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先兆病路径

合集下载

中风先兆有哪些

中风先兆有哪些

中风先兆有哪些摘要:金代医学家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

”中风,也叫脑卒中,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突然、急骤,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无论儿童、青年还是中老年人均易患中风,更重要的是它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

【1】因此中风的预防显得越发重要。

脑卒中病人在发病前都会有些前兆,而治疗中风前兆则是预防中风最为有效的措施。

本文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中风前兆症状,希望患者能够学会识别这些中风前兆,及早预防,正确治疗,以避免、延迟中锋的发生或改善预后。

关键字:中风先兆、中医、脑供血不足、五官、体象障碍、颈椎病、未病先防一、中医脉象:多弦硬而长或滑数,少数患者可见沉细脉。

舌质多晦暗。

肝胆火旺,痰瘀痹阻;风痰内阻,瘀血阻络;肝肾不足,气血虚损;气阴两虚,脉络瘀滞。

【2】二、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中风前兆:(1)眩晕: 《证治汇补·中风》日:“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

大多数中枢性眩晕是中风的先兆。

突然自觉头晕目眩,周围物件都在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应及早去医院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2)哈欠不断、嗜睡: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打哈欠很正常,但如果没有以上原因,哈欠连天就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趋于严重,血管内径变小,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

据临床报告,中风病人有80%在发病前5~10天哈欠不断。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一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

据医学观察,大约有75.2%的人在中风前有嗜睡症状。

嗜睡者大多在半年内发生中风。

这是出现最早的中风先兆,更有预防意义。

【1】(3)一侧肢体麻木:每个人都偶尔会因睡姿、坐姿不当而手指麻木,活动下就会恢复。

但如果是突然发生的,首先是一只手或一只脚失去感觉,然后是一只胳膊,一条腿或半边身体,而且感觉持续以两分钟以上,就要引起注意了。

中风病临床路径

中风病临床路径

中风病临床路径中风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中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中风(TCD编码:BNG080)。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进行。

(1)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2)主要表现为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具备2个主症,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进行诊断。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头颅CT或MRI明确出血或梗死病灶。

3.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医内科学》及《新针灸学》。

1.急性期(发病2周内)(1)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死)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

②抗脑水肿、降颅内压。

③血压调控。

④溶栓治疗⑤抗血小板制剂。

⑥抗凝治疗。

⑦神经保护剂⑧强化降脂制剂出血性中风(脑出血)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

②抗脑水肿、降颅内压。

③血压调控。

④神经保护剂。

⑤微创血肿清除术。

(2)中医治疗①朱琏针灸治疗方案。

②中药辩证施治。

③其它中医外治综合疗法。

(3)康复治疗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1)西医治疗脑梗死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

②血压调控。

③抗血小板制剂。

④抗凝治疗。

⑤降脂,稳定斑块。

⑥神经保护剂。

脑出血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

②血压调控。

③神经保护剂。

(2)中医治疗①朱琏针灸治疗方案。

中风病因病机

中风病因病机


1.针灸疗法
(1)中风先兆

治则:疏通阴阳,理气活血。
处方:百会、曲池、合谷、风市、足三里、
绝骨。 方义:督脉总督诸阳,调和气血,取百会调 诸阳之气;曲池、合谷、足三里调和阳明经气 血;风市、绝骨理气活血。诸穴相配,则肢麻、 乏力等诸证可除。
(2)中经络 治则: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处方: 1)半身不遂
扶助元阳;神阙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 以回阳固脱。 操作:关元大艾炷灸,神阙隔盐灸,灸至 四肢转温为止。
2.其他疗法
(1)头针 选穴: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 操作:选用28~30号长1.5~2.0寸毫针,针
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刺入皮下,快速捻转 2~3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 捻转2~3次。治疗时让患者活动肢体,一般 隔日1次。
(3)中脏腑
1)闭证 治则:平肝熄风,清心豁痰,醒脑开窍。 处方: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劳宫。 方义:十二井穴、水沟醒脑开窍,开闭泄热;太冲 平肝熄风;丰隆蠲化痰浊;劳宫清心泻热。 操作:十二井点刺放血,余穴毫针刺用泻法;每日 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2)脱证 治则:回阳固脱。 处方:关元、神阙。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



