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与作物生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酬递减律
在肥力水平较低时,肥料投入量与植物产量
呈正相关,但随着肥料投入量继续增加,植 物增产幅度随着肥料 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 因子综合作用律 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高低受多种因素影 响(如水分、养分、空气、温度、光照、冰 雹、台风、暴雨、冻害、病虫害、作物品种、 耕作条件等等)。
第三节 化学肥料
一、土壤中氮素与氮肥
氮素是生命要素,是植物核蛋白、磷脂、维
生素、激素、生物碱的组成成分,是参与物 质能量代谢的物质成分。 土壤中氮素的存在形态与转化
土壤中氮素的存在形态
水溶性:氨基酸、胺盐、 铵态氮:(NH4+) 酰胺类。 硝态氮:(NO3-) 无机态氮 亚硝态:(NO2-) 有机态氮 非水解性:胡敏酸、富 理酸、杂环氮。 游离氮:(NH3 、N2O、 水解性:蛋白、核蛋 NO2、N2) 白、氨基糖。
影响根外营养的因素
1.溶液浓度
2.溶液组成
3.叶片类型(单子叶和双子叶)
4.叶片的吸附力
植物吸收养分的特性
1. 植物吸收养分的选择性
共性:17种营养元素高等植物所必需。 个性:各种植物吸收养分的多少和能力有差
别。 2.植物营养的阶段性 植物在不同阶段对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 比例等都有不同的要求,这种特性就是植物 营养的阶段性。
向土壤要部流动的过程。 (3)扩散 由植物根系与根际外土体存在养分的浓度 差或浓度梯度。
植物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
通过植物茎叶供给植物养分,称根外追肥或
根外营养。 1. 根外营养的特点 1)直接供给植物营养,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 固定和转化。 2)能及时满足植物的需要,养分转化比根快。 3)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 4)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
合理施肥的方式方法
基肥 植物播种或移植前,结合耕地施入土壤
中的肥料。 1.撒施于土面翻入土中。 2.开沟条施。 3.穴施。 种肥 植物播种或移植时,施入土壤中的肥料。 1)开沟施:先开沟施肥,后播种。 2)拌种法
追肥 在植物生长期间施入土壤中的肥料。
撒施(密度大的植物):密 度大的 植物。小麦先施后灌水。 根部施肥 穴或沟施: 环状施 射状施肥(林木)。
尿素{CO(NH2)2}是主要品种。占氮肥
总产量的43.4%,中国、日本最多。尿素 (碳酰胺)含氮量为46%,白色针状结晶, 无臭无味,易溶于水,水溶液中性反应,易 吸湿。 尿素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可用作基肥、 追肥,作种肥时一定要慎重,要防止烧苗及 缩二脲危害。要适时、适量、深施覆土。尿 素转化前不易被土壤吸附,易流失;高温季 节对苗床,大棚中温室中的蔬菜尿素施用过 多时,使氨挥发烧苗及造成氮损失。
最小养分律
决定植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
分因素。 限制因子律 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 但在遇到另一个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 前一个因子,也不能使作物增产,直到缺少 的因子得到满足,作物产量才能继续增长。 因此施肥时,不但要考虑各种养分的供应状 况,而且要注意与生长有关的环境因素。
第六章 养分与作物生产
本章要点:
理解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作物体中的作用、
肥料的基本性质、施肥的基本原理。掌握缺 素症的判别、肥料的施用技术及测土的操作 技能。
作物生产的养分环境
一、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一)判断标准 1.缺乏后植物不能完成生命周期 2. 缺乏呈专一缺乏症,补充后减轻。 3.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新陈代谢作用。 (二)组成 植物体内,被确定有17种化学元素为植物生长所 必需的营养元素。 肥料三要素:氮(N)、磷(P)、钾(K)植物 需要多而在土壤中含量少。
酸铵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但最好应用于缺硫土 壤和葱、蒜、十字花科等喜硫作物上。可作基肥、追肥 犹其适合做种肥。 氯化铵:含N23-26%。白色结晶,生理酸性,氯化铵适 用于水田,不宜用于烤烟、果树、糖料作物和薯类作物 等忌Cl-植物。氯化铵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宜作种肥。
酰胺态氮肥的性质与施用
(1)植物营养临界期 植物对某种养分供应不足或过多,对于
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影响的时期。 (2)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植物对某种养分能够发挥最大效能的那 段时间。
合理施肥
一、施肥的基本原理 1.随着作物收获,会从土壤中带走各种养分,使土壤 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 2.不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土壤肥力下降, 产量越来越低; 3.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该向土壤施入肥料。 (一)养分归还 养分归还学说的不足: 1.有重点地归还养分是对的,但全部归还则是不经济、 不必要的。; 2.没有看到豆科作物有固氮作用。 3.忽视了增施氮肥。氮肥的增产作用显著,仅依靠自 然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不够的。
土壤中氮素的损失
1.氮素在土壤中的淋溶作用 2.反硝化作用 3.氨的挥发作用
氮素化学肥料的性质与施用
铵态氮肥的性质与施用 氨水:氨水含氮量高,水田使用氨水可随水注入稀释,然 后多次犁耙。 碳酸氢铵:含N17-17.5%白色结晶,易吸湿结块,挥发损 失,呈碱性。施用时应深施盖土.可作基肥、追肥,不可 做种肥。 硫酸铵:含N20-21%白色结晶,生理酸性,吸湿小,硫
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
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1.根系吸收养分的形态和部位 植物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距根 尖10cm以内,离根近吸收多)。 2.养分向根系的迁移 (1)截获 养分在土壤中不经过迁移,而是在根系生 长过程中,直接从与根系接触的土壤颗粒表面吸收 养分。 (2)质流 蒸腾使根系吸水引起水流中所携带的养分
有机无机氮 被黏土矿物固定的氮。
土壤中氮素的转化
矿化作用
微生物水解酶
氨化细菌
蛋白质、纤维素
水解作用
氨基酸 NH4+或NH3 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
NH3+ 3O2 2HNO2+O2
亚硝化细菌 2HNO2+2H2O 亚硝化作用 硝化细菌 2HNO3 硝化作用
土壤对氮素的固定与释放 生物固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