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1《匀速圆周运动》一、教学任务分析匀速圆周运动是继直线运动后学习的第一个曲线运动,是对如何描述和研究比直线运动复杂的运动的拓展,是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也是以后学习其他更复杂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的简谐振动等)的基础。
学习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以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为基础。
从观察生活与实验中的现象入手,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归纳认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圆周运动,体会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快慢不同的情况,认识到需要引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通过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类比和多媒体动画的辅助,学习线速度与角速度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创设平台,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几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学会合作与交流,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品质。
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学习和研究圆周运动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会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并判断线速度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2)通过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认识类比方法的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从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圆周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全套教案范文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全套教案范文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全套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全套教案1《宇宙航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过程与方法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来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第一宇宙速度的意义和求法.2.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教学难点1.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区别.2.卫星的变轨问题.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一、宇宙航行1.基本知识(1)牛顿的“卫星设想”如图所示,当物体的初速度足够大时,它将会围绕地球旋转而不再落回地面,成为一颗绕地球转动的人造卫星.(2)原理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3)宇宙速度(4)梦想成真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踏入太空.2.思考判断(1)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速度可以是10 km/s.(×)(2)在地面上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7.9 km/s.(√)(3)要发射一颗月球人造卫星,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6.7 km/s.(×)探究交流我国于2011年10月发射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试问这个探测器应大约以多大的速度从地球上发射【提示】火星探测器绕火星运动,脱离了地球的束缚,但没有挣脱太阳的束缚,因此它的发射速度应在第二宇宙速度与第三宇宙速度之间,即11.2 km/s二、第一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问题导思】1.第一宇宙速度有哪些意义?2.如何计算第一宇宙速度?3.第一宇宙速度与环绕速度、发射速度有什么联系?1.第一宇宙速度的定义又叫环绕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具有的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v=7.9 km/s.2.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设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质量为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v:3.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广由第一宇宙速度的两种表达式可以看出,第一宇宙速度之值由中心星体决定,可以说任何一颗行星都有自己的第一宇宙速度,都应以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M为中心星球的质量,g为中心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为中心星球的半径.误区警示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卫星离地面越高,卫星的发射速度越大,贴近地球表面的卫星(近地卫星)的发射速度最小,其运行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例: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率v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物体以速率v落回手中,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求这个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方法总结:天体环绕速度的计算方法对于任何天体,计算其环绕速度时,都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思路,卫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天体的半径,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计算.1.如果知道天体的质量和半径,可直接列式计算.2.如果不知道天体的质量和半径的具体大小,但知道该天体与地球的质量、半径关系,可分别列出天体与地球环绕速度的表达式,用比例法进行计算.三、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问题导思】1.卫星绕地球的运动通常认为是什么运动?2.如何求v、ω、T、a与r的关系?3.卫星的线速度与卫星的发射速度相同吗?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通常认为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的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与推导如下:由上表可以看出:卫星离地面高度越高,其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误区警示1.在处理卫星的v、ω、T与半径r的关系问题时,常用公式“gR2=GM”来替换出地球的质量M会使问题解决起来更方便.2.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得越高,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但卫星最后稳定在绕地球运动的圆形轨道上时的速度越小.例:如图所示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v=,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FA>FB>FCC.三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A>aB>aCD.三颗卫星运行的角速度ωA<ωB<ω【答案】 C四、卫星轨道与同步卫星【问题导思】1.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有什么特点?2.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圆心一定是地心吗?3.地球同步卫星有哪些特点?1.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人造卫星的轨道可以是椭圆轨道,也可以是圆轨道.(1)椭圆轨道:地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圆轨道: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由于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所以卫星的轨道圆心必然是地心,即卫星在以地心为圆心的轨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总之,地球卫星的轨道平面可以与赤道平面成任意角度,但轨道平面一定过地心.当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时,称为赤道轨道;当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时,即通过极点,称为极地轨道,如图所示.2.地球同步卫星(1)定义: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卫星,又叫静止卫星.(2)六个“一定”.①同步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②同步卫星的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 h.③同步卫星的运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④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均在赤道平面上,即所有的同步卫星都在赤道的正上方.⑤同步卫星的高度固定不变.特别提醒由于卫星在轨道上运动时,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给了向心力,产生了向心加速度,因此卫星及卫星上的任何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例:已知某行星的半径为R,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的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为T,该行星上发射的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为v,求同步卫星距行星表面高度为多少.规律总结: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和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物体的比较1.近地卫星是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的卫星,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同步卫星是在赤道平面内,定点在某一特定高度的卫星,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是地球的一部分,它不是地球的卫星,充当向心力的是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与重力之差.2.