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培训及开发教学大纲
《培训与开发》教学大纲
![《培训与开发》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10131f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6.png)
培训与开发课程编码:0BL05608课程名称(英文):Training and Development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学时:32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先修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培训与开发主要为组织解决育人问题,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证明,凡是注重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会比它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业绩,也更有信心迎接环境的变化与挑战。
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对培训与开发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培训与开发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HRM职能模块的关系,理解培训与开发的基本含义,掌握培训的基本流程以及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培训活动关键环节的含义、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理解新员工导向培训的含义、作用及主要内容,掌握主要培训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
二、内容、学时及基本要求序号内容基本要求学时1第一章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1.1培训与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1.2培训与开发对人力资源部门的要求掌握培训与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了解培训开发与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了解培训与开发对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培训与开发专业人员角色和能力素质的要求。
22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2.1培训与开发的起源和发展2.2培训与开发的含义2.3培训与开发的新趋势了解培训与开发的起源和发展;理解培训与开发内涵的异同;了解培训与开发的新趋势。
43第三章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3.1基本学习原理3.2培训中学习效果的提高和迁移掌握主要的学习原理;了解学习策略和类型;理解学习效果迁移过程及迁移类型。
64第四章培训需求分析4.1培训需求分析系统4.2培训需求方法理解、掌握三个层面的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的含义;理解、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基本过程64.3培训计划;理解、掌握培训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制定和实施。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聘与培训开发》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聘与培训开发》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2b8fff004a1b0717fd5dd66.png)
《招聘与培训开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招聘与培训开发》课程定位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干课,招聘与录用是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处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前端。
课程包括招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招聘的两个前提——人力资源规划与工作分析、企业招聘前的策划与准备、招聘渠道的确定、人员筛选的工具、手段和方法、员工录用与培训开发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人力资源招聘和录用的相关理论、方法、过程和技巧,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结合人力资源招聘的具体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解决人力资源招聘与录用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讲授过程中以应用为目的,结合大量的企业招聘与录用案例以及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来分析讲解,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能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协助按照招聘的工作流程开展招聘工作2、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议采用选择适宜的招聘方法3、能根据企业实际要求协助进行人员筛选及相应工作准备与安排4、能协助录取进程5、能根据企业需求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案(四)、学生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建议采用课堂教学、技能实践、作业练习、模拟操作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而进行学习的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更为宏观,系统地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招聘与录用、培训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了宏观的认识,因此是本课程《招聘与培训开发》学习的前提与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一)2024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00a08e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8.png)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本文档旨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为相关教师提供指导,并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该教学大纲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提升他们在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正文内容: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1.2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1.3 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1.4 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1.5 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与机遇二、人力资源筹备与招聘2.1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2.2 招聘渠道与方法2.3 招聘流程与技巧2.4 招聘评估与选择2.5 招聘后续管理与跟踪三、员工培训与开发3.1 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3.2 培训方法与工具3.3 培训评估与效果分析3.4 跨文化培训与跨部门协作3.5 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四、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4.1 绩效管理的基本原理4.2 绩效评估与绩效考核4.3 激励理论与实践4.4 薪酬管理与福利制度4.5 绩效改进与管理案例分析五、员工关系与员工离职5.1 员工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5.2 员工与组织的协作与沟通5.3 冲突管理与解决技巧5.4 组织变革与员工适应5.5 员工离职管理与离职后处理总结: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
他们将具备人力资源筹备与招聘、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员工关系与员工离职等方面的能力,为未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教学大纲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学习,提升其在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并为相关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员工培训与开发教学大纲
![员工培训与开发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5d9e0f69ec3d5bbfc0a7409.png)
