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交流电路中的复数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电路中的复数功率
一 节点与支路的功率平衡
1 节点功率平衡-复数形式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
通过节点i 的电流为1I 、2I ……n
I . 其正方向如图一所示(离开节点i 为正),应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0n
21=+++I I I (1) 对应的共轭电流也必须是
0ˆˆˆn 21=+++I I I (2) (2)式两端同乘以节点i 的电压i
U 得到 0ˆU ˆU ˆU n i 2i 1i =
+++I I I 这就是节点i 的复数功率i S 的平衡方程。
0S S S n 21=+++ (3)
根据复数功率的定义
1S = P 1 + j Q 1
2S = P 2 + j Q 2
……
n S = P n + j Q n
P i 为各支路的有功功率。
Q i 为各支路的无功功率
最后得到各支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平衡方程为 P 1+P 2+……P n = 0
Q 1+Q 2+……Q n = 0 (4)
这里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方向与对应的电流方向一致,均定义成离开节点i 为正,反之为负。
如果屏
幕上规定的功率方向不一致,应该在前面加一负号才能满足(4)式给出的平衡方程。
2 支路功率平衡—复数形式的欧姆定律与电功率
电力系统中联络线的模型通常用π 型等值电路表示,如图2所示。
Z
I j i U U -= Z =R +j X 线路的电阻与电抗,
j B = 1/j X c 为线间电容对应的电纳,分别挂在线路的两侧各为j B /2。
支路功率方向的规定如图2所示。
支路功率平衡的意义是建立在能量守恒的基础上的,即输入线路的视在功率S i =P i +j Q i .应等于节点j 侧输出的视在功率S j =P j +j Q j 加上线路的损耗与充电无功功率: P i = P j + ΔP ij (5) Q i = Q j + ΔQ ij 其中: ΔP ij = I 2R
ΔQ ij = I 2X – U 2B (6)
I 为通过R +j X 阻抗的电流,U 为联络线路的平均电压,X I 2为联络线路电抗的无功损耗,B
U 2为线间电容的充电无功,二者差一负号,它与支路传送功率的大小无关,只与电压有关,而运行中电压变化不大,这一批无功损失近似不变。
近似
由公式(5)可看出,支路有功功率的平衡关系为: R I P P j i 2
+=
输入支路的有功功率P i 必然大于支路末端流出去的有功功率P j , 二者差值为线路电阻损失I 2R ,而且高压线路的电阻很小,ΔP ij = I 2R 也很小,与P i 与P j , 近似相等,P i 略大于P j 。
支路的无功功率平衡关系为: Q i = Q j + I 2X – U 2B (7)
因为线路充电无功B U 2
的存在,使得支路无功功率的平衡关系变得复杂起来,输入支路的无
功Q i 不一定大于支路末端流出去得无功功率Q j ;当线路送得功率不多,使得电抗造成得无功损失I 2X 与充电无功U 2B 抵消时,Q i 与Q j 相等,这时线路不增加新的无功损耗。
而I 2X < U 2B 时,Q i 会小于Q j ,在支路不输送功率,I = 0的情况下支路会变成一个无功补偿源,详细说明如下:
Q i = Q j – U 2B 即 U 2B = Q j – Q i , 由支路ij 发出的无功功率等于从支路两侧送入系统的无功,Q i 方向为从I 到J 因此差一负号。
特殊情况下,当i 侧开关断开。
Q i =0则得到
Q j = U 2B ,相当于在母线j 节点上接一个补偿电容器,它发的无功从节点j 流入系统。
二 电力系统分析中的功率-复数功率
如果电路中的某节点(母线)电压为U
,与节点相连的支路电流为I ,其共轭电流为I ˆ,并假定负载为感性负载,电流落后与电压的角度为φ。
如图3.1所示。
那么,该支路的复数功率为:
jQ P jUI UI j UI I U
S +=+=+==ϕϕϕϕsin cos )sin (cos ˆ 其中:
S=UI 该支路的视在功率,它是复数功率的模(幅值) P=UIcos φ 为该支路的有功功率,它是复数功率的实部 Q=UIsin φ 为该支路的无功功率,它是复数功率的虚部
