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套)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6292d73b14791711cc7917a8.png)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实验结论:滑轮组不但能够的方向,而且能够,滑轮组
中越省力。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斜面能够省力。斜面坡度越平缓越省力。
实验器材:斜面仪一套、1盒钩码、1个测力计
实验步骤: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动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动滑轮能够省力。
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实验步骤: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然后做好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1根导线 、指南针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
2、在桌面上放一个指南针,使指针保持正常。
3、做一个线圈(10圈左右在)。
4、给线圈通上电,然后移向指南针,改变不同的放法,看看线圈如何放,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3、在四边形框架里面加两根斜杠,再试一试稳定性。与不加斜杠时的框架比一比,哪个坚固。
4、作一个正方体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5、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斜杠试一试稳定性。
6、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直杠试一试稳定性。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49cb80f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1.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索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的根和茎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根和茎在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分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1、植物的根和茎。
2、培养皿。
3、纸巾。
4、墨水或染料。
5、放大镜或显微镜。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
将植物的根和茎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加入足够的水,使水完全覆盖根和茎。
2、在另一个培养皿中放入纸巾,用墨水或染料浸泡,制作成“染色纸”。
3、将染色纸放在植物的茎旁边,以便在后续的观察中对比。
4、每天观察并记录根和茎的情况,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根和茎的内部结构。
5、在实验进行一周后,取出染色纸,观察纸巾上的染色情况,并与植物的根和茎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经过一周的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根和茎在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染色纸的对比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植物的茎部没有染色,而根部分布着一些染色的痕迹,这说明水分和养分是通过根部分布到植物各部分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和茎在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分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根部的特殊结构使其能够有效地吸收水分和养分,而茎部则负责将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以维持植物的生长。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命过程和生长规律,也让我们更加敬畏自然的奥妙和伟大。
同时,这个实验也让我们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它能帮助我们揭示事物的本质,解答我们的疑问,让我们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实验过程中的细致观察和记录也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比和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更为准确和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让我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我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能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5067cc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0.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物体沉浮的规律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规律,探究影响物体浮力的因素。
一、实验器材和材料:1. 透明容器2. 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如小石头、玻璃珠等)6. 记录表格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透明容器装满水,放在平稳的桌面上。
b. 选择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确保物体均匀整齐地放置在容器边缘。
2. 观察实验:a. 仔细观察每个物体在水中的状况,记录下来。
观察物体是否沉入水中,是否浮在水面上,是否处于半浮半沉的状态。
b. 若有物体浮在水面上或半浮半沉,记录下物体的形状、质量等信息。
3. 测量实验:a. 选取一种形状的物体,在记录表上填写物体形状、质量等相关信息。
b. 用钢尺测量物体的尺寸,记录下物体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c. 使用秤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4. 分析实验结果:a. 结合观察和实验数据,总结物体沉浮的规律。
比较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差异,了解物体沉浮与物体形状、质量之间的关系。
b. 讨论影响物体浮力的因素,并在记录表上进行标注。
5. 总结实验:a.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
报告中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实验数据、分析结果等内容。
实验报告要求:报告内容要准确、简洁,语言生动、通顺,表达清晰、有条理。
报告中不得涉及与实验无关的内容,如广告、联系方式、商业化等。
报告整体逻辑要一致,不得出现逻辑词语“首先、其次、最后、总的来说”等。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水溅出容器。
2. 完成实验后,将水倒掉并清洗容器。
3. 清洗后的容器要彻底晾干,确保下次实验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规律,并初步认识影响物体浮力的因素。
这将有助于我们对物体浮力的理解和应用,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实验报告结束。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d3ef23dbc1c708a1284a4490.png)
1、线圈匝数相同,电池节数不同。
2、电池节数相同,线圈匝数不同。
实验现象:
实验一: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磁极改变,改变线圈绕线方向磁极改变。
实验二:电池节数多吸大头针多,线圈匝数多吸大头针多。
实验结论:
实验一: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磁极改变。
实验二:改变电池的节数或改变线圈匝数磁力改变。
实验结论:
