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各种微生物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c99fe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3.png)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进出。
-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中心。
- 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负责能量代谢和物质合成。
2. 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有丝分裂:细胞核先分裂,随后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基因组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 减数分裂: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四个基因组不同的子细胞。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是DNA,通过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存储遗传信息。
- DNA复制:在细胞分裂前,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方式进行复制。
- 基因表达:DNA转录成mRNA,mRNA翻译成蛋白质,蛋白质决定生物体的性状。
2. 进化论是解释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起源的科学理论。
-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
- 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三、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
-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
2.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不同物种和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
- 污染控制:减少化学物质和废弃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人体生理与健康1.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由多个器官系统组成。
- 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 神经系统: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
2. 健康生活方式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保持体重和能量平衡。
- 适量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五、植物生长发育1. 植物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 根、茎、叶:植物的主要营养器官,负责吸收、运输和光合作用。
微生物培养知识点总结高中
![微生物培养知识点总结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aa29ce7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2.png)
微生物培养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概念微生物培养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培养基等培养物质,使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气氛条件下生长繁殖的过程。
微生物培养是微生物学实验的基础,通过微生物培养可以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株,进行鉴定、生理生化性质和应用价值的研究。
微生物培养技术在医学、环境科学、食品工业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微生物培养的基本要素1. 培养基培养基是支持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的物质,一般由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组成。
根据微生物生长的特点和营养需求,培养基可分为无机培养基和有机培养基。
无机培养基是以无机盐为主要成分,有机培养基则含有有机物质。
微生物培养需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 温度微生物培养的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的关键条件,不同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
一般来说,细菌适宜的培养温度为30-37摄氏度,而真菌则适宜的培养温度通常为25摄氏度左右。
因此,在微生物培养实验中,要根据具体的微生物种类选择适宜的培养温度。
3. 湿度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需要适当的湿度条件来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微生物培养所处的环境湿度应保持在60-80%之间,这样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4. 氧气氧气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气体,绝大多数微生物都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氧气供应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不同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量和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在微生物培养实验中需要根据具体微生物的需求来调节氧气的供应。
5. pH值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pH条件,不同微生物对pH值的适应范围各有不同。
一般来说,细菌的适宜pH范围为6.5-7.5,而真菌则适宜的pH范围通常为4-6。
因此,在微生物培养实验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微生物种类来调节培养基的pH值,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三、微生物培养的常用技术方法1. 细菌单菌落分离在微生物培养实验中,通过单菌落分离可以获得纯种细菌,为细菌的鉴定和分类提供了基础。
微生物实验总结
![微生物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76d372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2.png)
微生物实验总结微生物实验总结篇一:微生物实验总结微生物实验总结姓名:赵叶锋班级:食品科学113 学号: 201X013522 大三的第二学期块结束了,这个学期操作了四个微生物实验,以及一个自主设计性实验。
通过前阶段对四个实验的操作和认知的基础上,展开第五个实验的自主设计。
实验分别是菌落总数测定,霉菌和酵母的检查和计数,乳酸菌的检验,微生物药敏试验以及探讨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这学期的微生物实验是在上学期微生物实验的基础上的累积和扩展延伸:以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玻璃器皿的洗涤、包扎和灭菌,微生物接种技术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为技术基础进行的,以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目的。
