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GB 1353-2009玉米容重测定方法的探讨

合集下载

玉米小麦容重器的使用方法

玉米小麦容重器的使用方法

玉米小麦容重器的使用方法小麦的质量要求中,容重、不完善粒、杂质、水分、色泽、气味等都是用来判定小麦等级的指标,其中小麦的1-5等级中,对容重有严格的要求,比如一级要求容重≥790g/L,二级要求容重≥770g/L,三级要求容重≥750g/L,四级要求容重≥730g/L,五级要求容重≥710g/L,因此对于粮食收购或相关的行业人员而言,熟练掌握玉米小麦容重器的使用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容重是粮食收购的必检项目之一,根据GB1353-2009《玉米》新国际中测量粮食容重要求和GB/T5498《粮油、油料检验容重测定仪法》谷物玉米小麦容重器,小麦玉米小麦容重器,玉米玉米小麦容重器是测量粮食等级的专用测量工具,容重是单位体积的重量,小麦、玉米容重是一升小麦、玉米在标准的玉米小麦容重器实验下的重量(克)。

GHCS-1000玉米小麦容重器是小麦容重测定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容重器,具有操作简单,测定准确等优点,为小麦品质的准确判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而当前掌握托普云农GHCS-1000玉米小麦容重器的使用方法,第一可以学会谷物电子容重器的操作使用方法,第二则是学会小麦容重的测定方法。

因此针对于检验人员、企业技术人员或者是专业院校的学生,都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GHCS-1000玉米小麦容重器的使用方法。

①电子称校准。

②去皮(将排气锤放入容量筒放在电子称上取零)。

③安装底座,插上插板放上排气锤,套上中间筒及小颗粒专用筒。

④关上漏斗阀装入小麦样品刮平,打开漏斗阀让谷物流入中间筒,迅速抽取插板让小麦样品流入容量筒,再插上插板一次取下小颗粒专用筒和中间筒,倒出插板上多余的小麦样品,卸下底座放在电子称上称量,打印结果。

以上就是GHCS-1000玉米小麦容重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准确测定小麦的容重,在结合其他的检测项目数据,就可以准确判断此小麦的等级,从而为小麦的价格制定和合理的定等提供参考依据,保证小麦交易中的公平公正,维护供求双方的利益。

国际准则(GB1353-2009玉米质量指标)

国际准则(GB1353-2009玉米质量指标)

精心整理一、?国际标准(GB1353-2009玉米质量指标)?等级?容重/(g/L)?不完善粒含量%?杂质含量%?水分含量%?色泽、气味?总量?生霉粒量?1?≥720?≤4.0?≤2.0?≤1.0?≤14.0?正常?2?≥685?≤6.0?3?≥650?≤8.0?4?≥620?≤10.0?5?≥590?≤15.0?等外?<590?—?注:二、玉米霉菌毒素?一、玉米及其副产物?DDGS?中的霉菌含量和毒素量霉菌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品质,?和潜在?的危害。

??粒的完整度等有较大关系,成熟度差及破损粒?素是整粒谷物的?30-500?倍。

?殖??度、杂质和虫蛀等指标)??蛋白饲料、玉米胚芽粕等。

?价值很高。

但在国内,由于我们的玉米在收?且由于霉菌产中,??粮食在收获期间遭受连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霉烯酮等有?一是玉米本身传带。

寄附在玉米种??而这种带菌?子广泛存在于空气之中,植物从生长到收获、储藏,与各种自然物广泛接触,霉?菌可随气流、雨水、尘埃、以及昆虫等有害动物传播到玉米上来。

三是储藏环境?的感染。

粮库、堆栈的内外境,常存在一个相对平衡的霉菌区系,常常造成谷物的感染。

?二、霉变玉米的危害?????粮食在收获期间遭受连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变。

霉变后的粮食如小麦、玉米、花生、大麦、大豆等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有毒有害物质。

??????黄曲霉毒素是由一组真菌(黄曲霉、曲霉等)产生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真菌毒素,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

其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性有关。

试验证明,黄曲霉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损害肝脏,故它是一类肝毒素。

哺乳动物的细胞培养液中含有微量黄曲霉毒素时,便可使细胞致死,所以它又是一类细胞毒素。

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认定黄曲霉毒素为致癌物,许多科学家甚至认为,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最强的生物代谢产物。

我国粮食及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是:20μ?g/kg(玉米、花生仁、花生油、玉米胚油)(B1),10μ?g/kg(大米、其他食用油),5μ?g/kg(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B1),不得检出(婴儿代乳食品)。

