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纳米氧化铝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纳米氧化铝制备
![纳米氧化铝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fb81b01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d.png)
纳米氧化铝制备引言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纳米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物理性能。
本文将探讨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制备方法1.真空热蒸发法–通过将铝金属加热到高温,使其蒸发后冷凝成纳米颗粒。
–优点:制备工艺简单、经济实用。
–缺点:得到的纳米氧化铝颗粒分散性差,易形成团聚体。
2.气相沉积法–通过将氢氧化铝前驱体在高温气相条件下分解成纳米氧化铝。
–优点:纳米颗粒大小可控,分散性和纯度较高。
–缺点: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3.溶胶-凝胶法–将金属有机化合物或无机金属盐在溶液中溶解,形成溶胶。
–经过凝胶处理,使溶胶变为凝胶,然后加热使凝胶转变为纳米氧化铝。
–优点:可控制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
–缺点:制备过程复杂,涉及多个步骤。
4.水热法–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将铝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再将氢氧化铝加热转化成纳米氧化铝。
–优点:制备简单、成本低。
–缺点:纳米颗粒易团聚。
优化制备条件1.温度控制–不同制备方法对温度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方法进行调节。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导致纳米颗粒的不均匀形成或团聚。
2.pH值调节–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中,酸碱度对纳米氧化铝的形貌和尺寸有影响。
–合适的pH值能够控制纳米颗粒的均匀生长。
3.前驱体浓度–在溶胶-凝胶法中,前驱体浓度对纳米颗粒的尺寸具有一定影响。
–较低的前驱体浓度可能导致纳米颗粒的过小。
4.添加剂–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中,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或稳定剂可改善纳米颗粒的分散性。
–添加剂可防止纳米颗粒的团聚,提高制备效果。
应用前景1.催化剂支撑材料–纳米氧化铝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是理想的催化剂支撑材料。
–可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有机物催化转化等领域。
2.纳米复合材料–将纳米氧化铝与其他材料制备成纳米复合材料。
–可应用于防腐蚀涂料、导电材料等领域。
3.生物医学领域–纳米氧化铝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与改性研究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与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dc2ba0ce009581b6ad9eb69.png)
纳米氧化铝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材料,其和橡胶、塑料等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在航天、国防、化工、微电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
通过分析不同的纳米氧化铝制备方法,为纳米氧化铝应用奠定根底,加强纳米氧化铝改性工艺研究,推动纳米氧化铝更加广泛的应用。
1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1〕固相制备法?纳米氧化铝的固相制备法是指铝盐或者金属铝加热分解或者直接研磨以后,进行煅烧,对其进行固相,最终得到氧化铝。
在实际应用中,固相法还可以分为非晶晶化法、热解法和燃烧法,非晶晶化法是指非晶态化合铝进行退火处理,合理控制反响条件,最终得到氧化铝纳米晶体[1].热解法是对铝盐进行热分解,然后研磨,最终得到纳米氧化铝粒子。
纳米氧化铝固相制备法,操作工艺简单、本钱低,但是纳米氧化铝颗粒粒径较大,容易发生氧化变形。
〔2〕气相制备法?纳米氧化铝的气相制备法主要是通过电弧加热、电子束加热、激光蒸发、等离子体等物质或者利用气体将铝盐或者氧化铝转换为气体,使气体发生化学或者物理反响,然后进行冷却凝聚成为纳米氧化铝细微粉体。
气相制备法又分为气相水解法和蒸发冷凝法,气相水解法是指在氧、氢火焰中铝盐进行高温水解,然后离析出纳米氧化铝超微粒子。
蒸发冷凝法是指对氧化铝加热使其发生气化,在惰性气体中进行冷却凝结,最终得到纳米氧化铝超微粒子。
气相制备法的纳米氧化铝产物非常精细,反响条件也很容易管理和控制,通过控制不同的反响气体可以得到不团聚或者少团聚的纳米氧化铝超细粉末,颗粒的分布窄、粒径小、分散性较好。
但是纳米氧化铝制备法需要多种精密设备和仪器,本钱相对较高,并且产率较低,无法满足大量生产要求。
〔3〕液相制备法?纳米氧化铝液相制备法是指按照不同材料的组成情况,调制溶液,采用可溶性铝盐,使各种元素呈现离子态,通过水解、升华、蒸发等工艺,使用适宜沉淀剂,使氧化铝金属离子沉淀出去,将结晶物脱水最终得到纳米氧化铝超微粉体。
①沉淀法。
沉淀法是指通过添加适宜的沉淀剂,使铝离子从原料液中形成沉淀物,经过加热分解、枯燥、洗涤、过滤等工艺,得到纳米氧化铝颗粒。
纳米球型氧化铝
![纳米球型氧化铝](https://img.taocdn.com/s3/m/a0de21b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1.png)
纳米球型氧化铝1纳米球型氧化铝的概述纳米球型氧化铝是指由纳米颗粒组成的球形氧化铝颗粒。
它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度和良好的可控性,因此在催化、吸附、光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球型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多样,如模板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
2纳米球型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纳米球型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模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聚苯乙烯微球通常被用作模板,通过将氧化铝溶胶滴在微球表面上,使氧化铝晶体以微球为中心从外向内沉积形成球形结构,然后通过高温处理获得氧化铝球。
另一种方法是共沉淀法。
在这种方法中,氧化铝和其他化学品在合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颗粒。
随着反应进行,氧化铝颗粒逐渐生长并形成球状结构。
然后颗粒需要经过高温处理来保持球形结构。
溶胶凝胶法也是一种制备氧化铝纳米球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先制备出氧化铝溶胶,再将溶胶在氨水或乙醇中凝胶化。
通过高温处理可以得到氧化铝纳米球。
3纳米球型氧化铝的作用纳米球型氧化铝在催化、吸附、光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作为催化剂,纳米球型氧化铝广泛应用于催化加氢反应、氧化反应、醇缩合反应、脱氢反应等。
此外,纳米球型氧化铝还可用作催化剂载体,可以将金属离子、有机分子等载入其孔隙中,从而进一步优化催化剂的性能。
在吸附方面,纳米球型氧化铝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可以应用于污染物的吸附和分离。
在光学方面,纳米球型氧化铝可以制备出高透过率的光学薄膜,还可以应用于制备纳米结构光学材料。
在生物学方面,纳米球型氧化铝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被用作药物载体,将药物包裹在其孔隙中,并通过控制孔径大小来控制药物释放速率。
此外,纳米球型氧化铝还可用于细胞培养基的表面修饰,从而改善细胞的生长和黏附。
