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表面淬火和表面形变强化技术
表面工程复习题答案
表⾯⼯程复习题答案⼀、名词解释表⾯⼯程技术:为满⾜特定的⼯程需求,使材料或零部件表⾯具有特殊的成分、结构和性能(或功能)的化学、物理⽅法与⼯艺。
表⾯能:严格意义上指材料表⾯的内能,包括原⼦的动能、原⼦间的势能以及原⼦中原⼦核和电⼦的动能和势能等。
洁净表⾯:材料表层原⼦结构的周期性不同于体内,但其化学成分仍与体内相同的表⾯。
清洁表⾯:⼀般指零件经过清洗(脱脂、浸蚀等)以后的表⾯。
区别:洁净表⾯允许有吸附物,但其覆盖的⼏率应该⾮常低。
洁净表⾯只有⽤特殊的⽅法才能得到。
清洁表⾯易于实现,只要经过常规的清洗过程即可。
洁净表⾯的“清洁程度”⽐清洁表⾯⾼。
吸附作⽤:物体表⾯上的原⼦或分⼦⼒场不饱和,有吸引周围其它物质(主要是⽓体、液体)分⼦的能⼒。
磨损:相对运动的物质摩擦过程中不断产⽣损失或残余变形的现象。
腐蚀:材料与环境介质作⽤⽽引起的恶化变质或破坏。
极化:腐蚀电池⼯作时,阴、阳极之间有电流通过,使阴、阳极之间的电位差(实际电极电位)⽐初始电位差要⼩得多的现象。
钝化:由于⾦属表⾯状态的改变引起⾦属表⾯活性的突然变化,使表⾯反应速度急剧降低的现象。
(阳极反应受阻的现象)表⾯淬⽕:⽤特定热源将钢铁材料表⾯快速加热到Ac3(对亚共析钢)或者Ac1(对过共析钢)之上(奥⽒体化),然后使其快速冷却并发⽣马⽒体相变,形成表⾯强化层的⼯艺过程。
喷丸强化:利⽤⾼速喷射的细⼩弹丸在室温下撞击受喷⼯件的表⾯,使表层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之下产⽣弹、塑性变形,并呈现较⼤的残余压应⼒,从⽽提⾼⼯件表⾯强度、疲劳强度和抗应⼒腐蚀能⼒的表⾯⼯程技术。
(喷丸强化技术)热喷涂:采⽤各种热源使涂层材料加热熔化或半熔化,然后⽤⾼速⽓体使涂层材料分散细化并⾼速撞击到基体表⾯形成涂层的⼯艺过程。
电镀:在含有欲镀⾦属的盐类溶液中,在直流电的作⽤下,以被镀基体⾦属为阴极,以欲镀⾦属或其它惰性导体为阳极,通过电解作⽤,在基体表⾯上获得结合牢固的⾦属膜的表⾯⼯程技术。
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离子渗氮法是由德国人B. Berghaus于1932年发明的。 原理:在0.1~10Torr的含氮气氛中,以炉体为阳极,被处理工件为阴极, 在阴阳极间加上数百伏的直流电压,由于辉光放电现象便会产生象霓虹 灯一样的柔光覆盖在被处理工件的表面。此时,已离化了的气体成分被 电场加速,撞击被处理工件表面而使其加热。同时依靠溅射及离子化作 用等进行氮化处理。
3、喷丸表面质量及影响因素
(1)喷丸表层的塑性变形和组织变化
金属表面经喷丸后,表面产生大量凹坑形式的塑性变形,表层 位错密度大大增加,而且还会出现亚晶界和晶粒细化现象。喷 丸后的零件如果受到交变载荷或温度的影响,表层组织结构将 产生变化,由喷丸引起的不稳定结构向稳定态转变。
如:渗碳钢表层存在大量残余奥氏体。喷丸后,这些残余奥 氏体转变成马氏体而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一)感应加热基本原理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工件表面产生密度很高的感应电流,并 使之迅速加热至奥氏体状态,随后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组织的 淬火方法。
• 当感应圈中通过一定频率交流电时, 在其内外将产生与电流变化频率相同 的交变磁场。将工件放入感应圈内, 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工件内就会产生 与感应圈频率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感应 电流。感应电流沿工件表面形成封闭 回路,通常称之为涡流。
化学热处理渗层的基本组织类型:单相固溶体;化合物;同时存在 固溶体、化合物的多相深层
形成扩渗层的3个基本条件:
(1)渗入元素必须能够与基体金属形成固溶体或金属间化合物。 要满足这一要求,溶质原子与基体金属原子相对直径的大小、 晶体结构的差异、电负性的强弱等因素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2)欲使渗入元素与金属之间直接接触,必须创造相应的工艺条 件来实现
表面淬火定义
表面淬火定义表面淬火是一种金属材料处理技术,旨在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表面淬火过程中,金属材料的表面被快速加热到高温,然后迅速冷却,使其细化晶粒并形成马氏体组织,从而获得优异的机械性能。
表面淬火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通过表面淬火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增加其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同时,表面淬火还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提高其抗腐蚀性能,增强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表面淬火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金属材料的相变规律。
当金属材料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其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组织结构。
在表面淬火过程中,金属材料的表面被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其达到奥氏体相区,然后迅速冷却,使其迅速转变为马氏体组织。
