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第三节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
(3)秦伯说,与郑人盟。(《左传·僖公三十 年》)——说,后来写作“悦”,高兴。
(4)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策 四》)——责二)古今字产生的原因
• 1.词义引申以后,同一个字形表示的义项 众多,为区别词义而另造新字,分担原 字的部分意义。
• 2.由于字形的假借,假借义与本义共用一 字,为使假借义与本义能区分开来而另 造新字,承担本义或假借义。
• 这些后起的新字和原字就构成古今 字的关系。古字表示的意义多,今字只 是表示古字的部分意义。字形上,多数 古字与今字形体中有相同成分。
(三)今字产生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 1.多数今字在古字基础上加形符而成。如: 奉—俸、捧 采—彩 賈—價 辟—避、僻、譬、闢、嬖
第三节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
• 一、古今字 • (一)定义 • 古今字是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种
同一读音和意义的形体不同的字。先产 生的叫古字,后来造的叫今字。 • 古今是相对的概念,周为古则汉为今, 汉为古则晋宋为今。 • 例:
(1)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左 传·隐公元年》)——大,后来写作“太”。
同一组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 替代,而今字却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 替代古字。
三、通假字
• (一)定义
• 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某个字本有专字, 可古人书写时没有使用这个专字而是借 用了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这种现 象叫通假。其中被代替的字是本字,用 来代替本字的字是通假字,也称为借字。
• 例:
再如:“游”和“遊”。“遊”的本义是关于 行走的,“游”的本义是关于水的。关于行走 的都可写作“游”,但关于水的却不能用 “遊”。
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PPT课件
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
索隱:“謂數起便也。矢,一作屎。”
-
31
➢時間上古今字是歷時關係,有先後之別。 通假字的二字同時存在,屬于共時關係。
➢字形上古今字以古字爲基礎,另加意符。 如取——娶
➢通假字的本字與借字之間毫無造字相承關 係。如有——又
-
14
古字与今字的关系
字形上 的关系
在古字上增加意符--反返 在古字上更换意符--说悦
禽擒 敛殓
语音上
今字以古字为声符--昏婚
的关系 今字沿用古字的声符-沽酤
当初读 音相同 或相近
字义上
今字所表示的意义只是古字义项中的
的关系 一项。
15
通假字-举例
使 用 通 假 字 的 例 句 本字 类 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君主l国君在年终用腊品祭祀祖先鬼神x小动物癿整体干肉l蜂蜡蜡zh年终祭祀百神癿仪式虺之初文毒蛇gn盾牌種zhng种子种chng姓萬wn数词万m万俟q繁简字同音字1藥草药医药药白芷香草名僕奴仆p仆向前跌倒p幾几乎几何谷山谷姓醜丑恶丑陋丑十二地支之一餘剩余余第一人称代词24繁简字同音字2裏里面里里程邻里鬥争斗斗升斗量器徴征求征兆征征伐範模范繁简字同音字3韆秋千千数目鹹咸淡咸皀副词聽听声音听笑癿样子26祇zh仅仅隻zh量词有時間先後問題但它們癿讀音意義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亏換使用
19
繁简字-与繁体字简化的区别2
3.今天的简化字都 是由繁到简;古 代的繁简字有的 是由简到繁。
20
繁简字-三类
同形字
古书中甲字和乙字是形音 义都不同的两个字,但甲字的 简化字与乙字形体完全相同。
適:往, 恰好
古今字 通假 字 异体字 繁简字
(五)造字假借的作用
一是弥补了象形字 无法构造的缺点 二是节省 了造字 的数量 缺点是: 仍未摆脱表意文字 的局限 汉字系统的形音义 造成了混乱
(六)用字假借
用字假借:是汉字在使
用过程中的假借情况。 原因:一是用了别字: 如:甚矣,汝之不 甚矣, 二是: 从习惯,省事:
旦日,不可不蚤 旦日,不可不蚤自 来谢项王。 来谢项王。“早”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 孤不度德量力, 大义于天下。 大义于天下。“於”
(一)
古今字的形體
古字加形符 其萁;采(才采);員圓; 韋圍;取娶;昏婚;州洲; 县悬;孰熟;属嘱;反返; 改變形符 采採;說悅;赴訃;斂殮; 沒殁;振賑;張脹; 略加变形 母毋;不丕;大太;閒間; 陈阵 形体无关,通假字造成的: 形体无关 亡无;伯霸;辠罪
(二)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和通假字
