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噪声超标专项方案

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有效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声环境质量,确保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 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 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控体系,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三、工作内容1. 专项治理阶段(1)全面排查噪声污染源,包括工业、建筑施工、交通、商业、社会生活等领域。
(2)对噪声污染源进行分类治理,重点整治夜间施工噪声、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商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
(3)对噪声超标企业进行停产整治,督促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2. 长效管理阶段(1)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控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加强噪声监测,完善噪声污染源档案,实时掌握噪声污染状况。
(3)开展噪声污染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参与噪声污染治理。
(4)加强执法检查,对噪声污染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噪声超标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专项整治工作。
2. 完善政策法规。
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相关噪声污染防治政策法规,提高噪声污染治理的法律效力。
3. 强化部门协作。
加强环保、住建、城管、交通、公安等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噪声污染治理。
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噪声污染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噪声污染治理。
5. 严格执法检查。
加大对噪声污染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顶风违规、屡劝不改的,依法实施顶格处罚。
6. 加强科技支撑。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噪声监测设备、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等,提高噪声污染治理的科技含量。
五、实施步骤1. 启动阶段(2024年1月-3月):制定专项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内容、措施等。
噪声污染防治方案

噪声污染防治方案第1篇噪声污染防治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噪声污染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原则1. 目标:到2025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 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综合治理、社会共治、科技创新和法治保障,强化源头防控,严格监管执法,提升治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声环境权益。
三、防治措施1. 源头防控(1)加强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声环境因素,合理布局产业、交通、居住等功能区,防止噪声污染产生。
(2)优化产业结构。
严格限制高噪声产业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减少噪声污染源。
(3)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道路、轨道交通、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采用低噪声技术和材料,降低噪声污染。
2. 综合治理(1)强化噪声污染源监管。
加强对工业、建筑、交通、社会生活等噪声污染源的监管,确保噪声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开展噪声污染治理。
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开展噪声污染治理,实施噪声污染源综合治理。
(3)提升声环境监测能力。
建立健全声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为噪声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 社会共治(1)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噪声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参与噪声污染防治。
(2)鼓励公众参与。
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举报噪声污染行为。
(3)强化企业责任。
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减少噪声污染排放。
4. 科技创新(1)支持科研攻关。
加大对噪声污染防治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
(2)推广低噪声技术和产品。
鼓励企业研发、生产低噪声技术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3)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环保噪音污染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噪音污染问题,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声环境;2. 优化声环境质量,降低噪音污染对人民群众的影响;3. 建立健全噪音污染防治体系,提高噪音污染治理能力。
三、工作内容1. 加强噪音污染源头治理(1)对工业、建筑施工、交通和社会生活等领域产生的噪音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2)鼓励企业采用低噪音设备,推广绿色环保技术,降低噪音排放。
(3)对建筑施工噪音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执行夜间施工许可制度。
2. 优化城市声环境布局(1)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确保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各区域声环境达标。
(2)加强城市绿化,利用植被降低噪音传播。
(3)设置隔音设施,如隔音墙、隔音窗等,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3. 加强噪音污染监管(1)建立健全噪音污染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能力。
