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活用课本素材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招活用课本素材
摘要: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农村中学,狭小的生活圈子,繁重的学习任务,决定了这里的学生视野不开阔,社会知识、生活积累匮乏,写起文章来经常觉得无话可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此,笔者认为,在无法解决现有的条件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活学活用,最好的办法是从课本中搜集素材,为作文服务。只是教材中的素材如此丰富,怎样提炼与运用呢?笔者经过一番实践,总结出三个简单又实用的办法。
关键词:课本素材名言事例挖掘内涵
一、直接引用名言
文章中的语言材料最适合直接引用,既可以作为论证的材料,也可以作为立论的观点,这种方法最容易学习,关键在于对材料法的
积累要准确。
(一)如话题作文“磨难与成功”
“逆境出人才”,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课本中这些语言材料:
1.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这段话: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中的一句话;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这句话: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句话: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二)再如话题作文“理想、志向”方面的语言材料:
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一段话: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话: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一句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4.曹操的《龟虽寿》中的一句话: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在如话题作文“感叹人生、珍惜时间”的语言材料:
1.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几句话: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句话: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曹操的《短歌行.》的一句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这些名言点缀到作文中来,无论是用来引用观点,还是论证观点,都能使文章倍增底蕴,洋溢着文采。
二、巧用课文事例
教材中的不少事例(包括老师上课时介绍的作者的事例),都是
作文的好素材。
(一)如话题作文“磨难与成功”“逆境出人才”,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课本中这些事实材料:
1.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他曾彷徨,但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著名作家。(史铁生《我与地坛》)
2.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没有丧失信心,而是不忘国耻,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勾践灭吴》,选自《国语》)
3.后唐庄宗李存勖励精图治,取得了一时之盛;但他在兴盛之时,宠幸伶人,骄奢无度,最终身死国灭。(欧阳修《伶官传序》)
4.“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遭宫刑而成《史记》。(司马迁《报任安书》)
5.霍金:英国物理学家,身残志坚,著《时间简史》,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
6.曹雪芹:(清)举家食粥,著《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二)再如话题作文“爱国、理想、志向”方面的事例:
1.鲁迅为了救国救民,他选择去日本学医学,又为了疗救民族的灵魂,他最终弃医从文。(鲁迅《(呐喊)自序》)
2.烛之武年轻时虽不被重用,但当国家需要使,虽已是高龄,仍临危受命,只身前往虎狼之穴,凭借他的智与勇,说退了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3.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等能为中国的前途欣然前往政府请愿,最后他们英勇牺牲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4.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他们为了保卫家乡,毫不畏惧,拿起枪杆打击日本鬼子。(孙犁《荷花淀》)
5.屈原身处放逐之时,但仍心牵怀王,牵挂楚国的安危,当楚国都城郢被攻破时,他忧愤地投入汨罗江。(司马迁《屈原列传》)
6.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主动避开与廉颇的矛盾,他曾说:“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再如关于道德品行方面的事例有:
1.窦娥怕连累婆婆屈招药死公公,她临刑不愿走前街,怕被婆婆看见,让婆婆伤心。可见对老人的孝顺。(关汉卿《窦娥冤》)
2.李密为照顾年迈的祖母,向朝廷请求辞职。也可见他对老人的孝顺(李密《陈情表》)
3.“马克思对别人诽谤、诅咒,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
轻拂去。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表现了马克思胸怀宽广。(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4.苏轼虽因“乌台诗案”被贬到荒凉的黄州,但他仍唱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廉颇负荆请罪,知错就改。
教材中的这些事例比一般的事例更具有典型意义,把它们巧妙
的运用到作文中去,更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三、多角度挖掘素材内涵
由于学生所掌握的素材有限,怎样让这有限的素材充分发挥作用,让同一素材能为多个论点(主旨)服务呢?这就需要指导学生从
不同角度去思考,挖掘素材丰富的内涵。
(一)如:有这么一则材料,可以让它为哪些观点服务呢?
刘邦用张良计,智脱凶险,立诛告密者曹无伤;项羽不听范增言,妇人之仁,放虎归山。(司马迁《鸿门宴》)
主要运用角度: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善用人者得天下。
3.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当机立断,始能成大事。
(二)再如:
王勃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南下探亲,路过此地,也参加了盛会,当时众人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