1、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2、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3、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实验六:风从哪里来
实验名称:
风从哪里来
实验材料:
大可乐瓶、小刀、火柴、纸条、蚊香、蜡烛、胶带
实验方案
1、用小刀将大可乐瓶的底部裁掉。
2、用小刀从大可乐瓶底部向上大约6cm处刻一个直径约2cm的圆孔。
3、点燃蜡烛、蚊香。
4、用可乐瓶罩住蜡烛,将蚊香冒烟处置于离可乐瓶底部圆孔约1cm处。
实验三:模拟钻木取火实验
实验名称:
模拟钻木取火实验
实验材料:
木板、砂纸、铁丝、火柴、手钻。
实验方案:
1.两人合作,用手钻钻木板。
2.搓手。
3.用砂纸打磨铁丝或弯折铁丝。
4.在黑板上摩擦火柴。
实验现象:
1.过一会用手摸钻头,感到钻头变热了。
2.感到受变热了。
3.过一会感到砂纸变热了,用手摸铁丝,铁丝变热了。
2在方座支架上挂两个摆,摆锤重量相同,摆线长短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的次数。
实验现象:
实验一: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实验二:1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2、摆线短的摆动的次数多,摆线长的摆动的次数少
实验结论
实验一: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新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51dc2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5.png)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https://img.taocdn.com/s3/m/fa00341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5.png)
六年级【2 】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空造就皿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锈点
清水里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又大
食盐水里无变化有锈点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占半几乎全锈
结论:我以为在有水有空气的情况里,铁钉要生锈,越是腐化性强的,铁钉生锈越快.
指点教师:评定等级:★优良☆优越□合格
○待改良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黉舍年级六年级试验者
时光2016.05.11 试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子
试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铰剪.投影仪及屏幕
我的猜测: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接洽,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不雅察的外形
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
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雷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
图一图二
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耀它们,不雅察记载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不雅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不雅察到的“北斗星”
的外形;从不同的侧面照耀,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不雅察
“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b93c250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a.png)
实验器材:白醋20ml、小苏打30g、瓶盖7个、白砂糖、实验、密封袋
实验步骤:
实验一:观察有气体产生的气体
1.准备6个塑料瓶盖,把它们分为两组,每组3个瓶盖。
2.在每组的3个瓶盖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
3.在第一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入水,在第二组的三个瓶盖中加入白醋。
4.观察哪个瓶盖内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收集气体
1.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
2.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
3.封好袋口,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反应后的液体温度比原来要。
实验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变化。
实验步骤:
1.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2.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
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
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 “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
月球纸片离地球纸片近的时候观察到____,离地球远的时候观察到____。
实验步骤:
1.找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打上7个小孔。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 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
3.用投影仪的光从不同侧面照射它们,记录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我的记录:
观察角度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6f9e7457336c1eb91b375d07.png)
试管夹、试管架、试管(水若干)、大头针、蜡烛、酒精灯、火柴
实验步骤
1、制作蜡烛块,用火柴点燃蜡烛,并使其熔化,收集蜡烛块。将大头针小心地扎入蜡烛块,增加其重量。
2、加热,将蜡烛块放入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内加入适量的水(不能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二),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点燃酒精灯,对着试管上部加热,注意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加热时要转动试管,以使试管上部均匀受热,然后持续给试管上部加热,直至水沸腾。观察试管底部蜡烛块的变化。正确熄灭酒精灯。将热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小心烫手。
实验结论
试管上部的水受热后向上升,试管底部的水较冷往下沉,因此蜡烛块不会被熔化。水的传热方式为对流。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实验结论
橡皮筋给予吸管火箭模型的能量越大,吸管火箭升得越高。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能量的转换
实验时间
班级
小组
实验目的
1、知道什么是能量、能源以及能量的形式、能源的种类
2、知道能量是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的
实验器材
火柴、花生米、铁丝、木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若干)、温度计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实验时间
班级
小组
实验目的
1、知道什么是能量、能源以及能量的形式、能源的种类
2、知道能量是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的
实验器材
吸管、剪刀、胶带、记号笔、橡皮筋若干、米尺
实验步骤
1、制作吸管火箭,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吸管火箭模型。注意不要剪到手,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将吸管火箭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https://img.taocdn.com/s3/m/d93d428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e.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实验名称:放大镜的特点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实验目标:探究放大镜的特点和原理。
