和调查问卷:审计人员可以与企业管理层、风险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风险管理的认知和理解,以及风险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
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3.风险评估和排名:审计人员可以使用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和排名。
常见的方法包括风险矩阵、风险图谱和风险矩阵等。
4.流程审计:审计人员可以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审计,评估流程的规范性、有效性和运作情况。
风险管理审计报告
风险管理审计报告一、引言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
本次风险管理审计旨在对被审计单位名称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健全、有效,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审计范围与方法(一)审计范围本次审计涵盖了被审计单位名称的各个业务部门和主要业务流程,包括但不限于财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生产运营等。
(二)审计方法1、文档审查:对相关的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制度以及各类报告进行仔细查阅。
2、访谈:与各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其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实践情况。
3、数据分析:对相关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风险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
三、风险管理环境(一)风险管理理念与文化被审计单位名称的管理层对风险管理有一定的重视,但在员工层面,风险管理意识尚未完全深入人心。
部分员工对风险管理的理解较为狭隘,仅将其视为应对突发危机的手段,而未将其融入日常工作中。
(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设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但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够顺畅,导致信息传递存在延迟和偏差。
(三)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已制定了一系列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但部分制度和流程存在过时或不适用的情况,未能及时根据业务变化进行更新和完善。
四、风险识别与评估(一)风险识别的充分性在风险识别方面,被审计单位名称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但对于新兴风险,如网络安全风险、供应链中断风险等的识别能力不足。
(二)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风险评估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依赖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和风险模型的应用,导致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
(三)风险应对策略的合理性针对已识别的风险,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但部分策略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在应对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时,仅提出了加强市场营销的一般性措施,未具体明确营销活动的目标、预算和执行计划。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措施一、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审计工作的合规进行。
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目的是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防范各种风险。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建立内部审计部门、设立审计委员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方式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审计风险管理水平。
二、加强对客户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对来自潜在客户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是审计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对客户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防范潜在的风险。
在接受客户委托前,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对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管理层的诚信度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以确保客户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在审计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还应该关注客户的潜在风险点,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确保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独立性审计人员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力量,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独立性对于审计风险管理起着关键作用。
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注重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审计工作。
会计师事务所还应该建立起严格的独立审计制度,确保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防止利益冲突,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客观性。
四、加强对审计风险的监控和反馈审计风险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对审计风险的监控和反馈,随时调整审计风险管理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建立风险监控系统等方式,对审计风险进行全面监控和评估,确保审计风险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会计师事务所还应该建立起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库,及时总结和反馈审计过程中的风险点和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审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五、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和风险事件,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集团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办法
集团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办法一、前言本文档为集团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办法,是为有效管理和控制工程项目内部审计风险而制定的。
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一)风险识别1.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包括对工程项目内部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和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2. 风险识别需要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人员、设备、材料、技术、环境等。
3. 风险识别应由具备相关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工程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专业第三方机构共同进行,确保其科学性、客观性和严谨性。
(二)风险评估1. 风险评估是为了确定各项风险因素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对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分类。
2. 风险评估应该以风险概率、风险影响、风险控制程度等维度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3. 风险评估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并使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技术,确保评估过程合理、公正和准确。
(三)风险控制1. 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出现或可能出现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对风险进行控制和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2. 风险控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措施,并及时采取行动。
3. 风险控制需要借助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科技手段,提高控制效率和精度。
