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直流配电网研究综述
智能用电技术背景下的配电网运行规划研究综述
智能用电技术背景下的配电网运行规划研究综述随着智能用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配电网运行规划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智能用电技术的发展为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配电网的规划和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智能用电技术的背景下入手,对配电网运行规划研究进行综述,探讨智能用电技术在配电网运行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智能用电技术的背景智能用电技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对用电设备进行感知、通信、控制和管理的技术系统。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用电技术在配电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智能用电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对用电设备进行感知和控制,实现对用电行为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用电效率,降低用电成本,提升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二、配电网运行规划的重要性配电网是连接电力系统和终端用户的重要环节,其运行规划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传统的配电网规划主要依靠统计数据和经验模型,难以适应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和电动车充电负荷等新情况的变化,因此需要结合智能用电技术进行全面的规划和优化。
三、智能用电技术在配电网运行规划中的应用1.设备感知与状态监测:智能用电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感知和状态监测,实时掌握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为配电网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2.电能质量管理:智能用电技术可以对配电设备的电能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供电质量符合要求,降低因供电质量问题导致的故障和损失。
3.智能优化调度:智能用电技术可以对配电设备进行智能化调度和优化,根据用电负荷的变化和新能源的接入情况,实现对配电网的经济调度和优化。
4.智能安全保障:智能用电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故障检测,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保障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4.支持新能源接入:智能用电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新能源的接入情况,协调新能源和负荷的配比,支持新能源的平稳接入和利用。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管理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管理研究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智能配电网逐渐成为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配电网管理研究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以及改善供电质量。
本文将从智能配电网的定义与特点入手,探讨智能配电网管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并介绍相关的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
智能配电网是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与传统配电网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电力系统。
相较于传统配电网,智能配电网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信息化、自动化、互联互通和智能化。
首先,智能配电网通过传感器、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测,实时获取供电信息,从而提供更加精确和即时的数据支持。
其次,智能配电网借助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遥控和自动化操作,提高了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者,智能配电网能够实现与其他智能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形成智能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共享。
最后,智能配电网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算法,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优化能源调度,降低能源消耗。
智能配电网管理的研究内容包括:配电网状态监测与诊断、配电网优化调度、配电网故障检测与恢复等。
首先,配电网状态监测与诊断是智能配电网管理的基础工作。
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与诊断,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故障排除,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配电网优化调度是智能配电网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资源调度和能源优化配置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合理规划和优化调度,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最后,配电网故障检测与恢复是智能配电网管理的另一关键环节。
通过故障预测和智能决策算法,实现对电力系统故障的实时检测和快速响应,减少故障对供电的影响,并能够迅速恢复供电。
智能配电网管理研究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其中,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在智能配电网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基于电力系统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
基于电力系统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随着智能城市建设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智能配电网技术成为电力系统改造的重要方向。
智能配电网技术的核心在于智能化,这种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需求,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智能配电网技术的现状、市场前景以及技术原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能配电网技术的现状随着人们对能源消耗高度关注,可再生能源的推动使得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高度需求。
智能配电网技术是电力系统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它解决了当前电力系统不断升级需要更换电网设备、电网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有望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和优化。
随着科技的爆发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智能配电网技术正随之升级。
目前,智能配电网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甚至已经通过大规模试点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此外,智能配电网技术还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未来会逐渐替代传统的配电网技术,成为电力系统的主导技术。
