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森林公园开发规划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计划书

经济风险:如市场波动、资金链断裂等
03
04
应对策略: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等
汇报人:
感谢您的观看
05
培训人员:负责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06
监督人员:负责监督运营管理,确保可持续发展。
市场营销与推广
目标市场定位: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营销渠道: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如线上、线下、社交媒体等
营销活动:策划和组织各种营销活动,如促销活动、体验活动等
品牌建设: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设计:符合森林公园的整体风格,融入自然元素
设施:配备完善的设施,如休息区、卫生间、母婴室等
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游客满意度
住宿餐饮设施规划
住宿设施:包括酒店、民宿、露营地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餐饮设施:包括餐厅、小吃街、自助餐等,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
服务设施:包括超市、便利店、洗衣房等,提供便利的服务
生态平衡: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防止生态失衡
恢复方法: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进行植被恢复
保护措施: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防止人为破坏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保护:保护水源地,防止污染
添加标题
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
添加标题
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监管
添加标题
水资源监测:定期监测水资源质量,确保水质安全
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监控设施、急救设施等,保障游客的安全
公共卫生设施配置
厕所:数量、位置、卫生条件
洗手台:数量、位置、卫生条件
垃圾桶:数量、位置、卫生条件
吸烟区:数量、位置、卫生条件
国家森林公园工作计划

国家森林公园工作计划1. 引言本工作计划旨在明确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计划,以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实施,我们力争将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成为一个既能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又能促进生态保护的示范性公园。
2. 背景分析2.1 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源、减缓气候变化等重要功能。
然而,近年来,森林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2 国家森林公园的意义和价值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生态、科学和教育价值。
它不仅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生态旅游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 目标和任务3.1 目标1.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益,降低生态破坏程度。
2.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3.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4.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
3.2 任务1.制定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长期规划和政策,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加强对国家森林公园的监管和执法工作,严厉打击非法砍伐和捕猎行为。
3.实施生态修复项目,恢复受破坏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4.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旅游质量和安全水平。
5.开展科学研究,推动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善。
6.宣传森林保护和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7.加强对森林公园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能力和素质。
4. 工作计划4.1 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计划•制定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长期规划和政策,明确资源保护的目标和措施。
•完善森林资源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资源变化情况。
•强化对非法砍伐和捕猎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违法行为。
[正式版]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旅游规划ppt资料
![[正式版]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旅游规划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0e219e37cd184254a3535e7.png)
五、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旅游服务设施:有利于保护景观,方便旅游观光,为游客提供畅通、便捷、 安全、舒适、经济的服务条件;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年龄结构和消费 按旅游层性质次和游内容人分的类:需观要光游,览使型、游休客闲度各假得型、其专所题型。、综合型。 一、规划要求建筑物:确定休憩、服务性建筑物的位置、朝向、等级、高度(以不超过林 旅进游行观 。木光台高可度利用为自宜然保)护、区实体验量区监、视空塔、间瞭组望台合(楼、)等风瞭格望设、施,造需型要增、设色旅游彩观及光台其要使按照用保功护区能监,视塔与、地瞭望形台、(楼地)设置要求 四、旅貌游基、础山设施石规、划水体、植物等景观要素和自然环境统一协调。 (2、一旅)馆规面划积原旅指则标游服务建筑用地:不超过森林公园陆地面积的2%。宾馆、饭店、招待所、 旅游饭休店安养全所预防、规疗划,养加院强安、全游人员乐的场培训等,永配备久了性安全大设型备,建遵筑从安,全必步骤须,建规划在与游安全览设观备相光适区应安的全外实施围步地骤。带, 四、体不五育、设破管施坏理规与划和医影疗等响设公施 园景观。 6、便于游览导原则游标志:森林公园境界、出入口、功能区、景区、重要景点、景物、游径 按1、照资规端源划丰确点富定和,的特功险色能要突与出规地模段来进,行设。 置明显的导游标志,以示界限,指导方向,阐述园规,介绍 1、市情场导况向,原则提示警告。