步骤:1.比较放大镜和平板玻璃的差异:放大镜的中间鼓起,周围较薄,而平板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倍数要大。
观察到的现象: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结论: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实验名称:晶体形状的观察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30克、碱面20克、味精10克实验目标:探究不同物质的晶体形状的差异。
步骤:1.用10倍放大镜观察食盐的晶体,发现它的小颗粒是正方体;2.观察味精的晶体,发现它是长柱体,长的两端有尖;3.观察白糖的晶体,发现它是合起来的两个梯形,类似长方体;4.观察食用碱面的晶体,发现它是扁片状的小颗粒。
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物质的晶体,形状是不同的。
结论:晶体物质都有它们各自的几何形状,物质不同,晶体形状就不同。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实验名称:制作晶体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20克、碱面20克、味精20克、滴管4支、玻璃片4片、100ml烧杯4只实验目标:观察小颗粒和大颗粒的晶体形状是否相同。
步骤: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50ml的清水;2.分别加入食盐、白糖、味精、碱面,搅拌,使其溶化;3.分别用滴管汲取它们的饱和溶液,滴在玻璃片上,让水分自然蒸发;4.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晶体的形状。
观察到的现象:这四种晶体的几何形状是不同的。
结论:不同物质的晶体颗粒的形状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大小颗粒,晶体的形状是相同的。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3、观察其他标本,重复以上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和结构都不同,例如洋葱表皮细胞呈现出砖墙状,叶表皮细胞则有气孔,蓖麻叶细胞呈现出蜂窝状,血液细胞则有不同种类,口腔上表皮细胞则呈现出多边形,苔藓类植物细胞呈现出不规则形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24dca4b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8.png)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学校: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电脑放大镜2只【3X、5X 各一】 /每组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把放大镜放在字的上方.逐渐向外移动.发现透过镜片后.字体变大了.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3、用放大镜观察电脑、电视机的屏幕.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实验课题:放大镜的特点学校: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猜测:放大镜能放大是因为它不同于普通玻璃.形状与平板玻璃有较大差异. 实验步骤: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倍数要大.实验现象: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实验结果: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步骤: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课题:用放大镜观察晶体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晰地看到晶体的形状.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3、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实验课题:制作晶体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学会制作晶体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20克、碱面20克、味精20克、滴管4支、玻璃片4片、100ml烧杯4只.猜测:小颗粒的晶体形状和大颗粒的形状应该是相同的.实验步骤: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50ml的清水.2、分别加入食盐、白糖、味精、碱面.搅拌.使其溶化.3、分别用滴管汲取它们的饱和溶液.滴在玻璃片上.让水分自然蒸发.4、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晶体的形状.实验现象:这四种晶体的几何形状是不同的实验结果:不同物质的晶体颗粒的形状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大小颗粒.晶体的形状是相同的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实验步骤: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实验课题: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1)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2)观察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秘密实验仪器: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碘酒、吸水纸、9滴管、培养皿实验过程:1、用小刀将洋葱表皮剥下一薄层.用显微镜观察.2、制作洋葱切片:先取下一小片.用镊子取下.轻放在滴了碘酒的载玻片上.用盖玻片从右向左滑动放在切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3、将制作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好焦距观察4、观察时用左眼观察显微镜.右眼看图.右手画出细胞形状图5、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的.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就是在它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科学实验报告单①单元7科学实验报告单②单元2-2科学实验报告单②单元3-1科学实验报告单②单元4科学实验报告单②单元6科学实验报告单②单元7实验课题:观察月相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通过对月相的观察.使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实验器材:黄色彩纸(每组十五张)、剪刀(每组一个)实验原理: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实验步骤:1.对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2.根据记录用剪刀剪出不同时间月相的样子3.制作月相规律图实验现象: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实验结果:月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实验名称:月相的成因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实验仪器:三球仪、电灯(强光源)、皮球实验过程:1、把皮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在“月球”上.此时看到月球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2、使“月球”围绕“地球”地转一周.观察“月球”明亮部分的变化.3、填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实验结论: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国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实验课题:“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试验.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猜测.