(整理)国际标准gb1353-玉米质量指标

(整理)国际标准gb1353-玉米质量指标
(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三、如何鉴别和处理玉米中的霉菌及其毒素
目前,获得人们的偏好、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的意愿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类:①从直接受到影响的物品的相关市场信息中获得;②从其他事物中所蕴含的有关信息间接获得;③通过直接调查个人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的意愿获得。3.1鉴别玉米中的霉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毒素
A.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范围,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霉变玉米中还往往同时存在呕吐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DON)是单端孢霉稀族真菌毒素中一种分子量较小的代谢物,是由各种镰刀菌,尤其是禾谷镰孢菌产生的。其产毒菌株适宜在阴凉、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当谷物的水分含量为22%时,在很短的时间内,谷物即可产生大量的呕吐毒素。呕吐毒素养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人中毒后会产生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腹痛、腹泻,还可有全身无力、口干、流涎,少数患者有发烧、颜面潮红等症状。畜禽呕吐毒素中毒后一般表现为厌食、呕吐、腹泻,影响免疫和
3.不同等级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玉米破碎粒和整粒谷物中串珠镰孢菌B1毒素的含量研究表明,碎粒及其它谷物废料中的霉菌毒素是整粒谷物的30-500倍。这主要是因为整粒谷物有起保护作用的外层果皮。所以饲料厂和养殖场对玉米的选择要建立严格的检测指标(主要有水分、容重、霉变、胚变、破碎度、杂质和虫蛀等指标)。玉米副产物主要有DDGS、DDG、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饲料、玉米胚芽粕等。这些副产物在美国和欧洲能够被很好的利用,且使用价值很高。但在国内,由于我们的玉米在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感染较多的霉菌,这些被感染的玉米大多被用来生产玉米副产物,且由于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化学性质较稳定,不受玉米加工过程的影响,这些霉菌毒素大多存留在玉米副产物中,甚至被浓缩,含量是普通玉米的三倍以上。粮食在收获期间遭受连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变。霉变后的粮食如小麦、玉米、花生、大麦、大豆等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有毒有害物质。霉菌对玉米的污染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玉米本身传带。寄附在玉米种子上的霉菌,常随播种而传至田间,成为玉米霉害的来源,重新导致作物带菌,而这种带菌的玉米在收获后,又从田间回到仓库。二是自然媒介的传播。霉菌孢子广泛存在于空气之中,植物从生长到收获、储藏,与各种自然物广泛接触,霉菌可随气流、雨水、尘埃、以及昆虫等有害动物传播到玉米上来。三是储藏环境的感染。粮库、堆栈的内外境,常存在一个相对平衡的霉菌区系,常常造成谷物的感染。

《玉米》质量标准

《玉米》质量标准

生霉粒与卫生标准中霉变粒的区别?
• “生霉粒”指粒面生霉的颗粒。《粮食卫生标准》中的“霉变
粒”为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和胚乳(或子叶)、无食用价值的 颗粒。
• 生霉粒与霉变粒有本质区别,检验中关键要观察霉变现象是否
伤及胚或胚乳,未伤及胚或胚乳的是生霉粒,伤及胚或胚乳的 是霉变粒;
• 两个指标的归属不同,生霉粒归属不完善粒,霉变种皮下 有明显青色霉菌的颗粒如何归属?
• 这种颗粒是在玉米脱粒、烘晒、过筛、整
理等环节,将玉米粒面的霉菌“擦”掉了, 按照《粮食卫生标准》中的霉变粒的定义 霉菌已经伤及胚和胚乳,该玉米颗粒应归 属霉变粒。
• 3.2.6热损伤粒:受热后籽粒显著变色或受到损伤的颗粒,
GB/T 5498 粮食、油料检验 容重测定法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LS/T 3701 HGT-1000型谷物容重器
• 3 术语和定义
•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1 容重 • 玉米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3.2 不完善粒
•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玉米颗粒。包括下列几种:
包括自然热损伤和烘干热损伤粒。 3.2.6.1自然热损伤粒:储存期间过度呼吸,胚部或胚乳显 著变色的颗粒。
• 3.2.6.2 烘干热损伤粒:加热烘干时引起的表皮或胚或胚
乳显著变色,籽粒变形或膨胀隆起的颗粒。
• 不完善粒检验是在检验过小样杂质的样品(100g
左右)中,按标准规定逐项检出不完善粒,合并称 量。
指标。卫生标准强调无食用价值,质量标准强调使用价值,不 符合卫生标准的玉米虽不能供人食用,但还可以作饲料或工业 用原料。
• 注意:当依据GB1353-2009《玉米》进行全项目检验时,应

玉米国家标准GB/1353

玉米国家标准GB/1353

玉米国家标准GB/13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53-1999代替GB135 3-__-04-01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的定义、分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玉米。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490-1985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5491-19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1985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5493-1985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GB/T5494-1985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容重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3.2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包括下列几种:3.2.1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2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3破损粒:籽粒破损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

3.2.4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颗粒。

3.2.5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

3.2.6热损伤粒:受热后外表或胚显著变色和损伤的颗粒。

3.3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下列几种:3.3 .1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3.3.2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杂质。

3.3.3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杂质。

3.4色泽、气味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4分类4.1根据玉米种皮颜色分为三类:4.1.1黄玉米:种皮为黄色,并包括略带红色的黄色玉米。

