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说课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月乐


乐 观

作业布置,拓展阅读: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 也无晴。
认真阅读上面这首诗,结合所学课
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谈谈你心目中 的苏东坡,写出400字左右的研究报告。 (以上是我从六个方面介绍的我的教学 过程)
1. 写出通假字的本字;
举酒属客 冯虚御风


2. 说一说加点词的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侣鱼虾而友麇鹿


3. 说一说下边两句是什么句式: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今安在哉?
倾听范读,梳理情感: 请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
内在线索。
乐 -----悲-----喜
文本研讨
1、为何而乐? 观景而乐
赤 宋壁 赋 苏

·
一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古 代山水游记散文。虽为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 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 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 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 结合的典范. 所以,学习本文,要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的基础上,注 重对文章语言进行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 理趣,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要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 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的理念。
“望美人兮天一方”
“知不可乎骤得,脱遗响与悲风”
理想难以实现
的悲哀
3、 由悲而喜,苏轼有了哪些感 悟?
水月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悟?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从苏轼对待挫折的旷达心态中得到启示:
应以宽容的心去消解一切的困 难和痛苦,要真正做到“一蓑烟雨 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 人生境界。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词、句. 2.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中作者的 情感变化。 3.品味文章融情、寓理于景的写法。
教 学 重 点:
1.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词、句.
2.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中作者的 情感变化。
教 学 难 点:
品味文章融情、寓理于景的写 法。
二、教法 与 学法
反复诵读法 问题探究法 点拨法 自主预习法
• •
( 景


美 ) 清
露 横
风 徐
爽江 来

(美,
情 乐 )
水 光
, 水 波
接不
天兴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平冯虚御风,
精神的自由, 羽化登仙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2、作者悲从何而来?
悲缘此而来: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政治的失意
教学程序
1、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3、倾听范读,梳理情感 4、文本研讨,突破重点 5、梳理总结,再品文本 6、作业布置,拓展阅读
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问:该诗里的刻画的形象 是谁? (s苏轼)
u
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