1.针灸治疗中风疗效满意,急性期应采
取综合治疗措施。 2.针灸治疗后遗症应配合功能锻炼。
(2)耳针 选穴:肾、肝、心、三焦、皮质下、脑干、枕、 额。 操作:毫针中等强度刺激,每日或隔日1次,留针 30分钟,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3)电针 选穴:选取上述四肢穴位2~3对。 操作:毫针刺入,得气后加电针,采用疏密波或 断续波,志流强度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日 1次, 每次20分钟。

三步识别中风的方法

三步识别中风的方法

三步识别中风的方法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及早识别中风的症状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简单的三步识别中风的方法。

第一步:观察面部表情
中风患者的面部表情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他们的嘴角会歪向一侧,眼睛也会出现不对称的情况。

如果你发现有人的面部表情出现了这种变化,那么他可能正在遭受中风的困扰。

第二步:检查肢体活动能力
中风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僵硬等症状。

如果你发现有人的肢体活动能力出现了这种变化,那么他可能正在遭受中风的困扰。

第三步:询问语言表达能力
中风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出现说话不清、语速变慢、语调变化等症状。

如果你发现有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出现了这种变化,那么他可能正在遭受中风的困扰。

通过以上三步,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在遭受中风的困扰。

如果你发现有人出现了以上症状,那么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及早的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中风对患者
身体的损害,提高治愈率。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及早发现并治疗中风。

通过以上三步识别中风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中风病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2018

中风病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2018

xxx医院康复科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2018)中医病名:中风(中经络)(TCD:BNG080)西医病名:脑梗死(ICD10:I63)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19-2008) 。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尚清,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2014年)。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分类(1)肝阳上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3)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有齿痕,脉细缓或细涩。

(4)阴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体瘦,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二、治疗方案(一)根据中风病患者不同功能障碍采用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1.运动功能障碍(1)软瘫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I-II级。

如何及时识别中风的警兆

如何及时识别中风的警兆

如何及时识别中风的警兆中风,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常常在不经意间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沉重打击。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及时识别中风的警兆,就能为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大大提高康复的机会。

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

它主要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

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血性中风则是因为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中。

接下来,让我们重点关注中风的警兆。

常见的警兆之一是突然的面部麻木或无力,尤其是一侧面部。

想象一下,当你发现自己的嘴角歪斜,一侧脸颊无法正常活动,比如无法微笑、吹口哨或者鼓腮帮子,这就可能是中风的信号。

肢体的异常也是重要的警兆。

如果突然感到一侧手臂或腿部无力、麻木,甚至无法抬起或行走困难,那就要高度警惕了。

比如,在走路时突然感觉一条腿像拖着铅块一样沉重,或者拿东西时手不听使唤,东西掉落。

语言障碍也是不容忽视的警兆之一。

当说话变得含糊不清、结结巴巴,或者无法理解他人的话语,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可能意味着大脑的语言区域受到了影响。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突然出现的视力问题。

比如一只眼睛或双眼突然视物模糊、眼前发黑,甚至出现重影,这可能是中风影响了视觉神经。

头晕和平衡失调也是常见的警兆。

如果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甚至突然摔倒,一定要引起重视。

这种头晕往往是没有明显诱因的,且持续时间较长。

剧烈的头痛也是中风的一个警兆,尤其是从未经历过的、异常剧烈的头痛,仿佛脑袋要炸开一样。

除了这些明显的症状,一些不太容易察觉的变化也可能是中风的警兆。

比如性格和情绪的突然改变,原本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焦虑烦躁;或者突然出现的嗜睡、意识模糊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警兆呢?这是因为中风发生时,脑部的血管出现问题,导致部分脑组织受损。

而这些受损的区域所负责的功能,如面部表情控制、肢体运动、语言表达、视觉感知等,就会相应地出现异常。

-中风临床路径

-中风临床路径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中医临床路径制定与实践是从单病种角度对中医相关的文献资料及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同时积累了中医临床专家的共识,建立和完善各单病种中医诊疗模式。