二、市场前景智能配电网技术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充分利用绿色能源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实现更好地追踪绿色能源的输出情况和储存情况,并在必要时调节绿色能源的输出,以实现合理的利用和节约。
2. 智能分布式储能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分布式储能,将多个储能单元集合起来,根据负荷需求进行智能的调度和管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优化调度。
3. 提高电力系统运营效率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运营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电力系统的运营和管理,以减少运营成本、提高电力系统运营效率。
三、技术原理智能配电网技术通过集成智能终端、通信网络、计算平台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了对配电网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管理。
这种技术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计量采用智能计量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能的快速准确测量,包括电能消耗、电力负荷、电压、电流等等。
同时,采用多种计量技术,如预付费、分时计费等多种方式,实现对电力的智能管理。
2. 智能终端智能配电网技术通过智能终端来实现对电力网络的调度和控制。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电力系统的管理和运营对于现代化城市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电力系统在面对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复杂的能源供应状况时已经显现出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智能配电网技术应运而生,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智能配电网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
它能够将电力系统的各种设备、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过互联网或专用的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互操作的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优化。
智能配电网技术具有多重优势。
首先,它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故障检测。
传统的配电网在面对故障时,往往需要人工巡检和排查,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
而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利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生故障就能够及时报警并定位,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智能配电网技术还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主动控制。
通过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智能配电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电力的供应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智能配电网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灵活的能源调度,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智能配电网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优化管理。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智能配电网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负荷进行预测和优化,以减少能源浪费和电网的负荷压力。
同时,智能配电网还能够进行电力系统的容量规划和运行管理,以适应不同时间段和用电需求的变化。
然而,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智能配电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传统的电力系统需要进行改造和升级,引入各种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这需要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同时,智能配电网的建设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紧密合作,涉及到政府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智能配电网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直流配电网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直流配电网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综述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直流配电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分布式电源由于具有距离负荷近、输电损失小、换流环节少、损耗低以及便于可再生能源应用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地提高,电力系统中出现了大量的直流负荷,利用直流配电网可以省略交流电网的AC-DC环节,使能耗得到降低。
与交流配电网相比,直流配电网络本身具有线路成本低、传输损耗低、电源可靠性高、节能环保等优势。
因此,建设和发展直流配电网在分布式能源接入、环保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标签:直流配电网;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综述引言以柔性直流为基础的配电网柔性互联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结构将给传统的配电系统运行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和挑战。
介绍一个含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集中式储能和负荷,以及融合交、直流微电网的典型多端直流配电网系统,并阐述了基本的分层运行控制框架;然后针对底层稳定控制,分析了直流配电网电压基本控制策略;接着从直流配电网电压波动抑制、直流配电网稳定与阻尼控制,以及直流配电网多运行模式切换控制3个方面综述了提升直流配电网稳定性的关键控制技术。
1直流配电网分层运行控制框架本文提出就地控制层、协调控制层以及能量优化3层控制体系。
就地控制器属于装置级控制层,直流配电网内各装置或子系统仅通过实时就地量测的电气量信息进行快速稳定控制;协调控制层以及优化控制尽管时间尺度不同,但均会涉及到多装置间或多子系统间,甚至系统全局的运行、控制状态等数据的交互和通信,本文将其统一归纳为系统级控制,主要目的是对直流配电网进行协调控制及实现全局优化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针对不同拓扑结构的直流配电网,根据系统运行方式和控制目标的不同,应选择合理的就地控制器算法和系统级协调优化控制策略。
在就地控制层,关键控制目标之一便是直流电压稳定控制,拓扑结构和运行方式对直流电压控制方式的影响较大;对于系统级控制来说,简单直流配电网可以采用集中优化控制,而对于复杂直流配电网,为保证多尺度协调控制的高可靠性、灵活性,分布式协同优化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案。
智能配电网的技术研究
智能配电网的技术研究智能配电网是一种将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配电系统相结合的新型电力系统。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智能化的感知、控制、优化和协同管理,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发展。
智能配电网的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智能配电网的感知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基础。
