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介绍5篇

合集下载

2019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介绍5篇

2019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介绍5篇

2019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介绍5篇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

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9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2019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介绍(1)尊贵的各位客人,自从你刚踏下飞机,刚从你繁忙的工作中,抽空来到景德镇的那一个时刻起,你就是这块土地上最爱欢迎的客人,这里由于你们的到来空气变得更加明朗,景色变得更加迷人,由于你们的参与,我们的这次活动显得分外的重要。

我是本次旅游团的导游员,我姓王,从这一时刻起,我们就是真诚的朋友,我非常非常的希望我们的团队在你我的真诚的交流中成为一个非常难忘的旅行!车已经启动,景德镇向我们扑面而来,一种气息,一种深沉的文化,一种千年的江南古镇独有的魅力,一种大街小苍处处散发的陶瓷信息,我们在这里将迎来短暂的两个小时的旅行,作为一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经纬度的这样一个小城,在迎来了千年庆典后,这个江南的小城已经不在是个面积只有5247。

9平方公里,人口152万这样一个数字性的概念了,它更多的是一种展示瓷都风彩的一个平台,一个窗口,一个让全国,甚至世界都为之惊叹的文化之都,陶瓷之城。

景德镇,是因为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景德年间烧制的陶瓷,作为贡品,而得名。

景德镇汉称新平,近代叫昌南。

在发展了1000年以后景德镇已经成为集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与一体的著名城体。

说到古老,我们不得说我们的陶瓷,这是我们的骄傲。

在景德镇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著名的陶瓷的精品在这里都能够得到展示,我们当然有自己为之叫绝的特产,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是我们的四大精品。

瓷都人民是那样的热情,就象窗外的那条昌江,几千年来见证着这里的一幕一幕。

昌江属于江西五大水系中的饶河,他东流鄱阳湖,最后入注东海。

昌江两岸杨柳依依,微风袭人,边上的一些历史的沉淀物让我们还可以依稀可见当年这里的繁华,问问景德镇的老一辈,也可以问问我们景德镇陶瓷馆的各位专家,他会告诉你们,这里曾经有那么多的柴窖,以前昌江5000平方米的上空红光四见,代表着何止是一条昌江水系,寂静的夜晚来临,秋风还是那样的疯狂逼人,可是昌江一点都没有沉睡,也没有看见滚滚的昌江之水,因为他真的不象长江那么雄浑有力,也没有济南大明湖的那份幽静,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得到的只是那红红的火光印称着两岸古树昏鸦的叫声。

江西景德镇优秀导游词

江西景德镇优秀导游词

江西景德镇优秀导游词景德镇,位于中国江西省中部,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之乡。

以其悠久的陶瓷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

作为一名优秀导游,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景德镇的美丽风景和独特文化。

一、导游词开场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江西景德镇。

我是您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座拥有光辉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城市。

现在,请大家准备好,跟随我一起踏上这趟精彩之旅吧!二、景德镇概况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中部,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之乡。

有着2600多年的陶瓷历史,被誉为“瓷都”。

景德镇素有“世上绝无仅有的一座陶瓷工厂”之称。

它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也是世界陶瓷之都。

三、景德镇瓷器的发展历程景德镇的陶瓷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春秋时期。

从唐代开始,景德镇的陶瓷制作技术逐渐成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宋代是景德镇瓷器的鼎盛时期,以青瓷和白瓷闻名于世。

明代时,景德镇的陶瓷工艺再次飞跃,景德镇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瓷器制作中心。

清代时,景德镇的陶瓷业继续繁荣,以粉彩、五彩和青花瓷著称。

四、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它以其精细的制作工艺、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景德镇的陶瓷作品以青花瓷、粉彩瓷、五彩瓷等为代表,被誉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

在景德镇,您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陶瓷作品,不仅可以欣赏到古老传统的作品,还可以看到现代陶瓷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五、景德镇的陶瓷产业景德镇是中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也是世界上陶瓷产品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这里有无数的陶瓷工厂和工艺品店,您可以亲眼见证陶瓷的制作过程,购买到您心仪的陶瓷产品。

如果您对陶瓷制作感兴趣,还可以参加陶瓷制作的体验活动,亲手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陶瓷作品。

六、景德镇的陶瓷博物馆景德镇有着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景德镇陶瓷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陶瓷文物和艺术品。

在博物馆里,您可以了解到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作品。

关于江西景德镇的导游词范文(2篇)

关于江西景德镇的导游词范文(2篇)

关于江西景德镇的导游词范文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景德镇古窑厂,我是你们的导游____。

现在我利用路上的时间给你们讲一些陶瓷知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就需要器,可见陶瓷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

我们人类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发明了陶器,而瓷是在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瓷与陶相比,比陶更细腻。

