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及压轴题型梳理汇总
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
![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7c8a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9.png)
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1.有理数的运算:易错点主要在于对正负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的化简以及混合运算的处理上。
例如,对于两个正数相乘,结果一定是正数,对于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乘,结果一定是负数。
2.百分数与比例:易错点主要在于将百分数与小数进行转换,以及比例的计算与应用上。
例如,将一个小数转换为百分数时,需要将其乘以100;在比例问题中,要注意比例的单位一致性。
3.几何图形的运算:易错点主要在于对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等运算的理解与应用上。
例如,计算一些图形的面积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公式,并注意单位的转换。
4.算式的合理估计:易错点主要在于对算式结果的估计与判断上。
例如,遇到较大数的加减法时,可以将其估算为一个整数来简化计算,并快速判断结果的次序。
5.代数式的化简与因式分解:易错点主要在于对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等化简方法的掌握上,以及对二次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的理解与应用上。
6.数据统计与概率:易错点主要在于对统计图表的读取与解析,以及对概率的计算与应用上。
例如,要注意读取直方图、饼图和折线图上的数据,同时要理解概率是一种比率,可用分数、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7.几何变换:易错点主要在于对平移、旋转、翻折等几何变换的准确定义与应用上。
例如,在进行几何变换时,要明确确定变换的中心、方向和距离,并注意携带图形的角度和比例关系。
8.速度与比例:易错点主要在于对速度、时间、距离的关系的理解与应用上。
例如,需要清楚地理解速度是距离与时间的比值,可以用速度的比例问题与路程的比例问题互相转化。
以上仅为数学易错知识点的一些例子,学生在备考中应针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与复习,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ff26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6.png)
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总结中考数学中易错的知识点有很多,其中一些主要的易错知识点如下:1.有理数的运算:容易混淆正数、负数的相加减法,特别是负数的运算容易出错。
同时,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也容易混淆,例如负数的乘法、除法运算。
2.代数式与方程式:混淆代数式与方程式的概念,容易忘记方程应该有等号,方程的解与未知数的求值不同等。
3.百分数与比例:混淆百分数与比例的概念,容易将两者混淆使用。
4.空间几何与平面几何:容易将平面上的图形投影到空间上,不注意图形的性质发生变化。
5.真分数与假分数:混淆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对分数的加减乘除法不熟练。
6.三角函数:不熟悉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不注意角度的单位转换。
7.计算器的使用:不熟练地使用计算器,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8.统计与概率:混淆概率与频率的概念,不熟练地使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
9.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不了解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无法准确计算三角函数的值。
10.平方根与立方根:不熟悉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不熟练地计算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值。
针对以上易错知识点1.多做题:针对易错知识点,多做相关题目,熟悉和掌握相关概念和运算规则。
可以选择刷中考数学试题,或专门针对易错知识点的题目进行训练。
2.加强记忆:将易错知识点的公式和规则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记忆卡片或思维导图,方便随时温习和查阅。
3.充分练习:通过辅助教材或题库,参加模拟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充分练习,加深对易错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4.及时纠正错误:及时进行错误的反思和纠正,找到出错的原因和不足,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总之,提高中考数学的成绩需要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迅速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
加强对易错知识点的强化训练和巩固,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才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
2022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压轴专题-与存在性问题有关的压轴题讲义附答案
![2022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压轴专题-与存在性问题有关的压轴题讲义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a8bf2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1.png)
中考压轴专题:与存在性问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知识点主要题型抛物线的存在性等腰、直角三角形掌握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能求出相关的点的存在性问题平行四边形问题理解并掌握抛物线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求法相似三角形理解并掌握抛物线与相似三角形问题的解法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理解并掌握抛物线与梯形的存在性问题的求法线段最值掌握线段最大值或线段和的最小值的求法面积最值问题解决相关的三角形或四边形的面积最大(小)值问题归纳1:抛物线的存在性问题基础知识归纳:抛物线的存在性问题主要涉及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线段的最值与面积的最值问题.基本方法归纳:等腰三角形要注意顶点问题的讨论、直角三角形主要讨论斜边、相似三角形的涉及对应边问题、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互相平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线段的最值注意二次函数配方法的应用和对称问题.注意问题归纳:点的存在性问题中,关键是点的找法,点不要漏找.【例1】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B 点坐标为(3,0),与y 轴交于点C (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在抛物线位于第四象限的部分上运动,当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 的最大面积.(3)直线l 经过A 、C 两点,点Q 在抛物线位于y 轴左侧的部分上运动,直线m 经过点B 和点Q ,是否存在直线m ,使得直线l 、m 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和直线l 、m 与y 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求出直线m 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2】在矩形ABCD 中,AB =3,AD =4,动点Q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B 向点B 移动;同时点P 从点B 出发,仍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C 向点C 移动,连接QP ,QD ,PD .若两个点同时运动的时间为x 秒(0<x ≤3),解答下列问题:(1)设△QPD 的面积为S ,用含x 的函数关系式表示S ;当x 为何值时,S 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小值;(2)是否存在x 的值,使得QP ⊥DP ?