下面我来谈谈我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个实验是菌落总数测定。
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下这个名词:菌落形成单位,我现在的理解就是: 1ml或者1g待测样品中菌落的个数,一定要注意的是单位是CFU/ml或CFU/g。
还有就是要掌握好对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操作。
实验之前要充分做好预习工作,以便实验的进行。
由于是测定微生物实验,就要尤其小心其他杂菌的混入影响实验结果。
因此要做好实验仪器和各种试剂的灭菌,有培养皿,试管,移液枪头(装在盒子中),按要求配置好的琼脂培养基和生理盐水,按各自要求用纱布和报纸包扎好,送入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
玻璃仪器在包扎前要进行清洗,并烘干,以免水分沾湿报纸。
灭完菌后取出物品进入超净工作台,超近工作台的紫外灯在进入20分钟前开启,并在进入时关闭,以免影响人体。
要对台面进行消毒处理,用酒精擦拭。
可以在等待琼脂培养基冷却到50摄氏度左右前对待测样品进行10倍系列稀释至需要的浓度。
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标记好浓度或者按顺序排列在试管架上以免弄混,同一个试管里吸取样品才能用同一个枪头进行移液。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微生物简介及分类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微生物简介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04f194965ce050877321331.png)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微生物简介及分类
摘要:介绍人教版出现的12 种微生物的特征、作用及分类。
关键词:真菌;细菌;分类在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出现了很多微生物,很多学生对它们的作用、结构特点和生态系统中的身份分不清,容易混淆,现在做一简单介绍,帮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这些微生物。
一、常见微生物简介
1. 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门、子囊菌纲、酵母属,单细胞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少数营寄生生活,最适生长ph4.5 ~ 5.0 , 最适生长温度为20C〜30C。
目前,主要用于酒精发酵和面包生产。
2. 乳酸菌
乳酸菌,厚壁菌门、乳杆菌目、乳杆菌属。
无芽孢、革兰氏阳性,异养厌氧型,耐酸,最适ph5.5 ~ 5.8,甚至更低。
乳酸菌有200多种,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广泛存在于人体肠道等处,科学家已证实肠内乳酸菌与健康长寿有着非常密切的直接关系。
目前主要用于生产泡菜、酸奶以及奶牛生产中大量需求的青贮饲料。
3. 破伤风芽孢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菌体细长呈杆状,无荚膜,周身鞭毛,能运动,严格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C,最适ph7.0 ~7.5。
破伤风芽孢杆菌是引发破伤风病的病原体,可通过粪便污染土壤。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dac1a2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8.png)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一门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而生命现象则是由生物分子组成的。
人体就是由生物分子组成的,因此,生物学是对人类自身的了解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高中生物学知识点的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糖类和胆固醇组成,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动力站”,参与细胞呼吸和能量的合成。
3.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传递遗传信息。
4. 酶:是生物催化剂,参与代谢反应。
5.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可以提供机械支撑。
6. 精子:是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细胞,有一定活动能力,能够游向卵子。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 孟德尔定律:基因的隔离和再组合。
2. 中央法则:DNA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中起到重要作用。
3. 基因突变:基因序列发生变化,常见的有突变、插入、缺失和倒位。
三、生物分类学1. 动物界:有范围的多细胞生物,可以通过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2. 植物界:具有叶绿体的多细胞生物,同样可以通过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3. 真菌界:多种生物构成的类群,包含了蘑菇、酵母等。
四、生物进化论1. 重复的多样性:生物群体中的基因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
2. 适应性:生物群体的基因会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
3. 天赋:一些生物会天生具备一些特定的生存能力。
五、生态学1. 生态系统:成千上万生物在一个特定地点形成的互动系统。
2. 氮循环:微生物通过吸收氮,将其转化成可用的形式。
3. 生物地理分布:生物的分布受到多种环境和生态因素的影响。
六、分子生物学1. DNA:在不同生物体之间存在广泛的差异,可以参与生物的代谢过程。
2. RNA:普遍存在于生物细胞中,有转录作用。
3. DNA再复制:涉及到多个DNA结构和组件,还有复制酶和蛋白质等。
七、细胞分裂与生殖1. 有丝分裂:体细胞分裂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等过程。
2. 无丝分裂: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分为质体分裂和核的分裂。
高中生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ddfcc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3.png)
高中生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结构(1)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2)细胞质:由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组成。
(3)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4)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5)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
(6)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
2. 细胞代谢(1)细胞呼吸:包括糖解作用和线粒体呼吸。
(2)光合作用:包括光照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3) DNA复制:在细胞分裂前进行,保证新细胞具有遗传信息。
3. 遗传物质(1) DNA:具有双螺旋结构,由核苷酸组成。
(2) RNA:包括mRNA、tRNA和rRNA,参与蛋白质合成。
4. 细胞分裂(1)有丝分裂:包括前期、纺锤期、间期和后期。