光滑。

坚硬。

烧制的温度也要求更高,还有一点就是瓷是以瓷矿石为原料而陶是以陶土为原料的。

瓷器在国外与中国齐名是中国的另一种解释。

而最具代表性的瓷器是在景德镇,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就连”景德镇”也是来由与瓷器的。

在古代,因景德镇地处昌江之南,所以称之为昌南镇,后又有新平镇,浮梁镇之称。

直到北宋年间宋真宗赵恒因看中影青瓷的产地将它定为御瓷,工匠们每制一批瓷都烧上“景德年制”,于是朝廷将这种瓷器的出处地叫“景德镇”。

而让景德镇人自豪的瓷器是“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和薄胎瓷。

”它们具有“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薄如纸”的特点。

好,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市区的蹯龙岗,这一片树木掩映,错落有致的古代建筑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古窑瓷厂,象眼前这样的瓷厂,当今世界据我所知仅只一个。

大家有谁知道它为什么叫“古窑”瓷厂吗?因为这个厂采用的是景德镇明清时期的方法制造瓷器的,制瓷工艺,工具,作坊和窑都是古老的,产品也大多是仿古的,所以称之。

下面请随我进去参观。

进入这一幅坯房大家可以看到古代的制瓷作坊是由正间,廒间,泥房和内院四个部分组成,正间与廒间南北相配,两相平行,泥房居西,中间为长方形内院。

其中正间是坯房的主体,坐北朝南,采光充足,瓷坯制造的各道工席全在这里完成,着是辘轳车是制瓷坯的主要设备,廒间就是仓库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场所。

泥房里面存放的是经过精制的泥料,而内院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地方,在内院的中间有一个晒架塘,这是古老作坊内最重要的设备,而且非常的巧妙,有谁知道它的妙处在哪吗?它的妙处在于水池和晒塘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

过来看这位师傅,他正在辘轳车头放一团泥,他双手相桴,随着车盘的旋转,一个碗的雏形就出现了,这就是“做坯”俗称拉坯。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范文(六篇)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范文(六篇)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范文欢迎大家来到景德镇!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____,大家可以叫我小____。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____首批公布的全国____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

____年____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____平方公里,人口____万,其中市区人口____多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

市区平均海拔____米,年平均气温17 °C,年降雨量1763。

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____。

____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

宋景德元年(____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

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

"____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

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

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12篇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12篇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12篇江西景德镇导游词1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景德镇古窑厂,我是你们的导游。

现在我利用路上的时间给你们讲一些陶瓷知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就需要器,可见陶瓷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

我们人类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发明了陶器,而瓷是在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瓷与陶相比,比陶更细腻。

光滑。

坚硬。

烧制的温度也要求更高,还有一点就是瓷是以瓷矿石为原料而陶是以陶土为原料的。

瓷器在国外与中国齐名是中国的另一种解释。

而最具代表性的瓷器是在景德镇,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就连”景德镇”也是来由与瓷器的。

在古代,因景德镇地处昌江之南,所以称之为昌南镇,后又有新平镇,浮梁镇之称。

直到北宋年间宋真宗赵恒因看中影青瓷的产地将它定为御瓷,工匠们每制一批瓷都烧上“景德年制”,于是朝廷将这种瓷器的出处地叫“景德镇”。

而让景德镇人自豪的瓷器是“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和薄胎瓷。

”它们具有“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薄如纸”的特点。

好,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市区的蹯龙岗,这一片树木掩映,错落有致的古代建筑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古窑瓷厂,象眼前这样的瓷厂,当今世界据我所知仅只一个。

大家有谁知道它为什么叫“古窑”瓷厂吗?因为这个厂采用的是景德镇明清时期的方法制造瓷器的,制瓷工艺,工具,作坊和窑都是古老的,产品也大多是仿古的,所以称之。

下面请随我进去参观。

进入这一幅坯房大家可以看到古代的制瓷作坊是由正间,廒间,泥房和内院四个部分组成,正间与廒间南北相配,两相平行,泥房居西,中间为长方形内院。

其中正间是坯房的主体,坐北朝南,采光充足,瓷坯制造的各道工席全在这里完成,着是辘轳车是制瓷坯的主要设备,廒间就是仓库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场所。

泥房里面存放的是经过精制的泥料,而内院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地方,在内院的中间有一个晒架塘,这是古老作坊内最重要的设备,而且非常的巧妙,有谁知道它的妙处在哪吗?它的妙处在于水池和晒塘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

景德镇导游词

景德镇导游词

景德镇导游词景德镇导游词(15篇)景德镇导游词1湖田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方郊外,在唐代到明代中期的约七百年历史中一直是景德镇的制瓷中心,是民窑聚集的产瓷地。