试说明理由.练习题1.已知抛物线C :23y x x m =-+,直线l :y =kx (k >0),当k =1时,抛物线C 与直线l 只有一个公共点.(1)求m 的值;(2)若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直线l 与直线l 1:y =﹣3x +b 交于点P ,且112OA OB OP+=,求b 的值;(3)在(2)的条件下,设直线l 1与y 轴交于点Q ,问:是否在实数k 使S △APQ =S △BPQ ?若存在,求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直线l 与抛物线2y mx nx =+相交于A (1,,B (4,0)两点.(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ABD 是以线段AB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P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点P 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P 作PM ∥OA ,交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于点M ,过点M 作MC ⊥x 轴于点C ,交AB 于点N ,若△BCN 、△PMN 的面积S △BC N 、S △PM N 满足S △BC N =2S △PM N ,求出MN NC的值,并求出此时点M 的坐标.3.如图,顶点为M 的抛物线2(1)4y a x =+-分别与x 轴相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右侧),与y 轴相交于点C (0,﹣3).(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判断△BCM 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 (点N 与点M 不重合),使得以点A ,B ,C ,N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与四边形ABM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B 、C 分别为坐标轴上上的三个点,且OA =1,OB =3,OC =4.(1)求经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以以点A 、B 、C 、P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3)若点M 为该抛物线上一动点,在(2)的条件下,请求出当PM AM -的最大值时点M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PM AM -的最大值.5.抛物线()240y x ax b a =-++>与x 轴相交于O 、A 两点(其中O 为坐标原点),过点P (2,2a )作直线PM ⊥x 轴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B ,点B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 (其中B 、C 不重合),连接AP 交y 轴于点N ,连接BC 和PC .(1)32a =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BC 的长;(2)如图1a >时,若AP ⊥PC ,求a 的值;(3)是否存在实数a ,使12AP PN =,若存在,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6,0)、B (54-,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过抛物线上点M (1,3)作MN ⊥x 轴于点N ,连接OM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将△OMN 沿x 轴向右平移t 个单位(0≤t ≤5)到△O ′M ′N ′的位置,MN ′、M ′O ′与直线AC 分别交于点E 、F .①当点F 为M ′O ′的中点时,求t 的值;②如图2,若直线M ′N ′与抛物线相交于点G ,过点G 作GH ∥M ′O ′交AC 于点H ,试确定线段EH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它的最大值及此时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已知Rt△ABC中,∠B=90°,AC=20,AB=10,P是边AC上一点(不包括端点A、C),过点P作PE⊥BC于点E,过点E作EF∥AC,交AB于点F.设PC=x,PE=y.(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是否存在点P使△PEF是Rt△?若存在,求此时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10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C的坐标是(8,4),连接AC,BC.(1)求过O,A,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判断△ABC的形状;(2)动点P从点O出发,沿O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B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运动.规定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PA=QA?(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以A,B,M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如图1,抛物线23[(2)]5y x n =--+与x 轴交于点A (m ﹣2,0)和B (2m +3,0)(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连结BC .(1)求m 、n 的值;(2)如图2,点N 为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且位于直线BC 上方,连接CN 、BN .求△NBC 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3,点M 、P 分别为线段BC 和线段OB 上的动点,连接PM 、PC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PCM 为等腰三角形,△PMB 为直角三角形同时成立?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如图,已知抛物线213y x bx c =++经过△ABC 的三个顶点,其中点A (0,1),点B (﹣9,10),AC ∥x 轴,点P 是直线AC 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P 且与y 轴平行的直线l 与直线AB 、AC 分别交于点E 、F ,当四边形AECP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3)当点P 为抛物线的顶点时,在直线AC 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C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cm ,BC =8cm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0.点P 从点A 出发,沿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 /s ;同时,点Q 从点D 出发,沿DC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 /s ;当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连接PO 并延长,交BC 于点E ,过点Q 作QF ∥AC ,交BD 于点F .设运动时间为t (s )(0<t <6),解答下列问题:(1)当t 为何值时,△AOP 是等腰三角形?(2)设五边形OECQF 的面积为S (cm 2),试确定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3)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S 五边形S 五边形OECQF :S △ACD =9:16?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OD 平分∠COP ?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过A ,B ,C 三点,点A 的坐标是(3,0),点C 的坐标是(0,﹣3),动点P 在抛物线上.(1)b =,c =,点B 的坐标为;(直接填写结果)(2)是否存在点P ,使得△ACP 是以A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过动点P 作PE 垂直y 轴于点E ,交直线AC 于点D ,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F ,连接EF ,当线段EF 的长度最短时,求出点P 的坐标.13.