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课堂教学大纲.doc

合集下载

《水彩画》课程教学大纲

《水彩画》课程教学大纲

《水彩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学生对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其艺术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2.学生具备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包括工具材料,方法步骤,选景构图,形式关系,空间意境等。

能较为深入评价和鉴赏水彩风景画作品。

3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具备水彩画的基本技能,基本技法。

对水彩画造型规律.色彩变化规有明晰的认识。

具备正确的分析理解.组织和运用色彩的基本方法和能力,能创
造出具有一定美感的水彩风景画。

4.学生充分认识环境设计专业对水彩艺术表现的专业需求,并且有能力使水彩画成为自身进行环境设计的有效手段。

5.学生初步形成自己水彩艺术语言的表现取向,对主观性和创造性有一定的理解,并能很好的展现在作品中。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理论、实验课程填写)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平龙.建筑水彩表现技法.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
2.主要参考书
高冬.色彩风景.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

冯信群.许晶.水彩表现与技法.辽宁美术出版社.2017年出版屠维能等.水彩画技法.辽宁美术出版社.2016年出。

水彩课程教学大纲2024

水彩课程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水彩艺术是一门美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韵味。

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水彩技巧,我们制定了一份水彩课程教学大纲。

该大纲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有条理、详细的教学指南,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其水彩技巧和创作能力。

正文内容:1. 水彩基础知识的教学1.1 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详细介绍水彩画的历史背景、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1.2 水彩画的基本材料介绍水彩画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如颜料、纸张、画笔等,详细讲述每种材料的特点与用途。

1.3 水彩技法的基础介绍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如湿润、浓稠、扫染等,为学生打下基础,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水彩技巧。

2. 水彩画的色彩运用2.1 颜色理论与色彩搭配讲解色彩理论,包括原色、次级色、对比色等,介绍如何正确进行色彩搭配,使画面色调和谐统一。

2.2 色彩的表现力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如何运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不同的氛围和情绪,使学生学会利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3 光影与色彩讲解光线对色彩的影响,教授如何运用光影效果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色彩的能力。

3. 图像构图与透视3.1 基本构图原则教授水彩画的基本构图原则,如平衡、对比、重点等,让学生懂得如何合理布局画面,提高作品的艺术效果。

3.2 透视的运用通过透视法的教学,讲解如何正确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感,使学生能够画出具有立体感的水彩作品。

3.3 主题与意境的表达教授如何通过构图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画面来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实景写生与创作4.1 实景写生的意义与方法介绍实景写生对于学生水彩画技法和观察能力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景写生,并为他们提供机会实践与学习。

4.2 利用实景素材的创作教授如何运用实景素材创作水彩画作品,引导学生将所学技法应用到实际创作中,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4.3 艺术家作品欣赏与分析介绍著名水彩画家的作品,并指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技法和表现手法,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创作的灵感。

《水彩画人体写生》教学大纲

《水彩画人体写生》教学大纲

《水彩画人体写生》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5103OB中文名称:水彩画人体写生英文名称:BOcIyWaterco1or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总学时:70总学分:3适用专业:美术学先修课程:水彩画(头像、半身像)、人体写生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水彩画人体写生是美术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属于选修课。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熟练的造型能力来体现水彩画人体的韵律变化关系和色彩体现的主观性表达,即对画面宏观的控制把握能力。

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对形态敏锐地观察力、感悟力和表现力。

同时在画面体现上,加强学生对客观形态表现的主观处理、概括、归纳、提炼、强化等绘画性因素的各种要求。

在人体作业中将个人艺术感悟能力逐步融入基本训练当中,并将水彩画材料、技法、媒介等因素有机结合运用到画面中,增强学生对画面的当代性认识能力和勇于实践、探索精神。

为水彩画人物创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师注重学生水彩表现语言的开发,注重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教学的连贯性、科学性。

2、学生注重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及创新思维。

3、讲授方法注重示范法、练习法、辅导法、讨论法、作业评议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基础理论(18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掌握水彩人体写生的一般步骤,理解人物形体结构的概括与表现,体会水彩人体的情趣美、光色美、技法语言美。