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共同点是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同步卫星与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共同点是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当比较近地卫星和赤道上物体的运动规律时,往往借助同步卫星这一纽带,这样会使问题迎刃而解.五、卫星、飞船的变轨问题例:如图所示,某次发射同步卫星的过程如下: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再次点火进入椭圆形的过渡轨道2,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答案】 D规律总结:卫星变轨问题的处理技巧1.当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由此可见轨道半径r越大,线速度v越小.当由于某原因速度v突然改变时,若速度v突然减小,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轨迹为椭圆;若速度v突然增大,则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轨迹变为椭圆,此时可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分析其运动.2.卫星到达椭圆轨道与圆轨道的切点时,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同,所以加速度也相同.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全套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教案(全册)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声现象2. 第二章光现象3. 第三章物态变化4. 第四章测量5. 第五章运动和力具体内容如下:1. 第一章声现象: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回声与超声波等。
2. 第二章光现象: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紫外线等。
3. 第三章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的特性,以及物态变化的规律。
4. 第四章测量:长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时间的测量等。
5. 第五章运动和力: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牛顿三定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等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物态变化的规律等。
2.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光的传播和折射、物态变化、测量方法、运动和力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声波发生器、光具、温度计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作图工具、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声音的产生、光的传播等,引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光的传播、折射和平面镜成像等。
3. 例题讲解:分析和解题,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声音的传播距离、光的折射角度等。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突出重点知识,如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光的传播、折射和平面镜成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特点是什么?(2)光的传播和折射的原理是什么?(3)物态变化的规律有哪些?2. 答案:(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点: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如空气、水等)传播,具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等特性。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根据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编写,遵循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科学探究,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全册共16个课题,涵盖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力学现象等内容。
通过本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力学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学会使用基本的物理实验仪器,掌握实验操作技能;(3)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力学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3)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声波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的理解;(2)光的折射、反射、色散现象的探究;(3)热力学定律的理解与应用;(4)力学中的力、运动、能量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声现象(1)课题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内容】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振动与声音的关系,声波的传播特点。
【教学活动】观察实验:让学生用手拍打桌子,听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声波的传播,如两个人对面说话,一个人把手放在嘴边说话等;小组讨论:探讨声波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2)课题2:声音的反射与折射【教学内容】讲解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射现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引起的折射现象。
【教学活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在墙壁上的反射,水中的折射;小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声音的反射与折射规律;2.光现象(1)课题3:光的传播与反射【教学内容】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光在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上的反射现象。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标准教案全册1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标准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主要围绕第一章《力学》展开,详细内容包括:第1节《力概念》、第2节《重力》、第3节《摩擦力》和第4节《力合成与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概念,掌握力三要素。
2. 使学生解重力概念,学会计算物体所受重力。
3. 帮助学生解摩擦力产生原因及影响摩擦力因素。
4. 让学生掌握力合成与分解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合成与分解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2. 教学重点:力概念、重力和摩擦力影响因素、力合成与分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滑轮组、斜面、小车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常见力学现象,引发学生对力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观察力作用效果,引导他们思考力概念。
3. 讲解力概念:介绍力定义、单位、三要素等。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哪些现象与重力有关。
5. 讲解重力:介绍重力概念、计算方法等。
6. 例题讲解:讲解摩擦力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并通过例题加深理解。
7. 力合成与分解:通过讲解与演示,让学生掌握力合成与分解方法。
8.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力合成与分解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力概念:定义、单位、三要素。
2. 重力:概念、计算方法。
3. 摩擦力:产生原因、影响因素。
4. 力合成与分解:原理、方法、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力概念及三要素。
(2)计算一个物体所受重力。
(3)分析摩擦力影响因素,举例说明。
(4)力合成与分解应用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概念、重力、摩擦力和力合成与分解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对力合成与分解应用题存在困难,需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力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教案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与测量2. 力的合成与分解3. 牛顿第一定律4. 摩擦力5. 压力与压强6. 浮力7. 简单机械8. 功与能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概念,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
2. 使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摩擦力、压力与压强、浮力的产生原因及其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功与能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浮力计算、简单机械原理。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摩擦力、压力与压强、浮力、功与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滑轮、斜面、杠杆、砝码、液体(如水、盐水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体育运动、日常生活中的力学现象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a. 提问:力的作用是什么?2. 新课导入:a. 讲解力的概念,演示力的测量。
b. 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巩固知识。
3. 牛顿第一定律:a.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
b. 演示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4. 摩擦力、压力与压强、浮力:a. 讲解摩擦力、压力与压强、浮力的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
b. 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5. 简单机械:a. 讲解简单机械原理。
b.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应用。
6. 功与能:a. 讲解功与能的概念。