4.1.2白玉米:种皮为白色,并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白色玉米。

GB 1353《玉米》的历史沿革和修订探讨

GB 1353《玉米》的历史沿革和修订探讨

1 GB 1353《玉米》的修订和沿革原因
随 着 我 国 玉 米 种 植 结 构 的 调 整、 国 内 玉 米 供 需 关系的转变、玉米精深加工和粮食企业机械化程度的 不断提高。为解决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 玉米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国家适时对玉米标准进 行了 4 次修订,笔者认为修订的主要原因有:①由于
1978 年,我国发布了 GB 1353-1978 《玉米》[1], 目前,玉米国家标准经过 4 次修订和沿革,现行的玉 米国家标准为 GB 1353-2018[2]。GB 1353《玉米》自实 施以来,在促进我国粮食生产,保护农民利益、保障 消费安全、规范粮食市场、促进粮食流通,制订和实 施收购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对 GB 1353 《玉米》的历次修订和沿革做作如下探讨。
◎ 李雅静,常智发,管明飞 (朝阳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Li Yajing, Chang Zhifa, Guan Mingfei (Chaoyang Inspection and Certification Center, Chaoyang 122000, China)
Industry Review 行业综述
气候条件对粮食作物生长影响很大,丰平歉年交替, 经多年新粮自然质量调查,歉年时有相当部分玉米不 在等级内,而平年也仅有 60% 左右的玉米能达到等 级要求,反映出标准对歉年时玉米质量兼顾不足,影 响农民收入。②我国玉米已经从以口粮为主转向以饲 料和工业用粮为主,特别是饲料和燃料乙醇等工业用 粮的快速增长,拉动了玉米需求,使得玉米市场的供 求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际国内的消费需求呈逐年 增 长 的 趋 势。 ③ 储 备 粮 收 购 和 轮 换 加 大 管 理 成 本, GB 1353-1999[3] 玉米标准规定 3 个等级,而我国中央 储备的玉米标准等级为中等品(二等),受粮食生产 影响,某些年份二等玉米粮源偏少,很难完成国家下 达的轮换计划,为完成国家二等玉米轮换计划,有的 企业不得不跨地区,甚至跨省收购,增加了管理成本 和工作难度。④玉米不完善粒限制指标不适应我国粮 食机械化作业现状,随着国家对粮食仓储设施投入的 增加和改善,粮库机械化作业量加大,不可避免地造 成破碎粒增加,特别是高水分玉米经烘干后不但破碎 粒增加,也产ew

对玉米容重检验方法的初步探讨

对玉米容重检验方法的初步探讨

对玉米容重检验方法的初步探讨作者:张阴东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01期[摘要]容重是评价粮食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玉米容重的大小反映玉米籽粒的饱满度、完整度、均匀度和籽粒的大小。

同一种玉米,容重越大,籽粒中所含的营养物质也越多。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是一个产粮大国。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开展,缩小我国玉米容重测定量与世界主要玉米生产国玉米容重测定量的差距,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求更为精准的测定玉米容重的方法。

[关键词]玉米;容重;检验方法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1-0252-01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生产国。

玉米是食品、饲料、化工等产品的重要原材料。

我国原来实行的玉米标准是借鉴了原苏联50年代标准发展而来的, 2009年国家对玉米质量标准进行了修订,新颁布的玉米标准中将玉米按纯粮率定等改为按容重定等是其中的重要改变之一。

以容重定等的检验操作过程更加简便,仪器操作防止了人工检验的随意性,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1.玉米容重的基本概念1.1玉米容重的概念容重也称为重度。

“容重”与“密度”的概念在理论上不尽相同:容重一般是工程上用的一立方米的重量,表示物体由于受地球引力而表现出的重力特性;而密度应用范围很广,即“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液体、固体、气体都可以用。

则玉米容重是指一升玉米在标准的容重器实验下的重量。

玉米容重反映了玉米子粒的饱满程度,其受水分、杂质的影响。

容重愈大,质量愈高,表示虫蛀空壳的、瘪瘦的玉米粒愈少。

因此,研究如何精确的测定玉米容重对我国玉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使用玉米容重器测量玉米容重玉米容重器是测量粮食等级的专用测量工具。

开始检查容重要把仪器装满待测的粮食,比如谷物等。

有三个筒子的,就先把最长的筒子装满,组装并卸到下个筒子里,用刀片形状的那个东西把多余的谷物分开并倒出来,最后称重量就是容重。

对玉米容重参数的认识

对玉米容重参数的认识

对玉米容重参数的认识玉米容重是衡量玉米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

从定义上玉米容重就是指玉米籽粒单位容积内的质量,在我国其单位为g/L。

玉米容重从某种程度上能真实地反映出玉米的完整度、均匀度、成熟度以及其潜在的营养价值。

一般情况下,同一品种玉米的容重值越高,其籽粒中所含的营养物质越多。

下文将综述玉米容重差异的可能形成机制,重点分析玉米容重参数可能蕴藏的饲用营养价值,以期为正确认识玉米容重参数提供参考。

一、玉米容重差异形成机制分析1.1测定方法对玉米容重测定值的影响研究表明,采取不同取样方法测定的相同玉米的容重值可相差9g/L(张霞,2005)。

所以在测定玉米容重时须按照四分法逐量取样才能保证测定值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具体操作时如发现插片不流畅及受到阻力或震动等都会影响容重的测定结果。

另外将排气砣置于插板下对容重的测定比排气砣置于插板上可导致容重测定值高约32g/ L(张霞,2005;高清海和吕宏,2011)。

实际上,我国1999年发布的玉米容重测定方法测定的容重值比美国相应方法的测定值高出约30 g/L。

所以在2009年我国发布了新的玉米容重测定方法。

经验证,修订后的容重测定方法(GB1353-2009)测定结果与国外方法测定值相差不超过2.5g/L。

(即将实施的新标准是 GB1353-2018)1.2 玉米品种(质地)与容重的关系张丽(2008)分析了29 个山东省玉米品种容重的差异,发现玉米容重受到基因型的显著影响。

