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电子测量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年月日实验项目列表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姓名:学号:实验课程: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室号:_田406 实验设备号:10 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

2)掌握波形显示的基本原理、扫描及同步的概念。

3)了解电子示波器的分类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4)掌握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5)了解各种信号发生器如正弦信号发生器、低频信号发生器、超低频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以及信号选择。

2.实验原理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

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

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x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垂直的直线。

因此,只有当x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x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

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点开始。

电子比荷测定实验报告

电子比荷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规律;2. 掌握电子电、磁聚焦和电、磁偏转的实验方法;3. 测定电子的荷质比(比荷)。

二、实验原理电子比荷(荷质比)是指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用符号e/m表示。

根据库仑定律和洛伦兹力定律,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如下:1. 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F_E = eE,其中e为电子电荷量,E为电场强度;2. 电子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F_B = evB,其中v为电子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3. 当电子同时受到电场力和洛伦兹力时,其运动轨迹为螺旋线。

通过测量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可以计算出电子的荷质比。

三、实验仪器1. 电子比荷测定仪;2. 电源;3. 水平仪;4. 计时器;5. 直尺;6. 针式电极。

四、实验步骤1. 将电子比荷测定仪放置在水平面上,调整水平仪使其水平;2. 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3. 将针式电极插入测定仪的电极孔中;4. 调整电源电压,使电子比荷测定仪达到稳定状态;5. 观察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记录轨迹长度和角度;6. 根据轨迹长度和角度,计算电子的荷质比。

五、实验数据1. 轨迹长度:L = 5cm;2. 轨迹角度:θ = 45°;3. 电源电压:U = 500V;4. 磁感应强度:B = 0.5T。

六、数据处理1. 根据轨迹长度和角度,计算电子的比荷:(1)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_E = L / v_E,其中v_E为电子在电场中的速度;(2)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_B = L / v_B,其中v_B为电子在磁场中的速度;(3)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总时间t = t_E + t_B;(4)电子的比荷e/m = U / (Bt)。

2. 代入实验数据,计算电子的比荷:(1)电子在电场中的速度v_E = L / t_E = 5cm / (L / v_E);(2)电子在磁场中的速度v_B = L / t_B = 5cm / (L / v_B);(3)电子的比荷e/m = 500V / (0.5T (L / v_E + L / v_B))。

电子测量课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课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课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测量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等各种电子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准确的电子测量结果是设计和实施电子系统的基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和掌握一些常见的电子测量实验,并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目的1. 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常用仪器和技巧;3. 验证电子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备与仪器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和仪器有:- 示波器;- 万用表;- DC电源;- 电阻箱;- 电流源;- 电压源。

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1. 电流测量我们首先进行了电流测量实验。

将电流源连接到待测电路中,在电流源输出恒定电流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值。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和实际电流源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电压测量接下来进行了电压测量实验。

将电压源连接到待测电路中,在电压源输出恒定电压的情况下,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分别测量电压波形和电压值。

通过比较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的电压波形和电压值,验证不同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电阻测量最后进行了电阻测量实验。

通过使用电阻箱连接待测电阻,并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

将测得的电阻值与实际电阻箱设置的电阻值进行比较,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常见的电子测量方法和技巧,并验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子测量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电子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电子测量知识,准确地测量和分析各种电子参数,为电子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支持和指导。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_电阻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_电阻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2. 掌握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方法;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阻是电路中的一种基本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测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本实验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伏安法是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电阻值。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指针式万用表2. 可调直流电源3. 电阻箱4. 电阻5. 滑动变阻器6. 开关7. 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 将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按照电路图连接好;2. 将万用表选择到电压挡,调整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在合适的范围内;3. 闭合开关,读取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4. 将万用表选择到电流挡,调整滑动变阻器,使通过电阻的电流在合适的范围内;5. 读取通过电阻的电流值I;6. 重复步骤3和4,至少测量3次,记录数据;7.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电压U(V):1.23、1.25、1.272. 电流I(A):0.25、0.26、0.273. 电阻R(Ω)=U/I- 第一次测量:R1 = 1.23V / 0.25A = 4.92Ω- 第二次测量:R2 = 1.25V / 0.26A = 4.81Ω- 第三次测量:R3 = 1.27V / 0.27A = 4.71Ω4. 电阻平均值:R = (R1 + R2 + R3) / 3 = 4.83Ω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电阻的平均值为4.83Ω。

实验结果表明,伏安法可以有效地测量电阻值。

在实验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值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是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实验操作的不准确性所导致的。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高精度的万用表和直流电源;2. 仔细操作,确保电路连接正确;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伏安法测量电阻,掌握了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测量电子元件实验报告

测量电子元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元件的测量方法,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特性,提高学生在电子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子元件的测量方法主要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是指使用仪器直接测量元件的物理量,如电阻、电容、电感等;间接测量是指通过测量电路中的其他物理量,间接推算出元件的参数,如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数字万用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阻箱、电容箱、电感箱等。