1、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上古文字量少,一个字可能负担 许多词义,为了加以区别,就对 某个词义另造一个新字,于是就 形成了古今字。所以,古今又叫 区别字。例如: 上古没有“悦”这个字,表示这 个概念经常都是用“说”,但是, “说”的义项和用法很多,于是 就造后起字“悦”来表示高兴这 个概念。又如: “尝”(从旨尚声)的本义就是 表示“口味之也”,但因为“尝” 经常用来表示“何尝”、“未尝” 等概念,因此人们给“尝”加一 个意符“口”构成一个后起字 “嚐”表示“嚐滋味”的概念。 2.对待古今字的正确态度: (1)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从而 掌握古书的词义; (2)承认文字发展的事实,不 要后古薄今,也不要是古非今。 3、 古今字和通假字 中学教学并不区分,古今字和通 假字,只是笼统的称为通假。大 学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研究,才提 出这一问题。
(二)、异体字的类别:
1、造字方法不同造成的 异体字 野:(形声) 埜 (会意) 岩:(会意) 巖 (形声) 灾: (会意) 烖 (形声) 泪涙- 岳嶽- 膻羶shan絷zhi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古今字的界定:指古今两个时代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两种字形,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古字和今字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
●晋灵公不君,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避)●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闢)●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僻)●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譬)●责——债;舍——捨;反——返●责毕收,欲以何市而反。
《战国策》●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左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古今字意义上的联系*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益——溢;州——洲;止——趾;奉——捧*古字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采——採;队——坠;其——箕;孰——熟;县——悬;然——燃*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大——太;解——懈;取——娶异体字异体字界定:指形体相异,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叫异体字。
其中最通行的一个称为正体,其他的称为异体。
●异体的原因:会意与形声字的差异:泪—涙;岩——巖形声字的意符不同:唇——脣;猫——貓;遍——徧;歌——謌;溪——谿●形声字的声符不同:粮——糧;裤—袴;蚓——螾;●偏旁相同,位置不同:峰-峯;鹅;群。
异体字需要注意的问题●意义相近、读音相同的汉字不是异体字。
置-寘(放置、设立、购置——放置)●意义有相同和相异之处者,不宜视为异体字。
雕-彫--凋(雕:鸟名;彫:雕琢、雕饰;凋:凋零)●有条件通用的字不宜视为异体字。
(沽——酤;亡(亡何、亡虑——无)繁简字●繁简字的界定:●指一个字有笔画繁简不同的两种写法。
笔画繁多的称为繁体,笔画简少的称为简体。
繁体字和简体字合称繁简字。
●意义:学习认识繁体字,是阅读、整理古典文献典籍的需要。
●简化字的形体来源:●重新用古字,废弃后起字:从-從;网-網;云-雲;舍-捨;采-採;卷-捲。
●草书楷化:车-車;门-門;为-爲;应-應●局部代替:习-習;夺-奪;务-務;奋-奮。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辟——避闢僻嬖譬
编辑ppt
要注意的问题
一、“古今字”与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出现的
一个汉字的古形与今形有别。
古今字中的“今字”为后起字,它承担着“古
字”几个义项中的一个,“今字”相对于“古字”
而言是一个独立的字。而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出
现的一个汉字的古形与今形,却都只表示同一个
字,是同一个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写法。例
③征—征徵
在征税义上通用,其余意义不相通。
④制—制製
在制作义上通用,制裁、法制义不作“製”。
编辑ppt
经·豳风·伐柯》:“取妻如之何?”后来为这
一引申义造了“娶”字。
②今字记录本义,古字记录引申义。例如“要”
与“腰”,《说文》:“要( ),身中也。”
身中即“腰”,如《墨子·兼爱》:“昔楚灵王
好士细要。”引申为关键、重要等义。后来为本
义另造“腰”字,“要”专用于引申义。
编辑ppt
二、文字的假借
1、冯憑 说悦 辟避
能被称为“简体字”。这种所谓的“简体”只是
相对于当时较繁的形体而言的,并非我们这里所
说的“简体字”。例如:
编辑ppt
繁简字的对应方式
1、一对一的关系
爱—愛 办—辦 达—達 递—遞
2、一对多的关系
①当—當噹 尽—儘 坛—壇罎
②干—干幹乾 系—系係繫
③台—台臺檯颱
编辑ppt
简体字的来源(汉字简化的方法)
不包括在内)等原因,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
些意义,一字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后世为理解书
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
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
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