马氏体组织具有高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可以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表面淬火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常见的方法包括火焰淬火、电火花淬火、激光淬火等。
不同的淬火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工件形状。
火焰淬火是一种较常用的表面淬火方法,它通过将金属材料的表面加热到高温并迅速冷却,使其形成马氏体组织。
电火花淬火利用电火花放电的高温和高能量特性,将金属材料的表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并通过迅速冷却形成马氏体组织。
激光淬火则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和高密度特性,将金属材料的表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并通过迅速冷却形成马氏体组织。
表面淬火不仅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还可以改善其表面质量。
在表面淬火过程中,金属材料的表面会发生相变,原有的晶粒会细化并形成马氏体组织。
这种细化的晶粒结构可以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使其更加光滑、均匀,减少表面缺陷和气孔的产生。
同时,表面淬火还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能,使其更加耐腐蚀和耐磨损。
表面淬火是一种有效的金属材料处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改善其表面质量,增强其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表面淬火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表面改性技术
5
(二)喷丸表面形变强化工艺及应用
1、喷丸材料
铸铁丸、铸钢丸、钢丝切割丸、玻璃丸、陶瓷丸、聚合塑料丸、液 体喷丸介质 黑色金属制件可以用铸铁丸、铸钢丸、钢丝切割丸、玻璃丸和陶瓷 丸 有色金属和不锈钢件需采用不锈钢丸、玻璃丸和陶瓷丸。 模具表面处理常用二氧化硅液态喷丸
2、喷丸强化用的设备
按驱动弹丸的方式可分为机械离心式弹丸机和气动式弹丸机两大类。 (1)机械离心式喷丸机 功率小,生产效率高,喷丸质量稳定,但设备制造成本高。 适用于要求喷丸强度高、品种少批量大、形状简单尺寸较大的零部件。
此涡流能将电能变成热能,使工件加热。涡流在被加热工件中的分布 由表面至心部呈指数规律衰减。因此涡流主要分布在工件表面,工件 内部几乎没有电流通过。这种现象叫做表面效应或集肤效应。
感应加热就是利用集肤效应,依靠电流热效应把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到 淬火温度的。当工件表面在感应圈内加热到相变温度时,立即喷水或 浸水冷却,实现表面淬火工艺。
⑥ 生产率高,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淬火层深度易于控制,适 于批量生产形状简单的机器零件,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缺点:设备费用昂贵,不适用于单件生产。
16
2.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原理
图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原理图
17
当感应圈中通过一定频率交流电时,在其内外将产生与电流变化频率 相同的交变磁场。将工件放入感应圈内,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工件内 就会产生与感应圈频率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沿工件 表面形成封闭回路,通常称之为涡流。
得微细的马氏体组织,提高零件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零件心部未发生相变。
10
表面淬火工艺主要有: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脉冲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 淬火、接触电阻加热表面淬火、浴炉加热表面淬火、 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及表面保护加热处理等。
表面改性技术
四、高密度能量的表面淬火 高密度能量包括激光、电子束、等离子体和
电火花等。
7.3 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
一、概述 (一)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过程
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是利用元素扩散性能, 使合金元素渗入金属表层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基本工艺过程是:首先将工件置于含有渗入元素 的活性介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使活性介质通过 分解(包括活性组分向工件表面扩散以及界面反 应产物向介质内部扩散)井释放出欲渗入元素的 活性原子、活性原子被表面吸附并溶入表面、溶 入表面的原子向金属表层扩散渗入形成一定厚度 的扩散层,从而改变表层的成分、组织和性能。