感知系统通过安装在配电设备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电网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智能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感知技术的发展使得电网能够精确地了解电力负荷的需求和供电情况,从而为电力调度和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
其次,智能配电网的控制技术是实现电力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
智能配电网通过智能化的控制设备和算法,对电力系统的电流、电压和功率进行精确控制。
常见的智能控制技术包括自适应保护、自动闭锁、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自动检测、分析和处理电网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三,智能配电网的优化技术是提升供电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关键。
优化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化的负荷预测和能源管理系统,对电力负荷和能源供应进行合理规划和调度。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力系统的能耗,提高供电效率,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智能配电网的协同管理技术是实现多个电力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关键。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和传统电网等多个电力系统进行协同管理。
通过协同管理,可以实现电力系统之间的电力、信息和调度资源的共享,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灵活性。
最后,智能配电网的安全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智能配电网的安全技术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
物理安全主要是通过电力设备的监控和防护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网络安全主要是通过加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技术,确保电力系统的信息传输和管理安全。
数据安全主要是通过数据备份、鉴权和访问控制等技术,保护电力系统的关键信息不被非法访问和篡改。
电力系统智能配电网的研究
电力系统智能配电网的研究现代社会,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新型工业的不断涌现,传统电网的存在模式和能力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
因此,智能配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配电模式出现,为现代电力系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智能配电网的概念智能配电网是将通信、计算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前沿技术与电力系统相结合,形成的高效、智能的配电模式。
它不仅满足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而且实现了电力系统自管理、自适应、自愈能力。
智能配电网的研究内容智能配电网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
智能配电网与传统电力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智能配电网集成了系统控制、通讯、计算和能源转换等多种功能。
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也成为智能配电网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智能量测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中频繁使用的技术就是电能计量和数据采集。
在智能配电网中,它涵盖的内容更加丰富,包括了电量、功率因数、电流、电压、电能数据等多种数据。
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很难满足这个需求,因此智能量测技术研究也成为重点之一。
三、智能保护与控制技术研究。
基于传统保护和控制技术,智能配电网对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通讯协议、数据交换、决策过程等都会对智能保护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智能运行管理技术研究。
智能配电网具有高度的自适应性和自我治理能力,它需要运行管理技术的支持,才能实现电力系统高质量运行,降低运行成本。
智能配电网的应用前景智能配电网可以促进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
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应用包括:一、城市、农村和工业用电的分布式供电。
二、基于储能的共享电网。
三、综合能源系统的设计和运营。
四、电力市场的设计和维护。
智能配电网的优势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智能配电网具有多项优势:一、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和柔性。
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协调性。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变得日益重要。
智能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智能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定义、特点、应用和未来发展。
第一部分:智能配电网的定义与特点智能配电网是指利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对传统的配电网进行智能化改造和优化,实现电能的高效、安全、可靠、可持续使用和管理的一种电力系统。
与传统的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网具有以下特点:1. 可靠性提升:智能配电网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定位故障,进而减少停电时间和影响范围,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2. 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智能配电网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分布式能源管理、动态路由和优化调度等技术手段,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易于扩展和接入新能源:智能配电网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可以快速接纳和管理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等新兴能源装置,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智能配电网的应用领域智能配电网的研究和应用涉及多个领域,下面将分别从配电设备、能源管理和电力市场等方面进行阐述。
1. 配电设备的智能化:智能配电网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和管理配电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减少运维成本,延长设备寿命。
2. 能源管理与优化:智能配电网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分布式能源管理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3. 电力市场的协同运行:智能配电网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电力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协同运行和交互,促进市场竞争,提高电力供应的效率和稳定性。
第三部分:智能配电网的未来发展智能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未来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配电网将更加注重对电力系统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进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与应用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配电网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需求。