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计算也可以理解为, 将电流分解成有功分量与有功分量:I p 与 I Q ,如图3a 所示,再与电压相乘得到。
Q
P jI I I += 或(Im Re jI I I += ) I p =Icos φ I Q =Isin φ
P =U I p =UIcos φ
Q =U I Q =UIsin φ 结果同上。
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都是代数量(标量),不是向量,没有方向,因此也没有相角。
视在功率S 这一代数量,它是复数功率的模(幅值);视在功率永远是正值,因为复数电流、电压的模(幅值)均为正值,他们的乘积必然是正值。
而有功功P 率与无功功率Q 却有正、有负,由
cos φ与sin φ确定。
因为φ可能在00-3600
之间变化, cos φ与sin φ有正、有负。
有些公司的电器产品,将有功功率的正、负当作视在功率的正、负是不严格的。
复数功率S 是复数,是向量;它与电流、电压向量类似,可以是复平面上的任意角度,不能简单地用“正、负”关系来表示。
又与电流、电压向量不同,电流、电压是时间的正弦函数,是旋转向量。
三相复数功率S 却不是时间的正弦函数,不是旋转向量,因此S 的上方不是用点(.)而是用横线(-)作标识。
复数功率是一个交流电路中有关功率的辅助计算量,它将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与功率因数统一为一个公式表示,由复数电压与共轭复数电流相乘得到。
总之,复数功率S 是复数、是向量,但不是旋转向量,它的大、小为电压与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UI (即视在功率),相角为电压U
与共轭电流I ˆ的相角差φ, 而且相角的基准永远是复平面的实轴,与电压的初相位无关, 如图3.2所示。
通常电网中节点(母线)电压变化不大,可以认为复数功率与电流成正比,但是相位与电流不一定相同。
在上例中如图3.4所示,电压的相位为零(00),视在功率恰好与电流同相位。
如果电压的相位为不是零,而是δ, 如图3c 所示,那么电流的相位将不是φ,而是(φ-δ), 但是复数功率
的相位还是φ。
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复数功率S 的相位与电压的相位无关,只与电压U
与共流I 的相角差φ有关。
计算复数功率时取共轭电流I
ˆ,也不是以复平面的实轴(1)为基准,而是以电压向量为基准,但是复数功率S 的基准却是是复平面的实轴(1), 如图3.3所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在直流系统中由电压、电流计算功率的公式是:P=UI
而在交流系统中由电压、电流计算复数功率的公式就变1ˆI U S i =成而不是1I U S i =,
即复数功率为电压U
与共轭电流I ˆ的乘积,而不是与复数电流I 的乘积。
这时为了使得复数功率的表达式能得到按定义得出的形式,即复数功率只与电压、电流之间的
相角φ有关,而与节点电压在复平面上的初相位I
ˆ无关,如图3.3所示,因为是感性负荷,电流滞后电压φ。
j δUe U
= ϕδ-=j Ie I
(1)如果:将复数功率定义为复数电压U
与复数电流I ˆ的乘积: 1I U S i =
那么,展开后
)]}
(δ)()(δ)(j )(δ)()(δ)(UI{)]δ(j )δ(UI[UIe Ie
Ue I U S δj j δj δi ϕϕϕϕϕϕϕϕsin 2cos cos 2sin sin 2sin cos 2cos 2sin 2cos 21-++=-+-====--
这不是一个按定义得出的功率方程式,它与节点电压在复平面上的初相位2δ有关。
只有当点压
在初相位δ=00时,在潮流计算中只有一个节点,即平衡节点电压的初相位δ=00
,其它节点电压的初相位均不为零。
才有
jQ
P ]j UI[)](j )(UI[)]}()()()(j[)()()()(UI{)]}
(δ)()(δ)(j )(δ)()(δ)(UI{S -=-=-=-++=-++=ϕϕϕϕϕϕϕϕϕϕϕϕsin cos sin cos sin 0cos cos 0sin sin 0sin cos 0cos sin 2cos cos 2sin sin 2sin cos 2cos
这才是按定义得出的功率方程式,但是感性负荷的无功变成负值。
(2)还有的文献上,将复数功率定义为共轭电压U
与复数电流I ˆ的乘积 1
ˆI U S i = 这时,功率方程式变为:
jQ P UIe Ie Ue I U S j j δj δi -====---ϕϕ1
ˆ 由此可见,这仍然是一个按定义得出的功率方程式,但是感性负荷的无功变成负值,这种复数