(2)减数分裂:包括减数分裂I(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II(第二次分裂)。
5. 蛋白质合成(1)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将DNA模板转录成mRNA。
(2)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将mRNA翻译成蛋白质。
二、遗传学1.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1)基因是DNA分子上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2)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和缺失。
2. 遗传的规律和分子基础(1)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自由组合定律、同等基因互作定律和分离定律。
(2)染色体理论:梅文和摩尔根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 遗传的变异和进化(1)随机突变:包括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2)染色体重组:包括交叉互换和独立分离。
4. 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1)基因重组技术:包括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和质粒载体。
(2)克隆技术:包括核移植和细胞核移植。
三、生态学1. 生物圈和生物种群(1)生物圈: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2)种群的种类:包括种群密度、生长速度和群落构成。
2. 群落和生态系统(1)群落的结构:包括群落组成和生物种类。
(2)生态系统的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
3.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高中涉及酵母菌知识点总结
![高中涉及酵母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9b42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f.png)
高中涉及酵母菌知识点总结一、酵母菌的特点1.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的真菌,其细胞大小约为5-10微米,通常呈卵形或者椭圆形。
2. 呼吸作用:酵母菌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来获得能量。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以产生能量;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则进行发酵作用来产生能量。
3. 发酵产物:在发酵作用中,酵母菌会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4. 快速繁殖:酵母菌可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快速繁殖,短短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代繁殖。
5. 被广泛应用:酵母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科学研究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
二、酵母菌的生长条件1. 温度: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25-30摄氏度之间,超过或者低于这一温度范围都会影响其生长和发酵作用。
2. pH值:酵母菌的最适生长pH通常在4-6之间,过高或者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其生长和代谢。
3. 氧气:酵母菌可以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生长,但是对于不同的代谢途径有不同的需氧要求。
4. 营养物质:酵母菌需要碳、氮、磷、硫等多种元素和有机物质来维持生长和代谢。
三、酵母菌的发酵作用1. 乙醇发酵:在缺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这是啤酒、葡萄酒等酒类酿造的基础。
2. 乳酸发酵:在一些乳酸菌的作用下,酵母菌可以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用于制作一些乳酸饮料和乳制品。
3. 面包发酵:在制作面包的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从而制作出松软的面包。
四、酵母菌在基因学中的研究1. 适合的实验材料: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真菌,在基因学研究中很适合作为实验材料,可以进行遗传操作和功能研究。
2. 基因组学研究:酵母菌的基因组已经被完整测序,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研究和功能基因的鉴定。
3. 遗传学研究:通过对酵母菌的遗传修饰和功能鉴定,科学家们可以深入研究细胞生物学和基因调控等领域。
五、酵母菌与人类健康的相关性1. 医学研究:酵母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医学研究中,例如用于筛选抗真菌药物、研究真菌的致病机制等方面。
常见微生物介绍
![常见微生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cd8e9c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3.png)
常见微生物介绍常见微生物篇一:高中常见微生物一、原核生物:(大肠杆菌、根瘤菌、硝化细菌、乳酸菌、结核杆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藻、放线菌、支原体)(5)它的基因组DNA为拟核中的一个环状分子。
同时可以有多个环状质粒DNA。
2.根瘤菌(异养需氧)(1)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
能促使植物异常增生的一类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杆菌。
(2)正常细胞以鞭毛运动,无芽孢。
可利用多种碳水化合物,并产生相当量的胞外粘液。
3.硝化细菌(自养需氧)(1)好氧性细菌,包括亚硝化菌和硝化菌。
生活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层中,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2)硝化细菌分类:自养性细菌。
包括两种完全不同的代谢群:亚硝酸菌属及硝酸菌属,它们包括形态互异的杆菌、球菌和螺旋菌。
(3)大多数为专性化能自养型,不能在有机培养基上生长,只有少数为兼性自养型,也能在某些有机培养基上生长(4)从形态上看,也有多样,如球形、杆状、螺旋形等,但均为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有些有鞭毛能运动,如亚硝化叶菌,借周身鞭毛运动;有些无鞭毛不能运动,如硝化刺菌。
一般分布于土壤、淡水、海水中,有些菌仅发现于海水中,例如硝化球菌、硝化刺菌。
4.乳酸菌(4)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
这是一群相当庞杂的细菌。
除极少数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
目前已被国内外生物学家所证实,肠内乳酸菌与健康长寿有着非常密切的直接关系。
(5)乳酸菌是一种存在于人类体内的益生菌。
乳酸菌能够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乳酸,因而得名。
益生菌能够帮助消化,有助人体肠脏的健康,因此常被视为健康食品,添加在酸奶之内。