b. 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功与能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与测量2. 力的合成与分解3. 牛顿第一定律4. 摩擦力、压力与压强、浮力5. 简单机械6. 功与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题:力的合成与分解、浮力计算。
b. 分析题: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应用。
c. 论述题: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7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7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教学目标:1、将物体运动所经受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通过试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需通过试验来证明教学重点:1、通过试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1、培育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
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预备:学生分组试验:斜面、金属片、小车、停表、刻度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2、什么叫变速直线运动?3、你是如何探究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的?(要求学生参照课本p27探究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方法,即在相等时间内,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或通过相等的路程,运动物体所用的时间是否相等。
)4、科学探究有几个主要五一节?二、新课教学学生阅读课本p29“提出问题”有关内容。
对于“提出问题”,在没有获得证据之前,人们对于问题所做的解释,发表的见解就是猜测或假设。
为了证明你的猜测或假设是否正确,需要用证据来证明。
证据可以从图书馆、互联或书店等处收集,也可以做试验收集数据。
在收集证据时,应操作标准、实事求是,具有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不随便涂改试验数据。
自己做试验需要考虑什么是有价值的证据,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来收集证据,以及如何让别人信任证据等,这就是设计试验。
下面有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提己的观点,通过试验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
现在我们先选择第一个问题:小车没斜坡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分组争论、沟通:1、你要探究的问题2、你的猜测或假设3、你设计的试验(方法、仪器、步骤、数据、数据记录表格),并写好试验报告。
(教师可依据实际状况提示试验的方法)三、试验。
四、板书设计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一)探究问题1、从斜面上滑下的小球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2、从斜面上滑下的粗糙的木块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3、百米跑步的同学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二)探究试验报告1、提出问题。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机械运动和力1.1 速度和速率1.2 力的作用1.3 重力2. 章节二:牛顿运动定律2.1 牛顿第一定律2.2 牛顿第二定律2.3 牛顿第三定律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机械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速度、速率、力的概念;牛顿三定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滑轮、砝码、斜面、计时器等。
2. 学具:直尺、圆规、铅笔、橡皮、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和力的关系。
2.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体会速度、速率和力的概念。
3. 例题讲解:例题一:求物体在斜面上下滑动的速度和速率。
例题二:分析物体受到的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4. 知识讲解:讲解速度、速率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介绍力的作用和分类,引导学生掌握重力的概念。
讲解牛顿三定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实验演示:进行小车滑动的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六、板书设计1. 一级机械运动和力、牛顿运动定律2. 二级速度、速率力的作用、重力牛顿三定律3. 关键词:速度、速率、力、重力、牛顿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物体在斜面上下滑动的速度和速率。
分析生活中受到的力的作用,并说明其运动状态。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速度、速率、力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教案(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走进神奇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中的神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大自然中的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重点1.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2.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难点1.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2.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烧杯、茶壶。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学习物理将学习什么内容呢?今天我们将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板书标题: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初中物理只是学习物理的启蒙课,将学习一些粗浅、基础的知识,而第一章则是启蒙课的开篇,相当于绪论课。
我们用3节课的时间完成。
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于勇敢探索真理”。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物理现象中的真理。
物理是很神奇的,到底神奇在哪里呢?(板书:第一节走进神奇)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阅读课本,完成本节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自然中的神奇1.老师讲述:从茫茫的星空到辽阔的大地,从高耸的雪峰到澎湃的江河,神奇无处不在。
2.请大家欣赏课本图1-1至图1-4,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老师针对问题解答:哈雷彗星一般是由彗头、彗尾组成。
彗星含量中冰最多。
中国民间将彗星叫做“扫帚星”。
“彗”在中国有扫帚的意思。
世界公认中国是对彗星观察和记录最早的国家。
中国古书《淮南子·兵略训》中记录了公元前1057年的一次彗星,它就是后来命名为“哈雷”的彗星。
哈雷彗星是根据埃德蒙·哈雷的名字命名的。
哈雷最广为人知的贡献是他对哈雷彗星的出现时间的准确预言,哈雷的预言在其死后17年准确应验:1759年、1835年、1910年。
图1-2闪电是云层和云层之间或云层和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
闪电在前,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
202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9篇
202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9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反射定律,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识出光的反射现象。
2.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
3、能在实际中应用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收集数据以及团队合作等能力。
2.难点(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
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师:月亮不是光源,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用一面镜子可将室外的阳光反射到室内,光的反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看到桌子、看到同学、看到马路上行驶的汽车都是由于发生了光的反射,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的反射;对于光的反射,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甲:反射光将沿什么方向射出?生乙: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生丙:为什么光会发生反射现象?生丁:反射光与入射光存在什么关系?师:大家提的问题提得很好,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不可能每个问题都去研究,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其他问题大家可以回去查资料,回去研究。
二、新课内容1.光的反射。
师:这是一条入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下面请问这们讨论猜想一下反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射出?师:请同学将其猜想在黑板上一一画出,为了便于说明标出1、2、3……如图2所示。
下面我们先表决一下,支持1的请举手,支持2的请举手,支持3的请举手。
下面我们调换一下座位,请支持1的坐在左边,请支持2的坐在中间,请支持2的坐在右边,支持1的最多,支持2的最少,不过不要灰心,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现在三军对阵,如何决出胜负呢?生:做实验。
师:做实验首先要设计实验,需要什么器材?怎样去做?请各组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光源、一个平面镜、一个可折转的光屏、量角器、三角板、铁架台,讨论设计实验。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机械能》的第一节《动能和势能》。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动能的概念、影响动能的因素;重力势能的概念、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弹性势能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认识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了解影响它们的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难点:1.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2. 如何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小球、弹簧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奥运会田径比赛视频,让学生关注运动员跑步时的动能和势能变化。