如图,抛物线223y a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且B (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A 的坐标;(2)如图1,点P 是直线y =x 上的动点,当直线y =x 平分∠APB 时,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已知直线2439y x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C 、F 两点,点Q 是直线CF 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Q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CF 于点D ,点E 在线段CD 的延长线上,连接QE .问:以QD 为腰的等腰△QDE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如图,抛物线23y ax bx =+-(a ≠0)的顶点为E ,该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且BO =OC =3AO ,直线113y x =-+与y 轴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证明:△DBO ∽△EBC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BC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如图,抛物线L :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3,0)两点(A 在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0,3),已知对称轴x =1.(1)求抛物线L 的解析式;(2)将抛物线L 向下平移h 个单位长度,使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落在△OBC 内(包括△OBC 的边界),求h 的取值范围;(3)设点P 是抛物线L 上任一点,点Q 在直线l :x =﹣3上,△PBQ 能否成为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6.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原点O ,顶点为A (1,1),且与直线y =x ﹣2交于B ,C 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 的坐标;(2)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3)若点N 为x N 作MN ⊥x 轴与抛物线交于点M ,则是否存在以O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例1】(1)223y x x =--;(2)P 点坐标为(32,154-)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758;(3)存在,113y x =-.【例2】(1)S =21262x x -+,S 不存在最大值,当x =2时,S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4;(2)当x =72时,QP ⊥DP .练习题1.(1)4;(2)8;(3)不存在.2.(1)2y =+;(2)D (1,0)或(0,2)或(0,2);(3),M (1+,+).3.(1)223y x x =+-;(2)△BCM 是直角三角形;(3)N (2212-+,32)或N (2212--,32)或N (﹣2,﹣3).4.(1)239344y x x =--+;(2)存在,P (5,3);(3)M (1,0)或(﹣5,92-)时,|PM ﹣AM |的值最大,为5.5.(1)26y x x =-+,BC =2;(2)2(3)34.. 6.(1)241921515y x x =-++;(2)①1;②t =2时,EH 最大值为121995.7.(1)12y x =(0<x <20);(2)当x =10或x =16,存在点P 使△PEF 是Rt △.8.(1)21566y x x =-,直角三角形;(2)103;(3)M 1(52,202+),M 2(52,202-),M 3(52,5192),M 4(52,5192-).9.(1)m =1,n =﹣9;(2)758;(3)P (95-,0)或(34,0).10.(1)21213y x x =++;(2)P (92-,54-);(3)Q (﹣4,1),Q (3,1).11.(1)t 为258或5;(2)2131232S t t =-++;(3)t =92;(4)t =2.88.12.(1)b =﹣2,c =﹣3,B (﹣1,0);(2)P (1,﹣4)或(﹣2,5);(3)(2102+,32-)或(2102-,32-).13.(1)223y x x =+-,A (﹣3,0);(2)P (32,32);(3)Q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值为5413.14.(1)223y x x =--;(2)证明见解析;(3)P (1,﹣1)或P (1P (1P(1,3-+)或P (1,3--15.(1)223y x x =-++;(2)2≤h ≤4;(3)P (1,4)或(0,3)或(32+,92)或(32-,3392-).16.(1)22y x x =-+,C (﹣1,﹣3);(2)证明见解析;(3)(53,0)或(73,0)或(﹣1,0)或(5,0).。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知识点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f3b1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f.png)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知识点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学科,很多同学在中考数学上容易出错,主要原因是对一些基础概念和方法理解不深或者没有掌握好。
下面是中考数学中易出错的一些知识点:1.分数与小数的转化:数学中经常要涉及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化,很多同学容易混淆分数与小数的概念,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中考前应该掌握好这两种数的转化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相互转化。
2.基本运算符的混淆:加减乘除是数学必不可少的基本运算符,但是有些同学容易混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在计算过程中,应该先计算乘法和除法,再计算加法和减法,这样可以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3.几何图形的认识:中考数学中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有些同学容易混淆各种几何图形的属性和特点。
例如,容易混淆平行四边形和矩形,导致在解题过程中错用了相关的性质,使得计算结果出错。
所以在中考前,应该将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都整理清楚,并能够熟练地应用到解题中。
4.空间几何与平面几何的混淆:空间几何与平面几何是数学中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些同学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导致在解题过程中错误地应用了相关性质和定理。
在中考前,应该将空间几何和平面几何的性质和特点都整理清楚,并能够正确地应用到解题中。
5.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一类方程,但是有些同学在解这类方程时容易出错。
在解分式方程时,应该注意化简方程、排除分母为零的情况、将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等步骤,并进行验证。
在中考前,应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分式方程解法的理解和掌握。
6.平方根的运算:平方根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概念,但是有些同学容易在进行平方根运算时出错。
在进行平方根运算时,应该注意判断被开方数的正负和化简系数的性质,避免计算错误。
在中考前,应该掌握好平方根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地应用到解题中。
7.概率与统计的应用:概率与统计是中考数学中的一部分内容,但是有些同学在应用这方面容易出错。
2022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 几何压轴题题型分类整理
![2022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 几何压轴题题型分类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48e50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5.png)
