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和英语构词法比较研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德语中外来词的构词研究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226唐 骋,孙 瑜:现代德语中外来词的构词研究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现代德语中外来词的构词研究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唐 骋,孙 瑜(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200093)基金项目:上海市高校教师培训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编号:10-17-305-804);上海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金 (项目编号:1F-17-305-009);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基金(项目编号:52-14-113-001)。
作者简介:唐 骋 (1990-),女,上海人,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日耳曼语言学;孙 瑜(1983-),女,山东人,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学。
【摘 要】随着世界的发展,不同国家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语言也在此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外来语的渗入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某种程度上而言,记录了不同文化主体与不同民族之间思想互动的成果。
本文对于德语中外来词的构词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体现出语言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旨在为德语中外来词的发展规律提供一个依据,也为德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德语;外来词;复合构词;接合成分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226-02一、引言现代德语中,复合词以其灵活的构词法和其经济化的表达形式,赢得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复合构词在德语本土词以及外来词中运用甚广,不仅成为拓展德语词汇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也被视作德语语言风格的鲜明标志之一。
复合构词法旨在把一个词组甚至是一个句子的含义压缩至一个新词里,这种构词原理从古高地德语的后期以及中古高地德语时期就已存在。
在中古高地德语时期,由两个部分单词组成的新词形式占绝大多数,18、19世纪,复合构词已出现三、四个组成部分,而到了20世纪复合构词的组合成分已经发展到了五、六个。
其中,起着内部结构连接作用的接合成分的形式亦是层出不穷。
2021德语教学中英德对比法的运用范文2
2021德语教学中英德对比法的运用范文 英语和德语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在两门相同源头的语言中,单词词形和语法、语序相似度较高。
具备了词汇和语法两大基础和经验,对于学习同体系或相似体系的语言更容易做到融会贯通。
这里涉及到语言迁移现象。
语言迁移是一个二语习得领域研究的现象,指由目的语和先前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引起“正迁移”和“负迁移”. 迁移不仅仅指传统的语言迁移研究中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也可以指学习者已经习得的任何其它语言的知识对新语言习得的影响,与此相关的三语习得理论也逐渐发展起来。
利用已有的理论成果和经验,在语言学习中采用对比分析法是具有可行性的。
中国的德语学习者以高校学生和计划赴德国留学或工作的人士为主,这两类人群在中等教育阶段大多已经习得英语并具备外语习得经验,年龄和心理上也较为成熟,学习德语的主动性、系统性和意识性也较强。
系统地对英语和德语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正迁移作用,降低负迁移的影响,对于德语学习和英语水平保持都是有所助益的。
一、英德语音规则对比分析 语音学习通常是学习一门外语的第一步。
在初学阶段需要特别注意两种语言中不同的发音方式。
(一)德语语音特点。
虽然英语和德语均采用国际音标注音,发音也具有相似性,但是相比之下德语发音时发音器官更紧张,吐气更有力。
从拼读规则上看,德语较英语规则性更强。
英语单词发音很多需要注明,而除了以外来词为主的个别词汇,绝大部分德语单词遵循固定的拼读规则,一般情况下每个字母或固定字母组合都发音。
(二)音素发音异同。
德语中有与英语相同的音素,有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音素,也有英语中没有的音素。
1.元音音素发音异同。
元音是开口音,发音效果由张开口的形式和程度决定。
若开口形式和程度有偏差,舌位即随之变化,就无法发音标准。
德语中的双元音没有英语中多,但德语中有三个英语中没有的元音字母,即?,ü,?,它们的发音需要注意。
从语言对比角度浅析已有英语知识对德语学习的影响
从语言对比角度浅析已有英语知识对德语学习的影响作者:李鑫颍来源:《速读·下旬》2021年第08期◆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德两国关系增强,我国德语学习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而中国大部分德语学习者都有多年的英语学习基础,英语水平相对良好。
本文即从语言对比角度简要分析已有英语知识对德语学习的影响,有助于德语学习者利用英语基础更高效地学习德语。
◆关键词:英语;德语学习;语言对比近年来,中国和德国在经济贸易、政治、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随着两国关系不断增强,我国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
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也有不少人将德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是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进行系统学习。
因此,学生们多年掌握的英语知识势必会对德语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英语和德语作为西方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
不仅在同一个语族,这两种语言都属于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
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英语和德语可以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对于具有英语基础的德语学习者而言,先前掌握的英语知识及形成的英语思维体系对学习德语的影响不容小觑。