养成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实验器材:沙子(每组若干)、注射器、胶管(每组一套)、重球(每组一个)、学生自己准备的用具实验原理:环形山是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留下来的.实验步骤:1.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2.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3.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现象: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重球砸向沙堆.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实验结果: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实验名称:日食和月食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1、了解地球的日月食形成的原因.2、培养学生探究自然、了解自然奥秘的兴趣.实验仪器:三球仪、(或皮球、电灯、人头)实验过程:1、转动三球仪.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当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是什么现象?2、转动三球仪.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当月球转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时.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是什么现象?实验结论:1、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这是日食.2、当月球转到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射月球的光被挡住了.这就是月食.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③单元7实验教师:评价: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实验日期实验课题:填埋场模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模拟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器材:广口瓶、镊子、喷壶、滴管(每组一套)、河沙、细石子(每组若干)、纸巾(每组2-3张)、墨水(每组一瓶)实验原理:向瓶中喷水后.纸巾中的墨水会随着水流渗入沙中.实验步骤:1.在广口瓶中放入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2.在瓶中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3.在石子上铺上2厘米的河沙4.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沙埋住5.慢慢往瓶中喷水.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向瓶中喷水后.纸巾中的墨水会随着水流渗入沙中.实验结果:瓶子底部的水变黑了.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④单元4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④单元6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实验日期实验课题:考察家乡的水域实验目的:通过对家乡水资源的调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学调查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器材:烧杯.滴管(每人一套).放大镜(每组一个).盛水样的瓶子实验原理:家乡的水质状况如何与环境是否被污染有关.实验步骤:1.制定考察计划.确定考察地点2.做好小组内的分工3.进行水样的提取4.静置水样.进行对比.仔细观察5.书写考察报告实验现象:水质良好.水中很少或没有杂质;水质不好.水中很多杂质.甚至会有刺激性气味.实验结果:大部分水质已被污染.。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能量》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能量》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2fdd4d7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16.png)
学校
明光小学
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各种各样的能量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冰融化时的状态,体验双手握住冰块时手逐渐变冷的感觉,理解热能在其中起的作用;
2.通过实验体验光具有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进而了解电磁能。
实验器材
辐射计、手电筒、冰块(自带)
实验过程
1.引导学生取一块冰放在手心,用双手握住,体验双手握住冰块时的感觉,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最后全班交流;
2.实
第2步:打开手电筒,照射叶片黑色一面;
第3步:观察叶片的变化情况;
演示本次实验,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由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全班交流。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1.感觉手心发凉,冰块表面会融化成水,热量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2.辐射计的叶片会转动,我们可以看出光具有能量。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1348d7d058f5f61fb73666bc.png)
实验名称
白糖加热的变化过程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我们的猜想
实验记录
加热前白糖的形状
加热后白糖的变化
先变为
再变为
最后变为
实验结论
考官填写:实验考核得分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
实验名称
米饭、淀粉和碘酒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
科学实验报告单(九)
实验名称
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用水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我们的猜想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考官填写:实验考核得分
科学实验报告单(十)
实验名称
观察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
记录人:
操作人: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我们的猜想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考官填写:实验考核得分
科学实验报告单(六)
实验名称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我们的猜想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考官填写:实验考核得分
科学实验报告单(七)
实验名称
科学实验报告单(一)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
记录人:
操作人: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49a3d53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e.png)
实验课题
日食和月食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地球的日月食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探究自然、了解自然奥秘的兴趣。
实验器材
三球仪、(或皮球、电灯、人头)
实验步骤
1、转动三球仪,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当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是什么现象?
2、小孔成像:
(1)将大纸盒底部正中扎一个小孔;去掉小纸盒的底,粘一张半透明的白纸作屏幕;将大小两个纸盒套在一起
(2)点燃蜡烛,将盒子的小孔对着蜡烛,推(拉)小纸盒,调整屏幕和小孔的距离,在屏幕上能看到蜡烛的像吗?像素是什么样的?
