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电子+物理师范+物理基地

合集下载

华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培养计划

华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培养计划

华师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培养方案Teaching/Training Plan by the School of Phys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培养目标总体目标:培养从事中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专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专业人才以及将电子信息学科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

目标1: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

目标2: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训练、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目标3:培养具有适应在大中专或职业学校从事电子信息、物理、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人才。

Training TargetsGeneral objectives: Students should be professionals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ducation,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basic education of the middle schools and the medium occupation schools as well as professionals of apply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 various fields.Objective 1: Students shall have high cultural quality, professionalism,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ability of self-learning.Objective 2: Students shall lay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have broa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good engineering training,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Objective 3: Students shall cope well with the teaching courses 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physics、general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work in colleges or occupation schools, as well as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二、培养要求总体要求: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训练,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自主学习、知识更新的能力和教学能力。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2014年最新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2014年最新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2014年最新专业培养方案学院简介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始建于1951年,物理学为学校建校伊始首批建立的专业之一。

1991年,增设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2001年,增设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14年,物理学专业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IndianaStateUniversity)签署了2+2联合培养协议,在国际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突破。

60多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学院一代又一代教师的不断努力下,学院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学院现设物理系和电子工程系。

物理系下设理论物理中心、基础物理教育教研室及物理实验中心;电子工程系下设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电子工程实验中心。

学院现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专业为一本B段招生专业。

学院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

学院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硕士点。

理论物理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粒子物理与高能实验分析团队为辽宁省科研创新团队,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电材料与技术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缘结构优良,年龄结构合理。

现有教职员工5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高级实验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29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4人。

我院教师积极投入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十几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数十项,省市级项目数十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被SCI检索论文数百篇;积极出版专著和教材,申请发明专利;有多人获得省部级、市级学术成果奖。

学院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先后有多个教学团队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并获批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

学院现有教学与实验室总使用面积6500平方米,拥有实验仪器设备3129台(件),总价值1644万元。

科学技术部关于公布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公布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公布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
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公布日期】2015.02.26
•【文号】国科发政〔2015〕56号
•【施行日期】2015.02.2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科技部关于公布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
国科发政〔2015〕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根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规定,科技部开展了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经申报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议和公示等环节,确定306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附件1)、213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附件2)、52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附件3)和33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附件4)入选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特此公布。

附件: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名单
2.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名单
3.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名单
4.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名单
科技部
2015年2月26日附件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名单
(共306名)
附件2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名单
(共213名)
附件3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名单
(共52个)。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健康的体魄、较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拓展潜力、乐教适教、适应基础教育要求的合格师资,同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品德素质:热爱祖国和教育事业,拥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和道德修养;具备奋发进取、乐于奉献、敬业求真、爱人向善、合作尚美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身心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敏锐的心灵感悟力、稳定的情绪控制力、良好的人际协调与心理承受力。

知识素质:系统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实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掌握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物理教学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基础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中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了解当前基础物理教育改革的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能力素质:具有较强的分析物理问题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具有有效地口头和写作交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审美素质:具有较好的审美情趣,并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对美的感受中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6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三、毕业条件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70学分(见下表)并通过教育专业基本技能测试(具体测试项目见附件)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一、培养目标本科物理学(师范)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教学和科研能力,能够胜任中学物理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 知识与能力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较深的物理学知识和专业技能。

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践,培养以下能力:a) 具备较强的物理学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b) 能够独立进行物理实验、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c) 具备物理学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d) 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能力。

2. 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具备上述知识和能力的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下:(说明:以下仅列出部分主要课程,详细课程设置请参照教务处发布的课程表)基础篇- 数学分析- 线性代数- 高等代数- 微分方程- 大学物理(力学、光学、电磁学等)物理学专业篇- 理论力学-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电动力学- 量子力学- 固体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 引力与宇宙学科学实践篇- 实验物理- 课程设计与实习-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教育学、心理学篇- 教育心理学- 教学设计与评价- 教育法律法规选修课程篇- 天文学概论- 核物理学- 材料物理学- 生物物理学- 光学工程实践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本专业设置了一系列实践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和科研项目等。

三、评价与考核1. 课程考核本专业的课程考核以平时成绩、实验报告、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形式进行,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2. 毕业要求学生在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后,需要通过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撰写和答辩,综合评价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四、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本专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等。

学校为本专业提供充足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室,以支持学生的教学和实践需求。

物理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范本

物理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范本

物理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范本专业代码:学科门类:理学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及其必要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受到中学物理教学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