(3)蓝藻不具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器,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含叶绿素a,无叶绿素b,含数种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还含有藻胆素(是藻红素、藻蓝素和别藻蓝素的总称)。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关的微生物种类及其特点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关的微生物种类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d19e6025c52cc58bd6beb0.png)
量差异很 大 , 不进行甄 别 筛选 , 如 必然误 人题 海 , 加 增
学生 的训练负担 , 训练质量反 而会下 降 , 甚至 有些信息 卷 还会 裹夹着一些有缺 陷的题 目, 误导 学生 。因此 , 教 师在这一时期 的选题尤 为关 键 。那 么 , 如何 进行 二轮 复习题的筛选呢? 1 依据考纲的范围和要求选题
息卷来源 不 同, 法 有 别。如 果是 省 外 的 , 特 别 细 选 要 心, 因为许 多省独 立完 成高 考 , 考纲 有 明显 的差 异 , 命
表 2 常见 真 核 微 生物 的 特 点
真菌 酵母 菌 细胞壁 甘露聚糖
、
原生动物
原生植物 ( 藻类 ) 眼虫藻 绿藻 衣藻 水绵
字的微生物 , 可通过 其形 状进 行初 步判 断这是 否属 于
微 小 , 大多数 的微 生 物都要 借助 光学 显微 镜和 电子 绝 显微 镜才能 看清 楚。 由于其形 态微 小 , 生 在学 习 过 学 程 中经常会混 淆一 些微 生物 的类 别及 特点 , 日常 生 活 中对 很多微生 物的类别及本质 的理解 和应 用上存 在许
另一种 为孢子生殖 。其代 谢类 型为 自养需氧 型。 13 放 线茵 . 放线菌在形态上 分化为菌丝 ( 分枝 状菌
兰氏阴性小型原核微生物 , 曾长期被误认 为是 “ 型病 大 毒” 直至 15 , 9 6年 由我 国著名 微生 物学 家汤非凡 等 自 沙眼中首次分离得 到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病原 体后 , 才逐步认 识 它
依据 考试大纲 要求 的 内容选 题 , 般应 遵循 高 能 一 级 优先的原则 。如参 照《 普通 高等 学校招 生 全 国统 一 考试大纲 ( 程标 准 实验 版) , 苏省 普通 高 中课 程 课 》江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99971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d.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2H5OH+4O2→CH3CO OH+6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合集6篇)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合集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fc67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7.png)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第1篇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转录定义: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场所:细胞核模板:DNA的一条链信息的传递方向:DNA-mRNA原料:含A、U、C、G的4种核糖核苷酸产物:mRNA2翻译定义: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场所:核糖体条件:ATP、酶、原料(AA)、模板(mRNA)搬运工:转运RNA(tRNA)信息传递方向:mRNA-蛋白质密码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 翻译位点:一个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
(一种tRNA携带相应的氨基酸进入相应的位点).3、RNA的类型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4、RNA与DNA的不同点是:五碳糖是核糖而不是脱氧核糖,碱基组成中有碱基U(尿嘧啶)而没有T(胸腺嘧啶);从结构上看,RNA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
每种tRNA只能转运并识别 1 种氨基酸,其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
tRNA种类为:61种5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 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 N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的调控生物体的性状。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病原微生物与免疫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病原微生物与免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f79a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5.png)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病原微生物与免疫总结高中生物教学备课 -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总结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病原微生物与免疫是一个重要而广泛的主题。
了解病原微生物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对于学生理解生物学和保护自己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高中生物教学备课中关于病原微生物与免疫的内容。
I. 病原微生物的概念与特征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备课时可以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和实验结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特征。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让学生了解细菌的多样性和适应能力。
II. 常见病原微生物及相关疾病备课时可以选择几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与相关疾病进行重点讲解。
例如,细菌感染可以引起风疹、结核病等;病毒感染可以引起流感、艾滋病等。
通过介绍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病因和预防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
III. 免疫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主要由淋巴组织、淋巴器官、白细胞和免疫分子等组成。
备课时可以通过展示免疫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让学生理解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和抵抗病原微生物。
同时,可以引入免疫记忆和主动免疫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免疫系统在长期记忆和主动应对病原微生物方面的重要作用。
IV. 免疫系统的失调与疾病免疫系统的失调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备课时可以选择几种常见的免疫系统相关疾病进行讲解。
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正常组织的结果,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通过介绍这些疾病的症状、机制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免疫系统失调的危害,并提醒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V. 免疫相关的研究与应用备课时可以介绍一些免疫系统相关的研究和应用。
