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循环
生物体循环知识点图解高一
![生物体循环知识点图解高一](https://img.taocdn.com/s3/m/6c389f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e.png)
生物体循环知识点图解高一生物体循环知识点图解生物体循环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通过这种循环过程,生物体可以保持稳定的内部环境,并支持其生命活动。
本文将对生物体循环的知识点进行图解和解析。
一、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生物体循环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氮循环、碳循环和水循环等。
1. 氮循环氮循环是指氮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过程。
图解中可以标注植物吸收氮气,通过固氮菌将氮气转化为氨,再由细菌将氨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从而形成有机物质。
当植物被食草动物摄食后,氮元素进入动物体内,形成动物的组织,最终通过分解细菌转化为氨,回归到氮循环的起始状态。
2. 碳循环碳循环是指碳在生物体内的流转过程。
图解中可以标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CO2),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
当植物被食草动物摄食后,动物体内的有机物质被动物利用,并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环境中。
同时,植物和动物的死亡也会导致有机物质分解,释放二氧化碳。
这样,碳元素得以循环利用。
3.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水在自然界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
图解中可以标注地表水的蒸发,形成水蒸气,再通过凝结形成云,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表。
同时,一部分水渗入土壤中,成为植物的水分供给,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蒸气到空气中。
在地表水的流动过程中,也可以标注河流、湖泊等。
水循环是维持生物体所需水分的重要过程。
二、能量循环能量循环是生物体循环的另一重要方面。
它包括光能转化、化学能转化和能量流动等。
1. 光能转化图解中可以标注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被植物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过程称为光合作用,是能量流动的起点。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其储存为有机物质。
而后,这些有机物质被其他生物摄食,能量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
2. 化学能转化图解中可以标注植物和动物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相互关联。
动物通过食物摄取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能量,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出能量。
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氮循环的研究
![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氮循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9ffe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e.png)
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氮循环的研究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这些变化也对我们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碳循环和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个过程的研究。
生态系统碳循环生态系统碳循环是指有机质生物合成的主要来源——二氧化碳和水在生态系统中的转化和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生物、大气、地球等多个领域。
首先介绍碳循环的一个重要部分——光合作用。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质和氧气。
同时,植物的生长和呼吸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这些二氧化碳会被其他生物吸收和利用,或者直接回到大气中。
除了光合作用之外,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还包括了生物的死亡和分解、火灾、人类活动等。
有机物的分解不仅会产生二氧化碳,还会释放出有机气体、甲烷等温室气体。
而森林采伐、燃煤等人类活动也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使得碳的循环变得更加复杂。
为了更好地掌握碳循环的规律,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例如,他们会对大气中的碳含量进行测量,并进行模型模拟分析。
他们还会研究地球化学过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以了解碳在生态系统中的转化和循环。
生态系统氮循环氮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然而,氮在大气中的气态只是一种双原子分子——氮气,植物和动物需要的是氨、硝酸盐等化合物。
因此,生态系统中氮的循环和转化比较复杂,涉及多种生物学和地球化学过程。
氮的循环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氮固定、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脱氮作用等。
其中,氮固定指的是将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和利用的形式,如氨和硝酸盐。
植物通过根部摄入氮化合物,并将其转化为有机质,然后被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摄入利用。
与碳循环类似,氮循环也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例如,过度施肥会使得土壤中的氮含量增加,甚至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固氮作用受到工业污染和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增多影响等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氮循环,科学家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中的碳循环和氮循环
![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中的碳循环和氮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a96fee1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b.png)
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中的碳循环和氮循环地球上的生命和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碳循环和氮循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两个循环是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碳循环碳循环是指碳在地球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运动。
它是地球上的重要化学循环之一。