《员工培训与开发》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英文名称:Employe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总学时数:54 其中:讲课学时:50 实验学时: 4 总学分数:3.5编写人:审定人: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员工培训与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方向课,是一门系统地阐述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培训与开发的基本知识,具有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管理开发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与开发管理工作职能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重点掌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各种类型培训的方法,掌握培训与开发中的学习原理、培训与开发的需要评估,了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训与开发中的学习原理、培训与开发的需要评估、各种类型培训的方法、培训有效性评估等。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后续课程:《培训课件制作》、《实用软件与新技术》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分配建议表学时分配建议表(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石金涛主编,培训与开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2、参考书目(1)颜世富主编,培训与开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7(2)曹荣、孙宗虎编,员工培训与开发管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3)众行管理资讯研发中心,培训为什么,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4)腾宝红,如何进行员工培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美] 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著,张大伟,李洁译,修炼主管:一线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北京:邮电出版社,2004(6)汪群、王全蓉主编,培训管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三)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笔试)2、成绩构成:课堂(10%)+课设(20%)+考试(70%)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现代培训与开发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掌握现代培训技术;了解现代培训与开发与传统培训的区别及国外一些大公司的培训与开发概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409fa50cc1755270622084e.png)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总学时:54学分:3适用范围:公共事业管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
其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整个过程,具有简明、通俗和实用的特点。
本课程主要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要求(一)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技巧(二)学会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初步技能,如制定报酬计划工作、面试设计等(三)学会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概述(4课时)一、人力资源概述(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
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人力资源的三个层次: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以下主要特点:能动性、时效性、再生性、社会性。
(三)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四)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意义第二章工作分析(6课时)一、工作分析概述(一)工作分析的含义工作分析是对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进行研究和描述的过程。
(二)工作分析的作用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
做好工作分析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三)工作分析的原则进行工作分析应遵循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变动性等原则。
二、工作分析的程序与方法(一)工作分析的程序工作分析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完成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fcb665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6.png)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操作流程,提高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熟悉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领域,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管理等。
3、理解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如人力资源规划、职业发展等。
4、提高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原理: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目标和基本原理,包括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等。
2、招聘与选拔:介绍招聘的策略和流程,包括职位分析、招聘渠道、简历筛选、面试技巧等。
3、培训与发展:介绍员工培训和发展的策略和流程,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与评估等。
4、绩效管理:介绍绩效管理的概念、流程和方法,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等。
5、薪酬福利:介绍薪酬福利的基本原理、设计和管理,包括工资制度、奖励制度、社会保险等。
6、员工关系管理:介绍员工关系的概念、内容和处理方法,包括劳动法规、员工沟通、员工关怀等。
7、人力资源规划与职业发展:介绍人力资源规划的策略和流程,包括职业发展、员工培训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企业案例,让学生理解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室模拟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让学生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操作。
4、现场教学:通过实地参观和实习,让学生直观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五、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论文或者报告,以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2、期中考试:通过试卷测试,评估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掌握程度。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7c1bc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a.png)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也是高等教育中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掌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原理和实践;2、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方法;3、掌握招聘、选拔和安置的流程和方法;4、掌握员工培训和开发的原理和方法;5、掌握绩效管理的概念、指标和评估方法;6、掌握薪酬福利管理的概念、设计和实施方法;7、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三、课程内容1、人力资源概述(2学分)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2、人力资源规划(2学分)主要内容: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目的和流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和步骤;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和步骤;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方法和步骤。
3、招聘与选拔(2学分)主要内容:招聘的概念和流程;招聘渠道的选择和运用;简历筛选和面试技巧;能力测试和背景调查。
4、员工培训与开发(2学分)主要内容:员工培训的概念和流程;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培训计划制定的方法和步骤;培训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员工开发的策略和方法。
5、绩效管理(2学分)主要内容:绩效管理的概念和流程;绩效计划制定的方法和步骤;绩效跟踪的方法和步骤;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方法;绩效反馈与改进的方法和步骤。
