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孕妇先兆子痫的指南解读
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疗效观察
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疗效观察牛锦华【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6(016)003【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解放军第463医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子痫前期高危风险的孕妇11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60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1日1次,1次100 mg,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均睡前服药,2周为1疗程,2~3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者妊娠演化(平均出生孕期、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重度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早发子痫前期、妊娠诱发高血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流产)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出生孕期(36.81±2.01)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890.20±340.12) g,均较对照组的(35.04±3.12)周、(2611.40±479.25)g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重度子痫前期2例(3.38%),轻度子痫前期11例(18.64%),早发子痫前期7例(11.86%),妊娠诱发高血压病2例(3.38%),胎儿宫内发育迟缓8例(13.56%)、流产1例(1.69%),均低于对照组的9例(15.00%),31例(51.67%),16例(26.67%),10例(16.67%),18例(30.00%),7例(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对2组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进行检测,均未见血小板计数异常,无妊娠期及围产期母儿出血等情况,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轻度胃肠道症状,对照组无胃肠道症状出现,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26,P=0.311)。
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能有效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改善母儿结局,值得临床借鉴。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ow-dose aspirin in treatment of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in preeclampsia .METHODS:119 cases of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in preeclampsia admitted into Hospital 463 of PLA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to b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 59 cases ) and control group(60 cases) via the random number table.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spirin, once a day with 100mg;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lacebo;drugs were took before bedtime , two weeks as one treatment course .After two to three treatment course , the outcome of evolution of pregnancy ( the average birth pregnancy , neonatal birth weights, severe preeclampsia, mild preeclampsia, early preeclampsia,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and abortion ) in two group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average birth pregnancy and neonatal birth weigh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 36.81 ±2.01 ) weeks and ( 2 890.20±340.12 ) g,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 35.04 ±3.12 ) weeks and ( 2 611.40 ±479.25 ) g,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In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ere 2 cases of severe preeclampsia (3.38%), 11 cases of mild preeclampsia ( 18.64%) , 7 cases of early preeclampsia ( 11.86%) , 2 cases of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3.38%), 8 cases of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13.56%) and 1 cases of abortion(1.69%), all of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9 cases ( 15.00%) , 31 cases ( 51.67%) , 16 cases ( 26.67%) , 10 cases (16.67%) , 18 cases ( 30.00%) and 7 cases ( 11.67%) ,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0.05 ) . During the treatment , the coagulation andfibrinolysis function of two group of patients were determined , no abnormal platelet count and no bleeding of mothers and infants in pregnancy and perinatal period were observed ; there was 1 case with mil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observation group , yet no symptom in control group ,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t =1.026, P =0.311 ).CONCLUSIONS: Low-dose aspirin in treatment of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in preeclampsia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reeclampsia and improve the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 ,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 .【总页数】3页(P297-298,299)【作者】牛锦华【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63医院妇产科,辽宁沈阳 11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84【相关文献】1.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疗效观察 [J], 茹普霞;王永红2.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临床效果研究 [J], 刘怡3.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临床效果研究 [J], 郭新萍4.舒适护理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疗效观察 [J], 赵菊梅5.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J], 孙红霞; 蔡娱飞; 马哲; 袁捷; 张立梅; 杨贺; 马奎丽; 沈营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先兆子痫
但 未 接 受 抗抑
,
值 得 进一 步研究
郁药 物 治 疗 (
岁
、
=
20 )
n
; =
V 组
28 )
.
5 年龄 超过 7
李 开 顺 摘译 自 J A M A 26 9 琳审
( l ):
10 3
,
19 93
洛 伯荣 校
非
无 抑 郁 症 病史 ( 体 重变 化
、
观察指标
:
,
死
以
亡率
厌 食 或恶 心 的 出 现 情 况
.
先 兆 子痛 发 病 率
,
主要 是 它对 最初 收缩 压 升高
.
(9 5 % )
在 整 个 妊 娠 及 产褥 期 没 有 间 断 随 访
的 那 些 妇 女有 影 响 产 期 的 发 病率
.
阿 司 匹 林 治 疗 不 能 降低 围
阿 司匹 林 组 妇 女 的先 兆 子 痛 发 生 率
( 14 8 5 名
,
0 0009
.
)
.
研 究对 象有 5 组 门诊 患 者 : 过 7 5
年龄 超
15 ) ;
与 其它
间
,
3 组比较
差 别显著
.