因此,德语学习者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英语和德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点。
一、英语与德语对比分析(一)字母和语音语音学习是学习语言的入門课。
德语和英语同属一个语支,在字母方面十分相似。
英语有26个字母,而德语仅比英语多了ä, ö, ü三个变元音和ß一个辅音字母的变体。
因此,具有英语基础的德语学习者在初次看到德语时不会感到太陌生,这是语言入门的一个优势。
同时,德语和英语中有一部分相同的音素,如元音音素[i:]、[a]、[u:],辅音音素[d]、[t]、[f]、[g]、[z]。
此外,德语的双元音和英语中对应的双元音也相同。
因此,这部分音素学生学习起来较容易。
而对于比较难的音素如德语中特有的颤音[r]这种则需要重点学习。
从语法,词汇等方面对德英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和研究
《从语法,词汇等方面对德英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和研究》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因而从前的外语专业学生以第一外语为专业,第二外语为辅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需要了。
为了争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培养复合型学生,一些院校和专业开始尝试实行以第二外国语(德语、法语、日语)同样作为主修专业,两门外语平行教学的模式。
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校四年学习中同时掌握两门外国语,并能进行与母语一起的三门语言互译。
二十多年前,马力欧·万德卢思卡就在他的《人的多语言能力》一书中提到:“每一个人都具有多种语言的能力,因为他使用的母语中其本省就相当明显的语言差别……这可被称为“母语中内部多语言性。
”年轻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学习、接收能力,笔者认为在两门外语平行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使学生在两种语言之间建立一种思维或连接的情况。
跨语言教学,对第二外语教学时,必然要在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起“点对点”的对应连接,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之间要建立连接起这种对应和连接,必然要以对比、比较的形式,突出语素与语素、语点与语点、语意和语意之间的吸收和排除,使学生建立两种既独立又有相互关联的语言加工和储存系统。
根据人的多语言接收能力,通过比较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多语言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外语。
德语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西方日耳曼语支,这种亲缘关系决定了两者在字母、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相近性。
正是由于这种相近性,在德语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德英双语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处理得好,两者互相借鉴,相辅相成,教与学都会事半功倍;如处理得不好,则很可能两者互相排斥,或互相混淆,事倍功半。
这两种语言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是渊源关系很相近的语言,常被人们称之为“亲属语言”。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两种语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16世纪前后的语言变革奠定了“现代德语”和“现代英语”基本模式,使之有了较明显区别。
德英词汇比较记忆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 )嘲 如 ( 注:按照语法要求,德语名词首字母一律大写) :
D ush 德 语) ct ( c
Myh s to T i mp ru h
E gi h英 语) n le ( s
my h t ti mp ru h
在 这种 外 形完全 相 同的情 况下 , 如果 已经 掌握 了这部 分
维普资讯
第 2 4卷 第 6期
f 2 Ⅳ0 6 _ .
唐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T n s a e c es l g o r a a g h nT a h r l e o Co e
20 0 2年 l 1月
Ⅳ 0 2 ) 2
而其 实这 些 区别 是 有 规 律 可循 的 ,在 掌 握 这 些规 律 之 后 ,
即可将 这样 的词汇 视 为外形 完全 相 同的词汇 来记 忆 ,例如 : 德语 bl e
a z pa e k e tb l
英 语 be l
a z pa l k e tb e
德语 僦
Ak i i t t t v a
的概 念 ,并列 出涵盖 范围 较广泛 的统计结果 ,可为 在德语教 学 中应用 “ 德英词 汇 比较 记忆法”提供 可靠 的依 据. 关 键 词 :德语 教 学; 词 汇;全 对应 ;半 对应 ; 统计结果 ;德 英 词 汇 比较 记忆 法
中图分 类 号 :H 3 3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 10 . 15( 0 2)0 .o 6o 0 99 1 2 0 60 7 _3
1 “ . 全对 应” 关 系
在这 两种 语言 中有 一部 分词汇 外形 完全 相 同,例如 :
De tc ( ush ̄ຫໍສະໝຸດ ) A ut om a t
德英对比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
德英对比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多语言掌握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技能之一。
德语作为欧洲重要的语言之一,其教学和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在德语教学中,德英对比是一种非常有趣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德语。
语言对比:德英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德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异同点。
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基本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德语和英语各自的规则和特点。
文化对比:德英对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德国和英国两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通过对比两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和传统,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德国和英国各自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