2. 材料: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常用电子元件。

四、实验步骤1. 电阻的测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设置在电阻测量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连接到电阻两端。

(2)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阻值,即为所测电阻的阻值。

2. 电容的测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设置在电容测量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连接到电容两端。

(2)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容值,即为所测电容的电容值。

3. 电感的测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设置在电感测量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连接到电感两端。

(2)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感值,即为所测电感的电感值。

4. 二极管的测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设置在二极管测量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连接到二极管的两端。

(2)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压值,正值表示二极管导通,负值表示二极管截止。

5. 三极管的测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设置在二极管测量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连接到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

(2)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压值,正值表示三极管导通,负值表示三极管截止。

6. 集成电路的测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设置在二极管测量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连接到集成电路的相应引脚。

(2)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压值,根据集成电路的规格书,判断集成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的测量结果与分析实验中测量了不同阻值的电阻,测量值与标称值基本一致,说明测量方法正确。

2. 电容的测量结果与分析实验中测量了不同电容值的电容,测量值与标称值基本一致,说明测量方法正确。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电子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数字电压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实验仪器:数字电压表(DMM)、示波器(OSC)和信号发生器(SG)。

实验原理:1. 数字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采用数码显示,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电路中需要将表针式电压表或模拟电压表替换为数字电压表,以便更准确地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2. 示波器:用于显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具有测量信号幅度、频率、相位等特性的功能。

示波器内置了扫描信号发生器和偏移电压源,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电压随时间的波形图。

3.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稳定的信号源,包括正弦波、方波、脉冲等。

可以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来产生所需的信号。

实验步骤:1. 将数字电压表连接到待测电路的电压接线点,将测量量程调整到合适的范围,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

2. 将示波器连接到待测电路的电压接线点,调整示波器的时间和电压量程,观察并记录电压随时间的波形图。

3.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待测电路的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实验结果:1. 使用数字电压表测量待测电路的电压,记录并比较了不同量程下的测量结果。

2. 使用示波器观察了待测电路在不同时间段内电压的波形变化,分析并记录了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

3.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了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并观察了待测电路对信号的响应情况,记录并分析了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学习并掌握了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数字电压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能够准确地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并通过示波器显示电压随时间的波形图,以及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信号源,验证待测电路对信号的响应情况。

实训电子测量仪器实验报告

实训电子测量仪器实验报告

####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范围的理解。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希望能够:1. 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步骤。

2. 熟悉不同类型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 了解电子测量仪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4. 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 二、实验原理电子测量仪器是用于测量电子电路参数的设备,主要包括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概述:1. 示波器:利用电子束扫描荧光屏上的亮点,以显示信号的波形。

示波器可以测量电压、频率、相位等参数。

2.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电学参数。

万用表分为模拟和数字两种,数字万用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便捷性。

3.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标准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以便于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

####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示波器2. 万用表3. 信号发生器4. 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5. 电路板、连接线等实验器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示波器使用- 连接示波器与电路板,观察信号波形。

- 测量信号的电压、频率、相位等参数。

- 比较不同信号波形的特点。

2. 万用表使用-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压、电流等参数。

- 比较模拟和数字万用表的测量结果。

- 分析测量误差。

3. 信号发生器使用-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类型的信号。

- 将信号输入电路,观察电路响应。

- 分析信号对电路的影响。

4. 综合实验-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使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进行测试和调试。

- 分析实验结果,优化电路设计。

####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1. 示波器测量结果- 信号A:频率为1kHz,电压峰峰值为5V。

- 信号B:频率为2kHz,电压峰峰值为10V。

2. 万用表测量结果- 电阻R1:100Ω,测量误差为±5%。

- 电容C1:1000μF,测量误差为±10%。

电子测量 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 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电子测量引言:电子测量是电子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电子测量,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电感、电容和功率等参数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子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例如数字万用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2. 掌握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习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压、频率和相位差等信号参数。

实验步骤和结果:1. 实验一:测量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a. 将数字万用表的选择旋钮拨到直流电流测量档位,并连接正确的电路。

b. 通过电源控制直流电流的大小,观察数字万用表的读数并记录。

c. 将数字万用表的选择旋钮拨到直流电压测量档位,连接正确的电路并测量直流电压。

2. 实验二:测量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a. 使用示波器测量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

b. 设置示波器的时间和幅度尺度,观察波形,并测量其峰值和有效值。

3. 实验三: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a.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并计算真值和误差。

b.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容,并记录相应的读数。

c. 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测量电感的感抗和品质因数。

讨论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和分析:1. 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例如数字万用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这些仪器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为电子工程师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 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测量:通过实验一,我们学会了使用数字万用表来测量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

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和连接正确的电路来测量不同的电流和电压值。

3. 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测量:实验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来测量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

通过观察波形,并测量其峰值和有效值,我们可以了解信号的振幅和频率等特性。

4.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测量:实验三中,我们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和电容,并计算出真值和误差。

实验报告电子测量

实验报告电子测量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技巧。

3. 提高电子测量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电子测量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和电子仪器对各种物理量进行测量。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测量原理:1. 电压测量:利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

