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猪乙型脑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猪的疾病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的知识和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6e5da3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9.png)
猪的疾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猪流行性乙型脑炎(Swine epidemic encephalitis B)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猪感染后表现为高热、流产、产死胎及公猪睾丸炎。
本病由蚊虫传播,常于夏末初秋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
从1871年首次在日本发现至1934年在日本分离出乙脑病毒,已有过十几次大流行。
现在东南亚地区的日本、朝鲜、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及我国都有发生,其他国家称为日本脑炎,为了与日本冬春季流行的一种嗜眠性脑炎(称流行性甲型脑炎)相区别,故将本病称为乙型脑炎。
本病分布很广,主要在亚洲各国发生,我国较多地区都有发生,人畜共患,危害甚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重点控制的传染病。
也是我国重点防制的传染病之一。
二、病原: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Flaviv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是一种小的病毒。
病毒粒子直径约30~40nm,呈球形,20面体对称,为单股RNA。
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24~1.25g/cm3。
有囊膜,外层为含糖蛋白的纤突。
外层纤突是具有血凝活性,能凝集鹅、鸭、鸽、绵羊和雏鸡的红细胞。
但不同毒株的血凝滴度有明显的差异。
本病毒能在多种细胞上培养繁殖。
可在鸡胚卵黄囊内繁殖,在鸡胚成纤维细胞、猪肾细胞、仓鼠肾细胞、牛胚肾细胞以及BHK21、PK15、Hela、Vero等传代细胞中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和形成蚀斑。
马、牛、羊、猪、鸡都有相当高的隐性感染率,病毒在感染动物血液内存留的时间很短,主要存在于脑、脑脊髓液和死产胎儿的脑组织,以及血液、脾、肿胀的睾丸,以肿胀睾丸的含毒量最高。
流行地区的吸血昆虫,特别是伊蚊属和库蚊属昆虫体内常能分离到病毒。
试验动物中,各种年龄的小鼠都有高度的易感性,是常用来分离和繁殖病毒的实验动物,其中以1~3日龄的乳鼠最易感。
小鼠脑内接种最好,接种后2~4天发病,并于1~2天死亡。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9c32a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d.png)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一、引言动物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的科学领域。
通过对动物群体中的疾病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从而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类的生命安全。
二、调查方法在本次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选择了一家养猪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样本采集等方法,我们对该养猪场的疾病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三、疾病分布情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该养猪场存在一种名为猪瘟的疾病。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会导致猪群中大量猪只死亡。
通过对猪瘟病例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疾病主要分布在养猪场的中心区域,而边缘区域相对较少。
这可能与猪只之间的接触频率和空气流通情况有关。
四、疾病传播途径通过调查,我们确定了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
首先,直接接触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当感染猪与健康猪接触时,病毒会通过体液、粪便等途径传播。
其次,空气传播也是猪瘟的重要传播途径,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和粉尘传播到健康猪只身上。
此外,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途径。
五、疾病影响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养猪场的管理和环境条件对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起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养猪场的卫生状况是影响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如果养猪场的清洁度不够,病毒会在环境中滋生和传播,增加疾病的传播风险。
其次,养猪场的密度和猪只数量也会影响疾病的传播。
当猪只密度过高时,病毒传播的机会增加,从而导致疾病的爆发。
六、疾病控制措施为了有效控制猪瘟的传播,我们提出了以下几项措施。
首先,加强养猪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猪舍,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
其次,控制猪只的密度和数量,避免过度拥挤。
此外,加强疫苗接种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病例并采取隔离措施,阻断病毒的传播链。
七、结论通过本次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猪瘟在养猪场中的分布情况、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
同时,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期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生猪乙型脑炎抗体消长规律及蚊子携带乙脑病毒调查
![生猪乙型脑炎抗体消长规律及蚊子携带乙脑病毒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505885c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4.png)
生猪乙型脑炎抗体消长规律及蚊子携带乙脑病毒调查向卫军;杨涛涛;刘浩;罗季伟;余兴龙【摘要】为探寻猪场仔猪乙型脑炎抗体消长与蚊子携带乙型脑炎病毒的之间的关系,4月份选取一批约15日龄仔猪共24头,每隔20d采血1次,至7月共采血6次,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乙型脑炎抗体,且不同时间在跟踪猪舍共捕获约3720只蚊子,用RT-PCR方法鉴定乙型脑炎病毒核酸;结果表明,该批猪乙型脑炎抗体阳性率总体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规律,阳性率先后为83.3%、66.7%、41.6%、25%、50%、91.6%,生猪体内母源抗体水平在75日龄(6月20日)达到最低,阳性率降至25%,然后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15日龄(7.月30日)检测阳性率高达91.6%;37份蚊子样品,JEV核酸阳性样品16份,阳性率高达43.2%,其中7月份所采集14份蚊子样品检出7份,乙型脑类病毒(JEV)阳性检出率最高达50%,表明在乙型脑炎流行季节,受蚊子携带病毒及其叮咬影响,当仔猪JEV抗体下降最低时JEV易感,后期感染抗体升高.【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7(053)004【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仔猪;抗体;蚊子【作者】向卫军;杨涛涛;刘浩;罗季伟;余兴龙【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长沙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南长沙410013;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065+1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重要的蚊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多种动物易感。