这两 组 患者之
岁
,
接 受 氟 苯 氧 丙胺 治 疗 (
6 0~
=
n
死亡率 或 者低 血糖 或低 钠 血 症的 发 生 率无
.
组
(n
,
年龄
=
1 7
,
岁
,
接受 氟 苯氧丙 胺治 疗
1
低 剂 量 阿 司 匹 林预 防先 兆 子 痛
重视子痫前期早期干预和预防
1、重视筛查,早期发现高危人群、重视孕前孕前筛查,早期发现高危人群既往国内外研究显示许多高危因素,如曾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高龄(>40岁)、肥胖、慢性高血压或肾病史、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糖尿病史等,本次妊娠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多胎妊娠、家族中有子痫前期-子痫病史,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应在孕前发现高危因素,并针对性进行防治,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
对于孕前即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SLE及糖尿病史者,应多学科协作,充分评估原发病病情严重程度,有无靶器官损害,能否耐受妊娠等;对于尚未控制的高血压、高血糖及靶器官损害者,应及时干预后再次评估,适时妊娠;其他高危因素,按照个体化原则,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防止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如肥胖妇女,孕前体重指数(BMI)≥25者应加强锻炼,合理安排膳食,均衡营养,在孕前减肥,将BMI控制在18.5~23,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重视育龄妇女有子痫前期病史者的再次妊娠,健康指导她们选择合适年龄及时机计划妊娠,避免人为因素导致多胎妊娠及高龄妊娠。
总之,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一级保健机构工作人员应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并识别高危人群,及时进入系统管理,有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
2、联合预测,早期干预对高危人群或已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选择有效的联合预测方法预测子痫前期-子痫发生,以期早期干预。
目前多应用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评价预测方法的价值。
如测量子宫动脉血流速度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研究发现子宫动脉血流速度预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阳性似然比为 5.0~20,阴性似然比为0.1~0.8,提示这种无创性的物理指标有一定预测价值。
研究发现,生化指标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如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也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指标。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
Chin
JPefnatMed,Jan.2015,V01.18,No.1
・专家笔谈・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
朱毓纯 杨慧霞
近年来,子痫前期研究的热点集中于预测和 预防。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 前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美国、英国、加拿大、世 界卫生组织已将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高危孕妇的子 痫前期预防写入指南。如果能够对子痫前期的发病 或者进展进行有效的预防,无疑是围产领域的重大 突破。 2013年之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mplications[CD].
Rev,2007,(2):CD004659.
GynecoIogists,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Task Force
on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Task Force Obstet
二、阿司匹林的应用方法
trial,RCT)及meta分析等循证医学
证据基本肯定了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 前期的作用,且认为妊娠16周之前开始用药优于 妊娠16周之后‘11。加拿大和英国分别在2008年‘21 和2010年【31将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写入
指南。
1.剂量:根据各项RCT的结果,阿司匹林的 剂量应为60—150 mg/d。研究中最常用的剂量为
一、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 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包括子痫前期病史(尤其
DOI: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5.01.002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季伟【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以及血清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产前门诊建卡定期产检的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加强监测干预,实验组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子痫前期的发生率、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和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孕妇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为(86.67±10.05)pg/ml,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孕妇中有1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例早产、2例流产,其余26例分娩;对照组孕妇中有2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3例早产、4例流产,其余21例分娩;实验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高危孕妇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能够减少子痫前期的发作,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28【总页数】3页(P128-130)【关键词】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小剂量;阿司匹林;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子痫前期发生率【作者】季伟【作者单位】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子痫前期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
子痫前期多发于女性妊娠20周以后,对孕妇及其腹中胎儿具有严重的影响[2]。
现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进行治疗,本文主要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以及血清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6年11月—2018年5月在本院产前门诊建卡定期产检的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孕妇。
阿司匹林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评估
阿司匹林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评估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降低发热和减轻炎症。
然而,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来说,药物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本文将对阿司匹林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和用途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环氧酶活性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其镇痛、退热和抗炎作用。
阿司匹林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等,并可用于治疗发热和炎症相关疾病。