2. 电流测量:利用电流表直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3. 电阻测量:利用欧姆定律,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阻值。

4. 频率测量:利用频率计测量信号源的频率值。

5. 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频率、幅度和波形的标准信号。

三、实验仪器1. 双踪示波器2. 数字万用表3. 欧姆表4. 频率计5. 信号发生器6. 滑动变阻器7. 电容8. 电感9. 电源四、实验内容1. 示波器使用方法(1)观察正弦波(2)观察矩形波(3)观察三角波(4)观察李萨如图形2. 电压测量(1)测量直流电压(2)测量交流电压3. 电流测量(1)测量直流电流(2)测量交流电流4. 电阻测量(1)测量固定电阻(2)测量可变电阻5. 频率测量(1)测量正弦波频率(2)测量矩形波频率6. 信号发生器使用(1)产生正弦波(2)产生矩形波(3)产生三角波五、实验步骤1. 示波器使用方法(1)打开示波器电源,调整亮度、对比度等参数。

(2)将示波器探头连接到待测电路,调整探头衰减倍数。

(3)观察波形,调整示波器参数,使波形清晰可见。

2. 电压测量(1)将电压表的正极探头连接到电路中待测电压点,负极探头接地。

(2)选择合适的量程,读取电压值。

3. 电流测量(1)将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待测电流点。

(2)选择合适的量程,读取电流值。

4. 电阻测量(1)将待测电阻接入电路。

(2)选择合适的量程,读取电阻值。

5. 频率测量(1)将频率计探头连接到待测信号源。

(2)选择合适的量程,读取频率值。

6. 信号发生器使用(1)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端连接到待测电路。

(2)调整信号发生器参数,产生所需波形。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本实验主要涉及到电阻、电位差、电流等电学知识。

通过使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等实验仪器,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并分析实验结果。

一、实验内容1.测量电路中电流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势差成比例,电流与电压之比为电阻。

2.闭合电路中各点电势差和为0。

3.串联电路中电阻之和为总电阻,并联电路中电阻之倒数之和为总电阻的倒数。

三、实验步骤(2)保持电流表的接线不变,改变电路的元件,比较不同元件的电流大小。

(3)测量串、并联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大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1)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位差。

四、实验数据电路1(串联电路):R1=100Ω,R2=200Ω,R3=300Ω,U=12V。

| R | 电流 | 理论值 || 100Ω | 0.06A | 0.06A |总电流为0.11A,理论值为0.11A。

电路1(单个电源):U1=1.5V,U2=3.0V,U3=4.5V。

| U1 | 1.47V | 1.5V |电路1(测量单个电阻):R=100Ω。

测量值为99.9Ω。

测量值为600.1Ω,理论值为600Ω。

等效电路的电阻值为599.9Ω,实验值为600.1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串联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随电阻大小的变化而变化,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元件电流之和。

而并联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与电阻大小呈反比例关系,总电流等于各元件电流之和。

由数据对比可得,实验值与理论值较接近,误差较小,说明实验结果比较准确。

六、实验结论。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电子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测量是电子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各种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应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电子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这些理论。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的参数,加深对电子测量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电源:提供电流和电压源。

2.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阻、电压和电流等参数。

3. 电阻箱:用于调节不同阻值的电阻。

4. 电容箱:用于调节不同容值的电容。

5. 电感箱:用于调节不同感值的电感。

6.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三、实验步骤1. 电阻测量:a. 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节到一个已知值,例如100欧姆。

b. 将电阻箱与万用表相连,选择电阻测量档位,记录测量结果。

c.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阻值的电阻。

2. 电容测量:a. 将电容箱的容值调节到一个已知值,例如10微法。

b. 将电容箱与万用表相连,选择电容测量档位,记录测量结果。

c.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容值的电容。

3. 电感测量:a. 将电感箱的感值调节到一个已知值,例如100毫亨。

b. 将电感箱与万用表相连,选择电感测量档位,记录测量结果。

c.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感值的电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测量:我们测量了不同阻值的电阻,结果如下:- 100欧姆:测量值为99.8欧姆- 200欧姆:测量值为200.1欧姆- 500欧姆:测量值为500.2欧姆通过对比测量值和已知值,我们可以发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2. 电容测量:我们测量了不同容值的电容,结果如下:- 10微法:测量值为10.1微法- 20微法:测量值为19.9微法- 50微法:测量值为50.3微法测量结果与已知值相比,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可能是由于电容箱的精度限制或测量方法的不完善导致的。

3. 电感测量:我们测量了不同感值的电感,结果如下:- 100毫亨:测量值为99.9毫亨- 200毫亨:测量值为200.2毫亨- 500毫亨:测量值为500.1毫亨测量结果与已知值相比,误差较小,说明测量方法的准确性较高。

原件参数测量实验报告(3篇)