对于易感动物来说,乙型脑炎是一种潜在的致死性病毒性感染疾病,也是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同时也是亚洲病毒性脑炎的主要原因。
乙型脑炎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猪是乙型脑炎病毒的重要贮存宿主与增殖宿主,是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也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扩散宿主,主要流行模式是JEV在“蚊-猪-蚊”中循环繁殖。
大足区猪瘟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大足区猪瘟流行病学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f0b54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c.png)
大足区猪瘟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旨在了解大足区猪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横断面研究设计,调查对象为大足区内养殖场的猪只。
采取抽样调查方法,使用问卷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三、调查结果1.养殖场情况:共调查了20个养殖场,涉及养殖场内猪只1万头以上。
其中,养殖场大小不一,最大的养殖场拥有5000头猪,最小的养殖场有500头猪。
2.疫情情况:在调查的20个养殖场中,有13个养殖场存在猪瘟疫情,占调查养殖场的65%。
其中有7个养殖场猪瘟疫情较为严重,有6个养殖场已经进行了病死猪的深埋处理。
3.病例分布:猪瘟疫情主要分布在大足区的南部地区,其中椒江镇和大足镇是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分别有5个养殖场出现猪瘟疫情。
4.潜在传染源:通过对病例调查,发现造成疫情传播的主要因素是养殖场之间的人员交往和交通工具(如卡车等)的使用。
此外,一些养殖场没有完善的隔离措施,也导致了病毒的传播。
5.防控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少数养殖场实施了相关的防控措施,如疫苗接种和隔离措施。
大多数养殖场缺乏相应的防控意识和措施,这导致了疫情的扩散。
四、调查结论通过本次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足区存在较为严重的猪瘟疫情,疫情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2.养殖场之间的人员交往和交通工具使用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因素之一3.缺乏防控意识和措施导致了疫情的扩散。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养殖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制定猪瘟的防控措施。
2.提高养殖场的防控意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隔离措施。
3.加强对养殖场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疫情防控的认识和能力。
4.周期性对养殖场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
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可有效减少猪瘟的流行,保护养殖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
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https://img.taocdn.com/s3/m/3844e7c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d.png)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猪
灭蚊方法:使用灭蚊剂、灭 蚊灯等设备,减少蚊虫数量,
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疫苗接种:定期为猪只接种 疫苗,提高猪只免疫力,降
低感染风险
感谢您的观看
02
03
04
空气传播:猪 乙型脑炎病毒 可以通过空气 传播,如飞沫、 尘埃等。
接触传播:猪 乙型脑炎病毒 可以通过接触 感染猪的粪便、 分泌物等传播。
垂直传播:猪 乙型脑炎病毒 可以通过母猪 胎盘传播给胎 儿。
易感猪群
猪的年龄:各年 龄段的猪均可感 染,但以幼猪和
成年猪为主
猪的品种:各种 品种的猪均可感 染,但以本地猪
和杂交猪为主
猪的性别:公猪 和母猪均可感染,
但以母猪为主
猪的健康状况: 健康猪和病猪均 可感染,但以健
康猪为主
临床表现
发热:体温升高,可达40-42℃ 神经症状:共济失调、转圈、震颤、麻痹等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呼吸困难等 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等 皮肤症状:红斑、丘疹等 妊娠母猪:流产、死胎等
05 注意事项:疫苗保存、接种剂量、接种后观察
加强饲养管理
01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 通风良好
02
定期消毒,减少病原 体传播
03
合理搭配饲料,保证 营养均衡
04
加强猪群健康监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猪
05
提高猪群免疫力,减 少疾病发生
消毒与灭蚊
消毒方法:使用消毒剂对猪 舍、饲料、饮水等进行消毒,
防止病毒传播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录
01. 特点 02. 症状 03. 综合防治方法
病原体
01
33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
![33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c0af16a300a6c30c229fb6.png)
染病。病死率达 5 ~ 0 , % 3 % 严重后遗症达 3 % ~ 0 是严重 0 5 %, 威胁人类 ( 特别是儿童 ) 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传染病之~ _ 。 】 本院 20 0 9年共 收治乙脑 3 3例,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 . 资料来源于 20 09年我院医院感染 管理科法定传染 病疫情报告 , 其中乙脑患者 3 。内容包括血常规和脑脊液检 3例 查, 乙脑病例个案调查和血清学检查 由遵 义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
流行性乙型脑炎 ( 简称 乙脑 ) 乙脑 病毒 以蚊虫 为媒介传 是
播 的一 种 神经 系 统脑 实质 炎症 为主 要 病 变 的人 兽 共 患 的 急性 传
占 7.% ; 5 8 呕吐 1 5例 , 55 ; 痛 5例, 1 . %; 占4 .% 腹 占 5 5 抽搐 1 2 例 , 64 ; 占3 .% 意识障碍 2 4例 , 2 7 ; 占7 . % 呼吸衰竭 5例 , l. 占 5
病时间为 9月 1日, 6月份发病 2例 , 7月份 8例 , 8月份 2 , 2例 9 月上旬 l 例。发病高峰为 7 8月 , 、 占总数 的 9 . 。 0 9%
[] 刘自 , 2 远 刘成福 , 崔莲莹 , 2 0 — 0 6 四川省开江县流行性 等.0 2 2 0 年
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监测研究 [】 疾病监测 ,08,3 I ):1 J. 20 2 ( 70 I [ 赵 国华. 3] 信阳市 20 0 4—20 0 5年流行性 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监测及 防
采 用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方 法 , 集 我 院 20 收 0 9年 乙 脑 疫
情 报告 及 流 行病 学 调 查 资料 , 进行 统 计 分 析 。
2 1 病例分布 .
