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丹 溪 传 译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丹溪传译文

2007年09月23日星期日下午 03:29

丹溪老人,他是婺州义乌县人(现今浙江省义乌市)。姓朱,名讳,震亨,表字为彦修。学习他的人都尊称他叫丹溪翁。他自幼爱好学习,每天能记上千个字。稍微长大,就跟从辞官回乡的老先生,学习经书, 准备科举备考。后来听说,许文懿先生,得到了朱熹及四传的学说,而在八华山讲学,他又前去拜许文懿先生为师。而逐渐了解到,有关道德性命的学说,知识性广博,且居深奥,他专心致志的去学习,而成为理学家。有一天, 许文懿对他说:“我患病卧床已很长时间了,若不是遇到一精通医学的人,就不能将我的病治愈。你不是一般聪明的人,你肯去从事医学技艺吗?”丹溪翁,也因为母亲患过脾病,而对医学也粗略的学习过。等到听了许文懿先生的话,他便感慨地说:“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即能爱自己,并且又能兼顾对众人的爱,即使在今世即不做官,也等同做官一样。”于是他放弃走仕途的路,一心放在针对医学方面尽力了。

当时的医疗现状,大多推崇北宋,陈师文、裴宗元等编定的《和剂局方》,丹溪翁日夜学习它,不久他醒悟的说:“拿古方来治疗当前的疾病,会有不能完全符合的情况。如果要建立医学准则,而去确定规范,医生的治疗,那就必须依据《素问》、《难经》等各医经。可是我们本乡里的医生,很少有能够通晓《素问》与《难经》的。”于是他整理了行装,外出寻访,向其它的老师登门请教。他渡过了浙河,到过吴县,又穿过了宛陵,而到了南徐, 最后才抵达建业,但都没有遇到良师。等他返回武林时,偶然遇到个人,他推荐起他家乡的罗先生。罗先生名叫知悌,表字子敬,世人称他太无先生。他曾是南宋理宗时的宫中近侍,学问上对于医学精通,又得到金代刘完素的再传,并且广博地通晓张从正、李杲,两位医家的学说。而他性格古怪,凭医技厌烦侍奉他人,难以称心如意。丹溪翁拜访他,共往返多次, 每次去,都不能同他相见。丹溪翁求见他更为诚恳,罗知悌这才接待了他。问道:“你莫不是朱彦修吗?”因为当时丹溪翁在医界已颇具名声,所以罗知悌知道他。丹溪翁既见到了罗老师以后,就面向北方再次叩拜进见, 接受罗老师传授给他的医术。罗知悌见了丹溪翁,也特别欢喜。随即就把,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位医家的着作传授给他,为他讲述,如何发挥三位医家的学术精华, 而依据于医经的理论。并且说:“放弃以前学习过的内容,是指不正确的。”丹溪翁听了他的讲述,而把胸中积存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也消散了久在心里的疑问。过了不长时间,就完全掌握了老师的学术精华返回家乡。

在家乡,大多数医生,仅局限在陈师文、裴宗元的学说,听了丹溪翁的言论,就大为惊讶,除了讥笑,在就是排斥。唯独许文懿高兴地说:“我的病大概将要治愈了吧!”许文懿, 患有四肢性疾病,医生不能治疗的时间已十多年了,丹溪翁确按照自己的疗法去医治,结果得到了优良的验证。在这种情况下, 原先又讥笑又排斥的那些医生们,才在心里面佩服,而在口头上又给予了赞扬。几年间,丹溪翁的声名大震。可是丹溪翁他本人并不觉到满足,而更把,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三位医家的学说,进行推广。他认为刘完素、张从正的学说, 论述了脏腑受致于病气, 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而湿热相火三气,又导致引发的疾病最多。于是他以采用,推陈致新的泻火方法去治疗,这确实是超越了前代医家。然而针对有阴虚火动的,或是阴阳两虚而引起湿热自盛的病证,又应当斟酌的去使用。

他认为李杲论述饮食劳倦、内伤脾胃的疾病,是胃脘阳气不能升发,而株连到心肺之气, 而使病邪陷入中焦,而采用,用补中益气的方剂去治疗,这也是前代医家所没有阐述过的。毕竟自然环境,决定了西北地区天(阳)不足,东南地区地(阴)不满,天,是指阳气;地,就是指阴气。所以西北地区的人们,阳气容易不足;而居处东南地区的人们, 阴火容易亢盛。如果不了解这点,只拘泥李杲的补中益气法,那幺脾胃阳气不足的病人, 当然能够被治愈;但对于那些阴火亢盛的病人来说,也沿用这种治法,恐怕反到会增加病人的病。于是他把三位医家之说,弃其短而取其长,同时又根据太极的理论加以验诬,还根据《易经》、《礼记》、《通书》、《正蒙》等书中的有关内容,而把《内经》的理论又贯穿到它的始终,以探寻其学说的宗旨。他认为《内经》中所论述的火, 跟太极动而产生阳气,与五行中的火性恒动, 理论相符合。他又根据《内经》中论述的, 人体精血阴气最容易虚损, 又同《礼记》中谈到的养阴, 而去培育阴气的意思正相同。因此他提出了,相火易动,和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这样两条理论去阐述,而又去发挥它了。

从此,丹溪翁的医术更加闻名。各地因患病来迎请的人,车轮都排到了路上,丹溪翁依然前往诊治。他所治的病有多少,病状怎样,施用了什幺好方,是用了那种药剂而治愈,从开始到现在,取得效验的是哪些人, 住在什幺地方,是那个县,那个乡,以及病人的姓名,都能从人们的所见所闻中,会了解得清清楚楚