森林公园新建景点必须以自然景观为主,突出自然野趣,以人文景 观做点缀。
旅游景点的静态空间布局:依据风景透视原理,合理确定景点视场; 综合借用对景、透景、障景、夹景、框景、漏景、借景等多种艺术手法, 处理画面与景深,增强艺术感染力。
旅游景点动态序列布局:运用“断续”、“起伏曲折”、“反复”、 “空间开合”等手法,构成多样统一的鲜明的连续风景节奏。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共63页文档

空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第1章总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空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项目1.1.2 建设性质:新建1.1.3 项目单位:通江县空山综合林场1.1.4 项目负责人:钟国财1.1.5 建设地点:空山国家森林公园1.1.6 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区域涉及公园空山坝、挂宝岭、猴子峡、椒园子四大景区,主要开展景区景点、服务管理设施、基础设施、景林与环保工程等建设项目。
1.1.7 建设期限:5年。
1.1.8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总投资2992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资金19055万元,申请国家政策性项目资金8865万元,企业自筹2000万元。
1.1.9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带动通江县北部山区空山乡、诺水河镇、两河口乡所有农户脱贫致富,每年项目区人均纯收入可增加3000余元,直接增加就业人数超2000人,尤其是对秦巴山区连片困难地区扶贫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2.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2.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1.2.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1.2.6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法》1.2.7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秦巴山区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规划》(2019——2019)1.2.8《四川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1.2.9《通江县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总体规划》(2019—2019年)1.2.10《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2.11《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纲要》1.2.12《巴中市旅游业发展规划》1.2.13《空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1.2.14《通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1.3 建设单位概况1.3.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空山综合林场居于空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始建于1958年,现有职工258人,平均海拔1600米,距通江县城115公里,隶属于通江县林业局管理的国有企业,经营总面积7万余亩,经过40余年的累计投资,现拥有固定资产8000余万元,林木资产累计1亿余元,修建办公楼、招待所以及商贸用房1万余平方米。
森林公园规划与设计实践

森林公园规划与设计实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绿地面积越来越少,森林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森林公园的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考虑到公园的可持续性发展,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文化体验的需求。
1. 森林公园规划的重点森林公园规划的重点在于营造出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景观相结合的环境,根据公园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城市布局、人口密度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关键:1.1 公园内生态系统的建立森林公园规划的重点是打造一个生态环境,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植被保护体系和动物保护体系。
通过合理的园区分区、植被搭配、动植物区域设置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还原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要注重对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特征和保护需求的了解与研究,力图营造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
1.2 公园内文化场所的设置森林公园规划的另一关键因素就是文化场所的设置。
公园内可以引入一些具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建筑,提高公园的文化魅力和吸引力。
比如,公园内可以有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文化场所,还可以设置游乐场、厕所、投诉站等周边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1.3 公园路网的建设公园内的道路系统是连接公园各个景点的重要工具,一般采用环形波纹状、网状和点状三种基本形式。
规划时,公园内道路的连接应该更为顺畅,比如要关注道路交通的因素,考虑人流的分布规律,同时避免对公园内生態环境造成过大影响。
2. 森林公园设计的实践经验森林公园的设计不仅要有创新性,更要有可实施性。
针对不同地理位置、地貌特点、生态特色等因素,设计师需要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下面给出一些实际经验:2.1 全面考虑生物多样性在森林公园的设计中,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公园内植物和动物的生态需求,同时还需要重视植被的景观效果,充分考虑到人类的观感需求。
同时,公园管理方还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最好的维护和保护。
森林公园资源管理及发展规划

森林公园资源管理及发展规划森林作为一种原生资源,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有着“城市之肺”的称号,因此当地环境部门需对此加强重视度,针对当地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建设措施,以此来实现森林公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围绕森林公园资源管理及发展规划展开了探讨,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具体如下:标签:森林公园;资源管理;发展规划一、增加森林公园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投入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森林资源开发工作涉及环节较多且较为繁杂,在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撑,若单单依赖当地政府的资金还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拓宽资金汇入渠道,根据其实际情况引进各种旅游项目,以此来增加收入,这也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举措。