(2)加大对噪音污染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3)开展噪音污染投诉处理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1)开展噪音污染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倡导绿色出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3)加强家庭噪音污染防治,倡导文明生活,减少噪音产生。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噪音污染专项治理方案,明确各阶段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
2. 开展噪音污染调查,摸清噪音污染现状,为制定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3. 制定噪音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源头治理、城市声环境布局优化、噪音污染监管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工作。
4.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噪音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5. 定期对噪音污染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调整和完善治理措施。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噪音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监测方案

xxx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项目名称:委托单位:项目地址:建设单位联系人:建设单位联系电话:一、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 监测点位本次监测拟在厂界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厂界各设置1个噪声监测点,共设置4个噪声监测点。
(2)监测项目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
(3)监测周期和频次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要求执行,连续监测2天,昼夜各1次。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氨气(小时值)、硫化氢(小时值)、TSP(日均值),共3项。
(2)监测点位:1#上风向、2#下风向各设1 个点,共2 个点位。
(3)监测频率:根据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连续检测7天。
氨气、硫化氢监测小时值,TSP浓度监测日均值。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水温、pH、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总磷、氟化物、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粪大肠菌群共11项。
(2)监测点位:1#监测断面(项目东侧白水江流经项目区域上游约500m 的断面)、2#监测断面(项目东侧白水江流经项目区域下游约1000m的断面),各设一个点,共2个点。
(3)监测频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
每天采样一次采混合样,连续监测三天。
四、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水温、pH、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氯化物、铁、锰、镉、砷、汞、六价铬、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总磷、总硬度、钠离子、钾离子,共24项。
(2)监测点位:1#厂区井水,2#西北侧出露泉点(位于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的下游方向),3#东南侧闲置厂区井水(位于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的上游方向)。
(3)评价标准及方法:根据执行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环境监测结果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进行。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方案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方案一、任务来源与监测目的1、任务来源2、监测目的(1)工业企业厂界处排放噪声是否达到所在地区《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所规定的类别标准,包括昼间标准和夜间标准。
(2)工业企业周边环境受该项目排放噪声影响,是否符合该地区《声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类别标准。
包括昼间标准和夜间标准。
二、监测对象(概况简介)三、监测依据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四、监测方案1、监测情况调查(1)调查工业企业平面布置;(2)主要设备的调查统计:主要设备开机数量及运行情况、布局及分布情况、噪声排放特征、噪声治理设施运行情况;(3)主要设备及生产车间运行工况的调查监测:确认主要声源、分布等,调查室内声源、露天声源及工作运行时段。
2、周围环境调查(1)工业企业所处区域功能区划调查;(2)厂界调查;(3)环境敏感点调查。
3、监测点位布设(1)厂界点位布设;(2)环境敏感点布设;4、监测频次5、监测实施(1)气象条件(2)测量仪器(3)仪器校准与标定(4)传声器位置(加防风罩)(5)仪器设定(6)测量时间(7)背景测量6、数据记录与处理7、分析与结论8、监测质量保证(1)实施现场监测期间,保证该装置生产设施及环境保护设施处于正常运行状况,实际运行负荷至少达到设计负荷的80%以上。
(2)监测过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
(3)监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使用监测仪器设备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4)采样前,采样人员应对采样器具进行校正。
9、编制监测报告。
噪声监测实施方案的模版

噪声监测实施方案的模版一、引言。
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中的一大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噪声进行监测和控制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噪声监测实施方案的模版,帮助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噪声监测工作。
二、监测目标。
1. 确定监测区域,根据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确定需要进行噪声监测的区域范围。
2. 确定监测对象,确定需要监测的噪声源,如道路交通、工业设施、建筑施工等。
3. 确定监测指标,确定监测的噪声指标,如噪声级别、频谱特征等。
三、监测方案。
1. 监测设备选择,根据监测目标和监测指标,选择合适的噪声监测设备,包括噪声仪、频谱仪等。
2. 监测点设置,根据监测区域和监测对象的分布情况,合理设置监测点,确保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3. 监测时间安排,确定监测的时间段和频次,包括工作日和休息日、白天和夜晚等不同时间段的监测。
4. 监测方法,确定监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监测设备的操作流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四、监测实施。