浦江郑义士,患痢疾,一天晚上忽然昏倒,两目上视,小便失禁并汗液泄出。丹溪翁为他诊察,脉象虚大没有规律,就告诉家人说:“这是阴虚而阳气突然断绝,是由于病后饮酒并且行房事而得这种病,然而我能治愈他的病。”赶快让人配制人参膏,并且急忙灸病人的气海穴。一会儿病人手能动,又过一会儿嘴唇也能动。等到人参膏配制好, 给病人饮服三次,病人就苏醒了。以后病人又服用几斤人参膏,疾病痊愈。天台周进士,患了惧岣寒凉的一种怪病,即使在暑天里,也须用织物蒙裹着头部,他己服用了附子几百枚,病情且越加重。丹溪翁为他诊察,见其脉象滑而数, 就告诉病人说:“这是热极而反,所现的寒象。”他采用了具其辛凉之性的药剂,病人服后,便吐出一升左右痰水,而使蒙头的棉织物就减去了一半;接着用防风通圣散给他服用,病已近愈。周进士实在高兴得很, 丹溪翁说:“病愈后必须配同用清淡类的饮食去养育胃气,摒除一切思想止不必要的页担,以保养自己的精神, 那样肾水就能得以滋生, 心火也会能下降;否则,附子的毒性必将发作,唯恐不能救治。”周进士没能这样做,后来听说背疽发生而死去。一个男子患小便不通,医生用利尿药治疗,病情反到严重,丹溪翁为他诊察,见右手寸脉相当弦滑,丹溪

翁说:“这是积痰病,积痰在肺脏。肺脏属上焦,而膀胱属下焦,上焦肺气闭塞,那幺下焦膀胱就会出现郁阻而不畅通,这好比,像滴水的器具,它必须是上面的孔通透,下面的孔才能滴出水来。”于是他按照吐法, 侍病人大吐之后,疾病如同丢失了一样,而被治愈。

一个妇人产后有物像衣襟一样不回缩,医生们不知道是何物。丹溪翁说:“这是子宫,由于产妇气血虚,所以随着胎儿下垂脱出。”立即给病人黄芪、当归之类药物,并加上升麻提举它,接着用制皮工人制革的方法, 又用五倍子煎煮成药液之后,进行浸洗,使子宫收缩。过了一会儿,子宫上缩了。丹溪翁安慰她说:“三年后能继续生育,不要担忧。”后来果然如此。

一个贫妇守寡独居,患身起恶疮病,丹溪翁见她后,心中怜悯,便说:“这种病,世人称为难治的原因, 是因为病人不遵守禁忌。可这个妇人贫困,没有食膏粱厚味的条件,寡居独身,也没有房事,或许能够治愈。”丹溪翁就自己备药为她治疗,疾病获愈。随后又服用“四物汤”多剂治疗,才不致复发。

丹溪翁的行医治病,都是这类情况。因为他遇病进行治疗,不只拘泥古方,所治疗的病都能治好了;然而对于各家的学术,无不通晓。别的医生拘泥固执守旧, 他却能掌握住如何灵活运用,虽变化多端, 终究又都与古法相吻合。一时间,学医的人都像声音一样,而又像影子似的追随着他。丹溪翁教导他们,往往忘记了疲劳。

丹溪翁年老以后,就依从弟子张翼等人的请求, 撰写《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辨疑》、《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新论》等,学医的人大多背诵学习后,而对临床有很大收益。丹溪翁简朴诚实,坚贞善良,刚毅严肃,耿介清高;用正直的作风来持心养性, 用诚笃忠信来立身处世;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品行,更是出于天性。供奉一年四季的祭祀,他订出礼仪祭文而恭敬地哀悼先人。事奉母亲,则按时照料她的饮食起居而忠心奉养。在财物方面宁可让自己少一点,也一定要让兄弟多得一点。宁可对自己的孩子亏待一些,也一定要厚待兄弟的孩子。不是志同道合的人就不跟他交朋友,不是正道的话就不说。喜欢谈论古今的成败得失,慷慨激烈的样子,有以天下为忧的大志。社会上有名的士大夫,大多都降低身份,虚心地向他请教,丹溪翁直率地向他们陈述治世之道,没有什幺顾忌。然而只要有人一提到名利之事,他就生气地甩开衣袖起身走了。跟人交往, 完全用三纲五常作为行事的准则。他曾经说:天下有清明的政治,那幺人的行为就表现出美德;天下没有清明的政治,那幺人的言辞就表现出虚华。品德行为是根,言辞是随它产生的。假如他见到有人喜欢浮夸的言谈,致力于追求虚荣, 而舍弃德行这个根本,就会使他怒气充满在面容上,像将要受到玷污似的。他的特立高尚的品行都像这样, 而行医仅仅是一个方面罢了。不过他讲学行事的主要方面,已经载在我的朋友太史宋濂为他写的墓志里了, 这里不再记录,而只是记下他行医中值得传布的事情给他撰写的传记,希望使后世的君子能够来互相参考。论说,过去汉代的严君平(子平),学习广泛,没有什幺学问不通晓, 他在成都的大街上,以卖卜为生。人有邪恶,假如进行不正当的卜问,他就会依卦象,给他们讲解这行邪害正的利害关系危害。跟儿,子辈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