专题训练一 平移问题基本模型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因此可以通过平移构造平行四边形,转移线段和角.(基本模型图1) (基本模型图2)如图1,将线段CD 进行平移可得到线段EA ,连接EC ,AD. 根据平移的性质,得CD ∥EA.∴四边形CDAE 是平行四边形.∴EC ∥AD.同理,四边形CDFA 、四边形CDBG 和四边形CDHB 均为平行四边形. 如图2,平移线段AB ,即可得到▱ABCP 、▱ABDM 、▱ABND 和▱ABQC. 典型题在Rt △BAC 中,∠A=90°,D,E 分别为AB ,AC 上的点.(1)如图1,CE=AB ,BD=AE ,过点C 作CF ∥EB ,且CF=EB ,连接DF 交EB 于点G ,连接BF ,求EBDC 的值; (2)如图2,若CE=kAB ,BD=kAE ,EB DC =12,求k 的值.(典型题图1) (典型题图2) 拓展题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AC=90°-1∠CAD,AC与BD相交于点E,且∠BEC=60°,若AD=5,2BD=15,求AC的长.(1题图)2.如图,在△ABC中,点D在AB的延长线上,点E在BC上,AC=BC=AD=DE,BE=BD,求∠BAC的度数.(2题图)3.阅读下面材料: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下列问题:(1)如图1,过点B作AB的垂线BD,延长AB到点C,使AC=BD,延长BD到点E,使ED=CB,连接AE,CD,且CD的延长线交AE于点F,求∠AFC的度数;(2)如图2,在△ABC中,AB=AC=5m,D是边BC上一点,连接AD,延长CB到点E,使BE=kAD,过点E作EF,求EF的长.(用含m,k的式子表示)⊥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若AF=kCD,tanC= 34(3题图1)(3题图2)同学们经过思考后,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小明:“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AFC的度数等于45°”小伟:“通过平移线段AC,BD,ED,BC中的一条线段,可以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进而可以获得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AFC的度数等于45°这一结论也就显而易见了.”……老师:“只要类比小伟平移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思路与方法,那么(2)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完成上面的两个问题的解答过程.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BC=BD,AC与BD 相交于点F。
中考数学易错点总结
![中考数学易错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b6ff3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9.png)
中考数学易错点总结
以下是中考数学易错点总结:
1. 题目未仔细审题:中考数学题有很多需要仔细审题的,如果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容易做错。
2. 计算错误:计算错误是中考数学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在做数学题时,需要耐心地完整计算,避免粗心的笔误。
3. 公式记不清:中考数学中有很多公式,需要事先认真记忆和理解。
4. 几何题图形画错:中考数学有很多几何题,如果图形画错,答案就会错误。
5. 不理解概念:在做数学题时,难免会出现不理解概念的情况,因此需要认真的学习数学概念,理解其含义。
6. 不会分析问题:中考数学的问题有时需要进行分析,如果没有仔细分析问题,就很容易将坐错。
7. 概率题计算错误:计算概率题时,不能只考虑一个事件,还要考虑其他事件的因素。
8. 公式套用不当:中考数学中的公式不能随便套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9. 非标准答案:中考数学有时会出现非标准答案,需要认真理解题目,避免盲目使用。
10. 考试压力:中考数学是一场考试,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因此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保持冷静。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6606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9.png)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总结
一、因式分解
1、出现理解困难的大型多项式;
2、完全平方公式理解不深;
3、不会正确判断可分解和不可分解;
4、识别因式分解是否正确;
5、不明白如何将表达式转化为可分解的形式;
6、因数求不全,易漏掉因式;
7、费尽心力才能识别出需要分解的式子;
二、解方程
1、对特殊方程无法识辨;
2、不完全了解各类方程的解法范式;
3、不会按照技巧转换方程,或计算时错误,出现错误解;
4、把二次方程式误认为一次方程;
5、犯简单的错误,比如弄混正负号,或是把公因数带下去;
6、列举出的解不完整;
7、不能完全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三、代数式
1、对于几何意义不明确的代数式理解困难;
2、熟练操作求数据值,但不能理性分析;
3、一元二次代数式系数浮动,常难理解;
4、已知中间值不能写出一元二次代数式;
5、不能正确按照公式求解;
6、指数代数式的理解能力不够;
7、错误认为除法和开方运算法则相同;
四、直线方程
1、对斜截式判定其斜率与截距的表达式能力不足;
2、作分数时除以0,出现斜率无穷大的情况;
3、不能正确识别相关的点和直线;
4、不能正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
![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1599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6.png)
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中考中必考的科目之一、考生在备考数学时,需要掌握一些易错的知识点,避免犯常见的错误。
下面是一些中考数学易错的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1.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在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中,容易出现加减乘除运算符号的混淆,导致计算错误。
在计算中,要注意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保持运算符号的统一、另外,要注意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性质,特别是乘法的负负得正,除法的除以零是没有意义的。
2.分数的计算分数的计算中,容易出现分子分母混淆、约分错误、列竖式错误等。
在计算中,要明确分子分母的概念,合理运用分数的运算规则,避免混淆和错误。
另外,在列竖式计算中,要注意对齐、对等和进位等操作。
3.代数式的计算代数式的计算中,容易出现变量混淆、运算符号错误、平方、立方的计算错误等。
在计算中,要明确变量表示的含义,正确运用代数运算法则。
另外,在计算平方和立方时,要注意运算符号和计算次数,避免计算错误。
4.计量单位的换算计量单位的换算中,容易出现单位不对应、换算关系错误、小数位数不对等错误。
在换算中,要明确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保持单位的统一、另外,要注意小数位数的精确度,避免四舍五入和截断的错误。
5.图形的性质和运算图形的性质和运算中,容易出现图形名词混淆、计算错误、公式错用等。
在运算中,要明确图形的性质和公式定理,运用正确的运算方法。
另外,在计算图形面积和周长时,要注意有效位数和精确性,避免计算错误。
6.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中,容易出现统计数据读取错误、频率计算错误、概率计算错误等。
在统计中,要准确读取数据,理解统计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概率计算中,要明确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正确运用概率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7.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应用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应用中,容易出现坐标轴混淆、坐标定位错误、图形绘制错误等。
在应用中,要明确坐标轴的正方向和刻度,正确定位和表示坐标点。
另外,在绘制图形时,要注意比例和准确度,避免绘制错误。
中考数学59个必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数学59个必考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fffa4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3.png)
中考数学59个必考易错知识点1500字中考数学59个必考易错知识点:1. 分数的相加与相减:要注意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2. 分数的乘法与除法:要注意分子与分母分别相乘或相除。
3. 带分数的四则运算:要注意整数与分数的运算规则。