受基因型控制的粒型是决定容重的重要因素,不同粒型之间容重差异显著,爆裂型玉米容重值高于硬粒型,硬粒型玉米容重普遍高于马齿型玉米的容重。

这可能是因为圆形爆裂型玉米在容量筒内排列间隙小于扁平形籽粒,且圆形籽粒种皮光滑,故圆形籽粒比扁平形籽粒容重高。

同时发现容重与角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爆裂型玉米基本全部角质化,硬粒型的角质率大于马齿型。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黑龙江大量种植的胶质德美亚玉米的容重普遍高于普通东北玉米的原因。

对GB1353_2009玉米容重测定方法的探讨

对GB1353_2009玉米容重测定方法的探讨

2011,N o.7检测分析61收稿日期:2011-04-13;修回日期:2011-06-07作者简介:高清海(1955-),男,站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粮油检测。

对GB 1353)2009玉米容重测定方法的探讨高清海,吕 宏(白山市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吉林白山 134300)摘 要:国标5玉米6GB 1353)2009于2009-09-01起正式实施代替GB 1353)1999,新标准修订了附录A 5玉米容重的测定方法6,取消了高水分玉米容重增补,增加了附录B 5玉米快速干燥降水设备技术条件及操作方法6。

为了掌握玉米容重测定方法,按GB 1353)2009标准测定方法对高水分玉米(27.8%)降水到17.4%(接近玉米收购水分要求)与13.1%(接近玉米入仓水分要求)时的容重进行了测定,针对玉米容重测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玉米容重;国家标准;测定方法中图分类号:T S20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6202(2011)07-0061-02容重是玉米定等的主要指标。

玉米容重的大小反映了玉米籽粒的饱满度、完整度、均匀度和粒度的大小。

新国标GB 1353)2009修订了附录A 5玉米容重的测定方法6,将GH CS-1000型谷物容重器排气砣置于插板下改为排气砣置于插板上。

测定过程中改变了玉米进入容量筒的途径,导致玉米容重测定值发生了变化。

取消了高水分玉米容重增补,规范快速降水操作规范。

原标准中对水分大于18.0%的玉米进行容重增补的规定,与实际检测结果有一定差异,特别是水分超过23%玉米的差异更为明显。

为解决水分大于18.0%玉米容重测定问题,在新标准中增加了附录B 5玉米快速干燥降水设备技术条件及操作方法6,通过实验室快速干燥降水设备和快速水分测定仪,将玉米水分降到18.0%以下,待玉米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按照附录A 测定玉米容重。

本文选取吉林省白山地区2010年收购的高水分玉米(27.8%),按照国标GB 1353)20095玉米6中容重测定的方法,将其分别干燥到17.4%(接近玉米收购水分要求)、13.1%(接近玉米入仓水分要求),然后对这两种不同水分玉米样品的容重进行了测定,对测定数据做了简单的统计分析。

玉米验收技术综述

玉米验收技术综述

玉米目录第一节、玉米检测标准第二节、关于玉米的品质第三节、玉米的成分第四节、玉米镜检第五节、接收除杂问题第六节、玉米易霉变的原因第七节、霉变的危害第八节、防霉和脱霉第一节、玉米检测标准【GB1353 —2009 】玉米一、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容重玉米籽粒在单位容器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2、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玉米颗粒。

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碎粒、生芽粒、生霉粒和热损伤粒。

2.1 虫蚀粒被虫蛀蚀,并形成蛀孔或隧道的颗粒。

2.2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2.3 破碎粒籽粒破碎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以上的颗粒。

2.4 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或芽或幼根虽未突破表皮但胚部表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有生芽痕迹的颗粒。

2.5 生霉粒表面生霉的颗粒。

2.6 热损伤粒受热后籽粒显著变色或受到损伤的颗粒,包括自然热损伤粒和烘干热损伤粒。

自然热损伤粒:储存期间因过度呼吸,胚部或胚乳显著变色的颗粒。

烘干热损伤粒:加热烘干时引起的表皮或胚或胚乳显著变色,籽粒变形或膨胀隆起的颗粒。

3、杂质除玉米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筛下物、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

3.1 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 圆孔筛的物质。

3.2 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

3.3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及其他有机物质3.4色泽、气味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颜色、光泽和气味。

4、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卫生要求食用玉米按GB2715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5、检验方法5.1扦样、分样:按GB5491执行。