同时因每个地区的人文、环境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在此需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将其特色有效的突出,使得旅游群众能够对其有流连忘返的感觉,以此来增加重游率,促进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1]。
其次森林内部管理部门可面向社会大众进展招商引资,与各企业协同管理森林公园,该方式不仅能够缓解资金紧张的问题,还能够为森林公园的发展提供有力帮助及支撑。
二、强化森林公园宣传,建设相关项目森林公园不仅关系着我国社会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与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联。
因此若想保证其能够被合理开发并利用,相关部门首先应当针对当下较易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全面宣传,使得我国群众能够对保护环境有正确的认识,并意识到森林公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才能为后期的发展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2]。
三、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力度因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情况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日常管理中,相关部门需深入了解该公园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土壤的成分、植被的实际覆盖率、地形特征等,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确保其数据的精确性,以此来保证森林资源建设能够有序开展。
风景区及森林规划

风景区及森林规划一、引言风景区及森林规划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优质的旅游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景区及森林规划的目的、范围、方法和步骤,并以某虚拟风景区为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解读。
二、目的风景区及森林规划的目的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划,可以保护风景区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并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三、范围风景区及森林规划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风景区的边界划定:确定风景区的地理范围,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要素的界定。
2. 自然资源评估:对风景区的自然资源进行评估,包括地质、气候、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
3. 土地利用规划:确定风景区内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包括旅游设施、保护区、农田等的划分和布局。
4. 交通规划:规划风景区内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公共交通、停车场等,以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5. 旅游设施规划:确定风景区内的旅游设施布局,包括酒店、景点、游客中心等,以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6. 环境保护规划: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水源保护、生态修复、垃圾处理等,以保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
7. 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保护和修复风景区内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传统村落等,以保护历史和文化价值。
四、方法风景区及森林规划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调研和评估: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风景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评估其价值和潜力。
2. 制定目标:根据规划的目的和范围,制定明确的规划目标,包括保护、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目标。
3. 制定策略: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包括土地利用、交通、旅游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策略。
4. 编制规划方案:根据调研和策略,编制详细的规划方案,包括图纸、文字说明和配套文件等。
5. 公众参与: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征集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可行性。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doc 95页)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1.1项目概况 (1)1.2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的性质和范围.......................................l 1.3规戈的主导思想术原贝...................................................l 1.4规戈期限和目标 (3)1.5总体规戈依据 (4)l.6规划的性质、目的和成果 (6)l.7森林公园的发展的定位 (6)第二章基本情况 (9)2.1 自然地理概况 (9)2.2历史沿革 (14)2.3社会经济概况 (15)2.4雪乡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概况 (16)2.5旅游业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 (16)第三章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与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18)3.1 旅游气候资源评价 (18)3.2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19)3.3开发建设条件综合分析 (26)第四章客源市场分析与预狈 (30)4.1客源市场分析 (30)4.2客源市场开发前景分析 (31)4.3客源市场预狈 (32)第五章总体布局规划 (35)5.1功能分区......................................................3 5 5.2景区建设规划 (37)5.3旅游线路规戈 (52)第六章环境保护规划 (53)6.1 指导思想 (53)6.2环境容量狠算与旅客容量调控 (53)6.3环境保护规龙原贝 (56)6.4保护区戈 (56)6.5生物资源保护规戈 (57)6.6景观资源保护规戈 (58)6.7生态环境保护规戈 (58)6.88森林防火 (61)6.9病虫害防治禾林政管理 (62)6.10植被规戈 (63)6.11游客安全保障设施 (65)第七章月务设施规划 (66)7.1 旅游月务设施的规划 (66)7.2住宿接待设施 (66)7.3餐饮月务设施规戈 (68)7.4休闲娱乐设施规戈 (70)7.5购物及医疗设施规戈 (71)7.6导游标志 (72)第八章基础设施规划 (73)8.1 道路交通规戈 (73)8.2给水及扫水工程规戈 (75)8.3 电力及电源工程规戈 (79)8.4供热工程规戈................................................8l 第九章项目实施保障策划 (82)9.1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82)9.2人才培养规划 (85)9.3生态旅游营车策戈 (85)第十章投资估算 (88)10.l 投资估算依据 (88)10.2总投资 (88)10.3资金筹措 (88)第十一章效益分析 (94)11.l 经济效益评价 (94)11.2社会效益评价 (97)11.3生态效益评价 (98)附件:设计委托书附图:雪乡国家森林公园区域位置图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图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及现状景点分布图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图地域旅游线路示意图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新修公路位置图第一章规划总则1.1项目概述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建设地点: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建设单位法人:张德安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局长主管部门: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编制单位: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编制单位法人:杨连云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院长1.2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的性质和范围l、公园的性质根据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旅游资源特征,确定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的性质是在国有森林的基础上,优越的山地与森林气候为依托;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原始红松林、雪乡、雪景景观为优势:结合独特的森林文化;集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避暑度假、森林游憩观光览胜、保健娱乐、科技文化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型国家级森林公园。
风景区及森林规划

风景区及森林规划标题:风景区及森林规划引言:风景区及森林规划是为了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旅游观光的场所。
合理的规划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游客体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风景区及森林规划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环境保护1.1 生态保护:风景区及森林规划应考虑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合理划定保护区域和开发区域,保护植物、动物等生物多样性。
1.2 水资源保护:规划应合理划定水域范围,保护水源地、湖泊和河流等水资源,防止污染和过度开发。
1.3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应限制污染源的建设,控制游客数量,减少交通和旅游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二、游客体验2.1 设施规划:规划应包括游客接待中心、观景台、步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提供便利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
2.2 景点布局:规划应根据景区的自然景观特点,合理规划景点的位置和分布,使游客可以全面欣赏风景,避免拥挤和过度开发。
2.3 旅游活动:规划应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如徒步、观鸟、露营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升游客体验和参与度。
三、经济发展3.1 就业机会:规划应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就业需求,提供相关岗位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2 旅游收入:规划应通过提升游客体验和增加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旅游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3.3 产业链发展:规划应鼓励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手工艺品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
四、安全管理4.1 防火措施:规划应考虑到森林火灾的风险,设置防火带、观测塔等设施,制定防火预案,加强火灾监测和防控。
4.2 安全设施:规划应设置安全警示牌、护栏、救援设施等,确保游客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3 管理制度:规划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和权限,加强巡查和监管,保障风景区及森林的安全和有序。
五、可持续发展5.1 资源利用:规划应合理利用风景区及森林的自然资源,推动绿色发展,提倡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风景区及森林规划

风景区及森林规划引言概述:风景区及森林规划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保护自然环境、提供游客休闲娱乐的场所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来阐述风景区及森林规划的内容。
正文内容:1. 风景区规划1.1 选址和环境评估:选择适合建设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并进行环境评估,以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1.2 基础设施规划:规划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停车场、卫生设施等,以提供便利的游览条件。
