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试卷+答案)
2020江苏扬州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A
2020年江苏扬州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参考答案1.【答案】C(2分)2.【答案】A(2分)3.【答案】B(2分)4.【答案】A(2分)5.【答案】嫉、祥、陶、恬(4分)6.【答案】①根之茂者其实遂②必先利其器③濯清涟而不妖④五岭逶迤腾细浪⑤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分)7.【答案】(1)示例:名家示范入耳经典作品润心;学名家诵读赏经典魅力;跟随名家读经典(2分)(2)示例:在朗诵队同学们清纯甜美的声音里,我们仿佛嗅到了百花的芳香,看见了放飞的风筝,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
同样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为我幻诠释了深沉含蓄的父子之情。
有请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引领我们重温经典!(2分)(3)示例:课文诵读大比拼(2分)诵读技巧分享会(2分)8.【答案】慧骃国(智马国、马国)、狐狸、隐鼠(一空1分,共3分)9.【答案】“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2分)10.【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2分)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2分)11.【答案】(1)恰好(正好)(2)下雨(2分)12.【答案】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2分)13.【答案】(1)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开始旱就赐给他们雨。
(2分)(2)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突然上涨的河水带着它离开原地呢?(2分)(3)或明或暗,变化不一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分)14.【答案】①苏轼是在喜雨来临后,扶风百姓和乐,才关注到“亭”的建成,说明苏轼在建亭之时,更多关注的是“雨”的情况。
②苏轼看到了“亭成”与“喜雨”同时成为现实。
③一方面可以表明苏轼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思想;另一方面在亭上“举酒”,感叹“雨之赐”,谈及不“可忘”,又为“喜雨亭”的定名,垫足了充分的理由。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地区2020年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卷(扫描版有答案)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2分)新冠( guān )蓬( péng )勃2.(2分)dài(戴)着口罩 xī(熙)来攘往3.(2分)D4.(3分)C5.(9分)(1)飞鸟相与还;(2)鸟下绿芜秦苑夕;(3)青鸟殷勤为探看;(4)月是故乡明;(5)鸡声茅店月;(6)晴川历历汉阳树;(7)枯藤老树昏鸦;(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3分)A7.(1)(2分)甲: C 乙: B(2)(3分)①用诗歌题字较为雅致;(1分)②用唐诗“题字”,暗寓中日两国割不断的文化渊源;(1分)③从内容上来说,短短的两句诗表明了中日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人类的良知与道义超越了国家之间的界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分)(3)(2分)下联:咏诗词弘扬传统(有联系材料、符合对联要求即可)二、阅读理解(59分)(一)名著阅读,完成第8-10题。
( 12分)8.(4分)①严监生②毛泽东③孙悟空④虎妞9.(4分)答案示例: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
(1分)他曾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1分)后来在杭州六合寺圆寂。
(1分)(注:绰号1分、性格1分,主要事件1分,结局1分。
)10.(4分)①示例:我一个人养活自己都难,小福子还有一个酒鬼爸爸,两个年幼的弟弟,一下子多出几张嘴,这日子就没法过了(2分)。
②示例:爱情的前提是平等,我离开他是因为罗切斯特已经有妻子了(1分);现在他没钱了,又残废了,可我依然选择嫁给他,我不在乎金钱和世俗的偏见,我看中的是做人的尊严、精神的默契(1分)。
(二)古诗阅读,完成第11题。
(6分)11.(1)(3分)视觉、嗅觉(1分),夏日的深夜,小雨轻轻地下着,庭院里的夜合花的清香阵阵袭来,芳香满院,我从酒醉中醒来,和兄弟共叙往事(2分)。
(2)(3分)尾联运用虚写(想象)的表现手法(1分),诗人想象明天黄河边,桥头下,亲友搭起饯饮的青色幔亭,似乎又要重现当年离别的一幕,让人不免忧从心来。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版
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 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 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 现在不会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 正如网 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 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 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 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与其 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 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 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 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 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 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更有价值。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的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真 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 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 更进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一段时 间以来,从教科书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 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 的吐故纳新中,倒映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如何对待语言、如 何更好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对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 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 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通就能心心相应。 (选自《人民日报》2019-04-03) 阅读文章,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仔细阅读第 2 段,简要分析第 2 段的论证思路。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语言保持活力?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文中画横线处是网友的说法,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读了本文以后你有什么启发?请结 合自身经历谈一谈。(150 字以内)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爱心如同韭菜 余显斌 娘打来电话,问他现在在哪儿。 他轻声说:“在医院。” 娘说:“知道,听你爹说的。”娘接着哽咽着说,“儿啊,你怎么能那样,怎么能 捐献骨……髓啊!”显然,娘不理解什么是骨髓,说到这儿,明显地顿了一下。 他忙说:“娘,没啥。” 娘威胁说:“你不听娘的,娘就死去。” 他急了,忙告诉娘,自己不是捐献骨髓,爹听错了,自己是想找人给自己捐献骨髓, 自己有病。