原件参数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参数测量方法。

2. 学习使用万用表等仪器进行电子元件参数的测量。

3. 了解不同类型电子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测量以下电子元件的参数:1. 电阻2. 电容3. 二极管4. 三极管三、实验原理1. 电阻测量:通过万用表的电阻测量功能,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出电阻值。

2. 电容测量:通过万用表的电容测量功能,根据电容的充放电原理和RC时间常数计算出电容值。

3. 二极管测量:通过万用表的二极管测试功能,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电阻,判断其极性和性能好坏。

4. 三极管测量:通过万用表的hFE测试功能,测量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判断其类型和三个管脚(e、b、c)。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字万用表2. 电阻3. 电容4. 稳压二极管5. 整流二极管6. 发光二极管7. 三极管五、实验步骤1. 电阻测量:- 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测量挡位。

- 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触到电阻的两端。

- 读取万用表显示的电阻值。

2. 电容测量:- 将万用表调至电容测量挡位。

- 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触到电容的两端。

- 读取万用表显示的电容值。

3. 二极管测量:- 将万用表调至二极管测试挡位。

- 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触到二极管的正负极。

- 读取万用表显示的正向压降和反向电阻值,判断二极管的极性和性能好坏。

4. 三极管测量:- 将万用表调至hFE测试挡位。

- 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触到三极管的e、b、c三个管脚。

- 读取万用表显示的电流放大倍数,判断三极管的类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测量:- 测量结果与标称值基本一致,说明电阻参数测量准确。

2. 电容测量:- 测量结果与标称值基本一致,说明电容参数测量准确。

3. 二极管测量:- 正向压降和反向电阻值符合二极管特性,说明二极管性能良好。

4. 三极管测量:- 电流放大倍数符合三极管类型,说明三极管性能良好。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参数测量方法。

电子厂电测实习实践报告

电子厂电测实习实践报告

电子厂电测实习实践报告实习期间,我所在的电子厂主要负责电测实习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在实际工作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并且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实习期间的总结报告。

首先,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电子测试仪器。

比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源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正确连接测试仪器,调整仪器参数,以及观察测试结果。

通过使用这些仪器,我可以对电子元器件或电路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判断。

其次,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测试仪器。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计算机软件来控制测试仪器和分析测试结果。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安装和配置相关软件,以及使用它们来自动化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率。

这也为我今后工作中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基础。

另外,我还参与了一些具体的电测实验项目。

例如,测量电阻、电压、电流等基本参数,测试电路的响应时间和频率特性。

通过这些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电子原理和电路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我还学到了一些电测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比如,要保持电测仪器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定期校准和维护仪器。

另外,在进行电测实验时,我学会了合理安排实验步骤,防止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这些注意事项和技巧对于保证工作质量和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在实习期间,我还与其他同事进行了团队合作。

在项目中,我们需要共同完成一些较复杂的电测任务。

通过与其他同事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沟通和协调。

这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电测实习期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通过实际工作的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电子测试仪器和技术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例如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因此,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努力,补充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电子元件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元件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元件测量实验报告电子元件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电子元件是现代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性能进行准确测量和评估是保证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电子元件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基本参数,探究其特性和性能。

实验一:电阻测量电阻是电流通过的阻碍物,是电子元件中常见的一种被动元件。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万用表测量了几种不同电阻的阻值,并观察了其温度系数和线性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值与电流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电阻的温度系数,即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会发生变化。

这一发现对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工作环境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二:电容测量电容是电子元件中存储电荷的元件,广泛应用于滤波、耦合和存储等电路中。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LCR表测量了不同电容的容值,并研究了其频率特性和损耗因子。

实验结果表明,电容的容值与频率成反比,即电容在高频率下的容值会减小。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电容的损耗因子,即电容元件对电流的能量损耗。

这对电子设备的功耗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实验三:电感测量电感是电子元件中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常用于滤波、变压器和振荡电路等应用中。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LCR表测量了不同电感的感值,并研究了其频率特性和磁耗因子。

实验结果表明,电感的感值与频率成正比,即电感在高频率下的感值会增大。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电感的磁耗因子,即电感元件对电流的磁能损耗。

这对电子设备的磁场干扰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电子元件的测量和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阻、电容和电感作为电子元件的基本参数,对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准确测量和评估电子元件的特性是必不可少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电子元件的温度系数、频率特性和损耗因子等重要特性。

这些特性对于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选择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本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电子元件的理解,还为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示波器的一般应用一、实验目的:了解通用电子示波工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各种电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1、函数信号发生器,SG1646,1台;2、双踪示波器,型号CA8000系列,数量1台。

三、实验原理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

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

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_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垂直的直线。

因此,只有当_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_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

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点开始。

近代电子示波器通常是采用等待触发扫描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同步的。

只要选择不同的触发电平和极性,扫描便可稳定在待观测信号的某一相应相位点开始,从而使显示波形稳定、清晰。

在现代电子示波器中,为了便于同时观测两个信号(如比较两个信号的相位关系),采用了双踪显示的办法,即在荧光屏上可以同时有两条光迹出现,这样,两个待测的信号便可同时显示在荧光屏上,双踪显示时,有交替、断续两种工作方式。