4. 整数的相加与相减:要注意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
5. 数轴的运用:要注意将题目中的数值表示在数轴上,便于比较和计算。
6. 比较大小:要注意利用分数与小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
7. 利率问题:要注意利用利率公式计算利息和本利和。
8. 面积计算:要注意利用相应的公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9. 体积计算:要注意利用相应的公式计算物体的体积。
10. 平均值的计算:要注意将一组数据的和除以个数得到平均值。
11. 百分数的计算:要注意利用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计算。
12. 因式分解:要注意利用公因数将一个多项式拆分为两个或多个因式。
13. 分解质因数:要注意将一个整数拆分成素数的乘积。
14. 分数化简:要注意将一个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
15. 分数的约分与通分:要注意将分数约分或通分为同分母的分数。
16. 数列的概念:要注意找出数列的规律,从而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
17. 等差数列的性质:要注意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计算或推理。
18. 等比数列的性质:要注意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进行计算或推理。
19. 圆的面积计算:要注意利用半径或直径计算圆的面积。
20.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要注意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21. 平行线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要注意利用平行线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计算或推理。
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要注意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或推理。
23.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要注意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或推理。
24.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要注意利用相应的公式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25. 三视图的绘制:要注意将一个立体图形绘制成三视图。
26. 有理数的概念:要注意区分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性质。
中考数学易考易错点总结
![中考数学易考易错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b975d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8.png)
中考数学易考易错点总结在中考数学中,有一些易考易错点经常出现在题目中,对于考生来说,熟悉这些易错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总结一些中考数学易考易错的点,供考生参考。
1.平方与平方根: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求解平方根的情况。
很多考生容易混淆平方和平方根的概念,导致答案错误。
在解题时,要注意区分平方和平方根的关系,避免混淆。
2.百分数与分数的转化:在百分数和分数的转化中,容易出现小数点位置错误的问题。
考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避免转化时出现错误。
3.相似与全等:在几何题中,容易出现相似和全等的概念不清晰,导致解法错误。
要理解相似和全等的定义,并能够正确应用到具体题目中。
4.图形的性质:在图形题中,容易出现对图形性质的理解错误。
比如,对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圆的性质等,考生容易混淆或记错,从而导致答案错误。
5.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但是在应用时经常出现错误。
考生在应用勾股定理时,要注意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是否符合勾股定理的条件。
6.平行线与角:在平行线与角的关系中,常常会出现角的概念理解错误。
考生要理解对应角、同位角、内错角等概念,能够正确应用到具体题目中。
7.比例与相似:在比例与相似的题目中,经常会出现比例计算错误的问题。
考生在进行比例计算时,要注意比例的次序和对应关系,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8.平均数与中位数:在统计题中,常常会涉及平均数与中位数的计算。
考生容易混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概念,从而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
9.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在代数式的展开和因式分解中,常常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
考生要注意符号的运算法则和因式分解的方法,避免出现错误。
10.排列与组合:在排列与组合的题目中,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的问题。
考生在进行排列与组合的计算时,要注意分类计数和互补计数的方法,避免计算错误。
总之,中考数学易考易错点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算的准确性上。
考生在备考时,要加强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注重计算的准确性,避免因为概念理解错误或运算错误而导致答案错误。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61个知识点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61个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5270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8.png)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61个知识点中考数学是中学学生所要参加的一项重要考试,其中涉及的知识点众多,且易出错。
在这里,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中考数学中最常见的61个易出错知识点。
1.四则运算:在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主要有横式运算错误、进位或借位错误、计算优先级错误等。
2.小数和分数:容易忽略小数点位置,小数转化成百分数或分数时易出错。
3.百分数:容易忘记将百分数转换成小数或分数,计算百分数的加减乘除时易出错。
4.平方和立方:容易将平方和立方的运算法则记错,例如平方数的开平方计算等。
5.代数式的计算:在多项式的加减乘除时容易忽略项,忘记合并同类项等。
6.等式和方程:在等式的加减乘除时易出错,方程的解错等。
7.几何图形的计算:容易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时忽略单位,记错公式等。
8.几何相似:容易混淆正相似和全等,计算相似比时出错。
9.圆与圆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弦长、弧长、扇形面积等计算容易出错。
10.直角三角形:容易记错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计算。
11.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容易忘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12.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容易计算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忽略高,记错公式。
13.计算用纸:容易使用错单位,计算时纸上的步骤和结果容易出错。
14.逻辑推理和证明:在逻辑推理和证明问题时容易漏项,记错条件或结论。
15.统计与概率:在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时易出错,概率计算容易忽略条件。
以上是中考数学中最常见的61个易出错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为了避免这些易出错的情况,建议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多做相关的练习题,掌握基本技巧和方法,加强解题能力。
此外,同学们还可以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中考数学的这些易错知识点,再复习一遍总没错!