提高学习效率:德英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英语来辅助记忆和理解德语单词和语法规则,从而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词汇教学: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对比德英词汇的异同点来学习和记忆德语单词。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英语单词“book”和德语单词“Buch”,让学生们了解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德语单词。
语法教学: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对比德英语法规则的异同点来学习和掌握德语语法。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比英语句子“I am a student”和德语句子“Ich bin ein Student”,让学生们了解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德语语法。
文化教学:在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对比德英文化习俗和传统的异同点来学习和了解德国和英国的文化。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德国的啤酒文化和英国的茶文化,让学生们了解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德国和英国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
容易混淆:德英对比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但同时也容易混淆学生的思路。
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好地掌握两种语言的异同点,就很容易将它们混淆在一起,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适用范围有限:德英对比的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已经掌握英语的学生。
德英构词法对比及在德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_俞丽艳
收稿日期:2012-09-14第一作者简介:俞丽艳,女,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宁波工程学院高教研究所课题《德英构词法的对比研究在德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阶段成果。
德英构词法对比及在德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俞丽艳,许齐良(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德语词汇是德语教学过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
鉴于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学生均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本文将通过德语和英语中主要构词法的比较,总结其中的相似之处及区别,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双语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而高效的词汇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德语词汇;德英构词法对比;词汇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09(2012)04-0109-05一、德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词汇是言语表达的基础,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习的进程。
现代德语的专业词汇量十分庞大,且学习者会随着科技和社会生活的进步随时随地接触新的词汇。
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基础阶段要求学生掌握2600个词汇,高级阶段的要求则提高到6000个以上。
对于德语“零起点”教学来说,要在四年的时间中积累足够的词汇量以满足学习者日常表达和专业工作的需要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语言工作者对于词汇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
目前,德语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将语法的讲解视作重点。
词汇的教学或成为构筑语法骨架的一个辅助步骤,或成为学生自学的内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经常能看到基础阶段的学生天天读背,却在直接的听写检测,或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收效甚微;高级阶段面对庞大的词汇输入任务,学生只能埋头查字典,在运用表达时则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让我们重新审视目前词汇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本文试图从英语和德语构词法比较的角度寻求改善德语词汇教学的策略。
二、英语与德语的构词法对比研究的基础德语的专业词汇量庞大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随时随地出现新的词汇。
德语介词in与英语介词in的比较研究
青年文学家·语言研究摘要:—英语和德语同属日耳曼语的西支,两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通过两种语言的语法对比,在短时间内掌握德语语法结构,对于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德语介词in和英语介词in的比较,使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知识点,为研究德语和英语的其他相似之处打下基础。
关键词:德语;英语;介词;比较[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161-01英德语的介词都是不变化词类,用来说明时间、地点、状况或原因等关系。
特别是一些常用介词,搭配力特别强,可以用来表示种种不同的意思。
英德语介词使用的主要区别为:英语介词只跟一个宾格,所跟的名词、代词、动名词等统称介词宾语。
除人称代词发生变化外,其他词类没有词形变化。
而德语中介词分为二格、三格和四格介词,介词对其支配的名词、代词有格的要求。
这里我们对两种语言的介词“in”做个比较。