交替、断续工作时,扫描电压均为一种,只是把显示时间进行了相应的划分而已。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的测量。

3. 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是利用电子仪器对电子电路中的电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

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包括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等。

本实验主要通过这些仪器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进行测量,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及性能指标。

实验设备:1. 示波器2. 万用表3. 频率计4. 信号发生器5. 待测电路板及相关连接线实验步骤:1. 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所有仪器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待测电路,并连接相应的测量仪器。

3.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波形,记录波形的幅度和频率。

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测量值。

5. 使用频率计测量信号的频率,记录频率值。

6. 分析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

7. 根据实验结果,调整电路参数,优化电路性能。

实验结果:1. 示波器测量结果显示,波形幅度为X伏特,频率为Y赫兹。

2. 万用表测量结果显示,电路中的电压为Z伏特,电流为A安培。

3. 频率计测量结果显示,信号频率为B赫兹。

误差分析:1. 示波器测量误差可能来源于仪器的校准精度以及操作者读数的准确性。

2. 万用表测量误差可能来源于仪器的内部误差以及接触不良。

3. 频率计测量误差可能来源于信号源的稳定性以及测量环境的干扰。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操作,并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进行了准确的测量。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电路设计基本正确,性能指标符合预期。

通过误差分析,我们了解到了测量误差的来源,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实验心得:在本次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电子测量技术在电子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操作,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电子测量仪器,还学会了如何分析测量结果,评估电路性能。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脉搏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脉搏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脉搏实验目的:通过电子测量仪器测量脉搏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并分析脉搏信号的特征。

实验仪器和材料:电子测量仪、电极贴片、导线、计算机。

实验原理:1. 脉搏信号是心脏每搏一次所产生的,脉搏信号在人体各部位都可以测得,但最常见的是手腕上的脉搏。

2. 脉搏信号是由心脏收缩产生的,它经过血管传导到各个部位,使得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起伏,形成脉搏波形。

3. 脉搏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可以反映人体的生理状况,如心率、血压、心肌功能等。

实验步骤:1. 将电极贴片正确地贴在手腕上,保持良好的接触。

2. 将接地线连接到电子测量仪上的接地端口。

3. 将正极线连接到电子测量仪上的正极端口。

4. 打开电子测量仪的电源,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5. 通过电子测量仪测量脉搏信号的频率和幅值。

6. 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电子测量仪测量脉搏信号,我们得到了脉搏信号的频率和幅值。

实验结果显示,脉搏信号的频率为X次/分钟,幅值为X伏。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脉搏信号的频率可以反映心率。

心率是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一般以“次/分钟”为单位。

正常成人的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钟,若心率低于60次/分钟或高于100次/分钟,则可能存在心脏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2. 脉搏信号的幅值可以反映血流量和血压。

脉搏信号的幅值越大,说明血流量越大,血压越高;反之,脉搏信号的幅值越小,说明血流量越小,血压越低。

通过测量脉搏信号的幅值,可以初步判断血压水平是否正常。

3. 脉搏信号的形态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正常情况下,脉搏信号应该是周期稳定、波形规则、上升较快、下降较慢的波形。

若脉搏信号的波形异常,如存在剧烈的波动、波形不规则等,可能存在心脏病或其他疾病。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电子测量仪器测量了脉搏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初步了解了脉搏信号的特征。

脉搏信号的频率、幅值和形态可以反映人体的生理状况,如心率、血压、心肌功能等。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学会利用电子测量技术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实验设备:1. 多用电表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5. 电路板及相关连接线实验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是利用电子仪器对电子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时间等参数进行测量的技术。

本实验通过使用多用电表、示波器等仪器,对电路中的参数进行测量,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指标。

实验内容及步骤:1.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值。

- 校准多用电表,选择合适的量程。

- 将待测元件接入多用电表,记录测量结果。

2. 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

-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

- 观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记录波形参数。

3. 测量电路的频率响应。

- 搭建待测电路,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 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示波器上波形的变化,记录不同频率下的波形参数。

4. 分析测量结果。

- 对比理论值和测量值,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 根据测量结果,评估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果:1.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测量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2. 信号波形清晰,幅度和频率与设置值相符。

3. 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平滑,符合设计预期。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子测量的基本方法和仪器的使用,能够对电路中的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电路性能良好,与设计预期相符。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注意事项:1. 在使用电子测量仪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仪器的量程选择,避免超量程测量。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实验器材,确保仪器和元件完好无损。

本次实验报告到此结束,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协助。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本次实验主要是为了学习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通过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我深刻认识到电子测量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实验经验以及对电子测量的一些认识。

一、实验目的及原理1. 实验目的:(1)掌握电子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2)了解电子仪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3)学会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基本电子仪器进行测量和分析。

2. 原理电子测量是一种使用电子仪器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电阻、电容等参数进行测量的方法。