2、教学要求:通过运用丰富的造型能力来表现水彩人物画,强调将人物的感悟力融入到水彩训练当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水彩画人体写生的一般步骤2、教学难点:水彩人体表现的技法语言美【教学内容】1.1水彩人体写生的一般步骤1.2形体结构的概括研究与表现1.3水彩人体表现的光色美与情趣美1.4水彩人体表现的技法语言美第二部分实践练习(5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水彩材料媒介的特征,表现人体形体的结构和动势变化,把握好个因素的转折关系,在色彩的运用方面,敢于运用主观的、有创作意识的色彩因素,具备深入刻画的能力。

水彩教学大纲

水彩教学大纲

水彩教学大纲引言:水彩画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

学习水彩画可以让人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并且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放松方式。

本文将提供一个水彩教学的大纲,旨在帮助初学者掌握从基础到进阶的水彩绘画技能。

一、水彩基础知识(200字)1. 介绍水彩画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介绍水彩画的材料和工具,包括颜料、画笔、水彩纸等;3. 解释水彩画的特点和技法,如透明度、干湿混合、湿笔法等;4. 呈现不同水彩效果的示例,如湿润效果和干燥效果。

二、预备练习(200字)1. 提供练习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画面构图、颜色搭配等;2. 提供初级练习题,如色彩渐变、简单的几何形状等;3. 引导学生练习笔触,如细线条、宽线条、羽化笔触等;4. 着重培养学生的颜色感知能力和线条控制能力。

三、基础技法的学习(400字)1. 介绍水彩画的基础技法,如湿笔法、干笔法、湿润效果等;2. 提供相关示范,如透明度的运用、颜色层次感的表现等;3. 强调色彩和色调的正确运用,如冷暖色调、明暗处理等;4.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纸张材质和质地,了解不同效果的产生原因。

四、静物和风景绘画(300字)1. 介绍静物和风景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提供静物和风景绘画的实例,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3. 强调光影效果和立体感的表现方法;4. 鼓励学生观察自然界的色彩和形状,将其运用在绘画中。

五、人物肖像的绘画(300字)1. 介绍人物肖像绘画的基本要素和技巧;2. 提供人物肖像绘画的实例,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3. 强调人物五官和表情的捕捉技巧;4.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真实的人物和照片进行练习,逐渐提高技巧。

六、进阶技法(200字)1. 介绍一些进阶的水彩技法,如喷溅、薄涂和刮揭等;2. 提供相关示范,并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和创新;3. 强调艺术创作的个性化和表达力;4. 鼓励学生尝试与其他媒介进行结合,如水彩与粉彩的结合等。

《水彩人物》教学大纲

《水彩人物》教学大纲

《水彩人物》教学大纲水彩人物教学大纲水彩画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艺术形式,它以水和颜料为媒介,通过创造丰富的色彩和柔和的笔触,表现出人物形象的魅力和情感。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水彩人物》教学大纲,希望能够帮助初学者掌握水彩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一、材料准备在开始水彩人物画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

首先是水彩颜料,选择一些常用的基本颜色,如红、黄、蓝、绿、紫等,以及一些混合色。

其次是水彩纸,选择质地较厚的纸张,以便更好地吸收水分和颜料。

还需要一些画笔,包括大中小号的圆头和扁头笔刷,以及一些细小的刷子用于细节描绘。

最后,准备一些清水和画板用于调色。

二、基本技巧在进行水彩人物画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

首先是湿画法和干画法的运用。

湿画法是指在纸面上先涂抹一层水,然后再将颜料涂抹在湿润的纸面上,使颜料在纸上自由流动和融合。

干画法则是将颜料直接涂抹在干燥的纸面上,以保持颜料的清晰和明亮。

其次是掌握色彩的调配和运用,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还需要注意掌握画笔的运用,通过调整笔触的轻重和角度,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纹理和质感。

三、人物构图在进行水彩人物画时,构图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有趣。

首先要确定人物的位置和大小,可以根据画面的比例来决定。

然后要注意人物的姿态和表情,通过捕捉人物的动作和情感,可以使画面更富有张力和情感。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些背景元素来丰富画面,如花草、建筑物等,以增强整个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四、细节描绘细节描绘是水彩人物画中的关键步骤,它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在描绘人物的面部特征时,可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适当的阴影来表现出人物的轮廓和表情。

同时,还要注意人物的服装和发型等细节,通过细致的描绘和适当的色彩运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此外,还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和修饰,通过一些细微的调整和修正,可以使整个画面更加完美和和谐。

水彩画课程教学大纲

水彩画课程教学大纲

引言:水彩画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绘画技法,它使用水溶性颜料进行绘画,可以创造出柔和、透明的效果。