例如,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以及疫苗的研制与预防疾病。
通过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如何应用于医学实践,可以激发他们对生物学和医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word
![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word](https://img.taocdn.com/s3/m/6d1118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3.png)
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word一、细胞生物学1.细胞的结构生物体内所有生命活动都与细胞密切相关。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组成。
其中,细胞质是细胞内液态基质,细胞核内包含着遗传物质DNA,而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
2.细胞的功能细胞通过代谢活动维持生命,包括有机物合成、能量转化和废物排出等过程。
细胞还承担着生长、分化和增殖的功能。
3.细胞的遗传物质DNA是存储细胞遗传信息的分子,通过转录和翻译而使蛋白质合成。
细胞的遗传信息不能被改变,是传递给下一代的基础。
二、生物多样性1.生物分类生物多样性包括动植物的分类、特征和进化。
生物的分类主要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动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此外,通过对化石和生物地理分布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生物的进化和分布规律。
2.生物的适应环境生物根据不同的生存环境,通过进化形成了适应其生存环境的特征和习性。
例如,动物的器官和行为特征和生活习性,植物的特有的营养方式和生殖环境等。
三、遗传学1.基因的结构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的单位,是由DNA分子组成的。
基因的本质是DNA序列,编码了生物的遗传信息。
2.遗传的规律性遗传学研究了遗传的规律,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染色体遗传和分子遗传等。
这些规律性揭示了遗传的特点和模式。
3.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是遗传学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改良作物、治疗遗传病等。
四、生态学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
生态系统的研究是生态学的核心内容。
2.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生存的地带,包括陆地、海洋和空气中的生物体。
3.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个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种类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动态平衡。
在生态平衡中,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处于稳定状态。
五、人体生物学1.人体的结构人体是由器官、组织、细胞等多个层次组成,这些结构相互协作完成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和整理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和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2592c8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9.png)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和整理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概述-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原核细胞包括细菌和古菌,真核细胞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细胞。
2.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场所。
- 细胞器:-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进行有氧呼吸。
-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 内质网: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场所。
-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和运输。
- 溶酶体:含有酶,能分解细胞内的废物和外来物质。
- 微丝和微管:维持细胞形态和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 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3. 细胞的功能- 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能量的转换与利用-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的结构与复制- RNA的转录与翻译- 基因的表达调控2. 遗传的细胞基础- 染色体的结构与数目-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遗传与变异3. 进化论- 物种的起源与演化-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 遗传多样性与物种适应性三、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态位与物种多样性2. 生态过程- 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 能量流动:生产、消费、分解3. 环境与生物-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改造-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四、人体与健康1. 人体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循环 - 呼吸系统:肺、呼吸道、气体交换 - 消化系统:口腔、胃肠、消化与吸收 - 排泄系统:肾、尿路、排泄与调节 - 神经系统:大脑、脊髓、神经传导 - 内分泌系统:激素、腺体、调节机制2. 健康与疾病- 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疾病的类型与预防- 免疫与疾病防治3. 营养与健康- 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 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营养不良与相关疾病五、生物技术与应用1. 基因工程- 基因克隆与表达- 转基因技术与应用2. 生物制药- 疫苗与抗体- 生物药物的开发3. 生物信息学- 基因组学与数据分析- 生物标记与疾病诊断4. 生物能源-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 微生物燃料电池通过上述总结,我们可以看到高中生物课程覆盖了从细胞层面到生态系统,再到人体健康和生物技术的广泛知识。
高中生物—微生物培养
![高中生物—微生物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6d601104f121dd36a22d8205.png)