临床路径的实施,对于医疗、护理和患者都会产生有利的作用。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同时成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小组。

实施前组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对中医临床路径有关管理和实施要求,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培训,争取熟练掌握中医临床路径的流程、方案、表单及实施、管理方法和评价、报告制度。

一、中医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实施小组组长:苑司臣副组长:张贵格申春霞吴杰(质检员)成员:谭海军王秀芳马银玲及全科医护人员二、管理实施小组职责1.负责搜集临床路径病种相关资料。

2.负责培训科室医护人员临床路径有关知识和管理办法。

3.制定本科室临床路医疗、护理相关措施。

三、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制定适合本科实际的实施方案。

2. 医师必须严格掌握临床路径的诊断标准和住院流程。

接诊临床路径病种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确定进入路径,向患者讲解执行临床路径的意义,告知患者诊疗护理方案、检查检验项目以及需要配合内容等。

3.对执行临床路径患者的医嘱、病例、病程记录等必须详细记录临床路径实施情况。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脑梗塞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I63)(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科 2019年病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后遗症(ICD 编码:I69.300)。

一、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急性发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3.病期诊断标准:(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1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1个月以上。

4.中医证类诊断:(1)中经络: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5.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1)风痰阻络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症状: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口眼斜, 言语赛涩, 面色恍白, 气短乏力, 口流涎, 自汗出, 心悸便溏, 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警惕!中风突发前的14大前兆信号

警惕!中风突发前的14大前兆信号

1.临床实践证明,抢救脑中风的最佳时间是3小时之内。

中风突然发生,若仔细观察,在发病前往往会出现一些预兆。

那么如何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地辨识中风的症兆呢?1.哈欠连绵: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

多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图片来源:资料图)2.口吃:流涎症状是说话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风迹象,可能会突然发病3.一过黑蒙: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

最近,挪威医生科蒂在18例一过性黑蒙的病人中,发现11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4.视物模糊:即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

科蒂对出现短暂视力障碍的10例病人进行了眼底检查和脑血流量测定,发现其中有3例视网膜中心动脉闭塞,7例为视网膜分支动脉闭塞。

5.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剃刀落地,1至2分钟后完全恢复。

这是由于转头扭颈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导致了颅脑供血不足所致。

6.偏侧麻瘫: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

据追访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至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中风。

7.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

这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使大脑支配躯干的神经通路受损。

8.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稳。

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

上述预兆可以是暂时性的,过些时候就消失,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

9.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这是由于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

10.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

这是由于大脑缺氧所导致的。

11.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

这常是由于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痛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

这可能是脑出血的讯号,应特别注意。

中风前兆判断

中风前兆判断

有个朋友,在一次烤肉聚会当中绊倒了,摔了一跤,旁边的朋友建议找医护人员,但她很确定自己没事,只是穿了新鞋被砖块绊了一下罢了。

她还有点危危颤颤站立不稳的时候,朋友们帮她清洗干净,又为她盛了一盘食物,她就跟着大家一起享受接下来的时光了。

她的先生后来打电话通知大家,她被送到医院,傍晚六点,就过世了,原因是她在烤肉聚餐的时候中风。

如果他们懂得辨识中风的症兆,她现在也许还跟我们在一起。

只需要花一分钟的时间读完这篇文章,脑神经外科医师说,如果他能在三小时之内接触到中风患者,他就可以将中风的后果完全扭转过来。

诀窍就是辨识诊断出中风的问题,并让病患在三小时之内接受医疗,而这是很难的。

辨识中风让我们记住STR三步骤,请阅读并学习!有时候中风的症兆很难辨认,不幸的是,缺乏警觉就会带来灾难。

身边的人辨认不出中风的征兆,中风患者就会严重脑伤。

医生说,旁人只要问三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辨识中风:S:(smile)要求患者笑一下T:(talk)要求患者说一句简单的句子(要有条理,有连贯性),例如:今天天气晴朗。