(1)机械离心式喷丸机 机械离心式喷丸机又称 叶轮式喷丸机或抛丸机。
工作时,弹丸由高速旋 转的叶片和叶轮离心力 加速抛出。弹丸的速度 取决于叶轮转速和弹丸 的重量。
3.表面形变强化的应用
喷丸强化的应用实例
(1) 20CrMnTi圆辊渗碳淬火回火后进行喷丸处理,残余 压应力为-880MPa,寿命从55万次提高到150-180万次。
有色金属如铝合金、镁台金、钛合金和不锈钢 制件则需采用不锈钢九、玻璃丸和陶瓷丸。
2.喷丸强化用的设备 喷丸采用的专用设备, 按驱动弹丸的方
式可分为机械离心式喷丸机和气动式喷丸机两 大类。
喷丸机又有干喷和湿喷之分。干喷式工作条件 差,湿喷式是将弹丸混合在液态中成悬浮状, 然后喷丸,因此工作条件有所改善。
表面淬火 在不改变钢的化学成分及心部组织情况下,利 用快速加热将表层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以强化 零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表面热处理工艺包括: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接触电阻加热表面淬火 浴炉加热表面淬火 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 高密度能量的表面淬火 表面保护热处理等
热处理工艺介绍——表面淬火、退火工艺、正火工
表面淬火•钢的表面淬火有些零件在工件时在受扭转和弯曲等交变负荷、冲击负荷的作用下,它的表面层承受着比心部更高的应力。
在受摩擦的场合,表面层还不断地被磨损,因此对一些零件表面层提出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疲劳极限等要求,只有表面强化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由于表面淬火具有变形小、生产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
根据供热方式不同,表面淬火主要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等。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感应加热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在工件内产生涡流而将工件进行加热。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与普通淬火比具有如下优点:1。
热源在工件表层,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2。
工件因不是整体加热,变形小3。
工件加热时间短,表面氧化脱碳量少4。
工件表面硬度高,缺口敏感性小,冲击韧性、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等均有很大提高。
有利于发挥材料地潜力,节约材料消耗,提高零件使用寿命5。
设备紧凑,使用方便,劳动条件好6。
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7。
不仅用在表面淬火还可用在穿透加热与化学热处理等。
•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将工件放在感应器中,当感应器中通过交变电流时,在感应器周围产生与电流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在工件中相应地产生了感应电动势,在工件表面形成感应电流,即涡流。
这种涡流在工件的电阻的作用下,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工件表面温度达到淬火加热温度,可实现表面淬火。
•感应表面淬火后的性能1。
表面硬度:经高、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件,其表面硬度往往比普通淬火高2~3个单位(HRC)。
2。
耐磨性:高频淬火后的工件耐磨性比普通淬火要高。
这主要是由于淬硬层马氏体晶粒细小,碳化物弥散度高,以及硬度比较高,表面的高的压应力等综合的结果。
3。
疲劳强度:高、中频表面淬火使疲劳强度大为提高,缺口敏感性下降。
对同样材料的工件,硬化层深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硬化层深度增加而疲劳强度增加,但硬化层深度过深时表层是压应力,因而硬化层深度增打疲劳强度反而下降,并使工件脆性增加。
表面工程学复习
表面工程学复习名词解释表面能:材料表面的内能,包括原子的动能,原子间的势能以及原子中原子核和电子的动能和势能。
表面扩散:是指原子、离子、分子以及原子团在固体表面沿表面方向的运动。
当固体表面存在化学势梯度场,扩散物质的浓度变化或样品表面的形貌变化时,就会发生表面扩散。
洁净表面:尽管材料表面原子结构的周期性不同于体内,但其化学成分仍与体内相同的表面。
清洁表面:一般之零件经过清洗(脱脂、侵蚀)以后的表面。
滚光:将零件放入盛有磨料和化学溶液的滚筒中,借滚筒的旋转使零件与磨料、零件与零件表面相互摩擦,以达到清理零件表面的过程。
电化学抛光:电解抛光是以被抛工件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到电解槽中,通以直流电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从而达到工件表面光亮度增大的效果。
表面淬火:采用特定热源将钢铁材料表面快速加热到AC3或AC1之上,然后使其快速冷却,形成表面强化层的工艺过程。
表面形变强化:在金属的表面形变过程中当外力超过屈服强度后,要塑性变形继续进行必须不断增加外力,从而在真实的应力-应变曲线上表现为应力不断上升。
等离子体热扩渗: 利用低真空中气体辉光放电产生的离子轰击工件表面,形成热扩渗层的工艺过程。
