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五代
---中国画论成熟期
绘画发展状况
★以人物画和佛教画为主体
★南唐成立了宫廷画院
★中国画论进入成熟期
★大家: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孙位;
王维(南宗)、李思训(北宗)
唐五代时期的主要画论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山水画论著述张璪《绘境》(传)、王维《山水论》、《山水诀》、荆浩《笔法记》、有画品著作彦悰《后画录》、
李嗣真《续画品录》、张怀瓘《画断》、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品评著作
彦悰《后画录》
1.首次将师承传授引入画品中,提出“变古象今”说
①在其所评的二十七位画家中,指明其师承渊源的就有十五人之多。常用“取法”、“师模”、“师依”、“学宗”、“祖述”、“受业”、“宗匠”,足见其对画家师承关系的重视,这一思想为张彦远所继承并加以发展。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一节,强调说:“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
②他在评阎立本说:“学宗张、郑,奇态不穷,变古象今,天下取则。”
所谓“变古象今”,就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以表现今天的时代面貌。故彦悰认为这是画家们走的一条正确之路。
2.“触物为情”
他评展子虔时说:“触物为情,备赅绝妙。尤善楼阁人物;亦长远近山川,咫尺千里。”“触物为情”说明画家(主体)对物(客体)感受(触)而生“情”,由“情”而产生创作欲望,在创作中使“情”入画,主客体结合,以“情”动人,故而“绝妙”。战国《乐记》云:“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里已有比较完整的“感物”理论。彦悰的“触物为情”说,当来源于《乐记》并首次引用到绘画创作论中,“情”则起的是中介作用。
窦蒙《画拾遗录》
⑴“风格”一词首次出现(p273-274)
冯提伽:寺壁皆有合作,风格精密,动若神契;
①东晋·王廙”画乃吾自画”说,是谓画家要有自己的创作个性、艺术特色,与“风格”内涵相类,但未用“风格”二字;
②南齐谢赫评论诸画家有“风趣巧拔”、“力遒韵雅”,“风趣巧拔”等语指明其不同风格,梁元帝提出“格高思逸”说,其“格高”之“格”,可作“风格”解;
③至窦蒙,“风格”一词在画论中首次出现,其后李嗣真评郑法士有“风格遒俊”;
④清·郑绩“气壮则甚力雄厚而风格高”等语,近代的文艺批评中,“风格”一词才普遍得到应用;
⑤绘画风格包括个人风格、画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等,窦蒙所云乃指个人风格,马克思说:“风格就是人”,南朝·刘勰说:“各师其心,其异如面”,就是说,画家的个人风格就是他的作品中集中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真正体现个人风格的作品是与众不同的。
⑵“气正迹高”(p240)
“尉迟乙僧,澄思用笔,虽与中华道殊,然气正迹高,可与顾、陆为友。”是谓画家审美主体“澄思”,“气正”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画家只有心气正,才能静思(澄思),创作出画迹高妙之作。
李嗣真《续画品录》
1.“得妙悟于神会”
顾生思侔造化,得妙悟于神会。p88
是谓顾恺之作画,不仅强调师法自然,同时,重视作者之“神会”。“神会”即“感兴”说,主要指绘画创作中的灵感现象。
张彦远评张僧繇画“有所灵感,不可具记”(《历代名画记》),说的就是这种灵感现象,即艺术活动达到高潮时画家的一种高度的兴奋状态。
2.“经诸目,运诸掌,得之心,应之手”
千变万化、奇形妙态的世界,经过画家眼睛的观察(经诸目),形成印象,这种印象于心中之所得,即“中得心源”(得之心)形成意象,这种意象通过命笔挥毫(应之手),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其后符载在《观张员外画松图》一文中也有类似的论述:“意冥元化,而万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之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景而出。”清·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无疑来自李嗣真的创作三段论。
3.“动笔形似、画外有情”
董(伯仁)、展(子虔)皆天生纵任,亡所祖述“动笔形似、画外有情”。
清·董棨云:“画固可以象形,然不可求之于形象之中,而当求之于形象之外。”(《养素居画学钩深》)“形象之中”是指画中实的艺术形象,写的是“景”,“形象之外”即指“画外”虚的艺术形象,抒的是“情”,“动笔形似,画外有情”追求的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张怀瓘《画断》
从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序中得知,张怀瓘《画品断》评画分为神、妙、能三品;P171注释2
他在“顾恺之”条中说:“象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亡方,以顾为最”。
论述了三家所画之人物形象(象人)各得其妙:张僧繇“得其肉”变之为“面短而艳”(米芾《画史》)形象丰满可爱;陆探微“得其骨”变之为“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画断》)“陆探微”条:顾恺之“得其神”,即人物之内在精神,为六朝三大家之首。
◆张怀瓘对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的评价影响了张彦远及以后的人对他们的看法。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1.论绘画创作方法
“伏闻古人云: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
他认为绘画活动是一种神圣的事业,要完成这一神圣事业,就必须有一个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过程,认识生活则穷究“天地之不至”、“日月之不照”,表现生活则挥笔而“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这是对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李嗣真“经诸目,运诸掌,得之心,应之手”创作理论的运用和发挥。
2.“有象”与“无形”
至于移神定制,轻墨落素,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
绘画不仅可以表现“有象”“有形”的东西,而且可以表现无象无形(指神、情、心、意)的东西。有象和无形的高度统一,有无相生,而相反其成,与李嗣真的“画外有情”,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实属同旨,都是牵汲到艺术境界中的创造的问题。
3.“写真”,重神似(P212)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顾恺之的“传神”论,通过后人实践,到了唐代周昉,已进入“形神兼备”的成熟阶段。而当时社会上普遍评论作品的优劣,也不只以对象的形似为满足,而贵在神似了,故中国传统肖像画称“传神”,也称“写真”。
4.首次提出“逸品”(P171)
朱景玄继承了张怀瓘“神、妙、能三品”说,并未对其加以解释。但“三品”中之每品又分上、中、下三等,却是他的发展,显然是受到汉末“人物品藻”、“九品中正制”之影响。
在“三品”之外,增加了“不拘常法”的“逸品”,则是他的创举,他认为王墨、李灵省、张志和三人“非画之本法”、“前古之未有”、“故目为逸品”。画论中“逸品”的提出,乃是唐代一部分士大夫审美情趣在绘画美学思想上的一种反映。
山水画论著述
--(传)王维《山水诀》与《山水论》
1.“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P463)
2.意在笔先(P394)
王维所云“水墨最为上”,“游戏三昧”、“妙悟者不在多言”、“意在笔先”,早于唐代张彦远“运墨而五色具”、“妙悟自然”、“意存笔先”,对其后文人画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