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保障理论基础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社会再 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产品分配的基本原 理,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从经典作家和理论家的论述中可以将马克 思主义社会保障的理论概括为以下主要观 点:
一、满足人的需要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满足人的需要是人 们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动力,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 目的,这一基本观点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之 一。
第二节: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一)德国新历史学派 (二)福利经济学说 (三)瑞典学派 (四)凯恩斯主义 (五)贝弗里奇 (六)新剑桥学派 (七)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一)建立初期的社会保障思想 (20世纪30年代以前)
一、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及其政策主张
二、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政府干预理论及其政策 主张
有效需求管理政策;刺激消费,引导需求政策 (扩张、紧缩性、补偿性财政政策)
(三)凯恩斯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思想:
有限再分配和有限保障,实现边际效益最大化
贝弗里奇报告
报告的形成:
– 1941年,英国战时联合政府经国会同意,设立 “社会保险及相关事业委员会”
– 由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威廉•亨利•贝弗里奇 (William Beveridge)出任主席,研究英国福利 政策的改革。
对“公平分配”
福利。
的提法; (2)
如何实现全民福利:适度干预+适度路再德分维配希·艾哈德
反对福利国家 的口号。
(三)改革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 “(第2三0条世道纪路7”0年及代其末政策以主后张)
(一)什么是“第三条道路”?
是上世纪90年代西方出现的新的治国思潮,是在经济全球化 、自由化的时代背景下,试图融合“右翼”和“左翼”,超越“ 经济自由”和“经济管制”,以新的思维模式探索跨世纪经济社 会发展道路的一种尝试。
核心思想是要实现社会分配的均等化 实行高额财产税和累进所得税 实行高额的遗产税和赠与税 通过政府的财政拨款对失业人员等进行培训
对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发展和 完善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
➢ (一)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
目标:消灭贫富的巨大差距和对立,使全民共享社会经
– 第四,社会保险的范围应包括全体有收入的公民,其内 容应包括他们生活需要的各个主要方面。
– 第五,因为没有收入而不能交纳国民保险费,无权享受 国民保险待遇的人,由国家制定国民补助法,以保证其 基本生活需要,使其生活水平达到国民最低生活标准。
新剑桥学派
二战后流行于英国的凯恩斯主义的两个分支之一, 以凯恩斯收入分配理论为依据,出发点解决社会 分配的不公平问题,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 代 表人物:罗宾逊等
人的需要是多样性的,需要的层次包括自然需要、社会需 要、经济需要、精神需要。需要的层次由低到高,一般认 为,在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之后,才能发展到较高 层次的需要。
任何社会中总是能够区分出劳动的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 个人消费,另一部分即剩余劳动用来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 ,它包含“保险金和准备金”。满足人的需要理论是社会 生活的基本动力。
✓(2)向高收入者征收累进所得税,向低收入劳动者增加失业补助和社会 救济,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从而增加普遍的福利效果;
✓(3)实行普遍养老金制度,或按最低收入进行普遍补贴的制度,通过有 效的收入转移支付实现社会公平。
四、瑞典学派的分配理论及政策主张
代表人物:维克塞尔
(一)瑞典学派的基本观点百度文库
1.政治上实行阶级调和 2.经济上实行混合经济 3.分配上实行收入均等化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 贝弗里奇于1942年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研究报告,通常简称贝 弗里奇报告。
报告简介:
– 贝弗里奇着眼于重建战后和平,使英国永获安全 感的长远安排,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制定了对 英国全体公民实行福利制度的指导原则,设计了 “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整套福利措施。
– 制定了一个以社会保险制为核心的全面的社会保 障计划。
三、旧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及政策主张
四、瑞典学派的分配理论及政策主张
一、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 想及其政策主张
(一)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二)亚当·斯密的社会保障思想:否定 社会救济作用
二、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政府 干预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一) 代表人物:古斯塔夫.施穆勒、布伦坦诺
强调自由主义立场相对性,突出国家地位与作用
(二)瑞典学派的社会保障思想——主张收 入均等,实现普享福利
(1)依靠政府的干预,通过宏观经济调节的方式来平抑 经济周期的波动;
(2)用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主要是指利用累进所得税以 及转移性支付,举办社会福利设施,使社会各阶级、 集团之间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均等化, 从而实现收入的平等。
(二)发展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 (20世纪30~70年代)
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 学家马斯洛提出种需 要理论。这种理论认 为人的需要或动机可 以分为5个层次,即生 理需要、安全需要、 爱的需要、尊重需要 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社会总产品“扣除理论”
国民收入组成部分
国民收入
积累基金
消费基金
扩大再生产基金 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社会后备基金 个人消费基金
社会消费基金
(二)当代美国“第三条道路”的社会保障思想
✓ “克林顿经济学”: ✓ 克林顿采取的政策措施涉及到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1)短期内增加政府开支以缓解失业。 (2)长期内增税减支以削减财政赤字。
①增税计划; ②减支计划; ③改革社会福利制度。
(三)当代英国“第三条道路”的社会保障思想
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具体在社会保障问题上有如下观点:
济发展所带来的繁荣。
社会市场经济,一方面主张国家干预,但它又有别于社会主义
的国家统制。社会市场经济所要的是国家有限干预下的自由竞争
,通过国家的积极、适当、有效的干预来维持正常的竞争秩序,
以自由竞争来实现全民的繁荣富裕。
值得注意的
通过生产与生产率的增长、名义工资的
两点: (1)反
提高,以及低而稳定的物价来实现大众
一、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理论及政策主张
二、新剑桥学派及其政策主张
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
一、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理论及政策主张
(一)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观点