阿司匹林在孕妇中的安全性评估1. 孕早期安全性评估孕早期是胚胎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药物的使用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虽然阿司匹林在孕早期的使用较少,但一些研究表明,阿司匹林的短期使用不会增加流产、畸形或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然而,长期或高剂量的使用可能会增加胎儿发育异常的风险,因此在孕早期使用阿司匹林时应慎重。
2. 孕晚期安全性评估孕晚期使用阿司匹林主要是为了预防或治疗孕妇的高血压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
多项研究表明,适量使用阿司匹林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性较高,能有效降低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风险。
然而,长期或高剂量的使用可能会增加胎儿出血的风险,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和监测。
阿司匹林在哺乳期妇女中的安全性评估阿司匹林可以通过乳汁分泌进入母乳,因此在哺乳期妇女中的使用需要谨慎。
一些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在适当剂量下的短期使用不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然而,长期或高剂量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婴儿出血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在婴儿出血易感性增加的情况下。
因此,在哺乳期使用阿司匹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控制剂量和监测婴儿的出血情况。
结论阿司匹林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的安全性评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总体而言,适量和短期使用阿司匹林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较高。
然而,长期或高剂量的使用可能会增加胎儿和婴儿的不良反应风险,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时需慎重考虑,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子痫前期是指孕妇在妊娠20周之后出现血压升高和蛋白尿,但没有全身性水肿和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妊娠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子痫前期可能会发展为子痫,导致孕妇和胎儿的死亡风险增加。
低剂量阿司匹林被一些医生认为是一种可能有效的预防子痫前期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在高危孕妇中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
近年来,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评估低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子痫前期的有效性。
根据多个临床试验的结果,低剂量阿司匹林可减少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
一项对2520名高危孕妇进行的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和早产的风险降低了17%。
那么低剂量阿司匹林是如何起到预防作用的呢?低剂量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来提高血液流动性。
高危孕妇往往存在血液凝集和血栓形成的倾向,导致毛细血管堵塞和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子痫前期等并发症。
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可以改善血液流动性,减少毛细血管阻塞的风险,从而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低剂量阿司匹林还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在子痫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管通透性和抗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进而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
低剂量阿司匹林还可以改善胎盘血流,减少胎盘功能障碍的风险。
胎盘是胎儿的供氧和营养来源,胎盘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生长受限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改善胎盘血流,提高胎儿对氧和营养的供应,从而降低胎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尽管低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子痫前期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高危孕妇都适合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具体的使用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后决定。
孕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慎重,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定期监测孕妇的血压、蛋白尿和其他相关指标。
低剂量阿司匹林在高危孕妇中预防子痫前期具有一定的效果。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刘津予【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7(039)003【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存在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孕9~12+6周)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除常规孕期检查以外,自孕14周开始每日口服阿司匹林75 mg至孕28周;对照组只做常规孕期检查.比较两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研究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及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生率分别为23.1%、5.7%,低于对照组的51.9%、15.4%(P<0.05).研究组早产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早期结束后尽快开始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且不增加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可获得良好的母儿结局.%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ow-dose aspir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reeclampsia in high risk gravida . Methods A total of 104 cases of high risk gravidas(9-12 +6 gestational weeks) were collect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or control group ,with 52 cases in each group .Except routine antenatal testing ,resear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ral aspirin 75 mg per day from 14 to 28 gestational weeks ,whil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antenatal testing only .The incidence of preeclampsia ,delivery conditions ,and newborn birth weight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avidas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of preeclampsia and early-onset preeclampsia in research group was 23.1%and 5.7%separately,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of 51.9%and15.4%(P<0.05), respectively.The premature delivery rate and cesarean delivery rate in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however,the newborn birth weight in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No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 P>0.05 ) .Conclusion Initiate administration of daily low-dose aspirin early after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preeclampsia , and improve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s , without increasing risk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总页数】3页(P347-349)【作者】刘津予【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新乡市 45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4+4【相关文献】1.