![中考数学的这些易错知识点,再复习一遍总没错!](https://img.taocdn.com/s3/m/e8653f9acaaedd3382c4d3d9.png)
数与式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
以及绝对值与数的分类。
选择题考到几率很大。
易错点2: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有关的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易错点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
填空考点。
易错点4:求分式值为零时学生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
易错点5:分式运算时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
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填空题考点。
易错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易错点7:计算第一题必考。
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易错点8:科学记数法。
精确度,有效数字。
易错点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
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注意计算顺序。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易错点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易错点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0 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消元降次)主要陷阱是消除了一个带X公因式要回头检验!易错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改变符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易错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导致出错。
易错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
易错点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去分母,分数相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根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易错点7:不等式(组)的解得问题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
易错点8: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
函数易错点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的意义。
易错点2:熟练掌握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有几个的待定系数就要几个点值。
中考数学易错题分类汇总与解析
![中考数学易错题分类汇总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8214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5.png)
中考数学易错题分类汇总与解析中考数学是中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也是考生普遍认为比较难以掌握的科目之一。
因此,在备考中,我们不仅要重点关注考纲中的重点知识和考点,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些易错题型,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将对中考数学中一些常见易错题进行分类汇总,并给出解析和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整数类易错题整数类易错题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题型。
这类题目涉及正整数、负整数、0以及整数加减等知识点。
常见易错题涉及整数相加减、乘除、取反、约分等操作。
解析和解题技巧:1. 整数相加减:在计算整数相加减时,要注意正负数的运算规则,例如:同号为正,异号为负;绝对值大的数决定运算结果的符号等。
掌握好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可以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2. 整数乘法:整数的乘法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易错题型。
解决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等法则,将复杂的题目转化为简单的计算过程,从而减少错误的出现。
3. 整数除法:整数的除法也是考生易错的一个重点。
在计算整数除法时,要注意被除数与除数的正负性对商的结果的影响。
当被除数与除数同号时,商为正数;当被除数与除数异号时,商为负数。
此外,掌握整数除法的基本性质和规律也是避免错误的关键。
二、几何类易错题几何类易错题在中考数学中也比较常见。
这类题目主要包括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几何变换、平面几何相关定理等。
解析和解题技巧:1. 面积和周长计算:在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时,要注意图形的边长、底边、高、直径等参数的选择和运用。
掌握好各类图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可以有效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2. 几何变换:在几何变换中,平移、旋转、翻转和对称等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易错题型。
解决这类题目,要理解几何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各类变换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从而准确进行变换操作,避免出错。
3. 平面几何相关定理:平面几何相关定理在中考数学中占比较大的比例。
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最全汇总
![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最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e89ff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6.png)
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最全汇总中考数学的易错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四则运算易错点:-式子中存在括号时,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忽略括号;-在进行分数的四则运算时,忽略约分;-在计算过程中漏写或错写运算符号。
2.百分数易错点:-在计算过程中忽略百分号;-百分数之间的比较大小,容易忘记转化为相同的百分数形式比较。
3.比例与比例运算易错点:-在比例计算中,忘记将比例化简为最简形式;-在比例运算中,容易混淆相乘和相除的关系。
4.平均数易错点:-不仅要会求平均数,还要注意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将中位数或众数误认为平均数。
5.面积与体积易错点:-混淆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在计算体积时,漏乘或漏除底面积。
6.圆相关易错点:-不熟悉圆的相关公式,如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在计算圆的周长时,容易忽略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7.利率、利息及利率计算易错点:-不熟悉利率、利息的概念;-在利率计算中,容易忽略时间单位的转换。
8.正数、负数及相关计算易错点:-不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及意义;-在正数、负数的计算中,容易出错或漏写符号。
9.图表与统计易错点:-不理解图表的含义,无法正确读取和分析图表信息;-在统计中,容易忽略或疏忽数据的计数。
10.方程与不等式易错点:-不熟悉方程与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在解方程或不等式时,忽略了一些特殊情况。
以上是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的一个概括,但是具体的易错点还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关。
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加强易错点的掌握,提高数学水平。
中考数学知识考点总结2022
![中考数学知识考点总结2022](https://img.taocdn.com/s3/m/06b031a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c.png)
中考数学知识考点总结2022
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确定值相等“零”正好
二、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三、去、添括号法则:
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好,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四、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以及解集
五、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要牢记