有效需求是决定社会总就业量的主要因素,能否达到充 分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在市场经济现实中,经常存 在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引起经济危机和严重失业的根本原因。 有效需求不足源于消费和投资不足,而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则 是由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所致。(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 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社 会主义社会,社会总产品在进入消费领域 之前首先应该扣除以下几部分。
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
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
第三,用来偿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 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就是现在属于官办 济贫事业的部分。剩下来的社会总产品中 的其他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
(三)新历史学派的社会保障思想: 倡导国家保险,缓和劳资矛盾
三、旧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及政策主张
➢ (一)福利经济学的思想渊源
1.经济思想渊源
2.“社会福利”思想渊源
庇古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把福利分为两 类:即“ 社会福利” 和“ 经济福利” 。
庇古把国民收入量的增加和均等化的收入分配
看作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并采用两个标
A、早期产生阶段:《乌托邦》《太阳城》 B、发展阶段:《自然法典》 C、成熟、高峰阶段: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在两个方面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宝库:
A、对当时社会的阴暗面、局限性做了全面、深刻的揭露 和批判,从经济到政治到文化 B、诉求以更先进、更进步、更文明的社会取而代之
4、天赋人权
二、中国社会保障理论历史源流
马克思认为,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关系支配分配 关系,而社会保障是一种特殊的再分配关系,其 性质当然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
社会保障就其本质来讲是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在 社会保障领域的具体体现,它归根结底是由一定 的经济基础来决定的。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是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 ,无论从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还是建立社会保障 的目的来看,它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剩余价值规律 的需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资本保值增殖的工具,受资本主义剩余价值 规律的支配。
• 儒家的“仁政”思想 • 儒家的赈灾赈济思想 • 墨家的:“兼爱”思想 • 道家的互助互利思想 • 佛教的行善积德思想 • 大同社会思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选自《礼记·礼运》
(二)新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
➢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政策有两个支撑点: (1)从伦理道德出发,认为劳资冲突不是经济利益上的对立,而是感情、教养 和思想上存在差距而引起的对立。 (2)国家观,主张国家至上,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负起“ 文明和福利” 的职 责。 ➢1883年德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社会保险法》,并随之颁布实施了一系 列重要的社会保险法律。 ➢新历史学派的政策主张包括: (1)国家的职能不仅在于安定社会秩序和发展军事实力,还在于直接干预和控 制经济生活,即经济管理的职能; (2)国家的法令、法规、法律至上,决定经济发展的进程; (3)经济问题与伦理道德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的经济生活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满 足本身的物质方面的欲望,而且还应满足高尚的、完善的伦理道德方面的欲望; (4)劳工问题是德意志帝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5)国家应通过立法,实行包括社会保险、孤寡救济、劳资合作以及工厂监督 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措施,自上而下地实行经济和社会改革。
报告的影响:
– 对英国乃至西方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福利国家论。
目标:
– 消除贫困、疾病、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社会病 害
主要内容: – 第一,凡有收入的英国公民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参加 者按全国统一的标准交纳保险费,按统一标准享受有关 福利,而不问其收入多少。这就是社会保障的所谓“普 遍性”原则。 – 第二,改分散的管理制度为全国统一的制度。 – 第三,按照这一制度所发放的救济与津贴应使领取人能 够维持正常的生活,享受社会保障的时间以本人需要为 准,不受其他限制。
在把这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中扣除几项。
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
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险设施等;
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定的基金,如官办济贫事业 。
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归结为积累基金和消费 基金两大部分。
社会保障基金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占一定 的比重,就其主要部分来看,属于社会消费基金的组成部 分。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调节社会成员 的收入,保障最低生活需要,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 平等,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
➢(二)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准作为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志: (1)国民收入的大小 (2)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
庇古做出的重要贡献:
第一,确立了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
第二,确立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
第三,确立了外部性理论。
➢(三)旧福利经济学的社会保障思想:实施
社会保障,实现收入均等
✓(1)增加必要的货币补贴,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使劳动者患病、残 疾、失业和年老时能得到适当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第三章 社会保障的基本 理论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思想渊源
一、西方文明传统中的社会保障思想
1、互助互利的理念和行为 古希腊人:与他人分享物质财富是一种幸福 古罗马人:富人对于穷人的责任感思想 英国:救济法案确认政府的济贫义务与责任 2、基督教精神
互助、博爱即是善的最重要标准
3、空想社会主义 源于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国家不仅应该提供适当水平的养老金,而且应支持强制 性的养老储蓄。
(2)逐步废除固定的退休年龄,把老年人视为一种资源而不 是一种负担。
(3)对劳动力市场的严格管制,比如严格的就业立法,并不 会对失业造成强烈的影响。
(4)政府需要强调终身教育,以便能提出一些配套的教育项 目,使人们在童年时期就可以开始受教育,而且这种受教 育的过程可以一直持续到老年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