智能配电网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智能配电网基于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智能化运营、动态监测和自动化控制,为电力生产和消费带来了更加可靠、优质和高效的能源服务。
本文将从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和应用两个方面,详细探讨该技术的前景和意义。
一、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智能配电网是由电力传输与配电设备、通信网络、信息设备、控制设备等多个元素构成的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对电力生产和消费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智能配电网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电力网格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营。
智能配电网中的关键技术有:1. 硬件技术:如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终端、集中监控系统、传感器等。
2. 软件技术:如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等。
3. 通信技术:如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
智能配电网建设的核心是构建一套完善的数据采集、储存、传输和处理系统,为电力生产和消费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
首先需要实现配电网中各设备的监测和数据采集,采用传感器、监测仪器等设备实现实时数据采集。
接着,数据需要传输到中心服务器进行统计分析,这里,云计算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处理数据的问题。
最后,需要发出调控指令,下发到具体的设备上,调整电力的运转状态。
总而言之,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是一个包含硬件、软件、通信、机器学习和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需要全面考虑和实现。
二、智能配电网的应用研究智能配电网的应用主要包括实时监测、智能管理和智能控制等方面。
具体来说:1. 实时监测实时监测是指对电力网络中的各个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统计已有的数据,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
智能配电网采用传感器网络等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相关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如电压、电流、功率等,避免了因网络异常导致的电力故障。
2. 智能管理智能管理是指对电力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和处理,以实现对电力生产和消费的有序管理。
电气工程中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
电气工程中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电气工程也不例外。
智能配电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正成为电气工程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重点围绕智能配电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展开,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智能配电网技术的概述智能配电网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通信、计算机、控制和信息传感技术,实时监测、控制和优化电力系统的配电过程。
通过对电网实时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电力供需的精确预测和优化,提高电能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智能配电网技术具备高效性、智能化、可靠性等特点,对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维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能配电网技术的优势1. 降低能耗和成本: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电力供需进行预测,并通过调整供电方案和优化电力负荷,降低能耗和成本。
2. 提高供电可靠性: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实时检测电力系统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提高供电可靠性。
3. 支持可再生能源接入: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灵活地管理和调度不同的能源资源,使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更加便捷和高效。
4. 实现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互联互通: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实现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互联互通,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三、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领域1. 车载电气系统: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管理和智能停车系统,提高充电效率和停车场的管理水平。
2. 建筑智能化系统: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能源管理系统和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对用电设备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降低用电成本。
3. 工业电气系统: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线的电力供应和负荷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4. 城市电力系统: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调度,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智能管理和优化配电方案。
四、智能配电网技术的挑战1. 安全和隐私问题:智能配电网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和传输,这会增加系统的安全和隐私风险,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进行防护。
智能配电网建设研究报告
智能配电网建设研究报告
报告摘要:智能配电网建设研究报告
本报告旨在研究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探讨其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智能配电网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先进的电力设备对配电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技术。
它具有以下特点:自动化、智能化、可靠性高、可再生能源接入能力强等。
报告首先介绍了智能配电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
接着,报告分析了智能配电网的技术架构和关键技术,包括智能电表、智能监控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等。
报告指出,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优化调度技术等。
报告还对智能配电网建设的优势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可以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然而,智能配电网建设面临着技术、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难题,如投资费用高、技术标准尚未完善等。