后由于在市场的竞争中失利,不得不依附于官窑而生存,于是这些民窑逐渐搬迁到官窑周边,形成了现在的景德镇市,而湖田逐被荒弃成了农田。

但是,七百年的制瓷历史给湖田留下了大量的古窑、古作坊遗迹,如“葫芦窑”、“马蹄窑”等。

这些古迹使湖田成为是全国古瓷窑遗址中第一个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窑址从五代到明中、晚期,烧造历史达700多年,产品遍布全世界,有著名的宋影青、元青花、青花釉里红和枢府瓷等,是研究景德镇历史、中国陶瓷发展史、外贸史和资本主义萌芽等专题的重要文化遗存。

目前建有湖田窑陈列馆,并对外开放。

同时,不断出土的古迹也成了国内外陶瓷考古爱好者的乐园。

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国人称湖田窑为世界文化宝库,来此参观考察者日益频繁,中外著书立说者亦不少。

国家重视湖田窑址保护,规定保护区不准兴建其它建筑,所有堆积层均围以围墙。

一座葫芦窑、一座马蹄窑还盖起了保护房;并已修建文物陈列室。

湖田古瓷窑址堆积物极为丰富,五代遗物堆积在村东。

宋,元遗物在村南,元明遗物以琵琶山为中心,窑具与碎片堆积以刘家坞、琵琶山最丰富,中心处厚达数十米,保存较好,大窑炉与作遗迹则多聚集在天门沟两岸,五代产品以白釉为最精。

遗址堆积物表明,古窑原所产产品类型丰富、纹饰工艺精美,装烧形式复杂,很具时代特征。

五代产品以白釉器最精美;宋代产品则以影青刻、印花器物为主,其造型秀雅,纹饰精美绝伦;元代以黑、黄“枢府器”为多,亦有青花瓷器。

明代以民用青花瓷与纯白釉瓷为主,除少量极粗碗盘采用迭烧外,其他均为单件仰烧,装饰风格比较粗犷,并多以云气、楼阁、荷花、兰竹、湖石等为题材。

其中出土的蟹壳青小碗和白釉盘,器型规整多水平,宋代产品以青刻,印花器物为主,亦有青花生产,明代以民用青花为主,此窑址反映了景德镇近七个世纪的制瓷技术与艺术生产规模的发展过程,为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精选2019年推荐的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五篇合集

精选2019年推荐的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五篇合集

精选2019年推荐的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五篇合集景德镇,别名“瓷都”,江西省下辖市(地级),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

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江西景德镇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一)景德镇市的风景名胜和景观众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徽派建筑群、古戏台;有号称中国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县衙;有以三闾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闾庙;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战时藏身的红塔和瑶里的仰贤台、洪源仙境、太阳岛、月亮湖、阳府寺、历居山、翠屏湖等。

景德镇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就在浮梁县瑶里镇,红十军的诞生地在乐平市众埠镇。

1997年,我市被国家旅游局等单位推介为97’中国旅游年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

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

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40多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

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5篇介绍江西景德镇的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5篇介绍江西景德镇的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5篇介绍江西景德镇的导游词范文景德镇市处于属于黄山、怀玉山余脉、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

处于皖(安徽)、浙(浙江)、赣(江西)三省交界处,是浙赣皖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之一。

民国时期曾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江西景德镇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江西景德镇的导游词范文(一)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与佛山、汉口、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类对外开放城市。

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

景德镇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组成,也是国家重要的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名城。

景德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0xx年以来更是加速崛起,预计到20xx年,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越10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

景德镇由于制瓷历史悠久,瓷器产品质地精良,对外影响大,“瓷都”两字成了景德镇的代名词。

到20xx年,景德镇已经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不仅在江西省的此类记录上作出了零的突破,同时也1 / 11也成为了江西省此类考核的四连冠。

市树市花,1985年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樟树定为景德镇市市树,将茶花定为景德镇市的市花。

古窑瓷厂为古陶瓷制作区,生动地再现了景德镇古代陶瓷制作工艺的全过程。

这里有6 间古胚房,为珍贵的中国古代工业建筑实例。

每组胚坊似封闭的三和院或四合院,由三栋四栋向院内敞开的建筑组成。

胚房内,工人们以传统的手工制瓷工艺操作,妙手神工让游人惊叹不已。

厂内还有一座古朴高大的名式镇窑。

此窑以松柴为燃料。

窑长18米,成直躺的鹅蛋形,前大后小,尾部砌筑高约21米的薄壁烟烟囱。

这是古代建筑工匠巧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弯曲外型立筑架梁的结果,可谓匠心独具,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最新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五篇

最新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五篇

最新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五篇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五篇(一)欢迎大家来到景德镇!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

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40多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

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 C,年降雨量1763。

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

8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

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

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

"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

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

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21篇)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21篇)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21篇)江西景德镇导游词(通用21篇)江西景德镇导游词篇1这里是乐平市东北部的洪岩镇,这座山叫峁山,这里距乐平城区38公里,峁山起伏连绵,海拔三四百米。