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J], 孙红霞; 蔡娱飞; 马哲; 袁捷; 张立梅; 杨贺; 马奎丽; 沈营营2.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预防作用的分子机制 [J], 孙红霞;蔡娱飞;马哲;袁捷;张立梅;杨贺;马奎丽;沈营营3.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J], 王志忠;吴珊4.钙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研究 [J], 刘韵;邢辉;黄艳丽;兰艳丽5.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分析 [J], 曹丹丹;贾利红;陈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李玉霞【期刊名称】《淮海医药》【年(卷),期】2016(034)002【摘要】目的:观察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高危孕妇子痫前期患者13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记录2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平均动脉压(101.04 ±4.86) mm Hg,24h尿蛋白定量(1.31 ±0.23) g;对照组干预后平均动脉压(114.51 ±8.35)mm Hg,24 h尿蛋白定量(1.93 ±0.51)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干预后胎盘生长因子(87.36 ±13.25)p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6 938.43 ±2 459.36)mIU/ml;对照组组干预后胎盘生长因子(68.93 ± 8.82)p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7 563.21 ±3 832.86)mIU/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3例,新生儿Apgar评分(8.11 ±1.15)分,产妇产后2 h出血量(87.32 ±14.21) ml,产后24 h出血量(367.28 ± 28.84)ml;对照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2例,新生儿Apgar评分(8.07 ±1.19)分,产妇产后2 h出血量(86.19 ±14.25)ml,产后24 h出血量(365.49 ±29.01) 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低剂量阿司匹林应用在高危孕妇子痫前期中,可以有效降低动脉压和24h尿蛋白量,提升胎盘生长因子浓度并降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不增加胎儿并发症及产妇并发症,应用安全.【总页数】3页(P169-171)【作者】李玉霞【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4【相关文献】1.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J], 朱云花;蒋玲玲;宁玲利2.低剂量阿司匹林对亚洲和非亚洲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 张晓雯;崔世红3.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疗效 [J], 郭永会4.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临床价值 [J], 马晓彬5.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分析 [J], 曹丹丹;贾利红;陈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药物大作用之三: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药物说明: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药物,通过对血小板环加氧酶1多肽键上第529位丝氨酸残基乙酰化,而使该酶失去将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的能力, 阻断了PGH2 及血栓烷素A2形成的途径,具有阻止血小板黏附聚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
阿司匹林在妊娠妇女中的应用1. 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阿司匹林作为经典的抗凝药物,已被应用于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治疗。
对于抗磷脂抗体阳性且有反复流产(2次或2次以上)、或晚期妊娠丢失,且没有动静脉血栓形成史的妇女,推荐产前预防性给予阿司匹林 (证据1B级) (注:ACCP7中此为2B级证据)。
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通常被应用于那些无临床表现,但是体内可以检测出自身抗体的患者。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凝集和粘附作用,从而阻断绒毛蜕膜间隙高凝反应,防止流产的发生。
2. 子痫前期Duley等对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子痫前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
发现阿司匹林使子痫前期发病率减少了17%、早产发生率减少了8%、胎儿或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了14%、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减少了10%,说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改善母儿预后有显著作用。
该系统评价同时也指出,阿司匹林的剂量每天75mg以内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如果提高剂量可能会增加疗效,但其药物不良反应,如产时/产后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也会随之增加。
国内学者也推荐具有先兆子痫高危因素,但无血栓形成倾向的妇女整个妊娠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疗法(证据1B级)。
因此,小剂量阿司匹林能预防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 以及对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对于植入人工心脏瓣膜的高危妇女,建议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d (证据2C级) 。
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与血栓形成有关,有人建议对所有妊高征高危孕妇预防性给予阿司匹林每日1~2 mg/kg。
但有人认为孕妇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妊高征的最适有效剂量是使出血时间延长≥2 min,应该根据抗血小板效果来调整阿司匹林剂量。
妊娠期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指南解读(全文)
妊娠期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指南解读(全文)阿司匹林是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小板特性的环氧化酶抑制剂。
妊娠期低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预防或推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发生,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1]。