一例猪乙型脑炎发病诊断与防治
![一例猪乙型脑炎发病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16156f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1.png)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100 ·2022.110 引言猪乙型脑炎又被称为猪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的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的传染性疾病,该类疾病的显著临床特征是造成妊娠母猪出现流产,产下死胎、木乃伊胎,引发种公猪睾丸病变,使得种公猪的性欲显著下降,精子质量降低。
猪乙型脑炎病毒也可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仔猪,造成仔猪出生后天然携带有该种病毒,表现出神经症状持续性的高热症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养殖户对猪乙型脑炎造成的危害及该种疾病的流行规律掌握不足,当出现该类传染性疾病后,不知如何防控,使疾病的发生流行率呈现逐渐升高态势。
为使基层的养殖管理人员能对乙型脑炎的危害有全面了解并掌握该种疾病的防控措施,需要指导养殖户学习相关知识,并不断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及时确定病情,然后对发病猪进行有效的处理,防范病原向周边地区扩展蔓延,保证将病情控制在萌芽阶段。
1 病情探讨2021年7月下旬,乡镇一个养殖户养殖的繁殖母猪体中突然出现流产现象,并且养殖场的1头种公猪表现为一侧睾丸肿大,用手触摸有疼痛感。
母猪流产前体温显著升高,不能正常采食。
通过进一步调查,该养殖户共养殖生猪71头,其中妊娠母猪13头,哺乳阶段的猪有6头,种公猪2头,60日龄以上的猪20多头,剩下的为60日龄以下的仔猪。
出现症状后,养殖户高度重视,将出现流产的母猪进行了单独隔离,并及时处置流产物,进行了严格的无害化处理。
先后有6头妊娠母猪出现了流产的现象,在流产之前体温升高到40 ℃以上,精神状态逐渐变差。
由于不知道是哪种疾病引发的流产现象,养殖户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站。
兽医到达养殖场发现病情已经呈现加重流行的态势,又对该养殖户的疫苗免疫接种程序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没有免疫接种猪乙型脑炎病毒,该养殖场的养殖密度相对较大,圈舍密闭温度和湿度相对较大,猪的体表潮湿,在养殖环境中还能看到大量蚊虫飞,粪便堆积比较严重,环境遭受到严重的污染,随即对患病猪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临床诊断和病理解剖,然后采集了患病猪的新鲜血液分离得到血清后,选择使用猪乙型脑炎、布鲁氏杆菌、繁殖与呼吸道障碍综合症、衣原体病等多种病原的ELISA 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鉴定,发现猪乙型脑炎病毒的抗体水平显著升高,而其他几种病原的抗体合格,根据养殖场的疫苗免疫接种计划,由于猪没有接种乙型脑炎病毒疫苗,由此可判定猪存在乙型脑炎病毒感染。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ff49d5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e.png)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医学急性传染病,属于严重病毒性感染病。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流行季节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季节与猪流感病毒的流行季节一致,主要分布在春季、夏季和秋季。
随着气候变化和猪饲养环境的改变,该病已经在全年内出现过。
2. 感染途径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通过猪流感病毒的直接或间接接触。
直接接触主要是指与患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接触,例如鼻涕、唾液、血液、粪便等。
间接接触主要是指通过食用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经污染的工具、器具等进入猪体内。
3. 传染性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患病猪的呼吸道内分泌物在咳嗽、打喷嚏时会产生大量的飞沫,从而使周围的健康猪容易感染。
4. 临床特征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潜伏期一般为1-3天,起病急,症状严重,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
常见的呼吸道症状有咳嗽、打喷嚏、流涕、口吐白沫等;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包括头痛、发热、抽搐、昏迷等;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泻等。
5. 防控措施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疫苗防控。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是目前最常用的预防和控制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措施之一。
(2) 加强猪场卫生管理。
采取有效的消毒和隔离措施,保持猪场的环境卫生和饲养条件,减少疫源的传播。
(3) 做好饲养管理。
控制猪的密度和流动性,加强饲料和饮水的卫生管理,尽量减少饲料和饮水的污染。
(4) 加强监测和早期诊断。
及早发现病例,及时进行诊断和隔离,以减少疫情的扩散。
综上所述,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猪医学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猪流感病毒的接触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在防控方面,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和饲养管理,及时监测和早期诊断病例,以控制疫情的扩散。
猪乙脑诊断方法
![猪乙脑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572e3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7.png)
猪乙脑诊断方法
猪乙型脑炎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其次就是注意与猪布氏菌病、猪流感和猪伪狂犬病相区别。
猪乙型脑炎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其次就是注意与猪布氏菌病、猪流感和猪伪狂犬病相区别。
1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
乙脑的诊断依靠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来完成,由于乙脑临床症状与许多疾病相似,故不能仅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即使是疫区病例也是如此。
实验室诊断包括病原检测和血清学诊断。
病原学检测方法包括病毒的分离、鉴定,反向被动血凝试验,免疫细胞化学法和PCR诊断方法等。
用于乙脑诊断的血清学方法包括乳胶凝集试验(LAT),补体结合试验(CF),血凝抑制试验(HI),中和试验(SN),斑点免疫渗滤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间接血凝试验(IHA)、放射免疫测定,免疫电镜技术等。
其中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病毒室的贾杏林等(2000)建立的LAT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微量、快速、稳定、简易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基层使用及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2类症鉴别