电子测量系统由各种电子仪器组成,其中更加常用的是示波器和万用表。

示波器是一种能够显示波形的电子仪器,它可以显示信号的振幅、频率、相位等参数。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是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通过电子管进行放大,最终在显像管上形成图象。

波形的形状可以反映电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幅值、频率、相位、波形失真等。

万用表是一种通用测量仪器,它能够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不同类型的参数。

万用表的原理是通过电阻进行测量,通过电阻计算出被测量的参数。

由于万用表能够自动调整量程,因此它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电子仪器。

二、实验操作及结果在实验中,我们首先使用万用表对电路进行初步测试,测量各节点的电压和电阻值。

接下来,我们使用示波器对电路中的信号进行测量,如测量不同频率下的信号波形、测量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等。

最终,我们还使用示波器进行信号发生器的调整和测量,以学习如何生成各种信号和测量示波器的性能。

通过实验,我对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认识到电子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精度、量程、滞后等。

电子测量需要精密的仪器和高超的技能,因此在日常的实践中需要谨慎、细致地进行。

三、实验结论及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电子测量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测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应用,如通讯、电力、航空等。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电子设备的测量、测试和校准等方面。

本实验报告将对电子测量技术进行探讨和总结,包括测量仪器的使用、测量误差的分析和校准方法的介绍。

一、测量仪器的使用在电子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有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多用表等。

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测量电压波形的仪器,它能够直观地显示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信息。

信号发生器则是用于产生各种特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以便进行测试和校准。

多用表则广泛应用于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参数的测量。

二、测量误差的分析在电子测量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测量结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误差的来源包括测量仪器的精度、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人为操作的不准确等。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需要了解误差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常见的误差类型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本身的不准确性或者测量环境的变化引起的,而随机误差则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导致的。

三、校准方法的介绍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

校准是通过与已知准确值进行比较,确定测量仪器的误差并进行修正的过程。

常用的校准方法包括零点校准、量程校准和线性校准等。

零点校准是将测量仪器的零点偏差调整到准确值,以消除系统误差。

量程校准则是通过调整测量仪器的量程范围,使其能够准确测量不同幅度的信号。

线性校准则是通过与已知线性关系的信号进行比较,确定测量仪器的非线性误差并进行修正。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对一个正弦信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我们可以得到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参数。

同时,我们还可以计算出测量结果的误差,并通过校准方法进行修正。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校准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结论: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电子设备的测试和校准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测量调研报告题目:电子测量技术发展与仪器姓名: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专业:班级:学号:2013年6月16日电子测量技术发展与仪器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样地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测量仪器的不断更新。

本文介绍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并论述了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过去与现状。

最后,探讨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发展、测量、仪器、趋势一、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大生产中那些要求精密和准确测量的内容通常都是运用了电子测量的方法来实现的。

电子测量主要应用于电专业的测量,例如电信号传输特性的测量。

电子测量也广泛的应用于非电专业的测量。

例如,它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能量转化器把非电量转换为电量进行研究,而后得出反映出非电量的测量结果。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的内容愈来愈广泛,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能量的测量,包括对于电流、电压、电功率的测量。

(2)信号的特性及所受干扰的测量,例如信号的失真度、频率相位、脉冲参数、调制度、信号频谱、信噪比等。

(3)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例如电限、电感、电容、电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扬效应管等)的测量,集成电路的测量,电路频率响应、通频带宽度、品质因数、相位移、延时、衰减和增益等的测量。

由于电子测量技术的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许多非电量的测量也可以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再利用电子技术进行测量。

例如,高温炉中的温度、深海的压力等许多人们不能亲身到的地方或无法直接测量的量,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测量。

与其它的测量相比,电子测量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测量频率范围宽,电子测量能工作在这样宽的频率范围,这就使它的应用范围很广。

(2)量程很广,由于所测量的大小相差极大,要求测量仪器的量程也极宽,同一台电子仪器,经常能做到量程宽达很多数量级。

(3)测量准确度高,电子仪器的准确度通常可比其它测量仪器高很多,特别是对频率和时间的测量。

电子测量准确度高,正是它在现代科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4)测量速度快,电子测量由于是通过电子运动和电磁波的传播来进行工作的,因此具有其它测量方法通常无法类比的高速度。

(5)易于实现遥测和长期不间断的测量,显示方式又可以做到清晰、直观。

由于可以把电子仪器或与它连接的传感器放到人类不便长期停留或无法到达的区域去进行遥测,而且可在被测对象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对于测量结果,电子测量的显示方法也比较清晰、直观。

(6)易于利用计算机,形成电子测量与计算技术的紧密结合。

二、国内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过去与现状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大致经历了“模拟式-数字式-智能式、程控式”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重点发展电子产业中就规划了电子测量仪器。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不但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电子仪器产业体系,还有一大批电子测量技术人才。

最近几年,随着世界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在以下一些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调制域分析仪研究成功。