1、在……(某范围或空间)内,表示基本动态和静态空间方位含义德语介词中的“in”是一个支配两个格的介词,需根据句中动词属性按三格或四格使用,俗称为静三动四。
德语第三格表示静态:在......里面。
Das Buch liegt im Regal.书在书架中放着。
Die Kinder sind in der Schule.孩子们在学校里。
Der Brief ist in der Tasche.信在包里。
英语则是:There’s some sugar in the cupboard.碗橱里有些糖。
He carried a bag in his hand.他提着一个手提包。
而当德语“in”和它所支配的名词或代词表达一个行为的方向(动态)时,支配第四格,意思是:“到……里面”; Sie legt das Buch ins Regal.她把书放进书架中。
Die Kinder gehen in die Schule.孩子们去上学。
德语初学过程中德英对比的研究
德语初学过程中德英对比的研究张瑛(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02)德语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语言,在语法方面,繁琐的德语语法总会让德语初学者感到困惑不已;而在文化方面,比如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由于对德语文化缺乏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
在德语初学过程中,选择世界普及率较高的英语与德语进行对比研究,对德语初学者而言,不论是在语言还是文化方面,都有助于加强其对德语的了解,有利于德语初学过程中德语初学者的学习。
一、德英对比研究对德语初学过程中的影响德语入门在德语初学过程中对德语初学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对德语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德语学习者才能有兴趣且真正学好德语。
而在以往的德语初学过程中,教师和初学者往往只重视基础德语语法的学习和简单的德国文化介绍,但是这种方式下德语学习者对德语的掌握是非常平面化的,并且十分容易遗忘。
在德语初学阶段,学习者对德语的认识比较薄弱,而学习者较为熟悉的某一种语言的影响则十分显著。
学习者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影响,采用对比学习法,将德英这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通过在德语初学过程中对德英的对比研究,从初学者熟悉的方面入手,可以降低初学者的学习抵触心理,也可以让初学者在与自己熟悉的语言的对比中加深对德语的了解,从而使以后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地进行。
二、德语初学过程中德英对比研究的主要方法德语初学过程中德语学习者对德语的认识和了解都比较薄弱,教师若想通过德英对比研究来促进德语初学者的学习,那么对德英的对比研究必须符合德语初学的语境。
(一)采用具体形象的对比模式。
德语语法以繁杂著称,对德语初学者来说在德语基本语法的学习中很容易混淆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将英语语法和德语语法进行对比研究,利用中国德语学习者普遍熟悉的英语语法来促进德语语法的学习。
而对比模式的采用应该是具体且形象的,甚至可以是笨拙且简单的。
比如在学习德语完成时态时的谓语框结构时,由于初学者对德语还比较陌生,并且德语的语法结构与学习者的母语语法结构差异较大,对谓语框中不同类别词语的位置很容易混淆,这时,教师可以以英语完成时态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德英对比分析在德语学习中的应用
两 种语 言之 间的 混淆 ,在 提高 德语 学习 效率 的同 时保 持已 有的 英语 水平 。 关 键词 :德 语习 得; 英德 对比 ;语 言迁 移
中 图分 类号 :H3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1671- 6035(2015)05- 0048- 02
英 语和 德 语同 属印 欧 语系 日耳 曼 语族 。在 两 门相 同源 头 的语 言 中, 单词 词形 和 语法 、语 序相 似度 较 高。 具备 了词 汇 和语 法两 大 基础 和经 验, 对 于学 习同 体系 或相 似 体系 的语 言更 容 易做 到融 会 贯通 。这 里涉 及 到语 言迁 移现 象。 语 言迁 移是 一个 二 语习 得领 域 研究 的现 象, 指 由目 的语 和先 前习 得 的语 言之 间的 共 性和 差异 所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引起 “正迁移”和“负迁移”。 迁 移不 仅仅 指传 统 的语 言迁 移研 究中 母 语对 二语 习得 的 影响 ,也 可 以指 学习 者已 经 习得 的任 何其 它语 言 的知 识对 新语 言 习得 的影 响 ,与 此相 关的 三 语习 得理 论也 逐渐 发 展起 来。 利用 已 有的 理论 成 果和 经验 ,在 语 言学 习中 采用 对比 分 析法 是具 有可 行 性的 。中 国 的 德 语 学习 者 以 高 校 学 生 和 计 划赴 德 国 留 学 或 工 作 的人 士 为 主 ,这 两类 人群 在 中等 教育 阶段 大多 已 经习 得英 语并 具 备外 语习 得 经验 ,年 龄和 心 理上 也较 为成 熟, 学 习德 语的 主动 性 、系 统性 和 意识 性也 较强 。 系统 地对 英语 和德 语 进行 对比 分析 , 利用 正迁 移 作用 ,降 低负 迁 移的 影响 ,对 于德 语 学习 和英 语水 平 保持 都是 有所 助益的 。
对比语言学视角下英德两种语言在教学中的比较
对比语言学视角下英德两种语言在教学中的比较对比语言学视角下英德两种语言在教学中的比较关键词:对比语言学英语德语摘要:德语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在漫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语言产生了很深的缘关系,有很多相似之处。
目前德语初学者均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那么,在对比语言学指下,把英德两种语言进行对比教学,可以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果。
对比语言学不同于比较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是历时性研究,它要追究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对比分析是共时性研究,它要揭示语言之间的一致性和分歧性……尤其是分歧性。
美国结构主义派代表人物RobertLado在1957年出版的《跨文化的语言学》一书中说道:“人们倾向于把本族的语言和文化中的形式、意义以及二者的分布方式转移到外族的语言和文化中去。
学生在接触外语时,会觉得其中有些特征易学,有些难学。
与本族语相同的要素,他们觉得简单,不同的就困难。
教师如果把两种语言比较过,就知道真正的困难何在,因而更有办法去进行教学。
”Sch umann(1979)也指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母语与外语在结构上的相同或相似性可加速学习者对某些结构的习得。
”而且,“用比较法组织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英、德这两种语言的语法相似性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攻破德语学习的难点,使学生集中精力记住与英语不同的地方,在短时间内尽可能掌握好德语。