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其他适应证主要包括预防死产、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和早期流产等。
近年来系统评价研究帮助产科医师对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然而,在产科临床实践中,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仍然缺乏共识。
2018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和母胎医学会(SMFM)总结了最新证据,并提供了妊娠期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相关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有的系统评价和共识声明中纳入的研究应用了不同含量的低剂量阿司匹林,该指南建议使用美国目前所推荐的81 mg阿司匹林为标准低剂量。
1、妊娠期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风险目前认为妊娠期每日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81 mg/d)比较安全,并且相关的严重孕妇(或)及胎儿并发症较低。
1.1 母亲风险非妊娠成年人长期每日服用阿司匹林(低于300mg/d,服用超过5年)主要与胃肠道出血和脑出血发生的风险增加有关[2]。
尽管有一项妊娠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RCT 研究发现干预组的出血风险略高(4.0% vs. 3.2%)。
然而,大多数高质量的系统评价提示妊娠期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3-5]。
同时,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也指出,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并不增加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或平均失血量增多等并发症的风险[5]。
1.2 胎儿风险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并不增加腹壁裂的风险。
几项关于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系统评价显示,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并未增加。
2016年一项RCT发现,615名女性在妊娠之前即开始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并持续于整个孕期,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暴露并不会增加胎儿或新生儿不良结局[6]。
同样,早孕期服用阿司匹林的队列研究也并未发现新生儿先天畸形风险增加。
小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孕妇先兆子痫中的临床应用
小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孕妇先兆子痫中的临床应用尹悦【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16(037)007【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of low-dose aspirin used for the prevention of preeclampsia in women at high risk.Method 128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ith high risk of preeclampsia were divided into aspirin group (group A)and control group (group B),64 patients in eachgroup.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aspirin 60 mg a day,while group B with nothing.The inci-dence rate of preeclampsia,placentalabruption,postpartum hemorrhage,and the general conditions of fetu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B,the incidence rate of preeclampsia,placental abruption were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4.69%VS 20.31%,P<0.001;1.56%VS3.12%,P<0.001 ),while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9.37%VS 10.94%,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dy length,weight of fe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48.58 cm VS 45.67 cm,P<0.001;3 172.25 g VS 3 095.43g,P<0.001 ).Conclusion Pregnant women who are at high risk of preeclampsia will obtain a benefit of low-dose aspirin in the prevention of preeclampsia.%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孕妇先兆子痫中的临床作用。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和血清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和血清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葛榕;杨茵;陈品玲【期刊名称】《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年(卷),期】2017(5)3【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和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且妊娠<12周的PE高危孕妇.根据纳入标准共入选182名孕妇,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n1=n2=91).阿司匹林组从妊娠12周开始,每天口服阿司匹林100 mg.分别于妊娠12周及34周检测血清PLGF水平.比较两组孕妇PE发生率、胎儿情况及孕妇外周血PLGF水平;两组孕妇分别再分为PE组和非PE组,比较其外周血PLGF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组孕妇PE 发生率、胎儿生长受限及早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围产期出血量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妊娠12周相比,两组孕妇妊娠34周的PLGF 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阿司匹林组PL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 孕妇PLGF水平均明显低于非PE孕妇(P<0.05).PE孕妇与非PE孕妇中,服用阿司匹林者,其PLGF水平均高于未服药者(P均<0.05),但在发生PE的孕妇中,此差异更明显.结论孕早期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降低PE高危孕妇的PE发生率;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提高孕妇外周血的PLGF水平,这可能在阿司匹林预防PE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总页数】4页(P153-155,162)【作者】葛榕;杨茵;陈品玲【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南院妇产科,福州350001;福建省立医院妇产科,福州350001;福建省立医院南院妇产科,福州350001;福建省立医院妇产科,福州350001;福建省立医院南院妇产科,福州350001;福建省立医院妇产科,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J], 孙红霞; 蔡娱飞; 马哲; 袁捷; 张立梅; 杨贺; 马奎丽; 沈营营2.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预防作用的分子机制 [J], 孙红霞;蔡娱飞;马哲;袁捷;张立梅;杨贺;马奎丽;沈营营3.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J], 王志忠;吴珊4.钙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研究 [J], 刘韵;邢辉;黄艳丽;兰艳丽5.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分析 [J], 曹丹丹;贾利红;陈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疗效