1. 设备调试,在进行监测之前,对监测设备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监测数据采集,按照监测方案和时间安排,进行监测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包括不同监测点和时间段的数据。
3. 数据处理分析,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不同监测点和时间段的噪声水平和特征。
4. 结果报告,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监测结果报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五、监测评估。
1. 监测结果评价,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监测目标是否达到,噪声污染情况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监测效果评估,评估监测工作的效果和成效,对监测方案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改进。
六、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噪声监测实施方案的模版,希望能够对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噪声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噪声监测工作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有效解决噪声污染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
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噪声检测方案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邓湘湘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一、监测目的评价整个校园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也掌握声环境监测方案制定过程和方法二、资料收集(一)调查内容1.校园内噪声的种类主要有车辆行驶噪声,商业街娱乐噪声,食堂噪声。
2.区内敏感目标、功能区划情况:主要有校门口、商业街、食堂等。
3.区内环境噪声现状、超标情况、受影响的人口及分布:一般受校区内噪声环境影响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学生宿舍、北门附近的居民区。
(二)校园概况1.地理位置: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长沙市的雨花区(大概位置位于经度113.023334纬度28.128655)。
2.地形、地貌:雨花区傍浏阳河下游之西,圭塘河穿境而过。
东北侧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发育的土壤多为沙土,山势较陡峭,山脊多不相连;东侧和东南侧为红岩丘岗,海拔一般100米左右。
3.气象、气候:雨花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7.2℃,年积温为5457℃,年均降水量1361.6毫米。
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夏季约118-127天,冬季117-122天,春季61-64天,秋季59-69天。
春温变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温久,冬季严寒少。
实现增加值2.2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8.6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6.75亿元。
2012年含中烟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168.84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39.7:60.0。
三、调查方法1。
测量方法——实测2.采用标准、标准的名称、国标号。
如下:我院属于一类区3.测量仪器:以校准的精度两型以上积分式平均声级计4.布点方法:功能区布点法测量方法及要求:测量时应选在无雨无雪无风天气,风速小于5m/s。
声级计的位置,距离人体50cm,离地高度1.2m。
在路上测,监测点位置距离前后路口50m,距离马路20cm;在餐厅和居民楼,教学楼,点位距门窗1m、5.采样点布设北门口 南门口●第三教学楼❍食堂⏹居民楼附近第一个监测点餐厅第二个监测点居民楼第三个监测点南门第四监测点三教第五个监测点北门6.评价量等效连续A声级Lep四、数据测量与记录采样时间段为9:30-10:30,11:30-12:30,15:30-16:30,19:30-20:30,22:00-23:00分别测一次,用分贝计直接读取数据。
声环境监测方案

声环境现状调查
1.监测点位
在拟建区域内共布置3 个监测点,监测点分布见图1。
2.监测依据
2.1 标准
本次声环境以《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为基准,评价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
2.1 声功能区分类
①厂区内部执行3类功能区标准。
其中,昼间65dB,夜间55dB。
②国道Gxxx执行4a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其中,昼间70dB,夜间55dB。
3.监测方法
1.测量位置
①尽可能离任何反射物(除地面)至少3.5m外测量,离地面的高度大于1.2m 以上。
②必要时有可能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可检测的地域范围。
2.测量时段
①分别在昼间、夜间两个时段测量。
夜间有频发、偶发噪声影响时同时测量最大声级。
②被测声源是稳态噪声,采用1min的等效声级。
③被测声源是非稳态噪声,测量被测声源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必要时被测声源整个正常工作时段的等效声级。
4.监测因子
在昼间和夜间的规定时间内测得的等效A声级分别称为昼间等效声级L d或
夜间等效声级L n
5.监测频率 连续监测2天,分2个时间段:白天6:00〜22:00,夜间22:00〜次日 6:00。
荒山 办公室
1#
加
工
间 2# 大门
国道
加工区 3# •— 图1 监测点位的布设。
噪音监测预警方案

噪音监测预警方案概述噪音是指在某个特定位置产生的声音,当噪音超过一定的限制时,可能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噪音监测预警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实时监测噪音水平,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噪音污染的风险。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基于技术手段的噪音监测预警方案,包括噪音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数据采集和处理、报警系统的建立以及监测结果的分析和应对措施等内容。
噪音监测设备选择和安装选择合适的噪音监测设备是噪音监测预警方案的第一步。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噪音监测设备:•噪音计:噪音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环境噪音水平的设备,通常可以测量噪音的强度、频率和时长等参数。