6、薪酬福利管理(2学分)主要内容:薪酬福利的概念和设计原则;薪酬调查的方法和步骤;薪酬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福利策略的设计和实施;薪酬福利的调整与优化。
7、劳动法律法规(2学分)主要内容:劳动法律法规的概述和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的法律要素;劳动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5f374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e.png)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涵盖了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和发展其人力资源。
在大学教育中,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为出色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一、课程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的第一个部分是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相吻合。
例如,课程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人力资源招聘和选拔的方法和技巧;3. 理解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并学会设计和实施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4. 学习薪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了解不同的薪酬制度;5. 掌握员工培训和发展的方法和策略;6. 了解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会解决和调解员工之间的冲突。
二、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是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组织和安排,涵盖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教学内容的例子: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2. 人力资源招聘和选拔- 招聘和选拔的基本原则- 招聘和选拔的方法和技巧- 面试技巧和评估方法3. 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和目的- 绩效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和反馈4. 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薪酬制度的设计和实施- 薪酬福利的管理和调整5. 员工培训和发展- 培训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目的- 培训和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培训和发展的评估和反馈6. 员工关系管理- 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员工关系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冲突解决和调解三、教学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的第三部分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方法:1. 讲座和讨论:通过讲座和讨论,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相关的问题和案例。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bd8a52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b.png)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同时能够熟悉并掌握团队建设、组织变革等实际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理论和实践,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目标和职能。
2、熟悉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领域,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
3、理解并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包括群体动力学、领导理论、组织文化等,能够分析和解决组织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4、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正确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5、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将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教学: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理论2、招聘和选拔3、培训和发展4、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5、员工关系管理和团队建设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小组作业等。
3、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将作为评估的重要依据。
六、教学资源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课本、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
同时,教师也将根据需要制作和开发各种教学辅助材料,如课件、案例分析等。
七、教学计划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将按照以下安排进行:1、第一周:课程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理论。
2、第二周:招聘和选拔。
3、第三周:培训和发展。
4、第四周: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
5、第五周:员工关系管理和团队建设。
人力资源师教学大纲模板
![人力资源师教学大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babb17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d.png)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师2. 学时:96学时(理论学时:72学时,实践学时:24学时)3. 学分:4.04.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70%)5. 教学对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二、课程说明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24学时)(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2)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3)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4)劳动法学与人力资源管理2. 第二部分: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24学时)(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渠道与策略(3)面试技巧与评价方法(4)录用与试用期管理3. 第三部分:员工关系与培训(24学时)(1)员工关系管理(2)劳动争议处理(3)员工培训与发展(4)绩效管理4. 第四部分:薪酬福利与激励(24学时)(1)薪酬体系设计(2)福利制度与激励措施(3)薪酬调查与分析(4)员工激励与绩效考核5. 第五部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与职业发展(12学时)(1)人力资源信息系统(2)人力资源数据分析(3)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4)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模拟演练: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5.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兴趣。
五、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每周2学时,共24周。
2. 实践教学:每周1学时,共12周。
3. 期末考试:1学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时(二级)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时(二级)](https://img.taocdn.com/s3/m/3bdf462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d.png)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教学大纲、教学计
划、课时(二级)
1. 教学大纲
1.1 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专业人才,能够在各类组织中有效管理人力资源,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变革。
1.2 教学内容
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2. 人力资源规划
3. 招聘与选拔
4. 培训与发展
5. 绩效管理
6. 薪酬管理
7.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
8. 员工福利与员工关系管理
9. 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