注意与猪布氏菌病、猪流感和猪伪狂犬病相区别。
2.1与猪布氏杆菌病的区别
猪布氏菌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体温正常.流产多发生于妊娠
的第三个月,多为死胎,胎盘布满出血点,极少有木乃伊胎;公猪睾丸多为两侧种胀,副睾丸也肿;有的病例还发生关节炎,特别是后肢淋巴结肿胀。
2.2与猪流感的区别
猪流感妊娠母猪少见流产。
2.3与猪伪狂犬病的区别
猪伪狂犬病无季节性,流产胎儿无明显差异.且哺乳仔猪发病较多,呈现神经症状,公猪无睾丸肿大现象。
猪乙型脑炎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猪乙型脑炎的诊断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7438ec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b.png)
动物生产 482022.11猪乙型脑炎的诊断和防治措施石国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畜牧兽医站,甘肃 定西 743000)摘要:猪乙型脑炎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进行水平传播,不同年龄段生猪均可感染,还能感染人类,不利于生猪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本文首先对猪乙型脑炎流行特点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仔猪、母猪和公猪的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然后分析了猪乙型脑炎和其他传染病的鉴别诊断与实验室诊断,最后提出了猪乙型脑炎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供同行交流参考。
关键词:猪乙型脑炎;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防治猪乙型脑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病毒性疾病,病原体为乙型脑炎病毒,不同生理阶段猪群病症不同,仔猪口吐白沫、随意冲撞,育肥猪发热,妊娠母猪流产,种公猪睾丸炎症状突出。
猪乙型脑炎具有典型的季节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此阶段也容易流行其他细菌和病毒性疾病,对生殖养殖危害较大。
由于乙型脑炎病毒可感染人类,因此养殖户必须做好猪乙型脑炎的疾病预防。
1 流行特点1.1 易感动物生猪、马和人类均可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牛和羊等其他哺乳动物也可感染,但无典型的发病症状。
1.2 传染源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易感动物。
1.3 传播途径乙型脑炎病毒主要由吸血蚊虫叮咬传播,病毒可在吸血蚊虫体内大量繁殖,该病毒不耐热,56℃保持30分钟即可灭活,但该病毒可在4℃的50%甘油缓冲盐水中能够存活数月,因此该病毒可越冬,翌年可再次流行。
其次,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病猪体内含有大量病毒,和健康生猪高度接触后也可感染。
1.4 流行季节猪乙型脑炎病主要流行于7~9月高温潮湿的夏季,12月至翌年4月也会少许发生。
2 临床症状2.1 仔猪症状仔猪由于抗病力弱,发病症状典型,感染后发热,体温可升高到41℃,并出现口吐白沫、肢体麻痹等神经症状,多数仔猪还会出现视力下降,仔猪容易横冲直撞或原地转圈,部分病猪还有磨牙和关节肿痛症状。
2.2 母猪症状后备母猪和妊娠母猪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无典型临床症状,但是妊娠后期感染的母猪会出现流产,产死胎或畸形胎。
猪瘟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策略
![猪瘟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a0d91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1.png)
猪瘟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策略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袭猪类动物,对养猪业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猪瘟的传播,进行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实践和相关的防治策略。
一、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1.1 疫情调查:对于有猪瘟疫情的地区,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统计工作,包括疫情的发生时间、地点、数量等重要信息,以便进一步了解病毒传播的规律。
1.2 传播途径调查:病毒的传播途径是猪瘟流行的重要原因。
通过调查猪瘟的传播途径,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遏制病毒的蔓延。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野生猪的传播、传染性病死猪的运输和销售、猪场间的感染等。
1.3 潜在宿主调查:除了猪类的感染外,一些野生动物也可能成为病毒的潜在宿主。
通过对野生动物的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毒的传播源头,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4 传播路线分析:通过分析疫情的传播路线,可以确定病毒的扩散路径,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包括限制猪类流动、加强交通工具和器械的消毒等。
二、猪瘟的防治策略2.1 清除感染源:对于已经感染的猪类,及时隔离和处理,包括正确处理病死猪的尸体,以减少病毒的扩散风险。
2.2 封锁疫区: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封锁措施,限制猪类和病死猪的流动,以防止疫情的扩散。
2.3 解除封锁措施: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可以逐渐解除封锁措施,但仍需要继续进行疫情监测,确保病毒不会再次传播。
2.4 病例报告和监测:建立健全的猪瘟病例报告系统,及时上报和监测疫情,以便于及时制定控制措施。
2.5 强化养殖管理:通过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减少不洁饲料和水源的使用,提高猪场的防疫意识和技术水平,可以有效减少猪瘟的发生和传播。
2.6 疫苗研发和接种: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发猪瘟的疫苗,并推动疫苗的广泛接种,以增强猪类的免疫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国内猪传染性乙型脑炎的检测及预防
![国内猪传染性乙型脑炎的检测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255d6a26b4daa58da0114a82.png)
传染 性 乙型脑 炎又称 日本 乙型脑 炎 ( ) 是 一 增区域 。崔奕杰 [ 吕晓丽同 J , E 5 3 与 分别利用针对 E蛋 白基 因的引物扩 增出特 异性片段 32b 和 39b , 6 D 4 p 后者 种人畜共 的大范 围应用, 近年来发生率大幅下 降。 但因 还 同时 建立 了可 定量 的荧 光 R — C T P R法及 可 同 时 为猪和蚊 虫的储 存与传 播作用,导致 该病 并不能完 检测 乙脑 、猪 流感 和蓝 耳病 3种 病毒 的 多重 R — T