病毒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二、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元素 细菌 酵母菌 霉菌
C:CO2
、C 含C有5机0 物
N
15
49.8 12.4
47.9 5.2
N:NH4+ H、 NO3- 8、尿素6、.7含N有6机.7物
H和O:水O、有机2物0
P
3
其它元素S: 1
31.1 _ _
40.2 _ _
伊红美蓝培养基
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有机酸)能与伊红 美蓝结合,从而形成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的菌落。
可用来鉴别饮用水和乳制品中是否存在大 肠杆菌等细菌。
四、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
1。配制培养基 称量、溶化、调pH、分装培养基、
加棉塞、包扎 2。灭菌 3。搁置斜面(或:倒平板) 4。接种 5。培养
实验结果
LB固体培养基:蛋白胨0.5g,酵母提取 物0.25g,氯化钠0.5g,加水50ml,琼脂1g。
菌落——微生物的子细胞群体,其形 态、色泽等可以反映菌种特征。
பைடு நூலகம்
空调
空气
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可以得到由单个 菌体繁殖形成的菌落。
——可以用划线法从杂菌中分离得到纯种!
用稀释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并进行计数
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 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 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机碳源培养基 分离自养型微生物
• 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分离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 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抑制原核生物的生长) 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
鉴别培养基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 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试剂配制而 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TXT版本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TXT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1b15b2e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e.png)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TXT版本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膜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负责物质的进出和细胞的保护。
3. 细胞核含有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中心。
4.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有特定功能。
5.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等特殊结构。
遗传与进化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氨酸)组成。
2. 基因是DNA上的特定片段,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4. 基因突变是进化的原材料,可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5.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有利的突变会被保留下来。
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系统。
2.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了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 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位是生态系统结构的关键要素。
4. 人类活动如污染、过度捕捞和城市化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5.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生态学的重要议题。
生物技术1. 基因工程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生物基因进行改造的技术。
2. 克隆技术可以实现生物体的无性繁殖。
3. 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使其获得新性状。
4.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过程生产有用的产品。
5. 生物技术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人体生理1. 人体由细胞构成,分为组织、器官和系统。
2. 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3. 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4.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摄入、消化和吸收。
5.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植物生理1.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矿物质,通过叶进行光合作用。
2.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多种激素的调控。
3. 植物的繁殖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
高中微生物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微生物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0529e3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6.png)
高中微生物知识归纳总结微生物是研究生命起源、进化和各种生物现象的学科,它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微生物知识是重要的一部分,掌握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微生物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按照形态和组织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真核生物包括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
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其形态各异,有球菌、杆菌、弧菌等不同形状。
二、细菌的结构和功能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其结构简单,但功能丰富。
细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染色质等部分。
细菌的功能主要包括营养代谢、繁殖和抗生素的产生等。
三、真菌的结构和功能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包括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两种类型。