一、英语和德语的相似性英语(Deutsch)是德国、奥地利的官方语言,也是瑞士的4种官司方语言之一。
刚接触德语的人,大都有这样的经历,翻开德语教材,很快就会有似曾相识的“英语”单词映人眼帘,有拼写和英语完全相同的,如“international”“still”“plus”“e1.egant”等;有拼写和英语几乎相同的,如“Minister”(minister)、“Emglisch”(English)、“Supermarkt”(supermarket)、“Artikel”(article)等。
英德语言对比在二外德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研究
英德语言对比在二外德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研究【摘要】如何在学生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或者辅助德语教学?这一直是高校德语教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英语水平对德语教学存在基础性的作用。
要提高德语的教学效果,应当依据亲缘关系快速掌握德语读音,并重视德语和英语语音的差异。
在词形和词汇方面,德英语中某类词形、词义与英语基本完全相同,也有的词义相同,但读音与拼写仅仅略有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联系记忆,迅速扩展到德语词汇量。
【关键词】德语教学;对比教学法;英语辅助教学;二外德语【中图分类号】G642当前,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经和国际全面接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中国和德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也明显增多,所以德语也成了第二外语的热门之一。
为适应这一状况,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开始二外德语教学课程。
那么,英语和德语有多大的异同?如何在学生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或者辅助德语教学?这一直是高校德语教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1.英语水平对德语教学存在基础性的作用英语专业的学生通常都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根据这一特点,在德语教学中,通过适当的德英两种语言规律的对比,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和掌握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能够在德语的学习中,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德语和英语都属于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所以在语音、词汇与语法等诸多方面存在密切的联系。
另外,在各国历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影响下,英语对于德语的渗透作用往往不容小觑。
从这种意义上讲,学生积极地借鉴英语相关知识,就会比较轻松地快速掌握德语学习技巧。
2.德语和英语的发音对比2.1依据亲缘关系快速掌握德语读音英语与德语同属于西日耳曼语支,而且也共同经历了第一次的语言变迁。
该种亲缘关系也决定了英语与德语在语音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主要的相似点,最显著地体现就是[b]一[P]、[d]一[t]和[g]一[k]等几对清浊辅音的具体读法。
德语英语比较
简单你说吧,两种语言同组同宗,都是日耳曼语系中的一支从成熟程度上讲,古英语应该来源于高地德语,由此可见,德语从语法功能和严谨程度上都要远远高于英语为了让你了解形象点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吧同一个名词,再英语中你随便怎么用,最多就是单复数的区别,但是德语你要考虑他的三个词性(阳,中,阴性)除此之外德语名词还根据作用不同分为四个格,不同的格和不同的词性有会相互影响词尾变化,当初学的时候真的要把人给搞疯了其实这些在古英语中都有,但是在长期的使用中慢慢淘汰了,二英语与德语的比较英语与德语的比较学习会使德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目前我国高中里教授的外语基本都是英语,所以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具备了英语的基础知识,这为德语学习的入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1 英德字母发音比较:英文中有26个字母。
而德语中也有这26个字母,也区分大小写,另外德语中还有四个英语中所没有的字母Ä Ö Ü ß,元音字母比英语中多出Ä Ö Ü辅音字母多出一个ß。
学生在记忆过程中结合以前学过的英语知识就很容易掌握。
但是在发音方面德语的难度远远大于英语,例如L R Ö ch pf 等,它们的发音与英语字母的发音不同,中文中也没有与之对应的发音,因此这几个发音只能靠学生的模仿和教师的示范讲解来完成。
另外英文中词尾例如teacher 中的er美语的发音为翘舌音,而在德语中为平舌音,这为德语教学带来很大不便,通常学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同学甚至要用半年的时间才能消除美语发音对德语发音的影响。
2 德语的构词和英语的构词非常相似,例如:完全相同的构词德语英语中文Name name 姓名Hotel hotel 旅馆Ball ball 球will will 想要.基本相同的构词德语英语中文Kalender calendar 日历finden find 找到Musik music 音乐ist is 是(系动词)Amerikaner American 美国人源于英语的词汇德语英语中文Computer computer 电脑Internet Internet 互联网SMS SMS 短信息(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GPS 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据曼海姆的德语研究所2004年初统计,在过去10年中德语中共产生了约700个新词,其中40%以上直接来自英语或是英语与德语组成的混合词,英语对于德语的冲击很大。
论德汉借词的融合-德汉结构特征对比研究
论德汉借词的融合-德汉结构特征对比研究
德汉借词在日常生活和商业交流中非常常见,这种借词并不是简单地将德语单词直接
翻译成汉语,而是融合了德国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
本文将通过德汉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探讨德汉借词的融合。
其次是语言语法方面,在德语中通常将形容词放在名词前面,形成形容词短语。
而在
汉语中,则多数情况下形容词位于名词后面。
在德汉借词中,这种结构混合的现象很常见。
例如,“kostenlos”(免费的)在德语中是一个形容词,但在汉语中常常被翻译为“免费服务”而不是简单的“免费”。
这种中文表达方式使语义更加清晰,同时也符合中文的语
言习惯。
再看词汇的运用,德汉借词往往带有德语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其中德语中专有的
名词非常常见,例如“Reichstag”(议会)和“Wanderlust”(漫游欲)。