全 消灭 。 调查发现 , 人群中该病 的发生通常要较猪群 的感染晚 3 4周左右 ,因此加强猪群 的检测 对人群 ~ 的防控 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而 做好猪 群的预防工作 则可 以进 一步减少发生几率 。本文仅就近年来有关 猪传染性 乙型脑 炎检测 及预防方面的国 内相关研究 进 行综述 , 以期能够为临床应用提供 一定参考 。 1 检测方 面
10 l
养 猪 S N R D C IN ( WIEP O U TO 2 )
2 l 02
国 内 猪 传 染 性 乙 型 脑 炎 的 检 测 及 预 防
朱 秀高 (. 1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滨州 2 6 0 ;. 5 6 02山东滨州博莱威生物技术研究所, 滨州 2 6 0 ) 5 6 0
P R; C 孙圣福[ 7 1 使用针对 N 1 S 基因保守区的特异性 引 物 建立 了一种 R — C T P R方法 ,其 扩增 片段 大 小 为 4 0b 。R — C 3 D T P R方法 除在研 究中使用外 , 目前 G / B T 23 3 0 8和 S / 4 2 2 1 2 3 —2 0 NT 2 7 - 00均 已将 其 作 为 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推广 。临床 中, 吕晓丽等_ 利用 8 还 l 建立的 R — C T P R法 对发 生于 新郑 地 区 的一例 初产 母猪 流产病例 的病料进 行检测 ,结果显 示为 J E阳 性。 在引物设计参考区选择上 , 唐青海等[ 9 1 选用 3 末 11 病 原 检 测 . 通过对 乙脑病 毒 的检测 可 以进行 疾病 诊 断及 端 保 守区建 立 的 R — C T P R方 法也 具 有高特 异 性和 2p ) 流行病 学调查 。在进 行抗原检 测时 , 从疾病 诊断角 灵敏 性 ( g 。 度考虑 ,可 以只对流 产胎儿等病 料组 织进行检 测 ; 12 抗 体 检 测 . 如果要进行 的是流 行病学调 查 , 则应 扩大检 测范 围 抗 体检测 即检验血 清 中抗 体有无及 其含 量 , 由 至蚊 虫及猪 群 附近 其他 易感 动物 。时问安排 上 , 疾 于 不伤 害动物 生命 及方法 简单多样等特 点 ,成为 目 病诊 断应遵 循 随到 随检原则 ; 病原追 踪则应 考虑 乙 前流 行病 学调查及 血清 学诊断的主要措施 ,同时也 t 。 o 脑发 生的温 度相 关性 ( 在一 定区域表 现为季 节性) 可以作为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的重要手段[ q检测 中, , 在发 生前 、 后 一定 时 间 内对 处于 流行环 节 上 的 时间及对 象的选择 是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 。流行病 中、 相关 动物 进行 随 机检测 ,以确定 一 定区 域范 围 内 学调查方面 ,中间宿主蚊 在乙型脑炎的发生中起到 该 病 的流 行趋 势 及 规律 , 为 乙脑 的 防治 提 供数 重要作用,而蚊 虫的出现 与活动 受到环境温度 的显 ] , 据参考 。 著制 约 , 研 究 , 温 2 据 气 5℃~ 0℃ 、 对 湿 度 大于 3 相 0 随着分 子生物学 技术 的飞速 发展 , 近年 来早 期 7 %为蚊虫 的最 适繁殖条件 ,因此 时间的选 择上应 病 原检测技术如免疫细胞化 学法 、荧光抗体染色 法 该考虑 当地气候条件 , 在蚊虫 出现之前 、 出现之后及 及 反 向被动血凝试验等 由于操作 复杂等 因素逐 渐被 消失之后的一定时 间内进行相关检测工作 ;另一方 更加灵敏 、 确、 准 简便 的 R — C [ T P R4 1 方法取代 , 过 由 面 ,蚊虫孳生季节 由于环境 中野毒 的持续刺激可 能 不 于前者 的经济性 , 一些基层地 区还在使 用。 采用 R — 使猪体 内含有一定水平抗体 ,如果此时进行疫苗免 T P R时 , C 扩增 片段 的选 择及 引物 设计是影 响结果 准 疫 效果 监测 则应 在免 疫前 后分 别进 行抗 体水 平测 确性 的重要 因素 。 目前研 究 已知 乙脑病 毒有 3 结 定 。目前 国内大部分猪场及散养户都较 为重视该病 个 构基因 (、r / E 和 7个非结构基 因(S 、 S A 的预 防, cpe M、 ) M N 1N 2 、 一般初春后母猪配种前均会给其注射疫 苗, N 2 N 3 N 4 、 S B N 5 组 成 , 中 E 和 N 1 仔猪 出生后可通过母 乳中的母源抗体获得 对 乙脑病 S B、 S 、 S A N 4 、 S ) 其 S 因此对仔猪进行抗体检测 时, 应在 母源 基 因 由于在 刺激 机 体产 生保 护性 免疫 反应 上 的重 毒 的抵抗力 , 一般在 出生 6 0d以后) 进行 。 规模 化 要性而研究最 多,也经常 被用来 作为分子检 测的扩 抗体消 失之 后 ( 猪场 中, 除仔猪外 , 还应选择 一部 分肥育猪及 后备种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91b50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7.png)
该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蚊子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猪只感染后,病毒在猪体 内繁殖,再经蚊子叮咬传播给其他健康猪只,形成病毒的传播循环。
临床症状与危害
临床症状
病猪常表现为高热、头痛、抽搐、昏迷等症状。严重病例可出现呼吸困难、瘫痪 ,甚至死亡。
危害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导致猪群大量死亡,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发展。同时,该 病也可能传染给人类,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灭鼠防蚊
定期灭鼠,减少蚊虫孳生 地,防止病毒通过蚊虫传 播。
环境消毒
定期对猪场、猪舍及周围 环境进行消毒,杀灭病毒 和其他病原微生物。
饲养管理防控措施
饲料管理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猪只 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密度控制
合理控制猪只饲养密度,减少应激 ,提高猪群体健康水平。
疫病监测
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发 现并处理疑似病例,防止疫情扩散 。
多价疫苗
开发包含多种病原体的多价疫苗,以扩大疫苗保 护范围,降低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率。
个性化疫苗
针对不同年龄、品种的猪,研发个性化疫苗,以 提高疫苗的针对性和保护效果。
防控技术创新与推广
1 2
智能化监测技术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猪流行 性乙型脑炎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实现疫情的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从业人员培训
定期举办针对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屠宰场工人等的培训班,提升他 们的专业技能和防控水平。
社会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的防控知识,增强公众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05
未来展望与研究重点
新型疫苗研发与应用
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出更安全、有效的猪流 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以提高预防效果。
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表
![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ff8dc57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e.png)