1.3 景点规划:确定风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和景观,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和观景点,以提供游客良好的观赏体验。
2. 森林规划2.1 生态保护: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包括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防止非法砍伐和采矿等破坏行为。
2.2 可持续管理: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计划,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合理的木材采伐和森林火灾防控。
2.3 休闲娱乐设施:在森林中设置合适的休闲娱乐设施,例如露营地、徒步道和观景台,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
3. 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3.1 生态教育:在风景区和森林中设置生态教育基地,开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3.2 限制游客数量:根据风景区和森林的承载能力,制定游客数量的限制,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拥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3 环境监测:建立监测系统,定期对风景区和森林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4. 社区参与与合作4.1 沟通与协商:与当地社区和相关利益方进行沟通和协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公平性。
4.2 共同管理:与当地社区合作,共同管理风景区和森林,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巡护和保护工作。
4.3 经济发展:通过风景区和森林的规划和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5. 文化保护与传承5.1 文化遗产保护:保护风景区和森林中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
5.2 文化体验:在风景区和森林中设置文化展示和体验区域,让游客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增加游客的文化参与感。
风景区及森林规划

风景区及森林规划一、引言风景区及森林规划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同时满足人们对休闲、旅游和观光的需求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就风景区及森林规划的背景、目的、方法和实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风景区及森林的保护和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也使得风景区及森林规划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三、目的风景区及森林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保护自然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保护风景区及森林的自然景观、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2. 提供休闲和旅游服务:为人们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满足人们对休闲和旅游的需求。
3. 促进经济发展:合理利用风景区及森林资源,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4. 促进社会和谐:通过规划和管理,提供公共空间和社区服务设施,促进社会交流和社区发展。
四、方法风景区及森林规划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研和评估:对风景区及森林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了解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制定规划目标:根据调研结果和相关政策法规,确定风景区及森林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
3.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规划目标,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包括土地利用、景观设计、交通规划、设施建设等内容。
4. 宣传和参与:通过宣传和参与的方式,向公众传达规划目标和方案,征集意见和建议,增加公众对规划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5. 实施和监测:根据规划方案,实施相关措施,建设和管理风景区及森林,同时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规划措施。
五、实施风景区及森林规划的实施需要多方协作和资源投入,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参与。
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风景区及森林规划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经济保障,加强规划管理和监督。
森林公园规划要点

森林公园规划要点1.森林公园景观系统规划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用地多为自然的山峰、山谷、林地、水面,是在一定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特殊的营林措施和园林艺术手法,突出优美的森林景观和自然景观。
因此,在进行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林木植被资源,对现有林木进行合理地改造和艺术加工,使原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适应森林游憩的需求,突出其森林景观。
如果忽视这点,在森林公园中大兴土木,加入过多的人工因素,则会使森林公园丧失其自然、野趣的特征与优势。
在森林公园景观系统规划中,应注意林道及林缘、林中空地、林分季相和透景线、眺望点等几个方面的规划设计。
2.森林公园游览系统规划在森林公园内组织开展的各种游憩活动项目应与城市公园有所不同,应结合森林公园的基本景观特点开展森林野营、野餐、森林浴等在城市公园中无法开展的项目,满足城镇居民向往自然的游憩需求。
依据森林公园中游憩活动项目的不同可分为:典型性森林游憩项目,如森林野营、野餐、森林浴、林中骑马、徒步野游、自然采集、绿色夏令营、自然科普教育、钓鱼、野生动物观赏、森林风景欣赏等;一般性森林游憩项目,如划船、游泳、自行车越野、爬山、儿童游戏、安静休息等。
开展各种森林游憩活动对森林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
不适当的建设项目、不合理的游人密度会对森林游憩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在游览系统规划中必须预测出各项游憩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从而在规划中采用相应的方法,在经营管理上制定不同的措施。
3.森林公园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森林公园除与主要客源地建立便捷的外部交通联系外,其内部道路交通必须满足森林旅游、护林防火、环境保护,以及森林公园职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