在研究报告的最后,提出了智能配电网建设的若干建议。
报告建议加大对智能配电网的研发投入,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政策,鼓励企业和机构进行智能配电网的示范项目,推动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和应用。
总之,智能配电网建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意义,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推动示范项目的建设,
可以进一步推动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和应用,实现电力系统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研究智能配电网是近年来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高能源效率,实现对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进行研究探讨,并讨论其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首先,智能配电网具有优化电力系统的能力。
传统的配电网往往面临一系列问题,如高能耗、低效率、高成本等。
而智能配电网通过使用智能传感器、通信网络和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电力负荷的实时监测和优化调度,可以快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得配电网的运行更加高效可靠。
同时,智能配电网还能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其次,智能配电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智能配电网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远程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智能配电网还能通过区域微网的方式,实现电力的多能互补和互联互通,提高电力系统的抗灾能力,减少突发事件对电力供应的影响。
智能配电网还可以促进电力系统的节能减排。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节能减排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智能配电网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实现对电力负荷和能源的智能管理和调度。
同时,智能配电网还可以通过用户侧的能源管理系统,提高用户对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这将有助于降低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智能配电网的实施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
首先,智能配电网涉及大量的技术和设备,需要国家和企业在设备更新、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
其次,智能配电网中存在着巨大的数据量和信息安全的隐患,对数据的存储和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智能配电网的实施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改革,如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开放等。
直流配电网研究现状与发展
直流配电网研究现状与发展随着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流配电网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为电力行业的热点话题。
直流配电网具有高效、可靠、安全、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实现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直流配电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直流配电网是指以直流电形式将发电端、输电端和用电端连接起来的电网系统。
相较于传统的交流配电网,直流配电网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能源利用效率高:直流配电网采用直流电传输,避免了交流电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2)供电可靠性高:直流配电网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多个电源点相互备用,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3)兼容性强:直流配电网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能源的接入,如太阳能、风能、储能等,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4)环保性能好:直流配电网采用低碳、清洁的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直流配电网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运行控制策略、保护技术等方面。
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接入、智能楼宇、港口电力供应等领域。
一些示范工程也相继建成,为直流配电网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基础。
(1)新能源接入:直流配电网可以适应新能源的接入,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
(2)智能楼宇:直流配电网在智能楼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提高楼宇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可靠性。
(3)港口电力供应:港口中的设备和设施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直流配电网可以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4)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内的企业需要大量的电力和蒸汽等能源,直流配电网可以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能源供应。
尽管直流配电网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如设备成本高、技术要求复杂等。
针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优化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降低设备成本和损耗。
(2)研发更加高效、可靠的电力电子设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用电技术背景下的配电网运行规划研究综述
智能用电技术背景下的配电网运行规划研究综述随着智能用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配电网运行规划面临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对智能用电技术背景下的配电网运行规划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智能配电网的概念、智能用电技术与配电网运行规划的关系、智能配电网运行规划的方法和技术、智能配电网运行规划的应用和发展方向等内容。
一、智能配电网的概念智能配电网是一种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先进电网,它具备实时监测、分布式控制、智能储能、电力质量优化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实现电力供需的协调、有效利用分布式能源和深度融合新兴的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
智能用电技术是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智能计量、智能开关、智能负荷控制、智能电能监测等技术。
这些技术将用电信息与配电网信息有机结合,实现对用电负荷的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提高了配电网对电力需求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有利于优化配电网的运行,并能够为配电网规划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撑。