种禽场采样记录表市县(区)镇(乡)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6 H5-Re13株+H5N8 H5-Re14株+H7N9 H7-Re4株)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2 rHN5801株+ rGD59株,H7N9 rHN7903株)—1—种禽场检测项目及方法种公猪采样记录表—3——5—种猪场检测项目及方法种用乳用牛羊场采样记录表备注:样品类别:填血清、抗凝血或口鼻拭子;畜种:填牛,羊;家畜类别:填种公畜,种母畜或后备畜—7—种用乳用牛羊场检测项目及方法—9—2024年猪群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填表日期:年月日说明:本表格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专用,信息严格保密。
单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畜病监测室联系人:郑辉*************。
—11—屠宰场采样登记表采样地点:____ _ 省(区、市)_____ 市(地、州)______县(市、区)__ __乡(镇、街道)屠宰场名称:______________ _ ;采样单位(公章):___________________采样人:_______ ___;采样日期:______ _年_ ___月___ _日注:1. 屠宰场采样需采集每头猪的扁桃体、肺脏、肺门淋巴结、脾脏、肠系膜淋巴结等。
2. 本表用于屠宰场采样登记,按被采样猪的来源(省-市/地/州-县)分栏填写,并顺序编号。
3. 此单一式三联,一联随样品封存,另两联分别由采样单位和屠宰场保存。
发病猪群采样登记表注:1.本表适用发病采样,每个采样场只填写一份表,同一个县(市、区)的不同场分开填写,按顺序编号。
2.此单一式三联,一联随样品封存,另两联分别由采样单位和养殖场/户保存。
3.请按照《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NY/T541-2016)进行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
采样过程中应规范操作,防止人员感染,并做好环境消毒以免散毒。
—13—2024年牛/羊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填表日期:年月日说明:本表格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专用,信息严格保密联系单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畜病监测室(青岛市南京路369号266032)联系人:刘爽*************发病牛/羊群采样登记表编号:注:1.本表适用发病采样,每个采样场只填写一份表,同一个县(市、区)的不同场分开填写,按顺序编号。
猪乙型脑炎病流行、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乙型脑炎病流行、症状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ee8ca1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8.png)
与畜业技术|饲养管理猪乙型脑炎病流行、症状及防治措施王存军单存松王昌玉(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266200)摘要: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养殖业发展加快。
目前饲养方针是预防大于治疗,而养殖者考虑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如何使疾病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做好猪乙型脑炎病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猪乙型脑炎病属于人畜共患病,病猪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高温、流产、死胎等现象,而公猪最主要的特征是睾丸一侧或两侧发生肿胀,出现睾丸发炎等现象。
本文介绍猪乙型脑炎病毒的临床症状,提出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对养猪业工作人员提供帮助,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猪乙型脑炎病毒;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猪乙型脑炎主要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发的,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母猪岀现产子数减少、流产、死胎、畸形胎、弱胎等现象。
公猪主要表现为睾丸炎,因此,猪乙型脑炎病毒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和财产安全。
本文主要通过从猪乙型脑炎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1猪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猪乙型脑炎病毒归属于DNA型病毒,病毒成球状,有囊膜,能通过在鸡胚接种的方式培育。
猪乙型脑炎病毒主要通过感染猪的中枢神经及死亡胎儿的脑组织而造成发病。
此外,猪乙型脑炎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对动物和人造成重大安全危害。
由于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能力较差,对温度和各种消炎药都十分敏感。
因此,常用的生产消毒药物有2%的氢氧化钠溶液、3%苏儿溶液等都有良好的杀灭乙型脑炎病毒的作用叫无论发病还是感染,血凝抑制抗体和综合抗体有助于诊断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动物。
在动物感染初期,血液经过检测会发现少量病毒,随着时间越长,经过检测血液中的病毒会越来越多。
并且在规模化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猪的饲养面积过大及通风问题,会岀现大量蚊虫等吸血昆虫的不断叮咬,造成病毒扩散,对规模化猪场养殖造成严重的损害。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发病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病时间在7耀9月份,发生在夏季适宜蚊虫活动旺盛的时期,该病的发生多呈发散性,大部分呈现成流行性。
规模养殖猪场主要疫病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报告
![规模养殖猪场主要疫病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6f3a1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d.png)
规模养殖猪场主要疫病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报告魏玉明;钱振波【摘要】为了分析大型猪场的发病情况,笔者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6个年生产能力万头以上的规模化猪场猪的发病、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关于发病率和死亡率,种公猪分别为10.0%、3.3%,生产母猪为8.4%、1.8%,哺乳仔猪为20.7%、8.9%,保育仔猪为10.7%、5.9%,育肥猪为8.5%、2.1%.应用实验室血清学方法对O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支原体肺炎、细小病毒病、副嗜血杆菌病、衣原体病、圆环病毒病、乙型脑炎、弓形虫病、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布鲁氏菌病等14种疫病进行了检测,猪场各生产环节经免疫的O 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和支原体肺炎5种疫病的抗体阳性率分别达到76.3%以上;查出细小病毒病、副嗜血杆菌病、衣原体病、圆环病毒病、乙型脑炎、弓形虫病、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布鲁氏菌病等9种感染疫病,其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5%、37.0%、35.1%、32.6%、29.3%、26.6%、1.6%、1.3%和0.5%.