这些词汇虽然不满足汉语的命名规律,但在德国文化和历史上却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在汉语翻译中往
往不做过多修改。
最后,德汉借词的发音也有一些区别。
德语中的辅音比较重,而汉语则偏重于声调。
在发音上,往往需要注意一些具体的细节。
例如,“Lederhosen”(皮短裤)在德语中的
发音比较重,而在汉语中的发音则偏向于平稳,加强了对听觉效果的体验。
在综合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后,可以看出德汉借词融合的特点。
德语的语法结
构和词汇文化在汉语翻译中得以体现,同时也符合汉语的语言规律和语言文化。
我相信,
德汉借词的研究能够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且在今后的外语教学中也有着一定
的应用价值。
德语与英语的比较课件
5.你在学习德语语法时是不是常靠英语语法来帮助自己 理解和记忆? A经常 B有时 C基本不用
学习德语语法是否靠英语语法来记忆
很多同学都已经意识到 了德语与英语语法的相 似之处,并已经有超过 60%的同学开始利用这 点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 地掌握德育语法,融会 贯通。
0.00% 20.00% 40.00% 60.00%
2.由于和英语比较相象,你在说德语的不定式时是不是 感觉特亲切?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共收到52 张有效的问卷,其中31人的 回答是"是",有21人的回答 是"不是"。回答"是"的同学 占约60%。从中我们可以发 现,有不少同学在实际学习 德语的过程中还是使用了知 识迁移的方式,用已学的语 法知识来帮助理解新的语法 点。
从句
德语中 由主句(Hauptsatz)和从句(Nebensatz)组成的复合句称主 从复合句。从句区别于主句的明显特征是有引导词引出的,谓语 动词的人称变位部分谓语句末。根据从句在主从复合句中对主 句的语法功能,可分为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 句和定语从句。
英语中 如果一个句子充当另一个句子的组成部分,如主语、宾语、 补语、状语、同位语等,具有这样结构的句子成为主从复合句。 分为名词性从句 (同位语从句、表语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 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2)你觉得德语和英语在哪方面区别最大?(可复选)
30 20 10 0
29 20 23 17 8
5
框架结构 词尾 词性 格的支配 从句
其他
(3)你用什么办法来适应两者的区别?
31% 50% 19%
读背 忘记英语 找区别联系
对于这个问题,说明多数同学依然认为学习语言,并无捷径可 走,也有不少同学认为英语会干扰德语的学习,因此要尽量忘记 英语;还有一部分同学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试图比较两者的异同 来帮助记忆,我们认为这种方式是最值得推崇的。
德英语法比较_学好德语的有效途径
收稿日期:2009-01-16作者简介:范 烨,广东金融学院外语系教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读翻译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德语英语教学研究。
德英语法比较)))学好德语的有效途径范 烨(广东金融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 510521)摘 要:德语和英语这两门语言同属印欧语系,在世界众多语言中占重要位置。
它们在发音、构词、语法等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但在许多细节上又完全不同。
这就导致了学过英语的德语初学者们把两种语言混淆,并由此增加了提高德语水平的难度。
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尤其是从词法的冠词、名词、动词,句法的陈述句、反问句、祈使句等方面对两者的语法规则进行比较,对有英语基础的德语学习者也许会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法比较;词法;句法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79(2009)02-0116-05一、引 言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有天赋的话,他可以在30个小时内学会英语,30天内学会法语,可是学习德语却需30年之久!这位美国作家把德语称作/the a wful German lan -guage 0,意思就是/可怕的德语0。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世界上所有语种当中,除中文外就德语和阿拉伯语最难了。
是不是德语对于我们来讲就真那么难掌握呢?/静下心来想想,德语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0经过学习了几年与德语十分相近的一门语言)))英语,掌握起德语来就容易多了。
如果有人在学习德语之前已经学了几年的英语,就连德国人听说了也会说:/那么就容易多了。
0虽然,德语与英语是两门不同的语言,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承。
德语和英语是两门十分重要的语言。
两者都属于同一语系,即日耳曼语系。
过去,这两门语言之间的区别之小就像现在的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一样。
一开始在英语中有五格,后与丹麦语和诺曼语融合后逐渐不分词性和格。
同时英语吸纳了大量的法语词,这标志着现代英语基础的构成。
德语与英语在词法和句法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于已经学习英语多年的学习者而言,通过比较德语和英语在词法和句法方面的使用规则,将能够加速有英语基础的德语学习者学习德语的进程,提高德语水平。
比较分析德语介词über与英语介词about
学科探素Disciplines Exploration比较分析德语介词uber与英语介词about闫俊屹(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摘要德语和英语在语言历史上都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而且英德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在语法结构、语法方面,还是在构词方面,英语德语都比较相似。