液体热扩渗:将工件浸渍在熔融的液体中,使表面渗入一种或几种元素的热扩渗工艺方法。
化学镀::在无外加电流的状态下,借助合适的还原剂,使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并沉积到零件表面的一种镀覆方法。
复合镀:在电镀或化学镀溶液中加入非溶性的固体微粒,并使其与主体金属共沉积在基体表面,或把长纤维迈入或卷缠于基体表面后沉积金属,形成一层金属基的表面复合材料的过程。
合金镀:在一种溶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离子在阴极上共沉积,形成均匀细致镀层的过程。
堆焊:在零件表面熔覆一层耐磨、耐蚀、耐热等具有特殊性能合金属的技术。
热喷焊:采用热源使涂层料在机基体表面重新融化或部分熔化,实现涂层与基体之间,涂层内颗粒之间的冶金结合,消除孔隙。
表面工程04
安阳工学院 表面工程学 梁永政
第四章 表面淬火和形变强化技术
第一节 表面淬火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2、性能 (1) 表面硬度:经高频加热淬火的工件其表面硬度比普通 淬火高2~5个HRC。这是由于表面淬火晶粒细化和高的残余压 应力。 (2) 耐磨性:高频淬火件的耐磨性比普通淬火要高。这是 由于淬硬层中马氏体晶粒极为细小,碳化物高度弥散,淬硬 层硬度和强度都比较高。
安阳工学院 表面工程学 梁永政
第三章 表面工程技术的预处理工艺与专业环境
第一节 表面预处理工艺
根据不同的基体材料和不同的表面工程技术,合理进行各 种表面预处理工艺 典型的金属清洗工艺 机械清理→脱脂→水清洗→化学浸蚀→水清洗→中和→水清 洗→(甩干)→立即进行表面处理
安阳工学院 表面工程学 梁永政
2、加速加热使渗碳体难以分解,形成的奥氏体成分不 均匀,促进了过冷奥氏体分解,缩短奥氏体转变孕育期,淬 火后形成高、低马氏体区域,造成纤维硬度的微观硬度不均 匀。 表面淬火钱要进行预先热处理(调质、正火、球化退火) 使碳化物和自由铁素体均匀、细小分布,以有利于快速加热 时奥氏体均匀化。
安阳工学院 表面工程学 梁永政
表面工程学:
第五章 热扩渗
安阳工学院 表面工程学 梁永政
第五章 热扩渗
第一节 热扩渗基本原理
金属(主要是钢)放在有一定活性的介质(气相、液相 或固相)中加热,利用欲渗元素原子的扩散性能,使金属或 非金属元素(C、N、B、Al、V等)渗入钢的内部,改变钢表 面的化学成分,形成新的合金渗层的热处理工艺。 热扩渗的目的:提高钢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咬合性、 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等性能。 一、热扩渗层形成的基本条件 1、欲渗元素必须能够与基体金属形成固溶体或金属间化合物。
钢的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2)钢的渗氮(氮化) 渗氮是在一定温度下使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的化学热 处理工艺,又称氮化。 渗氮能使零件获得比渗碳更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以及提 高其耐腐蚀性和疲劳强度。 (1)气体氮化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气体渗氮。气体渗氮是将工件置于通有 氨气(NH3)的密闭炉内,加热到500~560℃,氨分解产生的 活性氮离子[N]被工件表面吸收,并逐渐向心部扩散,从而形成 渗氮层。渗氮层的深度一般为0.1~0.6mm。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热处理 录像4(钢的表面热处理与化学热处理)\氮化.rm
名称频率淬硬深度mm适用零件高频感应加热100500khz0525淬硬层较薄的中小型零件如小模数齿轮小的轴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种类及应用中频感应加热110khz310承受较大载荷和磨损零件如大模数齿轮较大凸轮等工频感应加热50hz1020要求硬层深的大型零件和钢材的穿透加热如轧辊火车车轮等感应加热速度极快时间很短仅为几秒钟加热淬火有如下特点
解的有机液体(如煤油、丙酮等),保温一段时间,渗碳气体 或有机液体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活性碳原子,活性碳原子逐渐滲 入工件表面,并向心部扩散,形成一定深度的渗碳层。渗碳层 深度可通过控制保温时间来达到,一般为0.5~2.5mm。
井式渗碳炉
第1章 机械工程材料
工件渗碳后必须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最终表层为细小片 状的回火高碳马氏体及少量的渗碳体,这样表面可获得高的硬 度(60~64HRC)、耐磨性及疲劳强度;而心部组织取决于 钢的淬透性,一般低碳钢心部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硬度为 110~150HBS,低合金钢(20CrMnTi钢)通常心部组织为回 火低碳马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硬度为35~45HRC,具有较高 的强韧性和塑性。 气体渗碳的渗碳层质量高,渗碳过程易于控制,生产率 高,劳动条件好,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适于成批或大量 生产。主要用于受磨损和较大冲击载荷的零件,如齿轮、活塞 销、凸轮、轴类等。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应用:对材料有特殊要求。原子能工业和航天航空工业
3、金属碳化物覆层~气相沉积法
气相沉积技术是指将含有沉积元素的气相物质,通过物理或 化学的方法沉积在材料表面形成薄膜的一种新型镀膜技术,