调制域测试技术是20世纪末出现的十分重要且技术难度很高的一门新兴测试技术,它是用来测量输入信号随时间变化的频率值,所产生的显示图形代表信号调制域,是信号频率值与时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测量定时信号,相位编码信号或频率编码信号,必将对众多测试问题的解决做出突出贡献。

(2) VXI总线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VXI总线技术是二十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的母线技术。

它将VME总线和GPIB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行业标准接口母线,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适应多厂家仪器产品(模块、插卡式)的行业标准。

这种总线技术具有便携性、测试速度高、适应性和灵活性强、价格适中以及有利于充分发挥计算机作用的优点。

(3)微波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开发成功。

矢量分析仪能同时获得被测对象的幅度、相位和群时延特性,成为现代电子装备必备的、关键的测试设备。

另外它还在非线性、大功率网络的测试和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电子测量仪器向毫米波推进。

众多民用和军用电子装备都在向毫米波发展,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其发展更为迅速。

近几年,我们十分重视电子仪器向毫米波发展。

(5)通信测量仪器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通信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为适应通信产业的发展,我国加快发展通信电子测量仪器。

近年来研制成功的误码测试仪、数字传输/数据通信分析仪、七号信令测试仪、数字微波通信测试仪等产品都达到了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

(6)数字化仪器迅速发展。

近几年,数字化仪器在迅速发展,我国也在不断研制并推出各种新型数字化仪器,譬如数字示波器、数字调制装置、数字化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数字化频率计数器等众多产品。

三、国产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机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日新月异,对电子测量仪器提出很多新需求,由于测量仪器的先导作用,所有电子技术的应用热点都会成为测量测试技术的生长点,国内仪器企业研制并成功向市场推出了大量新技术、新型仪器产品,适应市场需要。

同时,以新型产业发展为契机带动电子仪器产业发展。

数字电视、新一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也为仪器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制造业发达、服务业兴旺,各种电器产品的研制生产维修服务、各种用户需求都用到越来越多、划分细致的各种电子测量仪器,市场前景乐观、产品开发大有作为。

目前,虽然国产电子测量仪器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使得在这一行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挑战。

为此,还需要我们积极采取一些有用的措施,才能推进我国仪器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电子测量仪器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测量范围日益扩大,测量任务越来越复杂,测量工作量随之加大,对测量精度和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实际测量中,不仅要求连续实时显示,而且要求实时处理大量的测试数据。

传统仪器很难满足这些要求,这就迫使仪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小型化、模块化、虚拟化、标准化和开放型方向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这种演进的趋势也在明显加强。

因此出现了以计算机或微处理器为核心,将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的现代电子测量仪器(系统)。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以通用微处理器为核心构成的智能化电子仪器。

智能仪器又称为灵巧仪器,它是将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仪器,使其具有类似人的智能特性或功能的仪器。

它的硬件组成通常包括微处理器与存储器、键盘开关与显示输出、测试功能模块或测试信号源、总线与标准接口等部分。

(2)以通用微型计算机为基础构成的个人仪器系统。

个人仪器系统将若干仪器的测试功能模块并联接入个人计算机的内部总线,借助于测试软件,各仪器模块与计算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实现计算机辅助测试、程控操作、数据采集和运算处理,以及多种方式输出测试结果。

其硬件由个人计算机、多个测试功能模块及接口、仪用标准接口等组成。

(3)以通用计算机为核心,以国际上标准化的仪器接口总线为基础,由可程控的通用电子仪器构成的现代自动测试系统。

所谓自动测试系统,就是在计算机的控制和管理下,很少需要人工参与,由各种测量仪器对电量、非电量进行自动测量、数据处理,并以显示、打印等适当的方式给出测量结果的系统。

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包括控制器、程控仪器设备、总线与接口、测试软件、被测对象5部分。

(4)以通用计算机为基础建立的可编程虚拟仪器。

虚拟仪器是指以通用计算机作为核心的硬件平台,配以相应测试功能的硬件作为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利用仪器软件开发平台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虚拟出仪器的面板和相应的功能,通过鼠标或键盘操作的仪器。

五、结语经过50多年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电子测量仪器产业已形成一个完备的产业体系。

但国产电子测量仪器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另外,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强,测量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例如测量范围不断扩大,测量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测量数据实时化处理等。

为了满足这些改变的用户需求,我国电子仪器工程师不断地在原有电子测量技术及仪器水平的基础上改革创新,赶追世界先进水平,使得国产电子测量仪器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功能越来越多,处理信息量越来越大,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的现代电子测量仪器方向发展。

总之,经过广大电子测量仪器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电子技术和电子产业水平有很大提高。

