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城市绿地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葫芦岛市园林管理处
二〇〇六年八月三十日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市雨水的利用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广阔领域,它涉及到城市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雨水径流的污染控制、雨水作中水等杂用水源的直接收集利用、用各种渗透设施将雨水回灌地下的间接利用、城市生活小区水系统的合理设计及其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
1 城市雨水利用的定义及其意义
1.1 定义
雨水利用实际上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从城市到农村,从农业、水利电力、给水排水、环境工程、园林到旅游等许许多多的领域都有雨水利用的内容。城市雨水利用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雨水利用主要指对城市汇水面产生的径流进行收集、储存和净化后利用;我们说的是广义的城市雨水利用,可做如下定义:在城市范围内,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措施对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包括收集、储存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施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1.2 意义
城市雨水利用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雨水利用主要指对城市汇水面产生的径流进行收集、储存和净化后利用;我们说的是广义的城市雨水利用,可做如下定义:在城市范围内,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措施对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包括收集、储存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施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现代意义上的雨水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紧缺和环境与生态问题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据联合国调查,水的需求随人口和经济发展而迅速增长。从1940-1990年,在50年时间内,全球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1995年全球用水总量已达36000亿m3,人均用水628 m3,约占易用淡水资源量的27~30%。全球约有4.6亿人生活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内,还有1/4人口即将面临严重用水紧张的局面。
我国是世界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全国600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
雨水是一个城市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对补充城市水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城市中,雨水资源的大规模回收利用还是一片空白,每年造成城市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其技术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此项课题为城市道路雨水利用,作为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一个分支,对雨水的回收利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
具体讲,包括下列方面:
(1)雨水的集蓄利用,可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
(2)雨水的间接利用,将雨水下渗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减少水涝等。
(3)雨水综合利用,利用城市河湖和各种人工与自然水体、沼泽、湿地调蓄、净化和利用城市径流雨水,减少水涝,改善水循环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
总之,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灾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坚持技术和非技术措施并重,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标本兼治,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如果雨水利用技术发展成熟,不但可以缓解国内用水紧张的局面,还可以出口到其他严重缺水国家,因为截止到目前为止,海水淡化的费用要远高于进口雨水的费用,无疑将会推动国内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
2 国外利用雨水资源状况
2.1 德国雨水利用技术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就开始探索雨水资源化。德国是欧洲开展此项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市场上已大量存在收集、过滤、储存、渗透雨水的产品。
德国的城市雨水利用方式有3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德国城市街道雨水管道口均设有截污挂篮,以拦截雨水径流携带的污染物。城市地面使用可渗透的地砖,以减小径流。行道树周围以疏松的树皮、木屑、碎石、镂空金属盖板覆盖。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先进一点儿的小区甚至建造出集太阳能、风能和雨水综合利用于一体的生态建筑。
2.2 日本雨水利用技术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对雨水的利用。早在1980年,日本建设省就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采用雨水贮留渗透计划,可以有效地补充涵养地下水,复活泉水,恢复河川基流,改善生态环境条件。
利用雨水贮留渗透的场所一般为公园、绿地、庭院、停车场、建筑物、运动场和道路等。采用的渗透设施有渗透池、渗透管、渗透井、
透水性铺盖、浸透侧沟、调节池和绿地等。
此外,日本还在一些城市的建筑物上设计了收集雨水的设施,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消防、植树、洗车、冲厕所和冷却水补给等,也可以经处理后供居民饮用。
3 我国雨水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我国雨水利用现状
中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
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的长岛县、大
连的獐子岛和浙江省舟山市、葫芦岛等雨水集流利用工程。大
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但已显示出良好
的发展势头。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西安、昆明、葫芦
岛、沈阳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展研究。由于缺水形势严峻,北京
的步伐较快。
3.2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3.2.1 城市雨水利用的国际化与集成化
今后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国际
化与集成化。国际雨水收集利用协会(IRCSA)于1991年在中国
台湾正式成立以来,不断地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两年一
度的交流大会使各国之间的雨水利用技术和信息能很快地传
播。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雨水利用技术的国际化提供了很好的
平台。
3.2.2 城市雨水利用向多目标和综合性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