一般为0.5-2mm,
渗碳层表面含碳量:以 0.85-1. 05为最好,
渗碳缓冷后组织:表层 为P+网状Fe3CⅡ; 心部 为F+P; 中间为过渡区,
低碳钢渗碳缓冷后的组织
⑤渗碳后的热处理 淬火+低温回火, 回火温度为160-180℃,淬火方法有: ⑴ 预冷淬火法 渗碳后预冷到略高于Ar1温度直接淬火,
二、表面形变强化
表面形变强化指使钢件在常温下发生塑性变形,以提 高其表面硬度并产生有利的残余压应力分布的表面 强化工艺,
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提高钢件抗疲劳能力,延 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工艺措施,
1、喷丸 喷丸强化是将大量高速运动的弹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上,犹如无
数个小锤锤击金属表面,使零件表层和次表层发生一定的塑性 变形而实现强化的一种技术, 应用:形状较复杂的零件 在磨削、电镀等工序后进行
要件,后者用于要求不高的普 通件, ⑵目的: 为表面淬火作组织准备; 获得最终心部组织。
回火索氏体 索氏体
③表面淬火后的回火 采用低温回火,温度不高于200℃, 回火目的为降低内应力,保留淬火高硬度、耐磨性, ④表面淬火+低温回火后的组织 表层组织为M回;心部组织为S回 调质 或F+S 正火 。
中频感应加热 频 率 为 25008000Hz,淬硬层深度 2-10mm,
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机车凸轮轴
现代表面技术复习重点(必考)
现代表面技术钱苗根,姚寿山,张少宗编著第一章表面技术概论1.表面技术的主要提高路径:施加各种覆盖层(电镀,化学镀,涂装,粘结,堆焊,熔结,热喷涂,塑料粉末涂覆,热浸镀,真空蒸镀,溅射镀,离子镀,化学气相沉积,分子束外延,离子束合成薄膜技术等)和表面改性技术(喷丸强化,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等离子扩渗处理,激光表面处理,电子束表面处理,高密度太阳能表面处理,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等)。
第二章表面科学的某些基本概念和理论1.固体材料的界面有三种:表面(固体材料与气体或液体的分界面);晶界,或亚晶界(多晶材料内部成分、结构相同而取向不同晶粒或亚晶之间的界面);相界(固体材料中成分、结构不同的两相之间的界面)2.表面的两种对象:清洁表面(是指不存在任何污染的化学纯表面,即不存在吸附、催化反应或杂质扩散等一系列物理、化学效应的表面)、实际表面(暴露在未加控制的大气环境中的固体表面,或者经过一定加工处理保持在常温和常压下的表面)。
3.清洁表面在几个原子层范围内的偏离三维周期性结构的主要特征有:表面弛豫、表面重构和表面台阶结构。
4.实际表面的一些重要情况:①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的峰和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②贝尔比层和残余应力,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蚀性;③表面氧化和吸附、沾污,吸附有物理和化学吸附。
第三章电镀和化学镀1.电镀是指在含有欲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欲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2.电镀液的组成及作用:主盐,提供金属离子;络合剂,形成络合物,提高阳极开始钝化电流密度;附加盐,提高电镀液的导电性;缓冲剂,稳定溶液酸碱度的物质;阳极活化剂,提高阳极开始钝化的电流密度,从而保证阳极处于活化状态而能正常的溶解;添加剂,显著改善镀层的物质。
3.电镀溶液的分散能力是指电镀液中所具有的使金属镀层厚度均匀分布的能力,也称均镀能力;镀液的分散能力越好,在不同阴极部位所沉积出的金属层厚度就越均匀。
表面处理第四、五讲表面淬火及表面形变强化
(1) 激光淬火组织 相变硬化区:极细的马氏体; 过渡区:为复杂的多相组织; 基体:原始的基体组织。
图4-7 45钢表面激光淬火 区横截面金相组织
(2) 激光淬硬层的硬度(1)
图4-8 45钢激光淬火区显微 硬度与淬硬层深度的关系
激光淬硬层的硬度(2)
因极快速的加热和冷却,致使激光淬硬层的硬度比常规淬 火高15%~20%。淬硬层的硬度与和钢的淬硬性有关。
超高频冲击淬火 27.12 MHz
(10-30) kW/cm2 (1 ~ 500) ms
(0.05 ~ 0.5) mm 自身冷却
极细针状马氏体 极小
感应加热淬火新技术(2)
2 双频感应加热淬火
对于凹凸不平的工件可采用两种频率交替加热, 较高频率加热时,凸出部位温度较高;较低频率 加热时,低凹部位温度较高。这样可达到均匀硬 化的目的。
2 表面淬火层的性能(1)
(1) 表面硬度:经高频加热淬火的工件其表面硬度比普通 淬火高2~5个HRC。这是由于表面淬火晶粒细化和高的残余 压应力。
表面淬火层的性能(2)
(2) 耐磨性:高频淬火件的耐磨性比普通淬火要高。这是 由于淬硬层中马氏体晶粒极为细小,碳化物高度弥散,淬硬 层硬度和强度都比较高。
1.0 1.75 4.0
* 2.0
空气与燃料 气体体积比
—
9.0 25.0
* —
3 火焰加热淬火方法(1)
为了使工件表面加热均匀,可采取如下方法:
(1) 旋转法:火焰喷嘴 或工件旋转。
适合中小型工件。
火焰加热淬火方法(2) (2) 推进法:工件和火焰喷嘴做相对移动。
适合导轨、大齿轮等工件;
火焰加热淬火方法(3)
4 激光淬火的工艺参数
表面工程复习
第三章表面工程技术的预处理与作业环境关键因素: 表面工程预处理,指标:1表面清洁度 2表面粗糙度第一节:表面预处理工艺机械性清理: 1滚光和刷光2机械磨光和抛光3喷砂或喷丸脱脂:化学脱脂,有机溶剂脱脂,水剂脱脂,电化学脱脂。