在选择噪音计时,应考虑到其测量范围、准确度和便携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监测场景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噪音计类型,如室内噪音计和室外噪音计等。
•固定式监测设备:在一些需要持续进行噪音监测的场景,可以考虑安装固定式噪音监测设备。
这些设备通常由噪音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等组成,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和数据传输。
安装噪音监测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位置选择: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噪音监测设备非常重要,应该选择离噪音源较近的位置,并避免其他干扰源。
•安装高度:噪音监测设备的安装高度也需要注意,一般来说,应将噪音传感器安装在距离地面1.2米到1.5米的高度。
•安装环境:噪音传感器的安装环境应尽可能接近实际的监测环境,并避免有遮挡物影响其准确测量。
数据采集和处理噪音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采集和处理,以得到更有用的信息。
以下是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一般步骤:1.数据采集:噪音监测设备会定期测量环境噪音水平,并记录相关数据,如时间、噪音强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设备内部存储或数据传输系统进行采集。
2.数据存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可以选择将数据保存在本地存储设备或云平台上。
云平台存储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管理和共享。
3.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以提取出更有用的信息。
声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声环境监测管理办法1. 引言2. 监测目标和内容设定监测目标和任务;构建监测网络,确定监测点位;开展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进行声音特性分析和评价;提出改善声环境的措施和建议;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报告。
3. 监测规范3.1 监测设备和仪器监测设备和仪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监测设备和仪器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监测设备和仪器应安装在合适的位置,避免干扰和损坏。
3.2 监测点位选择和设置监测点位应根据城市规划和环境特征合理选择;监测点位应覆盖重要区域和敏感区域;监测点位应保持稳定,在监测期间不得随意更改。
3.3 监测方法和参数监测应选用合适的声级计和声学分析仪进行;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监测参数应包括声级、频率、持续时间等。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应采用合适的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存储和备份;监测数据应按时、定期进行汇总和报告。
4. 监测管理4.1 监测计划编制和执行建立完善的监测计划,包括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监测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监测计划应定期评估和总结。
4.2 监测结果评价和报告监测结果应及时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监测结果应编制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公布;监测结果和报告应保存并归档,便于查阅和审查。
4.3 监测数据管理和保护监测数据应进行分类和整理,建立数据库管理;监测数据应备份到可靠的介质中,保障数据安全;监测数据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共享和交流。
5. 监测责任和义务声环境监测的责任和义务应明确分工,包括:监测机构应保证监测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监测机构应及时上报监测结果,协助相关部门制定对策;监测机构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监测培训和知识更新。
6. 总结。
高校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校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系统需求分析 (6)2.1 功能需求 (7)2.2 性能需求 (8)2.3 环境需求 (9)三、系统设计 (10)3.1 总体设计 (11)3.2 系统架构 (13)3.3 功能模块设计 (14)3.4 数据处理与存储设计 (15)3.5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16)四、系统实现 (18)4.1 硬件设备选择与配置 (19)4.2 软件开发与集成 (21)4.3 系统调试与优化 (22)4.4 系统测试与验证 (23)五、系统应用与推广 (24)5.1 应用场景分析 (26)5.2 实际应用案例 (27)5.3 推广前景与展望 (28)六、总结与展望 (29)6.1 工作成果总结 (30)6.2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32)6.3 后续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33)一、内容简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声环境质量逐渐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和教职工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改善校园声环境,提高教学和科研环境的舒适度,本文提出了一套高校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该监测系统旨在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校园内声环境状况,为高校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声环境进行优化。
系统主要由声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分析与显示模块以及报警模块等组成。
声传感器负责采集校园内的声音信号;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滤波。
本设计方案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设备,力求构建一个高效、稳定、易维护的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系统。
通过该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为高校声环境管理提供有力支持,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宁静、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1 背景与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校园声环境质量逐渐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建筑声学检测方案