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疗效郭永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中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预防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子痫前期高危孕妇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联合低剂量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阿司匹林组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较参照组低,且24小时尿蛋白低于参照组,血钙水平高于参照组,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比较,阿司匹林组患者子痫前期发病率明显较少,且分娩孕周明显较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且胎儿无死产情况.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围生儿结局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有较好效果,可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子痫前期发病率,安全性较好.【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11)012【总页数】3页(P137-139)【关键词】阿司匹林;子痫前期;预防;高危孕妇;治疗效果;血钙水平【作者】郭永会【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1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最严重的阶段,是重度子痫前期的进一步恶化,患者可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出现不能够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及昏迷的情况,是妇产科的急症和重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因抽搐、昏迷或者是因此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引起患者死亡[1]。
因此,临床中对子痫前期的预防尤为重要,基于二胎政策放开,临床上高危孕产妇增加,孕妇罹患子痫前期风险相应增加,给妇产科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若不积极预防治疗,将会给母婴结局造成严重影响,为寻求最佳治疗方案,部分研究报道采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给临床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案[2-3]。
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临床效果研究
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临床效果研究刘怡【期刊名称】《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年(卷),期】2018(005)011【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所收治的子痫前期高危孕妇60例,根据孕妇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n=30)和参照组(n=30),参照组孕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孕妇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比2组孕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子痫前期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孕妇MAP、24h proteinuria、HCG、PLGF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孕妇剖宫产、出血、流产相对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研究组孕妇发生率3.3%低于参照组孕妇发生率30.0%,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改善孕妇平均动脉压以及尿蛋白水平,对孕妇子痫发生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总页数】2页(P49-50)【作者】刘怡【作者单位】成都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 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相关文献】1.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效果分析 [J], 罗权;吴巍;周文2.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临床效果研究 [J], 郭新萍3.舒适护理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疗效观察 [J], 赵菊梅4.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临床效果研究 [J], 王伟5.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J], 孙红霞; 蔡娱飞; 马哲; 袁捷; 张立梅; 杨贺; 马奎丽; 沈营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价值分析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价值分析彭舟丽;淮瑞敏;张建霞【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24(19)7【摘要】目的对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70例高危孕妇,经过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
所有孕妇均进行常规监测,观察组孕妇增加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子痫前期发生情况、炎症指标[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
结果观察组孕妇早产和剖宫产发生率分别为14.29%、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43%、54.29%,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生率5.71%、晚发型子痫前期发生率11.43%、总子痫前期发生率17.1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71%、34.29%、6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妊娠36周时,观察组PLR(116.49±9.22)、NLR(4.24±0.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07±11.76)、(4.51±0.55),PT(11.90±0.56)s、APTT(29.98±0.49)s显著长于对照组的(9.15±0.20)、(24.14±0.33)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危孕妇在妊娠期遵医嘱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有效地对子痫前期进行预防。
【总页数】3页(P120-122)【作者】彭舟丽;淮瑞敏;张建霞【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相关文献】1.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及母婴预后分析2.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3.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分析4.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E预防子痫前期高危孕妇临床效果5.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效果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间一种较为常见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其特点是孕妇在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者可导致母婴双方的严重并发症。
为了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研
究者对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究其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通过抑制血小板内
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在孕妇中,低剂量阿司匹
林可以降低孕妇血小板的活化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并且通过