三、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流程(一)风险识别和评估1. 审计部门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案和方法论。
2. 审计部门组织内外部专业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识别出潜在风险因素,并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二)制定风险控制措施1.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审计部门需要协同相关部门和人员,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并建立预警机制。
2. 审计部门需要做好制定计划、确认责任、分工推进等控制措施,保证风险控制措施的高效实施。
(三)监督控制措施的执行1. 审计部门需要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对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分析。
2. 审计部门需要协助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
审计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流程
审计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流程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风险管理与控制在各个行业中变得愈加重要。
在审计领域,风险管理与控制流程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在审计中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并明确相关流程。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原则1.1 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的过程,以确保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在审计中,风险管理旨在保障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2 风险管理的原则风险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全员参与:风险管理是组织上下级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需要参与其中。
(2) 持续改进:风险管理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3) 透明度与沟通:风险管理需要建立透明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畅通。
(4) 效益最大化: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最大化整体效益,而不仅仅是风险的降低。
二、审计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流程2.1 风险识别与评估审计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审计师需要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活动、业务和内部控制来识别潜在的风险。
常用的风险识别工具包括风险矩阵、风险地图等。
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审计师需要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程度。
2.2 风险应对与控制措施在识别和评估风险之后,审计师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和控制措施。
应对措施可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等。
风险控制措施需要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相结合,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风险监控与报告审计中的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审计师需要定期监控已经识别和评估的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监控过程需要将风险情况报告给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者,以便他们了解风险的存在和应对情况。
2.4 风险审计与复核风险审计是审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流程进行审计,以评估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审计结果将作为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流程的依据。
三、风险管理与控制流程的挑战与建议3.1 挑战风险管理与控制流程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1) 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对风险管理带来挑战,因此风险管理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审计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
审计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审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的财务和业务合规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方面,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面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 风险识别:审计风险识别是审计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为了更准确地识别风险,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头脑风暴、SWOT分析等方法。
同时,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风险数据库,对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记录和更新。
2. 风险评估: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程度。
评估风险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如概率统计分析、风险矩阵等。
评估结果可以为后续的风险应对提供依据。
3.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可以选择规避、降低、分担等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
例如,对于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寻求合作伙伴等方式分散风险;对于可能造成中等损失的风险,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的概率;对于轻微的风险,可以适当接受。
4. 风险监控:审计风险的监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对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持续跟踪和观察,及时发现新的风险因素并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应定期对审计风险管理进行复盘和调整,以确保其始终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为了防范审计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
因此,应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保障,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
因此,应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4.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全面监测和分析,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风险管理审计办法TS-KP-XS-**号:编: 2013 本版制:审计部编准:董事会批 **日年2013**月****************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范文..风险管理审计办法目录:共九章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风险管理审计的目标第三章风险管理审计的思路第四章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分类第五章风险管理审计须遵循的原则第六章风险管理审计的程序第七章制定风险管理审计方案的主要内容第八章风险管理审计取证的评价标准第九章审计报告第一节整理审计发现的要求第二节风险管理审计报告的内容第十章附则.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对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审查与评价行为,第一条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文件、《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风险管理险审计又称风险审计或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管理审计(或风险审计)是指公司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公司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活动进行评价和测试,以识别、预警和纠正公司在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适或缺陷,进而提高公司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风险管理,是指一套由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共同设立、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管理流程。