1.3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演示以及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计划
本课程共分为15个教学周,每周2个学时。
3. 课时安排
每周共安排2个学时,共计30个学时。
3.1 学时分配
-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2学时
- 人力资源规划:2学时
- 招聘与选拔:4学时
- 培训与发展:4学时
- 绩效管理:4学时
- 薪酬管理:4学时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4学时
- 员工福利与员工关系管理:4学时
- 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2学时
3.2 上课时间和地点
每周一、周三上课,上课地点为教室A。
3.3 授课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配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致学生
本课程将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
祝学习愉快!。
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时
![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7bdb34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9.png)
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时本文没有明显格式错误或需要删除的段落。
以下是对每段话的小幅度改写: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课程考点汇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学计划:1.培训目标1.1 总体目标本培训旨在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相关技能的人员,能独立完成并引导他人处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1.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的理论知识要求,本培训旨在使学员掌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专业知识,并熟悉相关知识的逻辑体系。
1.3 专业能力培训目标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的专业能力要求,本培训旨在使学员能够熟练处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事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与服务。
2.教学要求2.1 理论知识要求2.1.1 人力资源规划2.1.2 招聘与配置2.1.3 培训与开发2.1.4 绩效管理2.1.5 薪酬管理2.1.6 劳动关系管理2.2 专业能力要求2.2.1 人力资源规划2.2.2 招聘与配置2.2.3 培训与开发2.2.4 绩效管理2.2.5 薪酬管理2.2.6 劳动关系管理3.教学课时安排总课时数为140课时,其中理论知识授课60课时,专业能力授课60课时,专业能力练20课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学大纲:1.课程任务和说明本培训旨在使学员掌握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工作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并引导他人处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尤其是各项技能的综合应用,使学员能够融会贯通理论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专业能力。
2.课时分配总课时数为60课时,其中理论知识部分占30课时,专业能力部分占30课时。
具体分配如下:理论知识部分:人力资源规划:10课时招聘与配置:10课时培训与开发:10课时绩效管理:10课时薪酬管理:10课时劳动关系管理:10课时专业能力部分:人力资源规划:20课时招聘与配置:10课时培训与开发:10课时绩效管理:10课时薪酬管理:10课时劳动关系管理:10课时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包括能力要求、准备阶段、预测阶段和编制人员需求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对于体现培养目标的地位和作用。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业务性内容。
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及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基本业务操作知识,学会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课程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
①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由现代培训与开发、战略性培训与开发、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培训需求分析、新员工导向培训、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应用新兴技术进行培训、管理开发培训、培训有效性评估、职业发展管理、教练技术与企业教练在培训中的应用、领导力开发——从评估中心到发展中心、高科技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技能的培训与开发等组成。
②课程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的内容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原则和依据提出要求。
l)对员工培训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等理论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认识;2)掌握员工培训的流程;3)掌握员工培训实施过程中的应用技巧和重要性;4)通过一定量的案例分析和培训理论研讨,使学生的培训实施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3)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成绩考核方面的要求和建议。
①教学方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案例讨论法②教学手段: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采用平时和期末分别占30%和70%的比例考核。
(4)须特别说明的事项。
此课程实用性较强,需紧密结合此理论内容安排学期末的课程设计内容。
2.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培训与开发课程代码:0443207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类别:专业课先修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总学时:4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0学时,实践18学时成绩考核:考试学分:3学分课程基本要求:(主要明确课程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和技能等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总的规格要求)3.分章节部分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目的与任务:掌握现代培训与开发与传统培训的区别点;了解国外一些大公司的培训开发概况;了解当今培训开发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做好培训与开发的思想准备与观念更新。
课程基本要求:理解培训与开发的含义;掌握现代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区别;掌握现代培训对培训师的要求。
重点:培训与开发的基本范畴难点:培养学生的培训与开发工作的思维学时:2学时第1节现代培训与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与传统的区别主要内容:(1)培训与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2)现代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区别重点:培训与开发的含义难点:现代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区别学时:0.5学时目的要求:(1)培训与开发的含义(2)现代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区别第2节现代培训与开发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培训师的要求主要内容:(1)现代培训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2)现代培训对培训师的要求重点:现代培训对培训师的要求难点:对现代培训师的终极要求学时: 1学时目的要求:(1)现代培训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2)现代培训对培训师的要求第3节现代培训的发展趋势主要内容:(1)培训组织的多样性(2)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训(3)从战略高度进行领导力的开发(4)以学习型组织为导向的持续学习和JIT培训(5)培训的技术支持手段更加先进(6)培训内容注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重点:从战略高度进行领导力的开发难点:以学习型组织为导向的持续学习和JIT培训学时:0.5学时目的要求:掌握以学习型组织为导向的持续学习和JIT培训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目的与任务:理解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影响培训开发的组织因素;理解培训开发的战略性选择;了解战略性培训开发的组织。