第四章第一节表面淬火技术的原理与特点1.2、表面淬火技术与常规淬火技术的区别1)提高加热速度将使钢的相变点温度A c3与Ac cm大幅度提高,但使A c1温度升高有限;快速加热可使A晶粒及其中亚结构细化;2)快速加热条件下渗碳体难以充分溶解,形成的奥氏体成分也相当不均匀。
不均匀A包括未溶碳化物、高碳偏聚区和贫碳区,淬火后形成高碳和低碳马氏体区域,造成显微硬度的微观不均匀。
因此需要预先热处理(调质、正火、球化退火处理)1.3、表面淬火层的组织与性能硬度分布图P51表面淬火层的组织:工件加热以后的金相组织与加热温度沿加热温度沿试样横截面分布有关,一般分为淬硬层、过渡区及心部组织.性能:硬度比普通淬火高2~5HRC耐磨性比普通淬火好2.2、感应加热淬火工艺流程1预先调质处理目的:为感应加热淬火作好组织准备和使工件在整个截面上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
2确定加热温度与加热方式存在一最佳的温度范围,在此范围内加热所得工件硬度与强度比普通淬火高2~3HRC;同时加热方式和连续加热方式。
3根据工件要求选择比功率比功率越大,加热速度快,工件表面温度高;不足,加热深度层增加,过渡区增大;大小由淬硬层深度和淬火区温度确定4设计感应加热器5确定冷却方式与冷却介质喷射冷却法;可调节介质的喷射压力,温度与时间等参数来控制冷速6制定回火工艺参数回火温度略低于常规工艺淬火时的温度,得到淬硬层保持有较高的残余应力。
局限性1与普通淬火相比,设备的成本较高; 2感应加热时,容易使零件的尖角棱边处过热,即导致所谓“尖角效应”; 3对于一些形状复杂的零件而言,感应加热淬火难以保证所有的淬火面都能够获得均匀的表面淬火层。
第四节激光淬火与电子束淬火技术4.1、激光淬火技术分类:CO2激光淬火和YAG激光淬火影响因素:1材料成分1)通过影响材料的淬硬性和淬透性来影响激光淬硬层深度与硬度;2随钢中含碳量增加,淬火后马氏体的含量也增加,激光淬硬层的显微硬度也越高。
表面强化技术课件
• 基本过程:将工件放在有足够功率输出 的感应线圈中,在高频交流磁场的作用 下,产生很大的感应电流,并由于集肤 效应而集中分布于工件表面,使表面迅 速加热到钢相变点Ac3或Accm之上,然 后在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使工件表面 获得M。
• 2.特点:
• a、加热速度快(感应加热速度可达 103℃ /s,激光加热则可达到105--109℃/s ) 且加热温度要高于整体淬火的温度;
• b、冷却速度快;
• c、表面硬度高(其硬度比普通淬火高 HRC2~4 );
• d、需预备热处理;
• e、适合中高碳钢。
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 1.原理: • 利用感应电流
塑料喷丸退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其原 理为:颗粒状塑料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通过喷 管高速喷射到工件表面在塑料丸较锋利的棱角切 割和冲撞击打双重作用下使漆层表面发生割裂和 剥离,从而达到高效退漆的目的。
6.喷丸新技术-空气火焰超音速表面喷 砂、喷丸
空气火焰超音速表面喷砂、喷丸:空气火焰超音 速表面预处理技术,是利用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 与高压电气或高压空气.在超音速喷枪燃烧室内 混合燃烧膨胀产生高温高速焰流.从而带动砂粒 或丸粒以超音速喷向零件处理表面。燃烧焰流速 度达1500m/s以上,粒子速度为300—600m/s,从 而可获得高效优质的表面预处理效果。
• 2.机理: 加工硬化机理。即随变形量的 增加,金属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 降。
• 原因:a、位错密度随变形量增加而增加, 从而变形抗力增加;b、随变形量增加, 亚结构细化,亚晶界对位错运动有阻碍; c、随变形量增加,空位密度增加;d、 几何硬化。
二、喷丸强化
▪ 1.原理:喷丸强化又称为受控喷丸强化,
第八章 表面改性技术
第八章表面改性技术1:表面改性:是指采用某种工艺手段使材料表面获得与其机体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不同的一种技术。
2:表面形变强化原理:通过机械手段(滚压、内挤压、喷丸等)在金属表面产生压缩变形,使表面形成形变硬化层,此形变硬化层的深度可达0.5~1.5mm。
3:形变硬化层中产生的两种变化:组织结构上,亚晶粒极大地细化;形成了高的宏观残余压应力。
4:感应加热的物理过程:当感应线圈通以交流电后,感应线圈内即形成交流磁场,置于感应线圈内的被加热零件引起感应电动势,所以在零件内将产生闭合感应电流即涡流。
5:硬化层深度:由于工件内部传热能力较大,硬化层深度总小于感应电流投入深度,频率越高,涡流分布越陡,接近电流透入深度处的电流越小。
6:淬火后的组织和性能: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获得的表面组织是细小隐晶马氏体,碳化物呈弥散分布。
表面硬度比普通淬火时高2~3HRC。
提高疲劳强度,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件表面氧化、脱碳小,变形小,质量稳定。
7:选择功率密度要根据零件尺寸及淬火条件而定。
8: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过程:活性原子被工件表面吸附并溶入表面,溶入表面的原子向金属表面层扩散渗入形成一定厚度的扩散层,从而改变工件表层的成分、组织和性能。
渗层与基体之间冶金结合,渗层不容易脱落,可承受高载荷,高冲击。
9:气体渗碳:气体渗碳是目前生产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渗碳方法,工业上一般有井式炉滴注式渗透和贯通式气体渗碳两种,它是在含碳的气体介质中通过调节气体渗碳气氛来实现渗碳的目的,按渗碳介质气氛中的基本渗剂可分为甲烷、丙烷和丁烷。