碳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在地球上的存量大于所有生物体中的其他成分的总和。
碳循环是生物系统和地球系统之间的关键交互之一。
碳循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生物循环和地球化学循环。
生物循环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利用阳光的能量将其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在呼吸作用中,生物细胞中的有机物质被氧气氧化,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它们可以循环利用碳并维持生态平衡。
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碳在地球上的地球化学环境中的运动。
它包括大气和水体之间的气体交换、生物残体沉积和泥炭沼泽的形成、地球表面化学作用和岩石圈之间的碳的转移等。
碳循环对人类的贡献非常重要,例如,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都与碳循环有关。
氮循环氮循环是指氮在生物系统和地球系统中的运动。
氮是生成生物有机物的关键元素。
氮循环由一系列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组成,包括固氮、氧化还原作用和细菌分解等。
氮循环对大气、土壤和水体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
氮在空气中占据78%的体积,但是氮气是一种极度稳定的分子,只有通过固氮作用才能被生物利用。
固氮作用是将氮转换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在固氮过程中,许多氮分子被细菌和蓝绿藻等生物转化为真菌和腐生动物的有机物。
在氧化还原作用中,一些氮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转换成可被生物利用的形式。
这个过程还包括岩石侵蚀、火山作用、天然气和石油的转化等自然现象。
细菌分解是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氮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生态系统的动植物死亡、腐烂和生态系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总的来说,氮循环是影响全球气候、土壤品质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化学过程。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9be5d55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b.png)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在地球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它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机制,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循环的机制。
一、碳循环碳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于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体中。
碳循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然后再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释放为二氧化碳,完成了有机碳的循环。
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太阳能,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这些有机物可以成为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能量来源,也可以被其他生物摄入,构成食物链。
当植物和其他生物呼吸时,有机物中的碳会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形成了碳循环的闭合。
二、氮循环氮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但大气中的氮以氮气(N2)的形式存在,无法被绝大多数生物直接利用。
因此,氮循环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转化过程来完成。
主要的转化包括氮固定、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等。
氮固定是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可供生物利用的氮化合物的过程。
某些特定的细菌(如根瘤菌和蓝藻)能够进行氮固定,将氮气转化为氨或亚硝酸盐等化合物。
其他生物则通过摄入植物或其他含有氮化合物的生物来获得可利用的氮。
氨化是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的过程,由分解细菌负责。
它们将有机物中的氮分解为氨或氨离子,并释放到土壤中。
硝化是将氨和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由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共同完成。
反硝化是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N2)的过程,通过反硝化细菌来完成。
这样,氮的循环就完成了闭合。
三、磷循环磷是构成生物体核酸、ATP和磷脂等生物分子的重要元素,但磷在环境中的含量较少。
磷循环主要通过地球表层的溶解态磷和颗粒态磷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完成。
溶解态磷主要来自于植物和动物的排泄物、腐殖物和溶解氧化物等。
溶解态磷可以被植物摄取利用,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
而颗粒态磷主要来自于岩石和土壤中的矿物质。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知识点总结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b27b6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7.png)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知识点总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地球上生物体内元素的循环过程,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等。
这些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碳循环1.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2. 呼吸作用:植物和动物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释放能量。
3. 死亡和分解:生物死亡后,其体内的有机物经过分解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4. 化石燃料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5. 海洋吸收二氧化碳: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海洋也是碳库之一。
6. 碳储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碳储存在地下或水体中,形成碳储库。
二、氮循环1. 氮固定:部分细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即氨或硝酸盐。
2. 植物吸收氮: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作为生长的营养源。
3. 食物链传递:植物被动物摄食后,氮元素通过食物链传递到更高级别的消费者体内。
4. 生物死亡和分解:生物死亡后,分解细菌将蛋白质分解为氨,返回到环境中。
5. 脱氮作用:一些细菌能够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释放到大气中。
6. 氮沉积:氮通过大气和降水进入土壤、水体中,形成氮的沉积物。