扬州市江都区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
邵樊片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27分)1.【答案】(2分)yǎo、pǔ。
【解析】“窈”字易读成“yáo”,“浦”字要注意声母的区分“f”“p”。
字音考查要注意声母、音调、前后鼻音的问题。
2.【答案】(2分)暇、嵌【解析】“暇”字易错,要注意不能写成“目”旁;“嵌”的字形要识记。
3.【答案】(2分)C。
【解析】前仆后继:形容斗争得英勇壮烈。
此处适用对象不当。
4.【答案】(2分)D。
【解析】A中“天”是会意,“长”“白”是象形,“风”是形声,造字法中有些字要注意其繁体的结构;B“廊桥亭阁”是并列短语,其余为偏正;C非比喻句。
5.【答案】(9分)①化作春泥更护花②惟解漫天作雪飞③欲辨已忘言④槲叶落山路⑤赢得生前身后名⑥北风卷地白草折⑦静影沉璧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析】①句中易错字:作。
②句中易错字:惟、作。
③句中易错字:辨。
④句中易错字:槲。
⑤句中易错字:生、身。
⑥句中易错字:白。
⑦句中易错字:璧。
⑧句要注意理解性背诵。
6.【答案】(3分)C。
【解析】小说中的“我”不能等同于作者本人。
《故乡》中的我是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形象,而《孔乙己》中的“我”是一个酒店小伙计。
7.(7分)【答案】(1)(2分)C。
【解析】由材料中“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率为 1.4~2.5,远超 SARS 病毒,但在病毒性致死方面要弱一些,在可以人传人的病毒中,我们熟知的 SARS 病毒的致死率为 9.6%,2012 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致死率为 34.5%。
”这一句可知,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并非“超高”。
【答案】(2)(3分)①皆在第一时间紧急动工建设;②医院规模大,用时短,参建人数多;③功能齐全,建造技术新。
【解析】材料二中“我国皆在第一时间紧急建设专门收治病人的医院”,可知“中国速度”。
表格中“建筑面积”“编设床位”“建设用时”“参见人数”列转化成文本为:规模大、用时短、人数多。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六校九年级中考第三次模拟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34分)的一组是(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A.解聘.(pìn)木讷.(nà)吮.吸(yǔn)纷至沓.(tà)来B.澎湃.(bài)契.合(qì)皱缬.(xié) 断壁残垣.(yuán)C.倔.强(jué)晕.车(yùn)精髓.(suǐ)义愤填膺.(yín)不乐(yàng)D.寒噤.(jìn)氛.(fēn)围堕.落(duò)怏怏..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2分)()....。
A.现代科技发展神速,手机更新换代更是转眼一瞬,现在是神机一部,很快就会变成明日黄花....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我刚才那番话只是抛砖引玉,下面请王教授谈谈看法。
”....,追赶无望。
C.王楷文学习刻苦认真,成绩远远超过贪玩的石小亮,石小亮只能望其项背....D.这个关于记忆的小窍门,用来记文学常识,屡试不爽。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B.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股热爱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C.《人民的名义》能够成为现象级电视剧,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剧中很多情节都是来自现实或者有现实的影子,是近些年反腐成果的集中显现。
D.中考最终的成功,在于各位同学拼搏努力的程度。
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A.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以《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主旨的演讲。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扬州是一座古城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名城。
解说:“扬州是名城。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热忱.(chén)瑰.丽(guī)油光可鉴.(jiàn)万象更.新(gèng)B.绮.丽(qǐ)湛.蓝(zhàn)两肋.插刀(lèi)莘.莘学子(xīn)C.怡.情(yí)烨.然(yè)咬文嚼.字(jiáo)果实累.累(léi)D.眷.恋(juàn)档.次(dǎng)战战兢.兢(jīng)脉.脉含情(mò)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齐白石画展一开幕,绘画爱好者趋之若鹜....,争相观瞻。
B.作为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入木三分....。
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较真,无伤大雅。
D.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3.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防不胜防的餐桌污染问题,众多人大代表呼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
”该句语法上有问题,是一个病句B.短语“食品安全”“传递火炬”“愚公移山”与“唱响中国”的结构相同C.“电子书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电子书改变了方式和速度。
”D.“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这两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雨”温柔可亲的形象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郭沫若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课文通过写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格、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C.本文把大量的笔墨用在霸上军、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
2020年江苏扬州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三)(全解全析)
2020年江苏扬州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三)·全解全析1.【答案】A(2分)【解析】B.热忱.(chén),称.职(chèn);C.狭隘.(ài),褶.皱(zhě);D.琐屑.(xiè),狡黠.(xiá);故选A。