我们即将要参观的景点是一个溶洞,称为“洪源仙境”,这个名称是有来历的,等会儿再给大家介绍。

既然有溶洞,说明这里是喀斯特(Karst)地貌。

Karst是岩溶的意思,所以此种地貌在中文里称“岩溶地貌”。

它是以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为主的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地面有孤峰、峰林、石林、石牙、岩溶洼地、岩溶漏斗、岩溶残丘等景观,地下则有溶洞、地下河等。

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山上有石林、石牙、溶沟等岩溶地貌的特征,它们似刀丛剑树,隐藏在林木之中。

到过云南石林的人都知道,在那碧莲玉笋式的岩溶孤峰和峰林之上,岩石裸露,几乎没有什么植被。

实际上,多数岩溶地貌都植被稀疏,而我们眼前的岩溶地貌却与众不同,林木葱郁,溪流清澈,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达90%,还是省级森林公园,所以别有一番风味。

下面就让我们去参观洪岩洞,探访一下仙境。

前面平台尽处有一个扁而阔的鲶鱼嘴形的山洞,那就是“洪源仙境”。

来到洞内,大家是否感到此洞颇有气势呢?全洞主要为厅堂式,洞长有1620米,最高处高达80米,最宽处有近百米,洞内面积约8万平方米,容积超过200万立方米。

此洞为圆拱形袋状漏水洞,形成于距今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时期。

它分旱洞和水洞两大部分,旱洞在地质学上称“渗流带洞”,也称“饱气带洞穴”,意思是洞内有渗流,但无积水,空间充满空气;水洞又称“地下水位洞穴”或“潜水面洞穴”。

有专家推断,更下部很可能有完全充水的潜流带洞穴,或称“饱水带洞穴”,也就是地下河。

溶洞的形成是由于地下水沿岩层层面或裂隙溶蚀,天长日久,孔穴被溶解扩大,加之岩层塌陷,形成巨大的洞穴。

各溶洞逐渐扩大,便相互通连,并形成时宽时窄的地下廊道,地下河道穿行其间。

由于地壳问断上升,因而有的溶洞呈层分布。

景德镇市导游词范文(六篇)

景德镇市导游词范文(六篇)

景德镇市导游词范文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景德镇旅行社欢迎大家来景德镇参观游览。

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张或张导。

经过几个小时的旅途奔波,大家都辛苦了,不过等会景德镇的美景一定会让大家疲惫尽失。

那既然来到了景德镇,就得简单的了解一下它。

景德镇位于江西东北部的昌江河岸,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是中国首批____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名的古老城市。

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其中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为景德镇四大名瓷。

此外,还有薄胎也是十分有名。

那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是锦绣昌南-中国瓷园。

那现在我们到了,游客朋友们请依次下车,这就是瓷园的大门口了。

那我们知道,中国是以瓷器而闻名中外,故瓷器的英文china便成为了中国的英文名。

锦绣昌南位于景市昌江以西的迎宾大道北头南面,属中国江南徽派古建筑风格,及陶瓷制作、商贸展览旅游、居住、休闲、物流集散、陶瓷文化交流与研究为一体的景观园区,是景德镇市十大旅游景观之一。

那沿着这条路走,这就是三圣公祭,也就是说这里是祭窑神的地方,每年的陶瓷节,这里就会举行盛大的祭窑活动,场面非常热闹。

这个呢就是非常出名的青花瓷了,那检验它是真是假很简单,倒点水在里面,然后摇晃它,是真的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这一套就是桃花点水,她很漂亮,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款式,非常的富士。

那说到瓷器,真的是非常漂亮的有非常的实用。

像这个电话不仅好看,他可以接线使用的。

那这些还有很多,餐具、茶具、花瓶、装饰品,应有尽有,那现在大家可以自行游览,那不懂得的关于陶瓷的问题可以问店里的导购,看到合适的可以买点带回去,店里也会办理托运。

那一个小时后在这集合,我会带大家去手工制瓷作坊参观制瓷工艺,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大家也可以自己动手体验一下制瓷的快乐。

中餐在十全十美吃,下午我们要去的地方是瑶里古镇。

大家好,现在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瑶里古镇。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精选12篇)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精选12篇)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精选12篇)江西景德镇篇1古代的景德镇是“三面环山一面水,半城松木一城窑”。

这两句话说出了景德镇之所以成为著名瓷都的重要原因,即拥有发展瓷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这山,储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烧瓷松柴;这水,在古代,不仅交通必不可少,而且瓷器生产也须臾不可离。