建筑声学检测方案建筑声学检测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噪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建筑声学检测成为了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对于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全面的建筑声学检测方案,以保证建筑的声学环境符合相关标准。
一、确定检测目标和标准在进行建筑声学检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检测的目标和标准。
目标将决定检测内容和方法,以及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
标准将提供建筑声学条件的评价和比较,以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
常见的检测目标和标准包括室内噪声水平、隔声效果、震动和振动等。
二、确定检测方法和设备建筑声学检测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设备,根据检测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设备。
常见的方法包括室内噪音场测量、室内隔声试验和建筑物震动试验等。
常见的设备包括声级计、振动计、噪声源定位仪等。
在选择方法和设备时,需要考虑其准确性、可靠性、灵敏度和操作便捷性等因素。
三、进行现场检测根据确定的目标、标准、方法和设备,进行现场建筑声学检测。
在进行室内噪音场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点和测量时间,并确保测量环境符合相关要求。
在进行室内隔声试验时,需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包括建筑物表面积、声源位置和测试区域的选择等。
在建筑物震动试验中,需要测量建筑物的自然频率、振动加速度和振动速度等。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完成现场检测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对于室内噪音场测量,需要计算室内噪音水平、声学特性和频谱分布。
对于室内隔声试验,需要计算隔声量和隔声指数。
对于建筑物震动试验,需要计算自然频率、振动加速度和振动速度等结果。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评估建筑声学环境的质量和满足相关标准的程度。
五、制定改善措施和建议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以提高建筑声学环境的质量。
改善措施可以包括加强隔声设计、增加吸音材料、调整声源布置等。
建议可以包括建筑物使用者的行为规范、声学设备的选择等。
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

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按照《“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省贯彻落实〈“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及部门分工》的工作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新要求新期待,进一步提升噪声污染防治水平,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行动目标通过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基本掌握全市重点噪声源污染现状,逐步完善声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有效落实各部门污染防治责任,稳步提高噪声治理水平,有力推动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逐步形成宁静和谐的文明意识和社会氛围,共同缔造“宁静”。
到2025年,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力争达到85%o二、完善声环境管理,夯实噪声污染防治基础(一)科学调整声环境功能区1 .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区划调整工作。
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国上空间规划以及用地现状及时调整声环境功能区,2025年12月底前组织启动调整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2 .开展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工作。
2024年启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研究工作,依据《噪声法》并结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规划、噪声敏感建筑物布局等,推动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工作。
1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其他负有制定相关规划职责的所有部门、各区政府(管委会)按职责分工配合)(二)细化声环境管理措施3 .发布噪声污染防治信息。
定期发布全市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2025年起,按照省的统一部署,编制年度市噪声污染防治报告。
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向市生态环境局提交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报告。
(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其他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职责分工配合)4 .开展噪声应用试点工作。
以香洲区为重点,鼓励各区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噪声地图应用试点研究,探索综合服务型噪声智慧平台建设。
声环境监测布点的方法

声环境监测布点的方法
声环境监测布点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监测目的和需求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声环境监测布点方法:
1. 根据噪声源的分布情况:选择监测点位时要考虑噪声源的位置和分布情况,尽可能选择靠近噪声源的位置,以准确监测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性。
2. 根据受噪声影响的区域:根据噪声的传播特性和影响范围,选择布置监测点位,可以利用地图和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定位。
3. 根据监测要求和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选择监测点位,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根据环境特征和人员活动情况:根据周围环境的特点和人员活动情况,选择布置监测点位,比如在居民区、工业区、交通干道等可能产生噪声的地方设置监测点。
5. 使用辐射法和流通法:根据声学理论和测量方法,利用辐射法或流通法进行声环境监测布点,通过计算和模拟分析确定监测点位。
6. 重点监测和综合监测相结合:根据具体监测需求,结合重点监测和综合监测