10:一般气体渗碳多用930℃的高温处理,C在高温中才能发生显著的扩散。
11:渗碳层的性能指标:表面硬度;渗层深度;心部硬度。
12:渗金属:渗金属方法是使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金属碳化物的一种工艺方法,即渗入元素与工件表层中的碳结构形成金属碳化物的化合物层,此类工艺方法适用于高碳钢。
13:渗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层一般很薄,约0.005~0.02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束与激光束的特点比较:
4.5 电阻加热表面淬火技术
定义:
在工件中通以低压大电流,利用工件表面或紧靠工件表面的周围介质中 形成高电阻而产生的热效应将工件表面快速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并淬火的 工艺方法。
种类: 均为自淬火
电接触加热法:工业电经变压器降压后加在滚轮电极(紫铜)两端,电流经过压
紧在工件表面的滚轮与工件形成回路,实现快速加热,滚轮移去后即实现自激冷淬火。
曲
轴
喷
曲轴喷丸强化机
丸
强
工艺(设备)种类:
化 机
叶轮式(抛丸式)
压缩空气式(干喷式和湿喷式)
弹丸种类:
铸铁丸、铸钢丸、不锈钢丸、 钢丝切割丸、玻璃丸和陶瓷丸等。
(抛 丸 处 理)
喷砂与喷丸:
目的: 处理后的表面形貌: 形变层深: 喷料动能来源: 喷料种类及尺寸: 自动化程度:
2.受控喷丸对材料表面形貌 与性能的影响
(1)对材料表面硬度的影响
表面硬度可大幅度提高。
(2)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对其疲劳寿命影响很大,降低表面粗糙度可以增加零件的疲劳强度。 受控喷丸以后的表面痕迹没有方向性,有利于增加零件的疲劳强度。
(3)对疲劳寿命与抗应力腐蚀能力的影响
可大幅度提高疲劳寿命和抗应力腐蚀能力。
3.受控喷丸技术的典型应用
电解液加热法:将工件放入含有电解质的电解槽中,在槽与工件之间通上直流电,
电解液电离后在阳极上析出氧气,在工件(阴极)上析出氢气,包围住工件的氢气膜电 阻很高,当电流密度足够高时,将使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到相变温度以上,断电后就在 电解液中实现自行淬火。
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原理图
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原理图
特点: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420.10.24Saturday, October 24,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0:10:0600:10: 0600:1010/24/2020 12:10:06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400:10:0600:10O ct-2024-Oct-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4 日上午1 2时10 分20.10. 2420.1 0.24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4日星期 六上午12时10分6秒00:10:0620.10.24
按章操作莫乱改,合理建议提出来。2020年10月上 午12时10分20.10.2400:10Oct ober 24, 2020
(优点)工艺简单,设备费用低,工件变形小。 (缺点)淬硬层薄,对形状复杂(电阻接触加热法)、尺寸很大(电解液加 热法)的工件不适用。
4.6 几种典型表面淬火工艺的特点比较
感应加热淬火一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表面淬火工艺。 激光淬火应用越来越多。
4.7 表面形变强化技术
一、受控喷丸强化技术
1.受控喷丸技术原理
4 表面淬火和表面形变强化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表面淬火和表面形变强化技术的主要种类,工艺、 组织和性能特点。
重点:感应加热淬火、激光淬火、喷丸强化技术
前言:
表面淬火和表面形变强化技术是不需要外加其它材料,主要依靠材 料自身组织与结构转变来进行表面改性的表面工程技术。 工艺简单、效果显著、应用广泛。
三、激光冲击淬火技术
定义:
采用功率密度极高的激光束(107W/cm2以上)在极短时间内(低于1ms)作用 于金属表面,使金属表面发生局部剧烈蒸发,产生高达105atm的压力,该 压力使金属表面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形成高密度的位错、孪晶,使材料 表面强度与硬度显著提高。
特点:
(优点)适合那些无法通过相变硬化进行表面强化的材料等。 (缺点)所需要的能量密度过高,加工成本太高。
到相变点以上,当激光移开后,由于仍处于低温的内层材料的快速 导热作用,使表层快速冷却到马氏体相变点以下,获得淬硬层。 (自激冷淬火、自淬火)
组织与性能特征: 淬硬区、过渡区、心部组织(基材) 单道硬化区域小 硬度大幅度提高、硬度分布不均匀
淬硬区
过渡区
基材
影响淬硬层性能的主要因素:
(1)材料成分 淬硬性和淬透性
二、激光表面熔凝技术原理
定义:
采用激光束将基材表面加热到熔化温度以上,当激光束移开后由于基材 内部导热冷却而使熔化层表面快速冷却并凝固结晶的表面处理工艺。
(液相淬火法)
关键:
使材料表面经历了一个快速熔化一凝固过程
组织:
熔凝层(铸态组织) 相变硬化层 热影响区 基材
性能特点(与激光淬火层相比 ):
四、激光淬火技术的工业应用
。 主要应用于局部表面强化
五、电子束淬火技术
定义:
采用高能量密度电子束对材料表面进行相 变硬化的热处理工艺。
(其淬火原理与激光淬火的类似)