2.【答案】A(2分)【解析】A.茅塞顿开: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合语境,使用有误;C.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不合语境,使用有误;D.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不能用来形容某人说话,使用有误;故选A。
3.【答案】B(2分)【解析】B.“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
故选B。
4.【答案】D(2分)【解析】A.《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都德;B.《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语录体散文。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C.朱自清的代表作《背影》属于叙事性散文;故选D。
5.【答案】诞、霆、袤、焕(4分)【解析】书写时,首先要保证书写的正确,然后力求书写的美观,注意字形的方正和间架结构。
“诞”不可写成“涎”,“焕”不可写成“换”。
6.【答案】(1)何事长向别时圆(2)槲叶落山路(3)溪云初起日沉阁(4)雾凇沆砀(5)边秋一雁声(6)汉文有道恩犹薄(7)蜡炬成灰泪始干(8)怀旧空吟闻笛赋(9)到乡翻似烂柯人(9分)【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注意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容易写错的字词有:槲、雾凇、沆砀、蜡炬。
7.【答案】(1)下联:读名著弘扬华夏精神(2)两个心理特点:①大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喜欢按自己需要和兴趣自行选择书籍。
江苏省扬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含答案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 9—12 题。(13 分)
张昭谏主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张)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
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
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
权以公孙渊称藩①,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昭谏曰:“渊背魏惧讨②,远来求援,非
(小住京华)》的巾帼英雄本色;婉约如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轻松活泼,秦观《行
香子(树绕村庄)》的欢快喜悦。
B.劝谏要讲究技巧。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设喻,容易让人接受;《出师
表》中诸葛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处处不离“报先帝”“忠陛下”,真挚感人。
C.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人生启示:贾平凹由“小桃树”的成长经历想到了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宗
▲ ▲ 16.材料二中提到,无症状感染者有较强的免疫能力;网上也流传着一种说法,无症状感染者就相当 于打了疫苗,并且无症状感染会比打疫苗获得更可靠的免疫力。于是就有人认为,无症状感染者越 来越多,自然就可以形成群体免疫,所以没有必要研制疫苗了。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这个 观点的看法。(4 分) ▲ ▲ (五)阅读下文,完成 17—20 题。(14 分)
B.“质朴饱满”“巨大潜能”“种瓜点豆”“燕子呢喃”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这一天,雨水是谷物们的救赎”,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这一天是救赎”。
D.“雨是春的白描,也是春的尾声”,这个复句是并列关系。
2.【赏古鉴今释情怀】
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使诗句完整。(9 分)
读诗文,就是读人,读人生。“晴空一鹤排云上,⑴
《中国科学报》专访生物安全专家陈薇院士(节录) 记者:疫苗是大家现在最关注的问题。目前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我们离拥有疫苗已经很近; 另一种则是疫苗短期内无法派上用处,即便研制出来,恐怕也成了“马.后.炮.”。哪种声音更符合实 际? 陈薇: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快马加鞭地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但疫 苗研发有固有的周期和规律,而我们对这个新病毒的生物特性、致病机理、传播机制、易感人群等, 了解还非常肤浅,因此目前有些平台上报道的最快“1 个月”内拿到疫苗,我认为是不现实的。当 然我也不敢排除有非常优秀的科研团队能做得更快更好。1 月 28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科学家 将在 12 周内研制出新冠疫苗,我相信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不会亚于美国。疫苗不会是“马后 炮”。天花、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曾肆虐全球的传染病,都是通过疫苗接种得到有效控制。当年 SARS 之后,如果国家对冠状病毒研究有更长效的支持,有更多团队持续来做这个研究,那么不管疫苗还 是药物,至少会有比今天更好的局面。再次狭路相逢,就不会这么被动。 13.请根据材料一给“无症状感染者”下定义。(3 分)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9.0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剽(biāo)悍干涸(hé)框(kuāng)架拈(niān)轻怕重B. 珐(qiè)琅木讷(nè)皲(jūn)裂蹑(liè)手蹑脚C. 咫(zhǐ)尺藤蔓(wàn)拗(ǎo)断拾(shè)级而上D. 着(zhuó)陆带挈(qì)亘(gèng)古潜(qián)滋暗长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汪曾祺的文字平易近人,就像是有人在你面前说话一般。
B. 看到自家的“渔家乐”人气如此火爆,渔民们不禁喜笑颜开。
C. 扬州始终把文化作为城市之根、城市之魂,不遗余力打造“书香城市”。
D. 作为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责无旁贷,首当其冲。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既然将军家的厨师说它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
解说:这句话是因果复句。
B. 为迎接“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让旅客们在航班上感受扬州本土文化,在飞往厦门的航线上打造了“烟花三月下扬州”主题航班。
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C. 热爱生命统筹方法诗人谈诗画山绣水解说: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出自《论语》的话,如今已成为许多家有高龄父母的子女的生活信条。
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儿童总是单纯美好的化身。
比如《皇帝的新装》中揭穿真相的小孩,《我的叔叔于勒》中当面指责父母淡漠亲情的若瑟夫,还有《七颗钻石》中虽然自己也很渴但还是把水让给他人的小姑娘。