六、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有三项
七、因式分解
八、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九、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十、特别三角函数值
十一、圆的基本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022年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2年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ea082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1.png)
(每日一练)2022年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正比例函数y=k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x-k的图像大致是().A.B.C.D.答案:B解析:根据正比例函数y=k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得k>0;在结合一次函数y=x-k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正比例函数y=k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当x=0时,一次函数y=x−k=−k<0∵一次函数y=x-k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选项B图像正确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2、洞天福地、花海毕节,以下能准确表示毕节市某地地理位置的是()A.在贵州的西北部B.北纬27°36'C.乌蒙山腹地D.北纬27°36',东经105°39'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准确表示毕节市地理位置,需要两个指标:经度和纬度即可得出结果.解:准确表示毕节市地理位置,需要两个指标:经度和纬度,A、C、两个选项都不能准确表示,B、只有纬度,无经度,故选:D.小提示:题目主要考查位置的表示,理解题意,将坐标与实际相结合是解题关键.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是()A.(−4,−2)B.(2,2)C.(−2,2)D.(2,−2)答案:D解析:首先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可得B点坐标,然后再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符号改变可得答案.解:点A(-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B的坐标为(-1+3,2),即(2,2),则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是(2,-2),故答案为D4、如图,已知线段AB上有三点C,D,E,则图中共有线段()A.7条B.8条C.9条D.10条答案:D解析:略5、已知:如图,PA,PB分别与⊙O相切于A,B点,C为⊙O上一点,∠ACB=65°,则∠APB等于()A.65°B.50°C.45°D.40°答案:B解析:连接OA,OB.根据圆周角定理和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连接OA,OB,∵PA、PB切⊙O于点A、B,∴∠PAO=∠PBO=90°,由圆周角定理知,∠AOB=2∠ACB=130°,∴∠APB=360°﹣∠PAO﹣∠PBO﹣∠AOB=360°﹣90°﹣90°﹣130°=50°.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以及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填空题6、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P为对角线AC上任意一点,PE⊥AD,PF⊥CD,垂足分别是E,F.则PE+PF=_____.答案:1解析:证明四边形DEPF是矩形得PE=DF,证明△P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PF=CF便可求得结果.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90°,∠ACD=1∠BCD=45°,2∵PE⊥AD,PF⊥CD,∴四边形DEPF是矩形,∴PE=DF,∵∠ACD=45°,∠PFC=90°,∴PF=CF,∴PE+PF=DF+CF=CD=1,所以答案是:1.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证明PE=DF ,PF=CF .7、如图,四边形ABCD 中,点M ,N 分别在AB ,BC 上, 将△BMN 沿MN 翻折,得△FMN ,若MF ∥AD ,FN ∥DC ,则∠B =___°.答案:95解析:∵MF //AD ,FN //DC ,∴∠BMF =∠A =100°,∠BNF =∠C =70°.∵△BMN 沿MN 翻折得△FMN ,∴∠BMN =12∠BMF =12×100°=50°,∠BNM =12∠BNF =12×70°=35°.在△BMN 中,∠B =180°-(∠BMN +∠BNM )=180°-(50°+35°)=180°-85°=95°.所以答案是:958、某班有64名学生,在一次外语测试中,分数只取整数,统计其成绩,绘制出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从左到右小长方形的高度之比是1:3:6:4:2,则分数在70.5到80.5之间的学生有______名.答案:24解析:小长方形的高度比等于各组的人数比,即可求得分数在70.5到80.5之间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乘以总数64即可得出答案.分数在70.5到80.5之间的人数是:61+3+6+4+2×64=24(人).故答案为24.小提示: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与各组人数比的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解答题9、32-2x =3x +7答案:x =5解析:解:移项得:−2x −3x =7−32,合并同类项得:−5x =−25,系数化为1得:x =5.小提示: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本题中涉及的步骤有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熟练掌握是解题关键.10、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D 为⊙O 上的两个点,AC⃗⃗⃗⃗ =CD ⃗⃗⃗⃗⃗ =DB ⃗⃗⃗⃗⃗⃗ ,连接AD ,过点D 作DE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直径AB=6,求AD的长.答案:(1)见解析;(2)3√3解析:×180°=6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O=∠DAB=30°,得到(1)连接OD,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OD=13∠EDA=60°,求得OD⊥DE,于是得到结论;(2)连接BD,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DB=90°,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1)证明:连接OD,⃗⃗⃗⃗⃗⃗ ,∵AC⃗⃗⃗⃗⃗ =CD⃗⃗⃗⃗⃗ =BD∴∠BOD=1×180°=60°,3⃗⃗⃗⃗⃗⃗ ,∵CD⃗⃗⃗⃗⃗ =DB∴∠EAD=∠DAB=1∠BOD=30°,2∵OA=OD,∴∠ADO=∠DAB=30°,∵DE⊥AC,∴∠E=90°,∴∠EAD+∠EDA=90°,∴∠EDA=60°,∴∠EDO=∠EDA+∠ADO=90°,∴OD⊥DE,∴DE是⊙O的切线;(2)解:连接BD,∵AB为⊙O的直径,∴∠ADB=90°,∵∠DAB=30°,AB=6,∴BD=1AB=3,2∴AD=√62−32=3√3.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切线的证明,及线段长度的计算,熟知圆的性质及切线的证明方法,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022中考数学考点梳理之必会考点
![2022中考数学考点梳理之必会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99a05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c.png)
2022中考数学考点梳理之必会考点一、基本知识㈠、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f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f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 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初中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及压轴题型梳理汇总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最全汇总1、数与式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
弄不清绝对值与数的分类。
选择题考得比较多。
易错点2:关于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的有关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易错点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
易错点4:分式值为零时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
易错点5:分式运算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
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填空题易考。
-1-易错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易错点7:计算第一题易考。