5.2 色泽、气味检验:按GB/T5492 执行。

5.3 类型及互混检验:按GB/T5493 执行。

5.4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按GB/T5494 执行。

5.5 水分检验:按GB/T5497 执行。

5.6 容重检验:按附录A 执行。

水分不高于18% 的玉米直接测定容重,高于18% 的玉米应按附录B 的规定降水后再测定容重。

《玉米》质量标准

《玉米》质量标准

9 包装、储存和运输
• 9.1 包装 • 包装应清洁、牢固、无破损,缝口严密、结实,不
得造成产品撒漏。不得给产品带来污染和异常气味。
• 9.2 储存 • 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
无异味的仓房内,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水分较高 的物质混存。
• 9.3 运输 • 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送,运输
注:“——”为不要求
• 5.2卫生要求 • 5.2.1 食用玉米按GB2715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5.2.1 饲料用玉米按GB13078及国家有关规定执
行。
• 5.2.3 其他用途玉米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 5.2.4 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 6 检验方法 • 6.1 扦样、分样:按GB 5491执行。 • 6.2色泽、气味检验:按GB/T 5492执行。
• 各类玉米质量要求见表1.其中容重为定等指标,3等为中。
表1玉米质量指标
等级
1 2 3 4 5
等外
容重g/L
≥720 ≥685 ≥650 ≥620 ≥590 <590
不完善粒含量/ %
总量 其中:生霉粒
≤4.0
≤6.0
≤8.0 ≤10.0
≤2.0
≤15.0
——
杂质% 水分% ≤1.0 ≤14.0
色泽、气味 正常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T 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 一般规则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3 GB/T 5494
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 验法 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
粒检验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两用容重器的校准方法和分类介绍

两用容重器的校准方法和分类介绍

两用容重器的校准方法和分类介绍容重是粮食收购的必检项目之一,根据GB1353-2009《玉米》新国际中测量粮食容重要求和GB/T5498《粮油、油料检验容重测定仪法》。

容重是什么?相信很多人还有所疑惑,容重是单位体积重量,如小麦、玉米容重就是一升小麦、玉米在标准的容重器中的重量(单位:克)。

反映了玉米、小麦种子的饱满程度和受水分、杂质的影响等。

玉米容重作为定等的依据,代替了以往的纯粮率。

一升玉米的重量,就叫玉米的容重。

容重越大,质量就越高,虫蛀空壳的、瘪瘦的玉米粒就越少,品质相对来说就高。

托普云农谷物容重器,小麦容重器,玉米容重器是测量粮食等级的专用测量工具,容重是单位体积的重量,小麦、玉米容重是一升小麦、玉米在标准的容重器实验下的重量(克)。

两用容重器就是专门测量种子容重的专业仪器,为了避免误差,我们在使用前可以对仪器进行校准,具体方法如下:在容量筒内加入四级标准祛码,移动标尺上的大小游锤,与标尺刻度上的数据进行对比,新仪器一般在出厂前都已经校正准确,只需按此检查一下即可,但也有因为使用期较长或保管不善的仪器会发生偏差,这主要由于大、小游锤里的铅块在拆装时漏失或人为添加铅块所造成,这时就要进行校准,方法是在大、小游锤中添加或减少铅块, 直至容量筒内放置的标准祛码质量与标尺刻度上反映的数量相当为止。

两用容重器包括电子容重器和机械容重器两种,他们之间区别就是一个电子称量,一个机械称量,就像我们生活中用的称是一样的。

其它在操作上没有区别,只是电子容重器更加简单、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我们需要根据自己测量物质,选择型号大小,比如玉米是大颗粒,小麦是小颗粒。

电子容重器还有带可以打印功能的,实现了在显示称重结果的同时自动打印测试结果。

我们还需要选择一个专业的卖家,托普云农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给你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如出现质量问题也有专业的售后帮您排忧解难。

利用电子两用容重器、容重器技术参数:1、测量大颗粒料斗直径:40mm2、工作电压:AC220V ±10V50Hz3、功率:10W4、工作环境要求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90%RH5、根据谷物电子容重器产品测量品种分为小颗粒(料斗直径30mm)、大颗粒(料斗直径40mm)和两用型三种测量仪器;6、最大工作称量:1000±2g7、最小工作称量:100g8、分辨率:1g9、容重筒容积:1000±1.5ml10、测量小颗粒料斗直径:30mm利用电子两用容重器、容重器型号列表:有带打印和不带打印两款谷物电子容重器:以下型号可以配置充电电池、无需再用交流,适用于不同的型号,加充电电池每台增加一百元。

利用电子容重器测定玉米容重

利用电子容重器测定玉米容重

利用电子容重器测定玉米容重玉米容重测定有其国标法,但是当我们根据国标法进行测定时,常常发现,对于同一份样品反复试验,只要取样方法稍微不同,其测定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下面,我们就讨论下具体的测定过程。

仪器与用具:电子容重器、谷物筛选器、电子称等。

然后选择黄玉米1千克,杂质1.0%,水分14.2%。

测定方法:按GB1353-1999方法操作,试样制备1kg 样品分两次(一次约500g)倒入筛内,筛后将下层筛的筛下物在筛内混合倒入谷物筒内,然后将另一半(约500g)再倒入筛内,筛后将下层筛的筛下物在筛内混合再倒入谷物筒内#装满刮平,其它步骤同GB1353-1999中所述方法。

上述试验方法缺点分析:分两次筛取样品,每次筛后样品在玻璃板上混匀,应该说操作到这个步骤,是很正确的。

但混匀后的样品又用一个大容器全部撮起(比如大分样撮),一起倒入谷物筒内,结果最高,10次的测量结果相差也很大,最高达到9g/L,这种情况给测量者带来很大的疑惑,到底玉米的真实值应该是多少呢?究其原因,玉米容重测定的样品是半净粮,里面有杂质的存在,全部筛后样品一起倒入谷物筒内,样品在倒入时,几乎1kg样品全部参加自动分级,大而沉的玉米和未被筛出的沉杂质先落入筒内下部,玉米在筒内形成不明显的分级,杂质和小而轻的玉米在整个谷物筒的最上部,当插板插入时,上部的杂质全部去掉了,结果造成大约1kg样品中,全部的杂质和小而轻的玉米粒几乎都不存在了,氮这种情况对小小的玉米粒来说,分级情况一次和一次质检是不一样的,使得测量平均值最高,而且每次结果误差都较大。