在森林公园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中,应注意游览道路的选线、走向和引导作用,根据游客的游兴规律,组织游览程序,形成起、承、转、合的序列布局。
应结合森林公园的具体环境特点,开发独具情调和特色的交通工具。
森林景区规划运营方案

森林景区规划运营方案一、概述森林景区是指以森林、湖泊、草原等自然资源为主体,融合自然风光和生态文化,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服务的旅游景区。
森林景区规划与运营是对森林景区进行整体规划和运营管理的工作,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景区的旅游服务品质,促进景区的永续发展。
本方案旨在通过对森林景区规划与运营的全面分析与研究,提出合理的运营策略和方案,以实现景区的可持续管理和经济效益。
二、森林景区规划与建设1. 自然资源评价在森林景区规划之初,需要对景区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
包括对地貌、植被、动植物种类及分布、水资源等自然环境要素的调查与评估。
只有深入了解景区的自然资源,才能为后续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 规划设计基于自然资源评价的结果,开展景区规划设计工作。
要充分考虑景区的生态环境,优化景区各区域的布局,合理规划景区内的交通、设施和服务设备等,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便利。
3. 生态环境保护在景区规划设计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确定景区的核心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以便于科学地规划和管理景区的自然资源。
4. 设施建设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根据景区的特色和游客需求,开发相应的游憩设施和项目。
三、森林景区运营管理1. 客流量管理在景区运营管理中,客流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要通过合理的票价及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到访,同时要合理控制客流量,以避免景区过度开发和游客集中的问题。
2. 安全管理保证游客的安全是景区运营管理的首要任务。
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和措施,以确保景区内的游客能够安全、放心地游览。
3. 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景区资源,保护和维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要开展景区生态修复工作,保持景区环境的良好状态。
4. 服务品质管理提高景区服务品质,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培养一支优质的服务团队,提供贴心、便捷、高效的服务,满足游客的需求。
第十四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森林公园开发规划

第⼗四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森林公园开发规划第⼗四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森林公园开发规划[教学⽬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了解我国森林公园发展现状;理解《森林公园设计规范》;掌握森林公园开发规划的要点。
[教学重点]《森林公园设计规范》的内容[教学难点]森林公园设计规范要点[教学⽅法] 案例教学、对⽐分析⼀、森林公园概述1、界定森林公园是指森林环境优美、⽣物资源丰富、以森林为主体的⾃然景观相对集中、具有⼀定的规模和范围,可供⼈们游览、观光、康体休闲或者进⾏科学⽂化教育活动的森林旅游区域。
2、功能改善空⽓质量调节⽓候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物多样性满⾜⼈们多种需求美化净化环境功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类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第六条把森林公园分为三级: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市、县级森林公园按照地域分布与景观特⾊分⼭岳森林型:最为普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海岛森林型:⼭东长岛国家森林公园冰川森林型:四川海螺沟森林公园溶洞森林型: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迹地森林型:⿊龙江⽕⼭⼝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湖泊型: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草原型:内蒙古黄岗梁城郊型(园林型)森林公园:地处市区或郊外,⾯积不⼤,浙江兰亭国家森林公园4、发展概况森林公园这⼀名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37年.当时的陕西国民政府主席邵⼒⼦在德国顾问建议下,准备把西安近郊的骊⼭建成为森林公园,并作了初步规划,但终因战乱⽽未能实现。
1982年我国建⽴了第⼀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2005年,全国共建⽴各类森林公园1658处,其中国家级503处,规划⾯积1390万公顷。
---中国的⽣物多样性保护——在亚洲环境审计研讨会上的演讲,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2005年3⽉28⽇)2006年,森林公园总数达206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数达660处。
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2.13亿⼈次,直接旅游收⼊达118.29亿元,分别⽐上年增长22%和40%。
旅游地与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课件

旅游地与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课件1. 旅游规划设计1.1 时空异化与时空强化理论时空异化:从原来熟悉的环境换到不同与原来的环境,对人有吸引力时空强化:人对于比自己习惯的环境更加美好的环境同样有吸引力。
1.2 相关法律与法规:●《旅游规划通则(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03年)》●《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2003-02-24 发布2003-05-01 实施替GB/T 17775-1999●《旅游业标准体系》——2000年11月1.3 基本标准术语●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单体: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旅游资源调查: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
●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旅游区: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