毕业后适宜进一步攻读物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或者在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普通中学及技术学校从事物理学教学、教育研究及其他物理应用的技术工作。

二、培养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和健康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修养。

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专业基础,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及研究方法。

了解物理学科前沿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并获得初步科学探究和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

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和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专业训练的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2、具备数学、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等物理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4、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物理教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5、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教学的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一级学科:物理学二级学科:理论物理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四、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 4年修业年限:4-6年毕业条件:本专业的学生,德、体合格,在校期间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和其它教学环节,至少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75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必修课97学分,专业选修课28学分,其它选修课14学分(其中包括全校公共选修课8学分,方向内专业任选课6个学分),实验课外实践环节57学分。

物理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1(执笔人:张定宗审核人:王文炜审定人:陈列尊)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有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知识面宽,熟悉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熟练掌握教师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物理教师。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物理学科和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物理实验以及教育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以及进行物理学应用研究的相关能力。

具体要求为: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2.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接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在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方面的标准;3. 具备一定的人文学科专业和邻近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具备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初步运用现代教育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以及物理教学的新成果进行教学;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能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等技术;5. 系统掌握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具备基本的文献阅读和翻译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应用开发能力,能撰写论文。

三、主干(核心)课程力学与理论力学、热学与统计物理学、电磁理论、光学、量子物理学基础、数学物理方法、教育学基础、教师教育心理学、力热实验、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

四、学制及学位1. 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

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修业时间为四至六年。

2. 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及学位要求1.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72学分方可毕业。

终稿级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专项方案

终稿级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专项方案

级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总体目标: 基于老师专业化发展趋势, 学生经过本科阶段学习, 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 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 学科素养和老师专业素养高度整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协调发展物理学科教学骨干老师、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乃至教育家, 并为硕士硕士教育输送优质生源。

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关键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和时俱进关键思想精神实质, 含有为祖国昌盛和民族富强而奋斗使命感;含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含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含有艰苦创业、勇于进取精神;含有良好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和团体精神2.培养出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含有创新精神人才;使学生掌握宽广坚实物理学知识;系统地熟悉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基础规律和基础方法;了解物理学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及物理学教学新成就;培养和提升学生物理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毕业后可从事教育、科研、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等行业工作含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熟悉教育法规,树立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生学习理念,掌握科学教育理论和方法,含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表示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反思能力,和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和开发学生潜质能力(二)培养要求总体要求: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和时俱进关键思想精神实质, 含有为祖国昌盛和民族富强而奋斗使命感。

含有良好公民素养。

含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

含有奉献精神和团体精神。

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含有一定听说读写能力。

掌握科学身体锻炼和健康知识, 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生活习惯, 含有健康体魄。

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 含有一定审美艺术修养。

1.知识结构: 掌握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含有良好数学基础, 系统掌握物理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和试验研究能力, 掌握物理学基础规律和基础方法;含有一定独立获取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了解物理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2014级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05-23(通过审核版本,代替原来版本)

2014级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05-23(通过审核版本,代替原来版本)

2014级物理系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具备提升人生价值的多方面素养,能够胜任中等学校物理教师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工作(如通用技术教学),具有初步中学教学研究能力和良好师德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特别重视学生如下素质的培养:(一)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1.具备准确、流利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2.乐于探究并善于用新方法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尊重别人并得到别人的尊重,通过沟通和合作来实现愿景。

4.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珍视家庭价值和社区和谐5.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1. 掌握物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独立获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实验操作能力。

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向。

2. 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3. 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维护和操作技能;4. 掌握教师职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修读要求与授予学位1. 学制四年。

提前修满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最长修业年限八年。

毕业总学分不低于166学分。

2. 主干学科: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等。

3. 核心课程:中学物理教育、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

课程分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

必修课11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9学分,专业必修课43学分,职业必修课34学分。

选修课不少于50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下限为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下限为35学分,职业课程选修课下限为5学分。

4.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三、学分分布与教学时间表表1:各类课程学分分布表四、课程方案表物理学(师范)专业课程方案表。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hysics (T eaching Orientation)一、学科门类:理学专业名称: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代码:070201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牢固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应用物理知识及计算机技术解决物理学实际问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在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从事物理教学及教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物理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能力,从事物理教育的能力和物理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2、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3、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等能力;4、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从事物理教学的能力;5、了解物理学前沿发展概况,主要研究方向与主要成果;具有较宽广的自然科学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能够把外语当作学习的工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三、主干学科:物理学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专业物理实验课、电子线路、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基本训练等。