容重是粮食收购的必检项目之一,根据GB1353-2009《玉米》新国际中测量粮食容重要求和GB/T5498《粮油、油料检验容重测定仪法》托普云农电子容重器又可以称为谷物容重器,小麦容重器,玉米容重器是测量粮食等级的专用测量工具,容重是单位体积的重量,小麦、玉米容重是一升小麦、玉米在标准的容重器实验下的重量(克)。

杂质对玉米容重的影响研究

杂质对玉米容重的影响研究

杂质对玉米容重的影响研究作者:车畅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10期车畅(哈尔滨市饲料科学研究所 150018)摘要:按照国标方法,对掺杂不同粒径、不同比例杂质的东北玉米进行容重的测定实验,找出了杂质对玉米容重这一重要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找出了一定的规律。

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结论,对指导实验,简化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玉米;容重;杂质;粒径玉米原产于南美洲,在14 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进人人们的视野。

在这之前就已经传人我国,但是到了明末才因玉米的高产等特性被广泛种植,直至今日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以及饲料作物之中的一员。

也是我国东北地区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在国家标准《GB1353-2009玉米》中对玉米的定等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以玉米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也就是容重作为定等的依据,单位为g/L,将玉米分为5个等级。

这是因为容重的大小能够直观的反映出玉米的综合品质。

能够影响玉米容重数值的因素很多,比如玉米的杂质含量及种类,玉米的水分含量,玉米的孔隙度以及整齐程度等等。

本文主要研究玉米样品中杂质的种类、粒径、含量等对玉米容重数值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原料:扦取东北当年产出的容重数值分别为660g/L、677g/L、689g/L,695glL、710g/l。

的黄玉米样品5份,依次分别编号为A~E。

所有样品的水分含量均在13. 8%—14. 0%范围内,符合国家标准对玉米样品的检验要求。

设备与仪器:国产GRQ- 057GHCS-1000型谷物容重器,基本参数和主要技术要求符合I。

S/T3701的要求;选取下层筛孑L直径为3.Omm,上层筛孔直径为12. Omm,并带有筛底和筛盖的谷物选筛一套;YP202N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Olg;钟鼎式分样器。

实验方法:容重测定采用《GB1353 - 2009玉米》附录A玉米容重的测定方法;杂质的制备方法:国家标准的扦样、分样方法;用谷物选筛筛选符合要求的筛下物杂质:制备成直径为3. Omm以下包括破碎粒、玉米种皮、泥土粒的混合杂质A及3. Omm~12. Omm玉米棒杂质B各1份。

对玉米容重检测方法的比对分析

对玉米容重检测方法的比对分析
关键 词 : 米 容重 ; 玉 检测 方 法 ; 比对 分析
我 国在 20 09年对 玉米 标 准进行 了重新 修订 , 布 颁
G 15 —20 代替 G 15 —19 。新标 准是在 19 B 3 3 09 B 3 3 99 99年 版标准 的基础框架下 , 主要调整 了等级级数 ; 修改 了容重 的测定 方 法 ; 增加 了水分 大 于 1% 的玉米 容重 测 定方 8 法; 调整了不完善粒指标 ; 增加 了检验 规则 和标 识要求 。
刁 凤 傧 周 玉 凤
( 林省 集安 市粮 油 卫生 检验 监测 站 , 林 集 安 l4o ) 吉 吉 32o
摘 要: 采用新、 老标准不同检测方法对玉米实物榈进行容重检测 , 容重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 新方法容重测定值平均 比原方法少 3 L 1 。采用新标准
所测 容量 结 果更 能 反映 出 玉米 的真 实质 量 。新标 准 更具科 学 性 、 确性及 可操 作性 。 准
G 15 B33—19 99容重 (/ ) gL
65 6 62 7
G 15 B33—2O 容 重 (/ ) 两 者差 值 09 g L
66 3 69 3
60 5 68 9 69 9 77 1
2 2 水 分大于 1%的玉米容重测定 方法的差异 . 8 时, 水分含量在 1 .% 一 30 80 2 .%之 间 的玉 米 的实际容 重
77 6
8 75 8
72 2
75 3 75 5
6 91
平 均值
二种方法容重 检测数据对 比表 。
刁风傧 等 : 玉 拳容 重捡 潮 方法 的 比对分 析 对
实验
新标 准依 然是 以容重为定等指标 , 不完善粒、 杂质 、 水分 、 色 泽气味为限制指标 。为 了更好 的贯 彻新标 准 , 了解新 标准 与老标 准在容重检测 方 面的技术 差别 , 准确 掌握新 标 准的技术要领和操作规程 , 笔者专 门做 了新 、 老容 重标