古书中的字
2
2、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 (1)本无其字的假借
某些词原先没有专门造字,人们就从 现有字中选取同音字来记录它。
3
莫(昏暮)—否定性无定代词 然(燃烧)—指示代词
其(畚箕)—代词和语气词 乎(呼叫)—表疑问句末语气词 午(捣臼棒槌)—十二地支之一
14
繁简字需注意的几种情况
❖ 古今同形字: ❖ 臘(là),臘祭。简化为“腊” ❖ 腊(xī),小动物整体干肉。 ❖ 同音替代字 : ❖ “後”简化为“后”(君王) ❖ 两个以上的字共简为一形: ❖ 钟:鍾(一种容器)、鐘(钟鼓)
15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和——咊 ❖群——羣 ❖鞍——鞌 ❖雜——襍
13
(四) 繁简字
❖简化字与其所对应的繁体字合称繁 简字。
❖ 汉字简化的历史十分悠久。从甲骨 文时代起历代都有汉字简化的现象。 这里所说的简化字,有其特定的含 义。即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 《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 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 “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暮”这个词,本来用“莫”来记 录,后来写作“暮”,“莫”和 “暮”就是古今字的关系,“莫” 是古字,“暮”是今字。
7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 汉字除了表示本义,还用于表示引申义 和假借义。汉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 为了区别不同的用法,就以原字为基础 加以改造造出新字,来分担原字的某些 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 后用的不同的字,由此形成了一对古今 字。
10
(三) 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 读音(包括古音和今音)和意义
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的概念
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的概念《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的概念》嘿,你知道吗?汉字可是超级有趣的东西呢!今天呀,我就想和你唠唠这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和繁简字的概念。
先来说说古今字吧。
你可以把古今字想象成是汉字的“变身记”。
就好像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一样,汉字也会变呢。
比如说“莫”这个字,在古代啊,它可厉害了,既表示傍晚的意思,又有不要的意思。
但是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觉得这样容易混淆呀。
就像你有一个盒子,里面装了两种不同的宝贝,可每次拿的时候都不太清楚到底要拿哪一个。
所以呢,人们就给“莫”变出来一个新的字,就是“暮”,专门用来表示傍晚。
这样呢,“莫”就主要表示不要啦。
这就是古今字,古字的一部分意思被分化出来,有了新的今字。
再比如“益”,它本来表示水满出来,也有更加的意思。
后来就变出了“溢”专门表示水满,“益”就更多表示更加之类的意思啦。
你看,这是不是很有趣呢?就像一棵大树,原来一个树枝上有好几个不同的果实,现在把其中一个果实单独移到了新的树枝上。
那异体字又是什么呢?哎呀,异体字就像是汉字的双胞胎或者多胞胎呢。
它们长得不太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
就好比你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小玩偶,只是一个穿着红衣服,一个穿着蓝衣服,可它们都是同样的小玩偶呀。
比如说“泪”和“涙”,一个左边是三点水,一个左边是目字旁,可它们都表示眼睛里流出来的水。
还有“峰”和“峯”,你看这两个字,写法不一样,但说的都是山的顶部那个尖尖的地方。
有时候我就想啊,古人干嘛要造出这么多长得不一样但意思一样的字呢?这不是有点麻烦吗?嘿嘿,不过这也说明汉字很有创造力呀。
再来讲讲假借字吧。
这假借字啊,就像是汉字在玩“借用”的游戏。
比如说“其”这个字,本来是个象形字,像簸箕的样子。
可是呢,在古汉语里,人们想要表示“他的”或者“那”这样的意思,一时又没有专门的字,就干脆借用了“其”。
这就好比你没有带铅笔,然后就跟同桌说:“借我你的那个东西写一下。
假借字、古今字和异体字
字,产生在后的那个字则叫今字。古字和今字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古”和“今”也是相对的概念,段玉裁说:“古今无定时, 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可见,“古”、“今”只是指表示某一词义的字产生的时代性 而言的。
这种类型的古今字,常见的如:然燃、孰熟、队坠、县悬、何荷、责债、其箕、暴曝、要腰、止趾、奉捧、匪篚、益溢、虚
墟等等。 ② 在假借义基础上形成的古今字。 表示某一词义的古字是六书假借字,后来,又为这一词义另造新本字。这样,原先的六书假借字与新造的本字就形成了古今