三、磷循环1. 磷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磷酸盐,作为生长的重要营养源。
2. 食物链传递:磷元素经由食物链传递到更高级别的消费者体内。
3. 生物死亡和分解:生物死亡后,分解细菌将有机磷化合物分解成磷酸盐,并返回到环境中。
4. 沉积和矿化:部分磷酸盐会在水体中沉积形成矿物质,经过矿化作用再次释放出可利用的磷酸盐。
5. 土壤侵蚀:土壤侵蚀会导致磷酸盐从陆地流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四、其他地球化学循环除了碳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以外,地球上还存在着其他重要的地球化学循环。
1. 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进行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
碳循环知识:碳循环与氮循环——生态系统的复杂相互作用
![碳循环知识:碳循环与氮循环——生态系统的复杂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bb170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1.png)
碳循环知识:碳循环与氮循环——生态系统的复杂相互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氮循环是复杂的相互作用。
碳循环是指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有机碳和无机碳等不同形式的碳在地球系统和生态系统中的传输和转换过程。
而氮循环则是指氮元素在生物圈和地球圈之间不断循环和转化的过程。
这两个循环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碳循环的过程非常复杂,它包括几种不同类型的碳转化和流动。
这些类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去沉淀、除湿和地球化学过程等。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通过使用光能和二氧化碳将成分分离并合成有机碳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碳循环的起点,为高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组织或细胞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这种呼吸作用通常发生在动物或者其他微生物体内的细胞中,是碳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过程释放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并继续循环。
去沉淀和除湿是指通过空气流动将固态和液态碳从地球表面分离出来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涉及到沉积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流动。
在不同地理位置,地表上的碳沈积带动了全球气温、降雨量和冰川等情况的变化。
地球化学过程旨在合成深埋在地下的有机碳和无机碳。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在地下被压力、热和化学反应逐渐形成,期间还会影响地球内部的运动。
相比较于碳循环而言,氮循环相对简单,大部分都发生在土壤和植物根系中。
氮元素在生物圈中以氨、硝酸盐及硝酸气等形式存在。
氮元素是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成分,因此它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过,这些化合物对于土壤生态系统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氮元素在土壤中的固氮作用是氮循环的核心,其通过在植物根部生长的固氮细菌分解空气中的氮气,将氮元素转化为其它盐基形式。
进而植物就可以通过吸收根部的盐基化合物使氮元素被有效利用。
氮循环的核心也能够通过一些微生物将氨、硝化和反硝化等过程加速循环,从而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实现氮素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3ea262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7.png)
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的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生物、地球和化学元素相互作用,维持着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的平衡。
本文将介绍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并探讨其重要性及挑战。
一、碳循环碳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并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此外,植物的死亡和腐烂也释放出二氧化碳。
碳的流动还涉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分解。
二、氮循环氮是植物和动物体内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来维持氮的循环。
首先,氮从大气中通过氮固定作用转化为可被生物利用的形式。
植物通过根部的根瘤菌或其他氮固定细菌吸收土壤中的氮,转化为氨和亚硝酸盐等化合物。
接下来,植物通过吸收这些化合物来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
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入植物或其他动物的氮化合物,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组织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
最后,植物和动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氮转化为尿素和其他腐败物质。
三、磷循环磷是DNA、RNA和细胞膜等生物分子的重要成分。
磷的循环包括磷在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的转移。
首先,磷从岩石中通过风化和侵蚀进入土壤中。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磷,并将其转化为DNA和其他生物分子。
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入植物或其他动物的磷,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组织中的生物分子。
当植物和动物死亡或排泄时,磷释放到土壤中再次循环利用。
四、水循环水循环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水的蒸发、降水和地下水的流动。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和陆地的降水来维持水的循环。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
降水将水分输入土壤中,并通过地下水的流动使水再次进入植物、地下水和其他水体中。
五、硫循环硫是蛋白质和某些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氧化、还原和固定等过程维持硫的循环。
碳、氮、磷循环的过程
![碳、氮、磷循环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cf0df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e.png)
碳、氮、磷循环的过程碳、氮、磷循环是生物地球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碳循环描述了碳在地球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相互转移和交换;氮循环描述了氮在大气、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循环;磷循环描述了磷在土壤、植物、动物和水体之间的循环。