智能配电网运行规划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智能仿真技术。
智能仿真技术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快速模拟配电网各种故障和扰动情况,为运行规划提供预测和决策依据。
(二)智能优化技术。
智能优化技术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配电网各项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实现配电网运行的最优化。
(三)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开关、智能负荷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配电网各个环节的精细化控制和管理。
(四)大数据分析技术。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发现配电网的潜在问题,为规划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四、智能配电网运行规划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一)建立智能配电网规划体系。
建立智能配电网规划体系,明确各个层级的规划目标和任务,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思路和方法,以推动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实践。
(二)深化智能配电网运行规划研究。
在智能配电网规划研究领域,应深入研究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规划目标和需求、规划方法和技术、规划实践和应用等。
智能直流配电网研究综述_宋强
0 引言
1)直流配电的发展历史。 在输配电系统产生时,直流就被作为最主要的 配电方式,但是由于当时直流输配电电压等级低、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7076);国家 863 高技术基 金项目(2011AA05A102)。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077076);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863 rogramme)(2011AA05A102).
[7] ]6\ [5]
综上所述,直流配电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 分布式电源发展的推动,而分布式电源的应用也使 得传统的配电由单纯的供电功能,扩展出了发电功 能;另外分布式电源尽管优点突出,但本身存在诸 多问题, 例如分布式电源单机接入成本高、 容量小、 控制困难等。所以,分布式电源相对于大电网来说 是一个不可控源,目前主网往往采取限制、隔离的 方式来处置分布式电源,这就限制了分布式能源效 能的充分发挥。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以及充分发挥分布式能源 的效能,分布式电源往往采用微电网形式并入主 网[8],即在直流配电网中,微电网将是最主要的运 行方式。目前,微电网主要是以交流微电网的形式 存在,而在直流配电网中,微电网的主要存在形式 将为直流微电网[9]。与交流微电网相比,直流微电 网不需要对电压的相位和频率进行跟踪,可控性和 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因而更加适合分布式电源和负 载的接入。
DOI:10.13334/j.0258-8013.pcsee.2013.25.009
第 33 卷 第 25 期 2013 年 9 月 5 日 文章编号:0258-8013 (2013) 25-0009-11
智能配电网技术综述
配电自动化(DA)的内容
指中压配电网的自动化与信息化,包括:
配电网实时运行监控自动化,一般称配网自动化。 配电网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
调度自动化/EMS 供电企 业信息 集成 配电GIS/DPMS
DSCADA/FA
AMR
CIS
TCM
变电所自动化
WAN
馈线自动化
用户自动化
32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世界发达国家的线损率在4%~6% 2008年中国电网线损率为6.79%. 2002年美国的供电设备平均载荷率不足50%,载 荷率在90%以上时段不足5%。 中国供电设备的平均利用率不足35%
我国东南某省年 负荷分布曲线
16
新挑战、新技术、新电网
新能源
新负荷
新电网 (智能电网)
新要求
新技术
17
建设智能电网,配电网是重点/1
37
基于IEC61850的DA通信体系结构
主站与终端通信
采用IP网络通信 通信规约可选用
MMS IEC 60870-5-104 WebService
CIM 数据库 IEC 61850/61970/61968 模型翻译机 COMM
主站
WebService IEC 60870-5-104 MMS COMM 终端 ACSI
36
即插即用通信技术
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用IEC61850标准
数据模型、通信服务接口标准化
IEC TC57 成立了WG17工作组负责制定IEC61850 在分布式电源与配电自动化中应用的标准
IEC61850逻辑节点覆盖了绝大部分配电自动化应用 个别应用,如故障指示等需要重新定义逻辑节点 通信协议采用WebService 需要增加注册/发现功能
直流配电网研究现状与发展
直流配电网研究现状与发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直流配电网以其高效、灵活、经济等优势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直流配电网的研究现状,深入剖析其关键技术和挑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介绍直流配电网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重点分析直流配电网的关键技术,包括直流配电系统架构、直流断路器、直流负荷、直流电源接入等。
接着,文章将探讨直流配电网的运行控制策略,包括保护控制、优化调度、稳定性分析等方面。
文章还将关注直流配电网在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行维护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文章将展望直流配电网的未来发展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直流配电网研究现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直流配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配电方式,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直流配电网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电能质量优、易于实现智能化等优点,因此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拓扑结构研究: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是影响其运行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拓扑结构,如辐射状、环状、网状等,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对比分析。
同时,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直流配电网拓扑结构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控制策略研究:直流配电网的控制策略对于其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目前,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控制策略,如电压控制、电流控制、功率控制等,并针对不同的控制目标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策略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保护技术研究:直流配电网的保护技术是其安全运行的保障。
由于直流配电网的故障特征与交流配电网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开发适合直流配电网的保护技术。
目前,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保护方案,如基于边界检测的保护、基于行波检测的保护等,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估。