人们常说:“是土、水、火托起了这座城市”,这话是颇有道理的。

今天我们的游览主要是去考察一下景德镇的土和水,参观古代制瓷原料的加工作坊——水碓房。

景德镇的水以昌江河为骨干,它发源于安徽省的祁门县,最后注入鄱阳湖。

古代的景德镇紧挨其南,故曾有“昌南”之名。

现在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区范围扩大了,昌江变成穿城而过。

就交通运输而言,现在它是退居次要地位了,可在古代它却是枢纽,这里的瓷器就是通过它先到鄱阳湖,再蓟长江,然后走向全国和世界。

不仅如此,它有50多条大小支流,形成纵横交错的河网。

古代的景德镇人充分利用天然水流落差为动力。

在有水流的地方安装水轮车和水碓.用以粉碎瓷矿石,加工制瓷原料。

可以想见,占代时每当春夏雨季,昌江支流附近一定是车轮旋转,水碓繁忙,响声隆隆,形成所谓“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的壮观场面。

各位请注意,我们乘坐的汽车现在正开到了城区的南面,我们的右边就是著名的湖田古瓷窑遗址,再往南大约两公里,就到了杨梅亭古瓷窑遗址,这是景德镇唐末至北宋时期有代表性的窑址之一。

继续往南约四公里就到了景德镇最古老的瓷矿石产地——三宝蓬矿。

在我们眼前的这个区域,有山有水,古老的三宝矿至今仍在开采,仍有水碓在运转,加上著名的古瓷窑遗址,所有这些告诉我们。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区域,而是一个曾经十分兴盛的古陶瓷生产区。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我们能参观到堪称“活文物”的水碓就不奇怪了。

好了,我们的车来到了水碓房旁,请各位下车进去参观。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瓷矿石的加工过程,从矿山开采来的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般大小,再放入水碓坑内,舂打击碎至粉状。

景德镇导游词5篇

景德镇导游词5篇

景德镇导游词5篇景德镇是中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

下面是收集推荐的景德镇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景德镇导游词篇一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

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40多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

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 °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XX.8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

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

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

"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

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

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导游词

景德镇导游词

景德镇导游词景德镇导游词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景德镇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景德镇导游词1古代的景德镇是“三面环山一面水,半城松木一城窑”。

这两句话说出了景德镇之所以成为著名瓷都的重要原因,即拥有发展瓷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这山,储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烧瓷松柴;这水,在古代,不仅交通必不可少,而且瓷器生产也须臾不可离。

人们常说:“是土、水、火托起了这座城市”,这话是颇有道理的。

今天我们的游览主要是去考察一下景德镇的土和水,参观古代制瓷原料的加工作坊——水碓房。

景德镇的水以昌江河为骨干,它发源于安徽省的祁门县,最后注入鄱阳湖。

古代的景德镇紧挨其南,故曾有“昌南”之名。

现在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区范围扩大了,昌江变成穿城而过。

就交通运输而言,现在它是退居次要地位了,可在古代它却是枢纽,这里的瓷器就是通过它先到鄱阳湖,再蓟长江,然后走向全国和世界。

不仅如此,它有50多条大小支流,形成纵横交错的河网。

古代的景德镇人充分利用天然水流落差为动力。

在有水流的地方安装水轮车和水碓.用以粉碎瓷矿石,加工制瓷原料。

可以想见,占代时每当春夏雨季,昌江支流附近一定是车轮旋转,水碓繁忙,响声隆隆,形成所谓“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的壮观场面。

各位请注意,我们乘坐的汽车现在正开到了城区的南面,我们的右边就是著名的湖田古瓷窑遗址,再往南大约两公里,就到了杨梅亭古瓷窑遗址,这是景德镇唐末至北宋时期有代表性的窑址之一。

继续往南约四公里就到了景德镇最古老的瓷矿石产地——三宝蓬矿。

在我们眼前的这个区域,有山有水,古老的三宝矿至今仍在开采,仍有水碓在运转,加上著名的古瓷窑遗址,所有这些告诉我们。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区域,而是一个曾经十分兴盛的古陶瓷生产区。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我们能参观到堪称“活文物”的水碓就不奇怪了。

最新整理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五篇

最新整理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五篇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五篇景德镇,中国最专一的城市。

从没有这样一座城,可以因为一项手工艺而活色生香1000年。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五篇(一)欢迎大家来到景德镇!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

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40多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

市区平均海拔320**平均气温17C,年降雨量1763。

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

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

毛泽东用瓷、上海A P E 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

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

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市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独具优势。

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尤以陶瓷资源独具优势。

全市现已发现30多处陶瓷历史遗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地及世界通称制瓷原料高岭土命名地高岭、湖田古窑遗址、明清御窑厂遗址等等,分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景德镇导游词14篇

景德镇导游词14篇

景德镇导游词景德镇导游词1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

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景德镇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景德镇导游词1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

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40多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