3、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在屏幕上能看到蜡烛倒立的实像
1转动三球仪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当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是什么现象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 年 班
实验课题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 年 班
实验课题
月相的成因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月相变化的成因
实验器材
三球仪、电灯(强光源)、皮球
实验步骤
1、把皮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在“月球”上,此时看到月球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2、使“月球”围绕“地球”地转一周,观察“月球”明亮部分的变化。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9dd18a3f0975f46526d3e11d.png)
气球.硬纸板.轮子.细木棍
实
验
过
程
及
步
骤
1.按要求制作气垫汽车
2.学生实验
把“气垫汽车”平放桌面.松开充满气的气球.让“气垫汽车”开动起来。
实
验
结
果
空气的反作用力是气垫汽车动起来。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六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黏土.树叶.贝壳等
实
验
过
程
及
步
骤
1.将黏土擀平。
2.将贝壳.骨头或树叶放在心上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印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实
验
结
果
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
教
师
评
语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六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三张纸巾.三张锡泊纸.一张蜡纸.一杯水
实
验
过
程
及
步
骤
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包起来.分别放在三张锡泊纸上。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实
验
结
果
实
验
过
程
及
步
骤
1.做小水轮
【1】用4个塑料片插在软木塞的槽里.做成水轮。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4b3cccb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7.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二、实验目的: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如水分、温度、空气和光照等,加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三、实验材料:绿豆种子若干、培养皿、纸巾、水、遮光罩四、实验步骤:1、准备四个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铺上相同数量的湿润纸巾。
2、在第一个培养皿中放入适量的绿豆种子,保持纸巾湿润,放置在常温、有光照的环境中。
3、在第二个培养皿中放入同样数量的绿豆种子,保持纸巾湿润,放置在常温、遮光的环境中。
4、在第三个培养皿中放入绿豆种子,纸巾保持干燥,放置在常温、有光照的环境中。
5、在第四个培养皿中放入绿豆种子,纸巾湿润,然后将其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较低),有光照。
五、实验观察:1、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各个培养皿中种子的发芽情况。
2、观察种子是否有膨胀、破皮、长出胚根和胚芽等现象。
六、实验结果:1、放置在常温、有光照且纸巾湿润的培养皿中的种子,在第三天开始陆续发芽,到第五天大部分种子都已发芽,芽苗生长健康。
2、放置在常温、遮光且纸巾湿润的培养皿中的种子,发芽情况与有光照的培养皿相似,也在第三天开始陆续发芽,到第五天大部分种子发芽,芽苗生长良好。
3、纸巾干燥的培养皿中的种子,在整个观察期间都没有发芽,种子状态没有明显变化。
4、放在冰箱冷藏室且纸巾湿润的培养皿中的种子,在观察期间没有发芽,种子没有明显变化。
七、实验分析:1、常温、有光照且湿润的环境和常温、遮光且湿润的环境中种子都能正常发芽,说明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而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关键因素。
2、干燥环境中的种子没有发芽,证明了水分是种子发芽不可或缺的条件。
3、低温环境中的种子未发芽,表明温度过低会抑制种子的发芽。
八、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九、实验名称:观察月相的变化十、实验目的: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认识月球在一个月中的不同形态。
(完整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完整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47222d0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0.png)
(完整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通知单课题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实验名称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规范操作要点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备注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实验通知单课题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实验名称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规范操作要点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
(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
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
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备注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触角——形状结构各异足——密布细毛,有钩爪实验通知单课题3.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时刻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我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上半月左暗右明,明亮部分逐渐增大;下半月左明右暗,明亮部分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变暗。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
校
年级六
年级
实验者时
间
实验
名称
模拟月相变化实验器材:太阳图片 1张、双面胶(或胶水)、皮球1只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年级六
年级
实验者时
间
实验
名称
建一个“星座”模型
实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剪刀、投影仪及屏幕
我的猜测: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联系,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观察的形状
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
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相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
图一图二
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观察记录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观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星”
的形状;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观察
“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