设备研发与应用:直流配电网的设备研发与应用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电力系统是现代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实现则是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配电网是指利用现代通讯、计算、自动化等技术手段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可控化、可靠化和安全化的配电网,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手段。
一、智能配电网的基本概念智能配电网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在传统的电力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和新型电力设备,形成了具备智能化和自适应性的配电网,更好的适应了电力系统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智能配电网是指建立在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风力等可再生能源系统之上,利用通讯、计算、自动化等技术手段来实现电力管理和设备控制的智能化配电网。
这种新型的电力系统包括了传输、配电、能量储存和电动车充电等多个领域,可以更好的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智能配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一个完整的智能配电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1. 即时传输智能配电网需要及时准确地接收并处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数据信息,包括负荷、供电量、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
同时,智能配电网还需要将各种数据和信息及时传输给监控和管理系统,以便于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因此,智能配电网需要采用高速、可靠的通讯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通讯,以及适合传输高速数据的通信协议。
2. 高效储能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都受到日益增长的关注。
因此,储能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情况对配电网的运行及其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智能配电网中,高效的储能系统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有保障的后备能量,并可以对网络负荷波动进行调节和缓冲。
3. 智能测控智能配电网中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管理需要精准的测量和控制技术。
同时,配电网中的各个节点也需要具备智能化和自适应性,以便于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智能配电网中的智能测控技术主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测量技术和各种监控和控制技术,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全方位的监管和控制。
智能电网直流配电网络控制与优化研究
智能电网直流配电网络控制与优化研究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交流配电网络已经面临了诸多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智能电网技术逐渐崭露头角,其中直流配电网络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
智能电网直流配电网络的控制与优化研究旨在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实现对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利用。
这一研究领域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直流微电网设计、能量管理策略、控制算法以及优化方法等。
首先,直流微电网设计是智能电网直流配电网络研究的基础。
直流微电网通过将分布式能源和存储设备连接到一个独立的小型配电网络中,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在设计直流微电网时,需要考虑电源接入、逆变器设计、能量存储和管理等诸多因素,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优化。
其次,能量管理策略是智能电网直流配电网络控制与优化的重要研究内容。
能量管理策略旨在通过合理调度和控制直流电网中的能量流动,以满足用户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
例如,在直流微电网中,能量管理策略可以根据不同的负荷特点和能源转化效率,选择合适的能量供应方案,实现最佳的能量利用。
控制算法是直流配电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智能电网中,控制算法可以通过对电网各个节点的电压、功率和频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来优化电网的性能,并提高其响应速度和鲁棒性。
最后,优化方法在智能电网直流配电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可以对电网进行全局或局部的优化,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例如,可以利用优化方法来确定最佳的能源调度策略,以平衡电网各部分的能源供需,并降低系统的能耗和运营成本。
总的来说,智能电网直流配电网络控制与优化研究是一个涉及多个技术领域的综合性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直流微电网设计、能量管理策略、控制算法和优化方法等,可以更好地实现对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利用,为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CPES 中心提出的直流配电系统结构 Fig. 1 DC distribution system proposed by CPES
(a) 功率变换系统
图 2 CPES 中心提出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结构 Fig. 2 AC and DC distribution system proposed by CPES
第 33 卷 第 25 期 2013 年 9 月 5 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Vol.33 No.25 Sep.5, 2013 ©2013 Chin.Soc.for Elec.Eng. 9
文章编号:0258-8013 (2013) 25-0009-11 中图分类号:TM 71 文献标志码:A 学科分类号:470⋅40
综上所述,直流配电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 分布式电源发展的推动,而分布式电源的应用也使 得传统的配电由单纯的供电功能,扩展出了发电功 能;另外分布式电源尽管优点突出,但本身存在诸 多问题,例如分布式电源单机接入成本高、容量小、 控制困难等。所以,分布式电源相对于大电网来说 是一个不可控源,目前主网往往采取限制、隔离的 方式来处置分布式电源,这就限制了分布式能源效 能的充分发挥。
10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第 33 卷
也导致了用户的用电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 电力电子变频技术在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中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交流配电网中,需要经过 AC-DC-AC 转换才能达到变频。而对于直流配电 网,则只需进行 DC-AC 转换,从而省略了 AC-DC 环节,降低了变换器损耗。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领域的直流配电往往指的 是传统意义上向负载供电的功能,而并不包含发电 的概念。
2)分布式电源发展对直流配电的推动。 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爆发后,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 普遍关注,而分布式能源系统由于具有负荷变动灵 活、供电可靠、输电损失小以及便于可再生能源应 用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4];另外,分布 式电源的应用也使得传统的配电由单纯的供电功 能,扩展出了发电的功能。 常见的分布式电源主要有光伏电池、燃料电 池、风力机和燃气轮机等,而这些电源产生的电能 均为直流电或可经过简单整流后变为直流电。如此 分布式电源并入直流配电网将可以节省大量的换 流环节。例如:光伏发电等产生的是直流电,通常 需经过 DC-DC 和 DC-AC 两级变换才能并入传统的 交流配电网;而风力机等虽然是以交流形式产生电 能,但通常并不稳定,通常也需要经过 AC-DC 和 DC-AC 两级变换才能并入交流配电网。而如果这些 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配电网,则可以省略上述的 DC-AC 环节,从而减小成本、降低损耗。 3)负荷发展对直流配电的推动。 近几年,电力电子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