真菌的结构包括菌丝、产孢器和孢子等部分。
真菌的功能主要包括分解有机物、寄生和共生等。
四、原生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生动物是一类真核生物,主要以单细胞或少数细胞构成。
原生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多样,主要包括摄食、吸收、呼吸、运动等。
五、病毒的结构和功能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微粒,其结构包括DNA或RNA和蛋白质壳等部分。
病毒不能自主繁殖,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内。
病毒的功能主要是侵入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自身复制。
六、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对人类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发酵、草木腐烂等自然界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某些细菌和真菌也会引起人类的疾病,如大肠杆菌和霉菌感染。
此外,病毒也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七、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方面,微生物可以用于土壤改良、有机肥料生产等。
在医学方面,微生物在制药、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环境保护方面,微生物可以用于废水处理、污泥处理等。
八、微生物的防治预防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高三生物细菌总结知识点
![高三生物细菌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6418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1.png)
高三生物细菌总结知识点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细菌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常见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它们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高三生物学课程中与细菌相关的知识点。
一、细菌的分类:细菌按照形态特征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和弯曲菌。
球菌具有圆形形态,例如葡萄球菌;杆菌则具有长条形状,例如大肠杆菌;而弯曲菌则具有弯曲的形态,例如弯曲杆菌。
根据细菌的营养方式,可以将其分为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
自养细菌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例如光合细菌可以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而异养细菌则需要从外界获得有机物作为营养来源。
二、细菌的繁殖与生长:细菌具有非常快速的繁殖能力,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具体来说,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在短时间内不断分裂,形成一个庞大的细菌群体。
细菌的生长周期可以分为潜伏期、指数增长期和平台期。
潜伏期是指细菌适应环境的阶段,此时细菌数量增长缓慢;指数增长期是指细菌数量迅速增加的阶段;而平台期则是指细菌数量趋于稳定的阶段。
三、细菌的代谢活动:细菌可以通过代谢活动获得能量和合成物质。
这些活动包括呼吸作用、发酵作用和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是细菌从有机物中释放能量的过程。
细菌可以利用有机物或无机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和水。
发酵作用则是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的代谢过程,通过产酸或产气等方式产生能量。
光合作用只存在于光合细菌中,它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四、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在人类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细菌可以作为致病菌引起人类疾病。
例如,葡萄球菌引起的疖病、大肠杆菌引起的肠胃炎等。
另一方面,细菌也可以被利用来制药和食品工业中。
例如,乳酸菌可以用于制作酸奶等乳制品,产生抗生素的细菌可以用于制药等。
五、细菌的耐药性问题:细菌的耐药性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由于滥用抗生素,一些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导致在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疾病越来越困难。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品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9a3116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3.png)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品一1.sars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侵害肺部和呼吸道细胞。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的活动离不开细胞。
3.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生物,遗传物质是DN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8.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无细胞核),不能表达出全能性。
二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细菌,蓝藻,放线菌有细胞壁。
而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3.蓝藻又称为蓝细菌。
念珠藻,颤藻,蓝球藻,发菜都是蓝藻。
小球藻是真核生物除了蓝藻以外各种颜色的薻都是真核的。
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
98℃熔化,44℃凝固4.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只有环状DNA分子。
5.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还有少量RNA。
6.蓝藻中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和藻蓝素。
能进行光合作用。
7.细胞的发现并命名者是英国的虎克。
8.德国施莱登,施旺创立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成的。
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有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三1.硅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在硅藻,禾本科植物中含量较多。
2.在干重中碳占55.99%。
3.水85-90无机盐1-1.5糖类和核酸1-1.5脂质1-2蛋白质7-10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主要承担者。