4纳米球型氧化铝的前景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纳米球型氧化铝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控制氧化铝纳米球的形态、大小、孔径和表面修饰,可以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
例如,纳米球型氧化铝可以与其他纳米材料结合,通过构建复杂的结构来应用于光催化、传感等领域。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工艺综述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工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2e59fe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2.png)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工艺综述摘要:纳米氧化铝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根据实际生产中的不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
氧化铝是一种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等,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冶金、化工等领域。
纳米氧化铝是白色晶状粉末,具有α、β、γ、δ、η、θ、κ和χ等十一种晶体,兼具氧化铝和纳米材料的特性,所以具有良好的光、电、磁、热、机械等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催化剂及其载体、陶瓷、光学材料、微电子等领域关键词:氧化铝;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一、纳米Al2O3制备纳米氧化铝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根据实际生产中的不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
李磊[1]采用模板法合成纳米球形氧化铝,研究发现化铝的结构和形貌受到实验条件、实验材料的混合比等因素的重要影响。
当阿拉伯胶粉单独作为模板时,球形氧化铝颗粒化程度较高,并且平均孔径约为3.6nm和8.5nm,但孔径集中较小,较大的孔径分布较宽。
当以阿拉伯胶粉和P123为模板时,制得的氧化铝形貌更好,粒度更均匀,分散性更好,平均孔径约13.1nm,表明加入P123对氧化铝的制备起促进作用。
唐浩林[2.]等人,采用溶胶等离子喷射合成法制备纳米氧化铝,这一方法考虑了氢氧化铝溶胶和等离子焰的特殊化学性能,成功合成了均匀分布、平均粒径为20nm、完全结晶的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因为采用了二次焙烧,所以材料的团聚现象并不明显。
杜三明[3]等人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了微米和纳米Al2O3纳米涂层,对比了两种陶瓷涂层的组织、力学及摩擦磨损行为。
研究发现与微米Al2O3涂层相比,纳米Al2O3涂层颗粒之间的结合更紧密,从而大大提高了结合强度和硬度。
纳米Al2O3涂层的摩擦系数低,且波动幅度更稳定,表面光滑,磨损率低,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马爱珍[4]等人首先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了 Al2TiO5 基复合材料,基于此,添加造孔剂PMMA,制备的微球呈规则的孔形形态,且分布均匀。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decc3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7.png)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纳米氧化铝作为一种典型的纳米材料,其制备及应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一、纳米氧化铝的制备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纳米氧化铝制备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是将溶胶和凝胶相互转化制备纳米材料。
溶胶是一种均匀的溶解液体,而凝胶则是静置后,具有凝固状态的胶状物。
溶胶的制备一般使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盐等作为原料。
通过加入催化剂、保护剂等辅助剂,可以调节物质反应和氧化过程的速度及方向,从而制得不同质量的氧化铝材料。
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简单、易操作、易于扩大生产的制备纳米氧化铝方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水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具有很强的溶解性,可以将较难溶解的物质转化为可溶物质。
在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结晶度、均匀粒径分布的氧化铝纳米材料。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利用高温高压下气体分解反应制备纳米氧化铝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获得所需的气体和沉积材料。
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气体浓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尺寸和形态的氧化铝纳米材料。
二、纳米氧化铝的应用1. 电子材料纳米氧化铝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如高介电常数、低损耗、高绝缘强度等。
因此,纳米氧化铝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
例如,纳米氧化铝可用于制备压敏电阻、介电层等电子元件。
2. 光学材料纳米氧化铝材料在光学材料中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控制纳米氧化铝的粒度,可以调节其光学性质,如透过率、反射率等。
此外,纳米氧化铝还可以作为光致变色材料、高光谱材料等。
3. 磁性材料在磁性材料领域,纳米氧化铝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将纳米氧化铝与磁性材料复合,可以有效改善其性能,例如提高介电常数、阻抗等。
此外,纳米氧化铝还可以作为电磁屏蔽材料等。
4. 生物医药材料近年来,纳米氧化铝在生物医药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研究。
高纯纳米氧化铝
![高纯纳米氧化铝](https://img.taocdn.com/s3/m/c1566d4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e.png)
高纯纳米氧化铝高纯纳米氧化铝是一种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新材料,它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电子材料、陶瓷材料、涂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
下面将从高纯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备方法高纯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沉淀法等多种方法。
溶胶-凝胶法是将金属有机溶液或无机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加入催化剂或控制温度等条件,使其形成氧化物胶体,然后通过干燥和煅烧等处理得到高纯度的氧化铝粉末。
水热法是将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水相中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络合物,然后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使其形成晶体,在经过分离、洗涤和干燥等处理后得到高纯度的氧化铝粉末。