猪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各感染疫病的抗体阳性检出率也不尽相同,并且两病或多病混合感染的情况较为严重.【期刊名称】《畜牧兽医杂志》【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5页(P97-101)【关键词】规模养殖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作者】魏玉明;钱振波【作者单位】甘肃张掖生态科学研究院,甘肃张掖734000;张掖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张掖市畜牧兽医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8多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经济的兴起,张掖市的规模养猪生产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一大批万头级规模养猪场在各地纷纷建设投产,带动了养猪业由千家万户散养、农村适度规模饲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的转变,对保障市场供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综合防治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综合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113b69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2.png)
1病原与流行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属自然疫源性疫病。
JEV于上世纪50年代首先在日本分离获得,因此又称为日本脑炎病毒,所致疾病在日本称日本乙型脑炎。
在我国为了与甲型脑炎相区别,将该病定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JEV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根据基因序列的差异,有五个基因型分类。
我国以基因Ⅲ型为主,但近年来基因Ⅰ型JEV在国内多地发生,表明病毒基因型的地域性分布变得愈来愈复杂,病毒地域间的扩散传播已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本病有夏秋季节多发的特点, 尤其是在蚊虫活动旺盛的炎热夏季高发,以往主要在亚洲及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在多个非乙脑流行国家相继发生,表明该病已突破原有的地域范围,正在不断扩散传播。
带毒动物为该病的传染源,其中猪和马是JEV在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贮存与增殖宿主和传染源。
马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与终末宿主,猪是最主要的增殖宿主、扩散宿主和传染源。
猪感染JEV后,容易产生病毒血症,血液中病毒量较多,通过蚊→猪→蚊循环,使病毒不断扩散。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库蚊、伊蚊、按蚊等) 叮咬传播,其中最主要的是三带喙库蚊传播;猪感染后还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此外,野禽和其他哺乳类动物以及冷血动物, 也可散播本病。
JEV对多种动物易感,其中马、猪及人最易感。
本病发生有严格的季节性特征,大部分病例集中发生于7月~10月份蚊虫滋生繁殖活动旺盛期,但在热带地区,可长年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生流行与蚊虫的密度曲线相一致,气温、雨量与本病的流行也有密切关系。
在我国随地理环境的不同,流行季节也略有不同,如东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8—10月份,华北地区在8—9月,华南地区在6—9月份。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猪群对于本病高度易感,感染后一部分患猪有比较明显的症状,临床上以发热、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病变为特征,虽然绝大多数病例在病愈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不再复发,但一旦感染,容易产生毒血症,成为带毒的传染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场和 l 2个养 殖小 区 , 计 5 2份 。免疫 猪群 血 共 9 清样 本来 自 4个地 区 , 性感 染 抗 体 检 测 阴性 的 猪 隐
群 于 采样 前 1个月 按 照 疫 苗 说 明书 肌 肉注射 疫 苗 ,
共 采集 血 清样 本 1 4份 。 0
c y i uih ov n e,59 s r r n G z ou pr i c 2 e um a p e r m i m u z d w i r d 1 e u s m p e r m m m u z d s i r e e s m l sf o un m nie s ne y an 04 s r m a l s fo i nie w ne y w r
mu ie wi e y s o d t a E v c i e h d i d c d t e lv lo n i o y S a r w h o cu in t a , h r r nz d s n r h we h t V a c n a n u e h e e f a tb d . o we c n d a t e c n l s h t t e e we e J o v r e iu V n p a e t i f ci n i h wi e y o ih u a d t a h u d b r v n e y J V a cn . e y s ro sJ E i a p r n n e to n t e s n r fGuz o n h ts o l e p e e t d b E v cie KE W ORDS:Gu z o r v n e i Y ih u p o ic ;pg;J p n s n e h l i ;e i e o o y n e t a in a a e e e c p ai s p d mil g ;iv s i t t g o
12 试剂 猪 乙型 脑炎 病毒 E S . I A抗 体 检测 试 剂 I
盒 ( 产批 号 :0 5 8 , 自武汉 科前 动物 生物 制 品 生 100 )购 有 限责 任公 司 。
1 3 疫 苗 种 类 猪 乙 型 脑 炎 活 疫 苗 ( A1 42 . S 41
株 ) 购 自武 汉科 前动 物 生物制 品有 限责任 公 司 。 ,
是 主要 的传 染源 , 同时 也 是 人类 感 染 传 播 循 环 重 要 的环节 , 鸟和 蝙蝠也 可能 是重 要 的传 染源 l ] 而 - 。猪 3 乙型 脑炎 的流行 和暴 发不 仅会 给养 猪业 带来 巨大 经
济损 失 , 且会 严重 危害 人类 健康 , 而 对公 共卫 生安 全 构成 巨大 威 胁 。为 掌 握 贵 州 省 猪 群 目前 J V 隐 性 E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学 报
l 56 l
Chi e e J ur a fZo os s n s o n lo on e
2 1, 27 ( 2) 01 1
文章 编 号 :0 2 6 4 2 1 ) 2 1 6 3 1 0 —2 9 (0 1 1 —1 5 —0
贵 州省 猪 乙型脑 炎 血清 流 行病 学 调 查
持疫苗免疫 。 关键词 : 州省 ; ; 贵 猪 乙型 脑 炎 ; 行 病 学 ; 查 流 调 中图 分 类 号 : 3 3 2 文 献标 识 码 : R 7 A
Th e o pi e i l g c ls r e fPo c ne e d m i e s r e d m o o i a u v y o r i pi e c
3 贵 州 省 农 业 委 员会 , 阳 5 0 2 . 贵 505
1 1 血清样 本 .
