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心理的准备与调试(说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心理的准备与调试(说课)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辅导员龚伟。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门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就业心理的准备与调试》。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以及板书设计分析等7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该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为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由工业大学出版,程艺厅长主编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该教材时代性和理论性强;针对性和指导性强;可读性和互动性强,尤其是教材版块设置新颖,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并以大量案例作为依托,结合社会现实进行专家讲解,容系统科学,为大学生全方位的掌握相关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课程教材,具体到本节课的教材容。该节课教材容系统全面,从最初的“想想看”到中间的“案例分析”、“聚焦透视”、“专家见解”,再到最后的“课堂练习”和“延伸阅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链条。

1.“想想看”是本节课教材容的开篇。

以这样的发问式教学开始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提升其学习主动性。而且问题本身也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学生一直困惑的容,因此更容易培养学生积极探寻答案的意识,有助于课程的顺利教学。

2.“案例教学”是教材容的点睛之处。

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给大家进行讲解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和学生形成共鸣。相对于理论知识来说,鲜活的事件本身,学生也更愿意接受,而且通过案例让学生挖掘其中隐含的理论知识,并加以深化,融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对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3.“聚焦透视”是教材容的“社会综合环节”。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是将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拉入到社会现实当中,并将其综合化,找到社会中该类问题的共性特征,这对于学生全面了解此类现象,进一步分析该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提供了坚实保障。

4.“专家见解”是教材容的精髓。

该环节的容是从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与专家角度出发的,他们帮助大学生解答心中的困惑,以最权威的理论知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心理并进行科学的心理调适。

5.“课堂练习”是教材容的总结与巩固环节。

以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典型案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出发点提出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熟悉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并学以致用。

6.“延伸阅读”是提升学生知识面的具体环节。

对于当前大学生来说,该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必须与相关知识的辅助教学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就业技巧,更大限度的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学情分析

1.从心理特征角度出发:

大三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已经逐渐从经验型转向理论型,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注意力易分散,学习主动性不强,并不完全具备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从认知状况角度出发:

学生在此章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关基本知识,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就业的基本容以及笔试、面试的方法与技巧,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由于抽象程度较高,理论知识较多,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还缺乏系统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教学目标分析

1.基础知识目标:

基础知识是学好一门课的起点,多以概念式和理论性的知识点为主,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是基本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了解避免求职心理误区的方法。之所以将其定位基础知识目标是因为该节课的主脉络即为就业心理的准备与调

试,因此基础知识必然从该角度出发,要告知学生就业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解决心理误区的方法,只有这样课程的知识点才能连贯讲解。

2.能力训练目标:

能力训练是学好一门课的精髓,往往隐含于课程教学当中,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剖析就业形势,掌握自身的就业心理,并学会科学合理的进行心理调适,避免心理误区。再而言之,通过该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进行综合判断、逻辑思维的能力。该目标的确立紧紧依托于基础知识目标,目的在于将基础知识点融汇贯通运用于社会现实当中,并有效组织学生的就业行为。

3.情感价值目标:

情感价值目标属于意识畴,它不具备显性功能,而是在长时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本节课的这一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心理,养成良好的就业习惯,为形成科学合理的就业观打下基础。因为归根到底,本节课实践重于理论,心理意识的培养终重于知识灌输,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完成这一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调试就业心理的具体方法。具体将这两个容作为重点是因为目前大学生在就业心理上很难综合性把握,即不能将纷繁复杂的各种心理特点归类整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因此有必要进行讲解。同时,在了解存在的具体形式之后,需要大学生进一步掌握调试心理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从而为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条件。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大学生形成这样一种意识,即能够自觉发现自身存在的就业心理误区,并加以解决。相对于教学重点的容,意识的培养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形成,这需要长时间的教学引导,并不是在一两节课上就可以实现的,因此这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1.教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场景(视频、图片、教室布置),让学生们有一定的直观感受。

(2)问题讨论、探究法:在教学中适时提出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有效抓住章节的重难点。

(3)案例教学法:通过将案例以多媒体与讲授结合的方法呈现给学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抓住问题核心并有效解决问题。

(4)讲授法:利用板书和课件,以教师的讲述为连接帮助学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进行归纳整理。

2.学法:

(1)观察理解:从视频、图片出发,让学生在对其进行观察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分析理解,而不至于听教师的“一言堂”。

(2)自主思考讨论,从问题出发,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独立思考,为走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3)角色扮演,从活动设计出发,可以让学生尽早亲身体会就业时可能存在的心理,当自己的心理变化与课本所说的情况相符合时必将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积极性。六、教学过程分析

课程的教学是一门课的核心。从导入到正课再到总结,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学链。想上好一节课务必要按照这样一个流程来开展。

1.本节课的导入我采用的是视频教学、图片展示和问题探讨。我将会在正式上课之前给学生们播放一段视频,视频是有关大学毕业生在正确心理和心理误区下求职出现的不同状况。之所以放这一段视频,是因为单独的播放一个方面不具有对比性,只有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状况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才懂得去对比,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紧接着我会利用ppt展示一图片,即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误区而导致求职失败的数据图,这图片的出现将会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冲击力。让学生第一时间产生惊醒。

再来,我会抛出问题:“你是否已经了解各种心理误区,如果出现在你的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