沉淀法是将金属盐溶解在水中,加入沉淀剂使其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然后通过煅烧和分离等处理得到高纯度的氧化铝粉末。
二、物理和化学性质高纯纳米氧化铝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其晶体结构为纤锌矿型结构,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同时,它还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磁学等性质,在电子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三、应用领域1. 催化剂领域:高纯纳米氧化铝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工业废气净化和石油加工等领域。
2. 电子材料领域:高纯纳米氧化铝在电子材料中主要用于制备高压陶瓷电容器、微波介质陶瓷以及其他复合陶瓷材料等。
3. 陶瓷材料领域:高纯纳米氧化铝在陶瓷材料中主要用于制备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陶瓷制品,如切割工具、陶瓷轴承等。
4. 涂料领域:高纯纳米氧化铝可以作为涂料中的添加剂,提高涂层的耐候性、硬度和耐腐蚀性,同时还能提高涂层的光泽度和透明度。
5. 生物医药领域:高纯纳米氧化铝在生物医药领域中主要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药物缓释系统和人工骨骼等。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高纯纳米氧化铝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材料科学中的纳米氧化铝制备技术
![材料科学中的纳米氧化铝制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366a0f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9.png)
材料科学中的纳米氧化铝制备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材料优化性能的需求不断增长,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而纳米氧化铝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技术,以及其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纳米氧化铝的基本特性纳米氧化铝是由纳米级氧化铝颗粒组成的粉末状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首先,纳米氧化铝颗粒的比表面积非常大,使其表面活性极强,从而增加了其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的可能性。
其次,纳米氧化铝颗粒的晶格结构一般比较完整,晶界面的能量较高,对外界环境的响应也更为敏感。
另外,纳米氧化铝颗粒的尺寸越小,其量子效应和量子限制效应更加显著,材料的光学、磁学、热学、电学等性质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二、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目前,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最早被应用于纳米氧化铝制备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溶解氧化铝前驱体(如氯化铝、硝酸铝等)于溶剂中,形成溶胶,再通过加热、干燥等过程转变为凝胶,最终经过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铝。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得到较为均匀的纳米氧化铝颗粒,但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并且产物中常常会存在一定量的杂质。
2. 比较浸出法比较浸出法是通过将铝金属与氢氧化物混合,经过合适的处理,得到纳米氧化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加工便捷等优点,但是需要使用强碱性溶液,有一定的环境风险。
3. 等离子体化学法等离子体化学法是一种新兴的纳米氧化铝制备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气相放电等离子体产生活性氧化铝物种,并与前驱体反应生成纳米氧化铝颗粒。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纯净的纳米氧化铝,但需要较高的制备成本。
三、纳米氧化铝的应用纳米氧化铝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光学材料纳米氧化铝在光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薄膜、光学器件等,如LED封装、光伏电池、光学滤波器等。
氧化铝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氧化铝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f08ea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6b.png)
氧化铝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氧化铝纳米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氧化铝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一、氧化铝纳米材料的制备氧化铝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热分解法、物理气相沉积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制备氧化铝纳米材料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溶胶-凝胶法是以溶胶体系中的金属离子为原料,通过加热处理,使其发生聚合和凝胶化,然后再经过干燥和煅烧等工艺得到纳米氧化铝材料。
此外,还可以通过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材料。
水热法是指将金属离子与一定量的水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从而形成纳米氧化铝。
二、氧化铝纳米材料的应用1. 催化剂氧化铝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的酸碱中心等特点,可以用作催化剂的载体,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例如,将纳米氧化铝与贵金属复合制成催化剂,能够有效地催化苯环的加氢反应。
2. 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氧化铝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水处理,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研究表明,纳米氧化铝比传统的氧化铝更具有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因为其比表面积更大,可以更充分地与重金属离子接触。
3. 透明导电薄膜另外,氧化铝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透明导电薄膜。
将氧化铝纳米材料制备成透明导电薄膜,可以用于光电显示器等领域。
4. 生物传感器最近,氧化铝纳米材料还被发现可用于生物传感器。
纳米氧化铝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被用作生物传感器的材料。
例如,将纳米氧化铝和生物分子复合制成生物传感器,能够实现对特定生物分子的敏感检测。
三、总结氧化铝纳米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铝材料,其应用领域包括催化、水处理、透明导电薄膜和生物传感器等。
这些应用领域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氧化铝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的发展。
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方法