2. 讲解:讲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验证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规律。
4. 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探讨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5.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运动员跑步时的动能和势能变化,分析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动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3. 弹性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4.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举例说明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3. 计算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到地面时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答案:1.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与形变程度和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优质教案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优质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1.11.3节,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及计算。
2. 第二章《力的作用》:2.12.4节,包括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定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运用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力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速度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
2. 教学重点: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滑轮、砝码、斜面、计时器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小车在不同斜面下滑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
2. 例题讲解:讲解物体运动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给定情境下的物体运动参数,巩固所学知识。
4. 力的作用: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板书:物体的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及计算公式。
2. 第二章板书: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定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给定位移、时间和速度,求解加速度。
(2)分析给定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求解合力或分力。
(3)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答案:详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物体运动概念和力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研究物体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
(2)探索力的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摩擦力、重力等。
(3)开展实验活动,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本教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套)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套)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八年级学生全面掌握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并提供详细的教学步骤和练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中的以下主题:1. 科学与生活2. 物体的重量和质量3. 物体与地球4. 飞行和航天5. 难以捉摸的光6. 复和总结教学步骤科学与生活1. 介绍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3. 进行几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沸腾点实验等。
物体的重量和质量1. 解释物体的重量和质量之间的区别。
2. 使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等实验仪器测量物体的重量和质量。
3. 练计算物体的重量和质量。
物体与地球1. 探讨万有引力对物体的影响。
2. 介绍物体在地球表面上自由下落的运动规律。
3. 进行自由下落实验,并观察物体的落地时间和落地距离。
飞行和航天1. 讨论飞行的原理和航天的发展。
2. 研究不同类型的飞行器和航天器。
3. 设计并制作简易的飞行器模型,进行飞行实验。
难以捉摸的光1. 探究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反射现象。
2. 进行光的传播和反射实验,观察光的行为。
3. 研究镜子的原理和应用。
复和总结1. 复前面学过的知识。
2. 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总结本单元的研究成果,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练题1. 解释物体的重量和质量之间的区别。
2. 如何测量物体的重量和质量?3. 什么是自由下落?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有什么特点?4. 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
5. 什么是镜子的焦距?以上是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的概况和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物理知识,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练习。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全套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2 物质的测量2. 章节二:力的作用2.1 力的概念与测量2.2 力的合成与分解2.3 质量与重力3. 章节三:牛顿运动定律3.1 牛顿第一定律3.2 牛顿第二定律3.3 牛顿第三定律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掌握物质的测量方法。
2. 掌握力的概念、测量、合成与分解,了解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3. 掌握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物质性质与变化的理解,力的概念与测量,牛顿三定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天平、弹簧秤、滑轮组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物体下落实验,激发学生对力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测量方法。
3. 课堂讲解:通过例题讲解力的概念、测量、合成与分解。
结合实验,讲解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阐述牛顿三定律的原理及应用。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2. 力的概念、测量、合成与分解3. 质量与重力4. 牛顿三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物体的质量与重力,计算重力大小。
给定一个力的合成问题,求解合力。
分析一个实际案例,应用牛顿三定律。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深入理解其性质与变化。
探究力的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机械、建筑等领域。
学习更多关于牛顿三定律的实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力的合成与分解:这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涉及向量运算和空间想象力。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全套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1. 简单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公式2. 力与运动摩擦力、重力、弹力的概念及计算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3. 能量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能量守恒定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3. 培养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重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计算;力的作用效果;能量守恒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演示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的改变,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
2. 例题讲解讲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知识拓展介绍牛顿运动定律的发现过程,加深学生对定律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八年级上物理教学2. 内容:简单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力与运动:摩擦力、重力、弹力;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动能、势能、机械能;能量守恒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已知条件,计算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2)分析题: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3)综合题: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2. 答案:(1)位移:s = vt;速度:v = s/t;加速度:a = (v u)/t(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计算掌握较好,但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还有一定难度,需要加强练习和讲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9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9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静摩擦力。
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1、正压力FN的确定。