碳循环的过程:1. 碳固定:通过光合作用,植物使用二氧化碳(CO2)从大气中固定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进一步被用于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2. 呼吸和分解:植物和动物通过呼吸将有机物中的碳释放为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
此外,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进一步增加了大气中的碳含量。
3. 碳储存:部分固定的碳被保存在植物和土壤中,并可以长期储存。
这些碳可以作为植物和土壤有机质的一部分,或者转化为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被埋藏在地下。
氮循环的过程:1. 氮固定:氮气(N2)通过闪电活动、细菌和蓝藻等生物固定为氨(NH3)或硝酸盐(NO3-)。
植物和其他生物可以利用这些氮源合成蛋白质和其他氮化合物。
2. 氮循环: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氨或硝酸盐,将其合成为有机物。
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中的氮化合物,将其转化为自身组织中的蛋白质。
当植物和动物死亡时,氮会通过分解作用释放到土壤中,再次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3. 氮损失:氮还可以通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释放到大气中。
硝化作用将氨氧化为硝酸盐,而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磷循环的过程:1. 磷释放:磷以无机形式存在于岩石和土壤中,通过风化和侵蚀作用,磷释放到土壤中。
2. 磷吸收: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磷,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并用于生长和发展。
动物通过摄食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取磷。
3. 磷循环:当植物和动物死亡时,磷经过分解作用释放到土壤中。
这些有机物也可能进一步转化为磷酸盐,被吸附在岩石和土壤中,形成新的磷矿物。
4. 磷溶解:磷酸盐可以通过溶解作用从岩石和土壤中释放出来,进入水体。
这些磷酸盐可以被水生生物吸收,形成食物链和海洋沉淀物,也可以长期沉积在海底形成磷矿床。
生物地化循环名词解释
![生物地化循环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20eb67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4.png)
生物地化循环名词解释
生物地化循环是指地球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其中包括了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以下是几个与生物地化循环
相关的名词解释:
1. 碳循环,碳是生命体中的基本元素,碳循环是指碳在地球上
的循环过程。
它包括了碳的吸收、储存、释放和转化等过程,包括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动物通过呼吸将碳释放到大气中,以及有机物的分解和矿化等。
2. 氮循环,氮是生命体中的重要元素,氮循环是指氮在生物体
和环境之间的转化过程。
氮循环包括氮的固定(将氮气转化为可被
生物利用的形式)、氮的硝化(将氨转化为硝酸盐)、氮的还原
(将硝酸盐还原为氨)以及氮的脱氮(将氮气释放到大气中)等过程。
3.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式之间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水从地表蒸发成水蒸气)、凝结(水蒸气变为液态水)、降水(水从大气中以雨、雪、露水等形式降落到地表)以及
地表径流、地下水补给等过程。
4. 磷循环,磷是生物体中的重要元素,磷循环是指磷在生物体和环境之间的转化过程。
磷循环包括磷的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磷)、磷的再循环(生物体死亡后磷被分解并释放到环境中)、磷的沉积和磷的溶解等过程。
5. 硫循环,硫是生物体中的重要元素,硫循环是指硫在生物体和环境之间的转化过程。
硫循环包括硫的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硫)、硫的再循环(生物体死亡后硫被分解并释放到环境中)、硫的氧化和硫的还原等过程。
以上是生物地化循环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
生物地化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通过这些循环,地球上的物质得以循环利用,能量得以流动,保持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物化学循环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生物化学循环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de9d23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8.png)
生物化学循环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化,针对气候变化的各种议题被广泛关注。
其中,生物化学循环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物化学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等,它们会产生各种影响,以下将具体分析。
碳循环碳循环是指碳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循环。
碳在大气中以二氧化碳(CO2)的形式存在,然后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将其转换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O2)。
随后,这些有机物被食物链传播,最终进入动物体内。
接着,当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和排泄物会被分解,将其转换回二氧化碳,形成循环。
碳循环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碳循环直接关系到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是主要温室气体(GHG)之一,它能够吸收太阳热辐射,在地球表面产生温暖效应。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断增加,导致气温上升,全球气候变得不稳定。
其次,碳循环也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了影响。
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形成碳酸,并导致了海洋的酸化。
水体酸化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中壳类动物无法正常生长并死亡,进而影响整个海洋食物链。
氮循环氮循环是指氮在大气、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循环。
氮气(N2)占大气的78%,而氮在大气中并不直接有用,它需要被植物吸收。
当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时,氮原子被转化成氨,称为氮固定。
在这里,大部分氮由微生物完成。
植物吸收到氮后,将其转化成蛋白质。
当动物摄取植物,摄取蛋白质后,氮元素就进入了动物体内。
当动物死亡时,氮又通过分解和腐烂返回到土壤。
氮循环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氮循环对土地健康的影响非常大。
使用过量化肥会导致土壤贫瘠,而这又会导致采取更多的措施来恢复土壤健康,例如破坏地下水系统或往土地注入过多的氮肥等。
其次,氮的排放对空气质量也是一种污染。
汽车和工业设施的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而这些气体产生的氮氧化物在空气中有毒,会导致酸雨和这样的其他恶性后果。
硫循环硫循环是硫在大气、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循环。