抗炎作用可减轻孕妇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
一项对709位孕妇的随机对照实验证实,每天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100mg)可以显著降低子痫前期的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阿司匹林组的子痫前期发生率为6.3%,而安慰剂组的发生率为11.8%。
这表明,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将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降低约40%。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孕妇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得到了验证。
一项对近3000名孕妇的研究显示,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并不会增加孕妇的不良反应或出血风险。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显著降低子痫前期、早产和胎儿低体重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孕妇在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之前应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适合使用,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低剂量
阿司匹林的最佳使用时间和剂量,以提高预防效果。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孕妇子痫前期,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re-eclampsia),是孕妇在怀孕20周后并伴有蛋白尿和(或)其他全身性器官功能异常的一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子痫前期严重危害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针对子痫前期的预防措施备受关注,其中低剂量阿司匹林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预防手段。
本文将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一、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低剂量阿司匹林(通常为75-150毫克/天)在孕期被用来预防子痫前期的主要原因是其抗血小板和抗炎作用。
在子痫前期的发生机制中,母体全身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血管收缩和炎症反应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低剂量阿司匹林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能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
1. 临床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对于孕期高危组,如患有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的孕妇,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
一项meta分析研究发现,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另一项回顾性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指出对于高危孕妇来说,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子痫前期的风险。
2. 建议根据临床研究的结果,一些药物使用指南和专家共识纷纷提出建议,对于高危孕妇,尤其是那些有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可以考虑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预防。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在其指南中提到,孕期高危孕妇可以考虑每天服用81毫克的低剂量阿司匹林,以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
而且,并没有发现低剂量阿司匹林在孕期对婴儿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1. 需要医生指导虽然低剂量阿司匹林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预防子痫前期,但在使用时仍需医生指导。
因为孕妇在不同的健康状况下,使用剂量和时间可能各不相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测。
2. 副作用注意尽管低剂量阿司匹林一般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但仍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出血等。
孕期服用阿司匹林:研究、专家观点和胎儿影响分析
孕期服用阿司匹林:研究、专家观点和胎儿影响分析孕期服用阿司匹林:最新讨论、专家观点和胎儿影响分析相关内容如下,4. 阿司匹林对于孕早期的影响:了解最新讨论和专家观点: 阿司匹林对于孕早期的影响:了解最新讨论和专家观点近年来,关于阿司匹林在孕早期的使用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和关注。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广泛用于缓解痛苦、降低发热和减轻炎症。
然而,对于孕早期的女性来说,是否可以平安地使用阿司匹林仍旧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讨论和专家观点,关心我们更好地了解阿司匹林在孕早期的影响。
依据最新的讨论,阿司匹林在孕早期的使用可能存在肯定的风险。
一项发表于《医学会杂志》的讨论发觉,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孕早期流产的风险。
该讨论对数千名孕妇进行了观看,并发觉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孕妇比没有使用的孕妇更简单发生流产。
因此,专家建议在孕早期尽量避开长期使用阿司匹林。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全部状况下都禁止使用阿司匹林。
对于一些高风险孕妇,如患有血栓病或其他严峻疾病的孕妇,阿司匹林可能被医生视为必要的药物。
在这种状况下,医生会依据详细的状况来权衡利弊,并且监测患者的状况以确保平安。
除了流产风险外,阿司匹林还可能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一项发表于《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的讨论发觉,孕妇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胎儿的发育问题,如心脏缺陷和神经系统发育特别。
这再次强调了在孕早期尽量避开使用阿司匹林的重要性。
然而,尽管存在一些风险,但对于一些特定的状况,阿司匹林的使用可能是必要的。
例如,对于孕妇患有高血压或其他相关疾病的状况,医生可能会建议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来降低血栓的风险。
但是,这种状况下的使用需要严密监测,并且医生会依据详细状况来打算是否连续使用。
阿司匹林在孕早期的使用存在肯定的风险,尤其是长期使用。
流产风险的增加以及胎儿发育问题的可能性使得专家们普遍建议孕妇在孕早期尽量避开使用阿司匹林。
然而,对于特定疾病的孕妇来说,医生可能会权衡利弊,并依据详细状况来打算是否使用阿司匹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w-dose aspirin
use
for the
prevention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rom preeclampsia Second University
Xie Chuan,Liu
Xinghui.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West China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Sichuan Province,China
Hospital,Sichuan
CorrPs户。挖di以g author:Liu Xinghui,Email:xinghuiliu@163.COWl
[Abstract]Preeclampsia
mother and fetus,which
is very is
is
a
unique
as
syndrome of pregnancy that is potentially dangerous
Health Organization, mg
WHO)推荐对先兆子痫高危孕妇(合并先兆子痫病史、 糖尿病、慢性高血压、肾脏、自身免疫疾病或者多胎妊 娠)应于孕龄为12~20孕周开始口服LDA(剂量为
75
mg/d)预防先兆子痫[8]。 美国国家健康和临床优化研究院(National
表1先兆子痫的临床危险因素评估表
USPSTF推荐的其他预防先兆子痫方案 USPSTF推荐的其他预防先兆子痫方案中,包括
对孕妇采取每日补充叶酸0.4~O.8 mg的措施预防先 兆子痫。
5