一、假借字 “假借”是个大的概念,它包括“造字”的假借和“用字”的假借,前者指“六书”中的假借,后者指古代文献用字中的通假(又叫“古 音通假”)。用六书假借法“造”的字,叫“六书假借字”;由古音通假而使用的字,叫“通假字”。 1 六书假借字 我们知道,“六书”是专讲造字理论的。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能产性的造字方法,它们能从无到有创造新的字 形,因此历来被称作“造字之本”;转注和假借由于不能创造除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之外的新的字形,因而被称作“用字之法 ”。段玉裁说:“戴(震)先生曰:‘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圣人复起,不易斯言 矣。”戴震和段玉裁的这种观点,简称叫“四体二用”,又叫“体用说”,在学界有很大影响。实际上,假借是一种不造新字的“造字 方法”,它的本质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也就是说,语言中已有某一个词,但在文字中没有记录它的字,于是就在已有的文 字中找一个与它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来兼记它,而不再为它另造专字。 例如,“其”是象形字,它本来记录语言中含义为“簸箕”的名词。语言中又有一些虚词,意思是“那”、“他的”、“如果”,或者表示 委婉语气、反问语气,它们的读音与“其”相同;照理,应当分别为它们专造新字。但古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为它们造字,而 是直接借用“其”字来记录它们。于是“其”除了本义“簸箕”外,又兼表了上述几种虚词假借义。例如《史记·项羽本纪பைடு நூலகம்:“今欲举 大事,将非其人不可。”“其”表“那,那个”之义。《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表“他的”之义。《荀子·劝学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表“如果”义。《左传·僖公三十年》:“吾其还也。”“其”表委婉语 气,可译作“还是”。《左传·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岂”,等等。上述例句中的“ 其”,就是六书假借字。 因此,从汉字的绝对数字来看,六书假借并没有增加新字,仅是借用音同的已成之字来记录新词,确实是“用字之法”;但是 ,如果从整个文字体系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看,由于它能以一个字表示若干个词,免却了为每一个词造一个专字的劳顿,节制了 文字无限制地繁衍滋生,所以它又确实是不造新字的“造字方法。” 六书假借字在古汉语书面语言中用得十分广泛。如果一个词的词义同用来记录它的专字的字形结构所反映的本义没有任何内 在联系,那么,就可以把表示这一词义的专字看作六书假借字。虚词“之”、“所”、“而”、“则”、“然”、“若”、“夫”、“莫”、“或”、“为 ”、“也”、“邪”、“焉”等,都是六书假借字。 2 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汉语书面语言中在“本有其字”的前提下,由于音同或音近而借用的字,它是由古音通假而产生的。所谓古音通假 ,就是古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古音通假纯属用字之法,它的本质是“本无其意,依声托字”(清代著名学者朱骏声语)。也就是说,语言中的某一个词,已有专 字记录它,但古人在写文章时,却不用这个专字(又叫“本字”),而借用另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字来记录这个词。 那个被借用的字即通假字。 例如,“眉”是记录“眉毛”的专字,但在《荀子·非相》“伊尹之状,面无须麋”一句中,却借用了与“眉”古音相近的“麋”(本义是一 种鹿)来表示“眉毛”之义,“麋”即通假字。 凡通假字,一定能找到本字。这是通假字与六书假借字的区别。 由于六书假借字和通假字都是以音同或音近为原则而借用的字,所以,人们往往把两者合称为“假借字”。近代学者刘师培曾 以“制字之假借”和“用字之假借”来区别六书假借和古音通假,他说:“制字之假借一字两用,用字之假借是两字一用。一字两用 之假借由于字少,两字一用之假借由于用字之宽。”他的话颇有道理。 通假字,如果从音同替代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写别字”。但通假字与别字之间也有差别,即通假字具有社会 约定俗成性和历史沿用性,而别字则具有任意性。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共13张PPT)
第六页,共13页。
壶,本义是器物之名(如“水壶”),借作“瓠”(葫芦)。《诗经·豳 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由,本义是“从”,借作“犹”(犹如,如同)。《孟子·梁惠王上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驩,本义是“马名”,常借作“欢”。《左传·昭公四年》:“寡 人(guǎrén)愿结驩于二三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 辩,本义是“巧言”,借作“辨”。《庄子·秋水》:“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涇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信,本义是“诚也”,借作“伸”。《周易·系辞下》:“尺蠖之 屈,以求信也。” 时,本义是“四时也”(即一年四季的“季”),借作“是”(这些)。 《诗经·周颂·噫嘻》:“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靡,本义是“倒下”,借作“无”。《诗经·大雅·荡》:“靡不有 初,鲜克有终。”