五、核心课程:*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理论力学、*高等数学(物理类)、*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

六、主要实验、主要实践环节及其具体内容主要实验: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实验。

主要实践环节: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入学教育、公益劳动、微格训练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课程与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版——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非师范

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版——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非师范

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
MATH0031132125
专业
IMportant Ways of Thinking in Secondary Mathematics
任意
教材分析
MATH0031132129
选修
Materials Analysis
数学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
MATH0031132126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hesis Writing
Higher Algebra(II)
数学实验与建模
MATH0031132127
Mathematical Modeling with Experiments
近世代数
MATH0031131007
Abstract Algebra
各学期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1 2 3 4 5 6 7 8 讲课 实验 合计
11 5 14 4 2 3 39 0 0 0 0 0 0 0 0
五.培养计划表
分类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英语类
计算机类
思政类
通识 体育类
必修
文化传承类
其他通识必修
学分要求
自然科学系列 理
信息科学系列 科 通
识 语言基础系列
教 育 艺术体育系列
文 课 社会科学系列
科 程通
人文科学系列 识

修 教
育教师综合素质系列 研




选修学分 选修学分 学分要求
学分要求
学分要求
4
4
12 51
4
4
4
4
3
3
3 14 0 14 56

学科教学物理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物理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物理)培养方案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结合物理学系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特质的合格中学物理教师,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培养对象培养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物理学系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我们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以及所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培养方式物理学系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学制2.5年。

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物理学系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系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四、课程设置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反思五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5学分)1.英语(2学分)2.政治(3学分)(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SPSS应用)(2学分)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学分)(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1.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学分)2.物理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2学分)3.物理教育的测量与评价(2学分)4.物理研究前沿课程(2学分)5.专业英语(1学分)6.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学分)(四)专业选修课(至少6学分)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2.专题课程(2学分)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2)学校管理(1学分)3)学校德育(1学分)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8)中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写作(1学分)9)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1学分)3.物理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1.教学设计(2学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完成一项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物理学(国家基地)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国家基地)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国家基地)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30101K一、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目标:物理学(国家基地)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有志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领军型精英人才和创新型拔尖人才。

培养要求:物理学(国家基地)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接受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训练,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能力;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以及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类型学制:四年学位授予类型: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三、学分学时结构小 计板块类 别学时数(周数)学分数学分数比例(%)公共基础课程 960 56必修 专业课程 1080 60 116 65.5(校本通识课)公共课程 128 8理论教学板块选修专业课程 180 10 18 10.2公共课程 328 11专业实验 448 14实习实践 15周 15必修创新实践 32 141 23.2实践教学板块选修专业实验 64 2 2 1.1 合 计 3220 177 177 100四、理论教学计划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课程 类别课程名称 学 分 数学时数学 期教学周数讲授实验实践习题考 查 开 卷 闭 卷备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4811632 1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21326 6 √ 毛泽东思想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 9651560 3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61545 3 √军事理论 2 3211632 √ 计算机基础 2 6421632 32 √ 计算机高级应用 26431632 32√大学英语1 4 6411648 16 √ 大学英语2 4 6421648 16 √ 大学英语3 4 6431648 16 √ 大学英语4 4 6441648 16 √ 高等数学A1 8 12811696 32 √ 高等数学A2 6 9621680 16 √ 线性代数 3 4811640 8 √ 必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316408√选修校本通识课程须修够8学分(不可由双学位学分替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课程结构比例
1、 通识教育课程 51学分, 占33% 2、 学科基础课程 23学分, 占14.8% 3、 专业教育课程 47学 分, 占30.3% 4、师范生平台课程10学分,占6.5%、 5、教师教育课程 24学分, 占15.5%
四.修读指导
1、学生在选课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的学习进程,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55学分方能毕业。 2、 建议学生在一、二年级选课最多不超过27学分,最低不低于20学分。三、四年级最高不超过24学分,最低不 低于14学分。 3、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必修模块要求理科学生在文化传承类四门课程中任选一门2学分;现阶 段专业拓展课程学分可以充抵通识任意选修课程学分。跨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抵充通识选修课程学分。 4、要 求师范生在通识选修模块中的教师综合素质系列中修读4学分,在通识核心课程模块中修读一门2学分。 5、 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
教专业
Electromagnetics
育必修
热学
PHYS0031131811