地球化学解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地球化学解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acb85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5.png)
地球化学解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地球上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过程,它通过不断循环的能量和元素转化,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本文将通过地球化学的角度,解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和机制。
一、碳循环碳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地球上的生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
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产生的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生物体死亡后,有机物会经过分解作用,将碳元素重新释放到环境中。
而某些有机物则会沉积在地下或海洋中,形成石油和石煤等化石燃料。
二、氮循环氮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另一个重要的过程。
大气中的氮气不能被生物直接利用,但通过闪电和微生物固氮作用,将氮气转化成氨、硝酸盐等可供生物利用的形式。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氨、硝酸盐等形式的氮,合成氨基酸等有机物,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动物。
动物排泄的尿液和粪便中含有氮,经过分解作用可再次还原成氨,供应给植物继续利用。
此外,在海洋中还存在氮沉降和浮游植物吸收等机制,使氮循环在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平衡。
三、水循环水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太阳的热量使得地表水蒸发形成水蒸气,升至高空形成云,随后降雨或降雪回到地面,形成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地下水,将其中的水分蒸散到大气中,同时释放氧气。
动物则通过饮水和饮食摄取水分,将其中的水分通过新陈代谢排出。
水循环不仅维持着生物体的生存,也将养分输送到各个地区,促进了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进行。
四、矿物元素循环除了碳和氮,其他的关键元素如磷、硫、铁等也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元素在土壤、岩石、海洋中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被生物体通过摄取和吸收利用。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矿物盐,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中的矿物元素。
当生物体死亡后,分解作用会将这些矿物元素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形成一个循环。
碳循环和氮循环过程中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碳循环和氮循环过程中微生物的生态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a314b00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a.png)
碳循环和氮循环过程中微生物的生态功能碳循环和氮循环是生物圈中的两条关键循环路径,微生物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既包括分解有机物、维持土壤结构稳定等基本功能,也包括特定的生态过程,如甲烷氧化、硝化反应等。
碳循环是生物圈中碳元素的流转过程,其中微生物主要参与有机物分解、二氧化碳固定和甲烷氧化等。
有机物分解始于死亡的生物体,营养物成为其他生物的基础。
微生物在有机物分解中扮演活性碳池和被动碳池两种角色。
活性碳池包括微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被动碳池则是残留的类似木质素的难分解有机物。
微生物通过有机物的分解使其成为二氧化碳等简单有机物,进而逐渐游离到大气中。
特别地,自然湿地和农田中的甲烷可以通过微生物的甲烷氧化途径被消耗,从而减少对温室气体的贡献。
氮循环则主要涉及氮元素在生物圈中的不同形态之间的转化。
氮的有机形态包括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而无机形态主要包括氨氮、硝态氮等。
微生物在氮循环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氨氧化微生物可以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而硝化微生物则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和甲烷。
此外,微生物还在固氮作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能被其他生物利用的氨基化合物,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
除此以外,微生物在土壤结构稳定、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维持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微生物可以形成土壤胶体,维持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
它们还是土壤有机碳存储和循环的关键参与者,影响着直接和间接的碳收支平衡。
此外,微生物在土壤、水体和海洋等系统中,还通过形成生态网络来调控不同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微生物在碳循环和氮循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生态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值得深入研究。
只有加深对于地球生态系统微观领域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指导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
生态系统中碳循环与氮循环的作用及关系研究
![生态系统中碳循环与氮循环的作用及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fac185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b.png)
生态系统中碳循环与氮循环的作用及关系研究碳和氮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生态系统中,碳和氮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碳循环是指碳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和储存方式。
它包括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碳固定、碳储存和碳释放。
碳的来源主要是生物体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而碳的固定则是通过光合作用和海洋中的生物作用。
碳的释放则是由于生物体的呼吸和有机物的降解所产生的。
碳循环的作用在于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在地球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非常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它可以对地球的气温产生直接的影响。
而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则可以通过吸收和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缓解温室效应的问题。