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都是英语,因此英语思维以及英语语法和构词对于学生们鞋起点学习德语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德语中的介词Uber和英语中的介词about,可以使学习者对这两个介词有更明确的认识,为德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德语介词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H33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9.11.011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rman Preposition iiberand English Preposition aboutYAN Junyi(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Jilin136000)Abstract German and English belong to the Indo-European Germanic language family in the history of language,and the virtue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in history.English and German are similar in terms of grammatical structure,grammar,and word formation.Since most college students study English in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English thinking and English grammar and word formation wi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students learning German at the beginning,so the comparative study the grammatical phenomena in German and Englis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eaching German,this article can help learners to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two prepositions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German learning.Keywords English;German;preposition;comparative analysis现如今英语在世界语言中借助美国的经济强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其广泛的传播,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在德国已经遍布社会各个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语和英语构词法比较研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顾雪艳【摘要】德语和荚语同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在语言发展史上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通过分析对比德语和英语的几种主要构词法,探讨其相同之处,指出在教学中采用对比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构词规律,提高学习效率.【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9)012【总页数】3页(P171-173)【关键词】德英对比;构词法;外语教学【作者】顾雪艳【作者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江苏,无锡,2141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39.3;H319.3在印欧语系中,英语和德语同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英语来源于英吉利语,而现代德语则来源于古高地德意志语[1]。
因此,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看两种语言具有亲缘关系。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两种语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 16世纪前后的语言变革奠定了“现代德语”和“现代英语”的基本模式,使之有了较大的区别。
然而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汇之间还有着紧密的联系。
语法规则上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这种亲缘关系在现代英语和德语的语音、语法、词汇方面均有所反映。
在构词法的研究上,德英两国的语言学家开始于 16世纪,到 17和 18世纪,德语语言学家已经归纳出了约 5 000个左右主干词[2]。
在现代社会中掌握两门外语会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德语是一门较难学习的语言,词汇语法变化纷繁复杂,对于具有英语基础的德语学习者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可以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在学习和使用一门语言时,掌握一定的词汇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目前我国高中里教授的外语基本都是英语,所以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具备了英语的基础知识,这为德语学习的入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在词汇学习中,英语、德语构词对比学习对于把德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比法帮助学生认清构词规律,提高对两种语言词汇的认识和推敲词义的能力,进而扩大词汇量,使学生能有意识、有效率地学习和记忆词汇,从而掌握学习方法。
现代英语和德语词汇的发展主要依靠构词法。
构词法中活动能力很强的有复合法、派生法和转类法。
以下作者将从德语和英语几种最重要的构词法的对比中找出其异同,并分析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复合法(Zusammensetzung)由 2个或 2个以上词根、词干或单词组成的新词称为复合词,复合法是德语中最常用的能产的构词方法[3]43。
复合词可定义为“由不只一个词根组成,但只起一个词的语法和词义作用的词汇单位”(Quirk等,1985)。
复合词各个成分之间有一定的语义语法关系。
在英语中复合词的写法由习惯决定,有的可以连写,有的要用连字符,有的要分开写。
如silkworm(蚕),hon2 ey2bee(蜜蜂),tear gas(催泪弹)等。
而德语复合词作为一个词是连写的,不用连字符,重音在第一个词干上,一般前面的词干修饰后面的词,所以其名词复合词的冠词性和数的变化随后面的词干而变化。
如 das Fleisch+die Suppe——die Fleischsuppe(肉汤),der Sport+der Platz——der Sportplatz(操场)。
在语义上,德语和英语许多复合词的词义还是一目了然的,可以从两个构词成分中看出来。
如英语中flower pot(花盆),washingmachine(洗衣机),toothache (牙疼)。
再如德语das Hochhaus(高楼),die Waschm2aschine(洗衣机)。
复合法的构词成分是稳定的,不能随意调换,否则词意就会有所变化。
每个复合词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但并不是所有复合词的意义都是由它组成部分意义的机械总和构成的。