![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0be1701711cc7931b71622.png)
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方法高纯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等。
各种方法都有其一定优势,但是也存在不足,因此一般根据实际产品要求来选择不同的制备方法。
1.固相法固相法主要是将铝或铝盐研磨煅烧,发生固相反应后直接得到纳米氧化铝的方法。
该法可分为:机械粉碎法、固相反应法;机械粉碎法是用各种超细粉碎机将原料直接粉碎成超细粉。
常见的超细粉碎机有:球磨机、行星磨、塔式粉碎机和气流磨粉碎机等;应用较多的是球磨机,但该法很难使粒径达到100nm以下。
固相法制备超细粉比较简单,但是生成的粉体容易产生团聚并且粉末粒度不易控制。
固相反应法又可大致化学溶解法、非晶晶化法、燃烧法。
a)化学溶解法化学溶解法主要包括碳酸铝铵热解法、喷雾热解法、铵明矾热解法三种;铵明矾热解法是通过用硫酸铝铵与硫酸铵反应制得明矾,再根据产品纯度要求再多次重结晶精制,最后将精制的铵明矾加热分解成Al2O3,其反应过程为: 2Al(OH)3+3H2SO4 → Al2(SO4)3 + 6H2O Al2(SO4)3 + (NH4)2SO4 + 24H2O → 2NH4Al(SO4)2·12H2O 2NH4Al(SO4)2·12H2O → Al2O3 + 2NH3 + 4SO3 + 13H2O 煅烧过程收集的炉气可制成硫酸铵循环使用。
该方法工艺简单,但由于生产周期长,难于应用于实际规模化生产。
对铵明矾热解法改进后形成了碳酸铝铵热解法,通过前驱体NH4AlO(OH)HCO3的合成和热解得到高纯度超细氧化铝。
李江[6]等应用分析纯硫酸铝铵和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湿化学法制备单分散超细NH4Al2(OH)2CO3先驱沉淀物,在1100℃下灼烧得到平均粒径为20nm的α-Al2O3纳米粉体。
该方法不产生腐蚀性气体,无热分解时的溶解现象,有利产品粒径的控制并且能简化操作,适合于工艺化生产。
喷雾热解法是将金属盐溶液以雾状喷入高温气氛中,从而使其中的水分蒸发,金属盐发生分解,析出固相,直接制备出纳米氧化铝陶瓷粉好方法。
纳米级氧化铝粉
![纳米级氧化铝粉](https://img.taocdn.com/s3/m/6fad37a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f.png)
纳米级氧化铝粉简介纳米级氧化铝粉是一种具有纳米级尺寸的氧化铝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本文将从制备方法、表征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对纳米级氧化铝粉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制备方法纳米级氧化铝粉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溶胶-凝胶法、气相法、水热法、燃烧法等。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1.溶解:将铝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透明的溶液。
2.凝胶形成:通过加入适当的凝胶剂,使溶液逐渐变稠,形成凝胶。
3.干燥:将凝胶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溶剂,得到氧化铝粉末。
气相法1.气相沉积:通过将铝源蒸发或分解,使其在气相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颗粒。
2.沉积:将气相中的氧化铝颗粒沉积到基底上,形成氧化铝薄膜或粉末。
水热法1.溶解:将铝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溶液。
2.反应:通过加热和加压,使溶液中的铝源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铝颗粒。
3.分离:将生成的氧化铝颗粒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燃烧法1.混合:将铝源和氧化剂混合均匀。
2.点燃:用点火器点燃混合物,使其燃烧。
3.氧化:燃烧过程中,铝源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颗粒。
表征技术对纳米级氧化铝粉进行表征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常用的表征技术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形貌,可以获取纳米级氧化铝粉的粒径、形状和表面结构等信息。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截面,可以获取纳米级氧化铝粉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和晶体缺陷等信息。
X射线衍射(XRD)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样品的衍射图谱,可以确定纳米级氧化铝粉的晶体相、晶格常数和晶体尺寸等信息。
比表面积测定(BET)通过比表面积测定仪测量样品的气体吸附量,可以计算出纳米级氧化铝粉的比表面积,进而评估其颗粒大小和比表面积。
应用领域纳米级氧化铝粉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催化剂纳米级氧化铝粉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环境治理、能源转化等领域。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与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c5dcb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2.png)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纳米材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纳米氧化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就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能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纳米氧化铝的制备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众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溶胶-凝胶法、热分解法、水热法、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铝的有效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将铝碱金属化合物等沉淀至水溶液中,形成胶体,随后加热干燥,并将胶体中的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并使其在水溶液中形成细小颗粒从而制备纳米氧化铝。
2. 热分解法热分解法主要是通过将铝化合物转化为气态铝氯化物,并与水汽反应形成氧化物,使氧化物沉积在基底上,从而获得纳米氧化铝。
3.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通过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使氧化铝晶粒先成核,后生长,构成纳米颗粒的方法。
其主要制备方式是在水溶液中加入铝盐,然后在400℃的条件下反应10小时,从而形成纳米氧化铝。
4.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将金属气体与反应气体混合,通过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形成氧化铝薄膜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等离子体与反应气体的作用,将氧化铝形成在基底表面,从而制备纳米氧化铝。
二、纳米氧化铝的性能纳米氧化铝具有很多优秀的性能,如高比表面积、优异的热稳定性、出色的化学惰性、良好的抗磨损性、良好的机械性能等。
1. 高比表面积纳米氧化铝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主要由于其极小的晶粒大小。
该性能可使其与其他材料表面更加容易发生反应,并且具有更高的活性。
2. 优异的热稳定性纳米氧化铝的晶粒小,表面活性大,由于弛豫出现强烈紊流和细小温度场等热稳定性较好的表面特性,因此与纳米氧化铝处理的表面相结合,其热稳定性也相对较高。