惠,本义是“仁慈”、“恩惠”,借作“慧”。
如:饋-餽直、昵,-暱本、棹义-櫂是、“猿曲-猨”、的裤-反袴、面掩-,揜借作“特”(表“仅只”之义)。《孟子·梁惠王 4壶、,谁本习义计是上会器,物》能之为名:文(如收““责水‘…于壶薛”…),乎以借?作五“瓠”十(葫芦步)。笑百步,则何如(hérú)?’曰:‘不可。直不百
》) ②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年,酒五斗。(《汉书·文
帝纪》) ③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④ 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乎。(《许行》) 4. 从对应字数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 ① 主齐盟者,谁能辨焉?(《左传·昭公元年》) 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古今(ɡǔ jīn)字
同一个词、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形来记录 ;产生在前的那个字,叫古字,产生在后的那个字则叫今字。 古字和今字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13872页PPT文档
师→狮 戚→慼 栗→慄 乌→呜 象→像 采→彩 牟→眸
③在引申义基础上形成的古今字
贾-价:《说文》:“贾,市也。”段玉裁注: “市,买卖之所也。因之凡买凡卖皆曰市。贾者, 凡买卖之称也。……引申之,凡卖者之所得、买 者之所出皆曰贾,俗又别其字作‘价’。”
乌-于、预-豫 、喻-谕、亨-享
《易·大有》:“公用亨于天子”
注意:有三种情況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其一、意义相近,后代读音相同,古音 不同的字。如:置——寘
其二、自古就音同,但意义广狭不同的 字。如:游——遊、酤——沽
其三、偶尔通用的字(用字时的通假 字)。如:剥——扑、蚤——早
(1) 什么是繁简字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 返 (1)异体字是音同、义同、形不同的两个或几个 字,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
(2)异体字的构成情况
① 结构方式不同。 泪-淚 埜—野 岩—巖 災—烖 躰--體 嶽--岳 馽--絷
② 偏旁位置不同。 咊、秌、峯、羣、朞、襍雜、鵞、夠、胷、慙
③ 声符不同。 缐、袴、揜、猨、螾、煙 ④ 意符不同。 盃、歎、覩、煖、謌、谿、徧、鴈、歗、缾 ⑤形符声符都不同。 愬、邨、蹟、眂
假借字、古今字、 异体字、繁简字
假借字
“假借”是个大的概念,它包括“造字”的假 借和“用字”的假借,前者指“六书”中的假借, 后者指古代文献用字中的通假(又叫“古音通 假”)。用六书假借法“造”的字,叫“六书假借 字”;由古音通假而使用的字,叫“通假字”。
六书假借字
《史记》:“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荀子》:“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 不近,庶人不服。” 《左传》:“吾其还也。” 《左传》:“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禮,《说文》:“ , 履也。所以事神致 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 ,古文 禮。 ”
棄,《说文》:“ 棄。”
,捐也。 ,古文
3、历代的俗字
繼继 蠶蚕 遷迁 陽阳 燈灯 憐怜
4、草书楷化 車车 門门 韋韦 當当 堯 尧 爲为 會会 盡尽 頭头 應应 樂乐 歸 归 書书
5、简省构件 鑿凿 習习 廣广 飛飞 點
“修”本义为“修饰”,引申为“修治”、 “修理”、“修长”等义。
“脩”,《说文》:“脩, 脯也。从肉攸聲。 息流切 ”本义为干肉,由于与“修”同音, 可以假借为“修”,表示“修饰”、“修 治”、“修长”等义,所以可以说在以上意 义上,“修”、“脩”相通,但“干肉”义, 决不能用“修”。
3、有些字的通用是有条件的,更不能认为是 异体字。如“亡”和“无”、“沽”和 “酤”。
二字古音也不相同。“置”读陟吏切 ,上古 音
属于端母职部。“寘”读支義切 ,上古音属 于章母支部。
“寔”,《说文》:“寔, 止也。从宀是聲。 常隻切 。”
“實”,《说文》:“實,富也。从宀从貫。 貫,貨貝也。神質切 。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宀部》:“寔,假借 又为實。”
2、有些字,它们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有相通 之处,也有不通之处,也不能把它们看做异
7、另造形声字 護护 療疗 價价 蝦虾 廳厅 讓让 鑰钥 鐵
铁 儀仪 擁拥 躍跃
8、另造会意字: 塵尘 陰阴
9、同音代替,有一对一的,有一对多的。 幾几 鬥斗 穀谷 麵面 鬱郁( 《说文》:右
扶風郁夷也。从邑有聲 ) 薑姜 裏里 征 徽 幹乾干 隻祗只 臺檯颱台 後后 醜丑 僕 仆 (说文:仆,顿也。)
舍—捨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② 原先字義完全不同,只是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兩個 或兩個以上的字,取其中寫法最簡單的一個字作 簡體字來表示所有的字。例如: 谷、穀——谷 只、隻——只 丑、醜——丑 干、乾、幹、榦——干 余、餘——余 后、後——后 有時,另造一個簡體字來表示所有這些字。例如: 復、複——复 發、髮——发
提問:如果用簡化字排印古籍,對理解古文 含義影響最大的是哪種簡化字?為什麼?