水彩画适合于表现自然景色、花卉植物、静物、人物等各种主题。

本文是水彩画课程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将进一步介绍水彩画的技法和创作方法。

概述:在水彩画课程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水彩画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示范,学生将能够掌握水彩画技法,并通过练习和作品创作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正文:1. 水彩画技法:- 渐变技法: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水彩颜料和水,通过调整颜料和水的比例来实现平滑过渡的渐变效果。

- 湿润技法:介绍湿润技法的原理和应用,包括湿润背景、湿润的笔刷和湿润的纸张的使用。

- 干刷技法: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干燥的刷子和颜料,以实现细腻的纹理和层次感。

- 蒙皮技法:介绍如何使用蒙皮纸来保护绘画的部分区域,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进行修改和调整。

- 素描技法:学生将学习如何在水彩画中使用素描进行构图和提升细节的表现。

2. 主题创作:- 自然景色:介绍如何使用水彩画技法来描绘各种自然景色,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森林等。

- 花卉植物: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水彩画技法来描绘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纹理,以及表现植物的生机和生长状态。

- 静物:介绍如何运用水彩画技法来描绘静物的形状、质感和光影效果,以及如何通过构图来创造出有趣的画面。

- 人物: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水彩画技法来描绘人物的面部特征、肤色和表情,以及如何通过姿势和动作来表达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 抽象艺术:介绍如何运用水彩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来创作抽象艺术作品,以发掘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方式。

3. 创作实践:- 静物绘画:学生将进行静物绘画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并运用水彩画技法来描绘不同的静物形象以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

- 户外写生:学生将参加户外写生活动,通过观察自然景色并实践水彩画技法来创作出逼真的风景画。

- 利用参考资料:介绍如何运用参考资料来帮助创作水彩画作品,包括照片、sketch、小品等。

水彩教学大纲[整理]

水彩教学大纲[整理]

《水彩》教学大纲水彩静物一、课程简介(课程性质)《水彩》是专业基础课,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课程要求)学习色彩静物课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色彩感觉和色彩关系的把握能力,以及对各种不同物体的质感的表现能力,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本课程以绘画和装饰性色彩为主,主要涉及学科有《水彩画》,《装饰色彩》,《色彩构成》《装饰图案设计技法》等学科。

(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共分为二部分:第一理论部分,第二实践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10学时)1. 色彩的基本概念及相相关理论知识;(4学时)2. 静物写生的特点和要求(2时)3. 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4学时)第二部分:实践部分(70学时)色彩静物写生作业:1. 单色静物写生;(8学时)2. 优秀作品临摹;(8学时)3. 简单静物组合写生;(12学时)4. 有特色、有创意、有情趣的静物组合;(10学时)5. 以表现物体质感为目的来组成静物写生;(12学时)6. 综合材料的运用;(20学时)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色彩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色彩的审美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为专业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要求(一)知识要求:1.了解色彩的基本构成规律;2.了解色彩的变化规律;3.了解绘画的起源;4.了解中西方绘画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5.熟悉中西方绘画大师及其代表作品;6.了解水彩颜色的构成;7. 了解色粉笔,油画棒,色铅笔等其他综合材料的用法(二)能力要求:1.掌握水彩颜色的干湿变化规律;2.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3.掌握构图法则;4.掌握水彩画作画的大体步骤;5.掌握水彩画的表现技法(常规技法和特殊技法);四、教材与学习资源《色彩》新美术教育丛书,李强,魏捍红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水彩画》,陈孝荣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装饰图案设计技法创意》,庄子平编著,吉林美术出版社;《色彩构成》,王磊,卢嘉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水彩教学大纲

水彩教学大纲

水彩教学大纲一、引言水彩绘画是一种独特而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水和颜料的相互作用,创造出富有光泽和柔和效果的作品。

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掌握水彩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概念,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艺术视野。

二、学习目标1. 了解水彩绘画的历史和发展。

2. 熟悉水彩绘画的材料和工具。

3. 掌握水彩绘画的基本颜色理论。

4. 学会运用不同的水彩技法。

5. 培养观察和表现力,提高创作能力。

6. 发展个人的艺术风格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水彩绘画的历史与发展- 介绍水彩绘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 分析著名水彩画家的作品和风格。

- 探讨水彩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 材料和工具- 介绍水彩绘画的常用材料,如水彩纸、颜料、画笔等。