R:(raise)要求患者举起双手注意:另外一项中风症兆是:要求患者伸出舌头,如果舌头「弯曲」或偏向一边,那也是中风的征兆。

上面四个动作,患者如果有任何一个动作做不来,就要立刻打120!!!并且把症状描述给接线者听。

心脏科医师说,收到这封电函的人,若能将它转寄给几个人,就至少有可能救一条命电梯下坠时怎么办?有一天搭乘电梯,就遇上了电梯突然断电,虽然紧急供电系统几秒后就开始作用,可是电梯还是从13楼迅速往下坠。

还好当时记起曾经看过电视教的,赶快把每一层楼的按键都按下,好在电梯在五楼终于停止了...真的有捡回一条命感觉!当你面临生死一线间时,当下的你所做的每一个动作将决定你的生死与否。

生活中,难免会坐到电梯,但是,万一遇到电梯发生事故,迅速往下坠落时,你可能产生一个念头,站在电梯里随它吧!可是今天....我在电视的一个外国频道看到一个非常好的节目。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科 2019年病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脑出血后遗症(ICD 编码:I69.100)。

一、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急性发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病期诊断标准: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3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以上。

(三)中医证型诊断:1.中经络: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四)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1、风痰阻络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症状: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口眼斜, 言语赛涩, 面色恍白, 气短乏力, 口流涎, 自汗出, 心悸便溏, 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脑中风病的先兆

脑中风病的先兆

脑中风病的先兆
张永福
【期刊名称】《家庭医学:上半月》
【年(卷),期】1998(0)6
【摘要】脑中风病包括出血性脑中风病(脑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病(脑梗塞)。

极易被人们忽视的脑中风病的先兆迹象大致有下列九种: 曾有过“一个半综合征” 比如在看报、观景物之际,突然发生一阵头痛、恶心,即刻出现一侧眼睛不能动弹,另一侧眼睛只限上下转动或只限向外施展,以后迅速恢复正常者。

曾有过“可逆性的一侧偏盲症” 比如有时一侧眼睛突然视力模糊,甚至有视物成双的现象,来得快,去得也快,反反复复发作者。

【总页数】1页(P43-43)
【关键词】脑中风;一个半综合征;脑出血;脑梗塞;命名性失语症;脑血管痉挛;上下转动;脑动脉硬化;出血性;突然发生
【作者】张永福
【作者单位】副主任医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
【相关文献】
1.脑宁康胶囊治疗中风病先兆证临床研究 [J], 赵海滨;张金生;沈承玲;左俊岭
2.心脑通络液防治中风病先兆证35例临床观察 [J], 魏一强;马继生
3.脑宁康胶囊对中风病先兆证患者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赵海滨;魏涵龙;沈承玲;左俊岭
4.脑络饮防治中风病先兆证60例临床观察 [J], 祝维峰
5.脑宁康防治中风病先兆证的临床研究 [J], 常富业;邵海毅;薛幼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中风前兆症状

脑中风前兆症状

脑中风前兆症状脑中风的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早期预防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解中风的前期反应,并给予一定的干预和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发生,那么脑中风前兆信号有哪些呢?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脑中风前兆症状,一起来看看吧!脑中风,又叫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脑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其中致残率高达75%。

若患者能在脑中风之前做好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伤害。

如何才能提前做好措施呢?若能知道脑中风发作的前兆,就可以提前做好措施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脑中风的前兆有哪些?头晕——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是,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反复发作的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中老年人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说话吐字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中风临床路径

中风临床路径

中风临床路径中风(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其临床路径是指对中风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的指导性程序。

下面将介绍中风临床路径的一般步骤和关键内容。

步骤一:初步评估和诊断1. 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药物使用史等。

2.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检查。

3. 进行初步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以确定中风的类型和范围。

步骤二:治疗和护理1. 药物治疗:根据中风的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凝血药、降压药等。