B. 唐宋八大家提倡“文以载道”,比如韩愈的《马说》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而欧阳修的《岳阳楼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届初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翩跹.(xiān)嫉.妒( jí)古刹.( shà)呜咽.(yàn )B.亘.古(gèng)妩.媚( fǔ)褴褛.(lǚ)殷.勤(yīn)C.对称.(chèng)迸.溅(bèng)押解.(xiè)教诲.(huì)D.血渍.(zì)酿.造(niàng)诘.责(jié)相形见绌.(chù)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随着地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节能减排”正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B.经过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她终于夺得了全国公开赛的冠军。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D.庆祝晚会上的小品表演让台下观众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在适当的阶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是陈晨同学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
B. 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C.经过事实的教育,使全体医务人员对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问题有了正确认识。
D.在本次比赛中,皇家马德里队为了夺冠,尽遣全部主力队员上场。
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A.“快回来!”陈奶奶大声喊着:“前面的路都被堵上了!”解说:这一句冒号使用不正确。
B. 我不是一个一遇到困难就后退的懦夫。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是懦夫。
”C. 勤劳勇敢独立思考骗取信任心情舒畅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池塘里的荷叶虽然是绿油油一片,但是变成残荷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
解说: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5.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3分)(▲)A. 萧红,现代女作家,《呼兰河传》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得分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9.0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逞能(chěn) 跌宕(dàng) 须臾(yǘ) 万籁俱寂(lài) B. 休憩(qì) 褐色(hè) 精髓(shuǐ) 一丝不苟(gě) C. 绯红(fēi) 天堑(qiàn) 镌刻(juān) 杳无音讯(yǎo) D. 蝉蜕(duì) 倏忽(shū) 笑靥(yàn) 眼花缭乱(niáo)
溪》;中科院院士侯学煜以森林和草原为例,向我们说明了维扩“生态系统”和保 持“生态平衡”的写。
______ ,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岳墓对联) 海日生残夜, 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江山如此多娇, 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 马作的卢飞快, 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临近初中毕业,同学们相聚教学楼下颂青春,话理想,展望美好人生。他们相互以李白 《行路难》中的诗句鼓励对方:“ ______ , ______ 。”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6.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方格内)
2019 年 3 月 31 日,扬州的清晨仍带着点料 qiào______的寒意,而扬州体育公 园体育场内却是一 fān______热火朝天的场景。“华侨城•2019 扬马复活赛”在这 里鸣枪,近 200 名跑友通过 10 公里竞速赛以及抽 qiān______两种方式,角 zhú______ 出 2019 年扬马的最后 100 个参賽名额。迎着春日的朝阳,为了同一个目标,选手 们在跑道上尽情奔跑,享受快乐。 四、其他(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1.0 分) 7. 语文综合实践:联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江苏扬州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二)(全解全析)
2020年江苏扬州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二)·全解全析1.【答案】D(2分)【解析】D加点字读音完成正确。
A自怨自艾yì。
B亘古gèn。
C呜咽yè。
2.【答案】A(2分)【解析】A. “夸夸其谈”意思是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
贬义词褒用。
【点睛】成语辨析常设制的考点有是否望文生义、感情色彩是否恰当、与语境是否相符、语意是否重复、使用对象是否正确等。
在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句意,根据句意进行判断。
3.【答案】A(2分)【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A项成分残缺,应该删去“使”。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答案】A(2分)4.【答案】C(2分)【解析】综合来看,本文段是一段叙述性文字。
③点明写作对象——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所以应在句子开头;①中的“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在句意上紧承④中的“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故①应在④后,②中的“共同基本礼俗主题”与⑤中“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形成转折关系,故②应在⑤后,因此排除A B D,选择C。
【点睛】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同时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先通读全部文句,分析每句话的含义,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
5.【答案】遐迩袅袅琅琅(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
所有的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
2020年江苏扬州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二)(考试版)(含答案)
2020年江苏扬州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二)一(29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成正确的一项是()(2分)A.裨.益bì惆.怅chóu摩挲.suō自怨自艾.àiB.遴.选lín菜畦.qí亘.古gèng蹑.手蹑脚nièC.竦.峙sǒng狂澜.lán呜咽.yàn鳞次栉.比zhìD.芥蒂.dì泠.淙lín g 笑靥.yè怪诞.诡奇d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C.大理的蝴蝶泉花开似锦,游人如织,美景实在是引人入胜....。
D.危难时刻,绿色的迷彩撑起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由于参加中学生体质测试,使我们本周的阅读课受到了影响。
B.是否专注,直接关系到自习课效率的高低。
C.受台风“山竹”影响,广东省所有学校停课,深圳、广州、中山、江门等沿海多市采取“停工、停业、停产、停运”等措施严密防御。