- 讲解如何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具。

- 提供使用水彩材料和工具的实际操作指导。

3. 基本颜色理论- 解释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属性。

- 介绍颜色的调和和对比原理。

- 演示如何使用颜色进行阴影和高光的表现。

4. 水彩技法- 研究水彩基本技法,如湿润湖补、干刷、脱色等。

- 分析不同水彩技法在创作中的运用方式和效果。

- 组织学习者进行水彩技法的实践练习。

5. 提高观察和表现力- 强调观察细节和捕捉形状、光线和阴影的能力。

- 训练学习者运用线条、色块和质感表现主题。

- 鼓励学习者进行实地写生和素描练习,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6. 发展个人艺术风格和表达能力- 推动学习者进行自我表达和创造性的实践。

- 引导学习者探索不同的题材、主题和风格。

- 提供批评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习者发展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示范: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习者介绍水彩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实践练习:组织学习者进行实际的水彩绘画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个性指导:针对学习者的不同水平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4. 小组交流和讨论:鼓励学习者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启发创意思维和艺术灵感。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学大纲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学大纲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学大纲小学美术水彩画教学大纲引言:水彩画作为一种常见的绘画媒介,是小学美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学习水彩画,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水彩画教学的重要性、目标和内容,以及我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小学美术水彩画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通过水彩画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会观察和感知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形状和纹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水彩画是一种表现力强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水彩画,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画布上展现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想法。

3. 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水彩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小学美术水彩画教学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水彩画技巧:通过教学,学生将学会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包括控制水彩颜料的浓度和水分、使用不同的刷子和调色盘等。

2.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学生将学会观察和感知不同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学生将学会如何在画面中进行构图,将观察到的对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有吸引力的画面。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教学,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水彩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小学美术水彩画教学的内容1. 基础技巧训练:学生将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包括颜料控制、刷子运用、水彩纸的处理等。

2. 色彩感知训练:学生将学习观察和感知不同色彩的搭配和变化,通过练习来提升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

3. 创作主题训练:学生将通过各种主题的绘画作品来进行创作,例如自然风景、人物形象和抽象表现等。

4. 展示与交流:学生将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从中获得更多的艺术启发。

结论:小学美术水彩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水彩画基础教学大纲

水彩画基础教学大纲

色彩搭配与运用
01
02
03
色彩基础知识
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 纯度等基本概念,掌握色 彩的冷暖、对比等关系。
调色技巧
掌握调色盘的使用,学会 调配各种颜色,达到理想 的色彩效果。
色彩表现
运用色彩表现物体的光影 、质感、空间感等,增强 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水分控制技巧
水的使用
掌握水的用量和用法,运 用不同水分表现画面的干 湿、浓淡等效果。
实例分析与创作指导
作品欣赏
欣赏经典的水彩风景画作品,分析其构图、色彩运用及情感表现 等方面的特点。
创作实践
指导学生进行水彩风景画的创作实践,包括选题、构图、上色等步 骤。
作品点评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 生提高创作水平。
04
静物水彩画创作实践
静物选择与摆放技巧
水彩画基础教学大纲
汇报人:XX
20XX-01-12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水彩画基本技法 • 风景水彩画创作实践 • 静物水彩画创作实践 • 人物水彩画创作实践 • 水彩画作品欣赏与评价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水彩画概述及特点
水彩画定义
水彩画是使用水溶性颜料,以水 为媒介,在纸面上进行绘画的一 种艺术形式。
02
水彩画基本技法
画笔选择与使用
画笔类型
水彩画笔主要有圆头、扁头、尖 头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画笔 适用于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效
果。
画笔材质
水彩画笔的材质主要有动物毛、合 成纤维等,不同材质的画笔吸水性 和弹性不同,影响绘画效果。
画笔保养
画笔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保养,避 免笔毛受损,影响使用寿命和绘画 效果。

水彩教学大纲

水彩教学大纲

《水彩画》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三年制(专科)总学时:18学分:1编号: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水彩画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和自然光色变化规律,熟悉水彩画及其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使学生在绘画中将感性认识理论化、科学化,并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水彩表现技巧,提高学生水彩修养的创造性和水彩的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解决造型艺术中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从而逐渐在技术和经验的获得中具备表现自然的能力,为独立地进行艺术创作做准备。