的方法,选取不同位置的监测点位,以全面了解和评估声环境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声环境监测布点时,还需要考虑监测设备的布置和监测参数的选择,以及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等因素,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方案(3)(1)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噪声检测方案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邓湘湘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一、监测目的评价整个校园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也掌握声环境监测方案制定过程和方法二、资料收集(一)调查内容1.校园内噪声的种类主要有车辆行驶噪声,商业街娱乐噪声,食堂噪声。
2.区内敏感目标、功能区划情况:主要有校门口、商业街、食堂等。
3.区内环境噪声现状、超标情况、受影响的人口及分布:一般受校区内噪声环境影响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学生宿舍、北门附近的居民区。
(二)校园概况1.地理位置: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长沙市的雨花区(大概位置位于经度113.023334纬度28.128655)。
2.地形、地貌:雨花区傍浏阳河下游之西,圭塘河穿境而过。
东北侧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发育的土壤多为沙土,山势较陡峭,山脊多不相连;东侧和东南侧为红岩丘岗,海拔一般100米左右。
3.气象、气候:雨花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7.2℃,年积温为5457℃,年均降水量1361.6毫米。
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夏季约118-127天,冬季117-122天,春季61-64天,秋季59-69天。
春温变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温久,冬季严寒少。
业实现增加值2.2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8.6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6.75亿元。
2012年含中烟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168.84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39.7:60.0。
三、调查方法1。
测量方法——实测2.采用标准、标准的名称、国标号。
如下:我院属于一类区3.测量仪器:以校准的精度两型以上积分式平均声级计4.布点方法:功能区布点法测量方法及要求:测量时应选在无雨无雪无风天气,风速小于5m/s。
声级计的位置,距离人体50cm,离地高度1.2m。
在路上测,监测点位置距离前后路口50m,距离马路20cm;在餐厅和居民楼,教学楼,点位距门窗1m、5.采样点布设北门口 南门口●第三教学楼❍食堂⏹居民楼附近第一个监测点餐厅第二个监测点居民楼第三个监测点南门第四监测点三教第五个监测点北门6.评价量等效连续A声级Lep四、数据测量与记录采样时间段为9:30-10:30,11:30-12:30,15:30-16:30,19:30-20:30,22:00-23:00分别测一次,用分贝计直接读取数据。
环评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一、生态调查方案铁路线及两侧200m范围内植被、动物现状调查。
取土场、弃土场及周边100m范围内植被、动物现状调查。
二、声环境现状监测方案1、监测项目:Leq(A)2、监测布点:本次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共设置2个断面,监测点位置说明见表1所示。
监测点位置见图1及图2所示。
3、监测频率:无雨日连续监测两天,每天采样两次,分昼间、夜间进行监测。
图1声监测断面图2声监测断面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方案1、监测项目:SO2、NO2、PM10、TSP2、监测布点:于!!!各布设一现状监测点。
3、监测频率:无雨日连续监测七天,其中SO2、NO2每天采样四次,PM10、TSP每天采样18小时以上。
四、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方案1、监测项目:pH、SS、COD cr、BOD5、氨氮、石油类、动物植物油、粪大肠菌群数2、监测断面布设:于!!!设置三个监测断面,分别为铁路过!!!断面、铁路过!!!断面上游500m、铁路过!!!断面下游500m。
3、监测频率:无雨日连续监测三天。
五、振动环境现状监测方案1、监测项目:VL z102、监测布点:本次环境振动现状监测布点主要针对集中居民住宅、学校等敏感建筑物布设,共布设两个监测断面,具体见表2。
3、监测频率:无雨日监测两天,分昼间、夜间进行监测。
图3 !!!振动监测断面图4 !!!振动监测断面六、电磁环境现状监测方案1、监测项目:电视信号场强、背景无线电噪声场强2、监测布点:于~~~各设一监测点。
3、监测时间及频率:选择在电视节目较多的中午(12:00~15:00)和傍晚(17:00~21:00)时段。
电视信号场强测量各电视频道的图像载频,背景无线电噪声场强在各电视频道有用信号频带附近选一频点进行测量。
图5 监测点位图。
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

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建筑物声学环境是指建筑内部和周围环境中的声学因素和声学质量。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声学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需要进行声学环境监测与评估。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的方法和评估的步骤。
一、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方法1. 环境噪声监测环境噪声是指来自建筑物周围的交通、工业、商业等活动所产生的噪声。
为了评估建筑物内部的噪声水平,需要进行环境噪声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采集噪声数据、分析噪声频谱和对噪声进行统计学处理。
2. 室内噪声监测室内噪声是指建筑物内部的噪声源,如办公设备、空调系统等发出的噪声。
室内噪声监测可以通过设置噪声检测仪器来实现,以获取室内各个位置的噪声水平。
监测数据可以用于评估建筑物内部的声学环境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3. 声测量技术监测声测量技术是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声测量仪器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中的声音进行测量,可以得到声级、频谱和声音的时间特性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估建筑物的声学环境质量。
二、建筑物声学环境评估步骤1. 收集相关信息在进行建筑物声学环境评估之前,首先需要收集与建筑物有关的信息,包括建筑物的设计图纸、使用功能、周围环境噪声等。
这些信息将为后续的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2. 制定评估方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定评估方案,确定评估的目标和内容。
评估方案应包括评估的范围、评估指标和评价方法等。
3. 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根据评估方案,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工作。
实地调查包括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记录。
测量工作包括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噪声、震动等参数进行测量。