2、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
主要内容:一、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或者在另一个物体上有滑动的趋势时我们会感到它们之间有相互阻碍的作用,这就是摩擦,这种情况下产生力我们就称为摩擦力。
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二、滑动摩擦力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表面粗糙。
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
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
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
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
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③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第1节~第4节,主要包括运动的描述、速度、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 第二章《力的作用》:第5节~第8节,主要涉及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摩擦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理解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含义;学会力的合成与分解,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摩擦力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滑轮、测力计等)。
2. 学具:学习笔记,实验报告,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物体运动和力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摩擦力的作用。
3.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体运动和力的作用效果,收集数据。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物体运动和力的相关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公式、定律等。
2. 示意图:展示物体运动和力的作用效果示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关于物体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
(2)计算题:求解速度、加速度,力的合成与分解。
(3)实验题: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力的作用效果。
2. 答案:详细解答见课后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物理知识,如力学单位制、牛顿第二定律等。
3. 生活实践: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合集7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合集7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第一节力●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熟悉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阅历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2、熟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然后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二)讲授新课1.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探究活动:试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
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结合课本里的插图,让学生争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转变物体的外形)(2)力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看弹簧是否不同(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看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钢尺,然后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看钢尺的外形转变是否不同引导学生从试验总结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然后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活动:(1)拉开弹簧时,是否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3)观看书本5页图7.1-5,能得到什么启发?(4)游泳分析组织学生争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施加力的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多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多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一、在新时期下,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此时一堂课是否符合新的课改精神,首先要看它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技术,从而融入到社会中去。
所以本堂课要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全员参与和全面活动,改进实验的配置与设计,注重效果反馈,让自主探究得以坚持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声音部分第一节,同时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同时回声现象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这一部分的素材刚好可以体现出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过程。
在新课标下声音处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大部分中,它既属于一种运动,同时在现象上也有它的独立性。
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三、学生分析学习本节课的学生首先已经具备了机械运动和力的知识,物理思想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但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
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
因为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而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
所以在细致设计探究与活动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
四、课程目标1、知识技能: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认识真空不能传声,认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回声测距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取知识。
2、过程方法: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在观察物理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树立民族自豪感。
五、重、难点声音的传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回声上还存在一些难点。
六、教法与学法对于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与学:1、对于“振动发声”采用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怎样描述力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
复习引入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下面我们
来回忆一下。
1.什么是力? 2.力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效果?
提问:对于力,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板书:一.影
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二.力的单位:
三.力的示意图:
引入:这些问题都是关于力的描述的知识,下面我
们大家共同合作来学习
回顾上节课内
容,整理回答。
思考讨论,整理
回答。
激发学生
学习物理
的兴趣。
一、力的三要素
1.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让学生结合教材图
6-7所示情景及生活经验交流与讨论。
学生讨论,举
手回答
使学生认
识物质、
物体的区
课题怎样描述力授课人
时间2015年11月30日课时安排 1
课标要求1.了解力的三要素
2.了解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具体的感受。
3.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已经对力有一定的认识了,尤其是结合了生活经验后会有大量的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学生举出例子来进行分析进而推出力的三要素,并结合光线的处理得出力的示意图这一处理抽象概念的方法。
力学的知识看似比较容易掌握,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出现一些小的失误,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单位,会用力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体验和归纳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能
用力的体的受力;培养学生表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
听取反馈意见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
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和体验,养成乐于探究身边物理现象的习惯;
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困难;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欲望,认识交流与合作
的重要性,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
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 1.力的三要素及单位; 2.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能用力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力;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
学习方法指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资源及媒体1. 拉力器、钩码、木块、钉子、羊角锤等。
2.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 1 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