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

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

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

"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

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

景德镇市导游词

景德镇市导游词

景德镇市导游词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陶瓷之都。

景德镇素有“青瓷之乡”的美誉,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源地。

景德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陶瓷资源,成为世界陶瓷界的瑰宝。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景德镇市的主要景点和历史文化。

一、景德镇陶瓷博物馆(____字)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以陶瓷为主题的国家级大型博物馆,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瑰宝之一。

博物馆位于景德镇市珠山风景区内,占地面积约80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约为30000平方米。

馆内分为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和艺术创作展览三个部分。

基本陈列主要展示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和景德镇陶瓷的精品。

专题展览则定期举办各种艺术家的个展和主题展览,展示了陶瓷艺术的前沿成果和创作理念。

馆内还设有工作室和陶艺体验区,可供游客亲自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

二、瓷谷(____字)瓷谷是景德镇市的一个特色旅游区,位于珠山风景区内。

瓷谷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陶瓷资源,成为一个集陶瓷观光、文化交流、创意设计、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景区。

瓷谷内拥有各类陶瓷作坊、陶瓷博物馆、陶瓷艺术品展销区和陶瓷研发中心等设施,游客可以亲自参与陶瓷制作的过程,体验陶瓷艺术的魅力。

此外,瓷谷还定期举办陶瓷文化节和陶瓷艺术展,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和陶瓷爱好者。

三、庐山(800字)庐山位于景德镇市的西南方向,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作为中国四大名山之一,庐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庐山分为东南、西北两个风景区,其中以东南风景区最为著名。

东南风景区以著名的“三大名胜”(庐山主峰、庐山龙虎山、庐山桃花源)和“三大胜景”(登高望远景区、飞瀑飞泉景区、情人峡景区)而闻名遐迩。

四、珠山(800字)珠山位于景德镇市区的西南方,是江西省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珠山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著名。

珠山有陡峭的山峰、神奇的石峰、清澈的溪流和繁茂的植被,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画卷。

珠山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和陶瓷产业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介绍5篇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

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

以下是整理的2019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2019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介绍(1)尊贵的各位客人,自从你刚踏下飞机,刚从你繁忙的工作中,抽空来到景德镇的那一个时刻起,你就是这块土地上最爱欢迎的客人,这里由于你们的到来空气变得更加明朗,景色变得更加迷人,由于你们的参与,我们的这次活动显得分外的重要。

我是本次旅游团的导游员,我姓王,从这一时刻起,我们就是真诚的朋友,我非常非常的希望我们的团队在你我的真诚的交流中成为一个非常难忘的旅行!车已经启动,景德镇向我们扑面而来,一种气息,一种深沉的文化,一种千年的江南古镇独有的魅力,一种大街小苍处处散发的陶瓷信息,我们在这里将迎来短暂的两个小时的旅行,作为一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经纬度的这样一个小城,在迎来了千年庆典后,这个江南的小城已经不在是个面积只有5247。

9平方公里,人口152万这样一个数字性的概念了,它更多的是一种展示瓷都风彩的一个平台,一个窗口,一个让全国,甚至世界都为之惊叹的文化之都,陶瓷之城。

景德镇,是因为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景德年间烧制的陶瓷,作为贡品,而得名。

景德镇汉称新平,近代叫昌南。

在发展了1000年以后景德镇已经成为集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与一体的著名城体。

说到古老,我们不得说我们的陶瓷,这是我们的骄傲。

在景德镇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著名的陶瓷的精品在这里都能够得到展示,我们当然有自己为之叫绝的特产,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是我们的四大精品。

瓷都人民是那样的热情,就象窗外的那条昌江,几千年来见证着这里的一幕一幕。

昌江属于江西五大水系中的饶河,他东流鄱阳湖,最后入注东海。

昌江两岸杨柳依依,微风袭人,边上的一些历史的沉淀物让我们还可以依稀可见当年这里的繁华,问问景德镇的老一辈,也可以问问我们景德镇陶瓷馆的各位专家,他会告诉你们,这里曾经有那么多的柴窖,以前昌江5000平方米的上空红光四见,代表着何止是一条昌江水系,寂静的夜晚来临,秋风还是那样的疯狂逼人,可是昌江一点都没有沉睡,也没有看见滚滚的昌江之水,因为他真的不象长江那么雄浑有力,也没有济南大明湖的那份幽静,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得到的只是那红红的火光印称着两岸古树昏鸦的叫声。

清晨,当太阳还没来的及普光照射,两岸已经热闹非凡,要知道这里是重要的瓷器港口,以前这时没有桥,没有这么方便的水陆交通网,没有九景高速,没有206国道,没有方便的火车,更不要说现在的罗家机场,直飞上海、深圳、北京、厦门、武汉、郑州6条航线。