4. 数据分析和评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处理,得出建筑物声学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
评估结果可用于判断建筑物的声学环境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5. 提出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改善建筑物的声学环境。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采取隔音措施、调整设备配置等。
公路噪声监测实施方案

公路噪声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公路噪声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公路噪声的监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公路噪声监测的实施方案,以便有效地监测和评估公路噪声的情况,为公路噪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设备的选择。
在进行公路噪声监测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一般来说,噪声监测仪应具备以下特点,精度高、稳定性好、频率范围宽、响应速度快、易于携带和安装。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噪声监测设备有声级计和噪声分析仪,可以根据具体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三、监测点位的确定。
在进行公路噪声监测时,需要合理确定监测点位,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一般来说,监测点位应包括公路两侧、周边居民区和敏感区域等重点监测区域。
同时,还应考虑到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监测情况,以全面了解公路噪声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四、监测方案的制定。
针对不同的监测需求,需要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参数、监测方法等内容。
在确定监测时间时,应充分考虑到公路交通流量的变化规律,选择代表性的监测时段进行监测。
监测频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通常可以选择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监测参数应包括噪声级、频谱特征、噪声持续时间等,以全面了解公路噪声的特征。
监测方法可以采用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取更全面的监测数据。
五、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监测结束后,需要对所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排除异常数据和误差数据。
然后可以采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公路噪声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公路噪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监测报告的编制。
最后,需要编制监测报告,将监测结果和分析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方法、监测点位、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建议措施等内容,以便相关部门和单位了解公路噪声的情况和治理建议。
七、结论。
噪音检测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因素。
为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噪音检测专项方案。
二、检测目标1. 评估我市主要噪声源,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生活噪声等,掌握噪声污染现状。
2. 分析噪声污染对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为政府部门制定噪声污染防治政策提供依据。
3. 指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三、检测内容1. 交通噪声:道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产生的噪声。
2. 工业噪声:各类工业企业、工厂、生产线等产生的噪声。
3. 建筑施工噪声:建筑工地、拆除工地等产生的噪声。
4. 生活噪声:居民区、商业区、公共场所等产生的噪声。
四、检测方法1. 采取现场检测和仪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2. 现场检测:由专业检测人员对噪声源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和测量。
3. 仪器监测:使用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仪器对噪声进行自动监测。
五、检测步骤1. 确定检测区域:根据我市实际情况,选取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作为检测重点。
2. 制定检测计划:明确检测时间、地点、检测方法等。
3. 检测实施:按照检测计划进行现场检测和仪器监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噪声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
5. 结果反馈:将检测结果向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反馈。
六、检测要求1.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
2. 检测仪器应具备国家计量认证,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 检测过程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4. 检测结果应客观、公正、真实。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专项方案的实施,有望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我市噪声污染治理水平,改善声环境质量。
2. 降低噪声污染对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3. 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八、组织实施1. 成立噪音检测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规,国家、 行业及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结合监测目的来确定监测项目。
2.4 声环境监测方案制定
2.4.2 声环境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
•监测范围、点位布设和监测频次 充分考虑监测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社会