同时,纳米氧化铝也是一种理想的高温材料,可适用于诸如催化剂、太阳能电池、再生能源、热交换器和多孔陶瓷等领域。
3. 出色的化学惰性纳米氧化铝的化学惰性非常出色,对一般的酸碱等化学物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抵抗能力。
纳米氧化铝12
![纳米氧化铝12](https://img.taocdn.com/s3/m/57542982ec3a87c24028c464.png)
纳米氧化铝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纳米氧化铝的分类,以及综述了各种先进的制备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纤维、介孔材料和各种新的制备工艺等的研究进展,对纳米氧化铝的应用领域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氧化铝;制备;应用;研究进展;氧化铝1 前言纳米材料是指其一维尺度小于100nm,且具有常规材料乃至常规微细粉末材料所不具备的许多反常特性的一类材料。
氧化铝与其他材料相比,它具有许多独特、优良的性能,如高熔点( 2015℃)、较高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接点介电性能,电绝缘性好,硬度高( 莫氏硬度9),耐磨性好且成本低廉。
因而氧化铝陶瓷可用于制造高速切削工具,高温热电耦套管、化工高压机械泵零件、内燃机火花塞、人工关节及航空磁流体发电材料等多种陶瓷器件。
但氧化铝陶瓷的韧性低、脆性大,这一陶瓷材料所固有的弱点大大限制了其应用领域。
纳米氧化铝材料的特殊光电特性、高磁阻现象、非线性电阻现象、在高温下仍具有的高强、高韧、稳定性好等奇异特性,以及各种纳米粉体材料共有的小尺寸效应、表面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在催化、滤光、光吸收、医药、磁介质及新材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氧化铝是在地壳中含量非常丰富的一种氧化物。
氧化铝有多种晶型,其中仅α-氧化铝,属高温稳定晶型,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很高的化学稳定性。
通常可使用拜尔法和电熔法来生产α-氧化铝粉体,此类粉体广泛运用于制备各种氧化铝陶瓷。
而具有量子效应的纳米氧化铝粉体还可带来高化学活性、高比表面能、独特光吸收作用等各种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化工等领域。
因此研究和开发纳米氧化铝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1]。
2 氧化铝的分类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氧化铝的结晶态,由于它们各自的晶型转变温度不同,氧化铝又分为低温型和高温型。
已经确定的氧化铝有αβγθκηρχ等几种。
其中最主要的是γ-氧化铝和α-氧化铝[2]。
纳米a氧化铝
![纳米a氧化铝](https://img.taocdn.com/s3/m/eb0ca6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0.png)
纳米a氧化铝纳米氧化铝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和优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纳米氧化铝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内容。
纳米氧化铝是一种颗粒尺寸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氧化铝材料。
相比于传统的氧化铝材料,纳米氧化铝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分散性,这使得它在许多领域具有独特的性能和应用潜力。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相沉积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且简便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金属盐溶液与沉淀剂反应,形成胶体溶胶后经过干燥和热处理得到纳米氧化铝。
水热法则是利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在水溶液中使金属盐反应形成纳米氧化铝颗粒。
气相沉积法则是利用气相反应,在一定的气氛下使金属有机化合物分解并沉积形成纳米氧化铝薄膜。
纳米氧化铝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其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由于其高比表面积,纳米氧化铝具有更多的活性表面位点,从而提高了其催化活性和吸附性能。
此外,纳米氧化铝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热导率和电绝缘性能等。
纳米氧化铝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在催化领域,纳米氧化铝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载体,可用于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其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活性位点使得纳米氧化铝能够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中心,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此外,纳米氧化铝还可用于制备催化剂支撑材料、催化剂载体等。
在材料科学领域,纳米氧化铝可用于制备陶瓷材料、复合材料、涂层材料等。
由于其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纳米氧化铝可以增强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此外,纳米氧化铝还可以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材料等。
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氧化铝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纳米氧化铝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用于药物控释、靶向输送等。
其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纳米氧化铝在药物传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纳米氧化铝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质和潜力的纳米材料,在催化、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浅谈纳米氧化铝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浅谈纳米氧化铝的分类及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d91a20cfc789eb172dc8e1.png)
一
到目 前为止 , 人们 已经发现了许多氧化铝的结
晶态 , 已经确 定 的氧 化铝 有 , B 、 、 、、 x等 、 、 0K 6
1 一 2
第2 期
浅谈纳米氧化铝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覃秀凤
几种 , 中 p 和 x型氧 化铝 , 其 、 其特点是 多孔性 、 高分 散 、高 活性 ,属 活 性 氧化 铝 ;tK 60型 氧 化 1 、、 3 . 、 铝 , 比表 面低 , 其 具有 耐 高 温 的惰性 , 不属 于 活 性 但 氧化铝 ,几乎没有催化活性。其 中最主要的是 O . f 一
究 , 一定 程度 上 限制 了其发 展[ 本文 就 近几 十年 在 1 ] 。
来 国内外纳米氧化铝制备技术进行综述 , 力求其随
着科 学技术 的进步 而不 断发展 。
的化学稳定性、 热稳定性 、 高硬度及耐腐蚀性等一 系列优良特性。 广泛用于人造宝石 、 试剂、 催化剂载 体、 发光材料、 电子 陶瓷基片 , 以及航空航天领域 。 尽管如此 ,纳米 A2, 1 粉末制备技术进展 比较缓 0
系统 地介 绍 了氧 化铝 制备 方 法及 各 种方 法的优 缺 点 , 最后 对纳 米氧化铝 的应 用领 域及 发展 现状做 了阐述 。
【 关键词 】 纳米氧化铝 特性
中 图分 类号 : 6 4 1 0 1.