另外,碳在生态系统中还具有调节水分循环、维持土壤肥力和提高植物抗逆性等方面的作用。
氮循环是指氮在生态系统中流动和转化的过程。
它包括了陆地生态系统和水体生态系统中的氮吸收、固定、转化和释放等环节。
氮的来源主要是生物体的氨气呼吸和大气中的固氮作用。
氮的固定则是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用和植物根系生产的根瘤菌来完成的。
氮的转化则是指将不同形态的氮化合物相互转换,例如将氨转化为硝酸盐。
氮的释放则是由于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排泄所产生的。
氮循环的作用在于维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生态系统中,氮是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之一,它是蛋白质、核酸和其他重要生物分子的基本组成部分。
另外,氮还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提高作物的产量。
在水体生态系统中,氮循环还可以影响水体的营养状况和生态环境。
碳循环和氮循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碳循环和氮循环都是通过生物体的参与实现的。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而植物根部的微生物则可以进行氮的固定和转化。
其次,在生态系统中,碳和氮互相影响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转化来进行相互调节。
为了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稳定,碳和氮之间的转化和配合是必要的。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名词解释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2b79ef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2.png)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名词解释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地球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发生的物质循环过程。
这些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和硫循环等。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循环进行解释。
1.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补给等过程。
水循环是维持地球上水资源平衡的重要机制,也对气候形成和生物生存起着关键作用。
2. 碳循环,碳循环是指地球上碳元素在大气、海洋、陆地和生物体之间的循环过程。
它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矿物化等过程。
碳循环是维持地球上碳平衡的重要机制,也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3. 氮循环,氮循环是指地球上氮元素在大气、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不断转化的过程。
它包括氮固定、氮硝化、氮反硝化、氮脱氮等过程。
氮循环是维持地球上氮平衡的重要机制,也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4. 磷循环,磷循环是指地球上磷元素在岩石、土壤、水体和生物体之间不断转化的过程。
它包括磷岩石的风化、土壤中磷的吸附和解吸、植物和动物的磷吸收和排泄等过程。
磷循环是维持地球上磷平衡的重要机制,也是生物体合成DNA、RNA和ATP等生命分子的重要来源。
5. 硫循环,硫循环是指地球上硫元素在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之间不断转化的过程。
它包括硫的氧化、还原、硫酸盐的沉积和生物体的硫代谢等过程。
硫循环是维持地球上硫平衡的重要机制,也对气候、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总之,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球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物质循环的综合表现。
这些循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对于了解地球的自然过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氮循环机制分析
![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氮循环机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044f9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7.png)
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氮循环机制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氮循环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这些过程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健康,碳汇和全球气候变化有关键的影响。
本文将分别对这两个循环机制进行分析。
碳循环机制碳循环机制是由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有机物,随后,有机物通过食物链转化为能量,而能量转化后,其一部分被成为有机碳的碳气化,作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但在同一时间内,生物也会将大约7%的有机碳积累起来,形成土地生态系统中的碳汇。
这样,碳就在环境中不断地从一个形式转化为另一个形式。
碳循环机制的关键过程在于光合作用。
这是一个由植物使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会通过一些物质如叶绿素,来吸收太阳光。
这些物质会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并将其用于制造有机物。
此外,有机物还可以通过分解过程转化成为二氧化碳。
分解是由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负责完成的。
他们会将死去的生物体转化为新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
有机物分解通常会释放出一定量的碳,这个碳有一部分释放到大气中,进入碳循环,而有一部分碳就会被留在土壤中,起到拓展碳汇的作用。
碳循环中的另一个过程是化石燃料燃烧。
这个过程产生非常多的二氧化碳,同时燃烧会产生热量用于生产和供暖等需要。
氮循环机制氮循环机制是指从大气中摄取过来的氮转换成为能被生物利用的形式,从而在生物之间循环的过程。
氮循环包括四个步骤:氮固定、硝化、反硝化和氨化。
氮固定是个极为重要的过程,其会将大气中的氮转换成为植物可用的形式:氨。
这一过程常常被植物促进,例如豆类植物,它们能让氮转换为氨,作为植物体内氨基酸的原料。
同时,这个过程也由微生物完成,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参与,植物就会无法将氮转化为有用的形式。
硝化是一类氧化反应,其将氨氧化成为亚硝和硝酸盐。
亚硝和硝酸盐都是植物能使用到的物质,它们代表了一种植物细胞所需氮元素。
硝化此外可通过细菌的气体形式进入到大气层中,也可通过降雨时释放到水中成为水体污染原因之一。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性及应用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性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64cd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9.png)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性及应用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元素在各种自然过程中的转化和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它关系到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硫循环等。