第二章 声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第二章 声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 2.1 噪声和噪声污染 • 2.2 基本声学参量 • 2.3 声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术语和参量 • 2.4 声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2.1 噪声和噪声污染
• 2.1.1 声音和噪声的基本概念
• 环境噪声: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 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周围生活环境 的声音。
• 环境噪声污染: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 境噪声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 学习的现象。
2.1 噪声和噪声污染
• 2.1.2 噪声污染的特点
• 时间分布性 随着时间的变化,噪声污染的强度和范围
等是会变化的,一旦噪声源停止发声,噪声污 染也立即停止。例如,交通噪声的强度随着不 同时间内车辆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2.3 声环境监测常用术语和参量
• 交通干线 铁路(铁路专用线除外)、高速公路、一级
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 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地面段)、内河 航道。应根据铁路、交通、城市等规划确定 。
2.3 声环境监测常用术语和参量
• 边界 由法律文书(如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租赁
合同等)中确定的业主所拥有使用权(或所有权 )的场所或建筑物边界。各种产生噪声的固定设 备、设施的边界为其实际占地的边界。
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 和镇。由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 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 区域,
• 乡村 乡村是指除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如
村庄、集镇等。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 种生产的聚居点。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 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 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 非建制镇。
底值之间存在一界限,噪声污染的强度对环 境的危害有一阈值。对阈值的研究,是判断 环境污染及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也是制订 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
2.1 噪声和噪声污染
• 噪声污染的社会性 尽管噪声污染是物理性污染,没有后效
作用,但是有可能对人产生永久的伤害。噪 声的影响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是直接 的,使得噪声污染容易受到社会重视。而且 对声音喜好的个体差异性容易引起社会纠纷。
声压级
2.4 声环境监测方案制定
2.4.1 制定声环境监测方案的基本原则
· 必须依据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质量标准、污 染物排放标准中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规定。
· 必须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 ·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2.4 声环境监测方案制定
2.4.2 声环境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
• 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对监测区域的现状进行调查,明确监测的目
2.2 基本声学参量
• 2.2.1声音的频率、波长和声速
频率、波长和声速三者的关系是:c= λ /f 。声速 与传播声音的媒质和温度有关,常温下,声速约 为340米/秒。
2.2 基本声学参量
• 2.2.2声压、声强和声功率
• 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声压 单位为帕Pa。
• 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 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瓦/平方米。
(如考虑时差、作息习惯差异等)而对昼间、夜间 的划分另有规定的,应按其规定执行。
2.3 声环境监测常用术语和参量
• 昼间等效声级:在昼间时段内测得的等效连 续A声级Ld
• 夜间等效声级 :在夜间时段内测得的等效连 续声级称为夜间等效A声级 Ln
• 最大声级Lmax • 累积百分声级LN • 倍频带声压级 倍频程滤波器所测量的频带
2.1 噪声和噪声污染
• 2.1.2 噪声污染的特点
• 空间分布性 声音衰减较快,影响范围较小。声源具有
分散性。因此,不同空间位置上噪声污染的强 度分布不同。必须根据噪声污染的时间、空间 分布特点,科学制订监测计划,然后对监测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
2.1 噪声和噪声污染
• 噪声污染与噪声污染强度的关系 噪声污染的强度与无噪声污染的自然本
2.2 基本声学参量
• 2.2.1声音的频率、波长和声速
声源在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记作 f, 单位为Hz。振动一次所经历的时间叫周期,记作 T ,单位为秒。
沿声波传播方向,振动一个周期所传播的距 离,或在波形上相位相同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称 作波长,记为λ ,单位为米。一秒时间内声波传 播的距离叫声波速度,简称声速,记作 c,单位 为米/秒。
• 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 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 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瓦(W)。
2.2 基本声学参量
• 2.2.3声学参量的级与运算
•
声压级
:
LP
20 lg
P P0
•
声强级: LI
10 lg I I0
•
声功率级:Lw
10lg
w w0
2.3 声环境监测常用术语和参量
2.3.1 常用术语
• 突发噪声 突然发生,持续时间较短,强度较高的噪声。
如锅炉排气、工程爆破等产生的较高噪声。
• 背景噪声 被测量噪声源以外的声源发出的环境噪声的总
和。
2.3 声环境监测常用术语和参量
• 噪声敏感建筑物 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
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 城市、城市规划区
2.3 声环境监测常用术语和参量
• 2.3.2 常用声学参量
• A 声级 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LA ,单位dB(A)
• 等效声级 等效连续A 声级的简称,指在规定测量时间
内声级的能量平均值 , LAeq,T ,单位dB(A)
2.3 声环境监测常用术语和参量
• 昼间 day-time、夜间 night-time “昼间”是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 “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