D.斑马线前“车让人”,不仅是扬州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扬州文明城市的一张新名片。
4.下列句子,排序最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②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
③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
⑤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
⑥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文化传承是清明礼俗的重要功能。
A.①⑥⑤②④③B.①⑤②④⑥③C.③⑤②④①⑥D.④⑤②③①⑥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填写在田字格里)(4分)古老的扬州承载了太多文化的典雅,积淀了太深历史的厚重,闻名xiáěr 的画舫,杏花巷,乌篷船,舴艋舟……每掀开一页历史,都可以找到扬州的痕迹。
江苏省扬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二含解析
2020年江苏扬州中考语文模拟卷(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9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成正确的一项是()(2分)A.裨.益bì惆.怅chóu摩挲.suō自怨自艾.àiB.遴.选lín菜畦.qí亘.古gèng蹑.手蹑脚nièC.竦.峙sǒng狂澜.lán呜咽.yàn鳞次栉.比zhìD.芥蒂.dì泠.淙lín g 笑靥.yè怪诞.诡奇d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C.大理的蝴蝶泉花开似锦,游人如织,美景实在是引人入胜....。
D.危难时刻,绿色的迷彩撑起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由于参加中学生体质测试,使我们本周的阅读课受到了影响。
B.是否专注,直接关系到自习课效率的高低。
C.受台风“山竹”影响,广东省所有学校停课,深圳、广州、中山、江门等沿海多市采取“停工、停业、停产、停运”等措施严密防御。
D.斑马线前“车让人”,不仅是扬州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扬州文明城市的一张新名片。
4.下列句子,排序最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扬州市树人中学2020年中考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4分)传统工匠工作时,不只是制造器物,更是身心的修炼,他们将技术塑造成一门艺术。
徜徉在石窟艺术的雕像壁画前,流连于精雕细琢的古建筑遗迹中,你能聆.听到工匠们凝神聚气的呼吸;凝视(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的青铜器,触摸美轮美奂的瓷器,你能感受到慢工出细活的精至。
由此,进一步理解了工匠精神:做任何事都要做到心到、神到,才能达到登锋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
⑴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1分)聆.()⑵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分)改为改为⑶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分)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
(4分)①迎接晨曦,不仅是精神体验,更是感官愉悦;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阅读,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人的一轮撞击。
②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
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桩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它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摘自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修改①:修改②:3、阅读相关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8分)【甲】如果你告诉大人:“我看见一幢漂亮的红砖房子,窗前摆着天竺葵,鸽子在屋顶栖息……”他们便无法想象这是一幢怎样的房子。
你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一幢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叹:“多漂亮的房子啊!”(节选自《小王子》)【乙】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剖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他。
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
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
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哪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
2020届中考模拟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邗江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佞.臣(nìng)怪癖.(pì)龟.裂(jūn) 不系.(xì)之舟B.纠葛.(gé)牌坊.(fāng)翩跹.(xiān)半身不遂.(suí)C.擂.(léi)鼓琐屑.(xuè) 匀称.(chèng) 断壁残垣. (yuán)D.炽.痛(chì) 泥淖.(zhào)着.(zhuó)落自怨自艾.(ài)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随着桃花的大量盛开,瘦西湖进入“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的美景时节,前来观赏游览的游客不绝如缕....。
B. 面对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吸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C.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轮美奂....地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D. 她提问时,她总会把脸转向他。
她的问题不难,同时又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3.下列句子主干提取正确的一项是()(2分)A.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门和窗,设计和功夫是上品。
B.我市名为“城市书房”的第一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广陵新城红帆驿站开放。
——我市图书馆在驿站开放。
C.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远近横着几个荒村。
D. 我们不应该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
——我们骄傲自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 3分)A.“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既可以让汉字文化得以传承,又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
B.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江苏省扬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二含解析