功率的定义在我国已经很少采用。
(3)如果:将复数功率定义为即复数功率为复数电压U
与共轭电流I ˆ的乘积 1ˆI U S i =
那么,展开后
jQ P UIe Ie Ue I U S j j j δi +====--ϕϕδ)(1
ˆ 这就是一个按定义得出的功率方程式,它与节点电压在复平面上的初相位δ无关,正是我们需
要的,它的特点是感性负荷的无功为正值,现在,复数功率的定义均采用这种形式。
3 母线功的率平衡
一条母线上有多条进出线时,如图5所示,又规定了支路上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正、负方向: 流出母线的有功功率或无功功率为正,流入母线的有功功率或无功功率为负;同一条支路的有功、无功方向可以不一致。
但是,同一条母线上所有支路上的有功功率或无功功率的代数和必然为零,也就是说所有支路上复数功率S 的代数和为零,但是视在功率代数和不一定为零,因为各条支路的功率因数角不一定相同。
这是由电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所决定的。
例1已知某电厂的潮流分布如图4所示,计算各支路的复数功率与电流如下: 复数功率
1S =P 1+jQ 1 =-160-j70 =174.642e j203.629 2S =P 2+jQ 2 =-140-j50 =148.661 e j199.654 3S =P 3+jQ 3 =120+j80 =144.222 e j33.69 4S =P 4+jQ 4=100+j70 =122.065 e j33.992
5S =P5+jQ5 =80-j3 0 =85.44 e
-j20.556
母线的相电压为:
3220=127.021kV
复数电流计算公式如下
l
i
ph phi
i U S U S I ˆ3ˆˆˆ== 其中:
i
S ˆ、phi S ˆ 分别代表三相功率与单相功率 l U
ˆ、ph U ˆ分别代表线电压与相线电压 由此求得各支路的复数电流如下:
==U
S I ˆˆ11 174.642e -j203.629/3220=463.626e -j203.629 A ==U S
I ˆˆ22 148.661e
-j199.654/3220=390.3 e -j199.654 A ==U S
I ˆˆ3
3
144.222e -j33.69/3220=378.75e -j33.69A ==U
S I ˆˆ44 122.065e -j 33.992 /3220=320.4e -j33.992 A ==U
S
I ˆˆ5
5
85.44e j20.556/3220=224e j20.556 A
图4 各支路的复数功率与电流向量图如图4.1与图4.2所示。
可以看出:该母线上5条出线的
复数功率的总和为零0=∑i S ,;电流向量的总和也为零0=∑i
I 。
节点(母线)上的复数功率平衡(总和为零),意味着能量守恒,即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在任
意节点上平衡;而电流平衡(总和为零),意味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在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体现。
四 SCADA 系统实测潮流的误差分析
通常,实际电网的SCADA 系统能给出的量测是:母线电压的幅值U 、支路电流的幅值I 、支路的有功P 、无功Q ;测不出母线电压的相角δ与支路电流的功率因数角φ。
但是通过这些已知条件首先能计算出各支路的复数功率,然后求出复数电流,这一复数电流的幅值,可以与量测得到的电流对照,检查整个量测系统的准确性; 而复数电流的相角φ,是由复数功率相角的“共轭”角(与实轴的对称角)得到。
至此,母线电压的相角δ还没有求出,它需要计算全网的潮流才能得到。
SCADA 系统已经将电力系统中的联络线两侧的电压幅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送到用户界面上,如何判断这些数值的正确性,成为判别SCADA 系统实用化验收的关键,也就是对实时数据进行状态估计的关键。
SCADA 系统数据的正确性,也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高层应用中状态估计模块的应用,典定了基础。
支路两侧无功的核算方法举例
SCADA 系统对支路两侧的遥测量只有U i 、P i 、Q i 与U j , 、P j 、Q j 因此两侧的无功是否正确,不能直接看出来,只能从一侧推导出另一侧;看与遥测值是否一致。
要从哪一侧开始?应当先充节点无功功率平衡看,哪侧的无功满足公式(1),则从哪侧开始。