课程基本要求:1.理解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2.掌握影响培训与开发的组织因素;3.掌握在设计培训培训者项目时考虑的内容。
重点:影响培训开发的组织因素,培训开发的战略性选择难点:培训开发的战略性选择学时:2学时第1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回顾主要内容:(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重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难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学时:0.5学时目的要求:掌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第2节战略性培训与开发的方法和组织方式主要内容:(1)影响培训和开发的组织因素(2)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培训战略(3)培训和开发的战略性选择(4)战略性员工培训模型(5)实施战略性培训和开发的要点重点:战略性培训的含义难点:影响培训与开发的组织因素学时:0.5学时目的要求:掌握影响培训与开发的组织因素第3节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培训与开发——领导力开发主要内容:(1)领导力开发的战略意义(2)从”评价中心(AC)”到”发展中心(DC)”的培训方法(3)领导力开发是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重点:领导力开发的战略意义难点:从”评价中心(AC)”到”发展中心(DC)”的培训方法学时:0.5学时目的要求:掌握领导力开发的战略意义第4 节战略性培训与开发对培训与开发部门的要求主要内容:(1)培训和开发专业人员的胜任力特征(2)培训培训者重点:培训和开发专业人员的胜任力特征难点:设计TTT项目时考虑的内容学时:0.5学时目的要求:掌握设计TTT项目时考虑的内容第3章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目的与任务:理解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理解体验式学习理论成人培训中的应用;理解戈特的16条成人学习原理;了解学习效果的迁移与学习循环原理。
课程基本要求:1.理解学习的基本概念;2.理解主要的学习理论;3.戈特的16条成人学习原理;4.理解体验式培训的主要形式;5.掌握学习高原现象。
重点:行为主义,认知主体,建构主义的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在成人培训中得作用;熟悉成人培训的16条原理;企业中常用的教育学习原理;培训中学习效果的提高和迁移。
难点:体验式学习理论学时:2学时第1节学习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主要内容:(1)学习的基本概念(2)主要的学习理论重点:学习原理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培训原则难点:戈特的16条成人学习原理学时:1学时目的要求:掌握学习的基本概念、戈特的16条成人学习原理。
第2节体验式学习理论在培训中的应用主要内容:(1)体验式学习的基本原理(2)体验式培训直接来源于体验式学习理论(3)体验式培训的主要形式重点:体验式培训的主要形式难点:体验式学习的基本原理学时:0.5学时目的要求:掌握体验式培训的主要形式。
第3节培训中学习效果的提高与迁移主要内容:(1)克服“学习高原”现象,提高学习效果(2)学习效果的迁移重点:学习高原现象的概念难点:学习高原现象的概念学时:0.5学时目的要求:掌握学习高原现象的概念第四章培训需求分析目的与任务:理解培训需求分析系统的构成;掌握怎样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掌握如何通过培训分析确立培训目标和制定计划课程基本要求:1.理解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2.掌握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3.掌握制定培训计划的步骤重点:怎样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如何通过培训分析确立培训目标和制定计划。
难点:如何通过培训分析确立培训目标和制定计划学时:6学时第1节培训需求分析系统主要内容:(1)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2)工作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3)人员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学时:1学时第2节培训需求分析方法主要内容:(1)传统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2)新兴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重点:传统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难点:缺口分析学时:1学时目的要求:掌握传统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缺口分析第三节培训需求分析的成果:培训计划主要内容:(1)培训目标的类别(2)培训计划的类别重点:制定培训计划的步骤难点:培训目标的类别学时:1学时目的要求:掌握培训目标的类别实训一: 培训需求分析实践类型: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提高学生的培训需求分析实践能力基本要求:完成教师安排的培训需求分析,并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学时:3学时第五章新员工导向培训目的与任务:了解新员工导向培训的必要性;掌握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概念、内容、方法、过程与计划;理解员工导向培训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及具体做法;掌握实习员工的导向培训。
课程基本要求:1.理解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概念;2.掌握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概念、内容、方法、过程与计划;3.理解员工导向培训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及具体做法;4.掌握实习员工的导向培训重点:新员工导向培训的内容、方法、过程与计划难点:员工导向培训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学时:9学时第1节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概念与必要性主要内容:(1)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概念(2)新员工导向培训的作用(3)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新发展重点: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概念、新员工导向培训的作用难点: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新发展学时:1学时目的要求:掌握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概念、新员工导向培训的作用、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新发展。
第2节新员工导向培训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公司基本情况及相关制度和政策(2)基本礼仪与工作基础知识(3)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及知识技能重点:公司基本情况及相关制度和政策难点: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及知识技能学时:1 学时目的要求:掌握公司基本情况及相关制度和政策、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及知识技能。
第3节新员工导向培训的过程与计划主要内容:(1)导向培训的一般过程(2)导向培训活动具体计划重点:导向培训活动具体计划难点:导向培训活动具体计划学时:1学时目的要求:掌握导向培训活动具体计划实训二: 新员工导向培训实践类型: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提高学生的新员工导向培训的实践能力基本要求:完成教师安排的新员工导向培训实施过程,并撰写新员工导向培训课程学时:6学时第六章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目的与任务:掌握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的概念与方法;掌握”行动学习”、”初级董事会”在职培训新方法;掌握各种脱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
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的概念与方法2.掌握”行动学习”、”初级董事会”在职培训新方法3.掌握各种脱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
重点:“行动学习”、“初级董事会”在职培训新方法以及各种脱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难点:各种脱产培训的效果学时:6学时第1节常用的在职培训方法主要内容:(1)师带徒(2)导师制(3)工作轮换(4)教练(5)行动学习重点:行动学习”、“初级董事会”在职培训新方法难点:行动学习”、“初级董事会”在职培训新方法学时:2学时目的要求:掌握行动学习”、“初级董事会”在职培训新方法第2节常用的脱产培训方法主要内容:(1)演讲法(2)案例研究法(3)情景模拟培训法(4)行为示范法重点:各种脱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难点:各种脱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学时:1学时目的要求:掌握各种脱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实训三: 在职员工培训实践类型: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提高学生的在职员工培训的实践能力基本要求:完成教师安排的在职员工培训实施过程学时:3学时第七章应用新兴技术进行培训目的与任务:掌握应用新兴技术的培训方式;了解应用新兴技术的培训的理论基础;理解提高运用新兴技术培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