这些循环对生命的存续和人类的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性及应用。
一、碳循环碳是生命的基本原料,大部分生命体都是由碳构成的。
碳循环是指地球上碳的不同形态在生物、气候和地质过程中的转化和循环。
这个循环链包括了碳的积累、释放和转移过程。
碳循环对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首先,碳循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质,为所有动植物提供了能量和基本物质。
其次,碳循环控制着全球气候。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会造成全球变暖和环境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碳循环的变化趋势。
二、氮循环氮循环是指在地球上氮元素在生物、化学和地理过程中的转化和循环。
氮在自然界中的形式多样,目前已发现的型态有气态(N2)、硝酸盐、铵盐、亚氨酸、氨等等。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之一。
因此,氮循环对天然资源的管理以及作为一种用于控制AGN的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磷循环磷是生命体的组成物质之一,同时也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养分。
磷含量较低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
磷循环是指地球上磷元素在生物、化学和地理过程中的转化和循环。
磷循环的主要来源是食物链中的磷,而且通常是人类生活中重度污染物的来源。
四、硫循环硫循环是指地球上硫元素在生物、化学和地质过程中的转化和循环。
硫循环是他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因为硫元素和他的化合物对于生命的存在和稳定性都是至关重要的,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也有很大的影响。
以上四个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环境和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生态系统,采取了把这些循环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公正的方案。
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氮循环
![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氮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26f59f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d.png)
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氮循环生态系统是由环境、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所组成的综合系统。
其中,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的循环是生态系统内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
碳和氮是生物体内两个重要的元素,它们的循环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碳的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广泛和基础的循环之一。
碳可以以CO2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被植物吸收后,在光合作用中与水合成有机物,经过食物链向动物体内转移,并最终在生物代谢过程中被释放成CO2,回归到空气中。
此外,碳还可以以有机物的形式被沉积在土壤中、海洋底部等地,经过岩石的风化和化学反应,有机物的碳也会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来。
氮的循环也是生态系统内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生态系统内,氮主要以氮气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当植物吸收不够时,氮的化合物会在植物根部被固定生成NH3,随后形成其他化合物形式,被转化为植物所需的无机氮(如氨、硝酸盐等),随后通过食物链向动物体内转移,再次被排出,在细菌和腥臭虫等的作用下,氮才又能够回归空气中。
此外,在自然界中也有着其他形式的氮循环,如农业中的氮素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火山喷发等。
碳循环和氮循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
例如,颗粒物和其他环境因素能够影响生物体内碳和氮的循环过程,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
同时,碳和氮的循环也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现在,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和工业化发展,导致若干碳和氮循环不平衡的现象,如大量使用化肥和燃烧化石燃料,这些活动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破坏了环境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和生产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针对这些消极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健康。
其中,有针对性地制定和执行化肥和燃料使用计划、开展资源循环利用、保护和管理好森林能够有效地减轻和改变上述不平衡的现象,促进生态系统含碳和氮的循环平衡,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要深刻认识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氮循环对于生态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生态系统的三大循环
![生态系统的三大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ae6071c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e.png)
生态系统的三大循环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系统。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生态系统的三大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
一、碳循环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
碳元素是生物体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也是构成有机物质的重要元素。
在碳循环中,碳元素从大气中被植物吸收,形成有机物质,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其他生物体内。
当这些生物死亡后,它们的有机物质又被分解成碳酸盐和二氧化碳,最终返回大气中。
此外,人类活动也会影响碳循环,如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加速了碳循环的过程。
二、氮循环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氮元素是构成生物体中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有机物质的基础元素。
在氮循环中,氮元素从大气中被植物吸收,形成氨基酸等有机物质,被其他生物摄取和利用。
当这些生物死亡后,它们的有机物质被分解成氨、硝酸盐等无机物质,又被其他生物吸收和利用。