5.还原糖有: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淀粉和蔗糖不具有还原性)6.脂肪被苏丹三染色需要三分钟,呈橘黄色。
被苏丹四染色需要一分钟,呈红色。
7.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
混匀8.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先A后B9.还原糖检验需要50-65摄氏度水浴加热。
10.脂肪检验需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再用吸水纸吸去酒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中有关微生物的种类总结
微生物指的是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
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极为密切,虽然有些微生物能使人和动植物患病,但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
目前微生物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在基因工程中可用动植物病毒作为运载体,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做诱导剂,在发酵工程中可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多种产物,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涉及到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且比例年年有所增加。
高中生物所涉及到的微生物有哪些?其代谢类型怎样?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什么?现归类总结如下。
一、病毒类
病毒指的是一类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的变异基本上是基因突变,都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主要有核酸和衣壳两部分构成,核酸位于衣壳内部,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大多数病毒的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少数病毒的核酸是核糖核酸,如烟草花叶病毒、HIV病毒、季节性流感病毒等。
病毒的衣壳具有保护核酸,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功能,具有抗原特异性。
病毒专寄寄生,必需用活细胞培养,在细胞外生存的时间不长。
病毒的繁殖包括吸附→注入核酸→合成核酸和蛋白质→装配→释放五个过程。
病毒在生物工程中有重要用途,如基因工程中可用动植物
病毒作为运载体,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做诱导剂。
二、原核生物类
原核生物指的是无真正细胞核的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包括细菌(杆状、球状、螺旋状)、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主要介绍细菌和放线菌)
1、细菌::
细菌的结构有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区,有的还有鞭毛、芽孢等。
它们没有叶绿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但有简单的细胞器,如核糖体。
它们无染色体,在拟核区有一个DNA分子,它决定细菌的主要性状。
其分裂方式主要以二分裂为主,变异均为基因突变。
遗传物质位于拟核区和质粒两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这些细菌又可以分为:(高中三册书中所涉及的所有细菌的种类)
(1)根据同化作用可分为两类:
①自养细菌
自养细菌指的是能利用光能(或化学能),把无机碳源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细菌。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能利用光能的叫光能自养细菌,如蓝藻;光合细菌、蓝细菌(水作
为氢供体)紫硫细菌、绿硫细菌;利用化学能的叫化能自养细菌,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硝化细菌、产甲烷菌。
②异养细菌
异养细菌利用现存的有机物来获得能量和营养,这类细菌属于异养型细菌。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有的属于消费者,如根瘤菌、肺炎双球菌S型、R型、结核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假单孢杆菌、麻风杆菌、大肠杆菌等;有的属于分解者,如反硝化细菌、圆褐固氮菌等。
(2)根据异化作用可分为两类
①需氧型细菌
需氧型细菌种类较多,这类细菌虽无线粒体,但细胞内有有氧呼吸的酶,它们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生成。
像硝化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蓝藻、根瘤菌、圆褐固氮菌等就属于需氧型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有的属于生产者,如蓝藻、硝化细菌等;有的属于消费者,如根瘤菌,有的属于分解者,如圆褐固氮菌等。
②厌氧型细菌
厌氧型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无法生存,或生长不好,它们必须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或生长良好,比如:乳酸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反硝化细菌等就属于厌氧型。
它们在生态系统
中有的属于消费者,比如:破伤风杆菌、大肠杆菌。
大多数属于分解者,如反硝化细菌等。
高考中常见的几种细菌其代谢类型,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
蓝藻自养需氧生产者
硝化细菌自养需氧生产者
根瘤菌异养需氧消费者
大肠杆菌异养需氧型消费者
圆褐固氮菌异养需氧分解者
乳酸菌异养厌氧型消费者
反硝化细菌异养厌氧分解者
红螺菌兼性营养型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2、放线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它的主要用途是生产抗生素产生。
它们产生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丝氨酸、多氧霉素、环已酰胺、氯霉素和磷霉素等种类繁多的抗生素(85%)。
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三、真菌类
这类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类,它们有真正的细胞核。
常见的有单细胞的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异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环境条件好是为出芽生殖,条件恶劣为有性生殖,在酿酒方面有重要的用途。
还有能产生抗生素类的霉菌和大型的真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大多属于分解者,如霉菌、蘑菇等。
四、原生生物类
原生生物的变形虫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生物,它依靠身体的变形而运动,而得其名,是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关系的一种重要的材料。
一个变形虫可以看成一团原核质体,它的运动
可以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它在新陈代谢中属于异养需氧型,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文字:大小】高中生物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