制备方法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4 3 8 ( 0 0 0 — 0 2 0 1 7 — 0 3 2 1 )2 0 1 — 4
1 纳米氧化铝的结构及分类
11 氧化 铝 的结构 团 .
氧化 铝是 白色 晶状粉 末 , 以铝氧 八 面体 为基 它
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研究
![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ec6f4a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6.png)
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研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氧化铝纳米颗粒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陶瓷材料、催化剂、纳米生物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表面改性研究,以期对该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其中,物理法包括溅射法、电弧法、激光烧结法等;化学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水热合成法等;生物法则包括微生物法、植物法、动物法等。
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获得不同形态和大小的氧化铝纳米颗粒。
以化学法制备氧化铝纳米颗粒为例,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方法——溶胶-凝胶法。
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制备氧化铝溶胶;将溶胶转化为凝胶;将凝胶进行热处理,得到氧化铝纳米颗粒。
其中,制备氧化铝溶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水热、超声等方法进行制备,一般使用氧化铝前驱体(如AlCl3、NaAlO2)和适量的碱性物质(如NaOH、NH3)反应得到。
得到的氧化铝溶胶可以通过离心等方法得到相应的白色沉淀。
将氧化铝溶胶转化为凝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脱水水解实现。
一般来说,制得的氧化铝溶胶和稀硝酸或其他脱水剂混合。
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形成黑色凝胶。
最后是热处理步骤。
将制备好的氧化铝凝胶放入干燥器中,经过蒸发方法除去水分。
再将干燥后的凝胶放在热炉中,进行升温处理。
在高温下,凝胶会分解,形成氧化铝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氧化铝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分散性,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二、氧化铝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研究氧化铝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研究旨在改善其特性和应用。
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包括包覆法、改性剂法和上转换法等。
包覆法是将氧化铝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一层其他材料,如氧化钛、二氧化硅等材料,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包覆后,氧化铝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会减小,表面活性也会得到降低,但表面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性会有所提高。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91438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f.png)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纳米氧化铝(Nano Alumina,Al2O3)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高性能材料。
它的独特性质,如高比表面积、低热导率、高力学强度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使得纳米氧化铝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制备高性能陶瓷、橡胶增强剂、涂料、填料、生物医学领域、环保领域和催化剂等。
制备方法:1.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氧化铝方法。
该方法将金属有机物或金属盐与溶剂混合后,在温和条件下搅拌、蒸发,形成含有Al(OH)3的溶胶体系,然后经过干燥、煅烧等步骤得到纳米氧化铝。
该方法具有高纯度、粒径可控、方法简单等优点。
2.气相合成法气相合成法是另一种高效制备纳米氧化铝的方法。
该方法在气氛下,通过将氧化铝材料的原料进入反应器中,经过高温反应,产生纳米氧化铝颗粒。
气相合成法可制得高纯度、粒径均一的纳米氧化铝,但需要高温条件和特殊设备,设备成本相对较高。
3.燃烧合成法应用:1.陶瓷领域纳米氧化铝在陶瓷领域中,作为添加剂可以改善陶瓷材料的性能,如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改善材料的抗磨损性和抗腐蚀性能等。
此外,纳米氧化铝也可以用来制备透明陶瓷和磁性陶瓷等材料。
2.生物医学领域纳米氧化铝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展示了许多潜在的用途,如用作药物递送系统、抗菌材料和成骨修复材料等。
通过纳米氧化铝的表面修饰,可以实现对细胞的选择性作用,并可能提高其药效,并且其生物稳定性能可以增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3.环保领域纳米氧化铝在环保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如可用于吸附废水和废气中的污染物质,还可以用于光生催化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等。
该材料在光催化反应中表现出高效的光催化性能和光稳定性能,这使得其能够成为一种潜在的环保材料。
4.其它应用领域除上述领域外,纳米氧化铝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电池、导热材料、磁性材料等领域。
例如,通过将纳米氧化铝添加到涂料中,可以提高涂料的硬度和耐磨损性能,同时改善其抗紫外线性能。
高纯纳米氧化铝
![高纯纳米氧化铝](https://img.taocdn.com/s3/m/e7b0d1f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8.png)
高纯纳米氧化铝
高纯纳米氧化铝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和特点。
本文将对高纯纳米氧化铝的来源、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材料。
高纯纳米氧化铝,顾名思义,是指氧化铝在纳米尺度下的制备物质,具有高纯度和纳米级尺寸。
氧化铝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Al2O3,常见的晶体结构有α-Al2O3和γ-Al2O3等。
高纯纳米氧化铝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异的机械性能、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陶瓷、电子材料、光电材料、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纯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气相沉积法、溶液法、燃烧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溶液浓度、温度等参数来调控氧化铝的纳米尺度和性质,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陶瓷领域,高纯纳米氧化铝可以用于制备高强度、高硬度的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在电子材料领域,高纯纳米氧化铝可以用于制备高介电常数的材料,用于制备电容器、介质等器件。