通过静物写生或外出风景写生将色彩理论与水彩实践相结合。

初步了解水彩艺术中“水”、“色”、“时间”三要素在作画过程中承担的重要作用;了解山水彩丰富的偶然因素所产生的水彩画独有的艺术魅力,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优秀作品成熟的绘画理念,开拓眼界,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二、教学目标水彩画教学的U的综合起来有以下儿个方面:1、了解色彩的艺术特点以及形象与色彩的相互关系。

2、掌握水彩画的特点和写生步骤与方法掌握工具及材料的应用。

3、正确地运用色彩观察方法,从整体出发,通过对比区别色彩倾向,表现出他们之间的色彩关系。

在写生过程中逐步掌握色彩调配,色彩对比和谐调等规律。

4、掌握用色彩塑造形体,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5、通过写生了解水彩画的各种表现技法,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提高组织画面的能力。

、6、认识画面整体关系的重要性,提高驾驭画面的能力。

7、具有对色彩的记忆、想象在创作中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容与教学要求1、教学容:水彩画课程以静物写生为主要教学容,教学以水彩画的基本技法为色彩基础技法训练手段。

在教学中进行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原理,以及表现技法的训练。

有计划有口的地训练学生运用色彩去塑造形体、结构、空间、质感。

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能。

2、教学要求及掌握要点:(-)色彩基础知识(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2)色彩的混合:一般绘画学习讲的是颜料的混合。

要想调配、混合出丰富的色彩,就必须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与特点:原色间色复色(3)色彩的色调与情感的联系(4)如何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同类色。

水彩教学大纲

水彩教学大纲

水彩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通过系统的水彩教学,使学生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一)水彩画基础知识1、水彩画工具与材料介绍水彩画常用的工具,如画笔(包括圆头、扁头、尖头画笔等)、水彩纸(不同克数和纹理的特点)、颜料(管装、固体颜料的区别)、调色盘、画板等,并说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

2、色彩理论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包括三原色、三间色、互补色、邻近色等概念,以及色彩的明度、纯度和色相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混合和调配方法,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关系。

(二)水彩画基本技法1、干画法(1)平涂法:用较干燥的画笔均匀地涂抹颜色,适合表现大面积的平整色块。

(2)叠加法:在第一层颜色干透后,再叠加第二层颜色,以增加色彩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3)枯笔法:用含水量较少的画笔在纸上擦出飞白或粗糙的效果,表现出物体的质感或纹理。

2、湿画法(1)湿接湿:在湿润的纸上直接衔接不同的颜色,使颜色自然融合,产生柔和、朦胧的效果。

(2)晕染法:用水将纸面打湿,然后滴入或涂抹颜料,让颜色自然扩散和晕开。

(3)滴水法:在未干的画面上滴水,使颜料产生独特的水渍效果。

3、特殊技法(1)撒盐法:在湿润的画面上撒上盐粒,待干后会形成雪花状的肌理效果。

(2)刮除法:用刮刀或硬物在未干的画面上刮出线条或图案,露出底层的颜色。

(3)留白法:通过事先预留或在绘画过程中用遮盖液等工具留出白色部分,以表现高光或明亮的区域。

(三)水彩画写生与创作1、静物写生选择简单的静物组合,如水果、花卉、器皿等,让学生进行写生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学会如何用色彩表现物体的形态、质感和光影。

2、风景写生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风景写生,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色彩和氛围,学会如何捕捉瞬间的美景,并用水彩画表现出风景的神韵和意境。

3、创作指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创作,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创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彩画》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三年制(专科)
总学时:18
学分:1
编号: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水彩画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和自然光色变化规律,熟悉水彩画及其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使学生在绘画中将感性认识理论化、科学化,并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水彩表现技巧,提高学生水彩修养的创造性和水彩的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解决造型艺术中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从而逐渐在技术和经验的获得中具备表现自然的能力,为独立地进行艺术创作做准备。

通过静物写生或外出风景写生将色彩理论与水彩实践相结合。

初步了解水彩艺术中“水”、“色”、“时间”三要素在作画过程中承担的重要作用;了解由水彩丰富的偶然因素所产生的水彩画独有的艺术魅力,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优秀作品成熟的绘画理念,开拓眼界,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二、教学目标
水彩画教学的目的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色彩的艺术特点以及形象与色彩的相互关系。