2020年江苏扬州中考语文模拟卷(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9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成正确的一项是()(2分)A.裨.益bì惆.怅chóu摩挲.suō自怨自艾.àiB.遴.选lín菜畦.qí亘.古gèng蹑.手蹑脚nièC.竦.峙sǒng狂澜.lán呜咽.yàn鳞次栉.比zhìD.芥蒂.dì泠.淙lín g 笑靥.yè怪诞.诡奇d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C.大理的蝴蝶泉花开似锦,游人如织,美景实在是引人入胜....。
D.危难时刻,绿色的迷彩撑起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由于参加中学生体质测试,使我们本周的阅读课受到了影响。
B.是否专注,直接关系到自习课效率的高低。
C.受台风“山竹”影响,广东省所有学校停课,深圳、广州、中山、江门等沿海多市采取“停工、停业、停产、停运”等措施严密防御。
D.斑马线前“车让人”,不仅是扬州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扬州文明城市的一张新名片。
4.下列句子,排序最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2020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瑕疵.(cī)自诩.(yǔ)恻.隐(cè)海市蜃.楼(shèn)B.绽.放(zhàn)契.合(qiè)殷.红(yīn)轩.然大波(xuān)C.静谧.(mì)邂逅.(hòu)驾驭.(yù)鳞次栉.比(zhì)D.嫉.妒(jí)迸.溅(bìng)翡.翠(fěi)如火如荼.(tú)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B.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及由此引发的大搜索行动令人叹为观止....。
C.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D.被浮冰围困多日的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船体前方一块大浮冰突然裂开,形成一条清晰的水道,真可谓柳暗花明....。
半小时后,“雪龙”号成功突围。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熟迈出第一步。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扬州境内湖泊众多,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自北向南沿运河依次排列。
D.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七河八岛”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30%左右。
B.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总是熠熠生辉。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执着、奋进、顽强。
B.大自然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也给予我们人生的启示。
《白杨礼赞》《囚绿记》两篇散文都抒发了作者对生命中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C.《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
《水经注》记载了全国河流水道的情况,《梦溪笔谈》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D.《松鼠》作者法布尔和《松树金龟子》作者布丰,都是法国学者、作家。
这两篇文章都充满了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之情,渗透着人文关怀。
6.根据拼音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漫步钟灵毓秀的扬州,你可以见到wèi蓝如洗的天空、绿意àng然的大地,可以领略到底yùn深厚的文化、淳朴和谐的风情。
近年来,扬州围绕“文化扬州”“生态扬州”“精致扬州”“打造世界名城”等主题进行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yìng的名城。
7.默写。
(每空1分,共9分)(1)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2),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3)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4),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6),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8)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是这一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勃勃生机,正所谓“,”。
(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填写)8.综合实践活动。
(10分)(1)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4个字,2分)5月4日下午,淮扬中学“品读经典,放飞青春”经典诵读比赛在学校报告厅举行。
根据参赛作品的内容,比赛分为“传承”“跨越”“展望”三个篇章。
形式包括学生朗诵、师生合诵等。
共22个参赛节目和2个表演节目。
比赛节目精彩纷呈,师生合作的朗诵《相信未来》获得“最佳风采奖”。
本次比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
部分学生家长应邀观看了比赛。
标题:(2)比赛结束后,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
对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持赞成观点的占多数,但也有少量担忧的声音。
请从赞成者与担忧者的角度........。
(每点不超过10个字,4..........,.分别列出两点理由分)赞成理由:①②担忧理由:①②(3)记者根据教科书中“名著推荐与阅读”作品《水浒传》现场出了测试题。
请你完成。
(4分)①写出右图故事名称(1分):②简述该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3分):答:二、阅读理解(54分)(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6分)题齐安城楼杜牧呜轧①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②。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
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9.(1)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
(3分)答:(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
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3分)答:(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
(15分)秦兴师临周求九鼎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
颜率[注]请借救于齐。
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
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愿大王图之。
”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
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
颜率复诣.齐。