它的功能是对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
风险管理旨在为公司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公司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风气,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所属各分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控股子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参照执行。
第二章风险管理审计的目标第五条风险管理审计的总体目标是依据公司战略目标和风险管理政策,评价公司是如何通过实施风险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各类管理目标的,进而评价公司风.范文..险管理的效率和效力,提出改进措施,以保障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最终支持和保障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六条风险管理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就是风险管理审计具体目标。
风险管理审计具体目标可分为一般风险管理审计目标和专项风险管理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第七条一般风险管理审计目标是对事项的关键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力评价,或者说特别关注被审事项的关键风险管理框架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
其审计内容一般包括:一是评价那些可能影响被审事项目标实现的关键性风险的管理缺口(关键风险被识别程度);二是评价为保障被审事项目标实现而开展的风险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力(或者说是评价被审事项的风险管理框架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过程的有效性)第八条专项风险管理审计目标是按照每一个审计专项具体任务和具体内容而定的,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专项风险管理审计目标:(一)有关风险管理要素的审计目标,例如包括:1、风险范围确定的合理性:包括战略范围、组织与环境范围、业务范围;2、风险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例如评价基础、评价方法、评价内容、指标计算;3、风险评估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主要审核如下方面:按照审计确定的风险范围,核实风险识别是否全面,风险各级分类的合理性,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确定的科学性,风险分析方法选用的科学性,风险评估结果的可信性;4、风险治理策略和措施的合理性;5、风险理财组合方案的合理性。
(二)风险管理活动的充足性。
(三)风险管理制度的适当性。
(四)危机管理计划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五)风险管理目标与企业管理目标的协调一致性。
(六)新项目和新市场的可进入性评价。
.范文..(七)对损失事件的原因调查性评价(真实性评价)。
(八)风险相关记录和风险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评价。
(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内部控制措施的恰当性。
(十)其他。
第三章风险管理审计的思路第九条依照ISO-31000框架,核验公司风险管理过程中针对每个关键的风险环节实施的风险管理是存在和合理的,且正常运行。
这些环节包括:沟通与协商,识别与分析风险,风险评估,评价和选择策略,实施风险治理,监控,持续改进。
第十条依照COSO-ERM框架,一方面,核验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四大目标确实存在,并且针对这些目标的管理都是有效的,如核验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了解组织实现其战略目标的程度,了解组织实现其经营目标的程度,能保障组织的报告是可靠的,能保障组织遵循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另一方面,核验八大要素的存在,以及核验其正常运行情况。
第十一条对照特别制定的风险管理框架和要求来衡量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如内控测试状态良好,机制对风险反应迅速,公司对风险的预测能力正在逐渐提高,事故发生率降低和损失明显减少,社会责任形象提升等。
第四章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分类第十二条一般风险管理审计这类审计主要目的是识别/确认被审事项的关键业绩影响因素和评价相应的风险管理效率和效力,可细分类为:(一)针对公司各管理层级的风险管理审计:企业整体、分公司、业务或子公司。
.范文..(二)针对公司职能领域或特定关键风险的风险管理审计:战略审计、财务审计、信息系统审计、质量审计、安全审计、环境审计和内控审计等。
(三)针对项目的风险管理审计(四)针对各类活动的风险管理审计(五)针对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管理审计(六)针对过程或操作的风险管理审计(七)针对资产的风险管理审计第十三条风险管理要素审计风险管理要素审计是针对企业风险管理政策、方法、措施、手段等要素实施的审计第五章风险管理审计须遵循的原则第十四条审计人员风险管理专业水准原则:审计人员应熟悉ISO-31000“风险管理原则和实施指引”和了解ISO-31010“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第十五条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和具备审计专业基本水准原则;第十六条目标导向原则:清晰地理解被审事项的目标,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要素,提出将这些风险要素管理至公司可接受水平之内的改进建议;第十七条关键性(重要性)原则:在设计审计方案和实施审计时,应关注关键目标、关键业务、关键流程和关键风险点,识别影响关键业绩实现的关键要素,进而就关键风险点的管理缺口提出改进建议;第十八条审计规划/计划原则:充分了解风险管理审计的审计目标和审计任务,做足审计准备,设计周密、充足和合理的审计取证方案,制定合理与可操作的风险管理审计计划和方案;第十九条充分了解就被审事项所设定的风险管理期望和价值原则:了解被审事项(整体或局部)的风险管理政策或管理原则,这是对公司整体、局部、业务、项目、资产、过程或活动等事项实施风险管理审计的判别依据之一;.范文..第二十条风险管理审计过程组织原则:执行风险管理审计计划,调整计划,及时完成计划;第二十一条沟通和协商原则:各审计相关方在审计过程中应保持持续和畅通的磋商和沟通;第二十二条确保审计质量原则:应确保审计计划制定的质量,确保审计过程实施的质量,确保审计报告的输出质量;第二十三条风险管理审计报告应体现重要性、客观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可靠性原则。
第六章风险管理审计的程序第二十四条风险管理审计程序如下所示:1、风险评估与确定审计域程序(通过风险评估识别关键风险分布从而确定审计域)、制定风险管理审计计划程序23、按计划实施调查和测试(主要包括内部控制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4、审计证据评价程序、审计报告程序(包括整理审计发现、审计报告和风险管理建议)。
5、风险管理审计的后续审计第七章制定风险管理审计方案的主要内容第二十五条风险管理审计方案就审计的组织方式、时间进度、资源分配、.范文..审计证据取证安排、审计质量保证措施等给出更为清晰和可操作的指引。
一般来讲,一个整体和较全面的企业风险管理审计计划方案应当包括:(一)审计目标;(二)审计域;(三)审计要点;(四)审计准则以及其他参照指标;(五)审计程序及其包含内容;(六)审计调查与测试取证安排;(七)审计负责人及其责任;(八)确定审计所需信息和资料;(九)主要审计方法和技术的选用(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方法);(十)审计时间进度和审计顺序(例如审计顺序、何时与谁交谈、进行现场观察的时间安排、对每一种审计程序推进进度的时间安排、每个阶段需进展的审计深度、何时向谁提交审计结果等);(十一)审计资源需求;(十二)审计组织与审计质量保障证措施;(十三)审计团队的组成;(十四)对被审目标的配合要求;(十五)审计报告要点框架等。
第八章风险管理审计取证的评价标准第二十六条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评价可以用量化数字表示:1、2、3、4、5 ,表示由低到高(或由轻到重)的程度。
、DE、,或用字母表示如A、BC、第二十七条风险的严重性(或影响)的评价具体尺度(除了表达为财务指标之外,也可以用声誉、资本、法律等方式来表述风险的影响)1、不严重:既无战略影响,又无财务影响。
.范文..2、轻度严重:相对较小的战略和/或财务影响(一星期的利润)。
3、中度严重:显著地影响战略和/或财务目标的实现(一月的利润)。
4、严重:难以实现战略目标(可能需要战略上的一次改变),和/或重大的财务影响(一季的利润)。
5、高度严重:战略目标无法实现,导致严重的财务后果(一年的利润)并威胁公司的生存能力。
第二十八条风险可能性(概率)评价的具体尺度1、不发生:在特定的时期内不会发生(<5%)。
2、不太可能:在特定的时期内不太可能发生(<25%)。
3、可能:在特定的时期内或许会发生(<50%)。
4、很可能:在特定的时期内发生比不发生的可能性大(>50%)。
5、肯定:在特定的时期内已经发生或几乎肯定会发生(>90%)。
第二十九条风险的层次评价(扩展的尺度)1、极小的威胁:几乎不可能严重地威胁组织。
2、轻度威胁:不太可能严重地威胁组织。
3、中度威胁:偶尔可能成为组织的严重威胁。
4、严重威胁:很可能成为组织的严重威胁。
5、灾难性的威胁肯定是组织的严重威胁。
第三十条风险承受限度的评价1、避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允许此风险发生。
2、降低:必须拥有持续地管理此风险的政策、流程和程序,并把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3、管理:必须能够预测此风险的发生,并采取前瞻性的行动以降低其影响。
4、检查:将允许此风险发生,但是必须能在其影响过大之前及时检查并报告此风险。
5、接受:风险的发生是可接受的。
第三十一条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可扩展度(可管理性或可控性)评价.范文..1、无风险管理:组织任由风险发生,并接受其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