浅析玉米定等方法

浅析玉米定等方法

浅析玉米定等方法作者:黄传嘉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以《主要粮食质量标准》为执行依据,说明了玉米在收购时定级的依据,同时论述了玉米定级中存在的颗粒归属及测容重问题。

关键词:颗粒归属;容重定等;高水分玉米中图分类号:S225.5+9 文献标识码:A前言:为了引导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粮食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减轻财政负担,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健康发展,1999年11月1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主要粮食质量标准》共8项,其中《玉米》等3项是必须执行的强制标准,2000年4月1日起执行。

2009年3月28日发布GB1353-2009《玉米》,2009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历次标准版本的替代,反映了标准的延续性。

在执行GB1353-2009《玉米》新标准过程中,与GB1353-1999《玉米》旧标准相比,存在颗粒归属问题和测容重时出现问题。

1 玉米颗粒归属应注意的问题及结果判定玉米不完善粒有6种,分别为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第一,新标准不检未熟粒,由于新标准以容重定等,容重:玉米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玉米容重的大小能反映籽粒的成熟度、完整度、均匀度和使用价值,所以未熟粒不能归属为不完善粒。

第二,病斑粒,要求是颗粒粒面带有病斑,并且伤及胚或胚乳。

第三,破损粒,要求是籽粒破损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主要强调体积和五分之一两点。

第四,生霉粒,原标准是霉变粒,稍有变化。

也就是粒面生霉的颗粒,现象是粒面有霉点、菌丝体、菌落,都归属为生霉粒,也就要求在检验生霉粒是不能用手擦拭,破坏菌落等存在,必要时用放大镜观察判断。

第五,热损伤粒,热损伤粒,分自然热损伤和烘干热损伤。

胚或胚乳显著变色和损伤的颗粒,一般胚部变褐色,胚乳为深褐色的颗粒,归属为自然热损伤粒。

烘干时引起的表皮或胚或胚乳显著变色,籽粒变形或膨胀隆起的颗粒,归属为烘干热损伤粒。

对《玉米》新标准检验方法的一般理解及关键点控制意见

对《玉米》新标准检验方法的一般理解及关键点控制意见

对《玉米》新标准检验方法的一般理解及关键点控制意见金秀娟
【期刊名称】《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年(卷),期】2009(025)005
【摘要】@@ GB1353-2009<玉米>中关于检验方法规定(摘录):rn6 检验方法rn6.1 扦样分样:按GB5491执行.rn6.2 色泽、气味检验按GB/T5492执行.rn6.3 类型及互混检验:按GB/T5493执行.rn6.4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按GB/T5494执行.rn6.5 水分检验:按GB/T5497执行.rn6.6 容重检验:按附录A执行.水分不高于18.0%的玉米直接测定容重,高于18.0%的应按照附录B的规定降水后再测定容重.
【总页数】4页(P47-50)
【作者】金秀娟
【作者单位】抚顺市粮油监督监测中心,113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基于新标准的水泥检验方法引发的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研究 [J], 古毅强
2.关于水泥检验方法新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J], 王转英;谭磊
3.浅谈GB/T 8814新旧标准的区别正确理解和掌握新标准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J], 侯毅男
4.正确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征求意见稿)新标准 [J], 张志文
5.矿泉水检验方法新标准:严限溴酸盐浓度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容重测定结果误差的探讨