特点:
工件对电子束的吸收率高 淬硬层深度更高,无氧化、无污染 必须在真空环境下进行
电子束淬火技术逐步被激光淬火技术所 取代,工业应用较少。
(2)激光工艺参数
激光功直径D
淬硬层深度H: H∝P/(Dv)
P/(Dv)_比能量(J/cm2) P-激光功率,v-扫描速度
(3)表面预处理状态 表面组织准备:较细的表面组织
图片
(淬火态最优,细片状珠光体、回火马氏体或奥氏体次之,球状珠光体较差。)
表面“黑化”处理:磷化法、氧化法、喷刷涂料法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0: 10:0600:10:0600:10Saturday, October 24,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420.10.2400: 10:0600:10:06October 24,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4 日上午1 2时10 分20.10. 2420.1 0.24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4日星期 六上午12时10分6秒00:10:0620.10.24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上午12时10分20.10.2400:10October 24,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4日星期 六12时10分6秒 00:10: 0624 October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242020年10月 24日星 期六12时10分 6秒20.10.24
谢谢大家!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420.10.24Saturday, October 24,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0:10:0600:10: 0600:1010/24/2020 12:10:06 AM
总硬化层深度更深,硬度更高、耐磨性更好
缺点:
表面粗糙度较大,后续加工量大且加工难度高。
激光熔凝处理特别适合于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的表面强化。
对于一些特定成分的材料来说,激光熔凝处理可以得到非晶态层, 使基材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大幅度提高。 (激光上釉)
激光熔凝技术还可以用来细化金属材料的表面组织。
基本原理: 表面吸收功率P:
(单匝线圈、高度为1cm的圆柱形工件)
工件表面不易过热 电流导入深度δ
淬硬层深度与频率的关系: 工频 10-15mm 中频 2-5mm 高频 0.2-2mm
深度增加 频率降低
特点: (优点)加热迅速、热效率高、过渡区较窄、淬火层压应力大; 可大幅度提高材料表面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缺点)设备成本较高; 尖角效应; 一般只适合形状简单的零件。
特点:
(优点)表面改性层的最大深度达5mm以上,能较大幅度地改善材料表面的 疲劳寿命、抗应力腐蚀能力。(表面粗糙度降低) (缺点)只适合一些形状简单的零件(平板类、轴类和沟槽类等)。
作业
对比分析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技术、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技术和激光 淬火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包括能量密度、冷却方式、 组织性能特点、主要局限性等)。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2时10分6秒 上午12时10分 00:10: 0620.10.24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2420.10.2400: 1000:10:0600: 10:06Oc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12时10分6秒Saturday, October 24, 2020
主要应用于那些需要改善疲劳强度和抗应力腐蚀能力零件上。
航空发动机叶片毂喷丸强化
二、表面滚压技术
定义:
在一定的压力下用辊轮、滚球或者辊轴对被加工零件表面进行滚压或挤 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形成强化层的工艺过程。 (可降低表面粗糙度-光整)
液压油缸内孔镜面滚压刀
基本原理:
由于塑性变形产生加工硬化,并产生很大的残余压应力。 (与喷丸强化相似)
淬硬区
特点:
(1)优点 淬火硬度高,能量密度高,加热速度快,不需要淬火介质,工件变形小, 加热层深度和加热轨迹易于控制(淬火部位可控),无氧化、无污染,易于实 现自动化。 (2)缺点 硬度分布不均匀,单道激光淬火区域小,大面积淬火时容易产生回火软 带。 设备成本高、生产成本较高(能量转换效率低)。
改进: 高频感应冲击淬火
加热方式: 连续加热(图4-2) 同时加热
三、感应加热淬火工艺流程
回火温度较低 自回火
4.3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技术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技术是应用历史最长的表面淬火技术之一。
定义: 将高温火焰或燃烧着的炽热气体喷向工件表面,使其迅速加热到淬火 温度,然后在一定淬火介质中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