3 古今字的形體
• • • • 古字加上形符(最常見):其箕 取娶 古字改變形符:斂殮 . 古字略加變形:田毋 大太 陳陣 加注聲符:食飼 自鼻
4
古今字與通假字的區別
1)古今字突出了漢字的表意特點,由於 同一字形所負載的意義太多,於是在 原有的形體上增加或改變意符,以便 從視覺上把古字與今字區別開來。
• 古字和今字是不同歷史時期的產物。
• 段玉裁說:“古今無定時,周為古則漢為 今,漢為古則晉、宋為今。隨時異用者, 謂之古今字。”
注意2:有些古今字是一對多的關係
• 采→採、彩、綵 • 辟→嬖、僻、闢、避、譬
二、異體字
1 什麼是異體字(p.173) • 異體字是音同、義同、形不同的兩個或幾 個字,它們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替代。
① 在本義基礎上形成的古今字
• 古字是記錄某一詞義的本字,由於 經常借作他用,後來又另造新本字 來專表該詞義。 • 其箕、要腰、止趾、奉捧
益溢——水漫出來
《呂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
• 引申爲增加,利益。 《孟子·告子下》曾益其所不能。 《左傳·僖三十年》若亡鄭而益於君。
②在假借義基礎上形成的古今字
4 異體字的形成情況
• 主要有以下四種: ① 造字方式不同:會意字與形聲字的分別— —嶽岳、淚泪、巖岩。 ② 偏旁位置不同。如:和咊、秋秌、峰峯 ③ 聲符不同。如:褲袴、洩泄、猿猨。 ④ 意符不同。如:暖煖、瓶缾、寓庽。 ⑤意符聲符都不同。如:剩賸、炮礮。
古今字、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
古今字、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都是汉字学上的重要概念,它们所代表的几种文字现象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古今字是一种一词多字现象。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表示,在前的是古字,在后的是今字,合称古今字。
如表示“返回”义的词原用“反”表示,后来用“返”表示,“反”、“返”在“返回”义上构成古今字;表示“昏暮”义的词原用“莫”表示,后来用“暮”表示,“莫”、“暮”在“昏暮”义上构成古今字。
古今字产生的两大原因:一是文字假借,一是词义引申。
(一)文字的假借由文字假借造成的古今字又可具体分为两种情况:1.某字被借走,为它的本义造新字,原字与新字构成古今字。
如:须一鬃“须”字由表花纹条理的“彡”和表头部的“页”构成,其本义是胡须。
(说文解字》:“须,面毛也。
”)由于“须”被借去表“必须”之义,于是本义另造“鬃”字表示(“鬃”今又简化为“须”)。
然一燃“然”字下面的“?”实即“火”字“然”之本义是燃烧。
《说文解字》:“然,烧也。
”由于“然”被借作代词、连词,以及形容词词尾,于是本义另造“燃”字表示。
2.古字用于表本义,为假借义造新字,形成古今字。
如:采一彩“采”字的字形结构是“爪”在“木”上,本义是采摘。
假借表文彩、色彩。
后为假借义造“彩”字。
辟一鹳“辟”的本义是法律、法度。
《说文解字”:“辟,法也。
”假借表开、开辟。
如《苟子?议兵]》:“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
”后为假借义造“阴”字(“牌”夸又简化为“辟”)。
词义的引申词义引申造成一词多义,表现在书面上就是一字多词。
为了表意明确,减轻原字的负担,于是新造字分担原字的义项,形成古今字。
具体情况亦有二:1.让原字表本义,为引申义造新字。
如:昏一婚“昏”本义是黄昏。
由于古代婚礼在黄昏时举行,因此引申出结婚之义。
如((左传?隐公七年》:“郑公子忽在王所,故陈侯请妻之。
郑伯许之,乃成昏。
”后为引申义造“婚”字。
景一影“景”本义是日光。
第三节 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臭→嗅: 《荀子》:“彼臭之而无嗛(qiè
动词,古通“慊”,满足;快意, 引申为:舒服。)于鼻。”
然→燃: 《三国志· 刘馥传》:“夜然脂照城外。”
2、今字为古字的引申义而造 取→娶
《诗· 齐风· 南山》:“取妻如之何?”
解→懈 :
《说文· 角部》:“判也。从刀判牛角。” 《礼记· 杂记》:“三日不解。”注:“倦也。”
二、简化字简化途径
(5)保留特征或轮廓
把繁体字笔画复杂的部分去掉,只留下表 示这个字的特征或轮廓,使笔画减少。
比如,飛—飞 奪--夺聲——声
二、简化字简化途径
(6)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在原来造字法的基础上,重新调整笔画或 者部件,构成新的形声字或者会意字。
比如響--响(形声)滅--灭(会意)寳—宝 (会意)
6、繁简字的差异:
禮-礼;曐-星;雧-集
7、封建皇帝对文字的直接干预
罪-辠;照-曌 《汉书· 淮南厉王刘长传》:“追念辠过,恐 惧,伏地待诛不敢起。”
三、非异体字 1、意义部分同,读音今同古异:
置-寘;寔-實;仇-雠
2、意义广狭不同,或通或不通,自古同音:
沽-酤;修-脩;雕-彫-凋
3、偶尔通用:
(一)
一、定义
假借字
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 1、本字和假借字必须是音同或音近,才能 产生通假。 2、即使两个字音同或者音近,如果没有例 子,也不一定就能通假。
二、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1、本无其字的假借: 莫、然、其、乎、午 代词:虽使五尺之童之市,莫之或欺《孟子》 莫 昏暮( → 暮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
(五 ) 繁简字
一、定义 繁体字与简化字之间的差异,就在于 字形笔画多少的不同,它们的读音、 意义完全相同,且在任何情况下可 以互换的。所以,就这意义上来说, 简字也是异体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讣 :
《说文· 走部》:“趋也。”
《鲁仲连义不帝秦》:“周烈王崩,诸侯皆吊, 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
舍→捨
《说文·亼jí部》:“舍,市居曰舍。”
《说文·手部》:“释也。” 《郑伯克段于鄢》:“食舍肉。” 《晋灵公不君》:“食之,舍其半。”
教材中常见的古今字:
反→返 辟→避 弟→悌 孰→熟 縣→懸 知→智 畕→畺→壃→疆 竟→境 队→坠 田→畋 尸→屍 责→债 贾→價 戚→慼 说→悦
三、古今字的意义关系 1、今字为古字的本义而造
州→洲
《说文》:“水中可居为州。”
责→债:
《说文·贝部》:“求也。” 《冯谖客孟尝君》:“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队→坠:
《左传》:“公惧,队于车。”
衰→蓑
《说文· 衣部》:“草雨衣。”
《诗· 小雅· 无羊》:“尔牧来思, 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糇,hóu,干粮
二、简化字简化途径
(2)同音或异音代替
在意义不混淆的情况下,用形体简单的同音或异音字代替 繁体字,既减少了字数,又突出了表音特点。 同音代替的比如,用“丑”(表天干地支)代替了“醜” (美的反义词),简化后,两个“丑”写法完全一样,但 是分别表达不同的意思。其他再如“秋”代替“鞦”, “表”代替“錶”等。 异音代替的比如,“几”代替“幾”,“、“斗”代替 “鬥”,“卜”代替“蔔”
二、形成的原因
一个字在其初创之际,本是为这个字所要记 录的词专造就的,因此字形与这个被记录的词的 意义之间总存在某种联系。这个被记录的词的意 义便是该专造字的本义。这时字与词应是单一相 应的。 但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词义每每会引申,在汉 字的使用过程中常常被假借或通假,因此一个汉 字实际上往往记录了好几个词,这就产生了多义 字。 因此,某些多义字的多项意义在后来便是分 别由多个字来记录了。
五、小故事 《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 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 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 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 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 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 “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
《颜氏家训·勉学》: 吾在益州,与数人同坐,初晴日晃, 见地上小光,问左右:“此是何物?” 有一蜀竖就视,答云:“是豆逼耳。” 相顾愕然,不知所谓。命取将来,乃小 豆也。穷访蜀士,呼粒为逼,时莫之解。 吾云:“《三苍》、《说文》,此字白 下为匕,皆训粒,《通俗文》音方力 反。”众皆欢悟。
6、繁简字的差异:
禮-礼;曐-星;雧-集
7、封建皇帝对文字的直接干预
罪-辠;照-曌 《汉书· 淮南厉王刘长传》:“追念辠过,恐 惧,伏地待诛不敢起。”
三、非异体字 1、意义部分同,读音今同古异:
置-寘;寔-實;仇-雠
2、意义广狭不同,或通或不通,自古同音:
沽-酤;修-脩;雕-彫-凋
3、偶尔通用:
(五 ) 繁简字
一、定义 繁体字与简化字之间的差异,就在于 字形笔画多少的不同,它们的读音、 意义完全相同,且在任何情况下可 以互换的。所以,就这意义上来说, 简字也是异体字。
二、简化字简化途径
1、(1)类推简化(简化部件) 简化一个繁体字或繁体字的部件,可以类推简化 一系列繁体字。 “憂”简化成“尤”则有了一系列简化字——忧 (懮)、优(優); “貝”简化成“贝”则有了一系列简化字——货 (貨)、贷(貸)、贩(販);
《论语· 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 子不见,归孔子豚。” 《论语· 乡党》:“朋友之馈,虽车马, 非祭肉不拜。”
《郑伯克段于鄢》:“孝子不匮,永锡 尔类。” 《礼记·曲礼》:“长者赐,少者贱 者不敢辞。”
“伸”-“信” “疲”-“罷” “屎”-“矢” “叛”-“畔”
“修”-“脩” “飞”-“蜚” “尿”-“溺” “拒”-“距”
变换形符声符: 迹-蹟;村-邨;裤-绔;碗-盌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左右与上下: 鞍-鞌 峰-峯 羣-群 稿-槀 胸-胷 棋-棊 裡-裏 炎-炏 左偏旁与右偏旁互换: 甜-甛 够-夠 朗-朖 秋-秌 翅-翄 和-咊
4、隶变对篆书的不同处理
年-秊;前-歬;並-并;春-萅
5、笔画差异
冰-氷;吊-弔;船-舩; 咒-呪;珎-珍;凡-凢 氷凍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
剥-扑;蚤-早 《诗经.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 眉寿。”
(四) 区分通假字、古(今) 字、异体字的途径
一、直接读古书,可明显发现有些字古代的确还 没出现。 二、通过读古注和清人笔记、札记,识别通假字、 古今字等。 三、通过查《说文解字》,认识古字和异体字。 四、通过今人的注释用语识别今字。
第三节 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 繁简字
重点和难点
本讲介绍了古书中四种常见的用字现 象: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要求学习时理解以上四种用字现象的 成因,能从概念和具体字例上对四种用 字现象加以区分,并在已学文选里辨认 以上用字现象。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记 录、交流、和传播思想的工具,汉 字本应与它所记录的词一一对应, 因为字、词一一对应,不同的词由 不同的字体来记录,才能保证交流、 传播思想的过程在没有歧义的明确 情况下顺利完成。但事实并非如此。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同形字 《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可以已大风、挛腕。” 臘-腊;術-术;適-适
2、同音替代字
《史记·孝景本纪》:“孝文在代时,前后 有三男。” 后-後;斗-鬥;仆—僕;丑-醜; 谷-榖;几-幾;余-餘;云-雲; 御-禦;面-麺;干-乾-幹
3、两个以上的字共简为一形
钟-鍾、鐘 獲-穫 盡-僅 饥-飢、饑
發-髮 臓-髒 匯-彙 復-複
讨论
简化字的优缺点? 有没有必要恢复繁体字?