2. 康复训练:中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以促进功能恢复。

3. 护理措施:提供全面的护理,包括卧位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

步骤三:监测和随访1.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随访复查:定期随访患者,进行复查和评估,以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关键内容1. 快速识别中风症状:对中风症状的早期识别和迅速就诊非常重要,包括突发的面瘫、言语障碍和肢体活动障碍等。

2. 紧急治疗窗口:诊断中风后,应尽早进行紧急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和康复机会。

3.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康复训练等方面。

4. 家庭支持和护理:中风患者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和护理,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中风临床路径是为了规范中风患者的诊疗和护理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率。

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都应了解和遵循中风临床路径的指引,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风先兆证治

中风先兆证治

法: 对就诊 耳 鼻喉科 , 符合标 准 的 变应 性 鼻 炎患者 3 0例 , 0 采用调查 问卷形 式记 录
其基本情 况、 体症状 , 合体征、 具 结 舌脉 合
黏膜色淡 、 肿胀 , 声低 , 患感 冒, 常 语 易 经 咳嗽 , 舌淡红 、 薄白 , 苔 脉细弱 。②脾气虚
短 , 明小 儿脾 气容 易虚弱 , 合小 儿 的 说 符
甘草 , 煎 服 。 水 () 痰 上 扰 型 ,3例 。 症 状 : 晕 呕 4风 1 头
恶, 耳呜 , 手足麻木 , 肢体震颤 , 肉蠕动 , 肌
苔 白 , 弦 滑 。 治 法 : 风 化 痰 通 络 。处 脉 熄
代医王清任在《 医林 改 错 》 中论 述 : 中 风 “ 先兆 3 4例 人 , 床 中风 前 期 提 供 了先 例 , 临
的, 符合现代 医学 的脑 局部 暂时 缺 血 ( 一 过性脑供 血不足 ) 主要病 源 是脑 动脉 硬 ,
化 , 血 发 生 是 脑 血 管 微 栓 塞 所 致 , 熄 缺 用
风降脂通络 药物。对人 的健 康而言 , 中 脑 风给 人 带 来 的影 响 相 当于 人 体 发 生 了 “ 强烈 地震 ” 而小 中风 就像 是 震前 的 自 ,
形体肥 胖 , 晕 耳 呜 , 欲 倒 扑 , 面 潮 头 时 颜
红, 口唇发麻 , 言不清 , 调 不低 , 语 声 四肢
2 8 中 国社 区 4 总第 35 02 第1 卷 0 期
变 应 性 鼻 炎 3 0例 中 医 辨 证 分 析 0
酒 嗜 好 史 。 因 感 冒 头 痛 来 门诊 治 疗 时 检
视 不 够 ” 般 在 治 疗 中 风 病 人 时 询 问 病 一 史 , 知 先 兆 存 在 , 为 时 已 晚 。 如 早 期 方 但 治 疗 , 多 数 患 者 确 可 避 免 中 风病 发 生 。 大 经 过 治 疗 ,8例 患者 治 愈 率 为 9 % 。 9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先兆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

一、中风先兆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先兆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22—2008)。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
风火上扰证
风痰阻络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先兆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先兆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血压、心电图。

(5)胸部 X 线透视或胸部 DR。

(6)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彩超)。

(7)头颅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 MRA或 CTA、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彩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
等法。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可应用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4.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穴位敷贴、食疗等。

5.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血压血糖的调整等。

9.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辅助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导致合并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明确,反复发作并且有手术指征者转院治疗。

5.若住院期间转为中风者转入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6.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中风先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
痰蒙清窍证
痰热内闭证
元气败脱证
风火上扰证
风痰阻络证
痰热腑实证
阴虚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
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血压、心电图。

(5)胸部 X 线透视或胸部DR片。

(6)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彩超)。

(7)头颅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 MRA或 CTA、双下肢血管彩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脏腑:醒神开窍为主,按照阳闭、阴闭分证论治,及时扶正固脱。

(2)中经络: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
等法。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尽早应用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4.推拿治疗: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5.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6.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敷贴、食疗等。

7.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

可参照 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8.康复训练:病情平稳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9.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2.病程进入恢复期。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4.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和二级预防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TCD编码:BNG080、ICD-10编码:I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