在催化剂领域,高纯纳米氧化铝可以用作载体材料,提高催化剂的分散性和活性,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环境治理等领域。
高纯纳米氧化铝作为一种优异的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相信高纯纳米氧化铝将在各个领域展现出更多的优异性能和应用价值,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纳米氧化铝生产工艺
![纳米氧化铝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d0b61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b.png)
纳米氧化铝生产工艺纳米氧化铝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小的晶粒尺寸和较好的热稳定性等特点。
下面将介绍纳米氧化铝的生产工艺。
纳米氧化铝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物理法是通过机械磨粉、气流磨粉和电弧气体磨粉等方式制备纳米氧化铝。
其中,机械磨粉是指利用高能球磨等机械装置对氧化铝进行碾磨,使之逐渐破碎成纳米尺寸颗粒。
气流磨粉是利用高速气流将氧化铝粉末冲击碰撞使之颗粒细化。
电弧气体磨粉则是通过电弧加热将氧化铝粉末蒸发成气态,然后在高温气体中沉积成纳米颗粒。
这些方法都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分散性较差,往往需要进一步完善工艺。
化学法是通过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气溶胶法等方式制备纳米氧化铝。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通过将金属酸盐与溶剂混合反应得到溶胶,然后通过蒸发、养液、烘干等步骤形成凝胶,最后通过煅烧等处理得到纳米氧化铝。
水热法是指将金属酸盐溶解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配体和调节剂,经过一定条件的加热压力反应生成纳米氧化铝。
气溶胶法则是在气相反应中通过溶胶和气体相互作用形成纳米颗粒。
化学法生产的纳米氧化铝具有粒径均匀、分散性好和表面活性大等优点,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在纳米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纳米颗粒的粒径控制、晶型选择和表面修饰等因素。
粒径控制通常通过改变原料比例、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参数进行调节。
晶型选择可以通过合适的添加剂或控制反应条件来实现。
表面修饰则可以利用有机酸、硅烷偶联剂等化学品进行。
总的来说,纳米氧化铝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需要进行反应控制、参数调节和表面修饰等步骤,以获得满足不同需求的纳米颗粒。
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和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相信纳米氧化铝的生产工艺将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氧化铝纳米颗粒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氧化铝纳米颗粒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2602b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0.png)
氧化铝纳米颗粒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随着人们对环保和绿色化学的关注,催化剂的研究和发展已成为化学领域内的热门话题之一。
而纳米催化剂的研究更是将催化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以氧化铝为代表的催化材料,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进行深入探讨。
一、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繁多,但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
1. 物理法物理法制备氧化铝纳米颗粒主要有气相法和凝胶法。
其中气相法又分为等离子体喷雾和溅射等方法。
凝胶法则是通过ADT法、水解法、毛细管凝胶法等制备氧化铝纳米颗粒。
气相法制备氧化铝纳米颗粒,具有工艺简便、设备需求低、颗粒分散性好等优点。
但也存在制备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精度等要求高、颗粒的后处理麻烦、产率较低等缺点。
而凝胶法则可以制备高质量的氧化铝纳米颗粒,但缺点在于制备工艺繁琐,往往需要经历多个步骤。
2. 化学法化学法制备氧化铝纳米颗粒,主要包括水热合成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离子基参与法等。
其中,水热法是一种基于水的高温和压下合成氧化铝纳米颗粒的方法。
环境友好,对于复杂形态的氧化铝制备效果显著。
而离子基参与法能够精准调控颗粒大小和形态,但在操作过程中的操作控制难度较大。
3. 生物法生物法主要是通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利用它们自身的代谢方式,生成氧化铝纳米颗粒。
由于其过程环保且产物较为纯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1. 氧化铝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氧化铝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的应用范围广泛。
在石油化工领域,它们可以用于加氢反应、裂解反应、重组反应、氧化反应等;在环保领域,可以作为的VOC的催化燃烧催化剂、吸附剂等;在新能源领域,可以作为氢气生产的催化剂和燃料电池的催化剂等。
2. 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学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形态和大小的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可以发现它们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会随着形态和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浅谈纳米氧化铝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浅谈纳米氧化铝的分类及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22a1677fd5360cba1adb9c.png)
用该法制得了粒度为 20—30nm的 γ-Al2O3,并研究 表明: AA和 AHC溶液混合反应时 一定的搅拌强度、有机 表面活性剂、陈化时间对前 驱体晶体结构有重要影响。γAl2O3 的粒径分布及 形貌与 AACH的粒径分布及形貌有 密切的关系, 强化搅拌及添加有机表面活性剂对阻止纳 米颗粒 的团聚有较好的效果。 该方法生产的α-Al2O3,粒径容易控制,其烧结 性能 好,且分解中不产生污染环境的SO3气体等, 同时也没 有 自溶解现象。但该方法过程比较复杂, 成本高且技术 条件不容易控制。
Page 3
2 备 方 法
机械球磨法 化学热解法
硫酸铝铵热解法 碳酸铝铵热分解法 喷雾热解法 其他固相法
沉淀法
液 相 法
溶胶-凝胶法 微 乳 液法
水热合成法
相转移分离法 发泡法
气 相 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激光诱导气相沉积法 等离子气相合成法 Page 4
Page 6
谢谢大家!