《(鶡hé、jiè)冠子·学问》: 中流失船,一壶(匏)千金。贵贱 无常,时物使然。
《庄子·至乐》: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 昆 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 其意蹶蹶然恶之。 王维《老将行》:“昔时飞箭无全目, 今日垂杨生左肘。”
(二) 古今字
一、定义 某多义字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 意义后来用另一个字来记录,原先的 “多义字”与后出的“另一个字”便组成 一对“古今字”。
原因:
1、汉字系统大大小于它所要记录的词 汇系统,这是汉字在不妨碍交流和传 播思想的前提下发挥以小驭大的功能; 2、汉字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受到 了诸如流传历史久、通行地域广、使 用人数多等种种条件的制约,出现了 同一个字有几种写法的复杂现象。
(一)
一、定义
假借字
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 1、本字和假借字必须是音同或音近,才能 产生通假。 2、即使两个字音同或者音近,如果没有例 子,也不一定就能通假。
二书笔画流畅、简单,根据草书的形状, 改用楷书的写法,也可以达到减少笔画 的效果。
比如,書--书長—长 専—专
二、简化字简化途径
(4)换用简单符号
用一个笔画很简单的符号代替繁体字中特别繁 难的部分。
比如,鷄--鸡戲--戏漢—汉,虽然三个字的声 旁不同,但都用了“又”来代替,这种替换某 种程度上影响了造字法的判断。
二、简化字简化途径
(5)保留特征或轮廓
把繁体字笔画复杂的部分去掉,只留下表 示这个字的特征或轮廓,使笔画减少。
比如,飛—飞 奪--夺聲——声
二、简化字简化途径
(6)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在原来造字法的基础上,重新调整笔画或 者部件,构成新的形声字或者会意字。
比如響--响(形声)滅--灭(会意)寳—宝 (会意)
臭→嗅: 《荀子》:“彼臭之而无嗛(qiè
动词,古通“慊”,满足;快意, 引申为:舒服。)于鼻。”
然→燃: 《三国志· 刘馥传》:“夜然脂照城外。”
2、今字为古字的引申义而造 取→娶
《诗· 齐风· 南山》:“取妻如之何?”
解→懈 :
《说文· 角部》:“判也。从刀判牛角。” 《礼记· 杂记》:“三日不解。”注:“倦也。”
A义:女子 女
B义:第二人称代词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 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孔颖达疏:“我非徒悦其美色,有美此女人之能遗 我彤管之法。” 朱熹《诗集传》“女”下注“汝”字,传:“然非 此荑之为美也,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
二、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1、本无其字的假借: 莫、然、其、乎、午 代词:虽使五尺之童之市,莫之或欺《孟子》 莫 昏暮( → 暮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论语· 先进》
燃烧 然 指示代词: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
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
畚箕
其
代词、语气词
呼吸 乎 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
三、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1、这是古人的一种习惯。 2、古人在记录语言时因“仓猝无其字” 而用了个同音字代替。 3、秦朝焚书坑儒。 4、“夫古字通用,存乎声音。”
四、通假与假借古代无别,现在已分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假 借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 写了一个同音字……第二种是本无其 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 示。” (第二册547页)
竟→境:
《说文· 》:“乐曲尽为竟。”
《晋灵公不君》:“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3、今字为古字的假借义而造 辟→避
《说文· 辟部》:“法也。”
《诗·小雅·雨无止》:“辟言不信。”
采→採、彩:
《史记· 项羽本纪》:“吾令人望其气, 皆为龙虎,成五采。”
属→嘱
《说文· 尾部》:“连也。” 《冯谖客孟尝君》:“使人属孟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