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
”颜率曰:“不可。
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
鼎入梁,必不出。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
”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
鼎入楚,必不出。
”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
”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
”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颜率:人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1)周君患.之()(2)发师.救周()(3)颜率复诣.齐()(4)子之数.来者()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子之.数来者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B.寡人将寄径于.梁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C.齐王乃.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译文:(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译文:(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译文:13.“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请简述理由。
(3分)答:(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15分)底线冯骥才①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
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
所谓社会底线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宽。
原先看不惯的,现在睁一眼闭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现在不接受也存在了。
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
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②可是这底线就像江河的水线,水有一定高度,船好行驶,人好游泳。
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儿,大家就一起陷在烂泥里。
我们连自己是脏是净是谁也不知道了。
③所以,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
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
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卖国求荣”“乘人之危”,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恩将仇报”“落井投石”,还有“不义之财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④这个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乎已被全线突破了。
⑤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
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
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
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
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⑥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
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时,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线,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己的底线,洁身自好?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
依我看,社会的底线可能是脆弱的,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坚强,牢固不破。
⑦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
⑧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
没有底线,一定会是一塌糊涂的失败的自我,乃至失败的人生。
有底线,起码在“人”的层面上,获得了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选自2013年6月3日《今晚报》,有删改) 14.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完成填空。
(3分)首先,阐述社会底线下降的现实及危害,提出(1)的观点;其次,从(2)的角度,论述观点;最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强调了(3)。
15.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16.品读全文,说说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内涵。
(请分点..回答,4分)答:17.阅读文本,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底线”的看法。
(80—100字,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18分)道行[注]马宝山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于先生一辈子走村串乡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
一旦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
于先生是不收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是犒劳乡里乡亲。
于先生的驴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设计,自己雕刻。
无论是古代的人物,还是现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样。
那年,上面派来一个镇长,是个贪得无厌的泼皮,没做两年镇长就被小镇人撵走了。
泼皮走的当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场皮影儿,主角儿就是刚刚被撵走了的泼皮镇长。
他那走势、坐样、贪相、泼皮无赖的模样惟妙惟肖,赢得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那泼皮无赖样儿啊。
于先生的影人不仅由自己设计,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还自己操纵。
更绝的是,生旦净丑,戏里的所有人物的说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声音浑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调,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
人物是这样,就是那些动物个个也是活灵活现的,马嘶鸣,鸡啄食,狗啃棒,鸟扇羽,猴子翻白眼,鱼摆尾喷水……都栩栩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就这样一个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