非 免 疫 猪 群血 清 样 本 采 自贵 州 省
贵 t 、 义市 、 E 遵 市 凯里 市 、 毕节市 、 盘水 市 和黔东 南 六
1 2期
程振 涛 等 : 州省猪 乙型脑 炎血 清流行 病 学调 查 贵
3 Th rc lr alC mmiteo ih uPr vn e,Gu y n 5 0 5 Ch n ) . eAg iutu o t f Gu z o o ic e ia g 5 0 2 , ia
AB TRAC :n o d rt e h s a eo i a p r n n e to n h fe tv n s fv c i ei S T I r e o g t e me s g f EV n p a e ti f ci n a d t e e f c ie e so a cn mmu ia i n o wi t J nz t fs n o
感染 情况 及疫 苗免疫 效 果 , 2 1 在 0 O年 4 1 月 间采 — 1
集 了 贵州 省 6个 地 州 市 6个 种 猪 场 、 6个 规模 养 猪
染 的人 畜在 病 毒血 症 阶 段 都可 成 为 传 染 源 , 中猪 其
场和 1 2个养 殖小 区 的血清 样本 7 0份 , 测猪 乙型 2 检 脑 炎抗 体状 况 , 分析 检测结 果 , 以期 为贵 州省 猪群 及 易感 人群 的 乙型脑 炎防控 提供 理论 参考 依据 。
1 4 猪 乙型脑 炎血 清 抗 体 检 测 参 照 检测 试 剂 盒 . 说 明 书进行 。在 酶 标 仪 上测 各 孔 (D 值 。试 验 成 )
立的条件为: 阳性 对 照 孔 平 均 O 值 ≥ 1 0 阴 性 D .,
对 照孔 平均 O 值 必 须 < 0 3 D . 。判 定 标 准为 : 品 样 OD 值 > 0 4 , 为 阳性 ; 品 (D 值 在 0 3 — .2判 样 ) .8 0 4 之 间 , 为 可 疑 ; 品 (D 值 < 0 3 , 为 .2 判 样 ) .8判
1 材 料 与 方 法
*贵 州 省 农 业 委 员 会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州 主 要 动 物 疫 病 免 疫 监 测 I 贵 I省 研 究” 2 1 9 和 贵 州 省 科 技 厅 重 点 实 验 室 项 目“ 州 省 动 物 疫 ( 0 00 ) 贵 病 与兽 医公 共 卫 生重 点实 验 室培 育 I o 14 0 ” 合 资 助 - 1 ]0 8 联 2 作 者 单 位 :_ 州 大 学 动 物科 学 学 院 , 阳 5 0 2 ; l贵 贵 5 0 5 2 贵州 省 动 物疫 病 研 究 室 , 阳 5 0 2 ; . 贵 5 0 5
d t ce yEII A e t. ers l h we h EV n p a e tifcin rt fs n r s5 . 7 ( 5 / 9 ) Th r r eetd b S t s Th e ut s o d t eJ s ia p r n ne t aeo wiey wa 9 9 3 5 5 2 ; ee we e o
猪 乙 型脑 炎 (a a eee cp a t E) 称 日 J p n s n e h l i J 俗 is 本 乙 脑 , 由 乙型 脑 炎 病 毒 (a a eee cp a t 是 J p n s n e h li is vr s E 引起 的一种 以妊 娠母 猪 流 产 、 i V) u J 产死 胎 , 公
dic e nc n s r m a plsc le t d f o d fe e ts i r ii sa d tm e The d t c i e uls o e um ntbo r m m s r pa y i e u s m e o lc e r m ifr n w ne y cte n i . e e ton r s t fs r a i dy f o i
l 7 1 5
州 等贵州 省 6个地 ( 、 ) 6个种 猪 场 、 州 市 的 6个 规 模
养 方 式进 行 J V 隐 性 感 染 抗 体 水 平 统 计 , 果 见 E 结
表 2 。
表 2 不 同饲 养方 式 猪 群 J V 抗体 检 测 结 果 E
T b 2 Dee t n o EV a t o y f o s n r r d wih a. tc i f J n i d r m wi e y b e t o b
猪睾 丸肿 大 , 少数 有 神 经症 状 为 主 要 特 征 的蚊 媒 人 兽 共患传 染 病l ] 1 。乙 型脑 炎 是 一 种 自然疫 源 性 疫
病, 约 6 大 O余种 动物 及 人 类 均可 感 染 J V, E 成年 动
物 和人 往往 呈 隐性感 染 的带毒 状态 。病 畜及 隐性 感
阴 性
由表 2 果 可 见 , 结 种猪 场 、 规模 养猪 场和 养殖 小 区 的 J V 隐 性 感 染抗 体 分 别 为 3 . ( 6 1 5 、 E 6 8 4 / 2 )
( . n ttt f An ma sa e。 Gu z o ie st Guy n 5 0 5, ia 1 I siueo i lDie s ih u Un v riy, ia g 5 0 2 Chn 2 L b r tr rAn ma de cDie s f Gu z o Guy n 5 0 5 C ia . a o ao yfo i lEpi mi sa eo ih u, ia g 5 0 2 h n
程 振 涛 , 。 陈军 义 , 岳 筠 周 碧君 , ~, 。 文 明 , 开功 , 。 王 隆 华。 , 。 李敬 丹
摘 要 : 目的 了解 贵 州 省 猪 群 中 J V 隐性 感 染 情 况 及 疫 苗 免 疫 效 果 。方 法 采 集 了未 免 疫 猪 群 血 清 样 本 5 2份 和 免 E 9 疫猪 群 血 清 14份 , 行 猪 乙型 脑 炎 病 毒 血 清 抗 体 E S 检 测 。结 果 贵 州 省 J V 隐性 感 染 抗 体 平5 5 2 , 同地 区 隐性 感 染 率 略 有 不 同 ; 养 殖 方 式 上 ,E 隐性 感 染 率 呈 现 种 猪 场 < 规 模 养 猪 场 < 养 殖 小 区 的趋 势 ; 时 问 上 9)不 在 JV 在 呈 现 4 o月 份 为 上 升 阶段 ,1月 份 出现 下 降 ; 疫 苗 免疫 猪 群 的调 查 显 示 ,E 疫 苗 能刺 激机 体 产 生 良好 的血 清 抗 体 水 平 。 —1 1 对 JV 结 论 贵 州 省 未 免 疫 猪 群 存 在 严 重 的 J V 隐性 感 染 情 况 , 染严 重 程 度 与 本地 蚊 群 的 繁 殖 季 节 呈 正 相 关 性 , 病 的预 防 应 坚 E 感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