陶瓷是世界的,靠得就是大量的民工挑着离开昌江,离开景德镇。

我们非常感谢我们的先辈在为景德镇所作的一切一切的贡献。

有一位外国客人来到景德镇是这样说的,没有昌江也就没有陶瓷,我不知道他说得话到底能包含多少内容,至少我们应该这样称呼这条河,母亲河,景德镇的母亲河,如今的昌江已经成为景德镇重要的水上运输渠道,可以直通鄱阳湖,直入九江,通过长江水运,把我们这里的一切一切告诉世界。

看看江两边的高楼,再看一块块的绿化地,我不知道是不是景德镇的母亲河在变,还是我的心在变。

景德镇,属于亚热带气候,他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降水量丰富,就因为此,森森覆盖率达到60。

2%,在全省的连续三年城市空气质量评估中排名第一位,古老深厚的陶瓷文化,明朗清新的空气,热情善良的人民,这里还缺少什么?对了,我们的景观到处可见,市中心的景德镇的标志,龙珠阁,座落在瓷都大道后面的陶瓷博物馆,郊外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瑶里。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行程显得那样的匆忙,其实我向你讲述的只是我们这个江南小镇的点点滴滴,我非常的遗憾。

真诚的希望你们下次有机会再来,谢谢!2019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介绍(2)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曾名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位于景德镇西市区的枫树山蟠龙岗,于1980年开始建设。

当时为配合城区改造,保护一批历史文化遗迹,政府决定把散落在市区的部分古窑场、古作坊、古建筑异地集中保护,形成了占地83公顷,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江西省园林化单位。

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景区。

整个博览区由古窑和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两大景区组成,是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游区之一,也被国内外专家和陶瓷爱好者称为"活的陶瓷博物馆"。

博览区入口处有一座大理石牌坊,牌坊高7.2m,宽3.6m,风格简约典雅,牌坊东南侧濒临繁华的瓷都大道,西北面则为博览区的山口森林环抱。

牌坊临街一面的横梁上刻有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题字“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另一面则为“红军书法家”舒同同志所书“江南雄镇”。

有趣的是此牌坊似乎没有正反面之分,从临街一侧穿过牌坊可谓进入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但若从林荫道穿出牌坊,则是从静谧幽雅的博览区山口森林中来到了繁华的“江南雄镇”。

迎宾林荫道穿过大理石牌坊后,是长约1km的林荫道,又名古窑路。

古窑路分为山间道和湖滨道,中间以博览区游客接待中心为界。

山间道穿越了枫树山的蟠龙岗丘陵,因而起伏不平,两旁是由苍翠古朴的枫树山原生树种大叶枫以及樟树、杉树等乔木构成的混交林,这里是枫树山林场的一部分,原本与景德镇国家森林公园连为一体,两者因景德镇市昌江区的开发和瓷都大道的建设而隔开。

该林荫道是景德镇中心城区中难有的清幽之地,牌坊外是车水马龙的瓷都大道,开门子大酒店、中国银行大楼、人民银行大楼紧临而立,而牌坊之内鸟鸣山幽,游人有幸甚至可以在黄昏时分偶遇麂子等城市中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

湖滨道沿博览区的风景湖蜿蜒而进,将游人引入博览区的中心广场。

博览区风景湖是为庆祝景德镇置镇千年(1004-2004)而于2004年新建的人工湖。

湖滨遍植翠竹、女贞等草木,沿着湖滨道往景区前行,朝左望去是在树木掩映中若隐若现的满池清水,另一边则是藤萝裹身松涛起伏的江南丘陵。

风景湖中在冬春两季常有小野鸭飞临,夏秋时节则有水雉活动。

东区——古窑古窑由风火仙师庙、圆器作坊、琢器作坊、镇窑、致美轩、瓷行等景点组成,向人们展示了景德镇独特的瓷业习俗、古代工业建筑布局和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

风火仙师庙该庙是祭祀“风火神”童宾的民间俗神庙,反映了景德镇的业瓷传统与多神信仰。

“风火神”,本名童宾(公元1567一1599年)字定新,明代浮梁里村人。

幼年读书,秉性刚直,因父母早丧,遂投师学艺,执役窑业。

死后尊他为风火神,把在“佑陶灵祠”。

公元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太监潘风火仙师牌位-相任江西矿使兼理景德镇窑务,督造大器青龙缸,久不成功。

潘相便对窑户进行“例外苛索”,派役于民并对瓷工进行鞭笞以至捕杀。

瓷工衣食不得温饱,还要受到-,处境十分凄惨。

童宾目睹同役瓷工的苦况,非常愤慨,竞以自己身体为炼瓷的窑柴,纵身火内以示抗议。

据说次日开窑一看,所烧炼的龙缸果然成功了。

这种缸直径三尺,高二尺多,外围环绕着青龙,下面有潮水纹。

能烧成这样大的龙缸,在当时确实是烧制瓷器的一大奇迹。

童宾投窑焚身后,余骸葬在凤凰山。

童宾之死,激起了工匠们的义愤,全镇起来-,焚烧税署和官窑厂房,潘相只身逃走。

事后,封建官府为了缓和人心,在瓷工和镇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为那因大众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的童宾立桐在御器厂的东侧,并号之为“风火仙”,祠名“佑陶灵祠”,至今尚保留有瓷制的“佑陶灵祠”匾额。