旅游区规划:旅游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旅游客源市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客源市场是指旅游区内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
●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s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经过规划、开发建设形成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与对象,可分为自然、人文和综合三大类。
风景区及森林规划

风景区及森林规划一、背景介绍风景区及森林规划是为了保护和开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森林资源,提供给游客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景区及森林规划的重要性、目标和实施步骤。
二、重要性1. 保护自然环境:风景区及森林规划能够确保自然景观和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的问题,保持生态平衡。
2. 提供旅游资源:通过规划,可以合理利用自然景观和森林资源,为游客提供一个美丽、舒适的旅游环境,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3. 促进经济发展:合理规划风景区及森林资源的开发,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三、目标1. 保护自然景观和森林资源:确保自然景观和森林资源得到充分保护,避免破坏和污染。
2. 提供优质旅游环境: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便利的旅游环境,包括道路、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3. 提升旅游体验:通过规划,提供更多的旅游项目和活动,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 促进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中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风景区及森林资源的长期发展。
四、实施步骤1. 调研和评估:对风景区及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包括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情况。
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研和评估结果,制定风景区及森林规划方案,包括发展目标、重点项目、时间计划等内容。
3. 公众参与:在制定规划方案的过程中,积极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4. 实施和管理:根据规划方案,逐步实施相关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风景区及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监管。
5.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风景区及森林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旅游。
五、案例分析以某国家的某个著名风景区及森林为例,通过规划和管理,成功地保护和开发了该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森林资源。
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了一系列环保设施和项目,如太阳能供电系统、生态农业示范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森林公园开发规划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森林公园发展现状;理解《森林公园设计规范》;掌握森林公园开发规划的要点。
[教学重点]
《森林公园设计规范》的内容
[教学难点]
森林公园设计规范要点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对比分析
一、森林公园概述
1、界定
森林公园是指森林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景观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观光、康体休闲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森林旅游区域。
2、功能
•改善空气质量
•调节气候环境
•保护水土资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
满足人们多种需求
美化净化环境功能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类型
《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第六条把森林公园分为三级: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市、县级森林公园
按照地域分布与景观特色分
•山岳森林型:最为普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海岛森林型:山东长岛国家森林公园
•冰川森林型:四川海螺沟森林公园
•溶洞森林型: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
•火山迹地森林型:黑龙江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湖泊型: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草原型:内蒙古黄岗梁
•城郊型(园林型)森林公园:地处市区或郊外,面积不大,浙江兰亭国家森林公园4、发展概况
•森林公园这一名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37年.当时的陕西国民政府主席邵力子在德国顾问建议下,准备把西安近郊的骊山建成为森林公园,并作了初步规划,但终因战乱而未能实现。
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
2005年,全国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658处,其中国家级503处,规划面积1390万公顷。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亚洲环境审计研讨会上的演讲,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2005年3月28日)
2006年,森林公园总数达206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数达660处。
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2.13亿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达118.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40%。
---源自中国森林公园网站
2006年旅游收入超亿元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名单
2006年旅游接待人数超100万人次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名单
2006年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国内人均旅游消费测算,森林公园带动的社会综合旅游产值达950亿元。
•截至2006年底,全国森林公园共拥有旅游车船1.4万台(艘),接待床位40余万张,餐位57万余个,旅游步道3万多公里。