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易错点8:科学记数法,精确度。
这个知道就好!易错点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
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注意计算顺序。
2、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易错点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易错点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O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消元降次的主要陷阱在于消除了一个带X公因式时回头检验!易错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变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2-易错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
易错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
易错点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去分母,分数相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根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易错点7:不等式(组)的解得问题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
易错点8: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
3、函数易错点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的意义。
易错点2:熟练掌握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有几个的待定系数就要几个点值。
易错点3:利用图像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组)的解,利用图像-3-性质确定增性。
易错点4:两个变量利用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注意区别方程、函数、不等式模型解决不等领域的问题。
易错点5:利用函数图象进行分类(平行四边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分类的求解方法。
易错点6:与坐标轴交点坐标一定要会求。
面积最大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和的最小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差最大值的求解方法。
易错点7: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还应注意结合图像性质解题。
函数图象与图形结合学会从复杂图形分解为简单图形的方法,图形为图像提供数据或者图像为图形提供数据。
易错点8:自变量的值范围有: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为0,0指数底数不为0,其它都是全体实数。
4、三角形易错点1:三角形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特征与区别。
-4-易错点2: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注意其中的“任何两边”。
求最短距离的方法。
易错点3: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与三角形内外角性质,特别关注外角性质中的“不相邻”。
易错点4: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
着重学会论证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与全等的综合运用以及线段相等是全等的特征,线段的倍分是相似特征以及相似与三角函数的结合。
根据边边角不能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
易错点5:两个角相等和平行经常是相似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对应线段成比例,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易错点6: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以及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判与性质,运用等腰(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有关计算与证明问题,这里需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渗入。
易错点7: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计算线段的长,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以及简单的实际问题。
-5-易错点8:将直角三角形,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探究各种解题方法。
易错点9:中点,中线,中位线,一半定理的归纳以及各自性质。
易错点10:直角三角形判定方法:三角形面积的确定与底上的高(特别是钝角三角形)。
易错点11:三角函数的定义中对应线段的比经常出错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5、四边形易错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如何灵活、恰当地应用。
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不稳定性。
易错点2:平行四边形注意与三角形面积求法的区分。
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易错点3:运用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过对称中心的直线把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对角线将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6-易错点4:平行四边形中运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突出转化思想的渗透。
易错点5: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考查边长、对角线长、面积等的计算。
矩形与正方形的折叠。
易错点6:四边形中的翻折、平移、旋转、剪拼等动手操作性问题,掌握其中的不变与旋转一些性质。
易错点7:梯形问题的主要做辅助线的方法。
6、圆易错点1:对弧、弦、圆周角等概念理解不深刻,特别是弦所对的圆周角有两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两条弦之间的距离也要考虑两种情况。
易错点2:对垂径定理的理解不够,不会正确添加辅助线运用直角三角形进行解题。
易错点3:对切线的定义及性质理解不深,不能准确的利用切线的-7-性质进行解题以及对切线的判定方法两种方法使用不熟练。
易错点4:圆周角定理是重点,同弧(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直角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易错点5:几个公式一定要牢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圆周长公式,弧长,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以及全面积以及弧长与底面周长,母线长与扇形的半径之间的转化关系。
7、对称图形易错点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及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概念和性质把握不准。
易错点2:图形的轴对称或旋转问题,要充分运用其性质解题,即运用图形的“不变性”,在轴对称和旋转中角的大小不变,线段的长短不变。
易错点3:将轴对称与全等混淆,关于直线对称与关于轴对称混淆。
8、统计与概率-8-易错点1: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有关概念理解不透彻,错求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易错点2:在从统计图获取信息时,一定要先判断统计图的准确性。
不规则的统计图往往使人产生错觉,得到不准确的信息。
易错点3:对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及它们的适用范围不清楚,造成错误。
易错点4:极差、方差的概念理解不清晰,从而不能正确求出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
易错点5:概率与频率的意义理解不清晰,不能正确求出事件的概率。
易错点6: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方差公式,扇形统计图的圆心角与频率之间的关系,频数、频率、总数之间的关系。
易错点7:求概率的方法:(1)简单事件(2)两步以及两步以上的简单事件求概率的方法:利-9-用树状或者列表表示各种等可能的情况与事件的可能性的比值。
(3)复杂事件求概率的方法运用频率估算概率。
易错点8:判断是否公平的方法运用概率是否相等,关注频率与概率的整合。
中考数学压轴题常考的9种出题形式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
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
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
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2、图形位置关系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
-10-【素材积累】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