玉米容重测定结果误差的探讨

玉米容重测定结果误差的探讨
张霞
【期刊名称】《粮食流通技术》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本文对玉米容重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的取样方法所测得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按GB1353-1999<玉米>方法检验容重,对同一份样品,采取不同的取样方法测得玉米容重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9g/L,这样的结果造成了等级的混乱,如果在测定方法中,筛后取样采取"四分法"逐量取样,则双试验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张霞
【作者单位】沈阳市粮油检测计量所,辽宁,沈阳,1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7
【相关文献】
1.不同降水方法对玉米容重变化规律的探讨 [J], 武强;孙中英
2.容重测定误差的来源及消除 [J], 刘国清;李在玉
3.土壤容重测定误差及其控制途径 [J], 赵洪书
4.快速测定小麦、高粱、玉米容重方法的探讨 [J], 丁小亮;郭乾玲;董婉婉;怀闪闪;孙珍坤;汤有宏
5.对GB1353-2009玉米容重测定方法的探讨 [J], 高清海;吕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趋 分 田 测 析
对 G 3 3 2 0 B 1 5 m 0 9玉 米 容 重 测 定 方 法 的 探 讨
高 清 海 ,吕 宏 .
( 山市 粮 油 卫 生 检 验 监 测 站 , 林 白 山 1 4 0 ) 白 吉 3 30
摘 要 : 国标《 米 》 3 3 2 0 玉 GB 1 5 0 9于 2 0 — 90 0 90 — 1起 正 式 实施 代 替 GB 1 5 — 1 9 , 标 准 修 订 了 附 录 A《 3 3 9 9 新 玉米 容 重 的测 定 方 法》 取 消 了 高 水 分 玉 米 容 重 增 补 , 加 了 附 录 B 玉 米 快 速 干 燥 降 水 设 备 技 术 条 件 及 操 作 方 法 》 为 , 增 《 。
了掌握 玉 米 容 重 测 定 方 法 , GB 1 5 — 2 O 按 3 3 O 9标 准 测 定 方 法 对 高水 分 玉 米 ( 7 8 ) 2 . 降水 到 1 . F ( 近 玉 米 收 购 7 4 o接 水 分 要 求 ) 1 . ( 近 玉米 入 仓 水 分要 求 ) 的 容 重进 行 了测 定 , 对 玉 米 容 重 测 定 过 程 中容 易 出现 的 问题 进 与 31 接 时 针
束后 , 试验 样 品取 出 自然 冷却 至室 温 。 将
( ) 自 然 冷 却 至 室 温 的 试 验 样 品 , 照 3 将 按 G / 4 7 1 8 定 温定 时 烘 干 法 测 定 玉 米 水 分 。 B T 59- 9 5
中容 重 测定 的方 法 , 其 分 别 干燥 到 1 . ( 近 将 74 接
玉米 收购 水 分要 求 ) 1 . o 接 近 玉 米人 仓 水 分 要 、3 1 ( F 求 ) 然后 对 这两 种不 同水 分 玉米样 的统计 分析 。 对
1 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材 料 .
经过 测定 , 品 1的水 分 为 1 . 6 样 品 2的 水分 样 7 4/, 9 为 1 . 。将 两份 试 验 样 品 按要 求套 好 筛 层 , 下 3 1/ 9 6 取
层筛 的筛 上物 混匀 , 为测定 容 重 的试 样 。 作
1 2 2 操 作 步 骤 ..
() 1 打开 GHC S一1 0 0 0型 谷 物 容 重 器 箱 盖 , 取 出所 有部 件 , 选用 下 口直 径 为 4 l 的漏 斗 , 照 0im l 按 使用 说 明书进 行安 装 、 校准 , 将带 有排 气砣 的容 量筒 放在 电子 秤上 称量 , 清零 。 并 ( ) 下容 量 筒 , 出排 气砣 , 容 量简 牢 固平 2取 倒 将
容重器, GHC 一 1 0 S 0 0型 谷 物 容 重 器 ; 物 选 谷 筛 , 层 筛 孔 直 径 1 .0 上 2 mm,下 层 筛 孔 直 径 3 0mm, . 并带有 筛 底和 筛盖 ; 电热干燥 箱 ( 带机 械 通 风 ) 11 ,0 A~1型 ; 析 天平 , atr sB A2 3 ; 分 S roi S 2 S 快 u
速 水分 测定 仪 , Ds D。 L ~I
12 . 试 验 方 法
测 定值 发 生 了变 化 。取 消 了高 水 分 玉 米 容重 增 补 , 规 范 快 速 降 水 操 作 规 范 。原 标 准 中 对 水 分 大 于
1 . % 的玉 米 进行 容 重 增 补 的规 定 , 80 与实 际 检 测结 果 有一 定差 异 , 特别 是水 分 超 过 2 玉米 的差 异更 3 为明显 。为解 决 水 分 大 于 1 . 玉 米 容 重 测 定 问 80 题, 在新 标 准 中增加 了附录 B 玉米 快 速 干燥 降 水设 《 备 技术 条件 及操 作 方法 》 通 过实 验室 快速 干燥 降水 , 设 备 和快速 水分 测定 仪 , 玉 米水 分 降 到 1 . F 以 将 80 o 下, 待玉 米样 品冷 却 至室 温后 再 按 照 附 录 A 测定 玉 米 容重 。 本 文选 取吉 林 省 白 山地 区 2 1 0 0年 收购 的 高水
始 样 品的水 分为 2. 。 78
( ) 定 电热 干燥 箱 温度 为 (2 ±5 ℃ , 制 备 2设 15 ) 将 好 的原 始样 品 ( 品 1和样 品 2 各 30 0g分 别 放 样 ) 0 人 干燥 盘 内均匀平 铺 , 快速 放人 干燥 箱 内 , 干燥 时 间 分别 为 1 、 2ri , 5 2 n 干燥 半 程 时 翻动 样 品 。干燥 结 a
分 玉 米 ( 7 8 ) 按 照 国 标 GB 1 5 — 2 0 《 米 》 2 . , 3 3 O9 玉
1 2 1 试 样制 备 .. ( ) 玉米 原 始 样 品 中 缩 分 出 约 23 0g试 验 1从 0
样 品 ( 选 后) 用快 速水 分测 定仪测 定 玉米水 分 , 筛 , 原
行 了讨 论 。
关 键 词 : 米 容 重 ; 家 标 准 ; 定 方 法 玉 国 测
中图分类号 : 273 TS 0 .
文献 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3 6 0 ( 0 ) 7 0 1 2 1 0 — 2 2 2 儿 0 —0 6 一O
容 重 是玉 米定 等 的主要 指标 。玉米 容重 的大 小 反映 了玉 米籽 粒 的饱满 度 、 完整 度 、 均匀 度 和粒度 的 大小 。新 国标 GB 1 5 - 2 0 3 3 0 9修 订 了附 录 A《 米 玉 容 重 的测定 方 法 》 将 GHC 一 1 0 , S 0 0型 谷 物 容 重 器 排 气砣 置 于插 板下 改 为排气 砣 置于插 板 上 。测定 过 程 中改 变 了玉米 进 入 容 量 筒 的 途 径 , 致 玉 米 容 重 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