此外,氮循环还包括氮的固氮和反硝化等过程,这些过程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水循环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
在水循环中,太阳能使水蒸发成为水蒸气,形成云和雾,并随着风的吹动不断运动。
当云和雾中的水滴遇到冷空气或遇到地面时,会形成雨、雪、霜等降水形式,最终流入地下水、河流和海洋等水体中。
同时,植物也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将水分转化为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水循环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
生态系统的三大循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当今世界,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避免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生物化学循环定义
![生物化学循环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2511830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2.png)
生物化学循环定义
生物化学循环是指在地球上生物体和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循环过程。
这些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等等。
这些化学元素在生
物体中持续地循环,同时又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
其中,碳循环是指碳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碳的吸收、释放、转化和利用等过程。
这个过程中,碳作为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被生
物体吸取、利用和释放,从而影响着大气和海洋中的碳含量。
氮循环是指氮在生物体中的吸收、转化和释放过程。
其中,氨是
一种重要的氮源,被细菌、植物和动物吸收和利用。
通过固氮作用和
硝化作用等过程,氮可以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形式,同时也支持生态系
统的运作。
磷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磷的循环过程。
磷是构成核酸和细胞膜等
重要化合物的元素,在植物和动物中广泛存在。
通过食物链的过程,
磷可以在生物体之间循环,并最终被回收。
生物化学循环在整个生物圈的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循
环促进着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同时也为生态系统
提供了能量和物质。
碳氮循环的影响因子与关键限制
![碳氮循环的影响因子与关键限制](https://img.taocdn.com/s3/m/8fdead3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5.png)
碳氮循环的影响因子与关键限制【原创版】目录1.引言2.碳氮循环的概述3.影响因子3.1 温度3.2 降水3.3 土壤类型3.4 生物多样性4.关键限制4.1 氮沉降4.2 土壤氮含量4.3 植物生长季节5.结论正文【引言】碳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过程,它涉及到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养分的循环。
碳氮循环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产力至关重要,因此理解其影响因子和关键限制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碳氮循环的概述】碳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两个主要循环之一,涉及到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养分的循环。
碳循环主要涉及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而氮循环则涉及氨、硝酸盐和氮气的转化。
这两个循环是相互关联的,因为氮是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重要限制性养分,而碳则是氮循环的关键驱动因素。
【影响因子】碳氮循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降水、土壤类型和生物多样性。
3.1 温度:温度是碳氮循环的关键影响因子,因为它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有机物的分解速率。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越强,有机物的分解速率也越快。
3.2 降水:降水对碳氮循环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生态系统的水分状况。
水分状况良好的生态系统通常有较高的生产力,因为植物可以充分利用水分和养分进行生长。
3.3 土壤类型:不同的土壤类型对碳氮循环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一般来说,肥沃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因此碳氮循环速率较快。
3.4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对碳氮循环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生物种类对养分的需求和利用方式不同。
生物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关键限制】碳氮循环的关键限制包括氮沉降、土壤氮含量和植物生长季节。
4.1 氮沉降:氮沉降是生态系统氮输入的主要方式,对碳氮循环的影响非常明显。
氮沉降量的增加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但也可能导致氮饱和和生态系统退化。
4.2 土壤氮含量:土壤氮含量是碳氮循环的关键限制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循环
大气中的CO2 光合作用
呼
吸
作
用
食物链 植物 动物
分解作用
微生物
死 亡 残 骸、排 泄 物 沉 积
煤、石油等矿产燃料 化工燃烧
大气中的CO2
氮循环过程
大气中的N 经生物固氮作用后进入生物, 大气中的 2经生物固氮作用后进入生物,一 部分进入含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中, 部分进入含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中,然后在食物 链中传递,最后进入微生物; 链中传递,最后进入微生物;另一部分则直接进 入其他固氮微生物中, 入其他固氮微生物中,这些微生物经氨化作用产 然后经亚硝化作用转变为NO2-, NO2生NH4+,然后经亚硝化作用转变为 经硝化作用转变为NO3-, 一部分 一部分NO3- 经同化作用 经硝化作用转变为 进入植物,重复上文提到的过程,另一部分NO3进入植物,重复上文提到的过程,另一部分 则经反硝化作用转变为N2重新进入大气中 另外, 重新进入大气中。 则经反硝化作用转变为 重新进入大气中。另外, 用化学方法也能人工合成含NH 用化学方法也能人工合成含 4+、 NO3- 等的化 投入使用也能产生一部分NH 肥,投入使用也能产生一部分 4+、 NO3- 。
固 氮 作 用 含根瘤菌的豆科植物
大气中的N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氮循环
食物链 硝 植物 作 用 同 化 作 用 化 反
食物链 动物 分 解 作 用 物 作用 氮 物 NH4+ 作用
作用 NO2 -NO3 -
氮
碳循环过程
大气中的CO2经光合作用被固定在植物中, 经光合作用被固定在植物中, 大气中的 然后在食物链中传递,最后进入微生物。 然后在食物链中传递,最后进入微生物。在微 生物中,一部分碳被重新分解为CO2,一部分 生物中,一部分碳被重新分解为 则沉积成为石油、煤等矿产燃料, 则沉积成为石油、煤等矿产燃料,经人为开采 利用,化工燃烧后又变成CO2回到大气中。整 回到大气中。 利用,化工燃烧后又变成 个过程中,植物、动物、 个过程中,植物、动物、微生物一直在进行呼 吸作用产生CO2。 吸作用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