例如英语中 a green hand意为“新手”,不是“一只绿色的手”,hotdog不是“热的狗”,而是一种由两块面包夹香肠的快餐食品。
德语中 der Dickbauch意为“大腹便便的人”,不是“一个大肚子”,Mutterherz是“慈母心”,不是“母亲的心脏”[3]44。
因此,遇到复合词而不确定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复合词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词性可分为复合名词,复合动词,复合形容词。
其中复合动词又可分为动词 +动词、名词 +动词、形容词 +动词、副词 +动词、数词+动词等等。
根据徐智儿的理论,按语义和组合特征还可分为,(1)限定关系的复合。
前一个词修饰限定后一个词。
如德语 das Kleingeld(零钱),die Muttersprache (母语)。
英语中 blacksmith(铁匠),hum2 mingbird(蜂鸟)。
(2)并立关系的复合。
语法上前后两个部分等值,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意义,整个词表达单一概念。
例如德语中 vierzehn(十四),suesssauer(酸甜的),Oesterreich2Ungarn (奥匈帝国)等。
英语中deaf2mute(聋哑的),bitter2sweet(苦乐参半的),north2 east(东北)等。
至此我们讨论的是双根词复合词,复合词中有不少还是两个以上的词根构成的,也被称为靠拢复合词。
(3)靠拢复合。
由一些单词或一个短句组成,其中的单词不变。
实际上,这些是词组或习语,德语中直接把各个词连起来,不加连字符。
如德语中Lebe wohl——das Lebewohl(再见 , 告别),Vergiss mein nicht——das Vergissmeinnicht(勿忘草)。
英语中用连字符连接起来构成单个词,stay2at2home(不爱出门的人),forget2me2not(勿忘我)。
总体来说,德语的复合构词法比英语要简单一些,只是在重音、冠词上有所不同。
(二)派生法(Ableitung)派生法就是在一个单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上词缀构成新词,这是德语和英语构词的一个最主要的形式。
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可分为前缀和后缀。
前缀一般不改变词干的词类只改变词干的意义。
从语义的角度我们可把表相同意义的前缀作一对比。
如表否定意义的前缀 a2在形容词和名词前表示“缺乏,不,无”。
a2 static无定向的(英),apolitisch不问政治的(德)。
an2 ti2,ant2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对抗,相反”。
antibody抗体(英),das Antibiotikum抗生素(德)。
dis2或德语的 des2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前表否定或相反意义。
disappoint使失望(英),destruktiv破坏性的(德),dis2 infection消毒(英),die Desinfektion 消毒(德)。
英语和德语中相似的词缀还有很多,如表“否定,错误和恶劣”的mis2(英),miss2(德);表“重复”的 re2;表“自身,自动,自己”的 auto2,表“远”的 tele2;表“与光学有关”意义的 photo2,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德语动词的前缀包括可分前缀,不可分前缀以及即可分又不可分前缀。
其中常见可分前缀:um2,an2,aus2,ueber2,unter2,ab2,auf2,mit2,nach2,bei2,ein2,weiter2,zu2等等。
常见不可分前缀:be2,er2,ge2,miss2,ver2,zer2,re2,in2等等。
可以看出,可分的大多是介词前缀而且要重读,不可分前缀重音要放在后面。
后缀只带有很弱的语义,其主要功能是改变词干的语法作用,也就是改变词类。
后缀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德语中大多数的名词后缀可决定名词的性。
如2aner,2 ant,2er,2eur,2ismus,2ist,2ler,2ling,2ner,2or基本构成阳性名词的后缀。
2anz,2de,2e,2ei,2elei,2enz,2 erei,2heit,2ie,2in,2keit基本构成阴性名词后缀[3]62。
2chen,2lein,2tum基本构成中性名词后缀。
例如,der Baecker面包师(德),baker(英);die Nation国家(德),nation(英),此外还有构成形容词的后缀2al,2ell,2bar,2haft,2ig,2isch,2lich,2frei等。
如normal正常的,普通的(英德同)。
派生词在英语和德语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不仅扩充了词汇,而且丰富了语言表现力[4]。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这种构词上的对比,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巩固复习英语知识。
(三)转类法(Konversion)转类法是将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词类的构成新词的方法。
这些词只是在语法意义上是新词。
这类词在形态结构上不变化,而只是在功能上有变化。
在德语的词类体系中较常见的是转换为名词,德语中几乎所有词类的词都能转变为名词[3]84。
如schreiben——das Schreiben(写作),动词去掉词尾2en,保留词干做名词,arbeiten——die Arbeit(工作),动词去掉词尾2 en,加 2e,多数构成阴性词 ,lieben——die Liebe(爱情)[5]。
形容词转成名词,由形容词构成的中性名词表示事务 ,如 alt——das Alte(旧东西),blau(蓝色的)——dasBlaue(蓝色颜料)。
由形容词构成的阳性和阴性名词表示人,如 alt——der/die Alte老头 /老太太。
此外,动词的第一分词和第二分词也可以转化为名词,基本上表示人,如 reisen (旅行)——der/die Reisende(男 /女)旅行者 ,besuchen(访问)——der/die Besuchte(被访问者)等等。
此外,其他转类法还包括形容词转化为名词,名词或动词分词转换为形容词,名词转变为副词等等。
在英语中通过转类而产生的词大多是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如动词转成名词 to work——work(工作),to love——love(爱情),形容词转成名词,由形容词完全转成名词的词,final——finals(决赛),完全转成的名词具有名词的所有特点,可在前面加不定冠词,或在后面加2s表复数。
由形容词部分转成名词的,如 old——the old(老年人),这类词不具有名词所有的特点,必须和定冠词连用,一般是类名词,表示复数。
其他转类法还有分词转换成名词;连词、情态动词、介词转换成名词;名词、形容词转换成动词等等。
总体来说,英语的转类法要比德语复杂一些。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词类转换规律,就可以掌握一组相关词,从而提高词汇的记忆效率。
尽管英语和德语在构词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德语学习的学生会发现,有时自己学的英语知识会影响德语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