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陆地和海洋单元主题备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地和海洋单元主题备课

本章内容既是上一章《地球和地图》拓展,又是今后将要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较系统接触世界地理知识,更是学生进入地理知识殿堂的关键所在。本章教材内容分两节: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大洲和大洋”这一节的重点是大洲大洋的位置、轮廓及分布特征,教材安排了一组读图、绘图、填图活动,意在通过运用地图让学生掌握这一重点内容。“海陆的变迁”这一节以“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切入,直接点出海陆变迁观点,使学生首先对此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全节教材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层层探究、步步求证,加深认识。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

二、单元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本章知识点多且零碎,需记忆的内容比重较大,加大了学生的知识掌握难度。其中大量知识点可以通过对比法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要时刻不忘地图,关于海陆分布、大洲分界线、板块知识等均需一一对应地落实到地图上。

1、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利用口诀记忆)

2、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1)基本内容:①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②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③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2)解释:板块的相对运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表的基本面貌。碰撞往往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安第斯山(南极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张裂往往形成裂谷和海洋,如:大西洋(亚欧、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红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三、单元活动设计

新教材不仅有正文,还配合正文设计了很多活动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讨论探究等得出结论,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会学习。为了落实具体目标并且拓展能力目标,根据正文、活动内容和其他课外资源,以及学生的心智和知识储备,针对每个框题目标,综合设计了一些教学活动,因为时间的限制,具体操作可以分为课上完成和课下完成。

(一)课堂活动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复习:

(1)读图2.2说出地球海陆分布比例。

(2)读图2.6思考以下问题:

①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位置;

②找出赤道穿过的大洲名称;

③赤道穿过哪些大洲的大陆;

④分别找出七大洲周围濒临的大洋;

⑤分别找出四大洋被哪些大洲环绕。

(3)读图2.7找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分界线。

(4)读图2.19说明六大板块的名称。

(5)思考板块运动产生的现象。

(6)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2、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主复习检测

3、小组讨论:

交流自主复习检测答案,标画疑难问题可以小组之间交流。

4、学生自主总结整理知识结构图

5、学生独立完成课堂达标练习,并小组内矫正。

(二)课外活动

1、每人制作一幅七大洲和四大洋粘贴画。

2、制作大洲和大洋手抄报。

3、进行地震演习。

四、单元资料补充

“陆地和海洋”知识记忆歌

七大洲面积比较: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位置:[北(上)] 北冰洋、[西(左)] 大西洋、[亚洲与北美间(最大)] 太平洋、印度洋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七大洲地形:

(1)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积小,分两区,一大陆,二岛屿。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

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海底地形:

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地形变化:

地形变化,内外力加。沧海桑田,内部力大;板块运动,拉伸挤压,断层褶皱,出现高洼;

火山地震,板块缘发。外部力量,不可轻它;风浪水冰,侵蚀变化,天长日久,削高填洼。

水半球

海洋最多、陆地最少的半个地球。它的中心在新西兰以东安蒂波德斯群岛附近。在水半球内,海洋占90.5%(相当于全球海洋的63.9%);陆地占9.5%,主要包括南极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以及南美洲的南端。

陆半球

陆地最多、海洋最少的半个地球。它的中心在法国西部卢瓦尔河河口附近。陆半球的陆地主要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及南美洲的绝大部分,占全球陆地面积的81%。但是在陆半球内,海洋面积(占52.7%)仍然大于陆地面积(占47.3%)。

大洲的命名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古代地中海周围的人,以航海和经商闻名。由于航海定方位的需要,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大陆称为“亚苏”(Asu),意为“东方”或“东方日出之地”,把地中海以西的大陆称为“欧罗巴”(Ereb),意为“西方日落之地”,后来分别演化成英文Asia(亚细亚洲)、Europe(欧罗巴洲)。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是希腊文,意思是“阳光灼热”,因为非洲3/4的地区位于热带,受到太阳的光热较多,气候炎热;另一种说法是,阿非利加洲(英文Africa)来源于古代北非的迦太基语Afarik,意为“迦太基以南的地方”。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据说来源于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公元1507年,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了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其为亚美利加洲。公元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以后,人们就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划分出自然地理上的北美洲和南美洲。

大洋洲直到19世纪初才被欧洲人初步探测清楚。在这以前,人们只模糊地认为南太平洋该有大片陆地,随意在地图上注明“澳大利亚”字样,它的拉丁语原意就是“南方的陆地”。1812年前后,丹麦地理学家马尔特·布龙,正式命名澳大利亚大陆和周围太平洋上岛屿为大洋洲,意思是“大洋中的陆地”。

在19世纪初的地理教科书中,坚持说地球上只有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五大洲,而没有南极洲。1816~1821年,俄国探险船队首次进入南极圈,发现了新陆地,断定地球的南端并不是海洋。此后,探险成果渐多,南大陆的轮廓明朗化,人们就将这块位于地球南端的南极陆地取名为南极洲。南极洲因发现最晚,故又称第七大陆。

大洋的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