2、掌握水彩画的特点和写生步骤与方法掌握工具及材料的应用。

3、正确地运用色彩观察方法,从整体出发,通过对比区别色彩倾向,表现出他们之
间的色彩关系。

在写生过程中逐步掌握色彩调配,色彩对比和谐调等规律。

4、掌握用色彩塑造形体,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5、通过写生了解水彩画的各种表现技法,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提高组织画面的能
力。


6、认识画面整体关系的重要性,提高驾驭画面的能力。

7、具有对色彩的记忆、想象在创作中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教学内容:
水彩画课程以静物写生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以水彩画的基本技法为色彩基础技法训练手段。

在教学中进行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原理,以及表现技法的训练。

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运用色彩去塑造形体、结构、空间、质感。

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能。

2、教学要求及掌握要点:
(一)色彩基础知识
(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色彩的混合:一般绘画学习讲的是颜料的混合。

要想调配、混合出丰富的色彩,就必须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与特点:原色间色复色
(3)色彩的色调与情感的联系
(4)如何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同类色。

(5)色彩和形体的关系。

(6)水彩画的基本画法
(a)干画法。

(少量加水,干后重叠、干后悬接、干后并置,表现转折明
显的物体。


(b)湿画法。

(湿时接色、混染、表现转折不明显的物体。


(c)干湿结合画法。

(厚薄结合)
(7)作画中应注意色彩的覆盖问题
(a)不透明色覆盖透明色。

(b)纯色覆盖能力强。

(c)浅色覆盖深色时会翻色。

(8)水彩画的用笔方法有。

(二)布置静物
布置静物是一件创造性的工作。

布置静物首要的一点是:富有生活气息便能产生自然美;合乎情理便能产生某种基调或意味。

因此,在选择静物前应先要注意构思色调主体﹑疏密等环节,使色彩的构成给人美的感觉。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三)观察研究
摆在初学者面前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在作画之前,先将静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而整体观察应始终贯穿在整个作画过程之中,要从色彩诸因素的相互联系中观察色彩。

从相互比较中找出色彩变化关系,在变化中找出主调色彩,要敏锐地捕捉色彩总的倾向,确定基调,然后再进一步分析研究局部的色彩关系。

但又不能陷入局部孤立地观察色彩,还要回到整体以观察色彩。

(四)水彩画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1、构图与画轮廓,构图应注意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a、对对象的位置、结构、比例、形体特征要准确而肯定。

b、物体、景物、人物的位置距离要有疏密、主次、远中近的变化。

要注意视点的高低、角度与表现内容的情感联系。

2、铺大色调
3、大体塑造
4、深入刻画
5、整体调整
四、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时安排
《水彩画》课程于第三学期内开设。

授课每周2学时,共9周,合计18学时。

各章节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概述(2学时)
第一节水彩画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水彩画的工具和材料(1学时)
第一节水彩画的工具
第二节水彩画的材料及特性
第三章水彩画技法(2学时)
第一节基础技法
第二节特殊技法
第四章静物写生(13学时)
第一节水彩写生的步骤与方法
第二节-----第十三节水粉画写生和水粉画创作
五、练习、作业要求
应用不同色调组织画面,表现形体、传达感情,掌握水彩画的基本要领。

完成四到五幅水彩写生作业和一到二幅水彩画创作。

六、考核标准
.学期成绩:平时作业 40%+期末考试 60%
七、其它教学建议
1、个体性原则。

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是教师个人化的经验。

事实证明,只有促使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有效促进成长。

2、情趣性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尽量新颖、生动,充满诱惑力并富有情趣性,能有效地
激发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诱发学生的质疑和创新意识。

3、多感官参与原则。

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融多种感受于一体,使学生感悟得越深刻,有可能产生更赋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作品。

4、互动性原则。

在强调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学习。

教师激发学生主动去认识事物,学
生又在认识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和提出新问题,教师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又创设情
境,继续激发学生探索,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双边学习过程。

使教师和学生在教
学中共同获得发展。

5、实践性原则。

实践活动也是教学的场域,是个性化发展的载体。

它在实践中产生,也在实践
中发展。

建构着学习者主体的、个性化发展的精神世界。

6、创造性原则。

要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

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让
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兴趣,鼓励学生有继续提高的勇
气。

7、开放性原则。

教学不是狭隘的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活动,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规范中、限制于教师的指导与布置的圈子内。

而是开放的,要从单学科延伸到多学科,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八、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任课教师自编讲义
教材参考书:
《水彩静物技法与鉴赏》张克让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透明水彩表现艺术》阮忠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