目前与国外相比虽然还有些差距,但已经基本改变过去跟着国外走的状况。

针对这一情况,还应该在研究国外电子测量仪器发展趋势的同时,深入到我国仪器用户中去,了解他们的需求,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测量仪器,推进国产电子测量仪器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并且来促进我国的电子测量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英文文献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Technology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 an overview of recent electronic measurement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the new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ools; macro grasp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future trends. And DDS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of moder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field the new concept.Keywords-Electronic; Measuring; Intelligent; Virtual; Instrument.Ⅰ. IntroductionWith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measurement of a higher requirement. fast, real-time, accurate,automatic measurement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asurement techniques. Can be said that there can be no measurement sign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access to information to become a talk,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source of water. Electrically, with its sub-measurement technology many advantages to become the protagonist of moder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industrial control does not play alternative role.20th century, is based on the LSI important period of development, it also brings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 technology revolution. Since LSI larg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making the modern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are smaller, more comprehensive, higher reliability, lower power consumption. Similarly,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for th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essentially leap – virtual intended to produce the instrument,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Ⅱ. Recent development resultsA.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strumentsIn recent years, as 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DSP integrated chips are emerging, digital instruments to get a new development. For example, digital oscilloscope, digital modulation devices, digital function generator,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s, digital frequency counter and many other products.B. Modulation Domain Analyzer successful researchModulation Domain testing technique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has been developed very mature late 20th century the emergence of a new type of measurement Test technologies that known as the "three field" testing technology. Modulation domain test is to measure the input signal varies over time the frequency value, the displayed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signal generated by the modulation domain, the frequency value of the signal versus time. Modulation Domain testing technology i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very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and very large test techniques, depending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rapid development. This method is very suitable for measuring the timing signal, phase or frequency-coded signal is coded signal. Modulation Domain TestingTechnology Surgery appears bound to numerous test problems and make new contributions. Facts have proved that modulation domain analysis techniques, in an increasingly more application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esting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military electronic test more of its significance.C. VXI bus technology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VXI bus technology is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emergence of a new bus technology. It first appea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u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ir Military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VXI and GPIB bus to the VME bus are combined to form a new standard for modular instrumentation platform that can meet the needs of future instrumentatio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and systems to make step into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VXI bus is a new industry standard interface bus 121 is a completely open, multi-vendor equipment to adapt products (modules, plug-in) industry standards.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standard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irst, to adapt to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the second is the lack of multi-vendor instrument connectivity, three is the military's needs, and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This new bus standard applic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hinese community are very much appreciated, numerous researchers. And 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 the coun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application of many military radar systems.D. Millimeter wave electronic test equipment to advanceNumerous civilian and military electronic equipment in the millimeter-wave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in the military field, and its development more rapidly. Advance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uture of electronic warfare systems signal environment will reach 1-2 million pulses / sec, equipment systems may want to perform several one hundred million represents.So, the current IC processing power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ilitary electronic equipment, which will affect the next generation of electronic warfare systems operational capability, this must be the development of ultra-high-speed integrated circuits (VHSIC). So from a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set test into several one hundred thousand to one million across several, which correspondingly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difficulty of the test.Ⅲ.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TrendsA. Networking and modularSince 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interface standards harmonization and bu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electronic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and computer gradually melt as a body. Multiple measuring instruments and mutual sharing of data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the standard interface through the bus station with a computer connected to the network constituted achieved. Same time as the instrument's modular, reduce costs, improve application flexibility, greatly improving cost performance.B. Vrtualization software technologyFrom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electronic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has gone from analog instruments,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to the history of virtual instruments, which are based on each leap advances in computer technology as the driving for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omputer digitized using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ideal test has finally become a reality. One of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 including computer precision, speed;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 accuracy, speed; memory, hard disk storage capacity and speed;computer and A / D price issues have been resolved. Combined with a variety of functions dedicated softwar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 new technology emerges - virtual instrument (VirtualIstrument, referred to VI). V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86 designed by NI LabVIEW, it is a graphics-based development, debugging and running programs integrated environment to realize the concept of a VI. NI's "Software Instrument" (Softwareisinstrument) completely broke the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can only be given by the manufacturer the user can not change the situation.C. Highly intelligentWith cutting-edge technology (such as aerospace, weapons engineering) and high-risk project development needs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creasing degree of intelligence.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field of embedded comput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o enhance the intelligence of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Emerging in recent years, such as embedded chip FPGA, ARM, CPLD, etc., they are a high-reliability, high stability, fast immediately applied to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The microcomputer-bas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microprocessor allows the measurement methods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diversification measure real-time and highly intelligent.Ⅳ. DD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historyIn the traditional field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PLL Frequency Synthesizer (PLL)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requency co into technology. As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industry continues to develop, for frequency synthesis techniques are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2Oth emerged in the mid-century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 (DDS) is an all-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 technology, due to its special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so that in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ccess to a growing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DDS The main applications include: audio testing, product testing, the instantaneous power signal reproduction, shock and vibration test, medical test equipment, conventional waveforms and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 high precision, multi-function modulation etc.Ⅴ. ConclusionIn summary, in the 21st century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with chip technology and DSP technology will reach an unprecedented high performance,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further integration of the instrument, the instrument's ease of operation, easy scalability, measurement capability, the number of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capabilitie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development of simula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electronic measurement provides a more powerful and convenient tool. In short, th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a multi-disciplinary, multi-field development co-crystallization, while between them for each other and mutual service of with the develop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