祠内供奉的是童宾坐像,即风火仙师像,两边是窑厂烧炼工人神像,有把桩、托坯、架表、收兜脚、打杂、小手、二手、二手等(都是瓷业烧窑工种名称)各脚师祖。

烧窑业还定出行规,二十年一届开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升工种岗位,并举行迎神盛会。

这种迎神会既庄重,又热闹,成为当时全镇陶人的盛典。

邻近各县的农民、商人和工人的家属都赶来观光,一时人山人海,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过去景德镇有日食“千猪万米”码头的说法,如果按当时迎神盛会的流动人口来计算,确实不算过分。

这种迎神盛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才自然消失。

清代唐英督陶时,曾令人将明代落选的损器、已脱底的一口青龙缸,从憎明寺抬到火神柯,筑台高置,并写有《火神传》、《龙缸记》。

另一个督陶宫年希尧也写有《重修风火神庙碑记》。

这些关于童宾事迹的记载,至今仍存于地方文献中。

窑业工人常以其激励自己忠于职守。

这正说明童宾“其志气之凛洌在一成,而精神所注贯在百世”。

-圆器作坊圆器作坊“圆器”,景德镇的瓷业专用术语,见《景德镇陶录》。

指可在陶轮上拉坯成型的盘碗杯碟等。

景德镇制做圆器分大小二件,大作制做一尺至二三尺大器坏件,小作制做一尺以下小器坯件。

制坯后须经过阴干、刮坯、修坯、施釉、装匣、满窑、烧窑等工序,始能成器。

而古窑中的圆器作坊就是生产圆器的手工作坊,该作坊完整的呈现了从制坯到施秞的全部工序。

在历史上,圆器行是景德镇从业者最多的一个行帮,完全由都昌籍人士控制,而景德镇的城市居民中以都昌籍的最多,这也是圆器业在整个景德镇陶瓷生产所占地位的生动体现。

琢器作坊“琢器”,同“圆器”一样,是在陶瓷造型上的一种分类,属立体造型,如尊、瓶、罐等。

琢器是旧时景德镇制瓷业两大系列之一,其产品既有圆形,又有异形,既有日用瓷,也有陈设瓷,它的产品不仅与园器有别,就连坯房布局、工种称谓、生产工艺、行规习俗等也与园器迥然不同,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琢器行在从业人数上少于圆器行,基本由抚州籍人士控制,而祖籍抚州的景德镇市民亦不在少数。

在古窑中的琢器作坊人们可以完整的领略到琢器的制造过程。

琢器作坊琢器跟圆器最大的区别就是生产圆器业所不能制造的,如汤匙、带柄茶碗、茶壶、肥皂盒等,琢器业下有粉定、大件、官盖、描坛、淡描、滑石、雕削等七个子行业,民国初年,景德镇总商会对圆琢二器所属的子行业作了调整,规定:一非圆器之器形,二非用圆器之生产工艺的异形品种,全部归属琢器业。

于是一些既非圆器、又非琢器的博古、针匙、灯盏等业均为琢器行业,抗争前后出现的电瓷、卫生瓷、纺织瓷等,也归属了琢器业。

由于琢器行业跟圆器不同,它生产的工艺、工人的工种也是不同的,比如讲有打杂工搞泥巴的,另外还有二码头、三码头、装坯工,他主要器形的两个人,一个是做坯的,一个是利坯的,它没有印坯这个工种也没有刹合坯这个工种,它的泥巴由打杂工搞好后,做坯工做好,做好后,那么二码头、三码头就捧去晒,把坯整整好,要上釉了,这都是由二码头、三码头、装坯工来完成,装坯工不仅要装坯,而且要负责里面的荡釉,码头工要做利坯工,做坯工所有以外的杂事,全部承包下来,其中三码头是最累的工种,要挑水,挑坯,所以过去有名行话叫“码头工要累的做牛叫”,所以琢器与圆器不同的地方在这里,它请工辞工也和圆器不同,琢器一般都为小窑户,老板没有请多少工人,都是由老板自己去请,请好了以后,有个介绍人,三个人上茶馆去吃泡茶,吃泡茶就算定事,定了事以后,你就到我这里来做事,琢器老板对工人也很尊重的,夏天有泡茶、冬天有热水洗脸,老板要做好饭给工人吃,很尊重工人劳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