1 直流配电在国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1.1 美国的直流配电网研究 相比交流配电网,直流配电网以其强大的节能
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目前,一些国家已经纷 纷开展了直流配电网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直流配 电网概念和发展目标[9-20]。下文列举几个具有代表 意义的结构方案进行介绍。
美国相对较早开始了直流配电网的研究,主要 研究机构有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以及北卡罗来纳州 立大学等。在 2007 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CPES 中心提出了“Sustainable Building Initiative(SBI)” 研究计划,主要为未来住宅和楼宇提供电力。随着 研究的深入,CPES 于 2010 年将 SBI 发展为 SBN(Sustainable Building and Nanogrids),其典型结 构如图 1[10]所示。整个系统具有 2 个电压等级的直 流母线 DC 380 V 和 DC 48 V,分别给不同等级的负 载供电。DC 380 V 母线主要是为了匹配工业标准的 直流电压等级,它依靠前端整流器和功率因数校正 (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接入主电网。DC 48 V 母线主要是为了匹配通信标准的直流电压等 级,它依靠 DC/DC 变换器与 DC 380 V 母线连接。 在 SBN 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 CPES 还提出了交直流配电分层连接的混合配电系 统结构,如图 2[10]所示。在该结构中,交流配电网 和直流配电网是同时存在的,系统根据电压等级从
第 25 期
宋强等:智能直流配电网研究综述
11
Ig
Is
Iw
Ib
Il1
Il2
Il3
Ip Iln
and Management (FREEDM)”系统结构[12],用于构 建未来自动灵活的配电网络。FREEDM 系统结构如 图 3[12]所示,它主要具有 3 个核心的技术特征: 1)包含有 DC 400 V 直流母线和 AC 120 V 交流母 线的即插即用接口;2)连接 12 kV 交流中压配电母 线和 DC 400 V 及 AC 120 V 低压配电母线的智能能 量管理(intelligent energy management,IEM)装置(又 称为能量路由器);3)开放标准的分布式电网操作 系统。在 FREEDM 系统中,交流配电网和直流配 电网也是同时存在的,它们均通过 IEM 与大电网连 接,其中直流配电网主要用于集成分布式电源单 元、分布式储能单元及直流负载等。
4)直流配电的自身优势。 ①线路成本低。 相比交流配电的三相四线制,直流配电只有两 个线路,所需的建设费用少;此外,在交直流电有 效值相同时,交流电压的峰值比直流电压峰值大, 因此对电缆的绝缘强度要求也就更严格,所以直流 电缆的成本也要低[5]。 ②输电损耗小。 由于直流配电只有两个线路,所以相比交流线 路,导线的损耗小;另外,在输送相同的有功功率 情况下,单相交流的输电损耗大于单极直流系统的 损耗,而三相交流系统的损耗低于单极直流系统。 如果直流系统为双极,则线路电流将变为原来的 1/2,线路损耗变为原来的 1/4,这将远远小于交流 三相系统]6\。 ③供电可靠性高。 在交流配电网中,交流输电能力受到同步发电 机间功角稳定问题的限制,且随着输电距离的增 大,同步机间的电抗增大,输电能力受到更大的限 制。而直流线路不存在频率稳定和无功功率等问 题,供电可靠性也较高。 ④具有环保优势。 直流线路的“空间电荷效应”使电晕损耗和无 线电干扰都比交流线路小,产生的电磁辐射也小, 具有环保优势[7]。 5)现代直流配电的运行特点。
KEY WORDS: distributed power source; DC distribution; smart grid; system architecture; control; protection
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相比交流配电网,直流配 电网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技术和经济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前 景。首先对直流配电的发展历程、优势及运行特点等进行了 论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直流配电网在一些发达国 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其次,对直流配电网研究中的系 统架构、控制技术、保护技术等关键问题和相关研究现状进 行了全面的阐述。最后,对直流配电网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 介绍和展望。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以及充分发挥分布式能源 的效能,分布式电源往往采用微电网形式并入主 网[8],即在直流配电网中,微电网将是最主要的运 行方式。目前,微电网主要是以交流微电网的形式 存在,而在直流配电网中,微电网的主要存在形式 将为直流微电网[9]。与交流微电网相比,直流微电 网不需要对电压的相位和频率进行跟踪,可控性和 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因而更加适合分布式电源和负 载的接入。
容量小等原因使得直流配电被交流配电所取代[1-2]。
20 世纪末,随着功率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直流 供电技术的技术和经济优势逐渐体现。美国、日本 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于 20 世纪 90 年代便开始了数 据通信中心直流配电的研究。而军舰、航空以及混 合电动汽车等特殊应用领域的直流区域配电技术 也日趋成熟[3]。这些都为直流配电向工厂、住宅等 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
(State Key Lab of Control and Simulation of Power Systems and Generation Equipments (Dep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4, China)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直流配电;智能 在输配电系统产生时,直流就被作为最主要的 配电方式,但是由于当时直流输配电电压等级低、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7076);国家 863 高技术基 金项目(2011AA05A102)。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077076);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863 rogramme)(2011AA05A1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mpared to the AC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DC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has tremendous potential for its obvious advantage i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dvantages as well as operation features we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 On this basi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 of DC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various countries were summarized. Secondly, the key topics, such as system architecture, control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ir research developments were comprehensively expounded. At last, the development of DC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China was introduced and foreca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