Thermology
程 光学
PHYS0031131026
Optics
大学物理实验(二)
PHYS0031131027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2
各学期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1 2 3 4 5 6 7 8 讲课 实验 合计
0 54 54
光谱测量技术
ESTT0031131009
2
Spectral measurement technique
2
36 0 36
材料物理性能与测试 专 ESTT0031131010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nd testing
业 综合设计实验
教 PHYS0031131807
Photoelectric polymer materials
2
2
36 0 36
计算电磁学
ESTT0031132020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2
2
36 0 36
传感器及应用技术
PHYS0031132000
Sensor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1
2
0 36 36
3
3
54 0 54
3
3
54
3
3
54 0 54
1.5
3
54
分类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各学期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1 2 3 4 5 6 7 8 讲课 实验 合计
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
PHYS0031131035
Computer Language and Programming
3
4
36 36 72
生物物理学
PHYS0031132024
Biophysics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PHYS0031132030
Fundamentals of Mono-Chip Computers Applications

专业
天文学概论
业 PHYS0031132041
任意
Introduction to Astronomy
2
36 0 36
材料科学基础
ESTT0031131012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4
4
72 0 72
激光技术实验 专业 ESTT0031131801
Experiments of Laser Technology
必修
激光原理及技术
PHYS0031131003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Laser
计算机辅助制图
PHYS0031132038
Computer-Aided Mapping
3
4
36 36 72
ESTT0031131007 光电子学导论
2
2
36
核磁共振技术导论
ESTT0031131008
2
Introduction to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Technology
Quantum Mechanics
5
5
90 0 90
固体物理
PHYS0031131040
Solid-State Physics
3
3
54 0 54
分类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论
PHYS0031131052
Histroy of Physics and Physics Methodology
物质科学D(生命科学)
BIOL0031131009
Physical Sciences D(Bioscience)
师范 物质科学B(化学)
CHEM0031131031
生基
Physical Sciences B(Chemistry)
础平
物质科学C(地球科学) 台课 GEOG0031131007
总学时
学分 1 2 3 4 5 6 7 8 讲课 实验 合计
2
2
36 0 36
2
2
36 0 36
2
4
36 0 36
2
2
36 0 36
1
1
18 0 18
2
2
36
2
2
36 0 36
23
10. 11.
79 3 7
7.5 3.5 7 6
5
5
17.
155 10 12
12 13 3.5 7 6
5
物理学系 物理学 (师范) 本科 培养方案 (2014)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
PHYS0031121802
Digital Logic Circuit ExPHYS0031131024
Mechanics
大学物理实验(一)
PHYS0031121800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1


电磁学
PHYS0031131025
电工学技术与实验
PHYS0031132800
Electrotechnics and Experiments
3
4
36 36 72
原子物理
PHYS0031131014
Atomic Physics
3
3
54 0 54
大学物理实验(三)
PHYS0031131028
1.5
3
54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3
1.5
3
0 54 54
2
2
36 0 36
光电薄膜与器件
ESTT0031131013
2
Thin-film photovoltaics and devices
2
36 0 36
光电子技术实验
ESTT0031131802
1.5
Experiments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3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
能适应二十一世纪光电子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创造性思维能 力,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事光电子信息与材料和电磁波谱技术等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 及科学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三.课程结构比例
1、 通识教育课程 51学分, 占33%。 2、 学科基础课程 25学分, 占16% 3、 专业教育课程 79学 分, 占51%
Advanced Mathematics A1
线性代数
PHYS0031131034
Linear Algebra
高等数学A(二)
MATH0031121001
Advanced Mathematics A2
工程数学 学 ESTT0031121000
科学科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基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
PHYS0031121003
础课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数字逻辑电路
PHYS0031121004
Digital Logic Circuits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PHYS0031121803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periment
Comprehensive Designed Experiments

毕业设计 课 ESTT0031131804
Graduation Design

学分要求
3
3
54 0 54
2
3
0 72 72
6
0 0 216 216
10. 11.
56 3 7
7.5 3.5 7 6
5
5
光电高分子材料
ESTT0031132018
物理学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培养方案 (2014)
一.指导思想
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时代精神,遵循科技人才培养的规律,努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 构,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国家输送能适应新世纪电子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 类人才。
一.指导思想
体现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的时代精神,遵循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加强物理学基础训 练,拓宽有关专业知识,提高物理学基础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运用专业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国家输送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