例如:节点i 的各路无功满足(1)式则,推算出J 侧的无功应该是由公式(7)确定:
()
2
2
222
j 22222j 22222222U B U Q P Q U U B U Q P Q U B U B U Q P Q Q i
ij ij i i i ij ij i i i ij ij i j ++-≈+++-=⎪⎭⎫ ⎝⎛+++-= 式中:
2
j
i U U U +=可以用U i 近似代替。
例2:双回线的功率计算与分析
在实际电网中,220KV 的双回线最多。
某电厂及其出线(双回线)的接线如图5.1所示,两条线的参数相同,实测潮流也标在图上,双回线两侧的电压相等,又因为参数相同,因此,两条线路的潮流应当完全相同。
而且,由于线损、的存在,应当是首端的有关有功、无功均大于末端。
但是图5.1显示的数值并不完全符合这一规律,
2回线的末端有功、无功均大于首端。
而且,1、2回线的功率也不相同,这是,由于量测系统的误差造成的,有时不可能避免的。
正因为这种误差的存在,使得SCADA 系统的潮流总是不收敛的。
必须有状态估计程序才能计算出合理的潮流,如图5.2所示。
我们在分析SCADA 数据的正确性时,双回线的首、末端有功、无功近似相等是主要依据,这8个数当中有任何一个偏离太大,均有可能时错的。
如果两条线路的参数不相同,那么,有功、无功的分配与阻抗成反比,即阻抗大的线路通过的功率小,阻抗小的线路通过的功率大。
在实际电网中,220KV 的双回线最多,
例3:已知某电网某时刻的实测潮流,检验神侯500KV 线路的无功在线遥测是否正确。
功率平衡计算
1神二500KV母线功率平衡。
有功功率:433-204-195= 34 MW
无功功率:220-67-90=63 MVar
差额的有功,无功为神二厂用电,因为神二发电有功无功中包括有厂用电,经升压变送入500KV母线的潮流应该扣除厂用电,它的数值为34MW,占发电功率的7.852%,比较真实。
但是,厂用电无功数值为63 MV ar,比有功还大,该数据是错误的。
500KV线路每100公里充电无功94.75 MV Ar ,电抗值28.5欧姆,神侯线:173.8公里,电抗值为49.5欧姆,充电无功应当是164.00 MV Ar。
首端并联电抗消耗的无功为124MVar。
神候线有功的遥测数据,首端为195MW,末端为为192MW比较合理。
但是,遥测数据的无功有较大的误差,现分析如下:
(1)由始端(神侧)的无功推导到末端(侯侧)
神侧(始端)进入神侯线的复数功率:S i = P i + j Q i = 195 + j190 = 214.77e j124.77MV A
神侯线的净补偿无功为:
Q c = 164-124=40MVAr,
这说明线路电容的充电无功大于线路始端并联电抗消耗的无功,整个线路的补偿呈容性。
线路电抗消耗的无功
ΔQ =(S i/U)2X = (214/519)2×49.5 = 0.41382×49.5 = 8.476MVar
侯侧的无功应是:
Q j = Q–ΔQ c = 90–8.476 +40 = 121.524MVAr
而实际上神侯线末端的遥测值仅为Q j=48MVAr
误差Q j–Q i = 121.524-48 = 73.524 MVAr
(2)由末端(侯侧)的无功推导到始端(神侧)
末端的功率(神侯线侯侧)
S j = P j + j Q j = 192 + j48 = 197.91e j114.03(MV A)
线路电抗消耗的无功
ΔQ = (S i/U)2X =(197.9/513)2×49.5= 0.38562×49.5 = 7.366MVr
始端(神侧)的无功应是:
Q = Q j+ΔQ–Q c=48 +7.366–40=15.366 MVr,
而遥测值为Q j=90MVAr,远大于计算出的无功功率,遥测数据也有较大的误差。
2神二厂500KV母线功率平衡计算
由神二厂升压变送入500KV母线的功率为:433+j220MV A
神二厂500KV母线送出的功率为:(195+j90)+(204+j67)=399+j157MV A
500KV母线送出的有功、无功均比500KV母线送入的有功少,差额为(433+j220)-(399+j157)=34+j63MV A:这一差额为神二电厂的厂用电所致,遥测值433+j220MV A是该厂的发电功率,扣除厂用电后才是送入500KV母线的功率,该厂用电功率大约占发电功率的8% 。
由此可见,该系统SCADA的遥测数据的有功、无功均有较大的误差,必须做认真的查找与校对后才能进入状态估计程序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 丘关源主编电路(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 佐治学[日]著王友功译电气电路科学出版社 2001。