祝大家生活愉快!
Page 7
1. 氧化铝的结构 氧化铝是白色晶状粉末,它以铝氧八面体为基 本结构单元。γ-氧化铝晶体结构为 氧离子的立方密堆 砌,产生八面体结构,八面体形成相互连接的四面 体,并形成尖晶石结构。 2. 纳米氧化铝 的分类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氧化铝的结 晶态,已经确定的氧化铝有α、β、γ 、θ、κ、δ、η、χ等 几种,其中β、γ 和 x型氧化铝,其特点是多孔性 高分散、高活性,属活性氧化铝;α、θ、κ、δ型氧化 铝,其比表面低,具有耐高温的惰性,但不属于活性 氧化铝,几乎没有催化活性。其中最主要的是 αAl2O3和 γ-Al2O3圄,氧化铝随温度不同晶型发生转 化的顺序为: 无定形氢氧化铝 600℃ 800℃ 无定形氧化铝 一A1:03(e—AI:03, "q-Al203)~-A1203(0 一Al203,K-A1203) ot-Al203 NO.5 睡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田政权
Page 1
论文题目: Introducation of classific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nanometer Alumina 浅谈纳米氧化铝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一、纳米氧化铝的结构及分类 二、制备方法
Pag 5
用该法制得了粒度为 20—30nm的 γ-Al2O3,并研究 表明: AA和 AHC溶液混合反应时 一定的搅拌强度、有机 表面活性剂、陈化时间对前 驱体晶体结构有重要影响。γAl2O3 的粒径分布及 形貌与 AACH的粒径分布及形貌有 密切的关系, 强化搅拌及添加有机表面活性剂对阻止纳 米颗粒 的团聚有较好的效果。 该方法生产的α-Al2O3,粒径容易控制,其烧结 性能 好,且分解中不产生污染环境的SO3气体等, 同时也没 有 自溶解现象。但该方法过程比较复杂, 成本高且技术 条件不容易控制。
1. 氧化铝的结构 氧化铝是白色晶状粉末,它以铝氧八面体为基 本结构单元。γ-氧化铝晶体结构为 氧离子的立方密堆 砌,产生八面体结构,八面体形成相互连接的四面 体,并形成尖晶石结构。 2. 纳米氧化铝 的分类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氧化铝的结 晶态,已经确定的氧化铝有α、β、γ 、θ、κ、δ、η、χ等 几种,其中β、γ 和 x型氧化铝,其特点是多孔性 高分散、高活性,属活性氧化铝;α、θ、κ、δ型氧化 铝,其比表面低,具有耐高温的惰性,但不属于活性 氧化铝,几乎没有催化活性。其中最主要的是 αAl2O3和 γ-Al2O3圄,氧化铝随温度不同晶型发生转 化的顺序为: 无定形氢氧化铝 600℃ 800℃ 无定形氧化铝 一A1:03(e—AI:03, "q-Al203)~-A1203(0 一Al203,K-A1203) ot-Al203 NO.5 睡眠
(2)碳酸铝铵热分解法(AACH热分 解法 )
该法是铵明矾热解法的改进。先把硫酸 铝铵(记作 AA)加人碳酸氢铵(记作 AHC)使 之反应转化为碱式碳酸铝铵(记作 AACH)沉 淀,沉淀物经陈化、过滤、洗涤、干燥后, 再把高纯的碱式碳酸铝铵焙烧分解制得 αAl2O3。 碱式碳酸铝铵焙烧分解过程为:碱式 碳酸铝铵 →无定型 Al2O3→γ-Al2O3 →αAl2O3。
Page 6
谢谢大家!
祝大家生活愉快!
Page 7
Page 3
2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
固 相 法
纳 米 氧 化 铝 的 制 备 方 法
机械球磨法 化学热解法
硫酸铝铵热解法 碳酸铝铵热分解法 喷雾热解法 其他固相法
沉淀法
液 相 法
溶胶-凝胶法 微 乳 液法
水热合成法
相转移分离法 发泡法
气 相 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激光诱导气相沉积法 等离子气相合成法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