其他指南对阿司匹林的推荐 ACOG推荐对于有早发型先兆子痫病史和早产
史(分娩孕龄<34孕周)或者既往有一次以上先兆子 痫病史的孕妇,应于早孕晚期每日口服60~80 LDA预防先兆子痫[7]。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重威胁着母婴生命安全,也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
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全球范围内2%~8%孕妇受 该病困扰[1]。在美国,15%早产由先兆子痫所致[2]。 因此,对先兆子痫的预防引起了围生医学界的极大关 注。对先兆子痫较公认的发病机制是由子宫螺旋动脉 滋养细胞重铸障碍、胎盘血供不足、缺血缺氧及释放细 胞毒性物质,最终导致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 缩所致。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炎、抗血管生成和抗血 小板聚集特性,因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阿司匹 林用于预防和治疗先兆子痫的文献报道[1’3]。目前多 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年4月第11卷第2期
・标准・方案・指南・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孕妇先兆子痫的
指南解读
谢川 刘兴会
【摘要】先兆子痫是妊娠期出现的一种特有疾病,其严重威胁着母婴生命安全,也是导致孕产妇及围 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孕妇发生先兆子痫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最有效的先兆子痫预防方案 是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而且多个国家已经将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先兆子痫列入相关指南,2014 年9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表指南推荐对高危孕妇采取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先兆子痫 措施。本文拟就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孕妇先兆子痫指南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最新解读。 【关键词】先兆子痫;综合预防; 小剂量阿司匹林;孕妇
更加强硬。本文拟就LDA预防孕妇先兆子痫指南的 相关内容进行解读如下。 胎盘缺血、缺氧引起多个系统炎症反应的激活及 血管内皮损伤是先兆子痫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因 此,具有抗炎、抗血管生成及抗血小板聚集特性的阿司
经证实,对于合并先兆子痫高危因素孕妇,阿司匹林可
130I:10.3877/cma.j.issn.1673-5250.2015.02.005
Association and the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推
JT,Whitlock EP,O Connor E,et a1.Low—dose
prevention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rom
荐对于合并慢性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或者既往有 妊娠相关高血压的孕妇,应从孕龄为12孕周开始直至 分娩口服LDA预防先兆子痫n…。 美国家庭医生协会(American
匹林,被用于预防和治疗先兆子痫。早在20世纪80~ 90年代就有研究报道LDA可以有效预防早产和先兆 子痫,由于当时缺乏充足的研究数据可以证实阿司匹 林能够给先兆子痫高危孕妇带来益处,而且当时的研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2013SZ0004)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I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
通过分层对比研究发现,尚无证据表明口服60~
150
mg/d LDA有不同效果,而且也未发现口服阿司
匹林剂量与预防作用具有量效关系。目前尚无研究评 估每日口服81 mg阿司匹林的效果,只是由于美国上 市的阿司匹林规格为81 mg,所以USPSTF推荐在美 国预防先兆子痫口服阿司匹林的剂量为每日81
3.3 mg。
75
JT,Whitlock
the
EP,O of
Connor
E,et and
a1.Low—dose mortality from
prevention
morbidity
preeclampsia:a systematic evidence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Table 1
Clinical risk assessment for preeclampsia
注:SLE: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BMI: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万方数据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年4月第11卷第2期
・25・
Force[R].Rockville(MD):Agency
for Heahheare No.14‘05207一
mg阿司匹林预防先兆子痫[9]。 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中风协会(American
Heart
5
Research and Quality(US),2014:4-15.(Report EF一1). Henderson aspirin for
growth
3.2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先兆子痫的口服剂量 2014年,USPSTF指南纳入的RCT中,预防先兆 子痫、早产和IUGR风险推荐的口服阿司匹林剂量为
60~150 mg/d,最常用剂量为100 mg/d[4。6]。该指南
retardation,IUGR)。2014年9月USPSTF指南完全 更新了1996年指南内容,与1996年USPSTF指南相 比有2个最大的不同点:第1,其立场更加坚定地发表 声明,认为目前有充足证据可以让其推荐使用LDA预 防先兆子痫。第2,其对先兆子痫的高危因素进行了 更加详细的描述。 1预防性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预防先兆子痫的益处 每日口服LDA在降低先兆子痫高危女性发生先 兆子痫、早产和IUGR风险方面确实有收益。在临床 试验中,LDA(剂量为60~150 mg/d)可以降低先兆子 痫、早产和IUGR风险患病率分别为24%,14%和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推荐对先
4
1993,329(17):1213—1218. Henderson aspirin for
兆子痫高危孕妇(既往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慢性 肾脏疾病、自身免疫疾病、1型或者2型糖尿病或慢性 高血压)自孕龄为12孕周开始直至分娩应每日12I服
tO
preventing in
preeclampsia was observed in
preeclampsia
many countries.On September 2014,the United
use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medication in women who
controlled trial,RCT)已
Force,USPSTF)发表指南推荐对先兆
子痫高危孕妇应自孕龄为12孕周时,开始每日口服 LDA[2],而且USPSTF指南对此预防措施的推荐比一 年半之前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Obstetricians and College of
Gynecologists,ACOG)的指南立场
通信作者:刘兴会,Email:xinghuiliu@163.tom
万方数据
Chin
J Obstet Gynecol Pediatr(Electron Ed),April 2015,V01.11,No.2
究还发现阿司匹林可能为引起胎盘早剥的一个危险因 素,所以USPSTF在1996年发表指南声明:由于目前 证据并不足以让其推荐或反证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先兆 子痫或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先兆子痫(preeclampsia)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其严
以预防先兆子痫。因此,多个国家已经将小剂量阿司 匹林(10w—dose aspirin,LDA)预防高危孕妇先兆子痫 列入指南,推荐剂量为每天口服50~160 mg。2014年 9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nited
Services Task States Preventive
Family Academy of
6
preeclampsia:a systematic evidence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703. Caritis S,Sibai B,Hauth J,at a1.Low-dose aspirin preeclampsia in Health and w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