•林业系统从事森林公园管理和服务的人员近11万人,导游1万余人。
---源自中国森林公园网站
5、浙江森林公园
截至2006年底,浙江共有森林公园31处。
批复面积:公顷
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 95000.00 淳安县
浙江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700.00 桐庐县
浙江兰亭国家森林公园229.67 绍兴县
浙江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 253.33 富阳市
浙江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 8466.67 建德市
浙江竹乡国家森林公园16600.00 安吉县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 430.00 宁波市
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840.60 乐清市
浙江溪口国家森林公园188.93 奉化市
浙江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613.33 平湖市
浙江双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776.67 金华市
浙江华顶国家森林公园3866.67 天台县
浙江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2676.00 临安市
浙江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2378.60 苍南县
浙江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4500.00 开化县
浙江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5500.00 衢州市
浙江铜岭山国家森林公园2755.00 文成县
浙江花岩国家森林公园2640.00 瑞安市
浙江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1561.67 永嘉县
浙江遂昌国家森林公园23953.47 遂昌县
浙江五泄国家森林公园733.33 诸暨市
浙江石门洞国家森林公园 4295.00 青田县
浙江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6251.00 宁波市
浙江双峰国家森林公园2281.41 宁海县
浙江仙霞国家森林公园3449.46 江山市
浙江大溪国家森林公园3375.00 温岭市
浙江松阳卯山国家森林公园 1385.00 松阳县
浙江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1327.69 武义县
浙江三衢国家森林公园1067.53 常山县
浙江径山(山沟沟)国家森林公园5375.00 杭州市余杭区
浙江南山湖国家森林公园2188.70 嵊州市
6、森林公园的管理
建立起具有鲜明特色的森林景观资源保护管理体系。
有效地保护了以古树名木、森林季相、林相、垂直带谱、奇花异草等组成的多样的森林景观以及与之相关的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
并使其自然性、科学性、观赏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
管理的三权分立
所有权国家
管理权规划权林业局
经营权可申请转让,但须遵循总体规划。
多条法令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标准)
➢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福建省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程
➢多项森林公园的地方性管理条例及办法
……
二、森林公园设计规范
•主编单位: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
•颁布部门: 林业部
•代号: L Y/T5132—95
•施行日期:1996年1月1日
•
•为适应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建设的需要,统一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指导思想,应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保护、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建设,为人们提供旅游度假、休憩、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逐步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原则
•在开展森林旅游的同时,重点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
•以森林旅游资源为基础,建设规模必须与游客规模相适应。
•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和保健等多种功能。
内容:
1 、总则
2 、总体布局
3 、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
4 、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
5 、植物景观工程
6、保护工程
7、旅游服务设施工程
8 、基础设施工程
9 、设计文件组成
附录
三、贵州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详细规划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贵州中信投资有限公司的专家共同完成。
•2004,9-2005,3 历时200多天
1、规划说明书
➢第一部分总论
➢第二部分分区规划
➢第三部分服务设施规划
➢第四部分基础设施详细规划
➢第五部分风景资源可持续经营详细规划
➢第六部分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2、概况
•位于黔东南,地处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之间,海拔2178.9米,为苗岭山脉之主峰。
•天然植被丰富,雨量充沛,属典型的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
•森林植物有286种、14变种,具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浓厚色彩。
有许多珍贵树种、经济价值高的植物、盛产中药材。
•动物种类和数量众多。
➢评定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定为一级,为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极高,难以人工再造的国家森林公园。
➢主题:原始森林生态与民族文化旅游
➢产品:自然生态与人文体验系列产品
3、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图及其说明。
4、原始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森林山水地貌、景点游览
生物游览、林区考察实习5、参与型森林游憩项目:
野炊、烧烤、探险、远足
农家乐、漂流、野外生存
6、体验型森林游憩项目:
野营、休闲度假、疗养、艺术创作
民族村寨、森林食品品尝、森林浴
7、对生物保护规划:
生物多样性、生态效能、景观风貌、环境质量、林业发展
8、景区绿化详细规划:
造景、造林、退耕还林
9、环境保护工程详细规划:
生物资源、景观资源、整体环境防火、病虫害、野生动植物、民族村寨
10、安全卫生工程。
作业:
请大家结合雷公山森林公园详细规划,认真学习和体会《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